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月球车“玉兔”回传的月球图片是黑白色?

为何月球车“玉兔”回传的月球图片是黑白色?,第1张

玉兔月球车是我们自行开发的可以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的移动勘探设备,长15米、宽1米、高11米、自重140公斤,能抵御月球极端低温、强宇宙辐射等恶劣环境,是攀登20度斜坡、超过20厘米的障碍。这些数据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加上玉兔号速度很慢,每小时只有200米,孩子的婴儿车也很容易超过。为什么“玉兔”跑得这么慢,完全跑不动?不是的。月球车跑得不快的原因是身上装有10多件精密科学仪器。其任务不是向月球撒欢,而是像科学家一样对月球表面进行各种科学勘探。需要通过无线通信链接将探测到的数据发送到“嫦娥”登月器,并从嫦娥返回地球的测量站。

我们的第一辆月球车“玉兔号”共载有4台全景摄像机和导航摄像机,可以自行判断障碍,避开障碍,还可以自主规划行进路线。还拥有具备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粒子刺激X射线光谱仪、月球测量雷达等多种功能的10多台科学设备。月球车不仅可以通过月球雷达检测下面100米厚的月球土壤结构,还可以通过机械臂对月球土壤进行毫米级取样、粉碎和现场分析。因为月球车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在0~50摄氏度左右,所以被装在车前面有热交换装置的灰尘盒子里。盒子表面有小方形格子的镜子不是太阳能板,而是反射阳光的散热器。平时这个散热器上面有盖子(屏幕中立的金色盖子),主要发挥防尘效果。阿波罗15号月球车显然不能完全做到。

美国当年登陆月球时,宇航员的宇航服都很笨重。虽然在月球上感觉宇航服不太重,但宇航服的压力层、关节保护等结构仍然使宇航员难以行走。从月月视频中可以看到,宇航员没有像快步那样双腿弯曲,在月面行走时也使用了拐杖。后来,阿波罗15日以后,带着月球车,以蓄电池为动力,作为宇航员代步工具,美国前几次登月的距离比较近,最后两次走得更远。

玉兔2号不同。它承载着中性原子探测器、红外光谱等多种科学载荷,目的是了解太阳风对月球的影响,了解月球表面的元素构成,了解月球地下表面附近及地下深处的信息。有些人和没有人不一样。人的自主性很高。月球车翻转,人也能翻转它,不能出故障。但是玉兔2号不同。月球是为探测而制造的,不能跑得快,月尘可能会被组件卡住,所以不能移动。

月球神秘小屋发现形似玉兔的石块,这个真相是如何探得的?

近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最新消息,称中国的月球探测器,月兔二号创下了新的月球行走记录,这一事件让无数人都为之振奋,并且据月球二号传递出来的看,在月球上还发现了形似月兔的石块,这一发现让无数人都对月球充满了遐想,幻想着那些与月兔有关的神话故事是否真的在现实中存在过。

关于玉兔石块的发现,其实是月兔二号长时间努力而得来的结果,月球与地球的环境有很大的差距,在地球上行走一千米可以说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是在月球上,不但有考虑重力加速度的问题,月球上崎岖不平的道路也是摆在探测器前面的一个重大难题,稍不注意探测器就会出现侧翻的情况,没有重力的加持下,根本无人能够继续前行,因此月兔二号的每一步都走的非常谨慎,在他的背后有无数科学家为其制定了相关的计划,终于帮助他到达了“神秘小屋”。

远远看像神秘小屋的东西,在经过月兔二号的放大之后我们才得知原来这是一块酷似玉兔的石头,在经过调查和仔细的推断之后,这块石头的真实面貌才得以揭露。据专家称这块石头之所以能够出现在月球上,是因为陨石撞击而形成的,在几万年的时间里有无数陨石曾在月球上坠落,他们与月球表面形成了猛烈的撞击,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陨石坑,而这种石块就是陨石撞击而导致的结果,只不过是形似玉兔,并没有真正的生命体征。

尽管如此,但还是有无数网友对此都纷纷惊叹不已,这一发现象征着我国探索月球的道路又进了一步,对于世界的探索也越来越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102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