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郭继承待遇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郭继承待遇,第1张

老王只是一个养柴犬为生的普通人,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和本犬舍。

一个人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郭博士最近因为网络抖音的原因越来越出名,郭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委讲师团主讲老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主讲老师,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裁班主讲老师,等等。可谓头衔众多,妙语生花,弟子芸芸,影响甚广,

然而,老王也看过郭教授几次视频演讲,虽然慷慨激昂,侃侃而谈,但是,理性思考明显不足,缺乏深度和逻辑性,令人疑窦丛生,酸楚不已,欲言又止。今天,通过三个演讲片段,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一,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对立起来了

当然,这个可能是不自觉行为,是思维欠缺造成的,而不是故意为之。比如,郭教授在给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旗帜鲜明,铿锵有力的说,你们在座的学生,哪个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哪个是为了民族振兴而学习?哪个是为了社会公正而思想?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个理想工作,有一个满意的职业和职位,有一份好的家庭收入,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啊!

仔细想想,个人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一份满意的薪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个难道不正确吗?这个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有矛盾吗?显然没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个人幸福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根本。然而,郭教授竟然把它们对立起来了。再说,郭先生如何知道在座的学生,没有一个是为中华民族富强而读书呢?难道逐个约谈过吗?

为何出现这种演讲呢?其实,本质是二元思维作祟。大公不能有私,为了国家不能考虑个人利益,民族和家庭只能选择其一。另外,郭教授自己揣摩别人的心思,想当然做出结论,缺乏调查研究,贻笑大方。其实,郭教授这种思维方式来源于计划经济,来源于早期父母和老师之灌输,其思维还停留在青少年阶段,令人担忧。

第二,比坏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在底层社会比较流行。比如,有人偷过我家的桃子,我就偷别人家的西瓜;有人打过我家儿子,我就揍别人家女儿。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是,在法治社会,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现代文明时代,这种思维和行事方式明显落后了,已经不应该再提倡了。

比如,郭教授在自己的视频演讲中公开说,当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的时候,日本国内有群众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因此今天安倍被刺杀而亡,中国底层群众举杯庆贺、欢腾一下子,有什么不可以吗?如果上述话语来自普通民众,这个似可理解,不需特别留意和警惕。但是,要知道郭继承教授是博士后,是法学硕士,是社会精英之精英,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啊!这种情绪化的比坏,真让人怀疑郭继承先生的水平和素质?

别人的恶和丑,不是我们恶和丑的依据。我们要追求的是文明、正义、光明!难道人类进步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第三,认识问题总走极端

郭继承教授在认识问题,分析事件的过程中,很容易情绪化,很容易钻牛角尖,很容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他的演讲最重要的特点是情绪饱满,声音洪亮,但缺乏逻辑性,漏洞很多,往往简单的问题也不能自圆其说。

比如,郭继承老师在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辆运输橘子大货车,在山东境内发生交通事故,车辆侧翻,橘子抛洒在地,当地个别农民闻讯赶来,哄抢橘子!此事件引发国内传统媒体的集体报道和严肃批评。随后,郭继承教授气愤填膺地表白,自己当面批评了这些中央、省级报刊的采编人员,指责他们说,中国有那么多好人好事,你们不去报道,为什么要揪住这件丑事不放过呢?

在这儿郭继承先生有两个错误:一是你怎么知道,这些中央、省级的传统媒体没有报道好人好事呢?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弘扬正能量呢!郭教授明显是以偏概全,很难服众。二是报道丑陋事件有错误吗?揭丑就是光明,批评和谴责丑恶就是提醒社会要向往光明,这也是媒体的责任。然而,郭教授竟然要求媒体掩盖丑恶,这个是光明吗?真不知道这是何种学问?

上述三个演讲视频,网络流传甚广,大家可以自行查阅。然而,令我等惊讶万分的,不是郭先生的狭隘和情绪化,而是下面雷鸣般的掌声!

当然,还可能有另外一种情况,即郭继承博士后什么都清楚,比大家还要明白,而是故意忽悠自己的观众和读者的,要让他们建立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粹观念。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郭教授就缺失了一样更加珍贵的东西。哪是什么呢?你们猜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700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6
下一篇2024-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