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恋爱校园风的恋爱漫画有哪些?

甜蜜恋爱校园风的恋爱漫画有哪些?,第1张

在我看来,甜蜜恋爱校园风的恋爱动漫有这些:《当校霸爱上学霸》、《不良诱惑》、《Dolo命运胶囊》这三部。无论是美丽的校园风景还是青春期最珍贵的感情,都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甜蜜的爱让人感动,能唤起学生时代最美好的感觉。 

《当校霸爱上学霸》向小满是武术学校的继承人,很小的时候就在武力爆表。为了追求男神的成功,她决定转到明辉中学。在她的弟弟妹妹知道这件事后,他们都抱着小满充满爱意的大腿。因此,小满和她的姐妹们同意在男神面前保持淑女形象。然而,当她来到学校时,她被误解为一个男孩。即使当她第一次见到男神时,她也是如此强大和霸道。最糟糕的是男神也把她当成了男孩,于是小满成了一名男校霸,但是真的很期待男主知道当她是女性时她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不良诱惑》胡湘一直迷恋着温柔的学长乔司南。她想靠得更近,所以她留着长发。尽管她被嘲笑,她还是成功地进入了男神学校。胡湘在公共汽车上遇见男神,胡湘被一个淘气的孩子拦住了剪下去了头发。这孩子是陆江陵的弟弟,胡湘哭了,梨花带雨。陆江陵没有办法补偿她去理发店理发的损失。 但是在第二天的开幕式上,胡湘戴着一顶不良少年的帽子,发现对方也在观众席上,情绪瞬间爆发出来。当她脱下帽子时,盛气凌人的坏女孩的发型成功地震惊了大家。

《Dolo命运胶囊》作为一名高中生,一个17岁的女孩周末在学校遇见了她曾经的男神。在她向对方表白失败后,她坐在秋千上仰望星空。突然,她看见星河和dolo。另一方给了她一个命运胶囊,吃它可以重建她的记忆,改变她的身体和美丽,甚至改变她的未来。然而,这个胶囊需要与同样珍贵的东西进行交易。事实上,交易的变化永远不会属于她自己,也许她会面临更多的反弹,让我们看看这个女孩的反叛和贪婪的结果。所以在我看来,甜蜜恋爱校园风的恋爱动漫有这些:《当校霸爱上学霸》、《不良诱惑》、《Dolo命运胶囊》这三部。

中国四大发明之指南针 -------------------------------------------------------------------------------------------------------------------------------- 指南针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磁石的特性,早被古人利用来制成指南工具。最早出现的指南针叫司南,战国时已普遍使用。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样子像一只勺,重心位于底部正中,底盘光滑,四周刻二十四个方向,使用时把长勺放在底盘上,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后长柄就指向南方。《鬼谷子‧谋篇》里谈到郑国到远处去采玉,就带了司南以免迷失方向。另外,指南车的发明亦早一步把这种仪器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但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品质较劣,磁性较弱。到了宋代,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方法,制造了指南鱼和指南针,而指南针更为简便,更具实用价值。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把它装置在方位盘上,就称为罗盘。这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 沈括对指南针放置方法也作过详细研究,总结出四种不同的方法,并作了比较。 一:水浮法,把指南针浮在水面以指示方向。只要在指南针上穿上灯心草,就可以把针浮起。水浮法的缺点是磁针会随水摇荡不定。 二: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放在指甲上,可以灵活运转,但缺点是容易滑落。 三:碗唇旋定法,把磁针放在碗口边缘上,也可以旋转自如,但同样容易掉落。 四:悬丝法,取一根新棉丝,用蜡黏在磁针中央,悬挂在没有风的地方,磁针即可指示方向。比较之下,沈括认为这个方法最为理想。 指南针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已是常用的定向仪器。指南针的最大贡献,是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据考证,公元十一世纪末

指南针就开始用于航海了。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 ,然后由 传入欧洲。 -------------------------------------------------------------------------------------------------------------------------------- 指南针: 相传西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西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 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 指南针又称为罗盘针,是一种磁针,可以旋转自如。由于磁石的指极性,针向会自动指向北。罗盘针定型之前,是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发明改进的。 早在战国末期,中国人便已发现磁石和它的吸铁性。<管字>中曾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所谓「慈石」就是磁石,可见至少二千六百年前的管仲时期已经知道磁石的存在了。在西洋,据说是苏格拉底发现磁石的,那比中国至少晚了一百年。在<鬼谷子.反应篇>上说明磁石可以吸铁。大约也在同时期,或者在东汉初年(公元五零年左右)。又继续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之后,指南针就开始被广泛使用了,到后期更被用作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和交通等方面。 中国最早出现的指南针叫司南,它在战国时期已经被普遍使用。据古书记载,将勺投在拭的天盘上,让它转动,当停下来的时候,勺柄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了。司南曾经被多次记载。例如<鬼谷子>中曾说过,郑人去采玉时一定带着司南,以免迷失方向。<韩非子>中也有关于司南的记载。至如王充的<论衡>就有更明显的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南指。」,可见指南针的使用古时已相当流行了。但由于指南鱼只能适用于平静的水面,所以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来经过不断改进,便出现了「指南针」替代那鱼。指南针是由北宋的沈括所发明的。它的著作<<梦溪笔谈>>;还记述了水浮、置指甲上和悬丝等四种指南针的装置方法。简单来说是将一枚磁化的小钢针,放在指甲上、碗边上运转,或在中间穿上小段灯草,浮在水碗里,它都能灵活地指向南方。他的著作使当时的人对指南针有更清晰的认识。到三国时期,又有指南车的发明,指南车并不是利用磁石的指极性,而是利用差速齿轮的原理,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从指南车可以证明,中国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已经创造了齿轮,发现了差动齿轮原理,创造了差动齿轮机,比西方早了千多年! 到了北宋时期,指南针便开始被用于航海了,人们利用了指南针的指向,写了一本”针经”,记载了航线 ,礁石位置等。其中著名的郑和亦都是借助指南针而顺利下西洋的。 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指南针传入 和欧洲,西方才有罗盘的出现。以这亦是根据中国的指南针而发展的,所以中国的司南可说是罗盘的鼻祖,而它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实至名归的。 司南是中国早期的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已经普遍使用。它有一个用磁铁做成的勺,和一个「拭」组成的。拭即罗经,外边方形的木盘叫地盘,刻有天干和地支,另外有十二个月名,多数用木、象牙或铜制成的,因为它们比较光滑,所以可以灵活转动。据古书记载,将勺投在拭的天盘上,让它转动,当停下来的时候,勺柄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了。司南曾经被多次记载。例如<鬼谷子>中曾说过,郑人去采玉时一定带着司南,以免迷失方向。<韩非子>中也有关于司南的记载。至如王充的<论衡>就有更明显的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南指。」

指南针又称为罗盘针,是一种磁针,可以旋转自如。由于磁石的指极性,针向会自动指向北。罗盘针定型之前,是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发明改进的。 早在战国末期,中国人便已发现磁石和它的吸铁性。<管字>中曾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所谓「慈石」就是磁石,可见至少二千六百年前的管仲时期已经知道磁石的存在了。在西洋,据说是苏格拉底发现磁石的,那比中国至少晚了一百年。在<鬼谷子.反应篇>上说明磁石可以吸铁。大约也在同时期,或者在东汉初年(公元五零年左右)。又继续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之后,指南针就开始被广泛使用了,到后期更被用作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和交通等方面。 中国最早出现的指南针叫司南,它在战国时期已经被普遍使用。据古书记载,将勺投在拭的天盘上,让它转动,当停下来的时候,勺柄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了。司南曾经被多次记载。例如<鬼谷子>中曾说过,郑人去采玉时一定带着司南,以免迷失方向。<韩非子>中也有关于司南的记载。至如王充的<论衡>就有更明显的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南指。」,可见指南针的使用古时已相当流行了。但由于指南鱼只能适用于平静的水面,所以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来经过不断改进,便出现了「指南针」替代那鱼。指南针是由北宋的沈括所发明的。它的著作<<梦溪笔谈>>;还记述了水浮、置指甲上和悬丝等四种指南针的装置方法。简单来说是将一枚磁化的小钢针,放在指甲上、碗边上运转,或在中间穿上小段灯草,浮在水碗里,它都能灵活地指向南方。他的著作使当时的人对指南针有更清晰的认识。到三国时期,又有指南车的发明,指南车并不是利用磁石的指极性,而是利用差速齿轮的原理,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从指南车可以证明,中国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已经创造了齿轮,发现了差动齿轮原理,创造了差动齿轮机,比西方早了千多年! 到了北宋时期,指南针便开始被用于航海了,人们利用了指南针的指向,写了一本”针经”,记载了航线 ,礁石位置等。其中著名的郑和亦都是借助指南针而顺利下西洋的。 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指南针传入 和欧洲,西方才有罗盘的出现。以这亦是根据中国的指南针而发展的,所以中国的司南可说是罗盘的鼻祖,而它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实至名归的。

参考: geocities/chinesetech/main

指南针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 现有两种类型:一是根据地球磁场的有极性制作的地磁指南针,但这种指南针指示的南北方向与真正的南北方向不同,存在一个磁偏角;二是电子指南针,采用磁场感测器的磁阻(MR)技术,可很好地修正磁偏角的问题,现已大量用于GPS定位装置中。 前身是在中国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广泛应用于航海、野外探险等领域。 目录[隐藏] 1 相关历史 11 司南 12 磁偏角的发现 13 现代指南针 2 参考 3 外部连结 [编辑] 相关历史 指南针在中华文明圈最早用于勘舆和航海,西方也普遍认为发源于华夏并无太多异议。 [编辑] 司南 指南针最早形式称司南,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论衡》卷十七是应篇第五十二「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原理他只能说「亦天性也」,这个记载虽不是最早,但是最早表述清楚的一个。司南有指向之用应无异议,具体形状却有争论,早期研究者判定为天然磁石为勺配合地盘,虽有出土汉地盘和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石刻司南勺图佐证,但毕竟无完整配合出土,近有人研究「司南之杓」杓字实为酌,那么看来「其柢指南」之柢也非指勺柄, 「酌」义有: 本义:斟酒 酌

盛酒行觞也。―《说文》 尸升

坐取爵酌。―《仪礼·有司彻》。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斟酌

择善而行 《春秋公羊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乞盟者何?处其所而请与也。其处其所而请与奈何?盖酌之也。」 酌今昔而减之。―清·洪亮吉《治平篇》 「柢」义有: 根、本 柢

本也。―《尔雅·释言》 柢也者

本之所以建生也。―《韩非子·解老》 蟠木根柢。―《汉书·邹阳传》 虽不能否定王充之前有「磁石为勺配合地盘」司南,但王充所了解司南很可能已是一种水浮司南,正因为华夏是司南原始发明地所以司南才有诸多改进形式,如缘靠、丝悬、水浮、尖顶等,目前最早见于航行用途记载于《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萍洲可谈》成书于1111年-1119年间,但所叙述的是1086年的事[1]。这比1207年英国A Neckam的《论器具》中说法:航海时「白天云遮太阳,或夜间黑暗不辨方向时,使用磁铁摩擦铁针,针停时指南北,」早一个多世纪。与英国几乎同时法国和稍晚一点的意大利也有了首次指南针的记载。另外,水浮司南也可适用于航海,因为体积不大并非像某些人认为那样容易泼洒,近来曾在青岛和海南发现明代瓷质水浮司南,尺寸大至为:最大外径95厘米;上有盛水同心圆孔径44厘米,孔深23厘米,外围青花釉绘刻度,底座、四壁厚实坚固,估计是去水收藏,用时加水。现代液体罗盘基本原理类似,不过改进采用了密封技术。 [编辑] 磁偏角的发现 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司天监天文学家杨惟得着《莹原总录》「客主取的,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壬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区方直之正也。盖阳生于子,自子至丙为之顺;阴生于午,自午至壬为之逆;故取丙午王子之间是天地中,得南北之正也。 1088年沈括《梦溪笔谈》「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1115年寇宗奭《本草衍义》「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 [编辑] 现代指南针 参考:uploadwikimedia/ /mons/thumb/3/3d/Ming-marine-pass/180px-Ming-marine-pass 参考:zh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明代罗盘二十四方点阵图 旱罗盘即现代指南针基本形式,有说法是意大利人发明,但很难找到可靠资料, 人的历史记述认为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经过了 人有效改进后才传入欧洲的。而中国关于旱罗盘目前未发现早于西方的明确记载,不过近来在江西临川一座葬于公元1198年的宋墓里发现一俑(标写「张仙人」),手持一明显似风水罗盘「亦是旱罗盘」物,笔者认为旱罗盘中国也可能早于西方使用,但可能先发明于江南沿海(如泉、广)一带应用,故博学如沈括也未见到,今后尚须考古文物工作者努力。内陆后世旱罗盘则多用于风水罗盘和校时罗盘,如174/l189曾三异《同话录》「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天地南北之正,当用于午。」「地螺」可能是一种校时罗盘,主要用途是校时。 [编辑] 参考 指南车 海道针经 ^ 《中华科学文明史》第三卷,李约瑟原著,柯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 ISBN 7208039666

指南针的前身是司南。

我国古代人一般是通过看北极星来分辨方向的,但是,为了应对没有星星的夜晚,才发明了指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司南,司南的形状像个大勺子,这就是根据北斗七星做的,因为找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北极星。司南的勺柄确实是指向南方的,所以后来发明的指南针,由于用途功能与司南一样,就也顺着司南叫“指南针”了,因为知道“北”就能找到“南”。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过指南针的朋友都知道,现在的指南针指针被涂成了一头红色,一头蓝色。一般我们看的是红色的箭头,但是红色的箭头指的可不是南方,而是地球的北方。

指南针的重要意义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对地理大发现和海上贸易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指南针的发明源于中国古人如何定向问题的研究,也表明古人对如何定向问题的重视,为此,指南针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古代中国人将指南针用于军事和航海的活动,也被用于堪舆术,后来还辗转传入欧洲,在欧洲的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航海技术发明中,指南针也是最重要的单项发明。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2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3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4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查看全部11个回答

指南针股票软件,2020官方免费下载

官方正版指南针股票软件免费下载,3分高效选股,盘中买卖点提示,专业股票软件免费下载;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803,经授权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机构 ,Level2数据服务商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广告 

手机炒股就用大智慧APP,官方正版免费下载

2020大智慧手机炒股APP全面升级,操作界面简单方便,行情时时自动紧盯,过滤大单,监控买卖队列把握关键时机,行情升级,助力决策,进入官网免费下载。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四大发明的故事???“????????????????????????????

四大发明: 指南针是用以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俗称吸铁石)。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火药,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

47 浏览23902016-12-02

古代四大发明的故事

1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2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3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4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57 浏览6372016-12-11

中国四大发明相关的故事短的

中国是最早发现磁铁的指极性,并且利用它制成指向仪器的国家。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发明了一种称为“司南”的磁铁指南仪器。 至迟在11世纪中叶以前,指南针已经出现。1041年成书的看风水书籍《茔原总录》中,有一段关于测定方位的文字,经分析已是使用指南针,并已发现了地球的磁角。最早明确记述指南针的文献,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成书于1090年前后)。该书中写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明确指出指南针是方家(风水先生)所发明的,用的是磁石磨针锋的人工磁化方法制成指南针,常微偏东则是由于地球磁偏角的作用。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印刷术分为雕板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类。雕板印刷术先行出现,活字印刷术是在探求改进雕板印刷术的过程中发明的。 雕板印刷术大约在7世纪上半叶的唐代初期问世。直至本世纪初期 ,雕板印刷一直是中国文献和图籍的主要印刷方式。在这1000多 年的历程中,雕板印刷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雕板的材料除了 木板外,又有石板、铜板;印刷除单色外,又有彩色套印;印刷 品则从初期的单页图文、小型书籍,进而发展到大型类书的印制。 北宋庆历年间(104l-1048年),民间发明家毕升终于首创泥活字,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元初,科学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并改进行了活字印刷术。把每行字夹住,排满后再用木屑塞紧,省去了毕升固定和取下字印之不便 。 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往往认为造纸术是蔡伦于105年稍前时所发明的。但近几十年来多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西汉时的麻纸,最早的是西汉初年,表明了在蔡伦之前100多年时,中国即已制造了以麻为原料的纸张,这把造纸术的发明年代大大推前。尽管蔡伦不是造纸术的最初发明者,但他开拓了造纸新原料,用树皮和废弃的麻布、鱼网造纸,并改进了造纸工艺,造出优质的适于书写的纸张(时称“蔡侯纸”),使纸张得以迅速推广,其伟大的功绩仍是值得赞颂的。 火药的发明应归功于炼丹家,它的问世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孕育过程。在古 代炼丹家的炼丹活动中,硫磺和硝是常用的药品。硫磺被视为“能化金银铜铁 奇物”,硝石被认为可“久服轻身”,它们的易燃性亦在炼制活动中被炼丹家 所认识。到了9世纪的唐代中叶时,炼丹家更发现了把硫磺、硝和炭混合在一 起加热,会发生爆燃,引起火灾,烧伤人的手面,烧毁房屋。由此.人们便把 以硫磺、硝和炭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药物称为火药。在经过一段探索后,火 药开始被实际应用。

38 浏览11602016-09-13

四大发明小故事

四大发明——造纸术 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 在纸还未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 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小块的丝绵制成的纸,因为考古学家于1933年在新强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古纸,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质甚粗糙,不匀净,纸 面尚有麻筋,盖初做纸时所做,故不精细也〃由于古汉时的纸张是由麻缕和丝绵,加上制法粗糙,所以纸张的质量不太好。而麻缕和丝绵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们用作造纸的原料,就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来满足文化生活上对纸张的要求。 在新的客观形势要求下,蔡伦的出现便为造纸术带来新突破,在《东汉观记》卷二上记载:”蔡伦·有才学,尽忠重慎,每次休沐,闭门以绝宾客,曝体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从以上看来,蔡伦是用树皮、破布、鱼网造纸的。 虽然在蔡伦之前也有纸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伦对新原料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破布、破鱼网早已结束了它们本身的任务,成了废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对造纸工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原料的使用必然提出新技术的要求,但是由于典籍流失,实际的操作如何,已缺乏记载,无从考知,但大概是先张布或网撕破或剪断,然后放在水里浸渍相当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加以舂捣,才能做成纸浆。用树皮做纸张,困难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后部舂捣外,中间还需要烹煮和加入石灰浆之类的促烂剂。下图是中国古代造纸工程之(抵压帘覆)及(干焙火烘)。 四大发明——火药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左图为元代铜火铳。 它是硫黄,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两项在汉代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里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就是火药本身也被归入药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和瘟疫。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吊线点燃后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戢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未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未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戢争中颢示了前所未有威力。右图为南未突火枪。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美法各国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左图为北未火药箭。 四大发明—印刷术 印章、拓印、印染与雕版印刷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的铜印。 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135×135)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 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碑石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很有启发作用。刻石的发明,历史很早。初唐在今陕西凤翔发现了十个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秦国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东汉以后,石碑盛行。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9万字,分刻于46块石碑上每碑高175、宽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历时8年,全部刻成。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后来特别是魏晋六朝时,有人趁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时,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自用或出售。结果使其广为流传。 古人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于是拓印就出现了。 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印染技术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两件印花纱就是用凸纹板印的。这种技术可能早于秦汉,而上溯至战国。纸发明后,这种技术就可能用于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纸,把染料改成墨,印出来的东西,就成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镂空板纸印的佛像。 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指南针 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利用磁铁造成了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司南的形状和现在的指南针完全不同。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勺子的形状制成的,很象我们现在用的汤匙。 司南是怎样制成的呢?古书上缺少详细的记载,又没有实物留下来,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它的准确形状。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司南大约是把整块的天然磁铁,轻轻地琢磨成勺子的形状,并且把它的S极琢磨成长柄,使重心落在圆而光滑的底部正中。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258 浏览75472017-09-02

中国四大发明的来历

造 纸 早在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的蔡伦发明“蔡侯纸”之前,中国已经出现了纸的雏形。中国甘肃省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此外,新疆罗布泊和西安灞桥等地都出土过西汉的古纸。但这些纸都比较粗糙,原料是麻或丝絮。 东汉时,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进,开创了以树皮、破布、麻头、鱼网为原料,并以沤、捣、抄一套工艺技术,造出了达到书写实用水平的植物纤维纸,称为“蔡侯纸”。从此,纸逐步取代了竹木筒和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火 药 火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冶炼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接触和熟悉了许多矿物的性能,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从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起,就有人把冶金技术运用到炼制矿物药方面,梦想能炼出长生不老的药来,也有人想从矿物中炼出金银来。虽然没有炼出长生不老的丹药或金银,但是炼丹工匠们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硝石、硫磺与含碳物质在一起加热后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一次次爆炸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配制,将会制成会爆炸的火药。 火药发明的具体年代已无从查考,但根据资料可以推断,火药发明的时间应在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以前。由于这种火药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叫做“黑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是“飞火”,即火箭。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军事上广泛应用火药,出现了许多火药武器,主要有火箭、火铳、突火枪、火炮等。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时,出现了利用齿轮控制的触发性地雷与线香控制的定时水雷。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时,火药传到欧洲,引起了武器制造业和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对欧洲社会经济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指南针 中国早在春秋和战国(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时期,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就发现了磁铁,并知道了它们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人们开始利用磁铁制造指示方向的工具——司南。司南被制成勺状,使用时将它放置在一个光滑、水平的底盘中间,用手拨动它的柄,使其转动;当它停止时,勺柄就指向南方,勺口则指向北方。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初期,人们发现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磨擦钢针,制出磁针。这种经过磁化了的钢针就被正式叫做指南针了(由于磁针轴受地球磁极的影响,而且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有个11度多的交角,磁针所指示的南北方向实际上是地球磁极的南北方向)。指南针的制做方法各种各样,有的把磁浮在水上,有的放在碗沿,有的放在指甲上,有的用线悬在空中。但较为精确的指南针,是把磁针装在刻有方位的罗盘上,所以,指南针又叫做罗盘针。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以及后来的海船上,都装有指南针。12世纪末,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诞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印制工艺

312 浏览90112017-10-12

3评论

189花落随风飞5

太长丁

热心网友3

好(✪▽✪)

热心网友赞

评论两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22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0
下一篇2024-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