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优缺点是什么

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优缺点是什么,第1张

集成电路按晶体管的性质分为TTL和CMOS两大类,TTL以速度见长,CMOS以功耗低而著称,其中CMOS电路以其优良的特性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

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缩写。(PMOS管和NMOS管)共同构成的互补型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它的特点是低功耗。由于CMOS中一对MOS组成的门电路在瞬间看,要么PMOS导通,要么NMOS导通,要么都截至,比线性的三极管(BJT)效率要高得多,因此功耗很低。

TTL全称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即BJT-BJT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子技术中常用的一种逻辑门电路,应用较早,技术已比较成熟。TTL主要有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即双极结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和电阻构成,具有速度快的特点。最早的TTL门电路是74系列,后来出现了74H系列,74L系列,74LS,74AS,74ALS等系列。但是由于TTL功耗大等缺点,正逐渐被CMOS电路取代。

什么是闪光指数?

闪光指数是表示闪光灯性能、反映发光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用英文缩写“GN”来表示。按照国际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闪光指数定义是:当相机内的胶片(或感光元件)得到合适的曝光量时,相机镜头的F光圈值与闪光灯到被摄体之间的距离L的乘积,称为闪光指数,即GN=F×L。通常,感光度以ISO100为基准,距离以米为单位来设定。

外接闪光灯的有效闪光距离更远

相机内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很低,一般在GN12左右,外接闪光灯可以达到GN30,甚至GN50以上。每种闪光灯的闪光灯指数各不同,比较保险的闪光摄影距离大约在2~4米之间,基本可防止闪光摄影失败,过近则曝光过度、过远则曝光不足。闪光灯有效距离十分有限,由于闪光亮度强烈耀眼,因此很多人认为它能达到较远的距离,其实不然。

闪光灯有效距离十分有限,经常出现远距离主体曝光不足

知道了闪光指数,在闪光摄影时,就可以根据被摄体的距离来确定镜头的光圈值,或根据镜头的光圈值来确定闪光的有效距离,即闪光灯所能照亮的距离范围。由于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很短,此时快门设置就不太重要了,设置成为安全快门就可以了。

闪光距离与光圈和感光度的关系

通常,在手动闪光摄影时,由已知的闪光指数、摄影距离来计算出适当的光圈,例如,已知闪光灯的闪光指数为GN24、摄影距离为3米,根据上述公式即可求出适当的光圈应为F8(24÷3)。闪光灯的闪光指数越大,在相同的摄影距离时,允许采用的光圈也就越小,这样,被摄体可以获得的景深也就越长;同样,在相同的光圈时,有效摄影距离也就越远。

感光度与闪光距离的关系遵循“闪光距离法则”,即距离乘2,感光度乘4。例如,假设闪光灯在ISO100感光度时的有效距离为5m,如果你需要闪光距离达到10米,则需要使用ISO400的感光度。

CMOS与TTL的区别:

1、性质不同:

TTL:指定IP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

CMOS:是指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一种技术或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芯片,是电脑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

2、用处不同:

TTL的主要作用:是避免IP包在网络中的无限循环和收发,节省了网络资源,并能使IP包的发送者能收到告警消息。

CMOS的主要作用:一是用于计算机信息保存,二是在数字影像领域,三是在更加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

3、设置不同:

CMOS:如果是兼容台式电脑,并且是Award、AMI、Phoenix公司的BIOS设置程序,那么开机后按Delete键或小键盘上的Del键就可以进入CMOS设置界面。

TTL:发送主机设置的,以防止数据包不断在IP互联网络上永不终止地循环。转发IP数据包时,要求路由器至少将 TTL 减小 1。

4、电平不同:

TTL电平:输出高电平>24V,输出低电平<04V。在室温下,一般输出高电平是35V,输出低电平是02V。最小输入高电平和低电平:输入高电平>=20V,输入低电平<=08V,噪声容限是04V。

CMOS电平:1逻辑电平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0逻辑电平接近于0V。而且具有很宽的噪声容限。

5、电路作用不同:

TTL电路是:电流控制器件,

CMOS电路:是电压控制器件。

6、传输速度不同:

TTL电路的速度快,传输延迟时间短(5-10ns),但是功耗大。

CMOS电路的速度慢,传输延迟时间长(25-50ns),但功耗低。

电子工程师的短视频社区

500万+工程师都在用

打开APP

数字电路中尖峰电流的形成原理解析

lhl545545

2019-11-06

7737

分享海报

EMC/EMI设计

984人已加入

+加入圈子

描述

尖峰电流的形成:

数字电路输出高电平时从电源拉出的电流Ioh和低电平输出时灌入的电流Iol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即:Iol>Ioh。以下图的TTL与非门为例说明尖峰电流的形成:

输出电压如右图(a)所示,理论上电源电流的波形如右图(b),而实际的电源电流保险如右图(c)。由图(c)可以看出在输出由低电平转换到高电平时电源电流有一个短暂而幅度很大的尖峰。尖峰电源电流的波形随所用器件的类型和输出端所接的电容负载而异。

产生尖峰电流的主要原因是:

输出级的T3、T4管短设计内同时导通。在与非门由输出低电平转向高电平的过程中,输入电压的负跳变在T2和T3的基极回路内产生很大的反向驱动电流,由于T3的饱和深度设计得比T2大,反向驱动电流将使T2首先脱离饱和而截止。T2截止后,其集电极电位上升,使T4导通。可是此时T3还未脱离饱和,因此在极短得设计内T3和T4将同时导通,从而产生很大的ic4,使电源电流形成尖峰电流。图中的R4正是为了限制此尖峰电流而设计。

低功耗型TTL门电路中的R4较大,因此其尖峰电流较小。当输入电压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与非门输出电平由高变低,这时T3、T4也可能同时导通。但当T3开始进入导通时,T4处于放大状态,两管的集-射间电压较大,故所产生的尖峰电流较小,对电源电流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产生尖峰电流的另一个原因是负载电容的影响。与非门输出端实际上存在负载电容CL,当门的输出由低转换到高时,电源电压由T4对电容CL充电,因此形成尖峰电流。

当与非门的输出由高电平转换到低电平时,电容CL通过T3放电。此时放电电流不通过电源,故CL的放电电流对电源电流无影响。

  1、单反相机的TTL是指通过镜头测光正式闪光前,闪光灯先发出一个预闪,相机测光系统通过镜头测量这个预闪,综合相机的其他参数计算并发出闪光指令给闪光灯闪光。从而得到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预闪和正式闪光是在一瞬间完成的,所以我们通常就感觉是一次闪光。TTL闪光是最先进,最智能的一种闪光方式,大部分时候都可以获得准确曝光的照片。

 2、尼康sb28闪灯,只能使用sb28的手动曝光M,光圈自动A模式,不能使用TTL闪光模式,也不支持闪光灯与镜头同步变焦功能。使用闪光灯手动模式M时,需要根据所选的闪光输出距离,背景反差等来计算出所选的光圈使用光圈自动A模式相对简单,先将闪光灯和相机设置成相同的ISO,相同的光圈,然后调整灯头焦段和相机所选的镜头焦距大致相同,拍摄时,闪光灯会自动计算并控制闪光,获得准确曝光的照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897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