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华字典》比《现代汉语词典》还畅销?

为什么《新华字典》比《现代汉语词典》还畅销?,第1张

于,陕西人。但我一直不明白“陕西”是什么意思。山西在太行山的西部,山东在太行山的东部。一目了然。“陕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陕西和陕东的分界线在哪里?看陕西的地名,哪里都没有“陕西”二字。在陕西哪里都找不到,在邻省河南找了个“单县”。虽然我觉得这个县名怪怪的,好像和陕西有关,但是我不敢和陕西的“山”联系起来。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将“陕西”——解释为陕西,中国官方法令《新华字典》将“陕西”——解释为中国的一个省。至于“秦”,前者有两种定义:一是姓,二是专指陕西;后者更简单:陕西省的别称。在权威词典里翻来翻去,还是不能理解“陕”“秦”的真正含义。

在我漫长的学习期间,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中文系毕业,一直没有机会获得“陕”“秦”二字的原始资料,思乡之情因无知而愈发强烈。

当胡云拿来泛黄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告诉他这是胡适的《启蒙书》时,我心里立刻产生了一个疑问:他能打消我的疑虑吗?如果可以,你可以出去。打开一看,第一卷上“陕西”和“秦”两个字并置。编者解释“陕西”时说:“周成王在位时,周公统治陕西以东,召公统治陕西以西,陕西为界。今天,这个省被称为陕西,也就是召公统治的地方。自古以来,该地为历代帝王的居所,周易龙兴,秦不锈钢方管舜冶金为虎,自汉代起,称关中。诚信乃天府之杰,新疆甘肃必以此为咽喉。”据史书记载,公元前390年,秦建立陕县,公元前225年,魏被秦灭,陕县属三川郡。西汉时单县属弘农郡。北魏于公元487年建立陕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陕县均属陕州。清朝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为县。胡适和茅盾用书的时候,因为有“陕州”的存在,所谓“陕州”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别人就不解释了。

即使是近代,陕西也一直存在。因为“陕西”的存在,人们总能很容易地识别出陕西的起源。

1957年,三门峡大坝蓄水时,陕州被完全淹没。古陕州被水库城市“三门峡”取代,仅存的“陕县”成为这座城市下辖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因为这一系列的变化,陕西的“陕西”变得难以捉摸。

小时候听说扶风县北部有个“召公公社”,离我的五泉公社只有20公里。我很惊讶:“召公”是谁?

胡适的《觉悟书》是这样看“秦”的:“今陕西为秦国之地,宜沃,故字,古称上举,为长安之都,富于天下。今天,省会Xi是长安。”秦的本义也出来了,眼前卷起八百里秦川的麦浪。当代学者左敏安老师说,“秦”是一个认识的字,本义是“谷”。是因为这个吗?兰大数学系教授张子强认为,“秦”的本义是把粮食装进容器里,也就是用来酿酒。《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后两种解释可能是很好的补充。

唯一遗憾的是“山”字的本义没有定下来。求助《说文解字》,得到的答案是:陕西,艾叶。也就是危险的地方,很难通过。至此,我心中所有的疑惑都融化了。“陕西”这一名称来源于周、赵尔公的“治陕”。今陕西县张边塬一带,古称“陕西塬”。当时的“陕西”指的是陕西塬以西的经纬平原。“安史之乱”后

今天,单县保留着一根三米五高的“汾山石柱”,据说是西周初年周公和召公的界碑。据各路专家考证,青色石柱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界碑。

作为一个陕西人,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找到了自己省籍的根。

以我的经验,我会找找《新华字典》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异同。但这是一个大惊喜。

请看胡适老家安徽的解释。官方字典的解释是:安徽,安徽省的简称;安徽,安徽省的别称。是安徽,安庆,惠州的名字。安徽,地名,安徽古国在今安徽,故称安徽。

对“经”和“都”两个字的解释就更让人吃惊了。

《北京》释义:“北京,一个国家的首都,尤其是我们国家的首都。”说“第一好地区是北京、北京、京都;还有,北京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大。因为老一代,州朝以顺天府为都城,是三重城。宫殿雄伟,居民二百万,人口稠密,居各省之首。”

“首都”释义:“首都,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大城市;姓。”《杜》释义:“天子之宫,谓杜、大都、都门;一般梅生也以为是天子的宫室名。”

如果地名很难说明问题,我们来看看简单几个字的解释。

上帝啊。有六个定义:地面以上高空;自然;天;气候;季节,季节;迷信的人是指神、佛、仙或他们居住的地方。说“天是至高无上的”,然后给十一岁以上的学生解释天空,“天空充满了气,它遮住了地面。靠近地面的富含气体,远离地面的较稀薄。累则空,天也。”

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说明两件事:事;“我”以外的人或情况,指的是所有人。解释为:天地万物,谓之物,又可分为动、植物、矿物。

最有意思的是“党”的解释。

的第一层含义是:“政党,尤其是中国的***”,第二层含义是由私人利益形成的集团,第三层含义是徇私,最后一层是,以前是指亲戚,如父亲的党、母亲的党、妻子的党。说“五百是党员,比如乡镇党员、党员”;这对于10岁以下和11岁以上的人来说更进了一步:“周代五家比,五家比,五家是宗族,五家是党;党,友,帮,帮而躲之友,是党派,是朋党。”前者毫无知识,自始至终不告诉读者“党”的本义,由近及远无根;后者因为有知识而有说服力。

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清末普通字典和人文常识的根本区别。

汉字的解读完全切断了中国文化的源头,同时也阻断了世界文明的传递。在阐释的过程中,他们逐一剔除宗教信仰,割除对万物的想象和热情,强行注入利己主义的思想染料。从那以后,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汉字几乎都变成了僵尸。你很难从他们身上获得多少文化养分,却很容易被他们扭曲的解读洗脑:知道的越多,就离真正的知识和真理越远;他们刻意切断文字的历史文化联系,他们的注释原则是以今意为义,以今用为用,把知识阉割成死知识,阻断与历史的联系,不让你产生联系;每一个汉字都变得那么枯燥乏味。与人民历史文化的生动自然的联系就这样被打破了。

在《新华字典》面前,感觉自己是文盲。

这套启蒙读物出版于1901年,洋溢着清新、蓬勃、自然的风,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22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0
下一篇2024-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