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三观不正却还一直在播的电视剧?

有哪些三观不正却还一直在播的电视剧?,第1张

三观不正,观众一边骂一边看,一边看一边骂,何愁收视率?

很多电视剧,就是要三观不正,反正现在很多做电视剧的,要的就是收视率关注度,三观正不正,不属于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就像《都挺好》,里面重男轻女的亲娘,不停作不停闹的亲爹,一个束手旁观光耍嘴的大哥,一个自私自利的二哥,这不都是一些三观不正的人么,还有那个舅舅,啃姐一族,加上一个只吃不学的外甥,真让人感觉是奇葩开会,个顶个的够意思。那不正引起全民关注吗?

一 堆奇葩开会,凑成了今年的爆款 。

就 像琼瑶剧一个又一个,哪一个三观正了?大家不也追 得热泪连连的 ?你说,他说这句话,心里不痛吗?真是挣着狗眼说瞎话。也不怕天打五雷轰

就像《蜗居》,本来就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官员堂而皇之包了小三,竟然被许多人认为是真爱,唉,天哪,真爱就是这样啊!

幸好最后那个官员死掉了,但是,也给很多人留下了一个这样的印象:要是不死,还是的是真爱呢!啊,真是呸啊!真是挂着爱情的外衣来表扬小三啊!

就像《我的前半生》,主人公又老又 疲倦,却又在家疯狂拜金,最后被扫地出门,却又得到了爱情事业双丰收,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最后,主人公痛恨小三,自己却也不知不觉捣乱了闺蜜的爱情。自己还装无辜。真是太奇葩了呀!

至于现在正上播的《带着爸爸去留学》,更是可笑至极了,要我说,你想胡诌就胡诌,别挂着留学的 外衣啦!

三观不正,奇葩开会,正有意无意地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所以,关注度大也是正常的,如果三观太正了,家庭幸福,孩子学习优秀,父母认真,老人慈爱,工作顺利,估计就没人看了。

总之,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当真你就输了。

三观不正却还一直在播的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

这部剧主要讲黄成栋(孙红雷饰)送独生儿子黄小栋(曾舜晞饰)海外留学路途中,结识了同样前往海外留学的林飒(辛芷蕾饰)和武丹丹(蒋依依饰)。经历车祸,枪杀,作弊,霸凌,各种绿帽一系列的事件。黄成栋极尽能事终留海外,陪伴儿子一起度过留学生活。

让我非常想吐槽的点

1武丹丹的感情线。

武丹丹家里有钱,遭遇父母婚变导致性格变得有点偏激,觉得全世界都不要她了,全世界都欠她(各种作)而此时黄小栋出现在她身边,她就粘上小栋,拼命的抓上这根救命稻草。为了和黄小栋住在同一个寄宿家庭也是各种疯狂作,寄宿在他人家里不到招呼私自叫人到家里来导致黄小栋进了警察局还觉得是别人的错。终于和人住一起了还是作,黄小栋和她表白后不答应不拒绝, 在黄小栋以为他们是男女朋友的时候转头又和其他男孩子在一起了,美名其曰有心动的感觉,又觉得自己喜欢黄小栋。 当黄小栋伤心恢复后和其他女孩子(艾米)在一起后又去纠缠黄小栋,说和艾米在一起会害了他。就是去勾搭他人男朋友。这里我是一万点吐槽,当初不要人的是你现在出来做的也是你。都是成年人,明事理的,这样做不会带坏小孩子么?

2朱露莎

朱露莎是一妥妥的心机绿茶,一看人畜无害柔弱女孩。可是这幅面孔下的三观我真的是接受不了。留学期间有一次考试,莎莎姑娘收到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考不好就回去家人打工)她委屈吧啦的想武丹丹求助让武丹丹帮忙作弊,帮忙作弊被发现了还要武丹丹来承担。原因是她家有钱就该她承担。和陈凯文谈恋爱,上床时被父母捉奸在床(第二天是朱露莎生日,父母提前出国来帮她庆祝),就装睡讹诈陈凯文是迷奸她,她父母就要把陈凯文送进监狱,求她说句实话,硬是不愿意活活一家人坑了陈家10万元才松口。最后还想和陈凯文在一起,说这一切都是武丹丹陷害她(武丹丹只是帮了他父母打开房门)额妹子我不懂你的思维模式

最近有部毁三观的台剧正在热播,虽然这是一个讲述“出轨”的故事,但它不禁让我找回了曾经看台剧的那种心动的感觉。这部剧就是由刘以豪和郭雪芙主演的《我们不能是朋友》。

刘以豪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个证券公司CEO,认为投资和谈恋爱是一样的,他相信在恋爱中会劈腿的人,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心态。在一次偶然遇到女主后,便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顾自己已经交往了10年的女友,对女主展开了疯狂的进攻,甚至还上演了手铐play。与此同时,女主和精打细算的程序员男友正在为结婚买房子的事情发愁,好不容易寻觅到一处合乎心意的房子,没想到竟然是男主的,男主表示只要女主愿意陪他一晚,便可降低800万,这要是换到别的玛丽苏电视剧中,女主一定会死守底线,保证对男友的忠贞,但是!在《我们不能是朋友》中,女主选择了赴约。

总之,这部剧给人的感觉虽然很狗血,很毁三观,但却又莫名地想追下去,男女主原来的伴侣虽说没什么大错,但又给男女主双出轨提供了一丝合理性,使观众在被毁三观的同时,又对其有那么一丝同情。

所以,如果当你在有伴侣的情况下又遇到了喜欢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我来说一说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神探柯晨》。这部打着侦探标签的民国剧,看了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女学生金金,在校成绩优异,在家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善解人意,周围的人都很喜欢她。可这样一个女孩,却被学校的一群小太妹盯上了。为首的薛宝妮,其父是天津有名的大商人,家里不缺钱。在学校,处处欺负金金,言语上的羞辱自不必说了,对金金动辄打骂更是家常便饭。

在学校举办的朗诵比赛中,薛宝妮等根本就没有学生样,除了坐没坐像,对站在台上正在朗诵的金金也是大声羞辱,引起下面同学的哄堂大笑。可校方却见怪不怪,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不要这样。甚至金金被这几个女孩轰下台,校方也没人出面阻拦。

金金被轰下了台,准备回教室的金金被薛宝妮等拦在楼梯口,要当众扒了金金的衣服。在拉扯中,金金不慎从楼梯摔了下去,当场身亡。

事件发生后,薛宝妮的父亲向校方捐赠了三千元(在当时应该是一大笔钱),校方将金金的死定义为不慎坠楼身亡。几个杀人凶手自然没有得到任何惩处。

如果看到这里,很多人会以为是校为不作为。 的确,校方也是不作为,为了钱自觉的选择屏蔽真相。可接下来的情节,生生的震碎三观。

校方为了平息舆论,把薛宝妮父亲的捐款设立了“精诚奖学金”,并开了一个大会,也是为了对金金的死向外界作一个说明。。一开始薛父想用这笔钱设置“金金奖学金”,但学校担心外界会对这笔钱的来源产生质疑,所以校方将名称作了修改。

即使已经真相大白,四个女孩也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原来“神探”的工作是只要真相大白,就是给金金讨回了公道。至于杀人凶手,因为她们都是“孩子”,应该被原谅。在编剧的逻辑中,金金一定会原谅四个女孩,即使她们夺走了自己的生命,金金也不想让她们付出任何代价。

接下来的剧情就更狗血了。

四个杀人凶手去到金金家,毫无诚意的向金母认错,称“我们都是您的女儿”后就稀稀拉拉哭起来了。金母也是大度,不仅同意她们参加金金的葬礼,还将她们一起搂入怀中痛哭,不知是在安慰她们,还是在为金金的死痛心。果然金金不是她亲生的。

我不相信薛宝妮们通过这次的教训,能够真正成长起来。看她对金金跋扈的样子,这根本不像一个学生该有的,自己导致金金死后,只要几句对不起就能赢得众人的原谅和喝彩。这会不会给她一种错觉,任何事都可以去“尝试”,生命也不例外,即使做错了,只要道歉就行。

犯下这么大的错误却不用承担任何后果,不知编剧想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按编剧的逻辑,不管闯了多大的祸,只要说声对不起,被害者就必须原谅,以德报怨,哪怕已经死了。而加害者,照样可以无法无天,不知这样发展下去,下一个被害的金金会是谁?

话说回来,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因为校园暴力致死,你会选择原谅加害者吗?我是不会原谅,我一定要讨回公道,一个鲜活的生命嘎然而止,我做不到以德报怨。

《娘道》

 这部剧主要讲述了女主角为了给丈夫传宗接代,在生了三个女儿后终于生下儿子,丈夫却因为自己被害死了;动荡时局和子女们走散了,在女主的努力之下终于团圆的故事。《娘道》试图展示的是一名历经千难万险的母亲史诗的感人故事,但是一个不留神发现就走偏了

说说《我的前半生》吧

这部剧主人公和老公分手,靠闺蜜获得新生,然后又勾搭上闺蜜的男友顺利上位,把自己当成了受害者的剧情

真的是搞不懂,还会红遍大街,三观都毁了

随着影视剧行业的繁荣发展,现在各种各样形式和主题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受大众欢迎。不过,有些影视剧虽然收视率爆表,但是其剧集内容和主题所传达出来的三观却让人不敢恭维,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热播的三观不正的似乎电视剧。在这四部电视剧中,第一部电视剧让人看的无力吐槽直跳脚,而最后一部电视剧则是众多经典电视剧中最刷新人认知的一部。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在去年夏天红遍全网的《我的前半生》,《我的前半生》是由靳东,马伊利还有袁泉等人共同主演。这部作品聚焦于时下 社会 热点,讲述的主要是女性在遭遇婚姻失败之后,如何从头再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剧情的主题和立意并没有问题,其要宣扬的是属于现代女性独立自主的一种坚强表现。可是在剧情后半段,画风却跑偏的有些厉害。贺涵爱上罗子君的剧情设置更是让一众网友大呼三观不正,还有网友吐槽说:非要给女主角生搬硬套感情戏,根本就不合逻辑。还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剧情看得人直跳脚。

第二部作品就是此前颇受争议的日剧《贤者之爱》,《贤者之爱》讲述的其实是一对母子恋。女主角和男主角年龄相差巨大,而且男主角还是女主角朋友的儿子。女主角的朋友是剧中女2号,因为女2号抢走了女主角爸爸的爱,和女主角的男朋友厮混到了一起,而女主角为了报复女2号就勾引了女2号的儿子。这样的剧情放在日本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可是放在国内却足以让人三观尽毁。

第3个要说的就是此前收视率颇佳的年代剧《娘道》。剧中主角在剧中的表现还是非常出彩的,其整体剧情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错处,但是剧中的某些台词却让一众网友无法接受。女主角在生产时难产,当时一家人都在为到底保孩子还是保大人的事情为难,可是女主角这个时候却突然说:“我一定要给继宗生个儿子”。网友们都觉得:这个台词也是雷的不行。

最后要说的这一部刷新大众三观的经典作品大家应该并不陌生,那就是琼瑶阿姨的《又见一帘幽梦》,小时候看《一帘幽梦》啥都不懂,只觉得女主角和女2号都很好看,男主角也是相当帅气,里面的场景也是又浪漫又梦幻。可是如今再回过头来回顾这部作品时,你会发现剧中到处都充满了让人尴尬和无力吐槽的台词。比如说,剧中有个男性角色对女2号说:“你失去的不过是一条腿,而紫菱呢,她失去的是她的爱情。”。

如今,网友们再度回顾起这些让人三观尽毁的影视剧时,也实在是有些无奈。当然,琼瑶阿姨的大部分作品都存在三观不正的问题,比如说《情深深雨蒙蒙》中表面看似深情的书桓实则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渣男。你还觉得哪些剧三观不正呢?

民国初年,一部署名兰上星白的《红楼梦人物谱》的书出现了。这位作者对《红楼梦》的人物仔细地理了一下,精确地说出了里面出现的人物数:总收人数721人,还提到了古代帝王23人,古人115人,后妃18人,列女22人,仙女24人,神佛47人,故事人物13人,共262人,这两类加起来有983人。这么多的人物,让每个人物都形象清晰,着实是一件难事,更难的是还要用他们来婉转地表达些什么。难怪现代很多人说,读“红楼”读了这么多遍,还是没看懂。\

01贾宝玉

各个作家都有一位或几位重要人物,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如赛万帝思的《唐.吉柯德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扥尔思太在《战争与和平》里的安耳

但柔可夫与昂都仑勿几康思基。《红楼梦》里曹雪芹的代言人,当然是贾宝玉。宝玉是一

位天生的哲学家,生来就有他的人生观,不像其他作品里主人翁的人生观是学而后知的。

然宝玉从生到出家,十九年间没有读什么书,但他知道很清楚应当怎样生活。看来似乎不

近人情,那有不读书,且没经过世故,就有人生观的道理。但知道的作者的用意,也就不

足为怪。《红楼梦》的开端,作者就说历经一番梦幻之后,藉“石头”的投胎入世,用第

三者的态度,叙述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再者,中国以往的社会基础为家庭,大家庭实际就

是范围较小的社会,一生下来就得与人接触,他要没有自己的个性,就显不出宝玉之为宝

玉。换言之,表现不出他的人生观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因为要表现这种冲突,所以作者在

第三回介绍宝玉的时候,就用一首“西江月”词,表示说“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宝玉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不了解他的人都以为他是糊涂,没目的,无事忙;其实不然

。他的人生观就是“爱”。得到了爱就是幸福;否则,就是苦痛。至于人生的贫贱富贵,

尊卑际遇,他毫不在意。但对付女子,却小心谨慎,一句话也不敢错说。他恨不得天下所

有的女子,都收到大观园里,尽自己一分对女性的天职。他被父亲苦打后,各个人都对他

怜惜悲感,尤其宝钗瞧他的时候,说错了话,以致姣羞怯怯,他心中愈发感动,将疼痛早

已去在九霄云外,且心里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个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

人可亲可近!假如我一时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戚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

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这是宝玉人生观的自白

贾宝玉之所以不朽,因为一方面他象征了中国数千年来绅士社会的爱情;另一方面,

他象征着人类的“情种”,我们相信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理想人物,在比宝玉更多情的。

关于宝玉的情,读花人有一段很妙的议论道:“宝玉之情,为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

,而适为宝玉为林黛玉心中、目中、意中、念中、谈笑中、哭泣中、出思梦魂中、生生死

死中、悱恻缠绵固结莫解之情,次为天地古今男女之至情。惟圣人能为尽性,惟宝玉能尽

情,负情者多矣,惟宝玉其谁与归?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

惠圣之和者也’。我故曰:宝玉圣之情者也”。(注一)宝玉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一块五

彩晶莹的玉,故起名“宝玉”。这“玉”是整部《红楼梦》的关键。照中国旧时的风俗,

凡男女儿童,偶然有同样玩具,都有成为夫妇的可能。黛玉忌妒宝钗,就为宝钗有东西可

配,而自己没有,偏偏宝玉又不信那些和尚道士的“金玉奇缘”。冲突与悲剧,就由这里

产生了。宝玉的几次砸玉,那一次不是为向黛玉表白心思?红楼梦的整个故事,由他们三

位作纲领,织成了一部人类心理的百科全书。宝玉之情,虽专于女性,而由专于黛玉。黛

玉虽知宝玉专情于己,然因宝钗的金锁与湘云的麟麒关系,总是疑信参半,终不放心。一

天,宝玉不得不向她明言,请她放心。之后,二位都心知神会,再无疑虑。可是故事也就

此转变了。黛玉妒的金锁,果不出他所妒,终于成为玉钗成婚的媒介。贾母也因宝钗的性

格温柔和平,黛玉性乖体弱,恐非长寿,结果,定了宝钗;这是宝玉不知道的事。宝玉因

许多事情已经悲凄哀苦,弄得情色若痴,后来又失玉。就在这种神智皆迷的当儿,贾姆设

法令他与宝钗成亲。他们结婚之时,也正是黛玉辞世之时。

02林黛玉

林黛玉的人生观与宝玉一样,只求一个爱。贫富贱贵,兴衰际遇,也是不闻不问。为

要烘托出黛玉的爱,不能不让他俩发生冲突,所以作者一开始就给他一个不适意的环境。

幼而失母,继而丧父,因此,尽管贾母等万般怜爱,饮食起居,都同宝玉一样,较之迎春

姊妹等,还高一等,然总是寄居。他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遂养成她的善感。再者,她

原同宝玉一起长大的,二人异常亲密,不想来了一个宝钗,年岁虽大不多,而品格容貌,

似在黛玉之上;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又不像她那样孤高自许,于是人人喜悦,这有引起

黛玉的多疑。由这二种环境,曹雪芹造成了黛玉性格之多疑与善感。然黛玉之妒宝钗,以

前是泛泛的,稚气的,从宝玉的介绍,得读那些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玩物上

撮合;且年岁较长,渐知男女之爱,对宝钗妒的对象由宝钗本人转为宝钗的金锁。她以没

有东西可配为憾,这话不知从她嘴里提过多少遍。不料,一天宝玉又得一个金麒麟,恰恰

又与湘云的一对,令黛玉更加一层忧惧。这一层一层的冲突,一次一次的风波,使宝玉与

黛玉的心都显露出来。

每位作家,都有他创造人物的特殊方法。他描写黛玉的妒,就用直接法。第八回,宝

钗怕冷酒于五脏有害,不让宝玉吃,黛玉就藉紫鹃让云雁送手炉的机会道:“也亏了你,

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话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的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贾母

在张道士们敬的贺礼里,找出一个玉麒麟,宝钗说湘云也有一个。探春赞美宝钗处处留心

。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戴的东西上是留心呢!”〈二十九

回〉宝钗因宝玉挨打与薛蟠吵嘴,整整哭了一夜,翌晨回家,路遇黛玉,黛玉道:“姊姊

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泪来,也医不好捧疮!”( 三十四回) 总之,曹雪芹没有

让黛玉错过一次机会,不去显示他的妒意。她同宝玉生气,不多由妒而发,如是一次的印

象,使黛玉在我们的脑里,成了一位妒的典型人物。至如黛玉的善感,勿需举例,他所有

的诗词,无不是充满了哀伤。《葬花词》和《桃花行》都是他最深心的表现。一次,黛玉

错酒令,宝钗不唯不讥笑,反而善意劝导他,从此,她深知宝钗的为人,前疑冰释,然前

因多疑,体格白赢,终于一天说到“熬不上”的话。她现在不妒宝钗,相信宝玉,可是已

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03薛宝钗

作者为使他的人物性格显明,往往把两个相反的人放在一起。同样,红楼梦有一位贾

宝玉,也有一位薛宝钗。再者,假使认为唐.吉柯德与桑首代表两种典型:一是象征着理

想主义者,令一是象征着物质的追求者,那么,宝玉就是唐.吉阿德,宝钗就是桑首。宝

钗不像桑首那样仅求物质满意,或者她还轻视物质,但他们都没有理想;尤其薛宝钗。她

要做的,仅为世俗所谓的“美德”她处处照世俗所谓的美德行事,毫无反抗精神。宝钗性

格恰恰与宝玉的相反,一个是极端的现世主义者,一个是理想主义者,想在现世里找到人

生幸福。若说宝玉不喜欢读书,这不过说宝玉不喜欢像别人一样,读些四书、五经和八股

文,以求得到一官半职。但宝钗处处反对。钗黛等起诗社,每人得有别号,而宝钗就送“

无事忙”,或“富贵闲人”给宝玉,内中涵着讽刺的意思。她从没有错过机会,不讽刺宝

玉的。倘若她不是女性,他早同她疏远了;即令如此,据袭人讲,他曾给她过没脸,因为

劝他去会会官宦,谈谈经济。宝玉对宝钗所最叹息的是:“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

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原为导后世的须眉

浊物;不想我不幸,亦且琼闰绣阁中亦染此病,真是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一次她正

与湘云论时,忽而转题道:“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组织针黹是你我的本分;一时闲

了,倒是把那于身心有益的书看几章,却还是正经”(三十回)。这话转得令人惊异,然

也正是曹雪芹的苦心。古语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宝钗的人生观是这样,自然处处都拉

到这个题目上。她又对黛玉道:“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主。”宝钗的现

实思想,表现得多么清楚。曹雪芹要描写的,想从她的性格里,铸成中国女性的一切美德

。红楼梦的人物从上至下,没有不喜爱宝钗的,黛玉后来也敬爱它她。从宝钗的性格里可

找出四个特质。第一、是孝。第二、是待人忠厚。第三、是性格温柔。第四、比较起来,

她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实际社会上或许找不到这样的人,但在人类的意识理里,这种人是

存在的。黛玉所代表的是才,宝钗所代表的是德。说实在,宝钗并不阴险,若说她有手段

则可,阴险则未必。然世人所以认为宝钗阴险的,自有其心理背景。高鹗使玉钗成婚,黛

玉气死,人之恨宝钗,由此而来。说她阴险的,都由“恨”心出发。(注二)

04王熙凤

每位新的人物出现,做作者总是先概括地讲几句这个人物的性格。同样,用冷子兴的

口介绍凤姐道:“谁知娶了这位奶奶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的夫人,琏爷倒退了一

舍之地。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深细。竟是男人万不及一的。”次又用特

殊的手法,正式介绍凤姐。黛玉刚到贾府,正与贾母谈话,忽听后院有笑声,并大声说话

,她很惊讶,心想这里人都是敛声屏气,怎么此这么放诞无礼,原来就是贾府有名“泼辣

货”王熙凤。接着,她就问黛玉吃的玩的,只管告诉她;老婆子们的不好,也只管告诉她

,并问行李和吩咐收拾房间。又回王夫人发了月钱,和找缎子等等。由这段话,作者给我

们介绍了她在荣府管家,是怎样地忙碌。曹雪芹赋与熙凤的性格是能干和阴险。熙凤和浮

士德卷下所描写的“学士”,是属于同一典型,都是气壮力强,野心勃勃的青年人象征。

他们真以为世界由他们开始,且为他们而设。把这话与熙凤对浮虚说的:“你是素日知道

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以及她素日行止和

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情形,他们恰恰为同一类人物。因恃强的缘故,事事不愿令人褒贬

,即令病也不愿别人提。这种恃强心理,又是虚荣心作祟。浮虚求她为张家退婚,她本不

愿意管,但听静虚说:“虽如此说,只是张家也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知道

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这几句话打动

了她的心。再如贾芸求事,她见了她本是“连正眼也不看”,但听到贾芸说:“昨日晚上

还提起婶娘来,说婶娘身子生得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娘好大精神,竟料理得周周全全;

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得不知怎样了。”你瞧,她听了这话,“满脸是笑,不由的止了步

”。曹雪芹要怎样结束熙凤,不知道。高鹗的结束,以情理讲,尚不算坏。熙凤在荣府管

家,所以言行令从的,固由她的才干,然要是没有贾母等作保障,就难那样事事顺利。在

她管事期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她自己也知道,她对平儿讲:“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

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没有个背地里不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

,无奈一时也难宽放。”她既得罪人,这些人遇机报复也是自然的。

05薛蟠

性格的养成,以写实主义者曹雪芹看来,不是天生,而是由于环境。环境的不同,性

格也随之而异。至于薛蟠,更是环境的产儿。作者讲得明明白白,他“幼年丧父,寡母又

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孥钱

粮,采办杂料。”溺爱又富有,目然养成了任性;加以宝玉二府是他的亲戚,在社会上任

意胡为,法律又无可奈何,因此,造成了公子哥儿薛蟠的典型。我们看宝玉挨打,宝钗误

信由于他的犯告,而引起的风波。“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

;又是宝钗劝他不要逛去;她母亲又说他犯舌,宝玉之打,是他闹的,早已急得乱跳,赌

神发誓得分辨。又骂众人:‘谁这样编派我!我把那囚攮的牙敲了!分明为打了宝玉,没

的献勤儿,拿我做幌子!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了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既拉上

我也不怕,索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命,大家干净!’一面嚷,一面找起一根门

闩来就跑。慌得薛姨妈抓着骂道:‘作死的孽障,你打谁去!你先打死我来!’薛蟠的眼

急得铜铃一般,嚷道:‘何苦来!又不叫我去!又好好的赖我!将来宝玉活一日,我耽一

日的口舌,不如大家死了清静!’薛蟠见宝钗的话句句有理,难以驳正,此母亲的话,反

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正在气头上,未曾想话

之轻重,便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你的心了。从前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

拣有玉的缠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薛蟠见妹妹

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便赌气去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后来薛蟠又和向妈妈和宝钗赔不

是道:“‘妈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必烦恼,从今以后我在不同他们一处吃酒闲逛如何

?’宝钗笑道:‘这才明白过来了。’薛妈妈道:‘你要有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薛

蟠道:‘我若再和他们一处逛,妹妹听见了,只管碎我,在叫我"畜生",如何?何苦来,

为我一个叫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

不是人!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妈,多疼妹妹,反叫娘因子生气,妹妹烦恼,连

个畜生不如了!’口里说着,眼睛里禁不住也滚下泪来。”(注三)只这一段字,薛蟠的

整个心灵,都在这里。他心底本是纯良,然因任性,成了“呆霸王”。薛蟠的一切行为,

主由“任性”而来。

二、宝钗的结局

01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宝钗

宝玉奉旨无奈,娶了他并无感情的薛宝钗,略如前文论。然则在曹雪芹的原书中,他

又是如何落笔以写宝钗的文字呢?可概括成一句话:玉、钗婚后,却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旧

关系。有人说:“黛玉死后,宝钗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宝玉感情上的一段空缺。”又说:

“根据二十回的一条脂批而论定,二人婚后感情美满,谈心话旧。在黛玉死后,宝玉、宝

钗之结合,成为十分自然的事。”这种合二为一论,目前还是有很多人期期不敢苟同。谈

心话旧,可以说是对的,但并不会是“情话缠绵”。他们成其夫妇了,又未成其夫妇。履

行了家长给安排下的喜事礼仪—仅仅如此。他们实际上还是姨姊弟。看宝钗悲叹不详的失

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衿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

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芢苒须当惜,风雨阴情任变迁。( 注四)在曹雪芹笔下,常

常是一笔两用甚至数用,诗词雅谜,诸人的名字多出唐诗,对宝钗一名出处,特举李商隐

的“宝钗无日不生尘”。到八十四回中,其实也暗示得明白:宝玉对宝钗一向只有敬重,

而绝无轻薄狎昵之心。敬重而不亵昵,是两人关系的基本特点。但是这却又不尽然等于“

感情美满”。八十回前,有一段写及宝玉以杨妃比宝钗,宝钗大怒,反唇相稽,词色锐厉

,锐不可当,给了宝玉一个大“下不了台”。试看此种情形,和宝、黛之间的那种实因情

重而引起的口角呕气,全然不是同一性质。故美满二字,未可轻下。

02画册判词及红楼梦曲文

红楼梦第五回

可叹停机德(脂批:此句薛。)

堪怜泳絮才(脂批:此句林。)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脂批:寓意深远,皆生非其地之意。)(注五)

其中末句指宝钗的结局,当与第三句指林黛玉卒同意,即黛玉已就木,宝玉亦冷藏以

终身。如果宝钗后嫁贾雨村,怎说“金簪雪里埋”呢?“皆”字足以显示出林、薛两人命

运相同。作者用“可叹停机德”来形容她。如果他改嫁给忘恩负义的贾雨村,作者决不会

用这种句子颂扬她。退一步说,宝钗后改嫁雨村为贵夫人,则为何将她与黛玉合在一个画

页及判词中?岂不太不搭调了?尚且宝钗亦在宝玉出家不久即卒,作者不用“土”字而用

“雪”字,是针对上文的“林”字是代表黛玉的姓氏,故用雪的谐音字薛,乃不用“土”

,因一个埋字以足。

03居处寓意

宝钗入荣国府,初居梨香院,后居蘅芜院。作者安排此环境给她,与她的性格、修养

、命运是一致的,尤黛玉之于潇湘馆,宝玉之于怡红院。红楼梦第四十回:一同进了蘅芜

院,只觉异香朴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 … 及尽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

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数十菊花,并两步书、茶瓯茶杯而已。床上只挂片青

纱帐幔,金褥也十分朴素。… … (贾母说)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宝钗卧室的陈设,素净的如孀居,被贾母看出来了,要替她改设。那案上朴质的花瓶,暗

示她“定”守其“贫”到归“土”。活着时也如一枝秋菊傲霜节,独战西风,看书饮茶度

日而已。(注六)

04春灯谜语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暂记宝钗制谜云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衿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芢苒须当惜,风雨阴情任变迁。(注七)

此谜相当于前述的判词、曲文,也是宝钗结局的有力证据,“光阴芢苒须当惜”,和

宝钗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一致。

05柳絮词

宝钗填的临江仙咏絮词,可能是导致误以她改嫁“证据”之一,因为其中“好风频借

力,送我上青云”之句。薛家进京除了避祸外,主要是送宝钗待选,情况和元春相类。宝

玉固然才貌稀有,又和宝钗锁是一对,但她也明白他的思想性格和自己不同,嫁给他的后

果当先知晓,但母命甚至元春之命难违,作此词时心态是否意味着青云指宫中呢?这岂是

雨村所能比。综合上论,可见宝钗未改嫁为雨村的贵夫人,而是过着很不“侥幸”的冷凄

孤寂的生活。

三、黛玉的眼泪

曹雪芹对林黛玉之死另有他的解释和理论,不仅仅是由于她的体弱多病。从红楼梦起

头即可得知。第一回,那和尚说的话很重要,引录一段如下:那僧笑道:“… 只因西方

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锳使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

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

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

灌溉之德,均其在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近日这神锳使者,凡心偶嬂,乘此昌

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

偿,趁此到可了结。”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

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过他了。”… 那道人说道:“

果真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故事,更为琐碎细腻了。

”(注八)上面所说的,绛珠草和绛珠仙子就是黛玉,神锳使者就是宝玉,而绛珠仙子下

凡的主要原因就是用眼泪来偿还以前所欠神锳使者的灌溉之恩,所以一旦眼泪流完,她的

使命也就告终,可以向警幻仙子去消案了。所以这样看来,林黛玉之喜哭、善哭、常哭,

并不是泛泛之文,而是其中有深意存焉。林黛玉,动不动就流眼泪,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多

愁善感,或父母早死,身世可怜,而是有着一股更深的、源自前世的,自己都不知道的力

量在冥冥中指使她。所以凡事有林黛玉出现的场面,总是流泪时多,不流泪时反而少。例

子不胜枚举,其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是第四十九回,宝玉去问黛玉为什么同宝钗二人感情忽

然融洽起来,黛玉又哭了起来:宝玉连忙劝道:“这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

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

”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似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

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注九)

这一段文字,与第一回及第五回的“还泪”、“泪尽”之说放在一起读,有其特殊意

义。(一)黛玉几乎是每天非哭流泪不可,因为不如此,她无从完成她的使命。(二)到

第四十七回时,黛玉的眼泪已越流越少离开她眼泪流尽而死的日子已不为远了。“泪尽夭

亡”四字正是黛玉一生的缩写。可是对黛玉最好的描写却是她自己所写的一首“桃花行”

,原诗太长,只节引一段: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 泪自长桃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 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 花尽人倦易黄昏

一生杜宇春归尽 寂寞帘栊空月痕(注十)

四、林黛玉和薛宝钗非情敌

说黛玉和宝钗二人之间一点冲突也没有,当然是违心之论。可是也只发展一小部分而

已,两人并没有对立起来,更说不上成为情敌。相反的,黛玉和宝钗中间的误会还逐渐消

失,终于彼此间产生了了解和同情,感情反而比别人更形浓厚。她们之间的互相了解始于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第二次来大观园饮宴行酒令时,轮到黛玉,无心中漏出了几句西湘记

的戏文,给宝钗听到了,在无人处问她,黛玉向她求饶,宝钗向她说了一套大道理,最后

并说:“…你我只该作些针线之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不过拣那郑经书看看也罢了。最

怕是见了这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

有答应是的一字。

我们知道黛玉素性高傲,不敢轻易许人,更不肯服人。这次对宝钗如此,完全是由于

心中感激,并不是有什么短处给宝钗拿在手,藉以要挟所致。第四十五回,黛玉旧病复发

,宝钗去探望她,引出黛玉这样一段话来:“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是个多心

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说我那些好话,我大感激你。往日

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至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

五岁,竟无一人像你前日德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

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要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竟不介意,

为劝我那些话,可我竟自误了。…”这一段话,真可说是肺腑之言。一方面可以看出宝钗

待人诚恳,并不是在故市小惠,笼络人心,以造成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黛玉的

灵慧讨人喜欢,要是别人以真心待她,她也会以真心待人。从前人把黛玉和宝钗看成对立

的情敌,非但错得离谱,而且有违作者的本意。到了第五十八回,宝钗的母亲,薛姨妈搬

进大观园住,根本就住在潇湘馆内,照顾黛玉,黛玉感激不尽,就随着宝钗叫薛姨妈为“

妈”,并改叫宝钗为“姊姊”,二人的感情又深了一层。第六十二回,还有一段描写更为

传神: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笑到道:“一钟茶,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

吃,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漱一漱口就壳了。”说着,先拿起喝了一

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道:“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

大夫不许多吃茶,这半钟尽壳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袭人虽嘴里不说,心里一定觉得很奇怪,黛玉平日爱洁成癖,而且和宝钗又是这里不

和,那里不和的,现在竟然肯喝宝钗剩下的半杯茶!要不是两人感情非常好,黛玉固然不

会喝,宝钗更不会如此托大,自讨没趣。(注十一)关于黛玉和宝钗之间的关系,也可以

分三层来讲:(一)黛玉和宝钗年数渐大,渐渐懂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孩子气。(二)

黛玉很清楚知道宝玉心中除自己之外,并无他人,然而由于当时宗法社会的风俗习惯的束

缚,大家都不能作任何公开的表示。第二十八回,黛玉向宝玉提起金玉两个字,宝玉急于

剖白,对黛玉说:“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

三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这是宝玉在急得不得了,恨不

得把心挖出来给黛玉看时说的话,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说黛玉在他心中只不过占第

四位。

(三)黛玉和宝钗

程为知己,完全和原著的主题与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宗旨吻合。

至于什么是原作的主题和宗旨?曹雪芹最不愿意落人窠臼,他这部红楼梦绝对与普通

才子佳人书不同,黛玉和宝玉更不是男女二主角,由于小人—如凤姐、袭人等—中间的挑

拨阻挠,婚姻不能如意。同时,他还明白说出,他的目的不过在为“半世亲睹亲闻的几个

女子”作传。而在这些女子之中,最特出的,毫无疑问,是黛玉和宝钗二人。而且两人是

并重的。为此,即使在书中极小的地方,作者都非常留心,唯恐读者误会,处处令黛玉宝

钗二人各展所长,不让其中任何一人独露头角,以免造成轻此重彼的印象。所以在第二十

二回中,黛玉、宝钗、湘云三人去质询宝玉,想把他劝醒,不要迷于禅机时,我们所看到

的是黛玉天资高,口才好;宝钗却是读书多,学问博,两人抢尽锋头,相形之下

最近想看高质量的国产剧是需要缘分与运气的,一不然点开电视一不小心就会被雷得里焦外嫩。盘点盘点国产剧的三观到底是去哪里了!

1、《娘道》

这简直是重男轻女的复辟啊!!这剧的精髓就是生儿子、生儿子、生儿子!!!

女主因为肚子里的遗腹子才被婆家承认;

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给少爷生个儿子报答救命之恩,还能大声的吼出:为了生儿子,我这条贱命算什么!不得不佩服编剧。

并且剧中每一个有点戏份的男人都喜欢女主呀,天惹!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娘之道,哺而无求,养而无求,舍命而无求”这是剧的主题你敢信?

官方的批评就知道这剧的三观毁到什么地步了!

2、《天国的嫁衣》

幸好青春期的我看这电视剧没有被带歪,不然会被人打进医院吧。女主与男主结缘是因为女主的哥哥赌博变卖农产,只有男主过来接收农场,女主却怪男主,不怪她哥,天惹!之后喜欢上男主,但是男主有一个巨漂亮的女朋友啊,但是那又怎么样,我拥有表白权利,所以看看女主怎么发挥主角光环的!

我漂亮的女二表示:????????

天惹,之前还觉得非常合理。想知道更多毁三观的小伙伴剧情可以自己探雷!

3、《一帘幽梦》必须拥有姓名,应该是琼瑶剧都需要拥有姓名

《一帘幽梦》里,费云帆很生气地对绿萍说了这么一句话:“绿萍你只是断了一条腿,紫菱呢?她失去了她的爱情。”

这话你敢信?谁对我说这个话,我打断他两条腿。心疼我的绿萍,作为舞蹈演员,割舍这辈子最爱的舞台,顶不住一场“爱情”。让我们看看渣男的嘴脸

一定要我生儿子并且不要命,抢我男人,变成残疾人,想都不要想我必须是反派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几年前一部大火的电视剧《回家的诱惑》,这部剧的许多情节可以说是让人三观尽毁。

剧中主要讲述的是三家人关系错综复杂的故事:林家,洪家和高家。

林家有一个女儿,一个养女,一个儿子。女儿品如嫁给了洪家儿子世贤,养女艾利则喜欢世贤并且成功的勾引了他。林家的儿子却喜欢着艾利痴心不悔。

洪家有一儿一女以及一个傻侄女,儿子洪世贤就是和林品如以及艾利三角关系不清不楚的那个渣男,女儿可能是剧中唯一一个三观比较正的,所以存在感很低。说到傻侄女她其实是洪爸爸和高家妈妈生的女儿。

再说说高家,高家有一儿一女,儿子是领养的喜欢品如,但是女儿却喜欢这个领养的哥哥,最后兄妹俩居然真的结婚了……

这三家儿女的感情线可以整理为:洪家傻侄女—喜欢—林家儿子—喜欢—林家养女—喜欢—洪家儿子—娶了—林家女儿—喜欢—高家养子—娶了—高家女儿。另外品如的母亲还是高家的保姆。看完这三家的关系,是不是很毁三观?

毁三观的剧情更让人瞠目结舌。艾利成功勾引世贤之后,两人幽会的场景和台词十分雷人,那句“你好骚啊”至今广为流传,还有世贤光明磊落的渣,这三观也让人无话可说。

品如倍受打击落水被救后,后来换了个发型就算是改头换面的回来复仇了,手刃渣男小三的戏码也是大快人心了。

只是这部剧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发展,真的是让人三观尽毁。

萧十一郎,是根据古龙原著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讲述了侠盗萧十一郎意外卷入武林传说中人人觊觎的割鹿刀之争,与武林世家连城璧,江湖第一美人沈璧君之间发生复杂恩怨纠葛的故事。

大致的剧情如下:

沈璧君自幼与连城璧有婚约,然而在嫁人前夕遇见萧十一郎,在一番际遇之下两人从相识到相恋,而自负的连城璧却因其两人关系而对沈璧君多疑,以致两人越走越远。

而此时逍遥侯趁连城璧分心之际,毁了连家堡,这让连城璧颇受打击,但连城璧也同时盘算东山再起的计划,也因此得到了沈璧君的同情和支持。

萧十一郎放下恩怨,与连城璧联手铲除逍遥侯,随后连城璧再次全力对付萧十一郎,甚至学习逍遥侯的武学,最终被手持割鹿刀的萧十一郎所杀。

小时候看这部剧的时候喜欢萧十一郎,而如今对连城璧更为惋惜。

如果没有萧十一郎与沈璧君的相遇,我想连城璧和沈璧君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一个是武林世家,一个是江湖第一美人,可以说的是珠联璧合,羡煞旁人的姻缘也是每个人所梦寐以求。

连城璧对沈璧君一往情深,他疯狂的爱着沈璧君,但是沈璧君的眼中只有萧十一郎,爱情都是自私的,在自私的占有欲的驱使之下,他因爱生恨,虽然其虽是可恨,却也是可怜之人。

在铲除逍遥侯后,他发现沈璧君并没有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曾近他以为这样沈璧君会发现他也一样出色,会回到他的身边,在幻想破灭后,他对萧十一郎展开了报复,但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挽回沈璧君的心,反而让沈璧君对其更加讨厌,于是走向极端而灭亡。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世界上最易变的是人心,都说是连城璧将沈璧君逐渐推给了萧十一郎,我觉的是沈璧君变易的心将自己推向了萧十一郎,就算连城璧不再对沈璧君多疑,也无法阻挡沈璧君的远离。

愿连城璧来世莫沾上一个恨字,也不要被一个情字所辜负。

国产毁三观的太多了,我来回答几个毁的经典的吧。

一、一帘幽梦

琼瑶阿姨的小说真没有不毁的。

渣男先爱上了姐姐绿萍,随后又爱上了妹妹紫萍。看着妹妹跟她的男朋友费云帆你侬我侬,畸形的占有欲开始不安分起来,竟然去跟绿萍妹妹表白说自己爱的一直是她。

姐姐绿萍,有天赋够努力,又考上了知名学府,人生本来是一片光明的。却因为这对男女被害的车祸截肢,事业也毁了。这时候男主慷慨激昂的表达了自己宏伟的爱情观,“你只不过是失去了一条腿,紫菱呢,她失去的是爱情!你只不过失去了一条腿!”

这三观真的雷的我外焦里嫩,尤为深刻啊。

二、情深深雨濛濛

同琼瑶,这个多毁就不用说了。何书恒真是史诗级的渣男,面对依萍的时候可以说出很多唯美的话,转眼又可以对茹萍诉情,明知道茹萍对你有情,当你说喜欢依萍的时候,你就是同时伤害了两个人,最后还职责依萍的这不是那不是,小时候觉得很经典,现在真是三观尽毁。

三、回家的诱惑

这个也不用详说了,人物关系可是相当复杂狗血,当初“为所有爱执着的痛,为所有爱执着的伤”可谓是火遍全网。但经不住越毁越火啊,现在都还有去补剧看看到底是有毁

四、思美人

张馨予和乔振宇主演的。

一时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槽好,不过是接着屈原之名拍的玛丽苏古偶剧,里面出错的 历史 问题,稍微花点时间百度也不至于这样。剧里硬生生的给屈原套上一段生硬的感情戏,楚王设定是个黄金迷。他们要知道估计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大家还知道有哪些,交流交流呀。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国产剧中哪些情节让你三观尽毁?”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娘道》。

《娘道》这部剧我并没有看完,但我就敢说这是我看过最最恶心的一部剧。记得当时是怀孕期间,娘家妈妈过来照顾我。妈妈没有什么文化,也不识字,平时就喜欢看家长里短的电视剧。

起初我并没有看,妈妈大概看了几集,说很好看,又说女猪脚好可怜好可怜。抱着好奇的心态和妈妈一起追。不追不知道,一追三观尽毁。什么不生儿子就是罪过,什么女人就下贱,一切都要忍等等。我承认我只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关键我妈追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从头到尾都在可怜那个女主角。气人的是这部剧收视率居然好的令我瞠目结舌,但我从没因此怀疑过自己的三观,因为这部剧三观尽毁实在是太明显了。

这部剧更细的剧情我就不讲了,因为没看完,不太了解,就不妄加评论了。谢谢!

看了《谎言的诱惑》后,简直是毁了三观呀! 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还非要把这种题材的电视剧搬上荧屏。现在回忆起来简直有点小恶心,同时看到那些职场白领,自己都难免心有余悸,感觉这种片子负面影响好大

尤其侯天来同志可以说把一个衣冠禽兽、口是心非的文化传媒公司老总侯德文演绝了,那猥琐的形象、色眯眯的眼神真是百里挑一, 一个文化公司愣是被他搞成了后宫甄嬛传,无视人伦道德的同时,践踏着公司制度和纪律,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

更令人作呕的是无论是叶辛彤,还是王宏、赵思雨。在侯德文的威逼利诱下,为了那些虚名红利,无不如飞蛾扑火 ,一个个前赴后继的投入侯德文这个年近退休的领导怀里。把职场女性演绎的及其下作、卑贱。

而侯德文还能恬不知耻的每天一如既往的开大会,喝大酒、倡导者他文化的理念 ,简直是秀无耻无底线哪,看了之后对职场女性一直心有余悸。

大家好,我是说的比唱的好听的“歌神哥”,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最近在看胡金铨的**,为什么看他,因为他的**出名呗。徐克的《新龙门客栈》就是翻拍自他的《龙门客栈》,他拍摄的《侠女》还获得国际大奖,对一个对**有着特殊爱好情结的我来说,胡金铨似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可是,看完之后, 我是大失所望。今天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我的感受,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胡金铨的**动不动就两三个小时。本以为他的**情节复杂,需要长时间去铺垫,结果看完之后,事实恰恰相反。他的**,情节往往非常简单,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长的时间呢?说白了就是——啰嗦。以他的**《空山灵雨》为例,故事讲的就是一位老方丈要去世,要把方丈之位传给弟子,结果却围绕盗宝说了将近有半集篇幅。特别是两位盗贼去盗宝的路上,本来三五个镜头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胡金铨却偏偏能拍好几分钟,看得我都快要睡着了。

以《侠女》为例,故事一开始就出现几位和尚,而且令东厂的人非常的害怕,这一点就没有说明情况。男主角去找女主角,结果居然就以身相许了,看的我是云里雾里。看了原著才知道,原来女主角是要报恩,但**也没交代清楚啊!

胡金铨的**,总是把自己标榜为一位美术。画面美,是不错,但是,别忘了美术只是**的一部分,胡金铨的重要身份是导演,忽略里故事情节,而单纯的去追求画面的美,就有点找不着重点了。

但**是一步步发展来的,也得感谢胡金铨,他是香港**重要的一环,好的东西需要发扬,坏的糟粕需要改正,希望现代的导演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国产剧中很多情节都让人三观尽毁。首推《娘道》,歌颂了一个又蠢又贱,忘恩负义,以男人为天,把女儿当地,儿子当拿命根子的女莲花圣母女性形象。

《娘道》女主媖娘为了丈夫,为了丈夫的家族,为了儿子,卑微的在曾买了自己把自己沉河的隆家跪着生活,对害了唯一对自己好的婶子的隆家很“圣母”的无怨无悔的付出。

女主给女儿起名,招娣、盼娣、念娣,为生儿子疯魔了,“我这条贱命算什么!我一定要给继宗生出儿子!”而且剧中个个男人都爱她,为什么爱她?不懂,也许她太卑贱了?

女主可能得了腿软病,这也跪,那也跪,她自认身心卑贱,不跪不安心,把丈夫和女儿们跪没了,女主最终得到了幸福的大团圆结局。

身为80后90后,对琼瑶剧那可真是忠实的消受者了。作为在那个时代的观众,能出现在大家眼里的电视剧作品本来就少之又少,而琼瑶呢,她的电视剧产值一直都是很丰盛的。所以琼瑶剧可以说是陪伴8090后成长的剧。小时候看琼瑶剧的时候,看不懂人情世故,是觉得女主角总是那么善良之类的,长大后再回首琼瑶剧,那可以说是不忍直视,今天就细数一下琼瑶剧里面的白莲花。

新月格格也是琼瑶的代表作,小时候看着就觉得女主是一个温柔美丽,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的角色。现在重新来看,明显就看出来女主就是个小三上位的戏码啊,明明就是新月住在男主家里,然后使得男主父子二人同时喜欢上她,并且尽力讨好正室的女儿,最后上位不成,就自杀了呗。这部剧据说是印证了琼瑶本身,因为琼瑶本来也是个比较成功的第三者。

主要是何书桓太渣,一边和依萍交往,一边又和如萍纠缠不清。这种就是典型的渣男,同时伤害两个女孩子。当时这部电视剧还非常的火,大家还被何书桓和依萍的感情所感动,现在再来看看,觉得这部剧的三观有很多不正的地方。在小时候它是给我们树立了怎样不正确的三观,这种狗血的三角恋,只怕也只能出现在剧里面。

这部剧还有很多的其他的槽点,但最严重的就是何渣男。他和依萍爱的那么轰轰烈烈,依萍为了他甚至都想去死。说着爱情誓言的时候感天动地,但是一转眼和依萍闹矛盾,又去向他的红颜知己如萍诉说。还经常给如萍一些不正确的讯息,游走在两个女人之间,这种渣男应该被打死才好。

但最后结局他和依萍幸福的在一起,这真的让人非常气愤,依萍这一株白菜却被猪拱了。剧里面还有一个渣男是依萍的父亲陆振华,他强抢民女,逼迫他人和他成亲。而且后来还树立一个慈父形象,干涉儿女的感情,站在正义的一方。

但他年轻的时候实在是太坏了,姨太太大部分都是被他抢过来的。在路上看对眼,就把别人抢到家里,当自己的姨太太。但是这种做法非常让人气愤,简直就像豪强一样。总之这部剧里面有很多三观不正的,但是这部剧居然那么火,但大家都非常的吃惊。但如果说是现在还有这种剧,应该是不被大家认可的吧。

近年来的国产剧真是百花齐放 ,各种奇葩剧情天马行空,颠覆了人类的三观。其中又以抗日神剧为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接下来 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让人毁三观的抗战神剧。

主角光环无敌,代表作:黑狐

主角是一个超能手,身手也是达到了超人级别,不仅能熟练的操作各种新出现的武器,还能在鬼子的据点如入无人之境,他自己用的武器王八盒子、土制的手雷、还有飞刀。居然能和鬼子的歪把子、冲锋枪对喷!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功力、

人人都是狙击手,代表做:遍地狼烟

我们都知道王宝强演过一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自从这部剧播出后,很多抗日剧中的狙击手就像开了挂一样,看见有的网友说:你一部剧中不整几个狙击手,不整几把带反光镜的狙击枪,都不好意思说是抗战剧!于是乎很多群演隔着几百米也能爆头了,你真的以为狙击手有这么容易当的吗?

各种小队满天飞,代表作:五号特工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的抗战剧,细分到一个小组七八个人,什么女子特攻队!铁血使命!等等这些剧,就几个女子完成的一部抗战片,她们个个身怀绝技,能以一当十当百,能用石头把天上的飞机炸下来,闯敌军军营如探囊取物,就问你牛不牛!

总结一下:很多抗战剧都有这样的毁三观剧情 ,敌人就像是低智商一样,被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有点偏离 历史 事实了。我也希望这样,我们当年就不会牺牲那么多革命先辈了。 抗战剧我比较中意亮剑,很贴近现实剧情!不知道大家觉得还有哪些毁三观的电视剧?

  红楼梦人物

  (二)

  二木头 二丫头 卜氏 卜世仁 卜固修 入画 入画之叔 入画之婶

  (三)

  于老爷 大了 大姐 大姐儿 万儿 万虚 山子野 小红 小霞 小螺

  小蝉 小鹊 小厮 小丫头 小幺儿 小内监 小舍儿 小蝉儿 小鸠儿

  小道士 小吉祥儿 川宁侯 门子 义忠亲王 卫若兰 女尼 女先儿

  马尚 马魁 马道婆

  (四)

  丰儿 王仁 王氏 王公 王成 王兴 王忠 王荣 王信 王一贴

  王大人 王大夫 王大妈 王大爷 王子胜 王子腾 王夫人

  王太医 王尔调 王奶奶 王奶妈 王老爷 王作梅 王住儿

  王君效 王希献 王和荣 王济仁 王青儿 王板儿 王狗儿

  王家的 王短腿 王善保 王道士 王熙凤 王嬷嬷 王成之父

  王兴媳妇 王信家的 王子腾夫人 王住儿媳妇 王善保家的

  云儿 云光 云老爷 五儿 五嫂子 元春 木居士 太妃 太上皇

  太祖皇帝 尤氏 尤二姐 尤三姐 尤老娘 尤婆子 尤氏母亲

  尤老安人 少妃 牛清 牛继宗 毛半仙 乌进孝 乌庄头 长府官

  长安守备 长安府知府 长安守备之子 仇都尉 凤姐 凤哥

  凤丫头 凤哥儿 凤辣子 文化 文官 文清 文妙真人 方杏

  方椿 引泉 引愁金女 双寿 双瑞 孔继宗 书吏 水溶 水仙庵姑子

  (五)

  玉官 玉桂 玉爱 玉桂儿 玉钏儿 玉钏儿娘 玉桂儿家的玉桂儿媳妇

  玉柱儿媳妇 巧姐 艾官 可人 可儿 可卿 石头 石光珠 石呆子

  石头呆子 平儿 平安节度 东平郡王 世荣 田妈 叶生 叶妈 史公

  史鼎 史鼐 史太君 史湘云 史鼎夫人 史鼐夫人 史湘云夫 史湘云父

  史湘云母 四儿 四姐 四姐儿 北静王 北静郡王 北静王妃 包勇

  白玉钏 白老媳妇 白老媳妇儿 乐善郡王 外藩王爷 宁国公 冯仆

  冯唐 冯渊 冯胖子 冯紫英 司棋 司棋妈

  (六)

  邢氏 邢忠 邢大舅 邢夫人 邢岫烟 邢嫂子 邢德全 老三 老赵

  老僧 老太妃 老苍头 老田妈 老宋妈 老祝妈 老张妈 老叶妈

  老王家的 老王道士 西平王爷 西宁郡王 灰待者 毕大人 毕知庵

  扫红 扫花 豆官 同贵 同喜 朱大娘 朱嫂子 多官儿 多姑娘

  多浑虫 多姑娘儿 色空 邬将军 庆儿 庆国公 刘四 刘氏 刘妈

  刘大夫 刘姥姥 刘铁嘴 兴儿 安国公 许氏 守备之子 阴阳生

  孙大人 孙绍祖

  (七)

  寿儿 寿山伯 芸香 芳官 花母 花自芳 花姐姐 花袭人

  花大姐姐 严老爷 杏奴 李二 李氏 李妈 李纨 李孝 李纹

  李贵 李祥 李绮 李德 李十儿 李少爷 李奶子 李奶奶 李守忠

  李先儿 李店主 李宫裁 李员外 李御史 李婶子 李婶娘

  李衙内 李嬷嬷 杨氏 杨待郎 杨提督 来升 来兴 来旺 来喜

  来旺儿 来升媳妇 来旺之子 来旺家的 来旺媳妇 来喜家的

  来喜媳妇 吴良 吴贵 吴兴 吴大人 吴大娘 吴天佑 吴巡抚

  吴贵儿 吴贵妃 吴贵妻 吴新登 吴兴登 吴兴家的 吴贵媳妇

  吴新登媳妇 吴巡抚大人 时觉 时福 呆霸王 何三 何妈

  何婆 住儿 伴鹤 余信 余信家的 迎春 迎春妈 冷子兴

  冷子兴家的 沁香 沈世兄 沈嬷嬷 宋妈 宋妈妈

  宋嬷嬷 忘仁 良儿 妙玉 张二 张大 张三 张公 张华 张材

  张暂 张大夫 张王氏 张太医 张友士 张先生 张老爷 张奶妈

  张如圭 张法官 张若锦 张金哥 张财主 张家的 张真人

  张道士 张德辉 张爷爷 张大老爷 张材家的 陈翼 陈也俊

  陈瑞文 坠儿 坠儿娘

  (八)

  青儿 英莲 茄官 林三 林海 林妈 林大娘 林之孝

  林如海 林红玉 林黛玉 林之孝妇 林之孝家的 玫瑰花儿

  板儿 枕霞旧友 拐子 抱琴 旺儿 旺儿家的 旺儿嫂子

  旺儿媳妇 忠靖侯 忠义亲王 忠顺王爷 忠顺亲王 贤德妃佳蕙

  侍书 佩凤 金氏 金荣 金星 金钏 金哥 金彩

  金文翔 金钏儿 金寡妇 金鸳鸯 金文翔妇 金文翔家的

  金文翔的媳妇 金彩妻 舍儿 狗儿 周氏 周琼 周瑞

  周二爷 周大娘 周大妈 周太监 周公子 周奶妈 周妈妈

  周贵妃 周姐姐 周家的 周姨娘 周嫂子 周财主 周瑞家的

  周瑞媳妇 郑华 郑好时 郑华家的 郑好时媳妇 郑好时家的

  怡红公子 单大良 单大娘 单聘仁 炒豆儿 净虚 宝玉

  宝官 宝珠 宝钗 宝蟾 定儿 定城侯 空空道人

  (九)

  春纤 春燕 珍珠 珍大奶奶 珍大嫂子 玻璃 封氏 封肃

  赵全 赵天栋 赵天梁 赵太监 赵亦华 赵老爷 赵奶妈

  赵堂官 赵国基 赵侍郎 赵姨娘 赵嬷嬷 赵姨奶奶 茜雪

  茗烟 药官 茫茫大士 荣国公 胡氏 胡太医 胡老爷

  胡君荣 胡斯来 胡道长 胡庸医 胡山子野 胡老名公

  南安王 南安郡王 南安王太妃 栓儿 柳氏 柳芳 柳彪

  柳妈 柳五儿 柳家的 柳湘莲 柳嫂子 柳婶子 柳二媳妇

  柳家媳妇 柱儿 挑雪 临安伯 临昌伯 临安伯诰命

  临昌伯诰命 临安伯老太太 昭儿 昭容 钟情大士 秋纹

  秋桐 秋菱 秋爽居士 香怜 香菱 皇上 皇帝 皇太后

  侯孝康 侯晓明 保宁侯 俞禄 度恨菩提 娄氏 祝妈

  神瑛侍者 送玉人 费大娘 娇红 娇杏 绛珠草 绛珠仙草

  绛珠仙子 绛花洞主

  (十)

  秦氏 秦显 秦钟 秦可卿 秦邦业 秦鲸卿 秦显之妻

  秦显家的 素云 莲花儿 莺儿 莺儿娘 栓儿 桂儿家的

  贾化 贾氏 贾兰 贾母 贾芝 贾芸 贾芷 贾芹 贾芬

  贾芳 贾环 贾法 贾范 贾珍 贾政 贾荇 贾复 贾珖 贾珠

  贾珩 贾效 贾琏 贾赦 贾敕 贾菱 贾(王扁) 贾茵

  贾菌 贾萍 贾敏 贾婆 贾琼 贾琮 贾琛 贾蓝 贾敬

  贾敦 贾瑞 贾菖 贾蓁 贾蓉 贾源 贾蔷 贾演 贾璜

  贾璎 贾璘 贾敷 贾蘅 贾藻 贾天祥 贾元春 贾代化

  贾代修 贾代善 贾代儒 贾存周 贾雨村 贾宝玉 贾时飞

  贾恩侯 贾巧姐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贾喜鸾

  贾四姐儿 贾蓉媳妇 贾琼之母 贾(王扁)之母 夏三

  夏忠 夏妈 夏太太 夏太监 夏奶奶 夏金桂 夏守忠

  夏秉忠 夏婆子 圆信 钱升 钱华 钱槐 倪二 鸳鸯 兼美

  通事官 绣凤 绣桔 绣鸾

  (十一)

  琏二奶奶 黄莺 黄莺儿 曹雪芹 梅翰林 梅翰林之子

  戚建辉 菱洲 袭人 聋子老妈妈 雪雁 探春 惜春 紫云

  紫绡 紫鹃 银姐 银蝶儿 偕鸾 偕鸳 彩儿 彩云 彩凤 彩屏

  彩明 彩哥 彩鸾 彩嫔 彩霞 彩儿娘 彩霞妈 隆儿 绮霞

  (十二)

  琪官 琪官儿 琥珀 靓儿 喜儿 喜鸾 葫芦僧 蒋子宁

  蒋玉函 韩奇 葵官 黑儿 晴雯 景田侯 锄药 智通 智能

  智善 智能儿 嵇好古 程日兴 傅试 傅秋芳 焦大

  粤海将军 焙茗 善姐 善姐儿 谢鲲 跛足道人 渺渺真人

  娲皇 媚人 缕儿

  (十三)

  瑞珠 瑞大奶奶 甄母 甄费 甄士隐 甄夫人 甄友忠

  甄英莲 甄宝玉 甄应嘉 甄家娘子 甄应嘉夫人 蓉哥儿

  蓉哥儿媳妇 赖二 赖大 赖升 赖尚荣 赖嫂子 赖嬷嬷

  赖二家的 赖大家的 赖大奶奶 赖升家的 赖大的媳妇

  裘良 裘世安 裘太监 龄官 畸人 傻大姐 傻大舅

  傻大姐妈 锦乡侯 锦乡侯诰命 詹光 詹会 詹子亮 鲍二

  鲍音 鲍太医 鲍二家的 鲍二媳妇 痴梦仙姑

  (十四)

  碧月 碧痕 翡翠 静虚 槛外人 算命先生 潇湘妃子

  嫣红 翠云 翠缕 翠墨

  (十五)

  璜嫂子 璜大奶奶 蕙香 蕉下客 蕊官 蕊珠 醉金刚 墨雨

  篆儿 稻香老农 潘又安 潘三保 鹤仙 缮国公

  (十六)

  靛儿 薛父 薛公 薛蟠 薛蝌 薛文起 薛宝钗 薛宝琴

  薛姨妈 霍启 臻儿 鹦哥 鹦鹉 穆莳

  (十七)及以上

  戴权 戴良 檀云 襄阳侯 藕官 藕榭 癞头僧 蘅芜君

  警幻仙子 警幻仙姑 麝月 颦儿 颦卿

  曹家故宫资料--康熙赐药和曹寅病故

  摘要:曹家故宫资料--康熙赐药和曹寅病故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3日, 星期五 13:18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曹家故宫资料--曹寅亏空

  摘要:曹家故宫资料--曹寅亏空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3日, 星期五 12:55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北静王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北静王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8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鲍太医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鲍太医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7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鲍太医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鲍太医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7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鲍二家的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鲍二家的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6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鲍二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鲍二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6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鲍二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鲍二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5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抱琴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抱琴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4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保宁侯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保宁侯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3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宝珠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宝珠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2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宝琴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宝琴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1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宝官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宝官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50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宝蟾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宝蟾 查看全文

  - 作者: hongloumeng 2005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3:49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红楼梦人物谱--伴鹤

  摘要:红楼梦人物谱--伴鹤 查看全文

1《一帘幽梦》

琼瑶阿姨的电视剧想必大家都看过。曾经风靡两岸三地的琼瑶电视剧如今却被认为是在歪曲年轻人的爱情观。琼瑶阿姨本人的爱情故事据说也可以拍一部电视剧了。《一帘幽梦》紫菱抢走了姐姐绿萍的未婚夫,与男主楚濂勾勾搭搭,还能被琼瑶阿姨写成人畜无害的模样。而绿萍就要甘心承受被横刀夺爱,失去一条腿的痛苦。剧中经典台词:“你不过失去了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可是她的爱情。”也成为全片最大槽点。

2《情深深雨濛濛》

《情深深雨濛濛》也是琼瑶阿姨的代表作之一,集合了所有琼瑶电视剧的要素。男主不渣不琼瑶,没有小三不琼瑶。重温经典大家才发现,原来何书桓并不是表面那样的痴情,而是个妥妥的渣男。一边说爱着依萍,一边又对如萍说不确定自己究竟更爱哪个。如萍也因为介入何书桓和依萍的感情而被大家称为绿茶婊,更不用提剧中尓豪和可云那档子事了。整部剧中也只有杜飞这个看似最搞笑的人一直三观在线。

3《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里虽然优秀演员众多,袁泉,马伊琍等实力派演员演技在线没有什么好吐槽的。这部剧虽然打着中年女性励志剧的旗号,然而拍出来的确是披着中年外衣的狗血偶像剧。亦舒原著里的子君因为婚变从一个家庭主妇变成了独立自强的职场新女性。电视剧中的子君却事事都要依靠贺涵,最后因为日久生情爱上了闺蜜的男朋友,这哪里是脱胎换骨的励志剧,和女主都对的玛丽苏套路根本就没有区别。

娘道大结局是隆家作为孝兴大户,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便将选好的河姑瑛娘祭河,却因发生意外致使瑛娘被养父母收留,长大成人的瑛娘,阴差阳错的救下了,离家出走的继宗,两人遂暗生情愫结婚。

虽然瑛娘接连怀孕,但却连生了三个女儿,盼子心切的婆婆,在张神仙的花言巧语下,误将三女儿认作星,为了保护女儿,继宗带着瑛娘离开隆家,反遭义弟时少卿陷害身亡。

得知丈夫亡故的消息,瑛娘很是难过,却发现她已怀了继宗的第四个孩子,无奈的她只好投靠娘家哥哥,为了烟钱哥哥竟狠心卖掉了瑛娘的三女儿,逼迫瑛娘愤而放火,最终锒铛入狱,苦命的她却在牢里生下了儿子牢生。

自认瑛娘和时少卿不清不楚,延宗欲置瑛娘于死地,后因管家隆福的解释,他才明白自己险些犯下大错,在暗查瑛娘的过往后,延宗竟喜欢上他的二嫂,虽然他大胆表白,却被专情的瑛娘婉拒。

随后,瑛娘带着三个孩子去寻找被卖掉的三女儿,此时民国政治动乱,军阀混战,瑛娘在途中又与另外几个孩子走散,从此,她便以找到孩子为活着的目的,虽然历经了生离死别,也曾不被孩子认可,但她用无私的母爱感动了大家,最终与孩子们团圆。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娘之道,哺而无求,养而无求,舍命而无求。这是一位身处乱世之中的母亲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大河之畔,瑛子卖身葬父成了孝兴隆家的河姑,祭河死里逃生后,阴差阳错嫁给了隆家离家出走的二少爷继宗。

当年的河姑突然成了二少奶奶,隆家怎肯相认?因腹中怀着隆家的孩子才得以入门,她为隆家的二少爷隆继宗先后生下了四个孩子,可命运多舛,继宗被奸人所害,瑛娘(岳丽娜饰)的四个孩子又相继丢失。

失去了所有孩子的她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她欲投河时被神秘人所救,她收养了神秘人的孩子,取名五儿。从此,瑛娘便带着五儿开始了寻子之路,这一找就是十余年。数年后,孩子们都长大了。

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有的一直在期待着与母亲的重聚,也有的却不愿承认自己有她这样一位不够光鲜的母亲,时局动荡,山河破碎,在敌人的威胁,土匪的逼迫,奸人的纠缠下,瑛娘一生不卑不亢,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母爱传奇。

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政治家王安石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唐玄宗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启迪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得胜的旧党一下子失去了攻讦的对手,一党一派一条心的日子士大夫是过不下去的,于是内部又分裂为“洛党”“蜀党”和“朔党”三党,彼此之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歧互相谩骂,势同水火,比当初同新党的斗争还要激烈。

为了国家的富强,经济的昌盛,中国古代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和有为的政治家,无不变法图存,经历着辉煌与失败。这里面,有悲剧的英雄,有名标青史的能臣和帝王,也有曾经叨扰千古骂名的历史过客。王安石,便是这样一位历史的过客,留下了印迹,留下了身后的是是非非,却并没有留下辉煌。要说有辉煌的话,那也是文学,而非政绩。

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入为三司度支判官,感于北宋积弱积贫的现状,遂向宋仁宗建言:要求变法以图强。乐于守成,而不思创举的赵祯并不以他的建言为意。直至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即神宗即位的第二年,王安石才被从小喜读韩非子,热衷于变法理财的赵顼拜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翌年升任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的主张。其均输、青苗、方田均税、农田水利、免税,市易诸法,利在理财富国;保马、保甲、将兵诸法利在精兵简政,便利于民。王安石处于“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良好用心,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决心两度罢相,不避艰险,推行新法,结果,劳心费神,事倍功半,不但没有取得变法的成功,反而在众多大官僚的反对声中,在自己阵营不断的内讧和分裂中,在宋神宗的疑虑和以贤德著称的曹皇后(仁宗妻)、高皇后(英宗妻)、向皇后(神宗妻)的干预下宣告了变法的失败,并于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再度罢相,从此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后来,以蔡京为首的新党虽然打着王安石变法的旗号,继续推行已经变味,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敛财扰民的工具的新法,并设元佑党人碑迫害当时反对新法的一代名臣,却也因为贪污腐败,蝇营狗苟,为天下所不齿,最终成为断送北宋江山的乱臣贼子,自己遗臭万年,也累及王安石,遭逢了千年的骂名。

有良好的愿望和动机,并不一定就产生良好的结果。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可以作为这一论断的注脚。古来变法,实际上所要解决的就是四个字“理财、用人”。理财为了富国强兵,是变法最基本的需求;而用人则关系到财理到哪里去了,实际关系到变法的成败。王安石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用人的问题,因此,他的初衷很好,措施也不能说不得力的变法却没有收到应有的结果,反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大悖于王安石的良苦用心,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不管当代的历史学界怎样诽谤反对新法的韩琦(前宰相)、富弼(知延州,抵御西夏,守护西北疆土的能臣,前宰相),司马光(伟大的史学家,个人品行无可挑剔者),文彦博(枢密使、一代诤臣),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甚至苏轼兄弟,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几乎宋史上有名的一代名臣,他们在其他方面都堪称泰斗、干才,在个人品格上也足可以光照千秋,怎么不约而同地都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呢?后妃史上,贤德自守,不逾闺训半寸、无人可以企及的曹后、高后那样深明事理的女主,怎么也加入到本来有利于赵氏统治的变法的反对者之列呢?简单地用大地主、大官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联合反对重在抑制豪强兼并的新法,从而导致了新法的失败,这是不科学的,至少是违背了历史事实本身。

纵观王安石变法的用人,基本贯彻着党同伐异的干部路线。只要是口头上坚决拥护新法,并且不惜矫枉过正地推行他所以为的新法的后进,不管其人品怎样,节操如何、是否有胸襟为了终极目标,就能虚怀若谷地博采众家之益言,忍辱负重地团结同人,目标一致地坚定地走到底,都是王安石信任重用的对象。而恰恰是这些人,大多处于政治投机的动机,并不真心拥护变法改革,只是借用这一终南捷径,来实现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目的而已。曾布是王安石推介为主管变法的司农寺的少卿,也是青苗,市易诸法的参与制定者,但在朝臣,后党一致反对下,神宗对变法有所动摇时,即联合另一个市易法的倡议人魏继宗攻讦实施此法的王安石的另一个得力助手吕嘉问,止此一点,可见曾布,魏继宗人品之一斑。首倡差役诸法害农的前三司使韩绛(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继为宰相,继续推行新法者)与王安石得力助手吕惠卿多有不和,王安石复相后,又于市易司用人与王安石意见相左,自请辞职外任知州。王安石荐用吕嘉问为市易司,又为吕惠卿所不满,双方时有芥蒂,为王安石子王雱所知,雱仅指示御史中丞邓纨上书弹劾吕惠卿在华亭县借富民家财置田产,由县吏收租,“交接贪污”,致使吕惠卿罢政,牵连同人章淳,使王安石又失两臂膀。这样一个临时拼凑的,貌合神离的变法集团,个人品行又可以时时为人添加攻讦、弹劾的理由,怎能不让王安石内外交困,陷于两难之境呢?

接任王安石宰相的枢密使吴充,是王安石的儿女亲家,却不心许新法,率先变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竟然与前宰相富弼女婿冯京联合支持言官郑侠上书攻击吕“惠卿朋党奸邪”。闲居洛阳四年的司马光上书言及新法弊端,一是青苗钱,使民负债,官无所得。二是免役敛钱,养浮浪之人。三是保甲扰民。至少是触到了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官吏变本加厉,使该法变质的实际。在外有强大政敌,内部又涣散离心离德的情况下,独木难支的王安石只有息政败北,哪里能有其他的选择?至此,新法便成了蔡京六贼(高俅、童贯、王黼、朱缅、李彦)揽财害民的工具,致使天下纷扰,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使王安石多少年蒙受了不白之冤!

假如王安石能开诚布公地与韩琦、富弼、范纯仁、司马光、文彦博这些当年的改革者、智者作倾心之谈,以国之根本打动他们,相信这些名臣大多数决不会抱残守缺,坚持腐朽之见,仅以利己来论国事。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贪赃枉法、利禄熏心的腐败官僚。王安石在建立改革的统一战线方面首先失之偏狭,以至树敌过多。假如王安石在用人上,听其言而观其行,坚持用人唯贤的路线,而不是党同伐异,至少,新法在实行过程中便不会变味,变着法儿来扰民,成为某些打着变法之名来营私舞弊,肥了私囊的新贵们翻云覆雨的工具。名臣们一致反对王安石变法,恐怕很大程度在他的用人上,他所任用的一些人,为名臣们所不齿,自然不屑与之为伍。而且,像苏轼兄弟也不是一概反对变法,否则便不会有“司马牛”的故事了。

不管怎样韩琦的道德无庸置疑,但他的能力就有些问题了,在北宋西夏国之间的战争他是定难战区的司令官。他有个特点,就是屡战屡败,纵观宋史研究,就会发现韩琦的智商有些问题。在他的那个著名的“七条例”中的内容实在令人精神恍惚。他认为放弃植树国防(当然指变法后),放弃于高丽通商,护城河随它淤塞,城墙随它倒塌,人民随它痛苦,就会使辽国欢欣,不再找北宋麻烦。赵顼远小人奸佞(王安市)亲正人君子(他与司马光)就会使天下太平。我们真搞不明白一个爱国者为何用这样的措辞。文彦博,这个人没有民本思想,赵顼曾经对他说“小民们支持变法”。文彦博说“陛下是靠小民治国还是靠士大夫治国“。目光短浅之本质暴露无遗,我们真搞不明白为什末一位孔孟之道的坚持者为什末会如此反对孟柯的思想。北宋大多是诤臣,原因很简单,在北宋胡说八道的最严厉惩罚不过是远离中央,贬为地方官。这更可能是一种奖励,不仅既得利益不受损,而且还得到正值等好名声。这点宋做的不如唐,因为在唐朝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在那个年代出现魏征才是值得中国人欣慰的事。 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范仲淹的人品我一直有些怀疑,在语文书上范仲淹被描述成一个忠心爱国,敢于抗击西夏人的文戎双料英雄,其实这是一种避重就轻的说法。范仲淹在军事上是个外门汉,但对内宣传能力举世无双,他到定难战区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宣传“小范老子(他自己)胸中百万甲兵不似老范老子(范雍)可欺'

结果在他与韩琦的带领下宋军大败。范仲淹执政颇为玲珑,他的新政不怎末成功就放弃了(为了避免人身攻击)它可比王安石差远了。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道德高尚并不代表能力强,而那些名臣的道德本身就有些迂腐。那些所谓的杰出的人不懂得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虽然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单导致的结果很严重。如果不是王安石的变法,北宋可能连西夏都对付不了)后来在王安石的提拔下被送出了一位军事天才王韶,他是带领变法后的军队击败了西夏,收复了实现土番国200年的领土),更不用提女真了。

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918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