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又见菊花香"每集的详细介绍

电视剧"又见菊花香"每集的详细介绍,第1张

《又见橘花香》分集剧情简介 第6集

  向海薇带着旅行团到宜兰玩,意外来到熟悉的橘子园,再次遇见杜凯晴,这才回想起,杜凯翔的妹妹杜凯晴,和她小时候的小名一样都叫做小晴(杜凯晴小名也叫做小晴)。

  当向海薇在橘子园屋内墙角看见一张老旧照片,恍然想起两家人的关系(向父是校长,杜母是音乐老师),杜父却抢过照片,极力否认两家人曾经认识的过往。向海薇面对着杜父的反应,隐约感觉不太对劲,仿佛杜父是在刻意隐瞒什么秘密似的,因为向母讨厌「小晴」这个小名,杜父又极度否认过去。向海薇忍不住有所怀疑,因为在她印象里,校长向父和音乐老师杜母两人往来密切,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恋情从来不超过两个月的骆纪东,照例在期限到期后跟女友小米谈判分手,小米误会向海薇是骆纪东的新女友,由爱生恨的拿刀要刺伤向海薇。杜凯翔情急之下推开向海薇,帮忙挡了一刀而受伤,向海薇内疚地替杜凯翔疗伤,并在这段期间照顾他的起居。但向海薇在得知骆心蕾对杜凯翔有好感,她选择默默地退出了,叫来骆心蕾照应杜凯翔。

  骆心蕾帮忙杜凯翔做模型,免得杜凯翔错过提案机会,两人贴近相处之下,感情加温!骆心蕾在确定喜欢杜凯翔的心情以后,顾忌向海薇对杜凯翔有所眷恋,勇敢坦白地跟向海薇摊牌,向海薇却微笑着,请骆心蕾放心地去喜欢杜凯翔,别在乎他们小时候的事情。

  

《又见橘花香》分集剧情简介 第7集

  向海薇似乎为了证明自己不在乎杜凯翔,试图和唐子文交往,但心里老是惦记着杜凯翔,迟迟不愿意答应唐子文的约会。唐子文只好天天跑旅行社,甚至报名台北一日游,就是希望向海薇能多看自己一眼。骆心蕾误会向海薇和唐子文已经在交往了,高兴不已,而放心地追求杜凯翔。

  杜凯翔在骆心蕾帮忙下,顺利回到设计部门。骆心蕾趁机希望和杜凯翔约会,并找来许多母斑马来和杜凯翔的公斑马配对,杜凯翔不禁为骆心蕾的真情感动了,两人决定交往。

  向海薇意外撞见骆心蕾和杜凯翔亲吻(其实不过是杜凯翔睫毛掉了),不禁怅然若失。骆心蕾因为与杜凯翔有了进一步交往,也私心的希望向海薇如果真的想告别过去,不再提起「向逸晴」的身份,就请她不要告诉杜凯翔向海薇就是橘子妹的事实,就当作「向逸晴」真的已经死了。

  骆纪东因为小米误伤杜凯翔,亲自找上小米,希望小米狠狠刺自己一刀,了结他们之间的感情。小米爱骆纪东之深,不忍伤害他,反而宁可自残,以换取骆纪东的真爱。骆纪东悲哀地表示,一个没心的人如何去爱人?小米忘不了骆纪东,前去和向海薇、骆心蕾道歉,并亲自上演不怕死的飚车,发誓她一定会赢回骆纪东的爱。

  向海薇心里其实无法忘却杜凯翔,她决定去看看杜凯翔亲手种的海芋花田。向海薇再见到自己小时梦想中美丽盛开的海芋花田之后,忍不住激动落泪,直说好美、好美,她潸然泪下,好象告别自己的初恋一样,从此以后,「向逸晴」是真的死了,海薇打算让「向逸晴」永远埋藏在记忆里。怎知杜凯翔也意外来到海芋花田,吃惊地发现向海薇正是橘子妹!

  

《又见橘花香》分集剧情简介 第8集

  杜凯翔气恼向海薇为何一直不愿意表明橘子妹的身份,向海薇忍痛谎称,她想忘却在宜兰的一切不愉快。杜凯翔失望至极了,他以为小时候的橘子妹已经变了。向海薇为了成全杜凯翔和骆心蕾的感情,狠下决心不再和杜凯翔做朋友了,也希望杜凯翔别跟骆心蕾透露他已经知道她就是橘子妹的事实。

  向母看见向海薇带团至宜兰杜父的观光果园照片,莫名激动,辗转苦思之后,依果园名片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杜父,求他放过她们母女,向父已付出惨痛代价死去,请他不要再打扰她们平静的生活。这通电话勾起杜父积压多年而不敢去面对的感情及回忆,杜父陷入苦痛,再度中风而昏迷不醒。

  杜凯翔的莫内花园设计意外地重新获得客户的青睐,杜凯翔正想打电话报喜,宜兰却传来父亲病危的恶耗。杜凯翔面临病危的杜父以及第一次获得的案子、家庭亲情和工作梦想的挣扎,最后痛下决定,退出这次的计画。

  杜凯翔赶回宜兰,车子却半途抛髦,所幸向海薇和唐子文出游基隆,听见杜凯翔的求救电话,向海薇拜托唐子文去帮忙杜凯翔,实时让杜凯翔赶回宜兰医院。回宜兰的一路上,杜凯翔自责地想起,杜父和他约好下次回宜兰要去划船,看似简单的约定,如今很难实现了。向海薇担心杜凯翔,跟唐子文托言留下来帮忙照顾,这才得知杜父还在加护病房,情况危急。向海薇为了安慰伤心欲绝的杜凯翔,连夜借机车跑去橘子园采橘子,并亲自剥橘子给杜凯翔吃,一如小时候杜凯翔安慰她的情景。

  而身陷痛苦的人不止杜凯翔,杜凯晴无法接受亲人一一远离自己,她再度锁住心扉,逃到杜母遗留下的钢琴,在下雨天的森林里,反复弹着那首旋律。杜凯翔和孟晓波、骆纪东等人好不容易找到杜凯晴的时候,杜凯晴已被自己折磨得不成人样,无法听进杜凯翔及其它人的叫唤,她宁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再醒来受到伤害了。

  

《又见橘花香》分集剧情简介 第9集

  向海薇在骆心蕾赶来陪伴杜凯翔以后,选择默默地离开,没想到唐子文并未回去台北,他一样在默默守候着自己。向海薇不禁感动了。向海薇带唐子文回忆小时候在宜兰的过往,来到小教堂,又惊又喜地发现了「明信片之谜」想传达给她的秘密-橘子色的纸飞机飞落在橘子园的一棵橘子树下,那棵橘子树刻有小杜凯翔和橘子妹的约定!他们约好长大以后一定要重回彩虹湖,寻找彩虹彼端的秘密。

  杜凯翔看着病重而昏迷不醒的杜父,以及自我封闭感情的杜凯晴,他再也无法抛下他们俩,在台北追逐一个人的梦想。于是,杜凯翔跟公司提出辞呈,他要回去宜兰,回到需要他的亲人身边,重建他小时候印象中的欢乐家园。

  骆心蕾愿意为爱牺牲一切,没想到杜凯翔却没开口要带她一起走,反而请骆心蕾忙照顾台北的那片海芋花田等他。尤其在骆心蕾知晓杜凯翔已经和橘子妹向海薇相认以后,她认定两人连手在欺骗她的感情,心里无法谅解这个分手的决定。

  骆纪东见姐姐骆心蕾为情所伤,骑机车追去宜兰,想带回杜凯翔。但第一个遇见棘手的人物即杜凯晴,竟然有女人不买他的单﹗骆纪东莫名看不下去凯晴的任性,一反杜凯翔和孟晓波的百般呵护,硬拉凯晴去医院正视病重昏迷的杜父,及卖力改建民宿的杜凯翔,讽刺地提及像凯晴父亲及哥哥这样拼命要活下去的人,真的太傻也太辛苦了。凯晴不自觉地落泪,她明白骆纪东话里的悲哀,也察觉自己太任性了,才走出房间,恢复正常饮食生活。

  

《又见橘花香》分集剧情简介 第10集

  海薇主动去找凯翔,希望凯翔给心蕾承诺,不要让心蕾为这段感情担心害怕,凯翔受到海薇鼓舞,决定试着把握心蕾对他的爱,两人暂时保持远距离恋爱,心蕾听了欣喜落泪,再一次相信了凯翔。

  骆纪东溜回台北后,依然躲着紧迫盯人的小米,即使小米扬言骆纪东再不出现就要自杀,骆纪东依然不当一回事。结果小米一时冲动,竟然真的以酒吞了安眠药自杀,幸好心蕾及时发现,赶紧将小米送往医院急救!骆纪东看着惨白无血色的小米,才发觉自己居然扼杀了一个生命,因而跟小米坦白说出他为何无法再爱人的心情,小米听完总算彻底死心,因为骆纪东的心,已经比她先死去了。

  见不到面的远距离恋爱,让心蕾非常没有安全感,凯翔为了让心蕾安心,勉强答应挪出时间跟心蕾约会,其实已经习惯了台北生活的凯翔,回到宜兰后,不仅对橘子园的照顾不熟悉,杜父的医药费更是令他头痛的庞大压力。晓波知道了凯翔的烦恼,暗地里偷偷筹钱帮助凯翔,却反而让孟叔误会自己,以为那笔钱来路不明,还痛打了晓波,晓波不想在大家面前多做解释,他只要小晴相信自己,绝对没做坏事就够了。

  好不容易安排的约会,心蕾硬拉着海薇跟唐子文一起前往,难得凑齐的四人约会,表面看似顺利,其实海薇跟凯翔隐藏不住的过往,却让心蕾跟唐子文感到不安,再加上凯翔一直心不在焉的担心着橘子园的事,终于让心蕾按耐不住的发了脾气,决心跟凯翔分手,因为心蕾知道凯翔已经离他愈来愈远了,曾经拥有的恋爱感觉,如今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只是一次次的争吵。个性直率的唐子文,也忍不住跟海薇摊牌了,他不想勉强海薇假装喜欢他,宁愿要海薇快乐一点,诚实面对自己的感情!海薇楞然了,自己真的已经喜欢上凯翔了吗?一直以为把感情压抑得很好的海薇,被唐子文一语点破之后,反而感到不知所措…。

共十四首,各是:

饮 酒①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②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③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④

作者

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

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祖均曾任太守一类官职。渊明八岁

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

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

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清陶澍注《靖节先生

集》是较好的注本。

注释

①《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 ②人境:人类

聚居的地方。 ③日夕:近黄昏的时候。 ④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

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

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

也无待言说。

品评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

“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

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

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

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

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

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

归宿。

http://wwwwinechinacom/whoswho/wgtang/right-tym11html

《饮酒二十首》

公元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第二年又攻克长安。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

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朝廷为了讨好刘裕,下诏书封刘裕为相国,总管朝政,又封他为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刘裕故作推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他想当朝廷,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这是早晚的事。

那一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还是多喝点酒,好好睡一觉吧。

陶渊明只要弄到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他个一醉方休。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就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也许靠着饮酒,我陶渊明就能青史留名。

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序言是: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松,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我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

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这首诗写自己心与世俗远离,所以身在尘世,而心能感受超尘绝俗的真趣。

自己虽构屋居住人间,但没有世俗车马往来的喧闹。这是因为自己的心远离尘俗,所以即使身居闹市,也如同在偏远的地方一样,不受干扰。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这两句是说无意中偶见南山,从南山胜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与自己隐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时分,山景尤佳,飞鸟相伴而还。万物各顺其自然,这里有很深的奥妙,欲辨而忘其言不能辨。

其三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三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这首诗是说三代以来,人们是非不分,只是顺应时势随声附和。作者要与世俗背驰,要追随秦时夏黄公,绮里季等在商山隐居的四隐士,避世隐居。

世上人们的行为有千万种,谁知怎么叫是,怎么叫非?有些人只简单粗略的从事情表面看是非,就随着别人表示赞誉或诋毁。夏商周三代以来,这种事情很多,但豁达之士有自己的主见,不随声附和。世俗中愚妄之辈咄咄逼人,但自己不能雷同,决计归隐。

其四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复得此生。

这首诗写作者饮酒食菊,远离世情。世情既远,就可以怡然自得。

秋天是菊花最佳的时候。带着露水,采菊浸酒而饮,菊香和酒香融为一体,极佳。屈原《离骚》中说:“朝食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因为菊为傲霜之品,所以食菊能修身自洁。饮此忘忧之酒,使感情更加超凡脱俗。虽说是对菊独酌,但兴致很高,饮之不足。太阳落山,群动皆息,飞鸟归林。我在东窗下长啸一声,�且舒怀。

其五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有些树木,比松树高,遮掩了松树的雄姿。但寒冬到来,万木凋零,只有松树更加郁郁葱葱。作者要学习松树的风格,为人品格要坚贞,要高尚。

青松在东园,杂树没其姿。等到严霜降,众树凋零,唯见青松卓然挺立。当松树很多连成林时,这种品质不被人看重。孤松挺拔,人才称奇。独自饮酒,时复远望。想到自己这一生,好象在梦幻里。人生岂能被尘俗的羁绊拘牵!

其六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这首诗假托田父与自己的问答,来表示终身归隐的坚决态度,以答复那些好心劝他出仕的人。

清晨闻见扣门声,没等穿好衣裳就跑着去开,原来是好心的老农,提着酒,打远来问候我,劝慰我,怀疑我的所作所为不和时宜,违背世俗。田父说:“破衣茅屋,不是高栖之地,整个社会都崇尚同流合污,希望你也能随波逐流。屈原在《楚辞·渔父》中说:‘世人皆浊,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

诗人回答田父说:“深感父老好心相劝,但自己的天性很少能与人和谐一致。重返仕途诚然是可以学的,但违背自己的本性去做,岂非糊涂!暂且一起欢饮吧,我的车驾不可能返回。归隐的决心已定,再说也没用。”

其七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这首诗把醉者醒者加以比较,认为醒者拘与世俗之见,显得愚钝可怜;醉者能勘破虚伪,倒见出他的清醒。说明世事昏昏,不堪闻问,只好用沉饮迷醉,以示愤慨。

有二客虽同一居处,但取舍态度完全不同。一客常独醉,一客终年醒。两个人互相讥笑,对方讲的话,谁也听不进去。醒者小心拘谨是多么愚钝,醉者颓然狂放倒比较聪慧。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说:“醒非真醒而实愚。醉非真醉而实颖”。告诉那些醉酒的人,日落后应该秉烛夜饮。

其八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作者感叹自己少年好六经,有济世之志,而世道艰险,淹留无成。乃安道守贫,隐居躬耕,甘历饥寒之苦,而又孤独没有知己。

少年时很少与外界人事交往,所好者是儒家六经。现在已经年岁高了,但学业停滞事业无成。自己抱着“君子固穷”的节操隐居田园,历尽饥寒之苦。悲风袭击破屋,前庭长满荒草。因为饥寒不能入睡,所以披衣起来,坐待天明。偏偏晨鸡不肯报晓,夜显更长。现在已经没有能理解自己的知己,所以我的所作所为,终将受到掩蔽而无法表白。

诗中的孟公,是东汉刘龚的字。据《高土传》记载,东汉张仲蔚隐居不仕,“常据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生,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

其九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作者用幽兰待清风以显其清香,比喻自己怀才待机。然而仕途险恶,鸟尽弓藏,所以只好隐居以芳香自守。

生长在前庭的幽兰,饱含芳香,等待清风吹来。因为清风才能把它的芳香吹到远方,以别蒿艾。我现在好象失去方向,不认旧路。我想隐居田园,顺其自然,路子就能走通。我觉悟到归田隐居是对的,因飞鸟已尽,良弓该收藏了。

其十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这首诗作者借西汉末年杨雄表达自己的志向。杨雄字子云。王莽篡汉时,那些巧言善辨之士,歌颂王莽称帝是天意,因而都得到封赏。杨雄不肯趋炎附势,因而没有封侯。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他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他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当然,你问他攻伐别国的计谋,他不肯说。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其十一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过着宁静的乡居生活。这一天,他邀请友人松下坐饮。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喝酒没有桌凳可凭,只好铺荆于地,宾主围坐。没有丝竹音乐,只能听风吹松叶,只能听父老杂乱言。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醉意朦胧中,自我意识消失了,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使人看到醉态可掬的诗人形象。

诗人最后说:有些人迷恋于虚荣名利,而我则知“酒中有深味”。魏晋以来,名士崇尚自然,嗜酒如命,他们所追求的是与自然冥合的境界,只有通过饮酒,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酒之深味便在于此。

其十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诗人一下笔,就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一个矛盾现象: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实上可谓至善之人的伯夷、叔齐饿死在西山(首阳山)。伯夷、叔齐是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互让君位。周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终被饿死。诗人紧接着义正严词地提出,既然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古圣先贤要讲那样的空话呢?

诗人又举出荣启期的事迹,证明善有善报之类的说教是空话。荣启期是一个安贫乐贱的人,是封建社会的一位善人。孔子说荣启期:“善乎,能自宽者也。”但这位善人九十岁还是以鹿皮为衣裳,以绳索为衣带,过着饥寒生活,像他青壮年时一样。

但是伯夷、叔齐也好,荣启期也好,他们生前没有得到善报,死后名声却流传后世。他们所以能名声传世,依赖的就是固守贫困的节操。陶渊明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固守穷节的贫士。

其十三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莸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

孔子的弟子颜回,可谓仁者也。然而他29岁,头发尽白,早死。荣启期也是有名的好人,但九十岁还过着饥寒生活。他们虽留下身后美名,但死后何所知。

人生在世,有些人厚自养身,把身躯看得千金一样贵重,但临终时,再宝贵的身躯,也得消灭。西汉杨王孙于病危时,嘱其子裸葬,要以身亲土。人当解其真意。

这首诗的前八句说名不足贵,后四句说身不足惜,都是愤世之言。

陶渊明写《饮酒二十首》诗时,酒喝得不少,家中也经常断酒喝。当他写成十九首诗时,家里的酒坛酒罐又空了好几天。就在这个时候,一天清晨突然听见有人敲门。陶渊明披上衣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邻居李老汉,抱着一个酒坛,站在门外。李老汉说:“我们家大清早刚酿成的酒,我想让你尝个鲜,就赶紧给你送来了!”

陶渊明一看送酒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地说:

“我几天不吃饭不觉饿,可是这几天没喝酒,简直渴得要死!”

“我还不知道你!”李老汉说,“就算渴死了,也要当酒鬼”。

两个人朗朗地笑起来。

进到屋里,陶渊明急不可待地倒出一海碗酒,浅**的酒液散发着迷人的酒香,叫人垂涎三尺。因为是刚酿成的酒,没有经过滤,酒面上漂浮着一些酒糟,像一些白蚂蚁。陶渊明去找漉酒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挠头,想起头上缠的葛巾,蒙在一只空碗上,把另一碗浑酒倒在葛巾上。他掸了掸葛巾上的酒糟,重新把葛巾围到头上,头上的葛巾也飘逸着迷人的酒香,这股酒香,通过鼻子,一直钻到陶渊明的肺腑里。

“这是个好法子”,陶渊明得意地说,“又过滤了酒,又能戴在头上闻香”。

陶渊明举起那碗滤清的酒一饮而尽,顿时觉得两眼发亮,两掖生风,每一个毛孔都透气,每一个细胞都快活。

陶渊明喝足李老汉送来的酒,写成了《饮酒二十首》的最后一首诗。

其十四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陶渊明是以饮酒为题材,大量创作酒诗的第一人。他的诗,可谓篇篇有酒,寄酒为迹。

伏羲、神农是传说“三皇”中两位最古老的帝王,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世上已经罕见那样纯真的人。只有那个一生勤奋奔走的孔子,还想把四分五裂的东周社会弥补复原,让民风世俗再回到那个淳朴的时代。

孔子的奔走努力虽然没有达到天下大治,他所期待的凤鸟虽然没有飞来,但经他整理研究,殷周以来的诗书礼乐,总算由残缺不全而恢复一新。可是,自孔子在洙水、泗水之间设坛施教的事业停止以后,他的微言大义就再也听不见了。世风江河日下,以致出现了那个疯狂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把诗书烧成灰。

好在西汉初还有伏生等几个老儒生,传授六经的工作勤勤恳恳。可是为什么隔世之后,六经就没人爱好和亲近了呢?如今有些人也像孔子那样成天在外驰车奔走,可是没有人前来礼贤问津。

最后突然转到饮酒上,在这样令人绝望的世风下,我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只好痛痛快快地饮酒,才对得起头上戴的过滤酒的葛巾。陶渊明饮酒诗写了二十首,这是最后的一首。这组诗是借酒后直言,谈出自己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因为是酒后直言,所以难免有谬误之处。“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1 关于送别的诗有哪几首

1、唐代:骆宾王《送别》

原文选段: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释义:

寒冷的更点长夜里敲个不停,清凉的夜晚像秋天中那么澄澈。离别的时候心里拿什么赠送给你,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的真情。

2、唐代:王之涣《九日送别》

原文选段: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释义:

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3、唐代: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原文选段: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释义: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4、唐代:许浑《谢亭送别》

原文选段: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释义: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地东流。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5、隋代:佚名《送别诗》

原文选段: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释义:

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杨花飞绝。请问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2 关于送别的古诗有哪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些够了么?有什么问题请追问,愿意效劳,望采纳么么哒~~

3 10首有关送别的古诗(完整)

诗作代表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4《赠汪伦》 李白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7《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8《渡荆门送别》 李白

9《送友人》 李白

10《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别董大》高适

13《易水送别》骆宾王

14《青门柳》白居易

15《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6《忆秦娥》李白

17《准上与有人别》郑谷

18《送别》王维

19《山中送别》王维

2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送别诗赏析

1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4 你知道关于送别的诗句还有什么

1、九日送别

唐代: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2、赤壁歌送别

唐代: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3、谢亭送别

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4、于易水送别

唐代: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5、送别诗

隋代: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6、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7、送别

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8、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 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1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1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意思写出来就是咯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6 有哪些“送别”的古诗句

送别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其他诗人的:

挑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浆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如何,

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

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

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

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

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

樽酒慰离颜。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选一首〕

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还有哪些送别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8 关于送别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5303461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 送别诗还有什么诗

赠汪伦——李白

李白登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董大——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500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5
下一篇2024-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