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巴中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袁某涉嫌故意杀害李某某一案,在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二审。
活不在一起,就死在一起
2018年8月,袁某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遂到巴中市某区高中复读。紧张的高三生活一如既往,袁某也感受到了复读所带来的压力。袁某很快适应了复读的生活。与此同时,也交到了新朋友。
李某就是袁某的新朋友之一,他们平时也有比较多的交流,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所照顾。袁某渐渐地,对同班的这个女孩产生了好感。
同年11月11日晚上8点左右,袁某将李某约了出来,并向李某表白。迫于学习上的压力,李某表示等到高考之后再谈此事,便拒绝了袁某。
被拒绝的袁某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导致他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情绪也变得极其的不稳定。同月18日上午,在袁某乘坐公交车返校的途中,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为此,他产生了"活不在一起,就死在一起"的极端想法。
潜入寝室残忍杀害
当天晚上21点,产生了这种想法的袁某走进了五金店,购买了断线钳,锯条,水果刀等工具,并全部带进了学校,藏在了学校的绿化带里面。
晚自习过后,袁某藏在了实验楼的教室内,以躲避老师的检查。次日凌晨2点左右,袁某来到了李某所在寝室外,并用事先藏好的断线钳、锯条破坏窗户防护栏。5时许,袁某剪断了防护栏钢筋条,并借助木凳潜入寝室。随后他爬上李某所睡的上铺,用水果刀多次捅刺李某某,致李某某当场死亡。
而在这之后,想着"死在一起"的袁某用水果刀割向了自己的颈部自杀,但之后被送往巴中市中心医院救治生还。
古怪偏激的人
据同班同学介绍,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平常,李某有什么事情都会和袁某说,袁某也很乐意倾听。"虽然他俩关系很好,但是我觉得平时袁某的性格有点问题。"面对记者的询问,同班同学小张向记者描述。
"他平时说话做事都有些极端,感觉他有点敏感,同时还有点自卑。"说道这,小张似乎有些害怕,"和他平时交往没问题,但是一旦你惹恼他,他的脾气一上来,那你真的阻止不了他。有一次上课,他可能心情不是太好,他就直接站起来吼,声音非常大。"
袁某的父亲则表示,儿子从小跟着自己一起生活,跟着我务工的地方跑。为了能让他的学习稳定一点,我把他送到了老家读初中。有段时间儿子办了休学手续在外面打工,但之后又回到学校读书。
袁某的父亲称,儿子性格要强,2018年高考时本来可以上个二本院校,但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直接连志愿都没有填,说要复读一年。他也表现良好,比较听话,只是有时候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和我还有他母亲交流的时间比较少。
一审被判死刑,二审改死缓
19年10月,四川省高院经过审理,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袁某死刑。
在一审判决后,袁某提起上诉。他称自己有精神疾病,侦查、起诉、一审均没有鉴定;他有坦白情节,积极赔偿,系初犯、偶犯;本案系感情纠纷引发,因他不能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导致;他自愿认罪悔罪;自己父母代为赔偿了李某父母经济损失,取得谅解。
今年11月,四川省高院经过审理,二审改判袁某为死缓。据四川高院的解释:在法院的审理期间,袁某却有实际的悔罪表现,可酌情对其从轻处罚,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最终,四川高院以袁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事情。
表白被拒,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有人顺风顺水,没有体会过拒绝的滋味。加上敏感,脆弱的自我。被拒绝,就好似一记重锤,每次都精准地敲在玻璃一样的心中。在一次次的敲击中,裂缝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裂缝裂开了,变成一片片散落在地上叮当作响。
那你回复他
正是因为不曾拥有而又喜欢 正是因为喜欢而又不曾拥有
所以才会表白
我的喜欢确实是建立在不曾拥有上
若如已经拥有
何须表白 不再是喜欢 而是爱
所以她的回答合乎逻辑
所以 追女孩子 是需要有耐心的
是需要技巧的
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