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簪的唯美诗句

关于发簪的唯美诗句,第1张

1描写簪子的句子

1 发髫上插着一跟翡翠制成的玉簪子,别出心裁的做成了带叶青竹的模样,真让人以为她戴了支青竹在头上。

2 一只白玉簪子,雪亮剔透,玉色中有隐隐约约透着几丝奶白色,更显娇巧,几条流苏垂下,随着风吹动,发出清脆的响声。

3 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

4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5 白发簪花不解愁。

6 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

7 短发簪犹惜,高轩咏可供。

8 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9 阑边偷唱系瑶簪,前事总堪惆怅。

10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11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12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13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14 纤手皓肤如玉,挽了个公主髻,上面垂着流苏,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流苏就摇摇曳曳的,映着绿波。

15 乌黑的头发,挽了个公主髻,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着流苏,她说话时,流苏就摇摇曳曳的。

2形容古代簪子的句子

1 只见那簪子通体碧绿,簪身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彩凤,簪头一朵雪莲悄然绽放,还有一个莲花子似的吊坠,端的是飘雅出尘。

2 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

3 乌黑的头发,挽了个公主髻,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着流苏,她说话时,流苏就摇摇曳曳的。

4 简单古朴,却又不失大方典雅。

5 午后的阳光下,小河穿上了闪闪的金裙。好象有千万颗钻石、玛瑙、珍珠都缀在裙上,像一个高贵华丽的公主。戴着绿玉簪子,迎着远方微笑。看那,那灿烂的阳光,是不是小河的裙角呢。

6 一袭浅紫莲瓣玉绫罩纱,锦茜红明花抹胸,头发散落披在发间,襟两侧有束带松松地在胸前打了个结,余下双带随意垂下,迎风而舞。仅戴几星乳白珍珠璎珞,映衬出云丝乌碧亮泽,斜斜一枝翡翠簪子垂着细细一缕银流苏。

7 着一件白长纱裙,珍珠白的宽丝带淡淡绾起乌黑飘逸的及腰长发,却散发出了一股仙子般的气质斜斜一枝翡翠簪子垂着细细一缕银流苏,精致的玉颜上施有一层薄薄的粉黛,未有过多的修饰,却丝毫不失倾国倾城的姿色,腰间的绿色金线勾勒出完美的姿态。

8 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碧玉簪子,花容月貌出水芙蓉。

9 隐隐约约显出的优美身材,长流之下的墨发,被银色的淡雅发簪随意挽起。嘴角淡雅一笑,脸上未有一丝胭脂,深暗的眸子宛如黑洞,深不见底,让人猜想不出任何心思。

10 一身轻盈的白色纱衣,白肩轻露,如雪般的肌肤与白纱衣搭衬。露出的白皙玉脖,干净,洁白,不需任何首饰。

11 简单地绾个飞仙髻,几枚饱满圆润的珍珠随意点缀发间,一支翠玉簪,绿得好似快要凝出水来。

3宫斗时描写的服装、发簪名称,以及神态动作外表描写

随风飘动绝美的脸未施一丝粉黛,耳戴蓝宝石南洋珍珠耳环,颈间着和耳环相对的蓝宝石项链,可以看到闪闪的蓝光,手带蓝白琉璃珠镯,手持一把锦扇,上面刺着山水画。

一起素雅而不失大方的淡紫色百皱裙,外面罩了一件纯白纱的雪绒衫,衣衫上用彩色的丝线绣上了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乌黑秀丽的黑发被一支绣花簪绾成了一个复杂的发型。浑身散发出冰冷而不易近人的气息。

头上一朵浅蓝纱花,显得清秀淡雅,耳间是绿宝石流苏,可以隐约看到闪闪的光彩

一张绝美心形脸蛋,纤细的玉手上只带着一只玉镯。

一袭蓝色昙花雨丝锦裙,淡淡的蓝色丝质中衣用深兰色的丝线在衣料上绣出了了一朵朵梅花,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平添了几分清冷的气质,外披白色透影纱衣。

素白宫服一身,雅致玉颜,倾国倾城,一头乌黑的发丝翩垂芊细腰间,头绾风流别致飞云髻项上挂着圈玲珑剔透璎珞串,身着淡紫色对襟连衣裙,绣着连珠团花锦纹,内罩玉色烟萝银丝轻纱衫,衬着月白微粉色睡莲短腰襦,腰间用一条集萃山淡蓝软纱轻轻挽住。

发簪名称:

白玉兰花簪,团云状的银簪,珠花蝠簪,玉雕兰花耳饰簪,银镀金嵌宝蝴蝶簪,紫蝶玉簪,孔雀蓝宝石骨簪,茉莉羊脂小簪,海棠滴翠珠子的碧玉簪,雪色流珠发簪

描写:

她身着草绿色的夹袄,松花色的襦裙,佩戴浅绿色的银丝腰带,系着红缨花的坠子。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断地眨啊眨,那娇嫩的唇瓣,笑意止不住流泻出来。

女孩梳着十岁以下孩童常梳的双包髻,粉紫色绣着五福图案的缎带在前头挽出漂亮的花式。她身着一件二色黄百蝶穿花宫装。面若桃李,眉如水墨,眼若秋波,虽只不过是七八岁女童,却能瞧见日后的清姿绝丽。

女子轻声说,呵气如兰,如春风拂过铃铛般动听的声音,一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

女子绕过小二,找了一张桌子坐下。

只见女子微微抬起头,女子约莫十七八岁年纪,面凝鹅脂,唇若点樱,眉如墨画,神若秋水,说不出的柔媚细腻!

一身轻盈的绮罗裙,在这中更是显得格外夺目鲜润,直如雨打碧荷,说不出的空灵清逸。

让见着心里直呼‘好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

女子抬眸,双目恰似明珠美玉。

香花朵朵,遍洒而出,但那香花落地后,却又立时化为虚无。

有袅袅轻烟拂来,朦胧中,数名彩衣女子飘然飞来,身形如雾,翩翩如仙。

有八位姿容脱俗的少女抬了个软轿,那软轿被一层白纱包裹,却隐隐约约显出里面佳人身影,婀娜多情,又仿佛捉摸不定。

这时候,公主下轿了。

那是一个苗条修长的身影,身着一件大红的宫装,头上也带着极精致华贵的头冠,上面起码镶嵌了九九八十一颗浑圆小珠,又有九颗大珠子,莹光辉映,夺目异常。

照理说,在这样华丽的装扮下,往往会让人忽略了那套行头下面的人。

可是这些行头却成为了公主的陪衬,只能衬托出她独一无二的美貌,却完全不能遮掩她的容姿。

——虽然她依旧蒙着半张面纱。

定力差点的,已经有吞咽口水的声音了。

一身水绿衣衫,相貌秀美,细眉雪肤,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极是灵动,令人眼前一亮。

以上仅供参考,不可抄袭

  发簪,古代汉族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发簪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发簪典故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早就有了关于发簪的记录,发簪是指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唐代画迹中也有众多满头插簪的妇女形象。《宋书·行志》记载:"宋代元嘉六年民间妇女结发者,……头上有花插簪梳等饰"。宋代陆游《入蜀记》记载当时西南一带的女子头饰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发簪古代男女发式,以挽髻为主,发髻挽成之后,就要设法将其固定,最常用的绾髻之具是发簪。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ji"。在男子盛行带冠之时,发笄还有固冠作用,以免滑坠。古代妇女所插的发笄,在考古发掘中也常有出土。如1978年秋,从山西襄汾新石器时代的古墓中出土一具人骨,在人骨的头顶,即插有一根骨笄。

在中国封建时代,汉族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

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还没有许嫁或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则仍然保持原来的发式,两者区别十分显著。女子行过笄礼之后,不仅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因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

  发簪式样

古代发笄形式繁多,仅以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 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昆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发簪用法

第一种

1先将头发扎成马尾

2将头发卷紧,向左绕

3向下绕,目的是盘成一个圆

4将发尾塞进盘好的髻中

5用发簪挑起一络头发

6将发簪 头发内的皮筋里

7成品

8也可将发簪另一端插出来,记得要压一络头发在下面,这样盘得更紧

第二种

1先将头发扎成马尾

2头发向右绕,注意:此时不以皮筋为中心,而在皮筋上面

3再向左绕

4再向右,就这样绕来绕去,直到把所有的头发都盘进去

5把发簪插入皮筋里,并且把皮筋位置向上拉一点

6簪子向上插入头发中

7成品

第三种

1扎马尾

2头发向左绕,用手把皮往上弄一点,省得埋在头发里找不到了

3头发再绕过来

4头发绕到皮筋的位置

5把绕过来的头发塞到皮筋里面,等于用皮筋把它们捆住

6捆过来的头发继续向左绕一圈,注意后面一圈的头发要在第一圈的后面绕,就是藏在第一圈的后面。注意我左手食指拿住的,是绕第二圈的头发,这时基本只剩个发尾。

7把这个发尾继续塞到这根皮筋里面,用皮筋把它捆住。

8成品

第四种

1手型:跷起3、4、5指

2把头发拧一下,只是拧头发

3把头发放到2指与3指中间。

4缠绕2指一圈。注:头发不用拧,光绕就可以。

5绕好了第2圈,左手大指按著发尾。

6簪子自上而下穿过 2指上的环。

7把簪子横著向左穿过去,先向头皮深处扎,再从左边的一撮头发前,钻出来。这步要用力,别弄疼自己就行。穿出的那撮头发是:一撮刚才被卷过的头发。

8簪子从那撮头发处穿出完成

第五种

注:适用于头发较长,散发较少的mm

1把长发梳顺;

2用皮筋把头发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

3把马尾编成辫子;

4以扎马尾的皮筋为中心,把辫子一圈一圈的盘成圆形,末梢以黑色小发卡固定;

5用发网包起脑后的头发;

6将一个漂亮的发圈勒在发网上;

7最后在头发上适当别些与衣服颜色搭配的小发卡,固定散发。

第六种

1 先把头发散下梳顺。

2 把头发随意抓起一个高马尾,用左手抓住就行,不需要绑皮筋,马尾尽量不要太低,显得老气。

3 然后拿出发簪放在马尾的上方。

4 把马尾往上覆盖发簪。

5 再绕着发簪往下, 如果头发较长的要绕着发簪卷两次。

6 然后发簪以顺时针的方向绕。

7 再以顺时针方向绕。

8 差不多绕180度。

9 绕完后,把发簪横著往头发里插。

10 完成啦,看看效果吧。

古代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浪漫,有很多标配的定情信物,一般在男女定情时,双方都会互赠对方,每一个定情信物背后都会有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像我们所熟知的定情信物有钗子,发簪,梳子,耳环,玉佩,香囊,这些信物比我们的玫瑰巧克力强太多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定情信物。

一、古代簪子

簪子在古代是一个很特别的东西,它很常见,几乎男男女女都会用它盘头发,但是男子不能随意给别的女子送簪子,因为簪子只能送给正室,表达了对爱情忠贞。还记得电视剧,步步惊心里面四爷就送给若曦一根木兰簪子,木兰是四爷最喜欢的花,所以当他确定自己心意时,在若曦生辰送木兰簪子,寓意十分明确了,后来木兰簪子就成了二人的定情信物,在古装剧里,男女主角定情时也都会送簪子表心意。

二、苗族女子的刺绣

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苗族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像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苗族女子经常会裹着头纱,不让别的男子见到面貌,一旦见到就必须嫁给这个男人,现在这种习俗很少见,但是苗族女子的刺绣千万不要轻易拿,苗族女子的手都特别巧,在小时候基本上就学习给自己绣将来的嫁妆,苗族女子还会给自己的心上人绣物件,如果男子接受就代表他同意了,所以不要轻易拿苗族女子绣的东西。

三、同心结

古代虽然是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仍有不少男女私下私相授受,同心结也是一个信物,都是向对方表明自己的心意,中国古代书籍里面还有许多关于系同心结的说法,甄嬛传里面,皇上就送给甄嬛一个同心结,同心结一般都是贴身所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095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