滕军教授到底怎么贬谤卢仝和七碗诗了,谁知道?

滕军教授到底怎么贬谤卢仝和七碗诗了,谁知道?,第1张

不论中国茶人也罢,日本茶人也罢,几乎都无不熟知卢仝的名字,尤其是他的那首流誉古今的《七碗茶歌》,即《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之诗。千百年来,它一直流传在民众的口头上和心田上:或则高吟之,或则评说之,或则训释之,或则征引之,书之于竹帛者有之,镌之于木石者有之,铭之于杯壶者有之,题之于画作者有之,悬于大雅之堂者有之,饰于清斋茅舍者有之,呈于摩崖石刻者有之,谱于山歌俚曲者有之。而这一切是偶然的么?不,斯乃必然也。只缘对于卢仝及其《七碗茶歌》的不朽之作,人民是永远也不会忘却的,历史是永远也不会忘却的。

然而殊堪令人惊异的是,在滕军教授的笔下,卢仝及其《七碗茶歌》,却被评说得一无是处,甚至不惜使用某些全然置史实于不顾的妄断臆说而贬抑之,而诬谤之,而发难之。若是不明底细者们听得此类评说,恐怕真还误以为这首《七碗茶歌》,纯乎属于无病呻吟,鄙俗不堪之作;并且更还误以为卢仝其人,只是唐代茶坛上的一介庸碌之徒,一介卑微角色呢。--哦哦!这样一种近乎在开历史的玩笑之举,却谁堪开得起啊?

而滕军教授对于一点,却未免太过掉以轻心,似乎压根儿就不以为然呢。在她看来,卢仝其人算得了什么!《七碗茶歌》算得了什么!若说这个卢仝嘛。那只不过是古代中国的一位"落魄文士"罢啦,而他终年所萦怀的无非是:"远离仕途的苦闷"之情,"怀才不遇"的忧忿之思,"诗思不敏的焦躁"之慨,"柴门反关"的孤苦之叹,"困扰人生"的不堪之烦恼,"落魄士人"的无奈之悲愁,如斯而已矣,如斯而已矣!

这就是滕军教授对于诗人卢仝的人生解读并人生评价!

这就是滕军教授对于《七碗茶歌》的文化解读并文化评价!

我这里尤须指出的是,滕军教授对于卢仝的贬谤与发难,并非孤立地单单指向其个人,而是指向卢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甚至指向整个古代中国的茶坛。正如她所表白的那样,云:"笔者拟对古代中国饮茶发展历程的特点(着重于日本没有发生过的)作一归纳。"(按:引文中的着重号为本文作者所加,下同。)而她所说的"特点"之一,便是择用卢仝及其《七碗茶歌》作为一则特殊个案并特殊典型来予以论述的。那好罢,咱们不妨就此而作出一番"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之探讨罢。兹即将其评说的原文引述如下:

--饮茶往往成为中国古代落魄文士借以浇愁,抒发怀才不遇之苦闷的表现形式。卢仝(795-835)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其中吟到: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不难看出,卢仝在借饮茶抒发自己远离仕途的苦闷、诗思不敏的焦躁及对社会政治不满。卢仝力图借助茶的力量来摆脱种种人生的困扰,而获得一个如同蓬莱仙境般的精神世界。

这种借茶抒怀的例子还可以在《月夜》中找到。当时颜真卿(709-785)正仕途坎坷,被贬为湖州刺史。湖州附近的文人墨客纷纷聚集在他的周围。一日夜晚,六位高士共饮香茗,乘兴赋诗。这次茶会也是隋唐时期从史料上可查的唯一的一次文士茶会。……虽说是在美丽的月夜,寂静的闲轩里,几位名士高友相聚饮茶,气氛也算轻松,但比起明朗、舒(?)淡的日本弘仁茶会,还是令人感到其中的抑郁气氛。

而814年弘仁茶会中显示的明丽、舒(?)淡、悠缓、和谐的茶风在同时期的中国也是找不到的。嵯峨茶会不能不说是对唐代时期中国茶饮文化的变通与拓展,而不仅仅是效仿……

--摘引自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第40-45页

且请瞧瞧罢,滕军教授论述的上列诸点中,有对中国古代茶坛的评说,有对卢仝及其《七碗茶歌》的评说,有对颜真卿以及湖州文人墨客的评说,有对日本弘仁茶会,即嵯峨茶会的评说。但很是遗憾,她这些个俨然不假思索的评说告诉给读者的究是什么?无非或则是有逊于理性思考的褊狭之见,或则是就连起码的历史常识都置于不顾的妄断之说,诸如对于古代中国茶坛的所谓"历史发展特点"之论述,对于唐代诗坛并唐代茶坛的昔日辉煌之评价,以及对于唐代文士茶会与日本弘仁茶会文化价值之比较,凡斯尔尔,委实皆疏误多多也。--不过对此,本文只因限于题旨,却不能一一详予论述,有的只能在本文中兼带论述之,有的则须容后另行谋篇论述之,这里就此顺告读者诸君们。

而下文我要着重阐述的,则是就滕军教授关于卢仝及其《七碗茶歌》的评说,表达我个人的几点拙见,敬乞读者诸君鉴识之--

首先,我不能不做出这样的设问:卢仝果真是从官衙的高位上跌落下来而落落失意的"落魄文士"么?果真有过"怀才不遇"的忧思纠缠着他么?历代史籍果真是如斯记载的么?否!全然不是这样。卢仝的真实经历、真实人生,却跟滕军教授笔下描述的情形恰恰相反。据史料称,卢仝早年家境贫寒,可他竟苦读不辍,博览经史,年轻之时即诗情横溢,奇斯迭出:"上不事天子,下不识王候",这就是他在《冬日》一诗中放吟而出的旷怀远志并亮节高风!唐代文坛本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特别崇尚道家学说,风靡道教文化的时代,卢仝亦深受道家学说,并且深受魏晋风流,尤其是隐逸士风之陶染,遂即潜心隐居于少室山,终于养成他那抱朴狷介、清尚高洁的诗人风范,他始终拒绝仕途,不被高官厚禄所诱,即使朝廷两度备礼徵其为谏议大夫,却皆不赴诏。而且对于其时宦官专权的腐败政局,无情地予以抨击和讽刺,即如在《月蚀诗》中竟写下这样的讽句:"颇奈虾蟆儿,吞我芳桂枝;我爱明镜洁,尔乃痕翳之"。

卢仝的人格毕竟最像卢仝的人格。其颖出于诗作之中的讽刺之锋芒,每每直指封建朝廷的最高统治者,却毫不含糊其词,更无半点惧色。即如《七碗茶歌》的首段诗行中就有如下的讽刺咏句: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再看《七碗茶歌》的尾段,更表达出了诗人所秉有的强烈的人道主义襟怀,慷慨陈词,直抒胸臆,云:安得知百万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然而遗憾的是,滕军教授在其上述引文中,却只截取《七碗茶歌》的中间一段文字,竟将其首段和尾段的两处重要诗行,悉数删去,而始终未作出必要的解释,作出明白的交代。这在客观上,则非但影响到对于《七碗茶歌》的艺术评价并文化评价,而且更必会直接有损于对于诗人卢仝的人格评价与社会评价。试问,这难道不是作者在其书中留下的难以弥补的疏误么?

而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滕军教授在她的笔下,却何以偏偏不惜使用种种贬抑诽谤的字眼,竭力诋毁卢仝,挑战卢仝呢?若是在某个对于中国茶史一无所知的作者来说,这样的错失尚还不足为怪的话,而作为撰著《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的作者来说,竟把饮誉中外茶坛的诗人卢仝评说得面目全非,褒贬颠倒,试问,这怎教人们对此而予以理解,予以谅解呢!

尤须指出的是:唐代茶坛的昔日辉煌,并非凭空出现的。应当说,只缘有两颗光采夺目的星斗升起在其太空中而为之照耀,才会出现那样一番辉煌的。这两颗星斗就是:陆羽并卢仝。陆羽以其空前未有的《茶经》而垂诸史册;卢仝则以其独领风骚的《茶诗》而流布天下。陆羽被历代茶人尊奉为茶圣,卢仝则被历代茶人尊奉为亚圣。陆羽被讴歌而为茶神,卢仝则被讴歌而为茶仙。无怪乎古往今来的中国茶人,无不为我国古代茶坛的太空拥有这样两颗星斗而无限自豪,并且世界茶人亦无不为之仰慕,为之倾拜而不已

这就是卢仝在唐代茶坛上的历史地位!

这就是古今茶人对于卢仝的历史评价!

而这些这些,想必滕军教授不会一概皆茫无所知罢。

我的上述论说,不知道能否算是为卢仝所作的一种辩护。只因阅历有限,见识浅陋,恐怕从学术意义上说,则我实难做到真正辩护在点子上,辩护在要紧处。那么,这就算是我在感情上,在道义上作出的一点辩识罢。

那么接下去,我还要本着同样的动因,再为《七碗茶歌》辩识一番。

说实在话,我是万万没有想到,卢仝的这首被中外茶坛誉称是咏茶诗作的千古绝唱,却在滕军教授的笔下竟横糟贬谤。对此,请恕我直言,我的心情确乎一时难以平静,禁不住顿生几分激动!我不明白滕军教授这究竟是为什么?试问,《七碗茶歌》何咎之有!诗人卢仝何咎之有!

而在滕军教授的眼里看来,充满在这首茶诗中的是些什么?似乎无非是:只有晦暗,无有明朗;只有抑郁,无有豁达;只有卑俗,无有高洁;只有落魄,无有豪宕;只有消沉,无有奋发;只有私愿,无有宏图;只有忧己,无有忧世。……哦哦!像滕军教授这般贬谤卢仝这首《七碗茶歌》者,据我所知,古往今来还不曾发见有第二个人!

且再看看滕军教授采用的文化比较法罢:她由卢仝茶诗而引申说到文士茶会,再把日本的弘仁茶会用来跟我国唐代的文士茶会相比较;并对作为弘仁茶会之灵魂的嵯峨茶诗,作出至高无上的评价,以此示意嵯峨茶诗达于无以伦比的境界。言下之意,嵯峨茶诗则理所当然地驾乎卢仝的《七碗茶歌》之上!无怪乎滕军教授骄傲地"归纳"说:"814年弘仁茶会显示的明丽、舒(?)淡,悠缓、和谐的茶风,在同时期的中国也是找不到的。"天哪!这真是奇说也,奇论也,奇文也!--至于日本的弘仁茶风并嵯峨茶诗之评说,容后当另拟专题论述,这里姑且从略可也。

而不论贬谤法也罢,比较法也罢,卢仝的《七碗茶歌》难道是诋毁得了,抹黑得了的么?

须知,卢仝的这首茶诗,非但是其时唐代诗坛的醉意风流之产物,而且更还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坛遗下的隐逸风流之产物。至于论及唐代诗坛的醉意风流,其杰出的代表人物则无外乎两位:一位是酒仙李白,他是诗酒风流之泰斗;另一位则是茶仙卢仝,他则是诗茶风流的天才。因而卢仝的这首《七碗茶歌》,始终不失历史所赋予它的特殊艺术价值并特殊社会价值。千百年来,尽管古今中外的咏茶诗作浩如烟海,但迄今却还不曾发见有任何一首茶诗堪以跟《七碗茶歌》相媲美呢!

我国历代茶人无不为拥有这样的《七碗茶歌》而自豪!

我国历代茶坛无不为拥有这样的《七碗茶歌》而骄矜!

当然,我深知我的上述辩识是不会起什么作用的,人微言轻嘛。但这不要紧,好在历代有无数诗人,艺术家都曾为卢仝及其《七碗茶歌》有过大量的评论并讴歌,他们这不就是为之作了最好的辩护,最好的评说么?为此,兹即择其为人们所熟知者,引录如下:

(唐)朝愈:《寄卢仝》(节录)

玉川先生洛城里,

破屋数间而已矣。

一奴长须不裹头,

一婢赤脚老无齿。

先生事业不可量,

惟用法律自绳已。

春秋三传束高阁,

独抱遗经究终始。

嗟我今为赤县令,

授权不用欲何俟。

立召贼曹呼伍伯,

尽取鼠辈尸诸市。

先生又遣长须来,

如此处置非可喜。

况又时当长养节,

都邑未可猛政理。

先生固是吾所畏,

度量不敢窥涯。

放纵是谁之过欤,

效尤戳仆愧前史。

(唐)刘义:《塞上逢卢仝》

直到桑干北,逢君夜不眠。

上楼腰脚健,怀土眼睛穿。

斗柄寒垂地,河流冻彻天。

羁魂泣相向,何事有诗篇。

[注:羁魂:此即指卢、刘苦旅于塞外,因故滞留,则不由深怀眷念故园之情而惴惴不安,却不知何时抒此而见于诗作。]

(宋)苏轼:《游诸佛寺,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父范墉,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衰落。他不但从小勤奋好学,而且胸怀远大政治抱负,以天下为已任。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仁宗时曾任秘阁校理,他为人忠直,极言敢谏,曾被贬河中府通判。仁宗明道二年(1033)任右司谏,景佑年间知开封府,上《百官图》,讥刺宰相吕夷简不能选贤任能,被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召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以防御西夏侵扰,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卓有成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声望大增,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向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新政”。这些新的政治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罢去参知政事,新政失败。此后他又知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于徐州。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范仲淹在学术上以易学著名,其文学亦为后世景仰,在文风卑弱的宋初,范仲淹反对西昆派,反对骈体文,主作用质朴的、有实际社会内容的作品来矫正文弊。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艺术上也颇见工力,颇具特色。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集有《范文正公集》,其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一四。他上继李、杜、韩、柳,下启欧阳修、曾巩、三苏、王安石等,与穆修、柳开一起,为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著有《李太白全集》。

--------------------------------------------------------------------------

王维

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在张九龄为相期间,王维颇富积极进取之心,诗作亦呈现出奋发昂扬的风貌。中年以后,随着政局的恶化,王维在终南、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并致力于田园山水诗的创作,成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的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有《王右丞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许多烩炙人口的佳作,譬如“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广为人们吟颂。

陆游的一部《剑南诗稿》,有诗九千三百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并非虚数。其中涉及茶事的就有三百首之多。 陆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祖国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饱尝各处名茶。茶孕诗情,裁香剪味,陆游的茶诗情结,是历代诗人中最突出的一个。他一生中所作的咏茶的诗多达二百多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的茶诗,包括的面很广,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江南茶叶,尤其是故乡茶的热爱,他自比陆羽,“我是江南桑苎翁,汲泉闲品故园茶”。这“故园茶”就是当时的绍兴日铸茶。他认为“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汲泉煮日铸,舌本方味永”。 陆游在诗中还对“分茶游戏”作了不少的描述。分茶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烹茶游戏,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盏上用水纹和茶沫形成各种图案,也有“水丹青”之说。陆诗中反映出,他常与自己的儿子进行分茶,调济自己的生活情致。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吟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诗中表露的闲散和无聊的心境,间接地反映出在国家多事之秋,爱国志士却被冷落的沉重的社会景象,也反映出南宋王朝的腐败和衰落。

-------------------------------------------------------------------------

白居易

古代山西诗人中,名气最大的要数白居易了。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眼看还要继续乱下去,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的白季庚,便送儿子白居易到南方避乱。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随后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后来又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也写得较好,历来为人称道,诗云:“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从这些诗中可见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从他家骨肉分散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自到长安,顾况为之延誉后,白居易有时居长安,有时在别处,曾去过徐州、襄州、杭州等地,交结了一些诗人,真正开始了他的诗人生涯。他27岁方从乡试,次年为宣州刺史崔衍所赏识,送往长安应试,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3岁时自洛阳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到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上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

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因母亲去世,白居易丁忧居渭村,而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居渭村三年多,白居易又贫又病,好友元稹时常分俸济其困难。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此次连续被贬,对白居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教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世事从今口不言”。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慕起陶渊明来,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企图从佛教中求得解脱。总之,被贬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白居易精神重又振奋,诗云“得水鱼还动鳞发,乘轩鹤亦长精神。”但因当时朋党之争仍很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很快又感到失望。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避开了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从此思想进一步消沉,诗云:“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荣枯任之,听天由命,颇有些与世相忘的意思了。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厌,直到暮年。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而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嗜酒,据他自己说,“唯以醉为乡”,“往往酣醉,终日不醒。”宋人统计白居易诗,说他“二千八百首,饮酒者九百首。”所以如此,都是为了逃避现实,自我麻醉。他还进一步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倚托,寻求解脱之法,用佛家消极出世思想麻醉、安慰自己。《大宋高僧传》所载白居易向名僧致礼稽问佛法宗意,与名僧探讨佛理妙义,多在出守杭州后。白居易进而持斋坐道场,并且从此后一直好佛,经常持三长月斋,即在一、五、九月在家坐道场。所以白居易又为古代文人中崇佛、达观的代表,历代不少人对他称赞备至。其实,他之崇佛,并非真心事佛,而是为了解除烦恼,寻求解脱,是对社会的消极反抗,是一种退缩,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仕途坎坷,感到失望所致。饱经忧患后,才潜心释氏以寄托。白居易晚年所撰《醉吟先生传》自我表白云:“性嗜酒、耽琴、*诗。凡酒徒、琴侣、诗友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可知他是先酒乐而后佛的。他甚至怀疑真有佛否。同时又炼丹学道。从严格意义上讲,白居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信徒。同时,他之崇佛,还出于健身的原因。这便是他有时一边持斋、坐道场,一边又在心中想着妓乐美酒的原因。

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在杭州刺史任上,他政绩斐然,关心民间疾苦,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此外,还浚城中六井,以供市民饮用。

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在杭州任期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于是,他卜居于洛阳履道里。至此为官20来年,竟然凑不足买房钱,只好以两匹马抵偿,于此可见他为官之清廉。第二年,他除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上只一年多,便因病免郡事。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刘、白二人结伴归洛阳。一年后,白居易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出,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因心境消极和健康原因,他不愿再为官了。60岁时,儿子阿崔夭折,这对诗人又是一打击,73岁时,曾施家财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揖。卒年75岁。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前面已讲到,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颇常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他45岁时所作另一首歌行体长诗《琵琶引》,也是同样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诗。他被贬作江州司马后,在浔阳江头和友人话别,舟中离别酒筵上,感伤之中,忽听邻船有弹琵琶声,移船相邀,原来是一位年老色衰、独守空船的歌妓,也有无限愁绪,借琵琶寄托幽怨。白居易听了她的身世,不仅深为同情,而且因之想到自己的不幸,因而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便作了这首可与《长恨歌》媲美的长诗。前面叙歌妓的生平状况、可悲身世,后面以“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转而写己,最后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青衫”,因此也成典故。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很多优点,描写细致,音节和谐,尤其描写琵琶声音那一段,真是令人一唱三叹。而最重要的,还是感情的真挚。这两首长诗,是白居易留给后人的无价瑰宝。

白居易其他诗歌中,价值很高、为人称道的是前期所作的那些讽谕诗,尤以《秦中吟》和《新乐府》出名。刚步入仕途的白居易,反映民生疾苦,为正义而大声呼喊,“不识时忌讳”的勇气是非常令人钦佩的。《秦中吟》10首,首首如利剑,《重赋》谴责官府进奉羡余物,残酷盘削百姓,“夺我身上绫,买尔眼前恩。”《轻肥》写权贵赴宴会的气概和酒食的丰美,最后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歌舞》写公卿们日中乐饮、夜半歌舞的享乐生活,结句是“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买花》写长安城中有钱人竞买牡丹、以豪奢相夸耀,最后说:“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议婚》同情贫家女难以出嫁,《伤友》慨叹苦节之土的凄惨生活,《伤宅》讽刺豪门大兴建筑,“一堂费百万”。《不致仕》嘲讽八九十岁不肯退休的贪权者。《立婢》对不为好官立碑而虚伪地为某些人歌功颂德表示不满。《五弦》对当时不少人不懂传统文化而表示惋惜。可知全是批判、鞭挞和发牢骚者,是对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初黑暗政治的有力揭露,刺疼了统治阶级,难怪“闻《秦中吟》则权豪遗近者相目而变色矣。”白居易对自己的《秦中吟》也甚为自负,在编其诗集15卷完成后题的一首诗里说:“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新乐府》是与《秦中吟》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写出来的,是白氏讽谕诗中重要的另一组诗,共50首,写的是高祖武德至元和之间的事,时间跨度较《秦中吟》大,内容也更广泛。白氏在《寄唐生》诗中说他的乐府诗:“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推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可以说是他写《新乐府》的宣言和对《新乐府》的最好说明。被人们广为传诵的著名之作《卖炭翁》、《杜陵叟》、《缭绫》、《新丰折臂翁》等,即为《新乐府》中篇章。每首诗都有明确而强烈的中心思想,即序中所明言的“苦宫市也”、“伤农夫之困也”、“贪女工之劳也”、“戒边功也”、“忧蚕桑之费也”、“念寒隽也”、“戒求仙也”、“刺佛寺浸多也”、“疾贪吏也”等,鞭挞、讽刺,辞激情真,毫不留情,乃至大声疾呼。这些诗篇爱憎分明,除讽刺外,也有歌颂。这些诗篇,充分说明了白居易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是作者心迹的真实表露。他在《新乐府序》中明确宣布,这些诗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事核而实”,宣称自己写的都是真实事件,更表现了一个中青年诗人扶正疾邪的战斗精神。在诗风上,继承了《诗经》、乐府古诗和杜甫歌行的优良传统,又采用了当时民歌的自由句法,形成了自己带有创造性的风格。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也大都写得很好。总的来说,前期诗歌较后期诗歌更有价值。因为世途险恶,他后来的诗作再也没有了中青年时期的锋芒,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不言而喻,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诗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

-------------------------------------------------------------------------

杜甫

杜甫(712—770),字于美,巩县(今尚河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哟封建官僚家庭。祖父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开元中,年轻的杜甫曾漫游吴、越、齐、赵一带。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天宝五载(746)赴长安应试落第,困顿京城十年。天宝十四载(755)四十四岁时,才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微职。安史乱起,在流离颠沛中被叛军所俘,后从长安只身逃奔凤翔,受任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经关陇。泰州、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西川节度使严武荐举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社工部。永泰元年(765),离蜀东下,滞留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阳一带。五年(770),病逝于湘水上的舟中。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表、祸乱迭起的时代。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饱经忧患的不幸遭遇使他对人民大众的苦难有了亲身的感受。他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善于从一切优秀文学传统中吸取营养并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他兼长各体,尤其对七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许多反映民生苦难的诗歌,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开拓和艺术创造,是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声。作品有《杜少陵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 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战场上与元军拼杀。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孛罗一来就摆威风,要文跪下,遭到文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也等于宣布侵略者的失败,是一切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失败。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67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