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忘动作为什么叫放炮?

跳舞忘动作为什么叫放炮?,第1张

放炮的意思是乱响,很吵,所以用来代表跳舞跳错了。

街舞放炮是指街舞跳错的意思。街舞是起源于美国,基于不同的街头文化或音乐风格而产生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统称,最早的街舞舞种为Locking,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

发展起源:

街舞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是美国黑人城市贫民的舞蹈,到了七十年代它被归纳为嘻哈文化(Hip-HopCulture)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参与性和竞争性。

1992年初期,出现了一种“原地性的HIP-HOP”,它没有那些大幅度的动作和脚步移动,更没有霹雳舞中那些在地上类似体操的动作。

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

80年代传入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鞭炮》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安全《鞭炮》教案1

  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民间风俗习惯,也是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营造欢乐的氛围。一般是在庆典,重大喜事,节日时然饭烟花爆竹

 让幼儿知道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常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知道一般什么时候燃放烟花爆竹,知道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画有在多个地方燃放烟花爆竹及燃放烟花爆竹燃放方法的挂图

 录有热闹庆典,节日的录像带

 烟花鞭炮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热闹庆典,节日的录像。

 教师引导:“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元旦燃放烟花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比如国庆节,元宵节和婚嫁,,建房开业等,都喜欢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贺。”引导幼儿说一说大年夜燃放烟花爆竹的情景,说一说自己燃放烟花爆竹的经历。

  二:教师引导:“逢年过节,小朋友都喜欢快快乐乐地燃放烟花爆竹。可是,如果不注意安全,快乐就会变成痛苦。”

 请幼儿观察燃放烟花爆竹的挂图,说说挂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受伤;火灾是怎么引发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多大的损伤。

  三: 在挂图中那些地方燃放烟花爆竹是不对的那些是可以的,那些是正确的燃放方法那些是不正确的,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四:教师以“健康博士”的身份,与幼儿共同交流燃放烟花爆竹时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

  五: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做游戏“放鞭炮”。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有所认知。“烟花爆竹里有火药,火药与火就会爆炸。因此,我们在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购买烟花爆竹一定要去正规的专营店,最好只选购药量相对少的烟花爆竹。要在指点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在燃放烟花爆竹时要同爸爸妈妈一起,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燃放。要把烟花爆竹放置妥当后早燃放。点燃烟花爆竹的引线后,立即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千万不要在不安全的场所如室内,楼梯口,加油站,棚户区,公共场所,有电线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燃放后还要仔细检查,有没有余火,发现有余火的残片碎纸要及时清理,方可离开”

幼儿园大班安全《鞭炮》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放鞭炮的危险,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知道火药的用途。

 活动准备

 ,音响磁带,鞭炮,打火机。

 活动过程

 过程1:导入(猜谜)

 教师说谜语引出话题:

 一个小小子,

 戴顶红帽子,

 留根长辫子,

 是个急性子,

 一点它就炸,

 变成一团烟子。

 过程2:表演放鞭炮

 1小朋友,春节最喜欢做什么,是不是放鞭炮?请幼儿说一说鞭炮的样子,是怎样放鞭炮的。

 2请两名幼儿示范放鞭炮的动作。一个扮演鞭炮,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另一个假装点鞭炮后迅速跑开,捂住耳朵。扮演鞭炮的幼儿站起身“呯”的一声,并同时伸开双臂表示鞭炮爆炸。

 过程3:鞭炮为什么会炸响

 1教师问:“小鞭炮为什么会炸响?”原来,它的肚子里装着火药,火药点着之后会迅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巨大的能量,于是就爆炸了。

 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古时候的人们很早就知道了火药的制作方法,并用火药来制作鞭炮,现在人们还利用火药的原理制作子弹、炮弹、火箭等,用于军事和开山炸路等。

 过程4:放鞭炮时应注意什么

 放鞭炮是一项危险地活动。告诉幼儿在放鞭炮时要特别小心,最好在大人的带领下进行。

 教学反思

 1通过这堂课,让幼儿了解鞭炮的危害性,并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对鞭炮有了警惕意识。

 2这节课我用谜语的形式引出了幼儿都很感兴趣的鞭炮,更增加了幼儿的好学心里,所以这堂课是比较成功的。在和幼儿共同的学习下,不仅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还增长了部分课外知识。

 3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个别幼儿对鞭炮的玩耍欲望过强,而忽略了它的危害,对这样的学生我加强了对他的教育,最终有了一定效果,但还需家长们一起配合多加教育和引导才能把危险降到最低。

如果放鞭炮这个习俗被淘汰了,以下是一些可代替放鞭炮的习俗:

1 燃放焰火:焰火表演可以代替放鞭炮,它们同样可以营造喜庆的氛围和炫目的光彩。

2 音乐表演:举办音乐演出或音乐会,让人们通过欣赏音乐来庆祝节日,增加节日的气氛。

3 舞狮舞龙:舞狮舞龙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可以代替放鞭炮,为节日增添喜庆与热闹的氛围。

4 传统游戏:组织传统游戏比赛,如踢毽子、跳绳、打陀螺等,让人们参与其中,增加互动和娱乐性。

5 花灯展览:举办花灯展览,展示各种精美的花灯艺术品,吸引人们观赏和拍照留念。

6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如亲子手工制作、亲子游戏等,让家庭成员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7 文化表演:举办传统文化表演,如京剧、杂技、民族舞蹈等,让人们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8 社区联欢会:组织社区联欢会,举办各种文艺演出、游戏和抽奖活动,让居民们共同庆祝节日。

这些习俗都可以代替放鞭炮,让人们在节日中享受欢乐和团聚的氛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30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