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600字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600字,第1张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600字3篇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作为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日,不仅是全球华人都过的节日,而且也有着较为悠久的由来历史。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600字”,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600字篇1

“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上烟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样。 看礼堂这边更热闹,花灯更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 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 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听,一阵阵锣鼓声不断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来转一转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来到阵口一瞧,一边引人耳目的写着入口,一边大大的写着出口,我便从入口走进了阵中,阵阵锣鼓声敲打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抵不住诱惑,不由自主的双脚生风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这“迷魂阵九曲黄河”。 我在这浓浓的喜庆之中,度过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 我看到的元宵节真美啊!不过我相信在这个发达的祖国里,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灿烂、更辉煌!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600字篇2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细。风雨夜深人尽散,孤灯犹唤卖汤元。”

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元宵快来到。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似乎是听到我的唤喊似的,驾着小火车,来到了我眼前。

元宵之夜,千家万户都被团圆的喜悦所包围着。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上,碗里漂浮着可爱的汤圆,肉肉麻麻地对我撒娇的汤圆,懒洋洋地趴在碗里看着我,让我既舍不得吃也吃得没个够。它嫩嫩的,腾腾热气在此时便暖洋洋着每个人的心。爸爸指着它们说:“吃元宵的学问也有不少,四喜临门,八个代表八面玲珑,十个代表十全十美……它们可是寄托着人们无数的心愿呢!”带着这些美好的祝福,品着嘴里入口即化的甜蜜,我们家的猜灯谜比赛也拉开了帷幕。妈妈不紧不慢地读出了谜面:“天女散花,打一新词。”我脑筋一转,竟与爸爸同时报出了正确答案:“高消费!”妈妈赞许地点点头:“不错嘛,脑袋很灵活,每人奖一个元宵!”我暗自得意:这个我在网上看过,现学现用。接下来,哥哥也尝试了一回考官的滋味:“无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词。”这下可把我给难倒了,爸爸妈妈毫不示弱地公布了谜底:“感谢”。一片欢声笑语,吃过汤圆,银铃般的笑声便久久萦绕在我家上空。

烟花出动,形态各式各样,有的像火树银花,有的则凤凰展姿,还有的像火山爆发般的展现眼前。五光十色,可好看了!

我喜欢元宵节,喜欢这和睦温馨的夜,难忘元宵,我爱我家!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600字篇3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两日的冰雪封住了条条小道,封不了人们欢度佳节的热情。夜幕降临,万家灯火辉煌璀璨,一只只红灯笼,映衬着那一轮灿烂的亮晶晶的月。高高的月儿,浓浓的情,轻柔的抚摸着多少双仰望的眼睛;咚咚的爆竹,绚烂的花,震耳的炮声颤落几滴相思泪

这个欢乐祥和的小镇里,春节每一天无不是被爆竹声淹没的,元宵佳节更是如此!

莹莹的月光刚撒下大地,一声声巨响便7由远而近的飘舞而来了。渐渐地,这响声如潮水般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猛烈。一道道彩显腾空而起,一丛丛火焰燃烧上天空,一朵朵礼花绽放在云霄,一声声巨响震得个云淡田清。一阵阵巨浪汹涌地拍打过来了,一次次风暴疯狂的袭卷而来了,这气势,好似千军万马呐喊而来,好似亿万花朵频频献芳。看着满天娇艳,万紫千红,如临仙境,又入神谷,一缕缕芳香让人心神荡漾!如果说月是一首永恒不变的诗,满天烟火便是一卷千变万化的画。

突然,出现了难得的稍许寂静。可霎那间,一条金黄而渺小的细条溜向了烟气弥漫的天空。嘭,一朵硕大而灿烂的礼花在空旷的天空中傲然开放了。它是那么美,那么耀眼,鲜艳的红色和绿色交融在一起,好似一朵被绿色相衬的桃花,照亮了整个大地!家家挂的大灯笼也顿时黯淡无光,被它那强大的光辉征服了!一花未平,群花又起,另一朵礼花便在它的余晖下绽放了,是金色的,不怎么美丽,让人感到十分无味,突然被分散开的淡淡金丝,顿时大方异彩,一下子变得闪亮烂漫,“哗哗”地闪烁着,而且越分越多,即像夏日的满天星辰,又像万千个小金猪扇着耳朵。转瞬间,这朵美丽的礼花也要瓣尽香散了,可是另一朵礼花又开放除了金色绚烂的菊花,延续了上一朵的美丽。就这样,一菊飘香,万花献瓣,它们用消逝来延续着绚烂的身姿,金得耀眼,亮得赛阳,让人叹为观止,让人赞无言词!

春园的百花哪能看绝!不一会儿便看的乱目,听得响耳了。也许是纷纷白雪阻挡了人们舞狮观灯、猜谜踩高跷的热情,但却被空中异彩纷呈的烟火映成了一幅幅“彩雪画”!

#一年级# 导语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在中国唐代就有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以地方官吏为主要对象的手抄报,史称邸报。以下是 整理的《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文字素材

 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

 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文字素材

 1、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2、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3、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4、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

 5、逆水划船(打一成语——力争上游

 6、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

 7、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8、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9、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10、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11、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12、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13、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

 14、相声(打一成语)——装腔作势

 15、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激流勇进

 16、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

 17、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寅吃卯粮

 18、照相底片——颠倒黑白

 19、平原门下客三千——胜友如云

 20、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

3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文字素材

 1、《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2、《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别名王阳明)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4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文字素材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在所有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元宵节。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一天,大家张灯结彩,观灯会,猜灯谜,吃元宵。

 元宵在民间俗称汤圆。元宵节这天,妈妈吃好午饭就早早地准备好做汤圆的材料:糯米粉,豆沙馅,芝麻馅,肉馅……到了中午三四点钟左右,明明就准备做汤圆了,她先把糯米粉加水,把它使劲揉,揉成团,再把它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团,把各种各样的馅都包成一个一个的汤圆,看着妈妈包,我也手痒痒的,也想试试看。第一次我包的不怎么好,把馅给漏出来了,可是我没有灰心,又包了几个。功夫不负有心人,妈妈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接着妈妈把汤圆放进锅里煮,过了一会儿,汤圆熟了,吃着自己包的汤圆,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吃好了汤圆,我们一家人到街上去看花灯,猜灯谜。花灯下挂着好多好多灯谜,可我一个都不会,妈妈看见了一个她会猜的谜语,让我拿着那个灯谜去兑换奖品,我在工作员叔叔那里兑换了一个精美的小礼品,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回家了。

 元宵节真是难忘的一天,不光让我学会了做汤圆,还让我增长了见识。

5一年级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文字素材

 1、汤圆,汤圆,幸福的汤圆,吃一个汤圆,日子幸福甜甜;吃两个汤圆,事业美满如愿;吃三个汤圆,家庭和睦团圆……吃一碗汤圆,元宵节快乐!

 2、我用十分诚心,九分真心,八分爱心,七分舒心,六分适心,五分开心,四分小心,三分用心,二分童心,一分尽心煮碗汤圆送给您,祝元宵节快乐,永远开心!

 3、正月十五月儿圆,真诚祝福送身边;正月十五元宵甜,祝您虎年更有钱;正月十五展笑脸,快乐长久幸福绵;正月十五享团圆,祝您吉祥在虎年!

 4、今天是元宵节,您当馅我当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大元宵;您做纸我做烛,我们一起做一个大灯笼。元宵佳节祝福您,愿健康快乐长伴您,好运和您不分离,财神永远跟随您!

 5、自从有了他,中国通讯发了又发;自从有了他,哪个节日也少不了他;自从有了他,咱们的祝福样如花。他是哪个啊?就是您在看的短信啊,呵呵,元宵快乐。

 6、带上诚挚的祝福,愿元宵的彩灯带给您五彩缤纷的世界,愿元宵的汤圆带给您滚烫的明天,愿元宵的短信带给您吉祥的虎年,元宵节快乐!

 7、千万个祝愿,在寒风中凝固,但元宵节的灯笼,元宵节的汤圆,元宵节的短信祝福却在温暖中传送,愿温馨、温情、温柔在祝福中停留,祝您元宵节快乐!

 8、月到十五分外圆,把您疼爱把您怜,常常把您挂心间,今夜的汤圆甚是粘,我们何时能团圆。

 9、带上诚挚的祝福,祝您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天天开心,天天幸福,天天安康,天天吉祥,天天甜蜜,天天美丽,天天长胖……错,天天长瘦!元宵快乐!

 10、元宵节:逛庙会、猜灯谜、观花灯、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锣鼓喧天真热闹。沸腾的快乐,温暖的情怀,美好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祝元宵节快乐。

#一年级# 导语元夕是元宵节别名,旧又称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夜称元夕,与元夜、元宵同。今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元宵节手抄报素材》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的起源很古老,源于远古人类在过节时以火把驱邪。这个节要祭祀天神,由于是夜里进行,自然要打着火把,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元宵节了。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就有了。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因汉明帝提倡佛法,恰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蔡愔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

 来,蔡愔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于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我国流传下来。

 此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扩展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即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达数万人,从第一天黄昏始至第二天天黑为止。

 直至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篇二小学一年级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灯谜及谜语:

 1、左手五个,左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打一日常用品)——手套

 2、四角方方,常随常往。伤风咳嗽,数它最忙(打一日常用品)——手帕

 3、半个西瓜样,口朝上面搁。上头不怕水,下头不怕火(打一日常用品)——锅

 4、中间是火山,四边是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日常用品)——火锅

 5、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蜡烛

 6、猛将百余人,无事不出城。出城就放火,引火自烧身(打一日常用品)——火柴

 7、一只八宝袋,样样都能装。能装棉和纱,能装铁和钢(打一日常用品)——针线包

 8、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眼镜

 9、有面无口,有脚无手。听人讲话,陪人吃酒(打一日常用品)——桌子

 10、带着平顶帽,身穿圆筒袄,虽然一只眼,暗中逞英豪(打一日常用品)——手电筒

 11、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熨斗

 12、小小东西,放在腋底。有病没病,看它肚皮(打一日常用品)——温度计

 13、一只雀,飞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日常用品)——汤匙

 14、鼻子朝天,嘴巴朝地。敲它一锤,惊天动地(打一日常用品)——大钟

 15、金钩吊银圈,姐妹隔座山。若要来相会,需到天色晚(打一日常用品)——耳环

 16、生在山崖,落在人家,凉水浇背,千刀万剐(打一日用品)——磨刀石

 17、薄薄一张口,能啃硬骨头。吃肉不喝汤,吃瓜不嚼豆(打一日常用品)——菜刀

 18、外面冷冰冰,里面热心肠,一夜到天亮,肚里还不凉(打一日常用品)——暖壶

 19、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打一日常用品)——床

 20、有风吹不动,它动就生风,若要不动它,待到起秋风(打一日常用品)——扇子

篇三小学一年级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1)元宵佳节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最后让我告诉你,钞票滚滚进袋里,好处全都送给你。元宵节快乐!

 (2)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馀欢。元宵节祝福!

 (3)过了新年是元宵,人们开怀乐滔滔,元宵圆圆,生活甜甜,元宵甜甜,家家团园,烟花灿烂,财源不断,明月高空,官职高升。祝元宵节快乐!

 (4)手捧汤圆望月兴叹,一股暖流情润心间。圆月高照星光璀璨,月圆星随紧跟永远。天下凡间人心所向,团圆甜蜜终身不散。惟愿朋友情意绵长,十五佳节甜美团圆!

 (5)遥望天庭那光辉的月光,赶走糊口的琐碎与忧伤,送你真情的温馨与欢畅,元宵的祝福给你的最激荡,祝愿你节日痛快,身体强壮,心情舒爽。

 (6)元宵节,烟花灿,我要为你画个圈,圈住快乐常微笑,圈住好运财来到,圈住健康身边绕,圈住平安跟你跑,愿幸福将你团团包围,福气陪你圆圆满满!

 (7)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祝元宵节快乐,时时好心情!

 (8)时间过得快,忙里又忙外,刚刚过周一,又要过礼拜,才问春节好,又向十五迈,平时问候少,思念却常在,元宵佳节至,请受我一拜,愿你佳节吉祥愉快。

 (9)天上的月儿圆,锅里的'元宵圆,吃饭的桌儿圆,你我的情更圆,就像元宵一样黏黏呼呼团团圆圆。

 (10)喜迎元宵,送您一轮圆月!寄去祝愿,明月生辉度佳节!愿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当你读这短讯,你已欠我一个拥抱;删除这短讯,欠我一个吻;要是回复,你欠我全部;要是不回复,你就是我的了。

 (12)正月十五喜庆多,合家团圆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体健康快乐多,财源滚滚钞票多,年年吉祥如意多,祝愿好事多多多!

 (13)正月十五月儿圆,美好祝福在耳边;正月十五元宵甜,祝你今年更有钱;正月十五汤圆香,祝你身体更健康;正月十五乐团圆,祝元宵乐连连!

 (14)元宵节的月亮,特别圆又特别亮;元宵节的锣鼓,特别闹又特别响;元宵节的汤圆,特别甜又特别大,元宵节的祝福,特别好又特别长。祝你元宵节愉快!

 (15)把真诚的米,磨成祝福的面,掺上甜蜜的糖,包上吉祥的仁,合成幸福的团,放进如意的汤,煮成美满的霄,送给开心的你。让甜蜜包围你,吉祥呵护你,美满温暖你,团圆拥抱你。祝元宵节快乐!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下面是关于元宵节手抄报素材内容,欢迎阅读!

 元宵节手抄报1

 元宵节手抄报2

 元宵节手抄报3

  元宵节的来历 (一)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这个节日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和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一直没有停息。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习俗 (二)

 1、吃元宵

 2、赏花灯

 3、猜灯谜

 4、走百病

 5、迎紫姑

 6、舞狮子

 7、踩高跷

 8、逐鼠

  元宵节的古诗 (三)

 1、《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2、《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唐诗宋词闹元宵

文/刘丽华

元宵,新年第一轮满月的良宵,自然要喧闹。在遥远的唐诗宋词里,就可感受到张灯结彩、乐舞百戏闹元宵的盛况。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初唐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灯月辉映,游人如织。尽管唐皇朝的宵禁制度严,但元宵节却城门大开,张灯三夜,民众可进城共享灯节的欢乐。

“上路笙歌满,春城刻漏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这是盛唐王维的《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继以酺宴》,新春的长安城,满街笙歌的长夜,游人比白天多,灯光比明月亮,唐明皇和皇妃开着龙凤车来与民同乐。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这是中唐元稹的《灯影》,东都洛阳城,昼夜无车马,满城树头挂红纱。而唐玄宗携贵妃挑灯夜游也成了传说。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这是晚唐李商隐的《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人守孝在身,不能去目睹灯节的热闹,却感受到了灯月车马的壮观。其时的唐朝已走向衰落,可元宵的灯火依然通明。

唐朝延续三日的灯节已领略,那么,持续五日的宋代元宵,又是何等喧哗?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东坡告诉你,家家燃灯,笙歌满楼。说明宋代的元宵节已全民化了。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从词宗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得知宋代临安城还举办元宵诗酒盛会,多有雅兴!酒朋诗友坐香车宝马邀词人同去,可她心绪落寞,婉谢了。却独自想起在汴京,自己同闺密戴翠绿羽帽,插金丝雪柳,去观灯游乐的情景。看,一个无忧无虑的宋代少女,跃然纸上。

写元宵,最脍炙人口的要数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写出了古代男女的“缘”宵。要知,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就在元宵节;王安石将招亲联与赶考联珠联璧合,获得进士、快婿双喜临门,也在元宵节。

可见,唐诗宋词不仅闹出了元宵节的气氛,还闹出了一个中国的情人节来。那么,我们何尝不择二串唐诗做剪,选几阕宋词当纸,如陆游说的“女剪上元灯”呢?那样,闹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灯节,多好。

灯树千光照盛世

文/王晓宇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可以和元宵节的热闹相比。元宵节不是一般的热闹,更像是一场狂欢。

春节庄重,辞旧迎新,祭祖祈福;清明凝重,祭祀故人,气氛伤感;端午又称端阳,食粽祭屈原;七夕为七巧节,也是今天的情人节;中秋为团圆节,合家团聚;重阳为老人节,敬老思亲;冬至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腊八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

唯有元宵节,人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少,欢天喜地闹元宵,那气氛,那节奏,那闹腾,几乎都在燃点上。吃元宵,扎花灯,逛庙会,看焰火,重点就在一个“闹”字上,元宵节这一天,可以放下手中的大小事情,尽情地嬉戏玩闹。

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载体,几乎都在吃上,元宵节当然也不例外。今天的元宵,花样品种繁多,馅料多样,除花生、五仁、黑芝麻、什锦这些传统的馅料之外,像逆袭传统的有肉馅的、水果馅的、巧克力馅的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元宵,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能让人生出一种快乐的感觉。

小时侯过元宵节,都是父亲给我们扎的花灯,父亲的手不够巧,但还是精心为我们做出一盏盏玻璃罩的花灯,有点像八角的宫灯,上面贴着红纸剪出的镂空装饰,灯光有些影影绰绰。我们这些孩子提着花灯,走街串户,爱不释手。现在过元宵节,怕是没有人再费这个劲了,街心广场、公园里到处都是花灯,宫灯、纱灯、电子的彩灯等等,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逛庙会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庙会上人山人海,老人领着孩子,兴高采烈地往人堆里扎,唱戏的唱得咿咿呀呀,尽情投入;卖手艺的,可着嗓子吆喝,期待招揽更多的人围观;品小吃的地方不用喊,也是挤的人最多的地方;民俗文化,更是大展拳脚,风情尽显。想要热闹,就往庙会上逛一逛,庙会把年的气氛推向极致,保准把你的那些小抑郁小焦虑都治好,再也没有工夫唉声叹气。

等到太阳落山月亮出来后,元宵节的高潮才悄悄来临,就像隋炀帝杨广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中说的那样:“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元宵夜,当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灯光月影流动,焰火在璀璨寂灭间,把人的心情照亮。欢腾的人群,把春风流动的夜晚点燃……

这最后的狂欢落幕之后,即将开始新的一年,人们收起整整一冬的懒散,奔向田野,开始新一年的春耕秋收,播种新一年的新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29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