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读书是种怎样的体验

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读书是种怎样的体验,第1张

选专业很自由。

在我当年高考的时候,浙大是第一个提出按大类招生的吧,第一年入学进入大类,第二年再确立具体专业。只要你第一年认认真真学习,学校有足够的通道让你能够选择进入你想学的专业。我认识的同学里有从光电转入机械的,也有从环境资源专业转到基础数学的!

2 选课很自由。

只要你有心要学,全校任何系的任何课原则上你都可以选!(建筑等艺术类的不了解,常见的文理工都可以)比如我就选了计算机专业的近十门课,这导致我每学期都要付比其他人多很多的学费!(浙大是按学分收学费的,一学分75,现在好像涨到了100,不过这个价格也已经物超所值了,更何况你还可以去旁听)

另外,竺可桢学院的学生可以自己制定培养计划!!原则上你只需要修完专业的核心课程即可,而核心课程有多少呢,6-8门,也就是说,你修完这些之后完全有极大的自由来选择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3 本科生参与项目机会多。

从校级别的SRTP、到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各种孵化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再到国家级别的,好好做完全有机会发文章、做产品。我身边的同学都至少参加过一个这样的项目,这些项目都会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学校级别的是800-1000,浙江省级别的5000,国家级别的15000,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上涨,金额虽然不多,但对于本科生来说已经不少了,更何况在教师申请资金都那么难的情况下。

而机会多,一方面是因为浙大在浙江省独占鳌头,相对会拥有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就是浙江省的商业氛围很大程度上给与了浙大学生很大的影响和支持。

4 多元文化。

在浙大,因为选课的原因或者各种社团活动,你有机会能碰到很多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有每天占据自习室图书馆的学霸,有参加各种竞赛的奇才,有组织社团活动风风火火的佼佼者,有辩论队的宠儿,有参加话剧的演艺人才,有深藏民间的十佳歌手,有雄霸论坛的大号,还有默默通宵上传资源的耕耘者。

当然,这些是学生,也有很多各种多元优秀的老师,比如能说出“这道题对文科生太难了不要太为难自己”的教微积分的苏德矿老师,比如能在课堂上放周杰伦《爱在西元前》的教世界文明史的计翔翔老师,比如几十年如一日为学生买英文教材的黄兆镇老师,还有上课不留情面、遇错就骂的教桥牌的林洁老师(这只是个人风格,她带出的桥牌队实力杠杠的)。

浙大有两大论坛,98和88,论坛气氛自由。还有老师和办事人员没有太多的官架子,这在深得民心的校长杨卫身上可略见一斑,不知道新上任的校长怎么样,至少我当时上学时,经常能看到杨卫校长一个人去风味食堂吃饭,我想这在全国的高校中都是不多见的吧。

5 历史悠久。

浙大的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年份不算最早,但也是前几了。更何况浙大曾经还有竺可桢这么好的校长,在抗战时期不放弃“浙江大学”名号,带领浙大师生进行了一次“文军长征”,拖着实验器材和书籍到贵州湄潭继续讲学。每每想到这里,我都觉得比“西南联大”这段历史好太多了。

而后经历了院校重组和四校合并,如果说院校重组是天灾人祸,那四校合并就充分体现了事在人为。几十年之后再谈四校合并,权力和职务如何分配,各方面资源如何协调,当时的困难可想而知,可是依然做成了。我为此感到很自豪。

6 美丽的校园。

杭州有山有水,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集聚的地方,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浙大几大校园要么依山要么傍水,真是挑足了好地方,经常没事在情人坡晒太阳,周末约三五个好友骑自行车绕西湖,没事走走九溪十八涧。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浙大的毅行活动,从玉泉出发,一路走到之江校区,沿途走过龙井和九溪,很美好的体验。入校当年我完整地走完了,不留遗憾。

7 校友认同感较高。

不管是从各种校友奖学金,还是各种校友会,有很多校友反哺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永平助学金贷款是不计利息的,只需要还本金即可(具体能贷多少和多少年还清我不清楚)。同时,从我的朋友圈等各种社交来看,同学们普遍对浙大比较怀念和留恋,自豪感和认同感很高。

每个高考完之后的学生,在报考每个大学之前,都会先看好每个大学的专业,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又或者说自己本来就热衷于哪个专业。所以本期的浙江大学文化,就要带你一起来了解浙大都有哪些专业,赶紧来看吧!

省部重点(19个)

哲学历史学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翻译广播电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行政管理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农学动物医学口腔医学

国家重点(14个)

新闻学、广告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设计、软件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品牌(16个)

教育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生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临床医学

本科专业

医学(1个):预防医学

工学(4个):环境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管理学(1个):农业经济管理类

其它(2个):医学试验班类、医学试验班

理学(2个):海洋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农学(1个):应用生物科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同时也是九校联盟(C9)的成员。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竺可桢带领下的国立浙江大学汇聚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数学有钱宝琮、陈建功、苏步青,物理有胡刚复、王淦昌、朱正元、吴健雄,化学有王葆仁、王琎、卢嘉锡、李寿恒,生物有罗宗洛、贝时璋、谈家桢,土木工程电机有钱令希、王国松,历史、地理有谭其骧、任美锷、钱穆、梅光迪,农学有蔡邦华、吴福桢、梁庆椿、卢守耕、吴耕民,教育有费巩、黄翼、国学有丰子恺、马一浮、郑晓沧等。在学生中后来亦有一大批杰出学者大师出现。竺可桢时期的浙大,以文理称雄中国,1948年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浙大教授有4人入选,居全国第三位。 百年浙大,素以“求是”之精神砥砺后学,褒扬先进,以求是之风培育求是之人,故而人才辈出。新浙大成立以来,更以营造积极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既循循善诱,又提倡宏扬个性,以求培养人格健全,既而脚踏实地,又能锐意进取的跨世纪人才为己任。浙江大学的校园文化总揽科学、人文,着眼于未来,立足于青年,立意为浙大数万学子搭文化之台,扬成材之帆。 校园是社会之缩影,学生均以适应社会、贡献于社会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大学培养学生,当以校园文化的熏陶为要旨。而文化的熏陶,也以学生个性的发挥,人格的健全,素质的全面为主要环节。新的浙江大学,集理工农医于一体,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囊括其中。各门类相互渗透和激荡,凡浙大的学生,耳染目睹,汲取各学科之精髓,又能择其所好,有所专长,故校园文化更为丰富和全面,实为数万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 本科生光电大赛 求是园中,浙大学生意气风发,科技、文化呈现出蓬勃之势。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节”,“校园社团节”备受关注。由“创业设计大赛”等丰富多 彩的几十项活动组成的"校园科技文化节"在为广大学生提供浓郁的文化氛围之际,也同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成材。以邓研会、学生科协为代表的全校130多个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并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团体,通过一年一度的融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竞技性于一体的“学生社团文化节”为同学们施展个人才华、发挥各自特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艺术团,数百名有艺术特长的团员活跃在校园里,向全校学生推介高雅艺术、传统民族艺术的同时更自编自导了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活动。爱乐协会、网络协会、文学社、摄影协会……每年数万学生踊跃投身其中,获益良多。浙大文化,经百年沉淀,十数辈传承,底蕴深厚,而今又站在时代前沿,浙大的校园文化,深受其益。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浙大学子向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时刻关注世界的发展。浙大“求是”精神,更在创业、创新等时代大潮中,注入了新的内容而发扬光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946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