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梵高为什么割掉自己的耳朵?

著名画家梵高为什么割掉自己的耳朵?,第1张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但两个固执的艺术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去,梵·高无法阻止,亦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竟割下自己的耳朵。

梵高割耳朵后的自画像,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家头缠绷带,面孔消瘦,眼睛深陷,流露出悲愤和绝望的感情,整个画面好像处一于滚动的波涛之中,汹涌的狂流似乎在威胁着狂热不安的画家,给人造成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量。

扩展资料:

在这幅作品中,他穿着工人的上衣、戴着皮帽子,看不出精神错乱或痛苦的痕迹,即便遭受着身心痛苦的折磨,他表现得不以为意的从容,然而画面却度溢着紧张的气氛。

梵·高作品中挣扎的线条与狂舞的色块: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这是一位生活在伤口里的大师,他习惯用伤口对世界发言。这是一个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镰刀最终收获了自己的耳朵。

-文森特·梵高

有,但是不像他后期的油画这么出名。

这张是winter garden(冬季的花园),梵高1884年画的,我觉得应该算是速写类的风景画。

还有一张,放不上来了。The Hague: October, 1882,你可以搜说一下,是冬天的景色。

梵高从事绘画创作也就是10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前期,他更多是受到图书插画地影响,所以颜色比较暗淡。之后在1886年(他1890年死的)之后,他到了巴黎,受到了当时印象派的影响,色彩才变亮的。

如果你想找更多的他的作品,可以去这个网站,梵高美术馆:

http://wwwvangoghmuseumnl/vgm/indexjsplang=nl

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  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kunshaus美术馆。

希望采纳!谢谢!

梵高是一个极度真实又胆大妄为的人,而且心中住着诗和远方

说起梵高,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一位天才画家;的确,以梵高的成就,被称之为天才画家其实不为过,梵高作为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一生中创造的美丽画卷无数,这些画作在艺术的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流传至今天,已成为人类为艺术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不可多得的财富。

梵高的一生非常短暂,他在自己三十七岁那一年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关于梵高本人的秘密,我们也只能从他的生活经历和画作中来找寻了。

生活中的梵高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这一点从他揭露教会的黑暗面,从而导致他被神学院开除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在梵高的画作中,也从不避讳各种阴暗面,内心真实的他无法忍受现实社会的虚假和不堪,他决定把自己藏起来,每天只是呆在屋子里面画画,画画也成为他那“黄金十年”里唯一的事情。

作为一个艺术家,梵高或许在艺术方面充满才华,但是在生活方面,他或许一窍不通;尤其是面对自己的感情,他并不知道要如何是好,因此经常做出一些胆大妄为的事情;他一生中曾对两个女子示好过,其中一个是他的表姐,另一个则是一个不知名的妓女,然而,两位女子都没有选择和这位“特立独行”的天才画家在一起。

在梵高活着的时候,人们更多地把他当作是疯子,但是梵高的内心其实并不疯癫,相反他很清醒,他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单纯的他与这个复杂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把心中的诗和远方都用画画的方式,放在画卷里了,可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他活在那个社会就必须要承受社会给他的压力,直到三十七岁那年,他悄然选择了离开。

梵高是十八世纪中晚期著名的荷兰画家。印象派画作的代表人物。梵高众所周知的作品是向日葵,但是梵高一生究竟画过多少幅向日葵居然成了迷,因为后来人们发现存世的向日葵80%以上竟然不是梵高所画。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

梵高的画第一次走进公众的视野是在1901年,那时候梵高已经去世十余年了。在一次画展上,一位名叫许飞纳科的不知名画家展出了一幅向日葵,署名是梵高,这幅画深受人们喜爱,而梵高的向日葵也被人们所熟知。

1987年,梵高所画的最为著名的14朵向日葵被日本一家保险公司拍得。在拍卖会上拍出了3950万美元的天价,震惊了整个拍卖界和画界。梵高的作品被再一次推上神坛。然而,十年之后一家英国公司对外宣布:1987年日本公司拍得的那幅向日葵是伪作,这幅画并非梵高所做,而是出自他的最初拥有者许飞纳科。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100年间坊间流传的大部分梵高的向日葵作品都是许飞纳科的仿品!此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如果这是真的,市面上80%以上的向日葵都将是假的!那梵高究竟画了多少幅向日葵呢?

英国公司给出了一个有力的证据,梵高只画过6幅向日葵。梵高生前有一位至交,他就是发过著名的印象派画家高更。

梵高虽然在书信里提到曾经画过六幅向日葵,但没有说后来有没有再画过。另外,日本公司并不认为他们拍得的那幅十四朵向日葵就是许飞纳科拥有的那幅,他们坚信拍得的那幅就是来自高更手中。

模仿梵高的《金色的麦田》,步骤如下:

准备工具:画板、画纸、油画棒

1、 先画出画面的大概内容,主要是房屋的轮廓,注意大小,高低,前后层次,用曲线画出烟筒中冒出的烟。

2、 然后为天空绘制底色。按顺序用粉绿、湖蓝色、群青色、普蓝沿着月亮由内向外绘制,线条以月亮为圆心,向往扩散。

3、用白色为天空混色,让天空的色彩看起来更加柔和(油画的调色用调色油,但油画棒没有,就用白色代替,起到让色彩融合,混在一起的效果)。

4、用中**为麦田绘制底色,用长线 快速横扫画面。再用白色为稻田混色,用土**为稻田的局部加一些纹理,让稻田更有层次感。

5、 接下来绘制房屋区域,远处的房屋看起来比较琐碎,其实可以分出两部分, 一部分用熟褐色绘制底色,另一部分用黑色和灰色混色,表现出底色;再用白色为房屋混色。

6、仔细观察,用熟褐色绘制房屋的深浅变化,屋顶,以及烟筒。再用赭石色绘制一遍的房屋的房顶,这一便不但要画准屋顶的位置,还要画出屋顶的轮廓,使远方的建筑效果,有了初步的模样。并用中**绘制月亮。

10、 仔细观察梵高的笔触,模仿梵高的方式画出烟囱上方的烟。注意烟的流动方向要一致,用黑色勾勒出房屋的轮廓以及人物的背影。

11、 用熟褐色为麦田加一些点与短线, 仔细观察笔触的位置,麦田后方笔触以点为主,麦田近处笔触以线为主,这样即使用一个颜色,一样可以画出空间变化。同时用熟褐色搭配 土**画出远处的草垛。

12、用橘红色继续为麦田加一些短线,丰富麦田的色彩层次。再用土**为麦田的加一些短线,让麦田质感更强。这个区域的表现,一定要每一根线条落笔时稳准狠,这样每一根线条看起来都饱满有力,这是梵高作品中非常标志性的笔触,就像他倔强的性格。

13、为了加强画面的前后纵深感,最后用深红色刻画近处的麦田,使近处的色彩,无论色彩明度,还是色彩纯度,都强烈于后方的色彩。最后一幅模仿的《金色的麦田》就完成了。

梵高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死后100多年里,会成为艺术圈的顶流网红。

《向日葵》 1887年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很多人说看不懂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我觉得吧,一方面信息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高清视频包围,见过太多美景美女,眼睛早就变钝了。另一方面,我们的美育实在不够,艺术鉴赏还停留在画得像不像的阶段,自然无法领悟梵高画中的美,那种热情狂烈浓缩艺术家生命的美。

梵高的艺术人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半生,梵高用深沉浓郁的色彩表达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怜悯,满身是泥的矿工,贫穷的农民。善良的梵高在得不到家人支持,失意灰暗之时依旧不忘关怀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劳苦大众。梵高用泥土般漆黑的色彩和写实的画法表达自己的慈悲心。

《吃土豆的人》1885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梵高美术馆

1886年,梵高来到巴黎,像每个进城务工的小人物一样,梵高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喜悦接受城里的一切,出入艺术沙龙和酒吧,爱上日本文化浮世绘,画面的色彩也明亮了起来,这期间他结交了很多艺术圈朋友,包括那个让他疯狂的好基友保罗高更;导师般的人物毕沙罗,梵高的“点描画法”深受毕沙罗影响;还有善良有爱的颜料画商,唐吉老爹,梵高曾为他画过肖像画。

《唐吉老爹》 1887年 法国巴黎 罗丹博物馆

梵高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这期间的生活依旧穷困潦倒,全靠弟弟的救济,提奥无条件支持着梵高的艺术梦,支援他生活和买颜料的费用。

《蒙马特菜田》1887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现代艺术博物馆

1888年,梵高来到阿尔,从小镇走向城市,又从城市回归到农村,他简直爱死了阿尔,炙热的阳光,翻腾的麦浪,滚烫的向日葵,梵高的内心在燃烧,这里值得他逗留一生,他住了下来,开启了艺术生涯最绚烂的时期。阿尔这个法国南方的偏远小镇,注定与梵高的名字一起永留艺术史册。

《12只向日葵》1888年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

梵高的后印象风格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年形成的,27岁开始画画,37岁离开人世,梵高仅用了10年时间走向职业巅峰,展现了惊人的天赋。梵高在阿尔居住期间没有朋友,村民把他当作一个神经病怪物,对他只有冷眼和偏见。梵高的心在痛苦中煎熬,色彩在画布上燃烧,内心的激情一触即发。

《太阳下收割的麦田》1889年 荷兰 梵高美术馆

评价一个艺术家的成就须结合时代背景,以梵高《星月夜》为例,1889年的作品,可以想象一下,1889年的社会文明发展和大众主流审美在什么程度?结合时代背景看艺术的本质,才真的了不起,梵高的艺术造诣超前。

《星月夜》1889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基本技法对于大师而言,不是最重要的,透过画作表达的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才是艺术价值的核心,提供我们观察世界的不同眼光和纬度。

“古典主义”绘画流派以伦勃朗为例,在没有相机的年代,艺术家注重的是形体和轮廓,强调精微的细节和逼真的明暗色调,如同照片般纯粹写实,体现油画艺术的高超技法。再比如提香·韦切利奥,达芬奇等,那个时期的画家就相当于皇家摄影师,专门为教皇天皇这样的顶级客户画肖像,画出人物的精气神是很重要的kpi考核指标。

《保罗三世》提香·韦切利奥

从“印象派”开始,绘画强调艺术家的主观观察,以自我描绘客观的自然,不再一味追求逼真,不再纠结像不像。(这个年代欧洲已出现照相机技术)

学画的人都知道,不同光影对物体固有色的起伏变化,不同亮度对色彩的冷暖影响。后印象派画家透过光观察万物,阳光,星光,灯光,烛光,各种光,可以说印象派是光的艺术,大家比较熟悉的莫奈《日出印象》,这幅日出是莫奈眼中晨雾里的朦胧世界,可以说,印象派很浪漫。

《日出印象》莫奈 1872年

说回梵高,热情澎湃心思细腻的梵高,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光的能量,并把这种能量流动实现在画布上,在梵高的眼里,光不是静止的,是具象变幻的。

1889年,梵高画下《星月夜》,黑夜在幻觉中旋转。梵高赋予了星辰生命力,光在卷云的漩涡里奔涌,“一切沉浸无言,而又万千奔流” 。这个麦田怪人在长期的孤独压抑焦虑中,住进了精神病院,讽刺的是,这幅艺术史上最辉煌的作品,竟然是在精神病院完成的,没有人理解梵高。

我们小时候,一定天真的问过父母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动?” 长大才知道,宇宙万物本就在高速运转。斗转星移,微光氤氲,梵高把所有的狂热倾注在画里,有人说这幅画是在梵高精神病发作的时候完成的,星夜与梵高一起发了疯。我认为不是,一个精神病人拿起笔都有困难,又怎么画出这样精准的笔触?每一笔都有方向。梵高也许根本没有得精神病,只是孤独太久,长期的压抑让他彻底崩溃了。

终其一生,梵高都未得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可,卖出的画寥寥无几,活在拖累弟弟的愧疚中,活在世人的误解里,最终,梵高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神秘博士》其中一集,博士冒着修改历史的风险,带着梵高穿越到2010年的巴黎奥赛美术馆,在一百年后,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梵高终于获得了肯定

他对色彩的掌控无与伦比,他把生活中遭遇的痛苦转化成画布上热情洋溢的美,痛苦很容易表现,但如何融合热情与痛苦,来表现人世间的激情、喜悦、壮丽,却很难,前无古人,也许也后无来者。他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同时作为人类个体,也是同样伟大的”。

编剧借讲解员之口给予梵高最高的评价,为梵高平反,梵高泪流满面

梵高自画像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

这滔滔短暂的一生,让无数艺术爱好者触动,感慨

至于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如果你已经看到这里,应该已有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06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