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节是什么意思

天长节是什么意思,第1张

天长节是唐玄宗的生日。

天长节这种叫法源于奈良时代光仁天皇,之后曾废止了一段时间。到了维新政府的时候才又以四大节日之一的名目再次恢复,并在1873年的时候正式成为国家的节庆。

随着时代的不同庆祝天皇诞生的日子也会随着不同,明治天皇时为11月3日,大正天皇为10月31日,昭和天皇时则为4月29日。

天长节简介:

日本天长节,来源于中国的唐朝,最初用于唐玄宗的生日,被称为是“千秋节”,天宝年间改名为“天长节”,“天长”二字源于《老子》中“天长地久”一词,后流传到日本指代天皇的生日。

1932年的时候在上海虹口举行天长节祝典时炸弹来袭,朝鲜司令官白川大将因而被炸死。因为如此,战后废止了天长节,但将之改名为天皇诞生日而一直持续。

关于中秋节有很多传说,其流传历史悠久,也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但是其传统也和其他节日一样,经过很多年的发展慢慢演变过来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传统,相传最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了“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节当日,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家人团圆,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到后来这种习俗就流传到民间,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活动。

就这样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才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中秋节也从此成为了固定的节日。

因为中秋节这几日月亮是格外明亮圆润的,于是关于中秋时节的月亮,从古到今无数名人墨客寄寓了无限的美好与诗情。当一轮皎白的明月照射大地的时候,月光撒下的不仅仅有月亮本身的美景与温柔,更因观赏者带入的感情有很大不同。地下良宵团圆,浪漫温馨,无数诗人留下了大量吟咏中秋明月的诗篇。

相传最早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有个民间传说:有一年八月十五晚上,一轮皎月当空,唐玄宗请道士作法祭月,道士控口中念念有词,把手中的拐杖化为一座直通月宫的虹桥,于是唐玄宗飘着到了月宫,门楼的匾额上题了一行字:广寒清虚之府。唐玄宗缓步进入九重宫闱,听到丝竹管弦声声,有一队仙女翩翩起舞,领舞的便是月中嫦娥,让唐玄宗如痴如醉。当他恋恋不舍地从月宫回来,余兴未尽,耳畔还回响着月宫里的音乐,就编成了“霓裳羽衣曲”,令宫廷乐师演奏,让心爱的妃子杨玉环起舞。

但是不能说现在中秋节的热闹就是由于唐玄宗,这是我国历史传统流传下来的,不止和某些人、某些事有关系,是所有人的共同作用,是各种事情的共同结果。

隋唐五代是中国节令风俗划时代的大变革时期。节令的特性发生了重大

变化,自汉魏以来的以禁忌、迷信、祓禊、禳除为主要特征的节令风俗,开

始转变为娱乐型和礼仪型,成为名符其实的“佳节良辰”。随着这一特性的

转变,节令风俗的许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元旦,爆竹的驱鬼之意渐趋淡

漠,而成为人们除旧岁庆新年的娱乐喜庆活动。击鼓驱鬼除瘟疫的祭祀形式

——驱傩,虽然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娱乐的成分大大加强,成为一种

“娱神又娱人”的歌舞。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观的花灯。上巳节的

祓禊已为踏青游春所替代。中秋节的拜月礼仪变成了文人墨客玩月、赏月的

消遣。每逢佳节,宫廷中大摆宴席,歌舞通宵彻夜,欢度良宵美景。民间则

是“士女如云,车马塞路”。《隋书·柳彧传》说:隋文帝时,京城及外州,

每正月望夜,“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

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这段文字反映了隋代长安元宵之夜的盛况,

也体现了节令习俗在性质上的转变。

这一时期,不仅节令风俗中原有的内容向娱乐型转变,而且产生出许多

新的风俗,极大地丰富了古代节令风俗的内容。比如,大量的娱乐活动出现

在节令风俗中,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步打、拔河、射箭、走马、斗鸡、

斗百草、乞巧等等,形式各种各样,内容绚丽多彩。这些娱乐活动在不同季

节、不同的节日中进行,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极大地增加了当时节令习俗中

的娱乐性因素。

唐代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节日,如千秋节、中和节等。此外,将元宵赏灯

的时间正式定为正月十五。晦日送穷、清明扫墓、改“端五”为“端午”、

中秋赏月、重阳正式定为节日等都始于隋唐时代。

隋唐五代时期,有关节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不再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雾

中,原来充满妖异、灾变、吉凶、忌讳、卜筮等迷信色彩的内容开始被具有

人情味和浪漫气息的内容所代替,体现了节令的愈加生活化。比如,唐代出

现了钟馗捉鬼的传说故事,并迅速在民间广泛传播,于是到晚唐五代时,滑

稽有趣的钟馗取代了汉魏时的凶神神荼、郁垒,成为家家户户驱鬼避邪的门

神。再如,起源于自然崇拜的拜月习俗,演变为赏月、玩月等娱乐活动。人

们仰望皓洁的月亮,产生出无穷的憧憬和遐想,于是便产生了吴刚砍桂树、

唐玄宗夜游月宫等美丽的传说。这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中秋节赏月习俗的盛

况,同时也反映了隋唐五代时期人们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节令风俗的新面貌。

中国节令风俗的特点之一,就是礼俗与风俗紧密结合。这一特点在隋唐

五代时期表现得很充分。比如,清明祭扫本是民间习俗,到唐玄宗时列入礼

典,就变成了礼俗。在隋唐两朝的礼典中,元旦时举行迎春、迎神之仪,社

日的祭社神,上巳日的春禊,千秋节的庆典,改换年号,册立太子,公主出

嫁及吉兆等国家大喜庆,举行的大酺等都是重要的礼俗,同时,这些又是节

令风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下面就隋唐五代节令风俗中的新内容分别加以论述。

门神钟馗 “门神”一词,始见于《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君释菜,

礼门神”。古代祀典中有五祀之说,所谓“五祀”,即祭祀门、户、井、灶、

土地等五神。门神就是其中之一。周朝时,门神无名又无姓,虽然《礼记》

中已有门神的记载,但此时门神并无具体物象可指。到战国、两汉时,才逐

渐形象化,出现了图绘的司门之神——神荼和郁垒。

大约到晚唐及五代时候,门神由神荼、郁垒换成了钟馗。宋代沈括《补

笔谈》卷三引吴道子的钟馗画上唐人题记及高承《事物纪原》说:开元年间,

唐玄宗从骊山校场回来,忽然得了恶性疟疾,巫师们用尽了心计,忙活了一

个多月也未能治好。一天深夜,玄宗梦见一大一小两个鬼,小鬼身穿绛色衣,

一脚着靴,一脚赤足,腰间挂着一靴,来盗窃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玄宗皇帝的

玉笛。这时一大鬼“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

然后擘而啖之。”唐玄宗惊问道:“你是谁?”大鬼回答:“臣钟馗氏,即

武举不捷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玄宗大梦醒来,病一下好

了。于是召大画家吴道子,告诉他梦中所见形象。吴道子不愧为一代画坛大

师,听完后挥洒丹青,一会便画成了。玄宗皇帝瞠视很久,说道:“真想不

到与我梦里的形象一样!”赏给吴道子百金,并题诗一首。

这虽是一则传说故事,但它是有史实根据的。唐代吴道子确实画过钟馗

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说:“吴道子有《十指钟旭》传于代”。

“钟旭”当是“钟馗”。宋人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载,吴道子的钟馗图

在唐亡以后,曾被蜀后主王衍所得。吴道子画钟馗图之后,唐玄宗下令将钟

馗像“因图异状,颁显有司”,使钟馗开始成为辟邪驱鬼的门神。这一点还

可以从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刘禹锡《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

《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等文中得到印证。当时,每逢新年,唐朝

皇帝便将钟馗像和新历日赐给近臣,而赐予钟馗像的目的是“图写威神,驱

除群厉,⋯⋯增门户之贵。”可见,钟馗已经具有门神的职能了。

唐代敦煌流行一种六言体歌谣,称作《儿郎伟驱傩》,是每年十二月民

间驱傩时所唱。在敦煌石室遗书中有一首《儿郎伟》,题目是《除夕钟馗驱

傩文》。傩文唱道:“亲主岁领十万,熊罴爪硬,铜头银额,魂(浑)身总

着豹皮,尽使朱砂染赤,感称我是钟馗,捉取江游浪鬼。”唐代除夕的驱傩

仪式中,钟馗作为驱鬼的神而受到尊重,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钟馗在唐代民

间的流行程度。

总之,钟馗从唐代确立门神地位,经过几百年,至宋代才广泛流传开来。

唐代敦煌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楹联、门对。它也源于古代的桃符。最

初,人们在桃符上画门神或写神荼和郁垒四字,后来,人们又在桃符上写一

些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词。关于中国最早春联的记载很不一致。据黄休复

《茅亭客话》记载:五代后蜀每到除岁,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一般都写“元、

亨、利、贞”四字。当时蜀太子长于文词,在本宫策勋府桃符上题了“天垂

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字,“以为词翰之美”。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

副春联。据《蜀梼杌》和《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记载:后蜀孟昶在归宋的

前一年,乾德元年(963 年)岁除日,自命笔题桃符,其辞为: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人大都认为“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

‘余庆、长春’一联最古。”①后人大都认为春联源于五代时的后蜀。

本世纪40 年代,在莫高窟藏经洞里的敦煌遗书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春

联。卷号是斯坦因0610,录文如下: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王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孟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书门左右,吾傥康哉!①

以上文句从内容、形式上分析确为春联无疑。首先,时间上吻合。“岁

日”、“立春日”正是我国春节书写春联的时候。第二,文句对偶,为联句

格式。春联源于对偶句,经汉魏时代的骈体文、隋唐律诗的长期影响,逐渐

形成以文句对偶对仗为特征的春联文体。敦煌春联大部联句工对,名词、副

词与动词对偶相当,符合春联的文体。第三,内容多为祈福禳灾之言。对偶

句、联语起源很早,但不能算做春联,这是因为它们没有新春喜庆的内容。

而敦煌春联中“福庆初新,寿禄延长”“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内容都反

映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第四,敦煌春联最后明确指出:“书门左右,

吾傥康哉!”表明这些文句是写于门之左右的,所以,当为春联无疑。

敦煌春联写在斯0610 卷的背面,前后均无题记,其正面是《启颜录》的

抄本,尾题:“开元十一年捌月五日写了,刘丘子投二舅。”这可以确定春

联的年代,在开元十一年(723 年)左右,比孟昶写春联早240 年。这样,

我们可以说敦煌春联是迄今为止,得以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春联。

晦日送穷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叫“晦”,其中正月的“晦日”被视为

一年的开始,所以受到古人的重视,形成节日,称作“晦节”。

在唐代的晦日风俗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送穷。随着唐代社会生产

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贫富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人们希冀能摆脱贫穷

困苦的生活,过上美满富裕的日子,所以,送穷习俗应运而生。

送穷习俗源于有关“穷神”(穷鬼)的传说。《唐四时宝鉴》记载:“高

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

也。”高阳氏,即传说中炎黄联盟的首领颛顼。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

三“号穷子”条引《文宗备问》云:“昔颛帝时,宫中生一子,性不著完衣,

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宫中号为穷子。其后以正月晦日死,宫人

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也’。”可见,传说中的“穷神”是颛顼的儿

子,生性喜穿破烂衣服,喝稀饭,即使做了新衣服给他,也要用火烧破了才

肯穿,人们叫他“穷子”。后来,“穷子”在正月晦日死去。人们祭祀他,

逐渐相承成俗,称之为“送穷子”、“除贫”。

送穷的具体日期,有说是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前一天;有说是正月二

十九(称“穷九”);但多数说法是在正月晦日,因为唐人记载“穷神”死

于该日。送穷的习俗反映了古代人民希望在年节交关、辞旧迎新之际,送

旧日岁月的贫穷、辛酸和苦难,迎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心态。正如唐代诗人姚

合《晦日送穷三首》中所描述的那样:“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

门看,无人不送穷。”每年的晦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街中洒酒祭送穷神,希

望给自家带来富裕。但是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现实,使“穷神”只光顾贫苦

的劳动人民。因此,年年送穷神,却年年送不走。姚合以辛辣的笔锋揭示了

这一现实。他在诗中说:“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

几时。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送穷的具体做法,是把“送穷”和“洒扫庭除”结合在一起。据《唐四

时宝鉴》所记,当时的人们根据“穷子”“好衣弊食糜”的特点,于正月晦

日这一天“作糜,弃破衣”,“糜”就是粥。《唐六典》膳部有“节日食料”

一节,云:“晦日,膏糜。”“膏糜”就是现在的肉粥。“弃破衣”是将陈

旧破烂的衣物弃掉,表示送别穷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十分注意对当时世俗

民风的记述,他写了一首《送穷文》,真实地记述了唐代送穷这一岁时风俗。

他说:“元和六年(811 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

载糗与粻,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曰矣’。”

①送穷还要为穷鬼上路准备“交通工具”,即用柳条、青草编缚的车船,而“粮”

(干粮)和“粻”(米)便是给穷神路上食用的“干粮点心”了。经过一番

拜祭后,烧掉车船,表示送去了“穷神”。

晦日送穷的习俗一直流传到明清,成为正月里的一项重要习俗。

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一的中和节是唐代中叶时才出现的节日。它的出现很

有趣。唐中叶以前,人们重视三月三日上巳节和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唐德宗

贞元元年(785 年)九月二日下诏,以“方今边隅无事,烝庶小康”为由,

定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为“三令节”。每逢三令节,都要举行盛

大的宴会,皇帝与百官同乐。到贞元五年(789 年),德宗又决定另置新的

节日。据《李蘩邺侯家传》记载:贞元五年的一天,德宗对宰相李泌说:以

往上巳和重阳都有宴会,但上巳往往与寒食节的时间相近,而春季没有节日

可以宴饮一番,想在二月创置一节,哪天合适呢?李泌回答道:二月十五日

以后,虽然春暖花开,但与寒食节相近。二月初一桃李花开,又与晦日相近。

晦日,名字不佳,不宜为节。所以,我请以二月初一日为中和节。德宗十分

赞成,下诏以二月初一日为中和节,取代晦日,内外官员休假一日,并举行

宴会。“三令节”改由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组成。

为祝贺德宗皇帝御置中和节,皇帝在曲江池大摆宴席,宴请百官。席间,

君臣饮酒赋诗,同庆佳节。德宗《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诗曰:“东风变

梅柳,万汇生春光。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描绘了中和节春暖花开的

景象。李泌等诸臣也纷纷赋诗奉和。李泌《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寮》诗

云:“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吕渭《皇帝

移晦日为中和节》诗写得最为精彩,诗云:“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淑

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

多。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诗中的“赐尺

下新科”、“酺醵四海多”两句说的是中和节时的“赐尺”和“酿中和酒”

的风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三引《唐书》记载:“以是日,进农书,

司农献穜稑;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以刀尺相遗;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

聚会宴乐,名为享勾芒,祈年谷。”每逢中和节,朝廷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仪

式,百官进献农书,负责管理农田水利事务的司农寺进献穜稑(禾名),以

表示务农之意。而皇帝则要举行耕种仪式,并象征性地赐给人民百谷果实,

以示劝民努力从事耕织。同时,将刀尺、中和酒赐给臣下,以示恩宠。《新

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泌渭:“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因

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皇帝将尺赐给臣下的用意是希望臣子裁断自己

的言行是否正确。皇帝所赐的尺是由掌郊祀圭璧及天子器玩、后妃服饰等事

务的中尚署负责提供,有“镂牙尺及木画柴檀尺”。在民间,人门则互相以

刀尺相送。

制作和饮用中和酒,也是中和节主要的风俗之一。中和酒,又名宜春酒,

有许多种。在贞元六年(790 年)百官庆贺中和节的曲江宴上,大臣权德舆

作《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诗,中有“赓歌武弁侧,永荷玄

化醇”句。玄化醇是唐代官宴上所饮的一种中和酒。

中和节之所以能够设立,除了唐德宗的个人因素外,还与农历二月春分

自古就有祭祀勾芒神的风俗有关。勾芒,是传说中的日神和春神。日神勾芒

之所以也兼作春季之神,这是由于上古时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春夏为阳、

为天、为日,秋季为阴、为地、为月。所以日神又兼作春季之神了。孔颖达

注《礼记·月令篇》说:“其神勾芒者,谓自古以来主春立功之臣,其祀以

为神。是勾芒者,主木之官,木初生之时,勾屈而有芒角,故言勾芒。”可

见,勾芒一名,是带有物候意义的名词,是春季作物初生的象征。

隋唐五代时期祭勾芒的具体方法,由于缺乏资料,难于表述。据后代的

习俗,推想当时的祭勾芒的活动是制作太阳糕,并用以祭日。太阳糕的制作

方法是:用江米制成糕,在糕上用米面做一只一寸长的小鸡,或在糕上印戳

象征鸡的图形。太阳糕采用鸡的形象是根源于古人相信日中有三足鸟(金鸡)

的观念。民间在祭太阳日神勾祭时,除供太阳糕,还要诵读《太阳星君经》,

经文中有关农业的内容,说明了中和节与农业的关系,表明唐代创置“中和

节”实为祈求农作物丰收的节日。

赐火、扫墓之俗 寒食和清明是农历三月里的两个节日。寒食节期间只能

吃凉东西,故又称“冷节”。又因有禁火的习俗,也称“禁烟节”。禁火习

俗传到唐代更加盛行,而且十分严格。唐玄宗天宝十载(751 年)三月诏敕,

严申寒食禁火。当时官府执行禁火甚严,每到此节,村社的里正用鸡毛翎到

各家灶灰中去扫掠,如果毛翎变焦了,就要治罪,可见唐人对寒食节的重视。

虽然如此,如经皇帝特许,豪门权贵在寒食节的晚上即可燃火。韩翃《寒

食》诗借古喻今,讽刺了这种不公。诗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

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在唐代的寒食、清明风俗中,除禁烟更加严格之外,又产生出一种新的

风俗,即在清明这一天,重新钻木取火,称作“取新火”。据《唐辇下岁时

记》载:“长安每岁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上进者,

赐绢三匹,金碗一口。”皇帝每年清明日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的火

种赐给群臣,以示皇恩浩荡。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七引《迂叟诗话》

云:“唐时唯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之家。”唐诗中对禁火赐火的

景况有真实的描绘。韩溶《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云:“朱骑传红烛,天厨

赐近臣,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王濯《清

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亦云:“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马,烛耀

九衢人。”在清明节,能得到皇帝所赐新火是很荣幸的,所以得到新火的近

臣无不感激涕零,特别那些小官。唐代宗时,溧水(今属江苏)县令窦叔向

忽然得到皇帝赐给的新火,使他倍感荣耀。他作《寒食日恩赐火》诗:“恩

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

贫。”从这些诗中看出,唐朝皇帝除了把新火赐给身旁的近臣外,还常派宦

官(中使)用蜡烛将新火送到外地赐给地方官,以示勉励和恩宠。得到新火

的官员用柳条接得中使传来的新火,插在门前,以炫耀于人。后来人们争相

仿效,相沿成俗,每逢寒食、清明,便在家门前插有杨柳枝条。

扫墓祭坟是寒食、清明节期间的重要活动。虽然这种扫墓风俗起源甚早,

但在寒食、清明节时进行扫墓则开始于唐代。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开

元二十年(732 年)四月二十九日,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礼经无文,

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的现状,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

为常式”。自此,寒食扫墓用诏令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并列入五礼中。值得

注意的是唐代的寒食节和清明节已逐渐合二为一,所以,在这两个节日都有

扫墓的活动,到宋代时,扫墓主要在清明节里进行。

唐代的扫墓之风很盛。每逢寒食、清明节到来,“田野道路,士女遍满,

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①远在他乡的人,时遇寒食也要想办法赶回家

乡为祖辈扫墓。刘禹锡贬为永州司马后,无法回家扫墓,他感叹道:“先墓

在城南,⋯⋯近世礼重拜扫,今阙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到

唐中期以后,朝廷更主动地为官员寒食上墓提供方便。如长庆三年(823 年)

规定“文武百官有墓茔在城外并京畿内者,任往拜扫。”在外州者,“任准

令贰年限请假”,并可“衔恩乘驿”,前往祭扫。①

扫墓,包括为墓加土、剪除杂草、修整树木、在墓前焚纸祭祖等。扫墓

是对死者的怀念,亲人亡故,生离死别,心情总是悲痛的,因此,扫墓总是

带有伤感的情怀。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清明扫墓的凄凉情景。诗

写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

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

去。”从诗中可以看出唐代在扫墓上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同时也表明当时

扫墓已有制纸钱和烧纸钱的习俗,这种纸钱是特制的,又叫“冥钱”或“瘗

钱”,是送给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间使用的。先秦时代多用实际流通的帛布,

到汉代则用按流通钱币铸制的“瘗钱”,到唐代才开始有剪纸为钱的习俗。

《旧唐书·王屿传》说:“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俚俗稍以纸剪钱为鬼

事。”关于扫墓烧纸钱的习俗,唐诗中也多有涉及。王建《寒食行》云:“三

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张籍《北邙行》亦云:“寒食家家送纸

钱,鸱鸢作窠衔上树。”到五代时,烧纸钱不仅十分普遍,而且进入了宫廷,

成为皇家礼乐的内容。《新五代史》卷九,记载了天福八年(943 年),晋

出帝“寒食,望祭显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注曰:“焚衣野祭之类,

皆间巷之事也,用之天子,见礼乐坏甚。”《清异录》亦记载:“周世宗发

引之日,金银钱宝皆寓以形,而楮帛大如盏口,其印文为:黄曰‘帛台上宝’,

白曰‘冥游亚宝’。”可见,焚纸钱之俗已被皇家接受,而且纸钱的花样形

制也日益增多。

唐代出现的烧纸钱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成为清明扫墓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纸钱风俗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事死如生的观念。

千秋节与帝王生日节 中国帝王以生日为节始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

年)设置的“千秋节”。《唐会要》卷二十九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

尚书左丞相乾曜、右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上表,请以玄宗生日八月五日为“千

秋节”。玄宗同意,并布告天下。天宝二年(743 年)改“千秋节”为“天

长节”。自玄宗起,唐、五代皇帝除代宗至穆宗及文宗未专起节日名称外,

都有自己的生日节名称。现列简表如下:

帝王姓名生 日节日名称

唐玄宗李隆基八月五日千秋节(天长节)

唐肃宗李亨九月三日天成地平节

唐敬宗 李湛十月十日庆成节

唐武宗李炎六月一日庆阳节

唐宣宗李忱六月二十二日寿昌节

唐懿宗李漼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

唐僖宗 李儇五月八日应天节

唐昭宗 李晔三月二十二日嘉会节

唐哀帝李柷九月三日乾和节

后梁太祖朱温十月二十一日大明节

后梁末帝 朱瑱九月十二日明圣节

后唐庄宗李存勖十月九日万寿节

后唐明宗李嗣源九月九日应圣节

后唐末帝李从珂正月二十三日千春节

后晋高祖石敬瑭二月二十八日天和节

后晋出帝石重贵六月二十七日启圣节

后汉高祖刘知远二月四日圣寿节

后汉隐帝刘承祐三月九日嘉庆节

后周太祖郭威七月二十八日/永寿节

后周世宗柴荣九月二十四日天清节

后周恭帝柴宗训八月四日天寿节

每逢皇帝生日,全国休假三日,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朝野同欢”。在

宫廷,群臣向皇帝祝寿,献上甘露、醇酎和“万岁寿酒”。此外,王公、外

戚、士庶等都奉献寿礼,各道节度使为博得皇帝欢心,也进献大量的珍物宝

玩。永泰二年(766 年),代宗生日,“诸道节度使进献珍玩、衣服、名马

二十余万计。”①大和四年(830 年),盐铁使王涯进降诞绫罗锦彩等共14800

匹,银器100 件。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群臣上寿时,一般由侍中代

表群臣跪奏:“称千秋令节,臣等不胜上庆,谨上千万岁寿。”皇帝则举酒

答道:“得卿等所献寿酒,与卿等内外同庆。”然后,皇帝按等级赏给王公

大臣金镜、珠囊、缣彩、绢帛、银器等,并且赐宴百官,观赏歌舞百戏。酒

酣之时,君臣们纷纷赋诗助兴。唐代诗人郑嵎作有一首长诗《津阳门诗》,

描写了唐玄宗过“千秋节”的盛况。诗中云:“千秋御节在八月,会同万国

朝华夷。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都卢寻橦诚龌龊,公孙剑伎方

神奇。马知舞彻下床榻,人惜曲终更羽衣。”诗人注解说:“上始以诞圣日

为千秋节。每大酺会,必于勤政楼下使华夷纵观。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

为雄妙。又设连塌,令马舞其上。⋯⋯又令宫妓梳九骑仙髻,衣孔雀翠衣,

佩七宝璎珞,为霓裳羽衣之类。”②由此可窥见唐代帝王过诞圣日的盛况。在

民间,百姓们要作“寿酒宴”,并配以名叫“赛白帝”、“报田神”的乐曲,

然后相对欢饮。唐玄宗《千秋宴》诗中:“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之句

就反映了民间过千秋节的风俗。

唐朝五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其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佛教节

日很多,其中以“佛诞日”为盛。唐玄宗开始以生日作为节日,恐与佛教的

影响有关系。这一点从帝王生日节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也可以反映出来。从

代宗大历四年(769 年),“降诞日,百僚于章敬寺修斋、行香、陈乐大会。”

起,后代的皇帝在生日这天,都要“广集缁黄,多为法会”,文武百官,各

道进奉官,沙门道士齐赴寺庙内修斋行香,讲道论佛。皇帝本人还经常邀请

沙门道士进宫讲论儒、佛、道三教的异同或讲论佛道经典。如后唐明宗“应

圣节”,百官于敬爱寺设僧斋,召缁黄众于中兴殿论难经义。在诞圣日内皇

帝大多下令禁止屠宰牲畜,只能吃素或肉干和肉酱(古代分别叫“脯”和

“醢”),目的是宣扬佛教“不杀生”的教义。此外,皇帝诞圣日这天还剃

度僧尼,如大历八年(773 年)代宗生日,曾“度僧尼凡二百余人”。

唐玄宗始置的帝王生日节对后代影响很大。宋代皇帝及一部分掌权参政

的皇太后都将生日命名为某某节。明清两朝,皇帝、皇太后生日统统叫“圣

寿节”或“万寿节”,皇后、皇太子生日则称“千秋节”,不再单起节日名

称。

帝王生日节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产物,但它也

丰富了中国节令风俗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节令风俗受到统治阶级影响的特

点。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重阳节。

这首诗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根据题目知道日期是九月九日,而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扩展资料:

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赏析: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问题一:静夜思什么节日 静夜思不是一个节日呀,他是李白写的一首诗,就是那个很有名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二:李白在什么节日写下静夜思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不是在某个节日写的

问题三:静夜思是什么节 静夜思不是一个节日呀,他是李白写的一首诗,就是那个很有名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四:静夜思是不是描写中秋节作业帮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4] [6]

问题五:静夜思是描写中秋节的一首诗吗有人知道 是的,中秋节自古称为团圆节,虽然通篇没提中秋节,但实际描写的景正是中秋节。

1、疑是地上霜,这是只有中秋之后才会有这种霜的感觉的。

2、举头望明月,每月中旬的月亮是最明亮的,如果是新月或残月,则不能称为明月。

3、低头思故乡,正因为这天是团圆节,才会勾起诗人对故乡对家人的思念。

问题六:《静夜思》是有关中秋的诗吗 不是,只说明月,并没有说满月,所以连十五都不能确定,更没有说是中秋的理由

另外看到有说法说是九月十五,但也不是中秋

问题七:李白的静夜思是写中秋节的吗? 不是吧,毕竟月圆又不是八月十五才圆……

在现在的中国中秋节是一个非常受人们欢迎的节日,无论平时有多忙,这一天都是要回家与家人举杯赏月的,因此现在大家对于中秋节都非常的重视;

然而中秋节的由来是从唐朝时期开始的,相传在唐朝时期唐玄宗梦游月宫,回来之后便定下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而在唐朝时期这一天人们都要举国同庆,再加上八月十五的前10天是唐玄宗的生日,因此当时的唐朝为了推广中秋节,不惜花大价钱给官员们福利,让全国的百姓都能体会到中秋节的快乐。

这一节日也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的被人们所接受,而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带回来的歌曲就是霓裳羽衣曲,当时唐玄宗被这首歌曲迷得神魂颠倒,因此他也将这首歌曲作为中秋节的代表曲,这首曲子在月宫中被他听到之后,唐玄宗暗自记下节拍,带回来之后让他的乐官们创作,最开始仅仅在皇宫里供贵族们鉴赏,而随着唐朝文化的不断传播,很多的民间文人也有机会接触到这首曲子,大家都认为这首曲子的旋律非常动听,而且也能切合中秋节的主题,因此这首曲子在民间快速的普及开来,很多民间的文人也开始弹奏和鉴赏这首曲子,这也使得霓裳羽衣曲成为了唐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而这首曲子也伴着中秋节一起扬名天下。

但是在盛唐之后,唐朝逐渐没落,这首曲子逐渐失传了,流传到今天的只有中秋节。

千秋节的词语解释是: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唐玄宗。皇后、贵妃或太子的生日。词牌名。即“千秋岁”。

千秋节的词语解释是: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唐玄宗。皇后、贵妃或太子的生日。词牌名。即“千秋岁”。拼音是:qiānqiūjié。注音是:ㄑ一ㄢㄑ一ㄡㄐ一ㄝ_。结构是:千(上下结构)秋(左右结构)节(上下结构)。

千秋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唐玄宗。引《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_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至天宝二年八月一日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_及百寮,请改千秋节为天长节。”按,玄宗生于八月初五。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歌吹千秋节,楼_八月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明皇始置千秋节,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⒉皇后、贵妃或太子的生日。参见“千秋令节”。引《清史稿·礼志七》:“雍正六年,始令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后_此行。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仪同皇后。”⒊词牌名。即“千秋岁”。

二、国语词典

唐开元十七年,百官以八月五日为唐玄宗诞辰日,定此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改为「天长节」。

三、网络解释

千秋节(唐玄宗生日)唐开元十七年,百官以八月五日为唐玄宗诞辰日,定此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改为「天长节」。千秋节(汉语词汇)千秋节,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唐玄宗。《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至天宝二年八月一日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_及百寮,请改千秋节为天长节。”按,玄宗生于八月初五。

关于千秋节的诗词

《水调歌头·山颂千秋节》《千秋节宴》《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

关于千秋节的诗句

宴罢千秋节奉诏听置千秋节向近千秋节

关于千秋节的成语

各有千秋千秋万世独有千秋

关于千秋节的词语

千秋万代千秋万世万代千秋千秋人物遗臭千秋万载千秋千秋之后名垂千秋各有千秋万古千秋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千秋节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856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