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高晓松这个人,也喜欢他在《晓松奇谈》里讲故事的态度和方法。
因为节目看下来就让人觉得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在身边给我们讲他的亲身经历,谈他对世界的见解,特别是现在这个知识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很多人都没有耐心去读一本完整的书籍或者是认真研究某个时期的历史了。
《晓松奇谈》虽然不如历史书严谨,但是高晓松却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世界,用诙谐幽默的方式给大家娓娓道来,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历史故事来了解真实的世界。
作为一个谈古论今、论道天地的一个脱口秀,高晓松凭借其本身深厚的知识储备量在节目里侃侃而谈,天文地理,海外见闻或者是中外野史,对古今中外的事件都信手拈来。所以我更想把他的《晓松奇谈》归为科普类的节目,因为这个节目除了有趣,格局和细节兼备,比看一些综艺节目、追动漫或者刷微博,玩游戏消磨时间更有意义一些。
节目在讲历史事件外还紧跟时事的出一些当下热点的事件。比如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2016年几部大热的韩剧等都出了相关的系列。除了内容,节目的封面制作也太良心了,每个封面都把有“自拍杀手”之称的高老师P成最佳男主角。
节目的意义除了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外,在我看来还有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让我们沉下心来重拾阅读的习惯。
虽然有观众说高晓松对历史的把控不够严肃,对他不正确的观点进行抨击,还用说他亲日亲美的,但是拜托各位,节目仔细看下来,高晓松虽然住在洛杉矶但是他始终都是中国籍。而且这是一个脱口秀节目,高晓松也表示了他说的话仅代表了他的个人视角和观点。”高氏幽默“在节目中尽展魅力,严谨而又批判性极强的观众不要带着一身戾气来吐槽矮大紧啦。
“奇闻说今古,谈笑有鸿儒”这两句节目宣传词,也是对《晓松奇谈》这个节目最好的总结了。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现在。”
“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礼物。读万卷书,才看得清皓月繁星”。
真的是很喜欢片头的这几句话,就拿来做个结尾吧。
不出所料,《晓松奇谈》停播后,高晓松又“跳槽”回到优酷了。停播了将近3年,《晓说》将在4月7日重新开播。
在《晓松奇谈》告别的微博中,高晓松称“阿里娱乐的这个主席也是要干活的,杂书馆也打算再开一家”,还向网友征求意见“下个摊子支在哪里”,但这不过是个说辞而已。仅仅一个半月,盖茨基金会官微就放出了高晓松采访比尔·盖茨的视频,他也在个人微博高调宣布“更多的(内容)会在我未来的新节目里播出”。
他同时还退出了在爱奇艺独播的《奇葩说》第四季,理由是:“由于常驻海外全面负责阿里大文娱的国际事务,无法定期回国参加录制,所以不得不退出。”
高晓松回归优酷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今年1月,知乎上就出现了“如何评价《晓说》在2017年二季度重新回归优酷?”
的提问。身为阿里高管的他回归优酷是政治正确的选择,可放弃总播放量高达79亿的《晓松奇谈》也不仅仅因为政治正确。
进过监狱的名人,多多少少是遭到媒体嫌弃的。2011年,因酒驾获刑半年的高晓松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优酷的贵人相助——这个贵人是当时刚刚离开光线传媒加入优酷土豆负责综艺制作的李黎。
这个曾制作国内第一档脱口秀《东方夜谭》的女制片人担任优酷土豆副总裁后,首先想到的依然是用脱口秀证明自己——她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
早年拍过**、还做过选秀节目评委,但名气远不及《同桌的你》以及老狼的高晓松当时还只能在饭桌上侃侃自己独到的见闻。
曾经在饭局上听过高晓松侃侃而谈的前优酷总编辑朱向阳成为了他和李黎的牵线人。在李黎看来,市场上需要新一种文化类脱口秀,即完全靠主讲人的个人魅力,个人知识的积累。高晓松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2012年3月,这档由韩寒取名《晓说》的节目正式上线。它仅用一台摄像机在高晓松家里拍摄,成本极低,第一期节目上线24小时,流量就破了百万。
2014年,两季创造超5亿次点击的《晓说》成为视频网站自制综艺的风向标。
那一年,遭受长期亏损之困的优酷土豆开始压缩内容成本,背靠百度的后来者爱奇艺全力向“老大哥”进攻,挖角高晓松成为了重要的一项。
爱奇艺为高晓松开出了更高的价码,时任首席内容官马东也起了关键作用。据《环球企业家》报道,爱奇艺“第二名”的位置打动高晓松:排在第二,紧追的那个是最好的。他觉得老大有点进取心不够,第三四名又太没有希望。什么时候能追到老大?通常排在第二紧追的团队有一股劲,咬紧牙关,无论如何得冲上去。“这股劲儿我觉得挺好。”
那个时候,爱奇艺已经逐渐赶超了步伐有些慢的优酷土豆。
2014年4月,爱奇艺带着众多媒体去三亚开了场发布会,宣布成立马东、刘春、高晓松三大工作室。高晓松亮相发布会,正式宣告“跳槽”。2个月之后,连片头语都完美继承《晓说》风格的《晓松奇谈》开播——爱奇艺不仅挖来了高晓松,还挖来了《晓说》的制作团队。
相比于《晓说》,《晓松奇谈》的内容更加系统,包括巴西系列、南明系列、一战系列、台湾系列等等。高晓松的身份也从音乐人扩展至文化领袖。
爱奇艺与高晓松的合同签到2016年底,这两年半的时间中,高晓松又一次见证了资本对视频行业的改写。
2015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全资收购优酷土豆。2016年4月,优酷土豆正式从纽交所退市,成为阿里的全资子公司。2个月后,囊括了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优酷土豆、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的阿里大文娱集团正式诞生,2015年以董事长身份加入阿里音乐的高晓松也成为大文娱集团的一员。
同样在2015年,A股市场极度火热,低迷的中概股纷纷寻求私有化回归A股,数量多达40家。一直寻求美国上市的爱奇艺出现在了战略新兴板的示范名单上,但随着战新板暂停,其上市计划受挫——其背后的大树百度也在遭遇转型之困。
2015年10月,曾经极力挖角高晓松的马东离职创业,成立了米未传媒。
2016年2月,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和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以28亿美金对爱奇艺发起MBO。163天之后,百度终止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和爱奇艺CEO龚宇发起的爱奇艺MBO计划。
反映在爱奇艺业务层面的变化是,公司开始厉行节约。据36kr报道,龚宇批复出差申请时,会要求每个部门减少一个出差名额,批复采购产品物料的申请,会要求数量减少10%。
高晓松感受到的是,《晓松奇谈》商业植入越来越多,逐渐背离了自己的初衷。
去年8月,《晓松奇谈》还因此遭遇了停播。一期主讲加拿大的节目中涉及了加拿大原住民人权问题的内容,被加拿大旅游局要求删除。加拿大旅游局并不是《晓松奇谈》的直接赞助商,但与《晓松奇谈》的赞助商某在线旅游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节目遭商业因素干涉,高晓松在微博直言不讳表达了不满,称:“讲真话是晓松奇谈的根本,如做不到,宁不瓦全。”
最终这期节目于一周以后上线,高晓松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微博转发节目视频。在一份回应中,他使用了“我已经打算差不多就收摊了”的措辞,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高晓松带着《晓说》整装待发,优酷也有了新身份:阿里大文娱集团旗下的优酷。而爱奇艺近日完成了一轮总额153亿美元的可转债认购,主要认购方为百度、高瓴资本、博裕资本、润良泰基金、IDG资本、光际资本、红杉资本等。
谁是高晓松, 我不认识,我只认识矮大紧。嗯?你们不认识矮大紧,那么容我上张图。我特别找了张萌萌哒款的,不用谢,我就是一直善解人意的小公举
说起晓松奇谈这个节目,我先不说这节目本身好不好,但就是每次他一出来就是头仰这个角度,满屏就是一个大头,我都觉得辣眼睛,所以,我每次都不看画面只听声音,实在是有点辣眼睛。
其实我挺不耐烦他的,他说他不夸美国,但言词间对美国多人夸赞,我有时候非常想甩他一脸,美国那么好,你丫就甭回来了,呆着吧,回来干嘛啊,挣钱呐!不要吃着人家饭还说做饭的人丑,行不。
但是他确实知识量够丰富,尤其喜欢听他谈各种国事实力,对于我这种完全不懂的女死宅来说,反正他说什么我就信什么,也讲过一些中国古代的琐事,诸如婚姻制度青楼镖局,还有带着一种矫情的得瑟讲老北京的城,老北京人和老北京的人事儿,其实我还是挺乐意听的。
怎么说呢,一期比二期好,可预见性的,二期比三期好,三期比四期好,我不是说这个节目就他妈要完蛋,而我感觉矮大紧有点膨胀。
哦,高晓松还自建了图书馆,力求让自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就算你是白丁,拿着身份证可预约前往,完全不收费,图书馆名字叫《杂•书舘》(杂是杂的繁体),。而且他还会不定期和朋友们在那开文史沙龙,奇闻说今古,逼格是相当高。
建议大家无聊又不想看书的时候还是可以听听晓松奇谈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高晓松还是有点真材实料和一颗爱读书的心。除了晓松奇谈其实还有一档脱口秀节目深得我心,那就马未都老爷子的《嘟嘟》里面多是于古玩有关,相当的长见识。我是马未都老爷子的粉。在这里强推一波。
不管高晓松也好,矮大紧也好,只要他不作不妖不装X,我还是很愿意听他叨叨的,希望以后多叨叨一点历史相关的东西,唉,也不知道高晓松能不能看得到呢。
·············又开始吐槽的除魔小能手········
刚刚过去的父亲节,明星大V们要么忙着晒父亲感恩父母亲情,要么忙着晒孩子表达为人父的喜悦,一片其乐融融之中,高晓松孤独地站在一旁,显得格格不入。
这是高晓松第一次发微博回忆自己的父亲,吃瓜群众们想一窥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不成想看到的却是满满的伤感和心酸。
高晓松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年幼时父母常年在国外,后来离了婚,他说“从小就自己长大,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跟父亲之间极为不好的关系,导致我年轻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
高晓松在《奇葩说》上说过一句话:“我一辈子没有问过我父亲一个问题”,微博中也特别提到了一个场景:他从清华退学后,父亲要求他搬出去“不读书就不要赖在家里”,甚至亲自下厨炒了两个告别菜,还极为罕见地哼起了歌----让孩子离开家有这么开心吗?
让孩子不敢亲近甚至把孩子“赶出家门”,父亲的这种行为对一个十多岁还没有谋生能力的孩子来说,伤害是巨大的,巨大到让高晓松一度以为这是他们父子的“最后一面”。
后来高晓松只在妹妹的婚礼和爷爷奶奶的葬礼上见过父亲,再后来父亲去世,每年清明姑姑会给他和妹妹发祭奠父亲的照片,但“我俩一次也没去过”。
“你心里关于父亲那个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到特殊的日子它还会提醒你曾经有个伤口在那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的离世,这份经年郁积的怨恨最终走向了放下,此生放过彼此,活着的人才能好好活 ,离开的人也“终于可以享受到无人打扰的时光,一动不动坐在水边,钓他心爱的鱼”。
如果说父亲是高晓松的“不幸”,那母亲就是高晓松的幸运。 他的博学多识、妙语连珠、豁达洒脱,可以说都源自于母亲。与对父亲的鲜少提及相比,对母亲的爱是他常挂在嘴边的。
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建筑大家梁思成的弟子,高晓松不止一次说母亲有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风范,更在为母亲新书做的序中大方表白:
被高晓松写进歌词里的那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也是来自母亲的教诲:“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就觉得很幸福。”。
高晓松是家喻户晓的音乐制作人,妹妹高晓江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兄妹二人的成功与母亲息息相关。
张克群说“ 我从来不在子女面前说‘教育’俩字,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 有的家长爱指责孩子,那是因为他们忘了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她说自己教育的秘诀就是“别管那么多”,她认为子女教育中最重要的是 让他们懂得自尊,有求知欲 。
张克群讲到女儿小时候有一次一起走路时问“为什么我们走路的时候,月亮也在走路”,她一时答不上来,便把女儿带回家让父母帮忙解答,“全家一个物理学博士,一个教授,还有一个本科生围着孩子解答这个问题,孩子会觉得他们的问题受到了重视,就会保持求知欲”。从高晓松学识的广博也能看出母亲教育的成功。
高晓松的父亲去世后遗体被拉到火葬场,他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说也替她鞠个躬,感谢那两粒开挂的精子。聚散纠缠,恩怨已断,一双儿女是她的骄傲。网友说“妈妈是个豁达的人,不一般。”
人生格局够大、豁达开明的母亲,给孩子的爱也是光明自由的;狭隘窒息的母爱则有可能把孩子逼入泥沼。
最近热播的悬疑剧《隐秘的角落》中就有一个反面教材的母亲角色----朱朝阳的妈妈。朱朝阳自小父母离异,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又有了一个女儿,对儿子的爱逐渐敷衍、缺失;母亲的爱则混杂了她自己的各种缺憾,变得偏执、脆弱,甚至歇斯底里。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压抑的,长期的情绪积压终有一天会爆发,表面上的乖小孩,心理上早已慢慢扭曲成坏小孩,想要摆脱母亲的控制。
你也许会说高晓松的妈妈是清华教授、知识分子,自然境界高格局大,普通家庭的妈妈根本比不了。那我们再来看看崔娃的例子吧。
崔娃是美国王牌节目《每日新闻》的主持人特雷弗 • 诺亚(Trevor Noah),他曾入选《时代》杂志“世界上最具影响力100人”。崔娃因怒怼特朗普的“中国病毒”说、幽默评论5G、火神山医院等在中国圈粉无数,崔娃是国内网友对他的爱称。
崔娃在自传《生来有罪》中写道:“大多数孩子都是父母爱情的结晶,而我的出生则是父母犯罪的证明。”他的父亲是瑞士白人,母亲是科萨黑人,黑白混血的崔娃一出生就“罪孽深重”,同时受到两个群体的排斥和偏见。
种族隔离制度导致崔娃基本没见过生父,继父的家暴则让他的童年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之下。不幸中的万幸是,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崔娃的母亲帕翠莎曾说:“ 即使他永远都无法离开贫民区,他也会知道贫民区不是整个世界。只要我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
她以身作则,拒绝接受黑人女性只能做女工或女奴的歧视,她去上秘书课、学习打字,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她拼命挣钱,让崔娃读好的私立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即使经济拮据,她也会带孩子去溜冰、看**、郊游,去黑人被禁足之地;她鼓励儿子阅读,培养他独立思考、质疑权威的能力。
母亲的眼界格局、坚强乐观、永不服输,最终帮助崔娃走出了动荡不安的贫民区,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高晓松妈妈的“放手式”教育和崔娃妈妈的“引导式”教育,都体现了身为母亲的智慧。
高晓松出身清华世家,学习、成长的环境本身就是优良的,放手让孩子在这个环境里自由成长、多涉猎、多鼓励即可。
崔娃生长在贫困混乱的贫民窟,环境中充斥着暴力和恐惧,摆脱这个环境、引导孩子看到更美好广阔的世界则是最重要的。
两位母亲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身作则。 身教的影响力是远远大于言传的,母亲自身的努力上进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动力。
某种意义上说,家长的眼界和格局,决定了孩子最初站的位置有多高、视角有多广,而更加广阔的天地,也让「大有作为」具备了更高的可能性。
筠子这个名字对很多人而言都不太熟悉,但她曾经是无数人对90年代的记忆。她的歌声干净又忧郁,就像她的人,纯粹之中又透着悲伤。筠子这一生起起落落,最后却带着悲伤死在了自己准备的婚房内。
筠子是个新疆女孩,但是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四处奔波,四处学习声乐。在母亲的培养下,筠子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可是毕业后她却决定去新加坡学习工商管理。那时候父母都很反对她的决定,可她却不管不顾地离开了。而1997年,筠子带着她做生意赚回的70万回国了。
回国后,筠子花三十万给自己买了一辆车准备征战乐坛,可是就在她联系各个音乐人的时候,她的车就被偷了。后来有人爆料称,筠子车被偷的时候甚至连车牌都还没来得及上。
车子被偷没多久,筠子又遇上了一个不良公司。她进了一个唱片经纪公司,自己贴钱录歌演出,但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接连两次遇挫,筠子开始变得有些神经质,不过她这个时候遇上了音乐人小珂。两人合作的单曲《一起做吧》获得了年度十大金曲奖,还让筠子遇上了高晓松。
高晓松很喜欢筠子的声音,他看到筠子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了。那时候的高晓松已经红了,当他说要和筠子合作的时候筠子自然是无比开心。而高晓松也没有食言,他一边找了很多大腕来包装筠子,一边跟筠子表白。
虽然高晓松其貌不扬,但是才气逼人,筠子很快就沦陷了。后来筠子带着高晓松回家,他还跟筠子母亲承诺说自己很爱筠子,一定会娶她。当下说出这句话或许是有十成的真心,可是高晓松却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
1999年,高晓松和筠子商量好了婚事,于是筠子就开始准备婚礼了,她还以高晓松的名义在北京租好了婚房。而高晓松却在这时偶遇了沈欢,他对沈欢一见钟情,完全忘记了还有一个筠子在等他结婚。
高晓松和沈欢认识三天后就确认了关系,四个月后就领证结婚了。看着承诺要娶自己的男人和别人走进婚姻的殿堂,筠子虽然难过却也不能说什么,而高晓松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划清和前女友的关系,他把筠子和她的专辑以15万的价格打包卖给了另一家公司。原本就很伤心的筠子面对这样的事情真的是雪上加霜,难过之下她给母亲打了电话说:“高晓松把我卖了。”
和高晓松分手后筠子又遇上了汪峰。那时候的汪峰还不是摇滚乐的半壁江山,那时候的他穷困潦倒,但筠子就是爱上了他。恋爱的啥时候他们是彼此最重要的人,可是不爱的时候汪峰一句性格不合就分手了。
两次被抛弃后,筠子就陷入抑郁了。2000年9月10日,筠子一身红衣上吊自尽在她为自己和高晓松准备的婚房里,这一年她才27岁。在她的遗言中她没有怪任何人,只说自己是天生抑郁,可是筠子的妈妈却不肯放过高晓松。
筠子妈妈在女儿去世后写了一封信,她说高晓松是逼死筠子的罪魁祸首,是感情骗子,说他拿着卖筠子的钱去度蜜月。不过高晓松却认为自己是帮筠子变成了公费歌手,是帮她。不过这件事情的争论不议,高晓松确实是移情别恋了。
筠子离世后,高晓松和一见钟情的沈欢也离婚了,最后只剩下了一辆车。后来他再婚却被扣了好几顶的绿帽子,曾经他给筠子的伤害也慢慢地还到了他自己身上。如今筠子离世多年,只希望她挣脱这世界的束缚后能真的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