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瀑布有哪些?

三大瀑布有哪些?,第1张

世界三大瀑布指的是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与美国的交界处的尼亚加拉河上,河中的高特岛把瀑布分隔成两部分,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河。

扩展资料:

我国三大瀑布是指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

一、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关岭两县境内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的白水河和坝陵河上。这一带是典型的岩溶地区,长期的河道变迁、袭夺、暗河塌陷、河流下切,致使河床级级跌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瀑布。共有地表瀑布18个、地下瀑布14个。在这些瀑布中,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九级瀑布中的最大一级,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卜,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细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彩虹,幻景绰绰,奇妙无穷。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有变化,冬大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鹰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

二、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壶口瀑布在山西省吉县西南25公里处。黄河巨流一路奔腾,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曲折南流,到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到此由300米宽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跌落深槽,形成落差达50米的壶口大瀑布。站在瀑布旁边不远处,可见激浪涛天,气势非常壮观。

在冬季枯水期,秒流量最少时仅150至300立方米,这时河面冰封,细流涓涓,给人以俊美之感;四月初,一旦冰河解冻,秒流量骤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时达8000立方米,这时,巨流夹着大量冰块冲击而下,如狮吼虎啸,震天动地;到夏季,秒流量增至1000至2000立方米之间,这时,由于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样直射苍穹,刹那间,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细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蒙的白雾,偶又显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万壑之水汇聚,河水流量剧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连成一片,这时洪波怒号,激湍翻腾,声如奔雷。

三、吊水楼瀑布

吊水楼瀑布,又称镜泊湖瀑布,它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瀑布幅宽约70余米,雨水量大时,幅宽达 300 余米。落差 20 米。它下边的水潭深 60 米,叫“黑龙潭”。每逢雨季或汛期,水声如雷,激流呼啸飞泻,水石相击,白流滔滔,水雾蒸腾出缤纷的彩虹。它形状好像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最大的玄武岩瀑布。枯水期间,瀑布不见了,潭水波平如镜。据测黑石潭深达六十米,直径也有一百余米。每逢晴天丽日,光照相瀑布,则有色彩斑斓的彩虹出现。

瀑布之成因,据考察证实,是镜泊湖火山群爆发时,喷发出的熔岩在流动进程中,接触空气的部分首先冷却成硬壳,而硬壳内流动的熔岩中尚有一部分气体仍未得到逸散,及至熔岩全部硬结后,这些气体便从硬壳中排除,形成许多气孔和空洞。这些气孔和空洞后又塌陷,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熔岩洞。当湖水从熔岩洞的断面跌下熔岩洞时,便形成了十分壮观的瀑布。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一) 烃

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

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 水 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 油状液体 ,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 上升 ,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

解释: 生成卤代烃

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

(1) 两种或多种 沸点 相差较大且 互溶 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 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 蒸馏烧瓶 、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 冷凝管 、牛角管、 锥形瓶 。

(3) 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爆沸

(4) 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 支管口 (以测量蒸汽温度)

(5) 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 下口进,上口出

(6) 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

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 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C2H5OH + 6H2SO4(浓) 6SO2↑+ 2CO2↑+ 9H2O

(3) 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 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 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

(6) 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 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

(8) 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 不能,会爆炸

(9) 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 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

(11) 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

(2)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3) 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 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 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 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5) 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6) 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

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

5、苯的溴代(选修5,P50)(性质)

(1) 方程式:

原料:溴应是_液溴_用液溴,(不能用溴水;不用加热)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但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 FeBr3 。

现象:剧烈反应,三颈瓶中液体沸腾,红棕色气体充满三颈烧瓶。导管口有棕色油状液体滴下。锥形瓶中产生白雾。

(2) 顺序:苯,溴,铁的顺序加药品

(3) 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 导气 、冷凝(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率)。

(4) 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_HBr气体易溶于水,防止倒吸_(进行尾气吸收,以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5) 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_溴_的缘故。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_NaOH溶液_,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分液后再蒸馏便可得到纯净溴苯(分离苯)

(6) 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__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_。

探究:如何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验证卤代烃中的卤素

①取少量卤代烃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②加热试管内混合物至沸腾;

③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④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实验说明:

①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

②加入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与硝酸银反应从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6、苯的硝化反应(性质)

反应装置:大试管、长玻璃导管、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等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注意事项

(1) 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

(2) 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水浴_。

(3) 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分液漏斗_。

(4) 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除去混合酸_。

(5) 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大_(填“小”或“大”),具有_苦杏仁味_气味的油状液体。

(6) 需要空气冷却

(7) 使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酸冷却到50--60℃以下,这是为何: ①防止浓NHO3分解 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热使苯和浓HNO3挥发 ③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苯磺酸和间二硝基苯)

(8) 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中 浓H2SO4在此反应中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二)烃的衍生物

1、溴乙烷的水解

(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

(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

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

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③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沉淀,说明有Br-产生。

2、乙醇与钠的反应(必修2、P65,选修5、P67~68)(探究、重点)

无水乙醇

钠沉于试管底部,有气泡

钠熔成小球,浮游于水面,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有气体产生,钠很快消失

工业上常用NaOH和乙醇反应,生产时除去水以利于CH3CH2ONa生成

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有气体放出,用酒精灯火焰点燃气体,有“噗”的响声,证明气体为氢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但乙醇与钠反应没有水与钠反应剧烈。

3、 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65)(性质)

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看到铜丝表面变 黑 ,生成 CuO迅速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 变红 ;反复多次后,试管中生成有 刺激性 气味的物质(乙醛),反应中乙醇被 氧化 ,铜丝的作用是 催化剂 。

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取反应后的液体与银氨溶液反应,几乎得不到银镜;取反应后的液体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看不到红色沉淀,因此无法证明生成物就是乙醛。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2个:①乙醇与铜丝接触面积太小,反应太慢;②反应转化率低,反应后液体中乙醛含量太少,乙醇的大量存在对实验造成干扰。

乙醛的银镜反应

(1)反应原料:2%AgNO3溶液、2%稀氨水、乙醛稀溶液

(2)反应原理: 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 2Ag ↓+ 3NH3 +H2O

(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

银氨溶液的配置: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2%的硝酸银,然后一变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注意:顺序不能反)

(4)注意事项:

①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的氨水要适量,不能过量,并且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

②实验用的试管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否则会生成易爆物质),水浴温度不宜过高。

④如果试管不洁净,或加热时振荡,或加入的乙醛过量时,就无法生成明亮的银镜,而只生成黑色疏松的沉淀或虽银虽能附着在试管内壁但颜色发乌。

⑤实验完毕,试管内的混合液体要及时处理,试管壁上的银镜要及时用少量的硝溶解,再用水冲洗。(废液不能乱倒,应倒入废液缸内)

成败关键:1试管要洁净 2.温水浴加热3.不能搅拌4.溶液呈碱性。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

能发生银镜的物质: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 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清洗方法

实验前使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馏水清洗

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

银镜反应的用途:常用来定量与定性检验 醛基 ;也可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与新制Cu(OH)2反应: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

(1)反应原料:10%NaOH溶液、2%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

(2)反应原理:CH3CHO + 2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滴管

(4)注意事项:

①本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成功。

②Cu(OH)2悬浊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时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过大,且NaOH溶液应过量。若CuSO4溶液过量或配制的Cu(OH)2的质量分数过大,将在实验时得不到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是得到黑色的CuO沉淀)。

新制Cu(OH)2的配制中试剂滴加顺序 NaOH — CuSO4 — 醛 。试剂相对用量 NaOH过量

反应条件:溶液应为_碱_性,应在__水浴_中加热

用途: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_醛基__;医院可用于 葡萄糖 的检验。

乙酸的酯化反应:(性质,制备,重点)

(1)反应原料:乙醇、乙酸、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

(2)反应原理:

(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

(1) 实验中药品的添加顺序 先乙醇再浓硫酸最后乙酸

(2) 浓硫酸的作用是 催化剂、吸水剂(使平衡右移) 。

(3) 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①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②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 反应后右侧试管中有何现象? 吸收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有果香气味的液体

(5) 为什么导管口不能接触液面? 防止因直接受热不均倒吸

(6)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试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设计增大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 小心均匀加热,保持微沸,有利于产物的生成和蒸出,提高产率

(7) 试管:向上倾斜45°,增大受热面积

(8) 导管:较长,起到导气、冷凝作用

(9) 利用了乙酸乙酯易挥发的特性

油脂的皂化反应(必修2、P69)(性质,工业应用)

(1)乙醇的作用 酒精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使反应物溶为均匀的液体

(2)油脂已水解完全的现象是 不分层

(3)食盐的作用 使肥皂发生凝聚而从混合液中析出,并浮在表面

酚醛树脂的制取

原理:

①浓盐酸的作用 催化剂 ;②导管的作用 起空气冷凝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反应物易挥发);③反应条件 浓HCl、沸水浴

④生成物的色、态 白色胶状物质 ⑤生成物应用 酒精 浸泡数分钟后再清洗。

反应类型 缩聚

(三)大分子有机物

1 葡萄糖醛基的检验(必修2、P71)(同前醛基的检验,见乙醛部分)

注意:此处与新制Cu(OH)2反应条件为直接加热。

2、蔗糖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选修5、P93)(性质,检验,重点)

实验:这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1) 现象与解释: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蔗糖分子中不含 醛基 ,不显 还原 性。蔗糖在 稀硫酸 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具有 还原性 性。

(2) 稀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

(3) 关键操作 用NaOH中和过量的H2SO4

3 淀粉的水解及水解进程判断(选修5、P93,必修2、P72)(性质,检验,重点)

(1) 实验进程验证:(实验操作阅读必修2第72页)

①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碘水

②如何检验淀粉部分水解?变蓝、砖红色沉淀

③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不变蓝、砖红色沉淀

(四)氨基酸与蛋白质

1、氨基酸的检验(选修5、P102)(检验,仅作参考)

茚三酮中加入氨基酸,水浴加热,呈 蓝 色

2、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选修5、P103)(性质,重点)

(1)盐析是 物理 变化,盐析不影响(影响/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因此可用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常见加入的盐是 钾钠铵盐的饱和溶液 。

(2)变性是 化学 变化,变性是一个 不可逆 的过程,变性后的蛋白质 不能 在水中重新溶解,同时也失去 活性 。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检验)

(1)浓硝酸:条件 微热 ,颜色 ** (重点)

(2)双缩脲试剂:试剂的制备 同新制Cu(OH)2溶液 ,颜色 紫玫瑰色 (仅作参考)

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的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结果:失去生理活性

颜色反应:硝酸与蛋白质反应,可以使蛋白质变黄。这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之一。 蛋白质**反应 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呈**,有这种反应的蛋白质分子一般都存在苯环。

乙醇和重铬酸钾

仪器试剂:圆底烧瓶、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乙醇

实验操作 :在小试管内加入1mL 05%重铬酸钾溶液和1滴浓硫酸,在带有塞子和导管的小蒸馏烧瓶内加入无水乙醇,加热后,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变成浅绿色。

应用:利用这个原理可制成检测司机是否饮酒的手持装置。

因为乙醇可被重铬酸钾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变成浅绿色。刚饮过酒的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蒸汽,因此利用本实验的反应原理,可以制成检测司机是否饮酒的手持装置,检查是否违法酒后驾车。

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乙醇、乙醛、甲酸和乙酸四种物质的水溶液?

加入新制Cu(OH)2后的现象

蓝色沉淀不消失

蓝色沉淀不消失

蓝色沉淀消失变成蓝色溶液

蓝色沉淀消失变成蓝色溶液

混合溶液加热后现象

无红色沉淀

有红色沉淀

无红色沉淀

有红色沉淀

结  论

乙醇

乙醛

乙酸

甲酸

2、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8O4,已知1mol该化合物分别与Na、NaOH、NaHCO3反应,消耗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而且该化合物苯环上不存在邻位基团,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解析:由消耗1mol NaHCO3,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COOH;由消耗2mol NaOH,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还含有一个酚羟基:—OH;由消耗3mol Na,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还含有一个醇羟基:—OH。所以其结构简式为:

三、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要还原成原来的形式),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摒弃杂质)。常用的方法可以分成两类:

  1、物理方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差异,采用蒸馏、分馏、萃取后分液、结晶、过滤、盐析等方法加以分离。

  蒸馏、分馏法:对互溶液体有机混合物,利用各成分沸点相差较大的性质,用蒸馏或分馏法进行分离。如石油的分馏、煤焦油的分馏等。但一般沸点较接近的可以先将一种转化成沸点较高的物质,增大彼此之间的沸点差再进行蒸馏或分馏。如乙醇中少量的水可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将水转化为Ca(OH)2,再蒸馏可得无水乙醇。

  萃取分液法:用加入萃取剂后分液的方法将液体有机物中的杂质除去或将有机物分离。如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水后分液除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物可直接分液分离。

  盐析法:利用在有机物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时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性质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肥皂和甘油混合物可加入食盐后使肥皂析出后分离。提纯蛋白质时可加入浓的(NH4)2SO4溶液使蛋白质析出后分离。

  2、化学方法:一般是加入或通过某种试剂(例NaOH、盐酸、Na2CO3、NaCl等)进行化学反应,使欲分离、提纯的混合物中的某一些组分被吸收,被洗涤,生成沉淀或气体,或生成与其它物质互不相溶的产物,再用物理方法进一步分离。

  (1)洗气法:此法适用于除去气体有机物中的气体杂质。如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稀溴水的洗气瓶,使乙烯生成1,2-二溴乙烷留在洗气瓶中除去。不能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的方法,因为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CO2混入乙烷中。

  除去乙烯中的SO2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洗气。

  (2)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较高沸点或水溶性强的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不可用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之反应而转化为乙酸乙酯的方法,因为该反应可逆,无法将乙酸彻底除去。应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液后用分液的方法除去。

  溴苯中溶有的溴可加入NaOH溶液使溴转化为盐溶液再分液除去。

  乙醇中少量的水可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将水转化为Ca(OH)2,再蒸馏可得无水乙醇。

混合物的提纯

句子如下:

春天到了,这是大自然苏醒的季节,丑处百花盛开、蝴蝶飞舞、小鸟歌唱。春天,万物复苏,春风和煦,春雨丝丝,杨柳抽芽,百花吐艳,鸟语花香

你瞧,旭日正在升腾,春姑娘就要翩翩来了,你快举起双手去拥抱这个美丽的春天吧!,江南的春天,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就像个调皮的小姑娘,出其不意地站到你的面前。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阴处飞,好像怕阳光灼伤了它们的翅膀。

初夏时节,各色的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卜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吸吮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翡翠的水很深,如果是外行就一定要小心了,少买多看

翡翠有种、色、水、地。

关于翡翠,给你介绍一些基本的知识。

好翡翠的标准是什么

好的翡翠有八个条件或标准即:

①绿要正不偏蓝,

②绿色要分布均匀,

③水要好,

④杂质少,

⑤裂绺少,

⑥”种”要老,

⑦翡翠的绿色重量应大于5克拉以上者,

⑧做工要有文化内涵,精美新奇。

好的翡翠原料除以上条件外,原料内还须应有做标准戒面地团块状正绿。

什么是翡翠

从广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石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

狭义的翡翠概念石但指那些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

地质学称翡翠为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以铬为致色元素的硬玉岩。

达到宝石级的翡翠单从组分上讲, 非常接近硬玉的理论值。

什么是翡翠的种

是指翡翠的结构和构造。是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新“种”(也称新坑新厂等)的翡翠,质地疏松,粒度较粗且粗细不均,杂质矿物含量较多,裂隙及微裂隙较发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种”(也称老坑老厂等)的翡翠,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微小裂隙不发育, 它的硬度比重最高, 是质量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种翡翠介于新种和老种翡翠之间, 是残积在山坡原地的翡翠, 未经自然搬运或短距离自然搬运的翡翠。新种翡翠是制作翡翠B货的原料。

什么是翡翠的地

“地”的含义是翡翠的绿色部分及绿色以外部分的干净程度与水(透明度)及色彩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种”、“水”、“色”之间相互映衬关系。民间称“地”为“地张”或“底障”等。翠与翠外部分要协调,如翠好必须翠及翠外部分水,要好才映衬协调,若翠很好但翠外部分水差杂质脏色多,称“色好地差”。翠的“水”与“种”要协调,如“种”老色很好,水又好,杂质脏色少,相互衬托,强烈映衬出翡翠的情丽,润亮及价值来。“地”的结构应细腻,色调应均匀,杂质脏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应方能称“地”好。好的“地”称玻璃地,糯化地,蛋清地。不好的“地”称石灰地,狗屎地等。水不好的翡翠称"底干"。

什么是裴翠的水

翡翠的水是指它的透明度,也称水头。翡翠的水与翡翠的结构构造有关,也就是说与“种”有关。还与杂质的含量有关,那些“种”老,杂质少,粒度大小均匀,纯净度高的翡翠水就好。

什么是翡翠的雾

翡翠的雾是指翡翠的皮(己风化或氧化)与翡翠内部(无风化或氧化)或称肉之间的一种半氧化微风化的硬玉。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雾的颜色和存在能说明翡翠内部杂质多少,“种”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坏及其内部的干净程度等。但它不能说明其内是否有绿,与绿无关。雾分白、黄、红、灰、黑等。如把外皮磨去,露出淡浅的白色称白雾,说明其内杂质少“地”干净,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雾之下有绿,就是非常纯净的翠绿,与地互相搭配价值连城。白雾也说明“种”老,一般人都喜欢赌白雾。黄雾显示其内的铁元素和其它元素正在渐渐氧化,但还没有严重氧化。若为纯净的淡**的雾,显示杂质元素少,常出现高翠,但有时因铁离子产生的蓝绿色调可能进入翡翠的晶格,也出现微偏蓝绿色调的绿。红雾说明其内所含铁元素己严重氧化,可能翡翠内部出现灰“地”。黑雾主要为大量杂质元素氧化所致,显示翡翠内部杂质多,透明度差。个别黑雾也会出现高翠,但有时水很差。

并非所有翡翠均产生雾,有些玉石场所产翡翠并无雾。一般来讲能产生雾的翡翠原料多产在老厂及新老厂的矿山上。

什么是翡翠的癣

癣是指翡翠表皮或内部见有黑灰黑色的斑块、条带等,癣的形状大小各异,这些黑色癣的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兰闪石片岩、铬铁矿及一些氧化物组成,因为这些黑色矿物与致色的铬离子有亲源关系,以及黑色矿物一一一癣内的铬铁矿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致色铬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翡翠致绿。故癣与绿关系密切。民间称"黑随绿走"、"癣吃绿"等。但有癣不一定有绿,有绿不一定有癣,要看癣的生成环境与时间,与癣内是否有铬元素的存在等因素。故民间又有"死癣"与"活癣"之说。在生成翡翠的过程中及以后的多次地质运动、多次的热液活动中,有铬元素释放的地质环境,可使翡翠致绿。这时不一定有癣,癣与绿关系不大。若癣与翡翠共生,有利于铬元素释放的地质条件、热液活动,癣内的铬不断释放致色,当地质环境改变时不利于铬元素释放致色时,终止致色,就会产生黑随绿走的现象,称活癣。

生成翡翠以后,产生的"癣",没有铬元素释放的地质条件产生的癣称死"癣"。根据翡翠原料上的绿与癣,小构造与瘤,翡翠矿物与癣的穿插关系,可准确判断活"癣"与死"癣"。癣与绿之间的关系可分,癣与绿相互包容不易分离,癣与绿逐步过渡或界域分明,绿与癣相隔一段距离、各方单独存在的三种。有时癣旁有"松花"显示,这指示其内有绿,但其内绿有多少、形状实无法判断。

什么是翡翠的蟒

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见与表皮一样或深或浅颜色的风化、半风化沙粒呈带状环状块状等有规律有方向性的排列现象,说明原石局部受方向性的动力变质与热液蚀变作用的共同强烈影响,使其内部有可能使铬元素释放而致绿。有脐带的地方不一定有绿,一定要有"松花"的出现,才能说明其内可能有绿。有鳞说明“种”老。蟒带一般平行绿色的走向,绿的走向(脉)或称绿的形状,大多为原生裂隙充填了铬离子而致色。

什么是翡翠的松花

翡翠表皮隐约可见的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斑块、条带状物称"松花"。是指原来翡翠原料上的绿,经风化己渐失色留下的痕迹。根据松花颜色的深浅、形状、走向、多寡、疏密程度,可推断其内绿色的深浅,走向,大小,形状等。观察时要上水于原料上仔细研究

什么是翡翠的绺

也称裂绺,裂开的称裂,复合或充填了物质的称络。裂绺分为原生裂绺,即与原石同时生成。后期裂绺,即成岩后生成的。原生裂绺有些已被后期热液活动修复,有些其内充填了后期矿物。后期裂绺大多肉眼明显可见,对翡翠原石整体性破坏很大。裂绺可分大裂绺、小绺、井字绺、细绺等。有些裂绺会把绿色条带切断,错位。有些绿色条带本身就是裂绺,后被绿色充填了的。要根据裂绺的分布频率估计做什么来估价。在原石上那些低凹部分就是裂绺存在的部位。

什么是翡翠的白棉

白棉是指翡翠内部见有斑块状、条带状、丝状、波纹状的半透明、微透明的白色矿物。白色矿物的主要成分为纳长石,次为霞石,方沸石等及一些气液态包体组成。是翡翠内的杂质物,严重影响翡翠的质量与美观。它的存在将大大影响翡翠的价格。还有绿与绿之间的白棉。也可能是硬玉本身,这属于绿色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什么是翡翠的皮

绝大多数翡翠原料均有皮,特级翡翠也有皮。翡翠的皮是翡翠原料在搬运过程中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皮的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等色,皮的颜色的形成是两种地质作用的综合,即由翡翠外部氧化作用使铁的氢氧化物渗透到翡翠皮面的细小微裂隙中,再与表皮下正在氧化的杂质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皮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润度、凸凹度大致可估计出翡翠原料内部的色彩、水头好坏、地的好坏、种的老嫩及裂结的多少。如皮上表现致密细润,通常显示其内部透明度好杂质少,皮表面表现为不明显之苔状物,常反映显示其内可能有绿,皮面凸凹不平粗糙者,显示其内裂维多,质地疏松、水差。再如翡翠皮上颜色变化大,且有黑癣之类的条带斑块者,就应注意有绿出现的可能。黑皮乌砂含铁等杂质很多,即使其内有绿,绝大多数为偏蓝的绿。黄白沙皮上水后有手感细沙脱落者、一般水头足。褐色皮称之黄鳝皮,一般种很老,若皮细嫩并见苔辞状及黑色条带盖其内水好可能有高翠。翡翠的皮学问很多,要综合判断估计其内情况。

什么是翡翠的翠性

翠性也称"苍蝇翅膀"。是翡翠的特有标志。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晶面及解理面在翠面的片状闪光。当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粗大时,特别明显。这就是翡翠的"翠性"。若翡翠的矿物颗粒显微粒状时,少见“翠性”,这是因为双晶面及解理太小所致。如玻璃地的翡翠肉眼难见“翠性”。

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有哪些

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十分苛刻,它须要一个高压低温的地质环境(压力5×10(3)~7×10(3)kpa,温度在150~300℃〉。首先硬玉岩在整个地壳中非常难于形成,并且十分稀少。另外它的围岩一一超基性岩也十分少见。有了以上二个条件为前题,还须有微量铬离子一一色素离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慢长的时间里,不间断的进入硬玉晶格,才能形成一般的绿硬玉。

若要成为特级硬玉--翡翠,还须具备以下条件,翡翠围岩必须是高镁高钙低铁岩石。这种环境产出的翡翠更纯净,少铁使底不发灰。尽管低铁但还是有铁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纯净无杂质,还须在强还原条件下即在还原环境中生成。因为在缺氧环境中,它所含的Fe会形成磁铁矿而析出,而不进入翡翠的晶格内,可使翡翠绿更正。再者要有生成翡翠后的地质作用及多次强烈的热液活动,把翡翠改造得绿正、水好、底纯的特级翡翠。翡翠成色过程是伴随着热液活动进行的,为多期强度不同的成色过程。而且缓慢分解成铬离子的致色元素,要长时间处在150~300℃,最佳温度是在212℃左右下,铬离子才能均匀不间断地进入晶格,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翡翠绿色非常均匀。完全生成特级翡翠后,还不能有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否则将会产生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裂纹而影响质量。以上各条件很难同时具备,这就是为什么特级翡翠稀少的原因。

翡翠生成的大致时间

从侏罗纪(约18亿年〉的缅藏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并向欧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到第三纪的渐新世(约3500万年)前、印巴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缅藏板块碰撞,并俯冲于欧亚缅藏板块之下。这两次的碰撞,尤其是第二次的碰撞,不但使青藏云贵高原上升隆起,还造成了世界屋脊。使原残存的缅藏板块更加支离破碎,造成大大小小的断裂,超基性岩及其它岩浆岩沿断裂带侵入。这些超基性岩是生成硬玉矿床的母体。是一个高压低温变质带,主要发生在喜玛拉雅山运动期,这些超基性岩主要由蛇纹岩、橄榄岩、角闪石等组成。侵入于蓝闪石片岩内。

根据野外地质关系及绝对年龄测定,超基性岩的侵入时间应为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早期(7000万年~6500万年之间〉前后,并见有稍后生成的(第三纪〉花岗岩及更后期的辉长岩等(其内含金〉o由以上可判断,硬玉岩生成的时间应为开始侵入的蛇纹岩化橄榄岩形成之后生成。于第四纪的更新世后己有大量硬玉巨砾浸蚀搬运再沉积了。

硬玉与软玉的区别

软玉也称和田玉。主要产于我国新疆和田而得名。历史悠久,质量最佳。矿物属透闪石、阳起石系列。主要组分为透闪石的一种建密坚韧的变种。比重29~302,硬度6~6 5,折射率162~1655。颜色有白、青、黄、红、黑等。属硅酸盐类,故化学性稳定。而硬玉则是以辉石族纳铝硅酸盐矿物的纤维状集合体。比重333,硬度65~7,折射率166。颜色有绿、紫、蓝绿、红、蓝、黄、黑等。特级硬玉比软玉价格高出千倍。

中国产翡翠吗

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位于高黎贡山以西,雅鲁藏布江的里嘎、南英以南,印缅边界的印加山脉以东、八莫以北不大范围地区。这里从侏罗纪以来,经历多次大的构造运动、几次板块的碰撞,各种岩浆活动频繁。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样特有的产优质翡翠的地质条件是少有的。几十年来许多专家预测过翡翠可能出现的地带,也组织地质人员寻找过,但至今没有结果。故在目前还未在我国发现翡翠。但在缅甸翡翠矿带的北延,在进入我国西藏境内,沿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这里有相同的地质条件,可望找到翡翠矿床。

硬玉的矿床类型有哪几种

有硬玉矿床产于雾露河两岸阶地及其支流内,从北东流向西南汇入亲敦江,为亲敦江之支流,雾露河长150公里、宽30公里,硬玉分布面积在4500平方公里。矿床类型有:

1、 原生硬玉矿床

原生硬玉矿床产于强蛇纹岩化橄榄岩岩体内,岩体与蓝闪石片岩接触。接触带为一构造破碎带,其内见硬玉及橄榄岩的构造角砾及后期铬铁矿细脉穿插。硬玉岩、纳长石岩、角闪石片岩互层产出。矿体为脉状,平面上为串珠状分布,矿体多条出现。长10~450米,可断续延长6公里以上,矿体厚03~5米不等,最厚可达20米以上,己向下开采百米深。

矿体中心为纯硬玉岩带,向两壁渐变为硬玉纳长石过渡带,再向外为纳长石岩带及绿泥石岩带,再外为强蛇纹岩化橄榄岩围岩。

原生硬玉矿床产于雾露河上游干昔山地区,主要产地有,度摩、马萨、凯苏、散卡、圣卡摩、缅摩、乱目岗等地。主要产中低档次硬玉原料。原生硬玉矿床所产均为新坑玉。其结构疏松,小构造发育,含非硬玉矿物较多。故硬度、比重等比老坑玉要低。

2、 残坡积居硬玉矿床

以龙塘为代表。为原生硬玉矿床剥蚀搬运、沉积在原生硬玉矿床附近山坡周围及支流内的残坡积沉积矿。一般有厚的皮,质量介于新坑与老坑之间,也称半山半水或称新老厂。

3、 第四纪砾石屋中的硬玉矿床

产于更新世。产地有会卡、大谷地、木那、次卡、南其、抹岗、东各、自壁等地。沿雾露河两岸山坡阶地分布。一般质量较好。称老厂玉,地层从下到上分布如下:

A、冲积砂岩(不见硬玉砾石),

B、卵石及砂砾(不见硬玉砾石),

C、含硬玉的底砾岩崖

以上总厚度大于300米。产于此层之硬玉特征为皮厚、皮的颜色多样、块体大小悬殊、质量好坏不一。分布广泛,常出特级翡翠。

4、 产于现代河床冲积洪积冰积层中的硬玉矿床

此类硬玉矿床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特点为薄皮,磨园度好称水石。常有特级翡翠产出。分布于雾露河两岸,从散卡到达木坎长几十公里地段范围内及坎底河中段。主要产地有帕岗、摩东、麻蒙、达木坎、后江等地。

5、 产于构造破碎带内的硬玉矿床

硬玉原生矿床受地质动力作用即破碎、变形、错位、搓揉等产生的构造角砾岩,在整个雾露河产区多处可见,称乌砂,为黑皮或灰黑色皮,一般含铁较多,颜色多偏蓝或蓝绿,正绿者极少。产地为麻蒙、帕岗等地。

翡翠做假方法有哪些

翡翠原料及成品做假的方法层出不穷,在购买时一定要认真小心对待。

①颜色做假,A染色及怆色,通过加温把有机染料加进翡翠内部称染色。始色,水好的翡翠加热到212c,随即放入铬盐液中浸2个小时,铬盐会渗透在翡翠晶格内,使其显美丽绿色。 B、镀膜翡翠,用有机绿色染料涂于翡翠饰品表面。也是"穿衣服"。 c、增亮不抛光,翡翠饰品不去抛光,而喷上一层绿色的或无色的增亮漆。

②原料做假,

A、二层石,主石为下等翡翠原料,在切口处粘上一层水好色好的翡翠薄片。

B、三层石,主石为下等砖头料,中间粘上一薄片绿玻璃,其上再粘上水好无色翡翠薄片。

C、人工做皮,找绿而未找到或底差,或赌石赌输了而再粘上,用于同皮一样的泥砂胶混合在翡翠原料表面上。

D、翡翠人工打眼,在翡翠近表层处打孔,孔内放入绿色物质,再把孔封上,使人们能从表皮看得见其内有绿。

E、火烧翡翠,新种玉用火烧后使人看不清而充当老种玉。

F、人做切割痕,做成像洗衣挫板一样,光线进不去,难于观察。主要是底脏水差裂多而为之。

③用其它绿色玉石及人造绿色饰品来冒充满翠。

为什么说翡翠原料是世界上最难鉴别的宝石

首先翡翠原料有一层外皮,不易鉴别其内好坏,其二即使切割开后因绿色变化大,也不易掌握它的规律,其三它是矿物集合体组成,其内矿物成分的变化,也会影响它的质量,其囚影响翡翠质量因数太多,给鉴定带来困难。如像水底种脏裂绺及绿的偏正,新坑老坑等,而宝石多为单晶体矿物,矿物组成简单,有一定透度,无皮较单纯,好坏真假好鉴定。再者做假手段高明。故翡翠是所有高档宝石中最难鉴别的。

怎么选购翡翠原料

翡翠原料较难识别,主要原因是有一层厚厚的皮,所开门子及擦口,又不能完全代表整块原料的好坏。故在选购时,要从切口及整块玉料来研究,是否有绿,绿的可能走向,绿的多少,集散程度与颜色的偏正、浓、淡、阳、和和水的长短以及裂络的多少来综合考虑。但最好是见多少绿给多少钱,没有绿时水要好,水好时要看是否有裂绺杂质等。在购买原料时多从坏处想。想到亏了怎么办。

①大玉石原料擦小口,口口见绿时要小心。皮上表现一般时应以低价的砖头料标准来购买。

②翡翠原料上铺口、断口、切口、擦口等绿得好,但不抛光时要小心。这样的料往往是裂绺多、底发灰、绿不正、水不好或绿内发黑等原因,故而不抛光。

③玉料,尤其是高档玉料在看货以前,货主在玉料上找绿时,留下许多磨擦挖的痕迹。这些痕迹是一些无绿地段。若一块玉料到处可见找绿痕迹时要小心。

④翡翠的切口或可见一大片绿时称满绿要小心,民间有"不怕一条线,只怕一大片"(指绿)。 这一大片往往是沿绿的走向即平行绿的方向切一刀所致。实际上绿的厚度只薄薄一层而已。

⑤若玉料己切下一片,在购买时一定要研究所开下来的那一小片。要从两块的合缝处,观察绿是否有向大块玉料延伸的可能。

⑥缅甸所产玉石原料,因产地不同质量变化很大,故一定要掌握翡翠产地特征。

⑦在选购翡翠原料时,要在翡翠皮上找癣、麟、松花、这些表现说明皮下可能产生绿色。

⑧在选购满绿色料时,应掌握水的好坏对做成品的影响,否则可能保不了本。如光线可进几厘米到翡翠原料内,绿好晶莹美丽,十分通透,但做不成高档戒面,若做戒面可能绿淡甚至出现无色,故一定要掌握水与绿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中午阳光能进切开了的翡翠内部6~3mm为好,要用厚薄来调整它的水色的最佳厚度。

怎样选购翡翠饰品

目前最常使用的翡翠饰品有戒面\手环(镯)、胸坠、腰坠、耳环(坠)、胸花(胸饰〉、马鞍戒及各类大小摆件等,除翡翠质量要如以上各项所述外,要求翡翠饰品设计雕刻应具新特奇。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时代的气息。粗细均匀、比例协调、饱满美观、巧用色彩。

1、戒面,应饱满大方,长宽比应尽量接近黄金分割原理即1,06180厚度应大于6mm以上。绿色正且均匀,水透、少棉、少黑点、无裂绺、种老者为上。圆形、椭圆、心形饱满者也可,重量应大于5克拉以上者。

2、手环,粗细均匀,有绿或有色者,色应在手环外圈上为佳。要水好、少棉、少黑、无裂绺、种老。圆形、椭圆形、雕花(应注意花内有小裂),镶金(应注意金下有大裂)、不倒角的方边手环等均好。但要根据人体胖瘦、高矮来选择。太瘦太矮戴粗手环,感觉沉重累赘,太胖太高戴细手环显轻浮不对应。老年戴深色水好,年青戴艳绿通透,能突出表现自我。

3、胸坠〈挂件〉,取材要具有文化内涵,凸显个性突出自我修养,不可千篇一律。要展示翡翠的色彩美与质地美,使人观后清新悦目,产生高贵之感。仔细寻找饰纹处是否有裂,厚度适中,水好、种老、杂质少。雕刻内容应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要选自己追求喜好的图案。

4、耳坠,耳坠饰品形状大小各异,但以水滴形为佳。不管什么形状均应水灵通透、全绿或散绿均好,应显眼,10米望去如水要滴者为上。配戴时应视体型、脸型来选择耳坠的长短、大小。

除翡翠饰品的造型外,还应考虑人们的个头的高低、身体的瘦胖、脖子的粗细、脸型、肤色甚至服装的色彩与款式,只有这样才能配戴出美姿来。

腾冲火山群

腾冲火山群是云南保山市的A级旅游景点腾冲火山群位于云南省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当剧烈的地震发生时,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 素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休眠期天然火山博物馆”之誉的云南省腾冲县,地处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地质构造带之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接合线上,地下断层非常发育,岩浆活动也十分剧烈,为我国最为著名的火山密集区之一。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四十余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火山群景观。民谚云:“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这无头的山,十有八九是火山。

在县城周围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大大小小70多座形如倒扣铁锅的火山。有的火山,300多年前还在喷发,腾冲县城即座落在来凤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之上。城北10公里的打鹰山是“火山之冠”,海拔2614米,相对高度64O多米,火山口直径为3O0米,深100多米。在县城西北10多公里的马站村附近,黑空山、大空山火山群自北向南呈一字形排列,间距均在1000米左右。建有火山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火山口附近,游客还可以捡到灰、红、黑等颜色的火山石作纪念。这种火山石的比重很轻,人称“浮石”。一个人可以轻轻地举起很大的一块,投入水中却不会下沉。人们所说“石沉大海”的自然规律,在这里并不灵验。火山群附近地区亦为地热富集区,约有泉群90多处。冬季由高空俯视,热气腾空,白雾迷漫,有“热海”之称。

我第一次知道腾冲是在一个综艺节目上。当时在电视上看腾冲,然后我就决定一定要走出去,看一看那里淳朴的氛围。腾冲不是一个大城市,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一个有着奇特地貌、多元文化、丰富历史、充满梦想和传奇的地方。

景点推荐

火山地热公园

腾冲是中国最典型的年轻活火山地热区,也是中国四大火山群之一。腾冲有97座火山。放眼望去,能看到的山都是火山,每座火山都是休眠的活火山。最后一次爆发离现在还有7000年。地热公园里有两个巨大的火山口可以参观,即大空山和孔晓山。腾冲火山公园有97个火山体和几个熔岩台地,是中国四大火山群之一。公园内的火山锥、熔岩洞、熔岩场、火山湖、堰瀑、柱状节理规模大,分布集中,保存完好。其他景点还有大空、孔晓、黑空山、柱状节理、墨鱼河等。

公园门票:40元/人

开放时间:8:00-18:00

黑鱼河

黑峪河是一条地下河,是腾冲火山运动后,熔岩堵塞地下河,使地下水在熔岩流的作用下流出地表而形成的。黑峪河聚泉常年清澈见底,流量不减。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夏秋季节,经常有一条小黑鱼出来,所以取名“黑鱼河”。它是腾冲最大的低温温泉,黑玉河。一年四季清澈见底,不仅流量不断,而且每条小溪都有自己的特色。河水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河水注入龙川江,与河水相遇,形成清浊两种颜色,看起来很有意思。

温泉

腾冲有80多处温泉,沸泉遍布,其中以热海最具代表性。热气将这里笼罩在一片白雾中,温泉随处可见,最高水温达到102度,是中国地热疗养的最佳场所。温泉很多,其中最壮观的是大滚锅风景名胜区,还有孕池、美容池等。每个春天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在大滚锅风景名胜区的水池边,有当地人在卖煮鸡蛋。都是用稻草串起来的,一般5元一个。你可以试试。沿着景区内的环形步道慢慢走,一路上会看到很多温泉,如怀台井、盐井泉、珍珠泉、顾铭泉、狮子头、蛤蟆嘴等,都有不同的形状,弹簧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

宗杰赌石

布朗街是一座仿古建筑,形成了以赌石、品茶、酒吧、美食为主的旅游休闲中心。全木仿古建筑依水而建,曲折错落。此外,横跨水面而建的小拱桥,在流水作用下不停翻转的水车,或单或林的竹林,三角梅遍地开花,成为江南水乡的一处美景。并给它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棕包街”。

叠水河瀑布

叠水瀑布是一个小景点。你可以从瀑布顶部走下楼梯到瀑布底部。一个小时足够参观了。布高46米,近看还是很壮观。这个地方位于腾冲县城以西1公里,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大盈河流经此地,从30多米高的岩石上落下。声如雷鸣,水花四溅,形成了“花散不低头”的壮丽景观。据说太阳下经常出现五颜六色的彩虹,非常漂亮。

门票:10元/人

开放时间:08:00~17:00

来凤山森林公园

来凤山也是一座火山,腾冲十二景之一的“来凤清岚”指的就是它。从山脚爬到山顶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还是比较吃力的。来凤山公园是免费开放的,不需要买票。因为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被称为镶嵌在极地边缘第一城的一颗“绿色明珠”。公园的主要景点是一个盾形火山锥,形状像一头大象。传说有一只凤凰来到这里而得名。公园植被茂盛,物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最高海拔1912米,最低海拔1640米。公园里有300多种野生鸟类和50多种哺乳动物。

最佳旅游季节是什么时候

2-4月和9-11月最好。腾冲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著名的热海景点也不会随着季节而改变。4月中下旬以后,腾冲草长莺飞,杜鹃花、鸢尾花竞相开放,生机勃勃。

7-8月是旺季,俗称腾冲,是“一个没有夏天的地方”。夏天,你可以游览北海公园,在湿地划船,体验一个绝佳的避暑胜地。但是现在是雨季,下雨就不能玩了。11月中旬到12月初,是银杏村看银杏的最佳时间。整个村子都在黄澄澄,适合泡温泉。冬天不冷,农历二月初八的刀吧节更是人山人海。

腾冲是一个适合慢节奏游玩的地方,这里的风景需要你慢慢看才能感受到。有空来腾冲看看卡尔奥诺雷。

自然界中的水按其存在的空间分为三部分:大气圈中的水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中,并呈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不同的状态;地表水主要呈液体状态,存在于海洋、河流、湖泊中,部分为固体状态的水和雪;地壳中的水,也就是地下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于岩石和未固结土中的空隙中。

概略计算,上述三部水的比例为:大气圈水:地壳水:地表水=1:10:100000。

自然界中的水处于动平衡状态,经常的从这一部分转化为另一部分,即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在不断地进行着循环(图1-1)。海洋及大陆上的水被蒸发为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圈中,在一定条件下凝结成液态或固态的水降落至地表,这些水有三部分去向,一部分汇入河流,湖泊及海洋;另一部人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再一部分是重新蒸发到大气圈中。渗入到地下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直接流入海洋,或者以泉水形式涌出地表后,再以地表水的形式入海;也可以在地下受到蒸发作用影响,成为水汽进入大气圈中。当然,自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有的在海洋上空凝结,以降水的形式注入海洋中。地壳深处的地下水,有时也可以通过断裂和裂隙上升到地表。由此可见,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参与水循环作用。

图1-1 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

通常将水自海洋进入空中,且降落地表,最后又进入海洋,即完成了一次循环,称为自然界水的大循环。而小循环是指海洋面上的水,经过蒸发后以降水的形式再回入海洋;或者在大陆范围内,从湖泊、河流、地面岩土及植物蒸发的水分仍然降回大陆。

根据自然界水循环可以列出水均衡方程式,以计算地球表面的降水,蒸发或径流量。

假设:Zo为海洋表面的年蒸发量;Xo为海洋表面的年降水量;Zc为陆地的年蒸发量;Xc为陆地的年降水量;为河流的年径流量。

Zo=Xo+Y

Zc=Xc-Y

Zo+Zc=Xo+Xc

对于一个具体流域或盆地来说,也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水均衡计算。假如以一年为均衡计算期,设:A为流域的总收入水量;X为年大气降水量;K为年水汽凝结量;W1为年地下径流的流入量。则

A=X+K+W1

设:B为流域的总支出水量;Y为年地表径流流出水量;Z为年蒸发量;W2为年地下径流流出水量。则

B=Y+Z+W2

上述各项均以水层的厚度(mm)表示。由于自然条件随时间的变化,每年水的总收入量A与总支出量B均不相同,若A>B,则为湿润年份,反之则为干旱年份。以方程式表示,即

A-B=±Δω

(X+K+W1)-(Y+Z+W2)=±Δω

但是气象要素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即干旱与湿润年份相互轮转,故Δω之值有正有负,若以多年平均计算,则

含油气盆地水文地质研究

式中,n为计算的年数。

所以,(X+K+W2)-(Y+Z+W2)→0

即 X+K+W1=Y+Z+W2

上述是流域水均衡的一般方程式。可以利用观测资料的多年平均值进行计算,以求方程式中的某些未知数。

在具体运用此方程式时,可以根据地区的具体条件来考虑项目的增减,如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漏水区面积很小漏水量不大,凝结量K、地下流入量W1及地下水流出量W2,同降水量X相比,数值相差很大时,可忽略不计,上述方程简化为

X≈Y+Z

如果地下径流量在流域中占有一定的数量时,则W1与W2必须列入方程式,此时可利用降水、地表径流和蒸发量的资料来计算某一时期流域地下径流量的增减,即

X-Y-Z=W2-W1

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以及资料的情况来计算方程式中的某一项目。

从上述可知,地球上的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相互转换和依存的。在一个流域(盆地)内,不同状态水之间的关联程度随当地的气象因素(气温、气压、湿度、降水、蒸发等)、地形地貌及地层构造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变化,只是强度有所不同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03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