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回忆录:不是门当户对的爱情也是一段不后悔的邂逅

《金粉世家》回忆录:不是门当户对的爱情也是一段不后悔的邂逅,第1张

金粉世家》是在2003年播出的,现在已经有二十年了。你还在为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而惋惜吗?

让我们回到民国金家再看一看吧。

冷清秋和金燕西分别坐上不同方向的火车离开伤心地,从此永别了。

当初,清秋的回眸让金燕西念念不忘,之后,为了追求她,他去学校当了老师,买下隔壁的宅院方便交往,还借由和她舅舅以诗会友的机会树立才子形象。

他带她去郊游,又送她百合花,在众人面前向她表白,所有浪漫的事情他都做了个遍。

他的真心简直不能再真了,与清秋亲近的同学和家人都觉得金燕西是个不错的富二代,嫁给他错不了。

清秋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富家公子喜欢,还用尽各种方式讨她欢心,清秋的心终于破防了。

结婚的那一天,有个小 游戏 ,清秋被蒙着眼,她的面前站了一排男生,她要去触摸对方的手来辨认哪个是自己的新郎。

那个 游戏 又一次印证二人的真心。

婚后刚开始,二人甜蜜温馨,慢慢地,感情就出现了问题。

清秋不喜欢热闹,也不善与人交际,燕西慢慢地就不带清秋出去了,自己去玩,又玩到很晚。

他们两个人的话题越来越少,彼此的关心也越来越少,隔阂变得越来越大。

就算是清秋怀孕了,生产了,燕西也总是不在身边,清秋对燕西越来越失望。

再后来,就干脆搬出了金家大宅,住在旧阁楼里。

二人的 情感 悲剧不禁让人感慨:门不当户不对的感情总是不牢靠的。

怎么理解门不当户不对呢?

首先是二人悬殊的家庭环境。清秋就是普通家庭,和母亲相依为命,而金燕西是富家公子,受全家疼爱。

其次是二人的性格。相爱的时候都可以将就,不珍惜了,就反感。清秋的清冷,让燕西感到不适,燕西的好玩任性,清秋也不喜欢。

两个人变了吗?婚前的性格差异终是被爱蒙住了眼,当爱的这层纱去掉了,性格差异就变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从这两方面看,二人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男人都是薄情的,在这部剧里,金家的几位公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不是有外室,就是对戏子有情,要么就是只在乎自己的事儿,或者就是享乐。对家中的妻子,他们需要的时候就甜言蜜语地哄着,不需要了就甩脸子。

金家四姐的丈夫,也是一开始也是千依百顺,后来就出轨了。

所以男人薄情无须再验证,就连金燕西也是如此。

他对白秀珠本就有情,或许在潜意识里,他有想过娶白秀珠吧。

薄情不只是男人的专利,女性也薄情。

只是女性的薄情与男人稍有不同。

就拿清秋来说,她对燕西是彻底失望了,所以才变得薄情。

还有大公子养的外室,最后拿走了所有的钱,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了他。

通常女人的薄情是因为男人负了她,男人的薄情是见异思迁。

尽管结局令人唏嘘,一首《暗香》翻来覆去地听,让人感伤。可是回顾这场爱恋,男女主角都没有后悔。

正常来说,普通人就找普通人,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就好了。可是,命运并没有这样安排,非要跨阶层的相识相爱,那么就接受好了。

我们不能因为结局不圆满就不去享受这个过程啊。

我们见过普通家庭婚姻的不幸,也见过灰姑娘嫁给王子的幸运,所以也不必去后悔。

燕西在火车站恍惚间以为见到了清秋,其实两个人都是余情未了,只是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曾经不代表他们不怀念,或者后悔遇见。

正因为不后悔,结局也就没有那么难以承受。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初看《金粉世家》,只顾得为人物命运感慨。

可现在回忆,只觉得每个人命运如此,在当时那个年代,不管是富家子弟,还是贫穷百姓,都要生存,都要过这一生。

好与坏,自己承担责任。路始终是往前走的,回头看,这段经历刻骨铭心,可再过些年,就只是回忆了。

你记忆中《金粉世家》最让人难忘的是什么呢?

  起风了

  你走了,

  走得很远。

  我在秋的身后,

  珍重地拾起一掌半红的枫叶,

  把它贴在夕阳斜照的墙上,

  并排挂著的是你的小影,

  微笑在林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

  桃花懈了有再开的时候'

  请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也许

  已经没有机会向你表白

  在你不爱我的时候我还爱着你

  也许我珍藏的种子永远不会发芽

  于是

  我把这首诗变成一棵不会腐烂的树

  深深埋在心里

  当我想起你的时候

  就会心痛

  我知道你已经忘记了我

  所以才会留下这个背影

  我是多么不愿意想到

  你已经忘记了我

  我是多么愿意相信

  当你走出那条小街

  当你唱一首歌的时候

  当你读我写的诗的时候

  会在一阵心跳中

  记起我

  感谢你的沉默

  感谢你真挚而聪明的沉默

  让我欣慰的是

  你就住在我的隔壁

  让我难过的是

  我们之间的距离却那么遥远

  虽然一丝矮矮的墙

  却把我拦住

  让我无法靠近

  虽然一堵厚厚的墙

  却拦不住我心里的月光

  每当暗夜来临的时刻

  它都会悬挂在你的窗前

  你是否看见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洲。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时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乌夜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燕西在诗会上做的七绝:

  新种芭蕉碧四环,垂帘无奈响潺潺。

  云封庭数诗窗冷,门掩梨花燕子闲。

  乍见湖山开画境,却惊梅柳渡江关。

  小楼一座天涯梦,只在青灯明镜间。

  燕西在诗会上做的白话诗:

  我知道,你已经忘记了我,

  所以才会留下这个背影。

  我是多么不愿意想到,

  你已经忘记了我,

  我是多么愿意相信,

  当你走出那条小街,

  当你唱那首歌的时候,

  当你读我写的诗的时候,

  会在一阵心跳中记起我。

  感谢你的沉默,感谢你真挚而聪明的沉默,

  让我欣慰的是,

  你就住在我的隔壁。

  让我难过的是,

  我们之间的距离却那么遥远。

  虽然一丝矮矮的墙,却把我拦住,

  让我无法靠近你,

  虽然一座厚厚的墙,

  却拦不住我心里的月光,

  每当暗夜来临的时刻,

  它都会悬挂在你的窗前,

  你是否看见!

  燕西在课堂上为清秋而作,吟诵时,神情款款,迟到的清秋出现

  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去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屋檐下

  秋叶已凋零

  悲欢离合总多情

  伊人何处

  总在寒冷清秋

  朱自清散文名篇《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觉得燕西是真的爱过清秋,并不是出于一时的新鲜感。

两人当时都处于朦胧的青少年时期,那次深夜的惊鸿一瞥,深深刻在这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轻佻不羁的心上,从此一见钟情。于是他开始收敛自己,去她的学校当老师,成立诗社,只为能与她更近一点。

期间有更加优秀的男人欧阳于间出现,并同样的深恋冷清秋。但是清秋在二人之间选择了敢于直面数千人在那个时代对自己表白的金燕西,这个男人所具备的勇气,自信,以及不顾一切炙热的爱恋,赢得了冷清秋。

金燕西身为当时时代的高富帅,身经花丛无数,但却为冷清秋甘愿折腰。其中若无爱恋支撑,又怎会猎取贫寒却对权贵不屑一顾的高冷少女的真心呢?只是两人真正结合后,面对来自阶层不同所带来的压力与不适应,以及两人都未成熟的感情,崩溃析离了。

两人是相爱的,真正分离两人的是当时时代的洪流。如果说这个时候的冷清秋对金燕西的爱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那金燕西此时正月圆而缺,溢满而亏。

所以当两人生活在一起后,在性格、价值观、人生观等不契合的逐渐突显,一个男人应该对家庭所负有的责任和担当等压力,都让崇尚浪漫和自由的金燕西,感到被束缚,被压抑。尚未成熟的他,自然是会选择逃离,也就会离冷清秋越来越远。

我想说的是,直到最后,金燕西都不是因为不爱了所以抛弃冷清秋的,是这种爱没有他自己重要,包括他对八妹说:“我除了清秋谁也没爱过。”和最后看到烧毁的冷清秋的照片回忆的时候,都能看出来,他是一直爱着冷清秋的,这份爱一开始是炙热,到后来看似死灰一片,其实保留余温。

观点粗糙,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60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6
下一篇2024-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