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雪山飞狐》胡斐为什么喜欢袁紫衣不喜欢程灵素?

金庸笔下《雪山飞狐》胡斐为什么喜欢袁紫衣不喜欢程灵素?,第1张

胡斐为什么喜欢袁紫衣不喜欢程灵素?,这个问题要分几个方面来看,最后一点尤为重要。

1、先入为主

胡斐先遇到的是袁紫衣,两人算是志同道合,一起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袁紫衣可以说是胡斐的初恋,男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

更何况袁紫衣本身很优秀,长得漂亮、武功高强、性格也很好,两人属于不打不相识,从互相争斗到慢慢性投意合,再到最后无奈分开,可以说是在一起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这种经历是可以让人毕生难忘的。

而少年的感情总是比较真挚的,胡斐把自己最纯真最纯粹的感情都给了袁紫衣,以后即使会喜欢上别人,也很难做到这么纯粹了。

如果说胡斐对袁紫衣的感情投入是百分百,那么以后他再遇到其他女子顶多也就是只能投入百分之八十了,甚至更少。

因为他不会再轻易让自己受伤了,程灵素遇到胡斐时,他的心思还在袁紫衣身上,整天沉浸在爱而不得的痛苦中,程灵素再好,也进不了他的心。

2、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袁紫衣是胡斐得不到的女人,男人是喜欢征服的动物,对于求而不得的事物,他们可能会一生念念不忘,即使最后胡斐选择了苗若兰,袁紫衣在他心里也会永远占据一个角落。

程灵素和袁紫衣刚好相反,说得直白一点,程灵素是上赶着喜欢胡斐的。对于轻易到手的东西,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会太珍惜。

有一本小说里曾经说过,人总是会为了对自己毫不在意的人奋不顾身,却又总是对为自己奋不顾身的人毫不在意。

这简直就是程灵素和胡斐的真实写照。程灵素为了胡斐出生入死,不仅帮他,还帮了他身边所有的人,苗人凤的眼睛、马春花的毒,还有胡斐的命,全都是靠程灵素一个人解决的。

可正因为程灵素太奋不顾身了,胡斐得来的太容易了,反而会觉得理所当然。

于是得不到的袁紫衣成了胡斐心中的白月光,而上赶着倒贴的程灵素则成了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保姆。

3、男人的自尊心

程灵素在金庸的小说里是不输于黄蓉的存在,她的聪明才智,她的善良心性甚至都要高出黄蓉。更重要的是,她掌握着最高明的用毒方法,却从未害过任何人,反而一直在救人。

她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就比学艺十几年二十年的师兄师姐还要厉害,她遇事永远从容不迫,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她也为胡斐设计好了后路。她牺牲自己救了胡斐的命,同时还替师父清理了门户,连自己死后胡斐可能遇到的潜在威胁,她都替她扫清了。

这么好的女孩子,胡斐为什么不喜欢她呢?答案恰恰在于她太聪明。

男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无论在何种危机之下都能够镇定自若而且永远都能想出破解之法的程灵素,会让胡斐潜意识中产生自卑感。

程灵素越强大,胡斐就会越觉得自己没用,这种情绪对于一个一心想要当顶天立地男子汉的男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他会在潜意识里就对程灵素产生排斥感,这种强大的女子,做亲人会让他自豪,但做爱人会让他敬而远之,所以他只会把她当作妹妹。

袁紫衣虽然也很厉害,但她在胡斐前面也是失败过的,在胡斐眼中,袁紫衣这样的女孩子,既不会拖他后腿也不会抢他风头,在一起时他的身心可以完全放松,不会觉得自己有低人一头的感觉,选爱人,当然是袁紫衣。

4、男人的虚荣心

除了男人的自尊心,虚荣心也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胡斐不会爱上程灵素最重要的原因。

胡斐为什么喜欢袁紫衣不喜欢程灵素?因为程灵素长得丑啊!

袁紫衣是散发着蜜桃诱惑的青春美少女,而程灵素不过是个身量不足、面有菜色的小女孩,除非是萝莉控,否则谁会对一个小学生产生爱情?更何况还是个长得很难看的小学生。

在见识过灿若玫瑰的袁紫衣之后,胡斐怎么可能看得上小萝卜苗般的程灵素呢?这个世界从来都是看脸的,胡斐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很多男人选择配偶的第一条件就是要漂亮,什么善良、贤惠啊都是骗人的,保姆就能做的事情,不会成为选择妻子的必要条件。

说到底,程灵素还是输在了颜值上,纵然她再厉害又如何,她再豁出性命又如何?也只能被胡斐当作哥们儿罢了。

小结

程灵素的悲剧就在于,她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如果她安心搞事业,不让男人成为绊脚石,她的人生将会多么辉煌。

但如果让她再选择一次,我想她可能还是会选择救胡斐。毕竟,她对胡斐是真心的,而且从来没想过要回报。

如果让胡斐再选一次呢?在已知程灵素会为了救自己数次犯险,并且最后牺牲自己也要救他一命之后,他会选择爱上程灵素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毕竟,感情是无法勉强的,感动从来不会转化成爱情。

最后和苗若兰在一起了,他喜欢的人是袁紫衣,后来才知道是个尼姑。最爱他的人是程灵素,可惜死了。

这种结局是因为,金庸先写了《雪山飞狐》,他和苗若兰的结局已定。后来再写了《飞狐外传》,才比较完整地写了胡斐的故事,有了袁紫衣和程灵素两个人。一般的电视剧等把两本书合在一起,叫《雪山飞狐》

  是袁紫衣

  程灵素:伤情最让人难忘和怜惜

  排名第一

  容貌:★ ★ ★

  武功:★ ★ ★

  智商:★ ★ ★ ★ ★

  情商:★ ★ ★

  悲情指数:★ ★ ★ ★ ★

  攻击力:★ ★ ★

  《飞狐外传》中写得最成功的女主角非程灵素莫属,她最让人难忘,最让人怜惜,最让人同情,也最让人为之感到不平。

  《飞狐外传》在金大侠的小说中排名绝对要在前六名之后,但程灵素这个人物却很有分量,能与金大侠的那些重要的大部头作品中的女主色同列一席,得到超过其所在小说排名的更好的名次。

  程灵素让人最难忘的特点在于她并不漂亮,这在金大侠小说的女主角中,是难得的一例。胡斐初次见到程灵素,印象是容貌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惟一可取之处是其眼睛明亮之极,眼珠黑如点漆。女人最大的悲剧便是没有美貌。程灵素不漂亮,所以这就是她致命的悲剧。尽管她聪明、能干、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但在爱情的天平上,砝码却不会向她倾斜。程灵素爱上了胡斐,但胡斐还是忘不了那个古怪、爱耍性子、捉摸不透但美丽的袁紫衣。

  为了寻找毒手药王治苗人凤的眼睛,胡斐遇上了程灵素。胡斐天性中的仁厚侠义,打动了程灵素,几次特殊的考验之后,程灵素终于把胡斐当自己人了,而胡斐的风趣和乖巧,更是赢得了程灵素的芳心。胡斐虽然对程灵素也有好感,能体会到她别有一种“妩媚的风致”,但一听程灵素讲起毒药花经,恍然大悟后马上“对这位姑娘大起敬畏之心”,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有了敬畏之心,这爱情二字就提也甭提了。

  程灵素还有三个师兄,慕容景岳、姜铁山和薛鹊,此三人学毒学得太久,心灵也变得毒了,三人各有各的古怪,各有各的阴险,程灵素能制服他们,也真是不容易。这样的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要承受这么多的压力,心理素质已是一流,所以后来爱情上失意的打击,她也能承受得住。

  少女最善钟情,最善怀春。胡斐说把程灵素当作好朋友,因此才让她感觉他的好处,这是胡斐的宅心仁厚,并非要讨姑娘的好。程灵素却想得太多了,你看她提问的方式:“胡大哥,你为什么一直待我这样好?”分明就是要证实,要引胡斐就范。这种少女的小小计谋,往往自以为聪明,其实是误导自己和他人。

  胡斐这一边,我们也不忍深责他。他毕竟没有什么主动的暗示(像袁紫衣送玉凤凰的那种),他只是太优秀了,太容易让别的少女动心。他随便的言谈,都有一种可贵的仁侠风范,自然让程灵素一再心喜,芳心暗动。胡斐的仁厚,在他以为程灵素要以七星海棠之毒杀死她师哥师姊之时,不管程灵素的师哥师姊们是如何胡闹,但听到杀人,则生出恻隐之心,就一心要阻止,这是胡斐仁侠的最好证明。胡斐虽是误解了程灵素,程灵素却因没有看错人而更加心喜。

  程灵素问胡斐:“幸亏这蓝花好看,倘若不美,你便把它抛了,是不是?”这是聪明的试探,是有悟性的一问。胡斐没有答出来,他顾左右而言他。胡斐是诚实的,他实在没有肯定或否定回答的信心。

  这是一个小小的寓言和暗示。程灵素不算美,虽然她和那蓝花一样有着许多可贵和可爱的品质,但胡斐会接受她的情意吗?胡斐的回答已给出了答案。他只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他有着男人的弱点,他宁愿喜欢美貌的女子,即使这女子的才德并不值得称赞。

  倪匡先生推其为金大侠小说伤情女子之榜首,极有见地。程灵素识大体,不奢求不过分,虽然心中爱慕胡斐,但知其不可为之时,亦不去强求,只是黯然神伤而已。爱情是不能勉强的,这是程灵素的高明之处。得不到之时也不因爱生仇,这是她境界不俗的觉悟之处。她只是尽一份心意,忠实于内心的这一份珍贵的感觉,细心地呵护,就是死也无怨。这样的女子,其实是最知冷知热,最懂得爱的真谛的人。胡斐没有看中她,是胡斐自己没有福气。

  为了救中了石万嗔毒的胡斐,程灵素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程灵素真是体贴至极,她知道胡斐对她并没有爱情,他们都是所爱非人,爱错了人,其实他们都是同病相怜之人。

  金大侠的这部小说,似乎专门要写所爱非人,不仅是胡斐、程灵素,还有苗人凤、马春花、徐铮、商震宝……,这部书,是爱情的错误之书。程灵素只是奉献,只是为人着想,直到她临死之前,还要安排好,给胡斐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告诉胡斐石万嗔与胡斐父母中毒有关,要胡斐活下去,为父母报仇。

  正像胡斐想到的那样,程灵素正像一只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燃烧自己点亮他人。胡斐这时才后悔,才想要待她好,才想她活着时没能好好待她!可是,一切已追悔莫及,此情只待成追忆。

  在十大悲情女上榜人物中,程灵素排名第一。

  苗若兰:像春阳一般将人照暖照亮

  排名第七

  苗 若 兰

  容貌:★ ★ ★ ★

  武功:——

  智商:★ ★ ★ ★

  情商:★ ★ ★ ★

  可爱指数:★ ★ ★ ★

  攻击力:——

  苗若兰出场,简直就是公主一般的排场,气派大得惊人。

  **未露面,先上来的丫鬟、奶妈、厨娘,咭咭呱呱,��嗦嗦,只顾自说自话,全不管那剑拔弩张,真枪实弹的紧张危急局面,就已先声夺人,让雪山上座中群雄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发作不出来。又写鸟笼、狸猫、鹦鹉架、兰花瓶,写书籍、皮裘、衣柜,丫鬟奶妈只顾着收拾,商量要这要那,这样行那样不行,实在与座中场面不相称。雪山上群雄舞刀弄剑之处,忽然翻作温柔儿女之乡,此意外之笔调,轻松幽默,调节了故事情节推进的节奏。

  及至苗若兰亮相,真是遮也遮不住其高贵脱俗的世外仙姝的气质。一身黄衣,清秀之极,明珠美玉般的人品,让人不能逼视。这是真正有深厚家学渊源的大**,柔而不弱,大气得体,手无缚鸡之力,却有主见,有担当。一上手就像春阳一般将人照暖照亮,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她转,听她的主张和安排,她根本不管场面是如何的紧张危急,只是按自己的大**脾气行事,“别打架了,我最不爱人家动刀动枪的”。她已经习惯了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按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她去内堂拜见伯母,换衣裳,喝茶,用套着锦缎套子的白铜小火炉暖手,吩咐丫头去点香,还要挑剔香用的不对,一切都是旁若无人,只是出于自然,丝毫没有矫饰作态之处。她自作主张,但是却出手大方,又机智又聪明伶俐,送给两个小僮玉马,使得小僮回嗔作喜,这才解决了局面的紧张和难堪。有这样出色的女儿,又映衬了父亲金面佛苗人凤是何等世间少有的龙凤般人物。

  雪山上一帮自许豪杰的武林人物没有担当,敢于出头露面的却是不会武功的千金**苗若兰。任他天大危急场面,苗若兰只是镇定自若,视若等闲,给人以信心和安宁。

  苗若兰和胡斐一照面,给人的感觉恍若是胡一刀夫妇再生,两对之间竟有惊人的相似和暗合:胡斐是胡一刀的翻版,满脸虬髯,根根如铁,浓发散乱,粗豪恶猛,只不过胡斐文武全才,更多一些书卷气和洒脱潇然的随意;苗若兰文秀清雅,弱态生娇,娇滴滴的一个美人,与胡一刀夫人惟一不相同的只是不会武功而已。胡斐一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苗若兰也想错了,她本想怜惜悲悯这个身世漂零的苦孩子,不料这英武的大汉却反能让人信赖和依托。

  苗若兰还是依着自己那大**身份脾气行事,哪怕胡斐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见了胡斐,先取酒菜出来,要与胡斐饮上几杯。胡斐是飞狐,狡黠多智应是他的本色,和其父胡一刀又有不同。他并不一味相信人,并不卖弄盲目的坦荡大方,他暗中相试苗若兰会不会武功,又口中含有解毒药丸,所以根本不在乎酒中是否有毒。血的教训,教会了他防备和多疑。但他能坦言自己这样“倒是我胸襟狭隘了”,是他的真处,他一点没让人觉得“狭隘”。

  酒还不足以助兴,还要雅琴相酬,苗若兰把胡斐完全当成客人,先入之见的好感,已油然而生。这有些像《神雕侠侣》中风陵夜话的那一段,先是心慕其人,及至相见,更是从此割舍不下,美人爱英雄,古今皆然。

  诗酒对答,胡斐的豪侠之气中更多了些风流。倏然而来,飘然而归,真如神仙般人物。凝望着胡斐远逝的背影,苗若兰若有所失,芳心已跟随斯人而去。

  因苗若兰的本色机智和聪明伶俐,在十大可爱女上榜人物中,苗若兰排名第七。

  袁紫衣

  项庄先生认为金庸女子最不可爱者,袁紫衣应入三甲。我不讨厌她,只觉得角色牵强,莫名奇妙。

  “袁紫衣”不是她真实姓名,她自幼出家,法名“圆性”,因俗家打扮时穿着紫色衣裳,故自称“紫衣”,后来金庸又添一蛇足,说是“缁衣”谐音,暗示是出家人,随意制成的假名,偏说许多意义,便是牵强。她原为出家人,偏作俗家打扮,解释是“方便”行走江湖,当然牵强:岂有妙龄美貌单身女子比出家人“方便”之理?这改装还涉及戴假发,绝不易办。若然“方便”,为何到了高潮的掌门大会,她又突然回复尼姑装束?这次连解释也没有。她与胡斐说是情根深种,却又不肯为他还俗,她的解释是有誓言约束,他的解释是她本心向佛,两人解释一般牵强。(是极是极,我最讨厌的也是袁紫衣,摆明了是玩弄胡大哥的感情--东方剑)只是她出场时若不是俗家女子打扮,胡斐自然不会白害相思;她后来若不以出家人装束出现掌门大会,又不能造成那样戏剧化的效果。她要不是爱胡斐,胡斐爱她便不能引起读者共鸣;但她要是为他还俗,又不能收到黯然别离的悲剧效果,更引不出那几句佛偈:“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忧患,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没有这几句佛偈,又有谁记得住这位袁紫衣女士?

  袁紫衣在《飞狐外传》的作为漫无意义。开始是不停作弄胡斐,接着是不断抢掌门人做,若她是出家人,为何任性胡闹若此?又为何主动向单身男士赠送玉凤凰?出家人居然随身携着一对玉凤凰,又有什么解释?不停抢掌门人做,解释是跟福康安的掌门大会捣蛋,但天下门派这么多,她抢得几成?这解释难道不牵强?其实,她三救凤天南,故事也牵强得很。这许多牵强,不外为制造一堆不大有趣的情节,不大动人的戏剧场面。

  胡斐认为程灵素自悲容貌不美是不必要,其实他爱袁紫衣,主要却是因她容貌娇俏,这样无限的感情形容成刻骨铭心,也令人大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袁紫衣是个空洞角色。

  恒山三定

  《笑傲江湖》中有三位出色的师太,就是“恒山三定”的定逸、定静、定闲。

  定逸师太是仪琳的师父,她性情刚烈,脾气暴燥,开口骂人,毫不容情,又生得身材高大,更加神威凛凛,令人敬畏,但是她在刚烈的脾气之下,却有一颗慈爱的心,她对仪琳的呵护,宛如慈母。

  定静是“三定”之中的第二,她虽是师姊,却推荐师妹定闲做掌门人,不但有眼光,而且有胸襟,她带着恒山女弟子,在十八铺为假扮魔教的嵩山派埋伏袭击,她沉着应战,最后虽然不敌而死,但是她的行事策略,莫不以照顾门下弟子为重,不愧是个领袖人物。

  定闲出场最迟,所占篇幅不多,但短短几节,已充分刻画出这位恒山派掌门人的风范,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她第一次出场时是恒山子弟在水月庵遭嵩山子弟围攻,令狐冲赶到时已是惨烈恶斗了数天,定逸、定闲及一批女尼在铸剑谷被大火围困,令狐冲首先见定逸师太自石室冲出,满身血迹,当门持剑而立,他当即急问定闲师太下落:“只听得一个苍老的女子声音说道:‘有劳挂怀!’一个中等身材的老尼从火圈中缓步而出,她的月白色衣衫上既无血迹,亦无尘土,手中不持兵刃,只左手拿着一串念珠,面目慈祥,气定神闲。“的确不愧是掌门人的气度,然而她爱护门下的弟子,与定逸定静实无分别,只是强敌当前,必须自制,而定闲师太的自制能力过人;强敌既退,她才让悲痛和所受的内伤表露出来,泪水滚滚下,身子向前直摔下去。”恒山三定“都是气概更胜须眉的领袖人物,定闲师太被岳不群暗算,濒死念念不忘的是恒山派的安危,全不想到自己。”三定“一般可敬,我特别喜欢定逸,因为她可敬之外,还十分可爱,她在火场中厉声骂敌人,”她袍角着火,向上延烧,她却置之不理,于嫂过去替她扑熄。“表现出她的脾性,也可见平常她的弟子对她怎样爱戴。

胡斐自认为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侠士,自然对擅用毒的女子有抵触。加上胡斐对袁紫衣一见钟情,先入为主,那会心里早已有了心上人。遇到程灵素,一个相貌平平,又是个用毒高手的女子,心里有畏惧,也可理解。要说,胡斐不爱程灵素的原因,无外乎就是这几点。

胡斐自认为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侠士,自然对擅用毒的女子有抵触。加上胡斐对袁紫衣一见钟情,先入为主,那会心里早已有了心上人。遇到程灵素,一个相貌平平,又是个用毒高手的女子,心里有畏惧,也可理解。要说,胡斐不爱程灵素的原因,无外乎就是这几点。

1 外貌是主要原因,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女。2 她擅长用毒,心里有抵触。3 在遇到她之前,已经先认识了袁紫衣。4 程灵素太聪明,让他有时候觉得自卑。5 对于程灵素的一味付出的恐惧与愧疚也是一个原因。6 程灵素各个条件都说明不是胡斐心目中的妻子人选。7 不喜欢对方,什么都可以成为理由。

胡斐和袁紫衣的相遇,是惺惺相惜,英雄少年互相钦佩的,首先两个人都是年轻人一代中的佼佼者。袁紫武艺高强,性情洒脱直爽,人又生得美丽,这样的女孩谁不喜欢?胡斐本身也是这样的性格,一见钟情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电视剧中饰演程灵素的演员美丽不可方物,但原著中,程灵素其貌不扬,溜肩小身,发疏面黄,虽然内外胜袁紫衣甚多,但输在外貌。作为典型的颜控(可参照对苗若兰一见钟情),胡斐自然不容易对程灵素起男女之心。

程灵素的爱是只顾自己付出,就想蜡烛一样只是照亮了别人,消耗了自己。程灵素的爱可能不在乎对方的反应,只为自己问心无愧。

金庸先生说:"或许,她知道胡斐不爱自己,干脆用情郎的毒血毒死了自己,不愧是毒手药王的弟子,一了百了…"(说实话,当看到程灵素为胡斐死的时候真的很难受,这个好的女孩子就在身边,他怎么就看不见呢)。

《飞狐外传》中成功塑造众多形象,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女子,一位是爱夫如天分商家堡商老太,一位就是兰心蕙质的程灵素。

程灵素本是毒手药王无嗔大师的关门弟子,在洞庭湖畔白马寺安静度日,若不是被胡斐带入江湖,程姑娘定然在那山清水秀的地方安稳一生。程灵素一见胡斐,几经试探后就爱上了这个虎气生生的青年,最先看出来的是王铁匠,后胡斐懵懂的察觉到,可是胡少侠早已心有所属,就是那位美貌灵动的袁紫衣。

书外之人,对于莫名其妙的袁紫衣好感不多,对于胡斐执着于袁紫衣而心有不满,认为胡斐鬼迷心窍,瞎了眼被美色所迷惑,对痴情的程姑娘太过残忍。

事实上,胡斐爱上袁紫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潇湘道上数次与袁紫衣交手,袁紫衣貌美如花,且武功高强,聪慧机敏,在交手过程中与胡斐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由此惺惺相惜互生情愫也在情理之中。从成人的角度来说,如果真正爱上一个人,眼里是容不下第三人的,无论这个人是多么的出色。《牡丹亭》里写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也是对爱情的最好注脚。

而对程灵素,胡斐未尝没有思考过,但一想到程姑娘聪慧过人,事事料敌如神,自己处处落下风而不自知,一想到这样的事,胡斐心生冷汗,如坐针毡。虽然他知道,程姑娘心地善良,更不会害他,但说到底自己智商被碾压的前提下,胡斐无法舒展自己男子的气魄,就真的爱不起来了。

更进一层,胡斐执着的爱着袁紫衣,虽然知道她是尼姑也丝毫不减。程灵素为爱胡斐,宁愿死去。但这一切都不是当事人的错,爱情没有回报,说到底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如果把胡斐不爱程灵素归结为程姑娘美貌欠缺,则也太小瞧咱们的胡大侠了。

此时,耳畔又传来王铁匠的歌声:

“小妹子待情郎——恩情深,

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

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

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而胡斐至始至终心理挂念的只有袁紫衣。

程灵素是金庸武侠里最让人心疼的女主角之一,她聪明,睿智,心地善良,极具灵性,可惜却没有好命。搬上大荧幕以后,有不少大美女饰演过程灵素一角:

看看吧,龚慈恩,李嘉欣,阿娇,这些哪个不都是万里挑一的大美女,如果胡斐遇到的是这样的程灵素,肯定会马上跪舔,别说喜欢了,可能直接陷入痴恋。可惜,胡斐遇到的程灵素不是这样子的。

胡斐刚刚遇到程灵素的时候,她是一个满脸菜色的小女孩,除了眼睛漂亮以外,丝毫没有显眼的地方。而且那时候程灵素就像营养不良一样,特别瘦弱,整个看起来就是一副小孩子模样。一般来说,正常男人看到这样的小女孩都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何况之前胡斐已经见过袁紫衣了。

袁紫衣是什么样子呢,她与胡斐初次相遇时,胡斐并没有看到她的真实样子,只是一匹白马一袭紫衣,抢走了胡斐的包袱。这就给胡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抢走了自己的东西呢。等到他真的看到袁紫衣面貌时,”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眼大嘴小,姿形秀丽,容光照人”。胡斐正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他父母双亡,流落江湖,以前哪里机会接触如此漂亮的姑娘啊,瞬间就被俘获了真心。

除了容貌远胜程灵素之外,袁紫衣天生有种玩弄男人于鼓掌之中的本事,特别是像胡斐那样的春青少年,遇见袁紫衣更是毫无抵抗力。袁紫衣跟胡斐就跟今天女神与舔狗的关系差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袁紫衣是一个容貌上佳的年轻女孩,她因为身世的缘故早早出家,但实际上她丝毫没有出家人的觉悟。她从小习得一身惊人武艺,当听到赵半山赞美胡斐的武功的时候,就觉得不服气,一定要找胡斐比试一下,所以才有了后面夺包的举动。一个女孩子还是个出家人,就因为别人赞叹了一句就去抢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包,说实话这行为有些轻浮。

不过呢,站在胡斐角度上,胡斐武功高强,精力旺盛,属于有劲没处使的那种。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漂亮女孩子跟自己争斗打闹,心里其实是很受用的。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胡斐跟袁紫衣很快就成了欢喜冤家,这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女方要好看,倘若袁紫衣又胖又丑,再跟胡斐打闹也迷不住他。

袁紫衣是个私生子,生父恶霸凤天南强了她母亲才生了她,因此她要找凤天南报仇,但毕竟是亲生父亲,所以她要饶恕对方三次。而胡斐也想结果了凤天南,于是两人既是合作关系又有矛盾,来回反复让胡斐很困惑,但却越来越沉浸在袁紫衣的迷人气息里。

对于胡斐,袁紫衣大部分情况都是没有好脸色的,但有时候又会表现的十分真诚温柔。就好像今天的备胎跟女神,女神整天都是冷冰冰的,偶然来几次和颜悦色,备胎立马就觉得吹过的风都是甜的,愈发沉浸在这种关系之中,胡斐是一样一样的。袁紫衣越是欲却还迎,喜怒无常,胡斐就越是迷恋她。

实际上倒不是袁紫衣多渣,袁紫衣也是喜欢胡斐的,只不过她自己没有想明白到底要什么,而且态度不够坚决,比如说出家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还俗就好了。像金庸武侠里一些其他女性角色,为了爱人可以背叛师门(李莫愁),或者叛国叛家(赵敏)都没什么大不了。她们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既然自己想要跟爱人举案齐眉白头偕老,那就不要管障碍如何,后果如何,做就是了。袁紫衣显然不是这样的,她出家不过是个形式,心思根本不在修行上面,还俗反而是更好的出路。

对胡斐来说,袁紫衣似乎触手可及,但每每关键时候,却又功亏一篑,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而程灵素呢,对他是一心一意,但是程灵素长得实在不像是是成熟的女人,不过是个小孩子罢了,胡斐一开始拿她当小妹妹。后来跟她接触多了,发现程灵素不但不是小孩子,而且十分成熟,无论聪明才智还是胸襟气度远胜于己,这让胡斐有些自惭形秽,更难升腾男女之情了。实际上除了胡斐,《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面对霍青桐也有这样的情绪,女方太优秀了,自己有点配不上啊。当然了,陈家洛后来遇到的香香公主是金庸武侠小说第一美女,他移情别恋倒是十分真实。这也充表明了一个道理,在很多男人眼里先来后到并不重要,脸才是最重要的。

在金庸大师十四部小说里有一个很特别的女主角,就是《飞狐外传》的程灵素,她是很卑微的女孩子,而且是她自我的卑微,她拥有小龙女的美貌,黄蓉的聪慧,赵敏的机智。她即天下女子之灵秀于一身,但唯独没有外貌,没有惊人的美貌。但这恰恰是一个女孩的“最大”资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看脸的时代”,我等不能免俗,她所处的那的时代的大侠也不能免俗。

程灵素,一个很典雅的名字,她是《飞狐外传》的女主角。程灵素是一代圣手无嗔大师关门弟子。这个身段瘦小,面有菜色,只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的典雅女子暗恋胡斐,爱的很凄苦。爱的很卑微、 最终为了暗恋的之人而死,真不值啊!!!!程灵素的恋情败在哪里,是胡斐以貌取人吗?这应该说无可指责。胡斐不爱程灵素也没有错。程灵素败在了她的不自信,和太卑微 ,程灵素显然知道她的短处在哪里,她也知道男人最看重的就是女子外貌,也就是这一点,即便是她其他方面再优秀也弥补她这个最大的短板。 换言之,程灵素她“聪明”过头了。

有人说胡斐不喜欢程灵素就是渣男(张无忌是最大渣男)这一点有些过分,(更过分的是拍成电视剧程灵素都是美女)。 胡斐不过就是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一个毛病:看脸。美女人人爱,丑女人人烦。而程灵素从来就没有和胡斐明确告白过(也包括暗示) 。胡斐呢?应该是装傻,程灵素的丑是金庸设置的最强的障碍,胡斐这个人金庸是写是崩了,不是说他不娶程灵素,而是没性格和意识,除了武功好,实在是“一无是处”。胡斐从开篇到结束一直到最后, 胡斐根本就没有爱过程灵素。也就是怜惜、看不到程灵素的存在,但他却和程灵素结为兄妹,应该说,胡斐做到了一个哥哥的“本分” 在我眼里看来。胡斐起码仁至义尽。而袁紫衣除了漂亮之外,实在也是没有任何优点。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子迷恋上一个武功高强,俊美超群的女子很正常, 张无忌这个渣男刚刚出道还迷恋朱九真,我们不能就此谴责胡斐浅薄。说白了吧,胡斐没有理看爱上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即便是这个女子很爱他。

胡斐为何看不上程灵素,两点, 一个当然是相貌平平,二是程灵素太聪明和善用毒。而对程灵素而言就是:“一个不美皮囊下隐藏的炙热而又退缩的爱情” 我们可以同情程灵素,但却无法帮助她,也就是说,在程灵素,袁紫衣,胡斐。三个人的爱情里,程灵素是失败者,她没有任何机会和把握赢得这场爱情, 在这个武侠小说这个成年人的童话世界里,依旧是人性的体现,不过如此而。程灵素纵有最聪慧的头脑,温柔贤良的脾气,但就因为相貌平平、也就注定她的失败,胡斐也是男人不能免俗。 程灵素无疑是金庸笔下的一位悲情女子,师傅早逝,同门师兄弟都是恶人,所钟爱的男子对她没有存在感。也许要庆幸金庸没有给程灵素一张美丽的面孔,才让我们看到了程灵素的智慧和医术, 而程灵素为胡斐而死,也达到了程灵素一个心愿,让他的胡斐大哥永远铭记于她,这也是完成了艺术上的升华。

我们如果自己是胡斐。你会选择袁紫衣还是程灵素。大概都是同情和谴责胡斐,但轮到自己却会选择袁紫衣。 这也许就是斥责别人容易,轮到自己却很难,这也是人性啊 。

在金庸武侠中,几乎每部作品都会出现没有结果的爱情。阿青爱上了范蠡,为他付出了一切,可范蠡却爱着西施;乔峰唯独爱上了阿朱,然而阿朱却死在了他的掌下;段誉痴迷着王语嫣,但王语嫣终究还是回到了慕容复的身边;郭靖与华筝便是有婚约在身,也敌不过身份的对立;林朝英对王重阳爱慕了一生,王重阳宁愿出家为道却也不愿与她厮守;程英、陆无双和郭襄都是一遇杨过误终生的人,为了杨过终生未嫁,杨过心里却只有一个小龙女;怀里揣了那对铁罗汉一百年的张三丰,满眼都是华山之巅和少室山的两次相遇,脑中出现的还是那位郭姐姐;四女都爱张无忌,张无忌最终跟赵敏去了蒙古,可心里始终记挂着另外三人;令狐冲和岳灵珊青梅竹马,但两人还是走不到在一起;陈家洛明明爱着香香公主,却将其送给乾隆,最后还累她为救自己而死,还有那个不知归宿的霍青桐……

这般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可谓翻来即有。其间更有甚者,因为一场得不到或者没结果的爱,还导致出现了不少心生报复,仇视爱情的恶人。比如康敏会为了报复乔峰对她的不屑,让乔峰身败名裂;王夫人恨不得杀尽天下负心人,甚至连姓段的人都不可活;李莫愁因被陆展元抛弃,身心一受打击,便变成“赤练仙子”,仇视天下男人;郭芙虽难称恶人,但因为得不到杨过的爱,不但砍了一只手臂,更是恨了他二十年,有多爱就有多恨的典型;最恐怖的是成昆,竟会因当年阳顶天夺爱之恨,誓要将明教连根拔起,为了报复计划的成功,更不惜杀了自己的弟子一家十三口,引起了无数的杀戮。

无论是有爱却没有结局,备受读者叹惜的爱情,还是因爱成恨成仇心生报复,让人不齿的行为,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里,写这么多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爱情观,那就是得不到的爱,或许才是最刻骨铭心的真爱。实际上,胡斐与袁紫衣的爱情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的爱情,也是一场早被设定的没有结局的爱,为了这个设定的爱情结局,为了表现出刻骨铭心的真爱,金庸先生在小说中牺牲了程灵素,而程灵素的爱,同样也不会有美满的结局。

从金庸先生给袁紫衣设定的身份,就注定了她不可能有美满结局的爱情,因为,她是一个出家人,是个只能常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袁紫衣自小被一位峨眉派女尼所救,并带往天山,她的师傅不但授以武艺,更是自小便已为她落发,给她取了法号“圆性”。“紫衣”一名,只不过是她后来下山后,行走江湖时取的一个俗名而已。取姓为袁,是将法号“圆性”二字颠倒谐音而来,而紫衣一名,就是出家人装束缁衣的谐音。可见袁紫衣一直记得她是个出家人。

也许以她出家人的身份,她应当遵守佛门的清规戒律,严于律己,而不应该爱上胡斐。然而这并不能怪她,要知道她下山的时候,才十七岁而已,她不只是个尼姑,在生理上更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不在方外,一入红尘,必会扰乱她的心神。她遇到胡斐这样的少年英雄,随着胡斐对她的爱意追求,心中难免会泛起波澜,暂忘了自己的身份。

这一点跟胡斐遇到她,所表现出来的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 情感 是一样的,胡斐恋上她,他也会压抑不住自己的爱意。只是,袁紫衣始终会想起自己是个出家人,因而在对胡斐产生爱意的过程中,免不了产生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而胡斐对她,则简单得多,因为他的爱情是自由的,没有束缚,爱上之后,他更能专注。可也正因为这样,他的心里再装不下程灵素。

说白了,起初胡斐就是被袁紫衣的美貌所吸引,也佩服她的聪明与机变,再加上两人志趣相投,性格相似,大家又是孤儿,这一些都慢慢地增添了他对袁紫衣的爱意,就这样,胡斐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袁紫衣。胡斐确实是真心实意的爱袁紫衣,他为了保护这份爱,程灵素纵有千般的好,他也只是将程灵素当成妹妹。

可以这么说,假如没有袁紫衣,胡斐一定会爱上程灵素,因为程灵素是真心爱胡斐的,为了胡斐,她甘愿为他付出一切,甚至不惜未违背自己的初衷,胡斐不是木头人,程灵素对他如何,他比谁都清楚,不然也不会与之结拜了。

胡斐之所以与程灵素结拜,就是为了保护他与袁紫衣的爱,及早与之结拜,定了兄妹名分,断了彼此的念想,就是不想引起误会和误解,影响了他与袁紫衣的爱情。胡斐此举,当年的杨过也做过,他在绝情谷与程英陆无双结拜,同样就是为了早定名分,以断他念,可以说胡斐对袁紫衣,跟杨过对小龙女的爱,如出一辙。

但是正如前面所言,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没有结局的,所有的一切设置,也在促成了这个没有结局的结局。于是,金庸先生把胡斐的爱给了袁紫衣,袁紫衣成为程灵素与胡斐结合的一道阻隔,让她与胡斐间出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程灵素也很想跨过去,也想能够携手胡斐,可是胡斐却不想接住他,更何况袁紫衣根本就不让程灵素有能跟胡斐携手的机会,她一直在破坏胡斐爱上程灵素的可能。

袁紫衣明知道自己与胡斐不可能有结局,也明知程灵素对胡斐的爱,但她就是不愿成全他们,正是她不断及时的破坏,才彻底断了胡斐对程灵素的爱意。比如说当胡斐与程灵素两人有单独相处的机会时,她总会神出鬼没地冒出,怎么也不会给他们好好地相处。明知自己不能争,但她却一直在与她的程家妹子争胡斐,不但在争,更还在利用胡斐对她的爱,去不断的伤害程灵素,最终就让三个人都受到了伤害。说真的,当袁紫衣在叫程灵素“程家妹子”时,羽菱君无不会的感到恶心。

最终,注定没有结局的爱不了,本有结局的却无法爱,随着两人的香消玉殒,无论是袁紫衣还是程灵素,对胡斐来说,都只能是一帘幽梦,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或许是为了弥补胡斐,金庸先生最后给了胡斐一个苗若兰,只是他将胡斐的爱给了袁紫衣,却早已委屈了程灵素,为此,羽菱君自从读了小说,就一直在为程灵素鸣不平。不过,没有他爹胡一刀那样豪情的胡斐,他也配不上程灵素,让他在袁紫衣那里遭罪也并非不可。

一是因为袁紫衣是初恋,认识程灵素时胡斐还没从初恋中走出来。

二是因为没得到,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乃人之本心。胡斐回忆中永远是袁紫衣最美好的一面。

三是因为按原著描写,袁紫衣硬件确实比程灵素好些(个见啊,袁紫衣更有风情,从我角度也是偏爱袁紫衣)。

四是因为程灵素虽是善良,但终日与药为舞,与毒为伴,难免令人望之生畏。

五就是因为金老情节设置问题了,也是关键,为了以悲情吸引读者,只能委屈灵素了!

我觉得不是什么她的自身的自卑感,只能说胡斐不是她的良人。假如真的是爱她的人,和她相处久了就会被她吸引,而忽略她的外貌。因为人不可能一辈子容颜不老,能相处一辈子的程灵素都是具备的。只能说这样心思灵透的人为了不爱自己的男人付出生命在于她自己来说觉得应该这么做,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却是最大的惋惜!!

袁紫衣更有女侠风范!

因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想要的。还有人的一种征服心理。

 1、《飞狐外传》原著胡斐没有和任何人在一起。胡斐喜欢袁紫衣,但袁紫衣最后出家,苗若兰喜欢胡斐,为救他而死。

 2、胡斐作为辽东大侠胡一刀的儿子,有才学有武功为人也很善良,行走江湖的路上遇到了苗若兰、袁紫衣。

 3、胡斐喜欢袁紫衣,但袁紫衣已经出家了,她明知道自己和胡斐不可能在一起,还不告诉他真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50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5
下一篇2024-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