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少女》:民乐与西洋乐的对决,你猜谁赢了?

《闪光少女》:民乐与西洋乐的对决,你猜谁赢了?,第1张

文/陈安若

看了超前点映,片子出乎意料的好看,音乐太棒,影片为中国民乐的推广贡献了一份力量。

**开头用夸张的手法,展示了音乐学院里西洋乐学生与民乐系学生之间的冲突,最后到了用铁栅栏隔离的地步。

**故事梗概是:从小弹扬琴的女孩陈惊(神经)(徐璐饰),喜欢上了弹钢琴的王文学长,却遭到了鄙视,嫌民乐的土。凭着不服输的劲,加上同学兼好友的油渣(彭昱畅饰)鼓励打气,跟二次元同学组成“25次元乐队”,终于让高傲的学长认识了扬琴,但是表白依然失败。在校方对民乐不重视,准备取消下一年的民乐招生时,二次元的大神千指大人(刘泳希饰)站了出来,集结民乐同学,用斗琴的方式最终让民乐立足,让西洋乐学生甘拜下风,并助她们登上国家大舞台,重振了中国古民乐。最后陈惊才发现,最好的爱原来一直默默陪在身边。

作为轻松校园喜剧励志片,展示了年轻人的朝气,懵懂又冲动的爱恋,二次元的另类可爱,学生们不服输的拼劲,以及很多民乐+西洋乐的音乐视听享受。

陈惊表白被拒受挫时,让油渣鼓励她,放一首让人马上激进有力量的歌,于是油渣放起了《国歌》。刹那间,真的是符合主题,立马让人有站起来的冲动,精神大振!

片中有传统的《百鸟朝凤》,有风靡网络的二次元神曲《权御天下》,当千指大人弹奏出第一个音符时瞬间燃爆,激荡的乐曲,让人心潮澎湃。冷酷帅气的个性外表、神一样的演奏手速,顿时圈粉无数。

刘泳希本人有着古筝十级的演奏水准,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她,现实中也十分出色,真是戏里戏外为她着迷。

特别是在跟西洋乐挑战比赛的那一段,在领导视察时,千指大人搬出古筝,面对栅栏悠然而坐,气定神闲奏出第一声古乐曲,顿时惊为天人,有种遗世独立、睥睨天下的美。

片中还呈现了西洋经典乐《野蜂飞舞》,我原来只听过钢琴弹奏,这一次是所有的西洋乐器,加上民乐乐器完美配合,有很不一样的感觉。

就像油渣说的:古典民乐与西洋乐同祖同宗,哪有什么贵贱之分,而且民乐流传时间更久远。

民乐乐器完美兼容西洋音乐,而西洋音乐却演奏不出民乐的那份独特。俗说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是要把中国古民乐发扬光大。

最后西洋乐的学生愿赌服输,相爱相杀后,终于与民乐学生打成一片,互相理解帮助。

片中冒出来很多搞笑金句:

“像你这么没心没肺的,体重一定很轻吧。”

“我有点瞎,没听清啊。”

“你,太丧了!”

“在二次元的世界里,颜值即正义。”

还有学校里的一些奇葩生活技能:用饮水机涮火锅,用头发拉直夹板裹上锡纸烤肉等等,学生创意无限。

老干部打扮的陈奕迅,演得很像学校上级领导,一板一眼的严肃样颠覆了现实中的活泼鬼马,看了很想笑。

友情嘉宾闫妮、耿乐出场也是搞笑。

最大的彩蛋是剧组整来了一套源自湖北的编钟,最后的音乐会上,古音悠扬,古乐流淌,天人合一,非常完美!

顺便看看我的其他影评~

我很喜欢《闪光少女》这部剧,虽然从制作和创作层面它还没有足够优秀。但看完仍然欣喜。因为它是一部纯粹的青春片,它最终表达的主题,正是我们所经历过的纯粹的青春——会为偏见而抗争、会为理想而奋进、会为一口气而争输赢、也会为一段懵懂的初恋而喜悦。很值得一看,会让你的心情非常爽快。

该片讲述的是:陈惊是一个古灵精怪、敢爱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称“神经”。作为音乐附中的奇葩人物,陈惊人缘欠佳只有男闺蜜“油渣”甘愿为她鞍前马后。

自信满满的陈惊恋上了校草师哥,不料却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还引起了校园两大院系之间的大混战。为了向师哥证明自己,陈惊联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组成25次元乐团,挑战权威、破除成见,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

一个懵懂怪力的少女,一场默默守护的爱恋,一群奇葩义气的小伙伴,“神经女孩”如何逆袭成为“闪光少女”?2017年暑期《闪光少女》放肆揭晓——不一样,又怎样!

片子中的音乐细节非常真实,很多梗只有真正搞音乐的才能明白,比如管弦乐器通常是十二平均律,而民乐器常有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所以管弦乐队和民乐队合奏的时候律制会冲突——民乐的人通常很适应但西洋乐的人常常会非常不适应。这类细节在片子中还有很多很多。

虽然这部**的确存在一些尴尬的细节、也存在一些生套二次元而水土不服的桥段,不过没关系啊,正如**里笨拙青涩的少年少女一样,这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闪光少女》能有这份对少数派的支持、能有对二次元题材大胆的尝试,让人看到了国产青春片的另一种可能,给点耐心,去探索看看少数派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就像那头发出52赫兹声波的鲸鱼一样,即使很孤独,依然坚持歌唱寻找同类。

从小爱好并学习古筝演奏的我,看了这部**,才知道古筝不仅可以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更可以混剪潮流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在这样一部充满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以及现代混剪古风音乐层出不穷的青春乐章,我看到憧憬的青春的样子。

混杂一个懵懂奇葩乐观的少女,一场默默守护挚爱乐器的震撼心灵的西洋乐和民乐的音乐决斗,一群坚持勇敢义气的小伙伴……

“神经女孩”在音乐和热爱里逆袭成为“闪光少女”?

一个古灵精怪“神经”少女陈惊,从恋上了校草师哥,到引起了校园西洋乐和民乐两大院系之间的大混战,再到联手“502宿舍”四位美少女组成25次元乐团,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音乐青春趣事。

古筝的细水流成,也可以激情如战歌。

扬琴的静若流水,更可以激荡山河直闯人心。

琵琶的甄软柔情,竟可以行云流水逆流而上。

阮的温文尔雅,但可以错落有致散发热情。

二胡的有偿温暖,却可以破壁战歌策马奔腾。

编钟的绕梁余音,将古代殿堂里的空灵穿越到今。

钢琴依旧舒缓动人,或激荡心灵。

竖琴也柔软细腻,亲亲你心。

小提琴的野蜂飞舞演奏,将那蜂蜜群飞的画面感跃然脑海。

……

音乐的世界,没有古今,更没有中西,没有国界,亦没有藩篱,它穿越过青春的脸庞,播种进这些美少男女的心里一颗种子——热爱生命。

清晨的少男女们,没有大多数青春偶像剧里爱的死去活来,恨的惊天动地,但有青春期初恋的酸涩和懵懂,也有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努力拼搏,一切爱恋和执着,在音乐的世界里如同音符乐章,有快乐的轻快节奏,也有拒绝的低沉拍子,更有重新生活的乐观序曲……

一群爱音乐爱演奏的热血小少年们,在不以谈恋爱为主线却音乐充满的校园剧,竟将自己的乐器与对音乐的执着完美融合,在彼此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化学反应,激发出心底的热爱和激情,更掀起了一大波民乐传承的热浪。

古代王朝,无论各种王宫庆典,亦或是贵族的休闲娱乐都有乐队伴奏,都有音乐相随。

特别是古代诗词歌赋,现在我们背诵的诗词,在古代可都是有配乐,可唱诵的。但可惜那些诗词配乐的谱子早已失传了,如果我国的民乐也逐渐的被大多数国人遗忘或放弃,专心追逐西洋乐器的话,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真的就再也听不到那么美妙绝伦的民乐了。

你的青春你做主。

女主有个很棒的家庭教育环境,所以她乐观开朗,勇敢积极,在她面对挫折时和她妈妈谈起想放弃学习扬琴时,她的妈妈不是怒骂或生气指责,而是非常平静给她解释来龙去脉,让她自己去和扬琴分手,如果她自己想通,不是一时冲动,她妈妈也欣然接受。

女主的妈妈的建议就是让她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灵,对扬琴11年的学习,是爱?是坚持?是煎熬?还是误会?全由自己找到答案,人生不是也如此吗?

开明的通情达理的家庭教育下,就是特别能够养育出像女主这样积极乐观的孩子。更是这样的教育下,才有一个让我们惊喜的快乐女主,才创造出女主一群小伙伴们的怦然心动的音乐青春。

美国有一系列非常赞的**《歌舞青春》,而在中国**逐渐发展的今天,我们也看到了令人期待的中国版的音乐青春——《闪光少女》,闪光的不仅仅是那些爱音乐的民乐少女们,更是那些闪耀的音符乐章,不仅穿越**,直击每一位国人的心灵,更震撼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民乐也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在学校里,民乐一直被西洋乐打压,连学校都不愿意继续招生了。

终于在女主表白校草师兄失败的一次冲突后,油渣忍不住了发飙。

你不喜欢可以,但你要尊重别人的梦想和喜好, 无论是选择学习西洋乐还是民乐,亦或是热爱二次元的少女们,所有的少年们各有所爱,各有所持,尊重才是成熟的开始,更是因为都是对音乐的热爱,更是惺惺相惜……那些这是正是《闪光少女》最可爱的地方。

怦然心动的音乐青春里,有初恋的喜欢、拒绝、释然;有对兴趣的坚持和刻意练习;有西洋乐和民乐乐器的演奏“拼杀”斗琴、更有穿越挣扎和表现找到热爱的本源探索……

一场音乐青春的少男少女们,用轻松愉快的校园音乐喜剧来诉说中华传统民乐,美妙绝伦,经典非凡,需要大家的热爱、学习、传承,才有机会发扬光大,让世代的国人能够聆听和熏陶。

《闪光少女》是那么的有情、有爱、有乐、有料、有用、有感——

学会珍惜自己选择的兴趣,也热爱自己心动的音乐和乐器,我决定每天抽出时间与我的古筝再谈一次恋爱。

故事讲述主修中乐,外号「神经」的怪诞少女陈惊(徐璐饰) 恋上西乐校草师兄,表白却惨遭嘲笑和奚落,引爆积怨甚久的中、西乐两大院系大混战。陈惊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不惜拉着死党「油渣」(彭昱畅饰),用手办收卖「502号房」的神秘中乐少女,组成25次元乐团,向西乐及学校下战帖,证明音乐没有分高低,只有爱与不爱。

在此,学生投出了一个问题,学校的存在是什么?传授知识的地方,还是赚钱的地方?学校应该要著重学生的成长,还是学校的名声?这个简单的问题,却在现代的社会变得毫不简单。学府变成学店,为了赚取金钱滥收学生、为了金钱取消少人报名的学系。还会有人记得,学校的首要条件是传承知识吗?

如果我们将音乐放在功名之上,音乐便会变质,变成俗不可耐的嘈音。如院长一样,他觉得没前途的中乐会干扰优雅的西乐,因此将中乐学系弄成跟牢房一样,以免拉底西乐学系的质素。

这套剧情简单纯粹的**,并非只是单纯的谈音乐谈恋爱,而是带出了更複杂的社会问题

“人生巨浪中的小木船,颠簸的自信不够果断,你的泪光柔软了倔强。这一闪,生命全都被你照亮,这一身洒满一夜星光,让所有伤感,都得以回甘……”

看完“闪光少女”后,我百感交集,没有缓过神来……多么燃!多么热血的青春啊!

**以校园音乐作为整个**的材料,校园中的西洋乐和民乐是两个势不两立的群体,“西洋乐的人嫌咱们土,而我们民乐的嫌他们装。”这句话让我影响深刻。

混架、争吵、对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而学院的领导也相对于民乐更加偏向于西洋乐,认为那才是优雅高尚,更加国际化的音乐。

女主角陈惊、男主角“油渣”,开场就是两个不修边幅的模样,可他们却都有着随意,不做作和敢爱敢恨的鲜明的性格特点。当西洋乐和民乐与往常一般混战时。此时,陈惊听到了那第一个清音,那悦耳灵动的音符如荡开的波纹,在一瞬间钻入了陈惊的心,她望着这位学院西洋乐钢琴的首席,如望着偶像一般。玉树临风清秀俊朗,陈惊觉得这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的模样。

舞台上,她只望着这身旁的“偶像”,甚至忘了翻谱……表演结束,陈惊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她向校草表白,却被校草无情的奚落和揶揄,“杨琴也算是什么乐器?”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陈惊的心,她决心,证明给他看。杨琴,不仅是乐器,它还有着高贵无比的灵魂。她向所有民乐团队的学生发出邀请,打算组建乐队,但是学生们都为高考准备,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进队,甚至再一次向陈惊表示鄙夷和不屑……

终于,她遇到了502宿舍的二次元的人,她们一起组建乐队,虽说这路途艰辛,他们受到了陌生人异样的眼光,受到亲戚的劝阻,家人的反对和不支持。但是她们在这路途上坚定地走了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所有人,坚定着梦想的脚步,这是她们在遇到困难时做出的举动。

日积月累,她们在乐队中的表现超乎常人作文https://wwwZuoWen8CoM/,能轻松应对各种场合。且在比试中战胜了西洋乐乐队,可他们的要求却是肩作战,没有用过分的言语和骄傲的目光对待他们,相反,是包容和信任。就这样,“闪光女孩”慢慢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身边“油渣”的默默的爱,也让西洋乐和民乐成了好伙伴,永远并肩同行的好伙伴……

西洋乐和民乐各富有特色,为什么会有贵贱之分?我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中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在文革期间,会同另外两位作曲家合作出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妹》。所谓琵琶协奏曲指的是琵琶独奏,西洋管弦乐队伴奏。曲子写好了,吴祖强找了琵琶演奏家和中央交响乐团一起排练,第一次合练之后,初试民乐与西乐搭配的吴祖强心里没底,就去找乐团的人问感想,得到的答复是:听着挺好听的,就是感觉有一股碎木头音。“碎木头音”——这就是当年西乐的专业乐团对琵琶独奏声音的评价。

但是我们一定明白,并不是所有西洋乐的人都会这么认为。因为真正爱音乐的人,他们会尊重每一种音乐,每一个音符,尊重每一个音乐人。就如我,我也是在学竹笛,但是我明白,每种音乐都带有情感,当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滚动和涌出时,那种心动的感觉,源于热爱和信念。

而“闪光女孩”陈惊的追梦历程,是不是也会让我们明白: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放眼古圣先贤,他们也都是奋斗所换取来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走路,都是靠后天的培养与学习,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进,一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青春犹如一首歌,它的内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挚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颂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会发光,闪闪发光,像“闪光少女”那样璀璨无比……

因为《闪光少女》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中二,感觉像是没什么内涵的爆米花**,所以很多想看有意义**的观众看到这个名字就会打消看这部**的欲望。

我原本是抱着彭昱畅的想法去看的这部**,但是看完后我发现**真的好看,所以我看完后就推荐给朋友去看,但是大部分被推荐的人看到**名字就表示没有兴趣,由此可见,这真的是部被**名字埋没的**。

《闪光少女》**简介。

《闪光少女》是由王冉导演执导,由徐璐和彭昱畅主演的青春热血校园片,该片讲述了音乐附中的奇葩少女陈惊(徐璐饰)喜欢上了校草师哥,并向他表白,但是在表白之时却遭受到了校草和校草所在的西洋音乐团成员的奚落和嘲笑。原本陈惊和男闺蜜油渣 (彭昱畅饰)所在的古典民乐团在校园中就备受西洋音乐团的欺压,经历表白事件后,陈惊为了向校草师哥和西洋音乐团证明自己和民乐的实力,联手油炸和沉迷于cosplay的二次元宿舍三姐妹一起组建了一支25次元的民乐乐队,由此上演了一幕幕热血搞笑的青春趣事。

《闪光少女》**观后感。

首先,整部**的叙事非常连贯,所以具备了一部好**应有的基本条件;其次**有笑点也有泪点,而且它的笑点和泪点有新意不尴尬,所以让人看了不无聊;最后,影片中涉及到的cosplay和民乐等小众文化,相关情节可以让不了解这些文化的观众在看了影片后对这些小众文化多一分理解和包容,我觉得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属于娱乐文化产品,《闪光少女》能在娱乐观众的同时,起到文化传播的正向意义,它就能归结为一部好**。

《闪光少女》**评分。

该**的豆瓣评分是73分,爱奇艺评分91分。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读者朋友们,如果也喜欢《闪光少女》这部**,欢迎在文章下面的评论区留下您的观后感哦。

相比之下,我更加地偏向元宋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叶鹿鸣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选择,他稳定,可以很好地照顾人,性格好,有固定的收入,让人有很大的安全感,可能和他走起来更长远一些。但是元宋有青春的活力,有热情,我觉得他的压力也不小,肯为了贺繁星而不在乎大部分人的眼光,而且一直坚持,是很令人感动的,给贺繁星的心理上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实大部分女生会觉得元宋帅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优点吧。

时代在发展,人类再进步,更多的时候,人们会为了自己的梦想或只是心中所愿去奋斗,而不只是停留于思想的禁锢中或是物质的羁绊中。

哈哈哈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好**。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很多年了,一个人在宿舍看**,居然不是恨不得早点结束或者看了点时间就觉得难受看不下去了,哪怕是公认的好影片,而是担心,担心进度条走得太快了,**快结束了。因为特殊原因,不得已出寝室,依依不舍。办完事,抓紧时间回来。再要看时,居然有种朝圣的感觉。

当然,这恐怕只是个人感觉。即使我自己,稍微一思忖,也能发现不少逻辑不自洽的细节。然而,在无奈看完正片后,我仍然舍不得关闭播放器。一直等,一直等。画面居然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是字号极小的演职员表,而左边居然是一段微**式的小故事:男女主不再是音乐附中中学生,而是社会人。只是,过得似乎并不好。当他们蜷缩在角落里时,仍要遭受生活的打击,这时候,年轻的他们,中学生的他们出现在他们面前,引导他们重回中学的教室。也许,是重回《闪光少女》的那段故事。

是的,也许,这就是打动我的地方。作为混沌茫然、苟活于世的我来说,需要一点点东西能够沉在心里,又浮于生活表面。在自己无可奈何的时候,在自己惊慌失措的时候,在自己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乃至生活本身时,能够想起这段日子,能够从这段日子里汲取养分,再次站起来,去拼去冲,去咬去啃。

那么,我欣赏影片中的什么呢?是女主追求男二的勇敢吗?是“千指大人”的那段关于理想不应该被背叛的“鸡汤”吗?还是男一油渣为女主的无私付出吗?或者是二次元的描述中,那面旗子中写的“即使弱小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有伙伴”?或者就是二次元本身在努力,让别人得到认可?是的,都是吧。

印象中,片中第一次打动我的应该还是塔塔在介绍小霾(千指大人)为了弹好古风曲子,《中国通史》读了好多遍;贝贝塔塔为了帮助她,也在很努力学习古文,争取为曲子配上最好的词;没有一句台词的小樱也在研究民族乐器的起源,号称从夏商周到近代就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乐器演变。是的,我似乎找到了。就从这里出发,我看到了一种叫做“热爱”的东西,我看到了为了“热爱”愿意不断奋斗、不断实践的具体范例。与西洋乐斗琴的故事、在国家音乐大厅演出的故事、在小湖边油渣表白的故事、陈惊和油渣在诸位领导中争取排练机会的故事、陈惊在别人的不解嘲笑中依然表白的故事都是如此。

严格说,西洋乐和民乐那么强烈的冲突,感觉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但忽略这个背景,关注各路人马的表现热爱、实践热爱、保护热爱却是令我动容的。我有过这样的日子吗?高三算吗?考大学英语六级的时候算吗?还是别的什么时候?似乎,我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所为的热爱奋斗过。或者,我根本就没有过什么热爱。或者,有自己的热爱,但是受到挫折之后,放弃了所谓热爱。这是否可以反证:我就是没有热爱。如果有,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为何就那么轻易地放弃了?我想学历史,却只是浅尝辄止;我想学文学,却害怕不好就业就选择经济;我想写文章,但是缺少人关注,就干脆少写;我想······我想,我只是想吧。所以,当看到别人为了自己的热爱而不断去奋斗,而做了自己能做的努力之后,汗颜而悲伤、悲伤而感动,感动而惭愧,惭愧而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不!我说得还不够透彻,我想的还是太过浅薄。所以,当走入学生食堂,看到同学们吃饭时,我感到羞愧;当走入教师公寓,一阵茫然,我感到羞愧。是的,我感到羞愧。我感到自己在一个漩涡之中,自己失去了某种力量。我以努力的名义在哄骗自己,当骗无可骗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如狗屎般无用。不,狗屎还有用。

不!我也在努力。不!我真的在努力。只是,我努力的程度和自己的预想相差距离,我自己无法忍受;只是,我很难原谅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却总是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我真的尽力去做了,但是真的还不够,真的会因为自己的这些表现而与自己的目标相差好远。所谓考研,书买了看了吗?浙大的梦现在变成了更小的梦,但是我依旧看不到任何希望。或者,是自己给自己催眠,还有希望——谁给你的希望?

你的青春谁做主?至少我感觉自己做不了主。为什么喜欢看网络小说?因为它们的代入感让我们体验了一把成功。每当从小说中起身,害怕恐惧、躲闪彷徨如空气般无所不在。讨厌无所事事的自己,讨厌虚浮混沌的自己,讨厌自己。

你瞧,我在歇斯底里写下这些时,手机推送了一条信息,我又忍不住去看了。接着又看了别的推送。又是几分钟过去了。哈啊哈,干甚么?

不!我看的是一部挺好的片子。我也只是想写一篇挺好的读后感,又变成了自我的批判。虽然我应该被自我批判,但是我想我也不能陷入这种自我批判之中不可自拔。我能力不是最强,必然有无数问题解决不了。我不够努力,我看不惯自己不努力,但我在行动。我在调整,我会做能做的。也许只是一点点,在别人眼中。我做不到陈惊、油渣那样,我做不到网络小说的主角那样,我是《我为歌狂》中的无脸人,我是路人甲。可是,我就是我。我不是不一样的烟火,我就是我。我就是我呀。我的青春谁做主?谁插手,每一步都是我自己下的手。

我没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样的人,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没有吧,有点儿丧。但也可能有哟,哈哈。你看,刚刚手机又推送了,我也没看呀。没有刻意说不去看,真的就是很自然地没有去看呀。反应过来,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完全一无是处呀。我的不完美,让我很难受。可是,我就是我呀,你就是我呀,我不接受自己,谁又会真正接受自己呢?我有很多缺点,我不够努力,这是真的。我也知道。但是,我不是也在尝试改正吗?也许我改得比较慢,也许我比较笨,但是我真的在改呀。你告诉你的学生说不要急于求成,企图一步到位,对你自己为何要双重标准呢?是的,我在为自己辩护呢,你讨厌这种辩护,或者说害怕这种辩护是自我满足、自我懈怠。但是,你总要活吧,你总要过日子吧。你不会真的要把自己给消灭掉吧。你看看你刚刚气息不匀、呼吸不畅的样子,你回忆一下你刚刚仰天难啸、汗流浃背的样子,你真的喜欢这样的自己吗?你看过《心理罪》,你知道有很多罪恶是自己心理不顺而造成的。你要毁了这些吗?不!你不希望。你希望的是平和、安宁。所以,你能去体会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隐含意境;所以,你会喜欢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中的淡然平静。

是的,是的。你要努力,你要努力。你也在努力,你也在努力。你会遇到些小困难,你会有困惑,你会遭遇莫名其妙的一些情景。但并不代表不好,并不说明太坏。还好,还好。你看**里,那些奋斗得成功的闪光少女少男后面还不是遭受困难回去寻找少年的精神吗?你真的没有少年的精神吗?还记得初一的时候黑板报上那只像老鼠的猫还是像猫的老鼠吗?还记得自己嗓子哑了,在胶州啤酒节上的坚持吗?还记得自己为了背单词早起到黄土高坡上呼喊吗?还记得自己写第一部小说《龙虎固强》时的废寝忘食吗?人不可能一直都那么燃,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的道理你早就知道呀。

是的,是的。我又在自我辩护了。自我辩护之后要努力才好,而不是又去玩了。我知道,我知道。我会尽力去做的。我是没心没肺,我是恐惧害怕,但是你应该可以看到自己的方向。你要给自己设一些计划,定一点目标。去做吧,去做吧。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要为了别人不努力而过度发火,也不要为自己不努力而自伤自残。你笨,也不笨。你在做着事情呢,你在做着事情呢。你会有好结果的,你要相信你在做事情的。不要不相信,不要害怕。不要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陈惊被千指大人训话叛徒的那样子,活生生像你。陈惊妈妈在面对陈惊说要放弃学扬琴时说的啥:你想放弃什么吗?听听你放弃的那个东西答应吗?你想放弃文学?放弃写作?听听文学、写作答不答应?你放不下的,他们成就了今天的你,你就是他们在人类身上的具体表现之一。你放不下的,你逃不了的。你收收心,你走一走。天高地阔,你能走几步算几步。逍遥人间,你能多逍遥就看你做到什么程度。

我有热爱吗?我当然有热爱。即使这个热爱持续的时间似乎不是很长,或者说是断断续续的,但它依旧是热爱。害怕写作没人看,我真的因为看得人少就没有写了吗?遇到挫折我是有时放弃了,但是我真的彻底放弃了吗?

燃!很多时候,是一种挺好的状态。你的青春谁做主,谁做主都是你自己做主。燃不燃,燃、不燃、不燃、燃,循环。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540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9
下一篇2024-0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