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伍琦诗《无声告白》这本书每个章节的概述。可以帮助不想看完整版的朋友了解书中的详细内容。如果不想被剧透,请不要往下看。读后感会在我的下一篇文章《无声告白给我的六点启发》中呈现。
1无声告白第一章
交代莉迪亚的成长环境,家人和朋友。莉迪亚几乎没有朋友,这几个月来只和父母离异的杰克走得比较近,每天下午都待在一起。她的母亲对她的期望很高,虽然没有过多的阐述但可以感觉到她近段时间很压抑,很不开心。父母对她的变化没有一丝察觉,也不了解她没有朋友的情况。她最近几个月唯一的朋友是杰克,这件事只有哥哥内斯知道,但他没有说出来。莉迪亚离家出走几天了,妹妹汉娜似乎曾看到她半夜离开,但她安慰自己那只是幻觉,她也没有告诉别人。几日后莉迪亚的尸体在湖中被发现。
2无声告白第二章
介绍莉迪亚父母的成长历程。父亲詹姆斯的父母从中国冒名来到美国,分别在雇主的贵族学校中做维修和厨房工作,詹姆斯通过考试免费入读,但他独特的东方外形和贫穷的家境令他格格不入,他很自卑,心底希望融入美国群体,但大家嘲笑和歧视他,所以实际上朋友特别少。父母在他读哈佛时双双去世。母亲玛丽琳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在学校做家政老师,母亲希望她做贤德的女人,但玛丽琳却希望与众不同,她摆脱母亲的规划,读只有男子的物理学,希望能成为医生。但她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遇见了詹姆斯并为他未婚先孕,暂时放弃了学业和当医生的规划。
3无声告白第三章
揭露杰克与莉迪亚的关系。杰克给内斯的印象是风流成性,常常有不同的女孩钻进了他的车。而那个春天杰克选中了莉迪亚,所以内斯认为莉迪亚的死肯定与他有关,因此,在葬礼上内斯愤怒地质问杰克。警察事后对杰克进行了调查。但杰克说他们只是朋友关系。根据尸检报告,莉迪亚是溺水窒息,身上也没有性创伤。詹姆斯精神压力很大,不敢告诉玛丽琳尸检报告的具体内容,极度悲伤和压抑下做出了不理智的发泄行为,他出轨了,与殷勤的东方助理路易莎发生了性关系。
4无声告白第四章
剖析玛丽琳婚后不愉快的生活以及多年前曾离家出走的原因。年轻时的玛丽琳因为几个孩子接连出生,最后一年学业搁置了八年,没有正事让她并不快乐。直到她母亲去世,她回家整理母亲的衣物,才重新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想当医生的理想,她不想像母亲那样一辈子生活在琐事中,平凡而渺小。后来她在医院见到杰克的母亲伍尔夫医生,这种挫败和追逐理想的感觉更加强烈。最终,她选择悄无声息地暂时离开,去完成她未了的学业。文中也描述了詹姆斯和内斯从小被嘲笑欺负的情形,以及由此形成的自卑、敏感、孤僻的性格。
5无声告白第五章
莉迪亚死后,玛丽琳常常情绪失控,和詹姆斯经常吵架。她开始无意地透露出对詹姆斯的不满,虽然一些言语并没有恶意,但还是让原本就自卑敏感的詹姆斯非常失望。夫妻之间有了越来越深的隔阂。詹姆斯转而投入了助理路易莎的怀抱,寻求安慰和寄托,虽然他知道这样不对,但酷似莉迪亚的路易莎还是让他无法拒绝。内斯接受了警察的单独询问,但他并没有全盘托出,因为他知道那些警察根本不当一回事。玛丽琳在莉迪亚的书包里发现了香烟和安全套,这让她开始动摇对莉迪亚原有的了解。
6无声告白第六章
揭露莉迪亚在玛丽琳心中重要的地位。当年玛丽琳离家出走时,给詹姆斯和孩子们带来了阴影。当玛丽琳离家两个月后,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不得不又一次放弃学业。回到家后,所有人对她百般顺从,尤其是莉迪亚,害怕妈妈再一次离开,于是更加听话,不敢辜负妈妈的期待,努力学习妈妈交代的各种知识。玛丽琳开始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莉迪亚身上,极力培养,眼里只有莉迪亚,一心要把她培养成女医生。这让内斯感到不公,终于趁父母不在家,内斯愤怒地将莉迪亚推入湖中,不过后来他还是把她救了起来,他理解了莉迪亚的无辜,他知道她并不乐意被父母这样重视。
7无声告白第七章
描述莉迪亚这几个月来的压力来源以及和杰克的相识。母亲的期望令莉迪亚从小就很压抑,但这几个月来出现了一些事令她更加痛苦。唯一理解她的内斯要上大学去了,她将变得形单影只无人倾述,这让她异常烦恼,还藏起了哥哥的通知书。内斯有时候也厌烦她,生她的气。母亲的期待变本加厉,总是给她安排高年级的课程,但莉迪亚并不能胜任,成绩一落千丈,为此她受到了母亲喋喋不休的责怪。父亲也期待她变得善于交际。她在家里只能假装对父母言听计从,假装很优秀,内心却无比渴望逃离。她叛逆的内心让她开始靠近杰克,与杰克做朋友,一起抽烟,在放荡不羁的杰克面前释放内心的压抑。
8无声告白第八章
描述玛丽琳和詹姆斯在女儿死后越来越深的隔阂,以及汉娜对杰克的印象。玛丽琳的激动言辞令詹姆斯非常失望,他愤怒离家,转而投入路易莎的怀抱,认为那样的东方女孩才是他应该娶的,他一夜未归,令玛丽琳有点担心。内斯曾经发现詹姆斯身上的香水,就告诉了玛丽琳,最后玛丽琳找到了路易莎家。虽然没冲进屋里,但她还是察觉到了端倪。在汉娜眼里,她很早就察觉到杰克并不太坏,甚至是渴望内斯能友好相待的,但是内斯总是很厌恶他。
9无声告白第九章
描述这几个月来杰克与莉迪亚的相处模式以及各种令莉迪亚烦恼抑郁的事。杰克成了她的朋友,成了她倾吐苦水的对象。莉迪亚成绩越来越差,驾照一直不通过,还发现了詹姆斯与路易莎的暧昧关系,哥哥在他生日当晚就要打包行李准备去哈佛拜访,父母的礼物总是书本,唯一一件像样的礼物竟然是父亲的小情人挑的,母亲总是施加各种学习压力,父亲总要打听她朋友的情况但她其实上一个朋友都没有。她太压抑了,连生日那天都过得相当郁闷。所以,只有每天和杰克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倾吐苦水,肆意抽烟,不用总是压抑自己做别人期待的好女孩形象。
10无声告白第十章
发现丈夫与路易莎的关系后的玛丽琳,与回家的詹姆斯发生了争吵。他们彻底闹翻了,詹姆斯再一次愤怒离去,开车开了很远。内斯很烦闷,只能借酒消愁。玛丽琳待在莉迪亚的房间里,情绪奔溃,她甩掉莉迪亚的一些物品和书本,却发现了藏在最底下的烹饪书,那是玛丽琳母亲最喜欢的书,莉迪亚曾经说过那本书已经被她扔掉,玛丽琳还以为这孩子和她一样,不喜欢平凡渺小的妇女生活,而是也有自己远大的理想。现在玛丽琳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长久以来一直给莉迪亚施加她并不想要的期待。
11无声告白第十一章
内斯去哈佛参观期间,莉迪亚觉得他放弃了她,他肯定是迫不及待想离开她。在内斯返家的那天,莉迪亚拿出车里的安全套,想主动献身,疯狂一次,她想过得与以前不同,做以前不敢做的事,做全新的自己。然而,杰克却坦露,他其实喜欢的是内斯,只是用那些女孩掩人耳目而已。莉迪亚有点恼羞成怒了,对他恶语相向,但杰克也不示弱,他说他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总好过莉迪亚,总是被操控。这些话令莉迪亚一整晚都在思考,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错了。她最后发现,从那次内斯推她下水又救了她开始就错了,因为从那一刻开始她就把他当成一根救命稻草,而现在,内斯有了新生活,必然会远去。那天凌晨两点,她独自去了湖边,在那里,她许下了诺言,憧憬着全新的生活,然后跳入湖中,平静地结束了生命,用这样的方式信守了对美好未来的承诺。
12无声告白第十二章
詹姆斯冷静后又回到家里,由于彼此害怕对方离开,玛丽琳开始与他和解。他们敞开心扉,说起尸检报告,还有一些以前不敢讨论的话题。詹姆斯决定不再和路易莎来往,和玛丽琳又重归于好。他们都理解了莉迪亚的死。汉娜也一直很明白。他们开始正视其他家庭成员,包括汉娜,终于获得了父母的爱。只有内斯,心底虽然明白妹妹为什么而死,但他需要一个发泄口,他仍旧想在杰克那里听到他的道歉,听他亲口承认此事与他有关并郑重道歉。杰克知道无论怎么解释他都不会听,所以,他道歉了,被内斯狠狠揍了也不还手。最后,时间会抚平一切伤口。
《无声告白》是对社会、时代、人性的无声探询。
诚如“有书”导读中所说:“这不是一部纯粹的成长故事,它杂糅了种族、性别、家庭、个人追寻自我价值、青春危机、爱情等诸多主题。”
一、不同肤色的种族悲哀
本书中的父亲詹姆斯作为二代华裔,在作者所设置的故事年代下处于一个华裔仍受到很大蔑视和异样眼光的时期。而他与妻子玛丽琳,两人由于不同种族差异的成长经历所导致的价值追求分歧,也正是他们婚姻家庭不幸的根源所在。
从大环境下来说,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结合使得整个家庭由于血缘继承、孩子的容貌肖似父亲而必将承受被社会视为“异类”之苦。
玛丽琳的母亲对这桩婚姻的反对、如一家人外出旅游时被打量的尴尬、再如几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如父亲一样宿命轮回般的被孤立……这些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却是整个大环境以有色眼光看待这一种族群体的缩影,这残酷现实由社会时代的因素促成,悲哀却又绝不可避免。
从小家庭中的个人角度来说,正是由于出身而成为“异类”、深受歧视之苦,詹姆斯对于“能融入环境”的极度渴望以隐性方式投射在他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中。
玛丽琳外表的“融入”使得詹姆斯从妻子身上得到了心灵慰藉,而他对于儿女的全部期望更是能够摆脱被孤立的命运、广交朋友和正常恋爱。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却毕生追求“与众不同”,詹姆斯由于种族外表差异而导致的超脱人群的“不同”正是他最初吸引玛丽琳的根本原因。
种族冲突不可能完全消弭,而其缓解也绝非一日之功。除了国家的强大之外,整体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是为我们赢得更多国际尊重的关键因素。但在“种族”这一社会课题之下,导致莉迪亚个体悲剧的原因却是一时无法解决的。这需要时代和社会、需要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二、人生轻舟由谁掌舵
通过全书可以看到,造成莉迪亚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种族血缘,而造成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却是父母对她的过度期许。
在如今的教育问题中,父母对子女过度的爱造成悲剧已经日益引发人们的思考。这种“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过度溺爱,这类爱是容易被觉察也是如今最引发批评的。
但本书却揭示了另一种不易被觉察、且常常被视为天经地义的过度之爱,即父母的过度期许。这样的期许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个人理想未曾或难以实现,在无意识中便通过教育转嫁到了子女身上,以“爱”为名和“为你好”为由使人无法反驳。
父母爱孩子,应学会尊重和相信他们的选择,而非全凭自己的期待和以不放心为由代替他们选择;孩子爱父母,应理解他们总想着为自己包办一切的苦心,同时也要学会敢于说出自己的独立想法。而良好的沟通将成为通往各自内心的桥梁。
三、受苦的灵魂
全书中,由人物形象构架形成的整体故事框架非常完整:父亲詹姆斯作为社会层面的代表,以他为主要线索的种族问题是整个故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大背景;母亲莉迪亚作为家庭层面的代表,她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她的出走对家庭凝聚力的毁灭性影响,成为故事中家庭及个体悲剧的重要因素。
三个孩子亦分别处于互相均衡的不同位置,莉迪亚作为家庭最重的一端,是“宇宙的中心”;哥哥内斯处于微妙的平衡点,无形中给予莉迪亚精神上的支撑;妹妹汉娜则是家庭中最轻的一端,可有可无,尽力减弱着自己的存在感。
此外,杰克,这个完全处于莉迪亚一家人之外的人物,亦有其重要作用。他是莉迪亚唯一的“朋友”,内斯的“敌人”,又像是这家人与外界联系的一个出口,牵引出家庭之外的外围世界,亦在最后如一股外界的清流,给了莉迪亚摆脱家庭重压的触动。
在本书最后,我们都知道了莉迪亚确实是自杀而亡。但全书的结尾,却并未仅仅停留在莉迪亚的死去上。
尽管这本书由一个悲剧开头,却并未以悲情的语言结束。伍绮诗以温情的笔风,将故事中每个人的将来慢慢铺陈开去——就好像所有的苦痛终将过去,所有的生活即使无奈都仍会继续,失去了莉迪亚的一家人,仍将互相扶持、磕磕绊绊,一路向前。
扩展资料:
媒体及名人评价
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处理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纽约时报书评》
爆发力惊人的处女作,笔触闪烁着散文的美感与精准,观察与洞见则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刻。伍绮诗的小说从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住了读者,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赫芬顿邮报》
这部情感真挚、充沛的处女作小说,是以一个年轻女孩的死亡开始的。莉迪亚,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个混血家庭,被给予无限厚望和父母的憧憬,她不幸的少女生活没有任何一盎司的陈词滥调。伍绮诗的行文,是如此准确和敏锐,她刻画的人物入木三分。——《出版人周刊》
-无声告白
联盟巨星也追不到的四位女神,KD曾表白两人,一人是科比粉丝!
在很多球迷们的眼中大多数的球星花边新闻非常多,并且他们的绯闻女友一个更比一个漂亮。除此之外,这些球星还受到女神的青睐,人气非常高。不过在这些球星的眼中一些女神是永远追不到的,今天就向大家介绍联盟巨星追不到的四位女神,其中KD曾表白两人,为一人是科比粉丝。
蕾哈娜
提到蕾哈娜,大家会想到她是詹姆斯的铁杆粉丝,并且追求的非常疯狂。蕾哈娜不仅是一位爆火的歌手,并且也是一位忠实的球迷,只要有詹姆斯的比赛,蕾哈娜都会去现场观看,并且为詹姆斯打气加油。在蕾哈娜的眼中只有詹姆斯一人,对其他球星似乎不感兴趣。不过詹姆斯早已有了妻子,并且非常深情专一,这样看来蕾哈娜是没有太大的希望。而其他球星也试图追求过蕾哈娜,比如杜兰特曾对蕾哈娜表白,但她却没有任何反应。
斯嘉丽
杜兰特想喝斯嘉丽的洗澡水已经人尽皆知了,而斯嘉丽本人至今也没有回复,可能不想搭理杜兰特。斯嘉丽的外貌非常出众,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不过斯嘉丽实在太高冷了,并且对联盟球星们不感兴趣,以至于很多球星只能远远望着斯嘉丽。
杰西卡
杰西卡是很多球星心中的梦中情人,连科比向人们表示:自己想和杰西卡约会。解析看非常喜欢观看NBA联盟比赛,并且也会为喜欢的球星打气加油。但是杰西卡喜欢的赛场上激烈的过程,而不是球星本人。所以很多球星在追求她的时候都被拒绝了。后来的杰西卡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她嫁给了一位著名男演员,过的幸福生活。现如今的杰西卡依然美丽动人,气质出众,深受球星们的喜爱。
乔丹·卡佛
乔丹·卡佛的颜值非常高,身材凹凸有致,当之无愧的成为了NBA联盟女神。很多球星都被乔丹·卡佛身上的魅力所吸深深引着,并且展开热烈的追求。球星奥尼尔和霍华德曾在公众场合表示:自己对乔丹·卡佛有好感。不过乔丹·卡佛的篮球偶像是科比,与蕾哈娜一样对其他球星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很多球星在乔丹·卡佛的眼中不值一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