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故事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6亿人的命运呢?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轻时违背母亲的意愿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呢?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 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你说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
然而,回眸 袁隆平 的成功之路,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农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竟只是缘于儿时感觉到的刹那间的美丽。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江西德安。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主要是在武汉和重庆度过。对于这样一个生长在大城市,并自小就上教会学校的人来说,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违背母亲的意愿选择学农,实在是出人意料。
“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没有功成名就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质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对美丽的特别感悟与无悔执着。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当年那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是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袁隆平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永远,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并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6亿中国人的命运。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
在安江农校,他一呆就是19年。回顾在安江农校的教学生涯,袁隆平感触良深:“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生物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在以后的作物育种科研中,才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袁隆平以非凡的努力完成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为将来的科研打下了基础;同时,一场梦魇般的饥荒最终促使他全力以赴的编织杂交水稻梦。安江农校成为袁隆平腾飞的起点。
一生的付出,为的是战胜记忆中那梦魇般的饥荒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场罕见的饥荒席卷神州大地。安江农校宁静的校园也无法幸免。袁隆平为这沉痛的现实深深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青年袁隆平响应党的号召,和学生们一起来到黔阳县的硖州公社秀建大队支农。生产队长老向企盼地对他说:“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科学试验,如果能研究出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稻种,那多好啊!我们就可以不怕饥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结束了。”老队长的话又一次唤醒袁隆平蕴藏在心底的童年之梦,从那一刻开始,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三年困难时期,我亲眼见过有人饿死倒在路边、田坎上,很多人因饥饿得了浮肿病。当时我们农校的老师被下放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在集体食堂里,我们吃的菜就是一大锅红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来煮,跟猪食差不多。饭是双蒸饭,用水蒸了两次,饭粒儿看起来大,吃下去一会儿就饿,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顿饱饭就好了。
“人类能否战胜饥饿?我认为主要靠科技进步,再有一个和平环境,通过不断研究,取得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就能解决饥饿问题。我是学农的,每年做点优产育种研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经做过一个好梦,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我们几个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袁隆平那种济世情怀,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
梦当然只是梦。为了通过科研的力量在实践中一步步接近这个梦,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现实中落后、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富饶而美丽。为此,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杂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强的音符
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受贫穷与饥饿折磨的民族,有着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啊。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终于登上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辉煌、荣耀、名利,却丝毫也没有使 袁隆平 发生任何改变,他还是始终如一的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通过科技进步,现在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斤左右,我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800斤左右。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将达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内培育成功,那时又将推动全国的水稻产量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对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1998年,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品牌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认定其价格达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各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并誉为昭示着中国知识经济的风暴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代的真正到来。
“农平高科”上市后,社会上有人称“袁隆平一夜之间变成了亿万富翁”,他却很平静,对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试验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让杂交稻进一步由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虽已届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牵梦萦着杂交水稻;虽已没有了园艺场的美丽与缤纷,但那种淳美与质朴,却更能透出一种科学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质与境界。
1,《完美关系》,饰演:卫哲。
《完美关系》是由安建执导,黄轩、佟丽娅领衔主演的都市职场剧。该剧讲述了“公关合伙人们”从单枪匹马到并肩作战,在公关实战中互相,影响共同成长的故事。
2,《创业时代》,饰演:郭鑫年。
《创业时代》是由华策影视出品,安建执导,黄轩、Angelababy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创业剧。该剧改编自付遥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软件工程师郭鑫年研发手机软件魔晶走上创业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与同行竞争,邂逅投资分析师那蓝收获爱情的故事。
3,《九州·海上牧云记》,饰演:牧云笙。
《九州·海上牧云记》是由九州梦工厂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曹盾执导,黄轩、窦骁、周一围、徐璐、文咏珊、张佳宁、蒋勤勤、王千源、万茜主演的东方魔幻剧。
该剧改编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端朝末年的九州大陆,人类皇族牧云家的六皇子牧云笙、大将军之子穆如寒江、瀚州八部落的后人硕风和叶之间争夺天下的故事。
4,《亲爱的翻译官》,饰演:程家阳。
《亲爱的翻译官》是由王迎执导,杨幂、黄轩领衔主演的都市职场爱情剧。该剧改编自缪娟的小说《翻译官》,讲述了法语系硕士乔菲在翻译天才程家阳的指导下,成长为高级翻译,两人也从欢喜冤家变成亲密爱人的故事。
5,《猎人》,饰演:耶律麒。
《猎人》是徐昂执导的年代探案剧,由黄轩、王思思、鲍鲲、曹征等主演。该剧讲述了耶律麒与许留馨在一连串的悬疑案件中不断抽丝剥茧寻找真相的故事。
-完美关系
-创业时代
-九州·海上牧云记
-亲爱的翻译官
-猎人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了。袁隆平上的农学系,经合并、调整,成为农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1953年夏,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他服从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
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学。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一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1959年,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进行了解放后10年来的回顾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到60年代,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大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第一篇重要论文,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仍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试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永不满足。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袁隆平将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
1、骑摩托车去实验田
袁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来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家用汽车。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
2、花钱“抠门”
2001年12月初的一天,袁隆平刚结束对委内瑞拉的应邀考察,就乘飞机直抵香港,出席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的仪式。
平时穿着极随便的他根本没带领带,为了出席正规场合穿西装配领带,他就和同行的人上街买领带,同伴都劝他买条金利来领带,他嫌贵,不肯买,拉着同伴到地摊上去,买了一条花100元港币能买到6条的领带。
他拿过领带,在胸口上比试着,笑笑说:“蛮漂亮嘛,怎么样,精神吧,这叫价廉物美,比名牌差不到哪里去,来来,你们都来买……”
3、“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后,有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对于您的贡献,您自己作何评价?”
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我讲一个故事: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
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那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老师你终于来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
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4、一位坦诚和直率的科学家
2004年10月的一天下午,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依阿华州大学校长请学生们提问。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问道:“我们虽然身在国外,但经常关心国内的新闻,早就欣闻您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知道您的一些背景材料。我们想知道,您从小就喜欢农业吗?”
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时候,我很贪玩,有很多兴趣爱好。我读书,对感兴趣的课程,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鉴定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自由散漫,我就这么一个人。
至于学农,起源于一次偶然的机遇。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
那时,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窗子外边就是葡萄什么的,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确实是田园美,就想长大后学农了。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台下一阵大笑,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而叫好。他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大学生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大和平凡的完美统一。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5、2001年8月21日下午,《致富快报》的记者走进了袁隆平的办公室。袁隆平热情地招呼记者坐在沙发上,请秘书给来访者泡茶,又递上香烟。
他明白来访者是江西老乡,又是为三农服务的一份实用性很强的报纸的新闻工作者,向农民传播党的各种惠农政策,带给信息和可操作的技术,方向很对头,农民朋友喜欢,长期坚持下去,报纸就有生命力。
他说:眼下农民朋友的生活不是很富裕,相当一部分农民朋友渴望着脱贫致富而又一时找不到门路,你们这些高参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听说《致富快报》全年定价不到50元钱,一天不到一包梅雀牌香烟钱。我看农民朋友是订得起的。
你们的报纸是办给穷人看的,是办给弱势群体看的,所以注定你们也是穷人。也是媒体中的弱势群体,现阶段,这是正常的,又不很正常。依我看,不能小瞧穷人,毛主席有一句至理名言:卑贱者最聪明,因为富人、城里人是靠数亿穷人养活的。
当他明白记者代表报社大热天远道而来恳请他担任报纸的顾问,以及请他题词时,他爽快答应了。我反正有60多个头衔了,多一个无妨。但是头衔太多了,好累,反而成了包袱。但你们的报纸是办给农民朋友看的,我愿意当这个没有级别的顾问。
然后,他伏在办公桌上,颇认真地在白纸上写下祝农民朋友早日致富和祝《致富快报》越办越好两幅题词。
崔金赋。昆华农校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其中投资人崔金赋曾经发布视频说过要积极争取筹建昆华农校。校园占地面积超过1万亩,共有校内实践基地72个,校外实践基地183个。
出身布衣
朱元璋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清朝人俞樾在他的《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于《元史》无征,冉证以明高皇(朱元璋)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他又举当时绍兴乡间为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命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据俞樾钩沉,明朝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大将汤和的曾祖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等等,皆为佐证。
和大多数封建皇帝一样,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为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母亲刚怀孕时,曾经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个神仙给了她一粒仙药,放在手中闪闪发光,于是她就吃了下去,他母亲从梦中惊醒,但是仍余香满口。等到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屋,时值夜晚,红光从屋中射出,邻居见后,以为失火,忙奔走相救,结果是虚惊一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由于营养不良,朱元璋小时候体弱多病,瘦得皮包骨头。朱元璋父母十分迷信,认为只有观音菩萨才能救他一命,保佑他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于是,他们就把幼小的朱元璋送到附近的皇觉寺,并让朱元璋拜寺里的老和尚高彬为师。 当然也有说是朱元璋活不下去才去投奔寺院的。
朱元璋到了10岁时,其父亲朱世珍为了躲避沉重的赋役,再次搬家。后来就在太平乡的孤庄为地主刘德种地,朱元璋就为刘德家放牛。
在放牛的过程中,朱元璋结识了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并成为要好的朋友。日后,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为建立明朝南征北战,立下了功勋,成为开国元老。
朱元璋自幼聪明顽皮,并曾经读过几天书,所以鬼主意最多。常玩的游戏就是扮皇帝,他穿着破衣烂衫,把棕树叶撕成丝丝缕缕,粘在嘴上当胡子,用一块车辐板放在头上顶着当作平天冠,然后往土堆上一坐,就装模作样称起皇帝来,还让伙伴每人捡一木块,用双手捧着,三跪九叩,并高呼万岁。
当放牛娃,不仅常挨主人打骂,而且经常吃不饱,只有饿肚子放牛,于是发生了朱元璋宰牛的事情。一天放牛时,朱元璋和徐达、汤和、周德兴都觉得肚子饿,于是朱元璋出点子,将一头小牛犊杀掉,大家烤着吃了。没多久,只剩下一张牛皮、一堆骨头和一条牛尾巴。吃完了,但回去怎么向地主交待呢大家都发愁了,于是互相埋怨。朱元璋于是站出来,想了个办法,他让大家把牛骨和牛皮埋了,把血迹掩盖起来,然后把牛尾巴插到山上的岩缝里,就说小牛钻进山洞里去了,拉不出来。小伙伴都纷纷赞同。这个天真的想法当然瞒不过地主刘德,结果是朱元璋被毒打一顿并赶回了家,而且给父亲增添了赔偿小牛的债务。但是朱元璋却因敢作敢当而深得小伙伴的信任。
流浪行童
元朝统治时期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餐头毛驴价钱。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祸不单行,接着又发生了瘟疫。一时间,家家户户都死人,一个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几人,甚至几十人。
不久,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其64岁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二哥眼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朱世珍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朱元璋和二哥放声痛哭,惊动邻居刘继祖,于是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三十五年以后,朱元璋回忆起此事时,仍难抑悲痛之情,他在《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不到半个月,昔日和睦温暖的家不存在了,父母的疼爱也一去不复返了。家破人亡的惨痛,深深地影响着朱元璋的心境,使他仿佛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时,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元璋实在走投无路之下,想起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的皇觉寺,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日子一长,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气。一天,他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于是他就顺手打了伽蓝神几扫帚。
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朱元璋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
可是,朱元璋做行童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是没有办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时朱元璋年仅17岁。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目睹国是日非、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于是在回到皇觉寺后,朱元璋发奋勤学,广交朋友,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同年八月,彭莹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这些起义者用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
朱元璋闻听起义的消息,不由心想,老在寺院里,随时可能被元官军抓走,性命难保。正在此时,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汤和在信中邀请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朱元璋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放下钵盂,赶紧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将帅之才
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就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郭子兴。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
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的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来取名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不免伤心。其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甚是可怜,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
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1353年,朱元璋任命虹县(今安徽泗县)人胡大海为前锋,一举攻克了和州。消息传来,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
此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朱升献策
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所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一马当先,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
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声势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没有对付不了的敌人,并且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朱元璋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于是在占领应天不久,朱元璋立即派徐达攻取镇江。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朱元璋故意以放纵士卒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准备以军法处斩。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朱元璋就顺水推舟,说看在众人的面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方可完全赦免徐达之罪。众将见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因此,无不严守军纪,镇江很快攻下。到1357年冬,朱元璋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攻下了金坛、丹阳、江阴、常州、常熟、扬州等地,控制了应天周围的战略据点。到1359年,从现在的地图看,朱元璋已经占领了江苏南京、太湖以西,往南经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到浙东的一块长方形地区。与四年前刚占领应天时相比,形势已大有改观。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在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朱元璋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李善长、朱升。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1358年召见儒生唐解实,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削陈平张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并于1360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接着,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朱元璋只好召集众将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惟有刘基默不作声,朱元璋知道刘基有主张,于是征求他的意见,刘基认为目前最危险的敌人莫过于陈友谅,必须集中力量消灭他。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是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不难取胜。
朱元璋同意刘基的判断,于是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康茂才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陈友谅营中,约陈攻击应天,并说愿意在江东桥作内应。
六月二十三日早晨,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才发现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方知受骗中计。但为时已晚,朱元璋的伏兵奋起攻击,陈友谅大败。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正在这时,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力量削弱。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刘福通已被吕珍杀死,朱元璋只救出小明王韩林儿,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1364年元旦,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因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张士诚是泰州(今属江苏大丰市草堰镇)人,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1356年,建都平江(今苏州)。消灭陈友谅父子后,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檄文列举了张士诚八大罪状,除了第四款和第八款与西吴有关外,其余的全都是指责张士诚背叛元朝。不看开头和结尾,非常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元朝的讨伐令。这表明朱元璋已经以顺承天命的王自居,准备继承王朝的正统。
朱元璋的军队攻势迅猛,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平江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
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但在瓜州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小明王沉于江底。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1367年为吴元年。平江战役开始时,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坐在银椅上饮酒,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恰好一炮打来,脑袋被打得粉碎。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后,便以老鼠、枯草为食;箭尽了,便以屋瓦为弹。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最后,张士诚被俘,解往应天。朱元璋问话,他不搭理;李善长问他,他则破口谩骂。无奈,朱元璋只得命手下卫士以乱棍打死张士诚。当时张士诚47岁,东吴灭亡。
明朝统一
消灭东吴张士诚后,朱元璋大体上占据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东部、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这些是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因此,进行大规模南征北伐的时机成熟了。
当时南方的形势是方国珍占据浙东、陈友定据有福建、明玉珍控制着四川,广东和广西则仍处在元朝统治中。在平江战役快结束之时,朱元璋已派参政朱亮祖率兵进攻方国珍,然后又命汤和为征南将军,从宁波进攻方国珍,方国珍于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归降。与此同时,朱元璋与刘基细细商定了北伐计划。此时常遇春提议:直取大都,以其精兵消灭元朝的疲卒,占领大都后,分兵出击,则大功告成。为此,朱元璋不赞成,他认为大都是元朝经营了上百年的都城,防御工事坚固,孤军深入进攻,太过危险,应先取山东,再占河南,折攻潼关,取得东西南三方面的军事要点,然后再攻取大都,必将成功。诸将对此表示赞同。
于是,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全军;以常遇春为副将军,另以参将冯胜、右丞薛显、参将傅友德各领一军,全力北伐。
朱元璋再三申明军纪,告诫出征将士,北伐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推翻蒙元暴政、解除人民痛苦。随后还发布了由宋濂起草的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对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檄文还表示,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若愿为新皇朝臣民,则与中原人民一样看待。
北伐军节节胜利,迅速攻下山东诸郡。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四月占领开封,平定河南,同时攻克潼关。八月,攻克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见孤城难守,于是带着后妃太子慌忙弃城逃走,奔向漠北,统治中原长达九十九年的蒙元被赶出了中原。 一如宋之丞相文天祥所说的一样,胡运不过百年。
在南征北伐不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至正二十八(公元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告祀天地,于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经过了九十九年的努力,汉人终于重掌了政权,坐回自己的主人。
经过十六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1371年,明军入川,夏主明升暗降,四川平定。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沐英、蓝玉进攻云南,次年攻破大理,基成上完成了南方的统一。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奉命进攻辽东元朝残将纳哈出,纳哈出无路可走,只好投降,辽东平定。至此,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外,全国已基本上光复。
袁隆平故事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6亿人的命运呢?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轻时违背母亲的意愿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呢?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 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你说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
然而,回眸 袁隆平 的成功之路,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农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竟只是缘于儿时感觉到的刹那间的美丽。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江西德安。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主要是在武汉和重庆度过。对于这样一个生长在大城市,并自小就上教会学校的人来说,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违背母亲的意愿选择学农,实在是出人意料。
“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没有功成名就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质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对美丽的特别感悟与无悔执着。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当年那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是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袁隆平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永远,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并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6亿中国人的命运。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
在安江农校,他一呆就是19年。回顾在安江农校的教学生涯,袁隆平感触良深:“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生物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在以后的作物育种科研中,才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袁隆平以非凡的努力完成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为将来的科研打下了基础;同时,一场梦魇般的饥荒最终促使他全力以赴的编织杂交水稻梦。安江农校成为袁隆平腾飞的起点。
一生的付出,为的是战胜记忆中那梦魇般的饥荒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场罕见的饥荒席卷神州大地。安江农校宁静的校园也无法幸免。袁隆平为这沉痛的现实深深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青年袁隆平响应党的号召,和学生们一起来到黔阳县的硖州公社秀建大队支农。生产队长老向企盼地对他说:“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科学试验,如果能研究出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稻种,那多好啊!我们就可以不怕饥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结束了。”老队长的话又一次唤醒袁隆平蕴藏在心底的童年之梦,从那一刻开始,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三年困难时期,我亲眼见过有人饿死倒在路边、田坎上,很多人因饥饿得了浮肿病。当时我们农校的老师被下放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在集体食堂里,我们吃的菜就是一大锅红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来煮,跟猪食差不多。饭是双蒸饭,用水蒸了两次,饭粒儿看起来大,吃下去一会儿就饿,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顿饱饭就好了。
“人类能否战胜饥饿?我认为主要靠科技进步,再有一个和平环境,通过不断研究,取得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就能解决饥饿问题。我是学农的,每年做点优产育种研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经做过一个好梦,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我们几个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袁隆平那种济世情怀,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
梦当然只是梦。为了通过科研的力量在实践中一步步接近这个梦,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现实中落后、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富饶而美丽。为此,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杂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强的音符
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受贫穷与饥饿折磨的民族,有着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啊。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终于登上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辉煌、荣耀、名利,却丝毫也没有使 袁隆平 发生任何改变,他还是始终如一的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通过科技进步,现在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斤左右,我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800斤左右。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将达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内培育成功,那时又将推动全国的水稻产量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对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1998年,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品牌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认定其价格达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各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并誉为昭示着中国知识经济的风暴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代的真正到来。
“农平高科”上市后,社会上有人称“袁隆平一夜之间变成了亿万富翁”,他却很平静,对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试验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让杂交稻进一步由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虽已届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牵梦萦着杂交水稻;虽已没有了园艺场的美丽与缤纷,但那种淳美与质朴,却更能透出一种科学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质与境界。
袁隆平故事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6亿人的命运呢?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轻时违背母亲的意愿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呢?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 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你说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
然而,回眸 袁隆平 的成功之路,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农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竟只是缘于儿时感觉到的刹那间的美丽。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江西德安。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主要是在武汉和重庆度过。对于这样一个生长在大城市,并自小就上教会学校的人来说,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违背母亲的意愿选择学农,实在是出人意料。
“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没有功成名就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质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对美丽的特别感悟与无悔执着。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当年那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是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袁隆平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永远,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并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6亿中国人的命运。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
在安江农校,他一呆就是19年。回顾在安江农校的教学生涯,袁隆平感触良深:“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生物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在以后的作物育种科研中,才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袁隆平以非凡的努力完成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为将来的科研打下了基础;同时,一场梦魇般的饥荒最终促使他全力以赴的编织杂交水稻梦。安江农校成为袁隆平腾飞的起点。
一生的付出,为的是战胜记忆中那梦魇般的饥荒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场罕见的饥荒席卷神州大地。安江农校宁静的校园也无法幸免。袁隆平为这沉痛的现实深深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青年袁隆平响应党的号召,和学生们一起来到黔阳县的硖州公社秀建大队支农。生产队长老向企盼地对他说:“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科学试验,如果能研究出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稻种,那多好啊!我们就可以不怕饥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结束了。”老队长的话又一次唤醒袁隆平蕴藏在心底的童年之梦,从那一刻开始,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三年困难时期,我亲眼见过有人饿死倒在路边、田坎上,很多人因饥饿得了浮肿病。当时我们农校的老师被下放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在集体食堂里,我们吃的菜就是一大锅红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来煮,跟猪食差不多。饭是双蒸饭,用水蒸了两次,饭粒儿看起来大,吃下去一会儿就饿,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顿饱饭就好了。
“人类能否战胜饥饿?我认为主要靠科技进步,再有一个和平环境,通过不断研究,取得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就能解决饥饿问题。我是学农的,每年做点优产育种研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经做过一个好梦,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我们几个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袁隆平那种济世情怀,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
梦当然只是梦。为了通过科研的力量在实践中一步步接近这个梦,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现实中落后、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富饶而美丽。为此,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杂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强的音符
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受贫穷与饥饿折磨的民族,有着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啊。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终于登上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辉煌、荣耀、名利,却丝毫也没有使 袁隆平 发生任何改变,他还是始终如一的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通过科技进步,现在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斤左右,我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800斤左右。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将达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内培育成功,那时又将推动全国的水稻产量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对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1998年,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品牌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认定其价格达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各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并誉为昭示着中国知识经济的风暴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代的真正到来。
“农平高科”上市后,社会上有人称“袁隆平一夜之间变成了亿万富翁”,他却很平静,对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试验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让杂交稻进一步由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虽已届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牵梦萦着杂交水稻;虽已没有了园艺场的美丽与缤纷,但那种淳美与质朴,却更能透出一种科学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质与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