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定情是多少回?

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定情是多少回?,第1张

17--32:宝黛的爱情展示,宝玉对黛玉的公开表白,26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33--42:宝袋爱情进入了默契阶段

43--56:钗黛之战,宝黛爱情表面上很平静。57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将宝黛爱情推向高潮,也将宝黛爱情公之于大观园内外。当所有人都期待贾母的反应时,贾母淡淡一句“我当是什么大事”就将宝黛的爱情辉煌化于无形,预示着爱情前景黯淡。

宝玉黛玉早已心照不宣,只是黛玉总不放心,怕宝玉会与宝钗、湘云或者别的人成婚,自己的终身就无指望,所以稍有风吹草动就提心吊胆。宝玉让她放心,意思是说他不会对黛玉之外的人动情,就算有金玉之说也是无妨的,他只一心在黛玉身上。

副标题:林黛玉一生有“三悲”,最悲的是贾宝玉的告白,竟被薛宝钗听了去

且说端午节后,史湘云来了贾家,才知道端午节期间,湘云竟被人家相看定亲了。结合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请客,妓女云儿作陪和[悲愁喜乐]酒令对应[乐中悲]曲子,能证明冯紫英就是史湘云的定亲对象。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贾宝玉对史湘云“订婚”,毫无表示,并没有任何的情绪。这本就是不正常的。除非男方是他极其熟悉和认可之人。可见冯紫英是不错的。

不过史湘云来后却是不太开心,宝黛一场大闹与金麒麟有关。湘云被牵连心中有气,就与袭人谈话间对宝黛二人夹枪带棒,对林黛玉颇不客气。

恰逢贾雨村过府拜会,贾政叫贾宝玉出门见客。史湘云就说贾宝玉应该与这些为官做宰的人多接触,不要再和她们厮混。

贾宝玉一听就不愿意,还说: “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这是对照之前与秦钟上学,他父亲骂他: “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可见父母不经意的言语,会让孩子记忆铭心的。

这边贾宝玉急忙穿衣服出门,却在前面碰到了流着眼泪的林黛玉。原来黛玉担心湘云和宝玉因为金麒麟做出风流韵事,特意跑来探看,结果却听到贾宝玉维护她: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贾宝玉的维护让林黛玉大生知己之感,也消除了对金麒麟的疑虑,反而生出自怜自伤之情。

贾宝玉维护黛玉,懂她,是难得知己。黛玉心中固然欢喜,却也难掩悲伤。宝玉越是知己,就越显出他们的阻力困难。一时间不禁生出“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的复杂心情。

一,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知己者,乃知心之意。知音者,“闻弦知意”是为知心。知心知人是为知己。

世界上别人可以不懂我,你一定懂我,就是知己。

黛玉偷听到贾宝玉的话,明确二人心有灵犀,知己不是错付,是“喜”。

二, 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

贾宝玉不避嫌让林黛玉“心惊”。皆因这种维护已经超出表兄妹的友爱范畴。

宝玉不避嫌难免让人多想。他们自以为感情隐藏得很好,其实贾母、王夫人等过来人,早都看得一清二楚。贾母固然同意,王夫人却并不认可。

贾宝玉越维护,越适得其反。尤其他说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把劝学当成混账话,贾宝玉这是将林黛玉放在火上炙烤啊!

三, 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林黛玉叹息“既生瑜何生亮”,是对薛宝钗和金玉的介怀。既然宝黛互为有情,何以薛宝钗又出来横插一脚。如果没有宝钗的金玉良姻,是否会让宝黛姻缘更顺畅一些?也不用当下这般煎熬。

四, 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

林黛玉有三悲。一悲,父母双亡,无人做主;二悲,体弱多病,命不久长;三悲,知己难寻却难天长地久。

有这三悲,怎不让她日日煎心,难以释怀。

贾宝玉见林黛玉大热天在路上独自垂泪,一腔柔情化作百转千回。他也顾不得去见贾雨村, 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

何为知己?此为知己。贾宝玉明白体察黛玉之心和病因,才给出“你放心”三个字。

问题是,贾宝玉可以在感情上让林黛玉放心。现实中并不能给予林黛玉任何放心的保障!

他所谓的“放心”就是非你不娶,却拿不出如何“非黛玉不娶”的办法。所以,他终究想的没有林黛玉远。也永不能让黛玉放心。

不过,宝玉立下此誓,已经让林黛玉知足,毕竟未来之事尚远,而情就在眼前,何不珍惜当下。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表白不能自持,贾宝玉也一时忘情怔住。林黛玉一介女儿,终究无话可表,只好转身离去。贾宝玉等人走了却还没醒过神,直觉身前有人一把抓住,再一次告白:

贾宝玉不知道林黛玉走了,此时抓住的是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这本就是戏剧化的描写。也体现出他至情至性的痴情。

贾宝玉忘乎所以,全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告白,等于将“私情”捅破,不再将林黛玉当妹妹,而是作为情人看待。

袭人一听这些话,吓得“魂消魄散”。男女私情在当时就如犯法一样,不容于世受千夫所指。

她当然知道贾宝玉不是对她表白,但也不敢揭穿,只能装傻,推着宝玉问 “这是哪里话,敢是中了邪”? 贾宝玉如梦方醒,当时脸就紫了,又是一溜烟地跑了。这一招他可比谁都擅长!

贾宝玉走了,袭人可就六神无主了。她虽然早看出宝黛二人的不妥,却也不知道进展到这等程度。袭人用当时的价值观,给了宝黛爱情一个正确的评价:“丑祸”和“不才之事”。

现代人认为爱情很美好。但在《红楼梦》时代,就是男盗女娼的丑闻,是家族的丑事,能让人身败名裂,千夫所指,名誉尽毁。

如果宝黛私情传出去,林黛玉将无颜苟活,贾家门楣含羞,贾宝玉再也挺不起脊梁立足社会,就算继承权都可能被剥夺……

王夫人那么反对宝黛姻缘,痛恨林黛玉,此为最关键。

袭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吓得哭了起来。这就是袭人的善。她以当时的价值观衡量问题绝对没错,宝黛二人做的事,远不是悬崖勒马可解决。她心忧哭泣,足以证明心地纯良。

要说无巧不成书,此时薛宝钗突然转了出来,问她: “大毒日头地下,出什么神呢?”

这句话很有意思,没问站在这里干什么,却问“出什么神”?这就证明薛宝钗同样听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全部对话,这是在套问袭人口风,看她会不会说出去。

而薛宝钗“偷听”宝黛对话,此处隐笔的明文是第二十七回滴翠亭外偷听小红与坠儿关于贾芸手帕之私情。

当时薛宝钗借林黛玉金蝉脱壳,还被人认为故意坑害林黛玉。其实是作者提醒读书人,小红与贾芸的昨日,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今日。宝钗听闻的故事要对应今日宝黛二人互诉衷肠。

那么,薛宝钗听了宝黛二人的秘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意思是贾宝玉只和黛玉一个人好语出<庄子>

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意思是我决心去做和尚,不再想家上句见<东坡集>,是一个叫参蓼的和尚在酒席上作的诗中的一句下句化用<异物志>中"莫向春风唱鹧鸪"

三宝:佛/经/僧

第二十回中,黛玉问宝玉:"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你有何贵,又有何坚"语浅而意深,难怪宝玉答不上来这一次,恰恰相反,话好像很玄机,意思无非那么一点点所以宝玉"补考"顺利通过了上一次是谈禅,这一次则是用佛语,诗句来遮羞说爱,(而且用答复妓女,歌女的话,来答黛玉,真是该死)他们谈完话之后,续书者还让老鸦哇哇叫几声无非是利用迷信观念说,一个死定了,一个和尚作定了虽然,回目上有"布疑阵"实在是可以一眼看穿的

例子1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林黛玉外貌描写,不属于诗句范畴)

赏析1、先写眉眼,再由面部写到全身,转而又回写目光、气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又回到细部,符合宝玉对黛玉的观察顺序;2、以眼神为重点,侧重具体描写,从神态、行动和心理方面进行总体描写答1、不完全顺着宝玉的观感写,如“心较比干多一窍” ,则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评价;2、艺术源于自然而又应该高于自然,作者没有必要拘泥于宝玉的审美观照,这里略带一点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恰到好处,便于对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进行全面刻画,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总之,比较曹雪芹对宝、黛外貌描写,可以发现以下的不同特点:对宝玉的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黛玉的观察来写,目光在宝玉周身打量、游移,最后才落到宝玉的眼睛上,显示了黛玉的多情而害羞;对黛玉的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宝玉的观察来写,目光一开始就直指黛玉的眼睛,显示了宝玉的多情而率真。少男少女对异性处于朦胧的感觉状态,对这种特殊的个性心理描摹得如此微妙,曹雪芹实在又称得上是一位心理学的大师。

例子2“你放心”

出处:红楼三十二回:

(黛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有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解析:

 “惊心动魄”四个字也不足以形容这段文字的情感冲力。

宝玉的表白只有三个字:“你放心!”这比西方的恋爱男女常说的“我爱你”,内涵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它包含着决心、誓言、宣示、信任、责任诸多内容。“我爱你”,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情感趋向的单一表达;“你放心”,是对双方溶解在一起的爱的情感的概括。“我爱你”的情感分量比较轻泛,“你放心”的情感分量凝重而深挚。“我爱你”可能是刹那间的情感流露,“你放心”是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情感誓言。

要知道,在红楼梦之前宝黛那么多的赌气和吵嘴,都是因为两人的爱情惹的祸,双方都爱得深,却又怕对方仅仅视若亲情,一直到你放心之后,黛玉再也没有在宝黛爱情上闹过脾气或打过架了,之后双方开始进入一种精神上的相互理解,相当精神恋爱的阶段。。

这里有我特意收藏的一个博客具体所写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436990html,至于具体赏析和理解,我贴下来给你:我真想说这真的写得太好了,曹公的笔是真的不可不服,而下面这段解读,也够精准和深刻。

例子二:我是那多愁多病身,你是哪倾国倾城貌

这一段出自《红楼梦》中“共读西厢”,原出自《西厢记》。

《西厢记》:张生初见崔莺莺,就被**的美貌所打动,内心独白曰:“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

前一句说的是张生,后一句是崔莺莺。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借指自己和林黛玉。

黛玉是那倾国倾城容貌的莺莺,他自己则是为了相思而生病的张生。以此表达感情。

但是林黛玉却恼了,原因是:说话不在意 黛玉身在贾府无依无靠 最怕的就是落人话柄 如此在意自己的名声只因关系到了宝玉 其他的比如试小姓之类的黛玉都不甚在意 双方都彼此喜欢着 想挑破又不敢逾越 毕竟像贾家呢样的家庭 儿女私情绝不能自己提出 有失体统 且会受人讥讽 黛玉无依无靠且心思细腻 自然事事看的通透 宝玉则不然 自是心中怎想嘴上便说出来 看完禁书 喜欢之人在眼前 自是言语外路 黛玉有不便明说解释 又气又急又惊又怕 便化为一种情绪 只能装作恼了 唯有如此宝玉才不会继续说下去

(以上均出自我找的一些解答,毕竟这句其实比较容易理解,不如你放心来的给我那么震撼。。但或许还能附和你佳句的要求。)

关于“你放心”的解读补充(我把博客内容贴下来了,写得实在到位,有兴趣就看看吧)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史湘云跟随贾宝玉一起来到怡红院,她和袭人说了好多体己的话,包括宝钗和黛玉谁更好这样的敏感话题。恰好这时贾政要宝玉去会贾雨村,宝玉大不自在。湘云劝他“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引起宝玉的反感。袭人说:“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咳的一声拿腿就走了。”并说:“幸而是宝姑娘,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接着便大赞宝钗。

宝玉听不下去了,说道:“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

谁知宝玉和湘云、袭人的上面谈话,林黛玉全都听见了。

书中说,林黛玉听了这话——

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这说明宝玉已经得到黛玉的全部信任,知道自己遇到的是真知己。宝玉对她感情的坚定性已无可怀疑,剩下的是谁给他们做主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否保障爱情的美满。

她为父母早逝而悲叹,为自己的身体不能久待而伤感。

当然,“金玉之论”仍然象幽灵一样吞噬着她的灵魂。她知道宝钗和自己比是过于强大了。宝钗什么都有,而自己除了有一知己,其他什么都没有。她只好让泪水陪伴自己。《枉凝眉》曲里说的:“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正是黛玉悲剧命运的写照。

男女之间的爱情,由相悦、相知到相爱,是极其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当事的一方总是要不停地追问:这是真的吗?难道我有这样幸运吗?爱情会是如此容易的到来吗?难道他不爱别人只是爱我吗?是不是我错会了他的用意?等等。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作这样发问的常常是女方。

当黛玉在意识到宝玉是自己的真知己的时候,就已经在作这样的发问了。但光是自己单方面的追问和确定,还不算数,还需要对方的表白、承诺和发誓。黛玉的经常誓言是,如果得不到爱情,还不如死了。宝玉的誓言是:“你死了,我作和尚。”爱情需要表白。知道了,意识到了,感受到了,还不行;还需要对方说出来,说明确,亲自告诉自己。这就是恋爱双方的“交心”。也就是说,男女相爱单是情感的交流还不够,还要有心的交换和呼唤。

当林黛玉听到宝、湘、袭的谈话,已经抽身回去的时候,宝玉正好出来,他看见前面慢慢走着的是林黛玉,而且象是正在哭着。他赶上来安慰:“妹妹往哪里去?怎么又哭了?”黛玉回头见是宝玉,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

请注意,黛玉如果不是玩笑的时候,很少这样笑着和宝玉说话。她的“勉强笑道”,是因为心里保存着刚才得到的知己的暖意。宝玉禁不住抬手替黛玉拭泪,黛玉后退了一下,说:“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知道黛玉没有生他的气,便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得死活。

黛玉下面该说什么话应对呢?不料她又说了要命的话。她说:“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下又说急了宝玉,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黛玉见宝玉这样问她,方才想起了上次的事,后悔自己说造次了,于是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

通部《红楼梦》中,这是黛玉向宝玉第一次道歉。

虽然黛玉是笑着说的,但我们感到的是悲和哀,是阵阵的辛酸,为黛玉,也为宝黛的爱情。

而接下去的情节,就是《红楼梦》中有名的“诉肺腑”了。

且看书中是怎么个写法—

(黛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有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惊心动魄”四个字也不足以形容这段文字的情感冲力。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已经有了现代自由恋爱的意味,他们是在未经双方亲长同意和允许的情况下,自己本能地去追寻爱情,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发生的爱情。但他们又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形态框架内发生的爱情,是十八世纪中期亦即清朝中叶的世家大族里面的爱情,所以爱情表白的方式带有十足的中国文化的特点。

宝玉的表白只有三个字:“你放心!”这比西方的恋爱男女常说的“我爱你”,内涵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它包含着决心、誓言、宣示、信任、责任诸多内容。“我爱你”,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情感趋向的单一表达;“你放心”,是对双方溶解在一起的爱的情感的概括。“我爱你”的情感分量比较轻泛,“你放心”的情感分量凝重而深挚。“我爱你”可能是刹那间的情感流露,“你放心”是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情感誓言。黛玉被宝玉的真诚表白深深震撼,书中用“轰雷掣电”给以形容,再恰当不过。黛玉虽有万句言语,却不能吐出半个字来,只剩下怔怔的望着宝玉。宝玉也是心有万千话语,不知从哪一句说起,也只是怔怔的望着黛玉。

两个人的心完全溶解在一起,语言已经失却固有的功用

黛玉走了,宝玉还站在那里发呆,袭人来送扇子,他并未看出是谁,拉住就诉说:“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心甘!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拖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这是无法抑止的自我诉说,是爱的无意识流露。他自己其实也不知在说什么,甚至说没说自己也不知道。待醒过来,发现面前站着的是袭人,才夺过扇子满面紫涨的跑开了

这就是《红楼梦》的第三十二回,回目叫“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它标志宝黛之间的爱情,由情感交流进入心灵交融的最高阶次,从今尔后两个人再不发生口角了,体谅和护惜代替了疑虑和探询,理解和相通成为构筑他们爱情诗意的新的桥梁

贾宝玉喜欢林黛玉。

虽然贾宝玉一直被认为是个多情公子,但是对于林黛玉以外的其他女子,他多数是怜惜与疼爱之情,也有些是一种欣赏。对于宝姐姐,他更多的是一种敬重,因为才华也好,因为世故也罢,他对宝钗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欣赏罢了。

对于林黛玉,他的感情则是不同。在男女感情方面,他的心里只有林妹妹一个人,他可以为她做任何事。故事中宝玉也有对黛玉表白感情的桥段,所以两人是互相爱慕的。为了黛玉,宝玉几次疯癫和痴傻,都可以看出他的痴心情长。

林黛玉形象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代善和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林黛玉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至7岁母亲早亡,10岁接到贾母身边抚养教育。11岁时父亲逝世,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

这样的话很多,试举一二。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后部分写宝玉和黛玉谈禅的故事,当时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密谋下,已将宝钗定与宝玉为妻,宝黛被蒙在鼓里。宝玉见了薛姨妈不似从前亲热,满腹猜疑,又不好说,来到黛玉处。黛玉责怪宝玉没有去看望生病的宝钗,又开导他,使宝玉由闷转喜,豁然开朗。

接着黛玉为了试试宝玉的心,借宝钗之事,一口说了十个好和六个怎么样,好像绕口令,句句难答,又充满哲理。宝玉信誓旦旦回答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用这句话表明对黛玉的爱情的决心,也成为现代人对爱情、事业、生活追求的信念的经典语。接着黛玉巧用佛语与宝玉对话,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无话。

弱水三千,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不能载舟,故称为弱水。《红楼梦》中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后来成为男女之间爱情表白的经典。当时宝玉的意思是说,管它多少优秀的女子,我只喜欢你一个,只求一个。黛玉问瓢顺水漂走了怎么办?你被别人扰乱的变心了怎么办?宝玉说:瓢和水没关系,我和别人也没关系。黛玉又说我死了呢?宝玉答你若死了,我的心也就像沾了泥的柳絮飞不起来了,谁再招惹也没用。黛玉说参禅不能撒谎。宝玉答:有如三宝(三宝,佛法僧)。意思是我说的千真万确,敢对天起誓。

她们的对话,可以看出宝黛相爱一片痴情,不论遇到什么阻力,绝不动摇,人佛可鉴!实乃一曲爱的绝唱。

外一句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宝玉去上学了,袭人无事,想到将来自己作为宝玉的妾室,不知道大妇是谁,就想去林黛玉那里探听一二。与林黛玉谈到尤二姐,袭人说王熙凤,想来都是一个人,不过名分里头差些,何苦这样毒?外面名声也不好听。黛玉从不闻袭人背地里说人,今听此话有因,便说道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林黛玉的意思是说,不是妻压倒妾,就是妾压倒妻。林黛玉这话为自己有多树一敌。 毛主席在一次论述世界形势的时候讲过:“现在世界上的形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那是无产阶级政治家讲的东风和西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00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