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赵的名人的故事

姓赵的名人的故事,第1张

赵一曼

1926年,有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在那个春寒正浓的清晨,在那个名叫伯阳咀的崎岖山路上,走出了一位衣衫单薄、神色坚毅的女子,那就是赵一曼。对于身后的故乡,赵一曼没有丝毫的留恋。赵一曼的内心,早已被到宜宾求学的渴望所充盈。此时此刻,中国的千百万妇女仍然在忍辱负重,仍然在随遇而安。赵一曼却走出来了。而且是从一个偏远的乡村、从一个封建色彩浓郁的家庭里走出来了。仅此一点,足以令许多五尺须眉汗颜。之后,在宜宾女中,赵一曼掀起了惊心动魄的运动浪潮:带头剪发、抵制仇油、宣传演讲……正是在历经锻炼的过程中,赵一曼逐步走向成熟,于21岁时加入了中国***。随后,赵一曼先后到川南中山学校、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掌握革命理论的同时,提高了革命本领。

  1928年回到上海后,赵一曼辗转白区,从事地下工作。血雨腥风的日子里,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时势多么艰险,赵一曼始终保持着***员的本色。她曾经在寒风凛冽的夜晚,饥肠辘辘徘徊街头;她曾经在临产的前夜,还蜷缩在乱草堆中;她曾经靠变卖首饰艰难度日,并以丈夫赠与的怀表换取到新地方工作的船票……然而,生活的艰难,敌人的猖獗,丝毫没有动摇赵一曼对革命的信心。她指导工人运动、组织地下活动,搅得敌人惶恐不安,而工人、群众的反满抗日情绪却日益高涨,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1934年,赵一曼请求到游击区工作,先后任珠河县(今尚志县)县委常委、特派员、妇女会负责人、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此时的赵一曼已不仅是有着爱国思想的农村少女,也不仅是激情澎湃的学生领袖,而是一位英姿飒飒、智勇双全的指战员。赵一曼面对的,是凶狠残暴的日军和张牙舞爪的伪军。运武器、摸哨所、打伏击,赵一曼每次都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赵一曼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沉重打击了敌人,赢来了群众赞誉。在日军重兵围困的最后时刻,她把突围的任务交给其他同志,自己则坚持到弹尽粮绝、重伤被俘。落入鬼子之手的赵一曼大义凛然,以备受酷刑的代价,保护了其他被俘的同志,保守了党的机密。值得一提的是,赵一曼还成功策反了伪军看守。虽然最终未能脱离虎口,却再次深深震撼和打击了敌人……

  赵一曼英勇就义至今69年了。长期以来,人们怀念赵一曼、敬佩赵一曼、歌颂赵一曼。从某种意义上讲,赵一曼已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爱国精神,一种前进动力。

赵尚志

志 东北抗联名将赵尚志抱憾终生最恨死在汉奸枪下 百战不殆的天纵之才赵尚志,最大的敌人不是日军,而是身边层出不穷的汉奸;他一生最遗憾的事情,一是被别有用心的人以党的名义孤立抛弃,一是死在了叛徒的黑枪下。 1942年2月12日,凌晨1时,黑龙江省萝北县,寒风低吼。东北抗日联军名将赵尚志带领他的士兵向梧桐河方向移动。部下刘德山说:“咱到菜园子屋里暖和一下。”又说,“你们先去,我去解手。”说罢,他转身行至赵尚志身后,举起步枪。 子弹从腹部穿过,赵尚志立仆在地。毕竟是赵尚志,他操起手枪,朝刘德山打去,刘的头、腹部各中一弹,当即毙命。 刘德山,原名刘海峰,黑龙江珠河县(今尚志市)人,老猎手,枪法奇好。被日本人收买来刺杀赵尚志。 赵尚志被扶进附近一个孤独的农家小屋,屋内新婚不久的女主人吓懵了。但听说是赵司令,便用结婚缝制的被褥包住赵,并用温暖的手捂着赵尚志被冻得冰凉的手——直到今天,这个当年的年轻媳妇已经老了,但还保存着包裹过赵身体的被褥。 在萧索的寒夜里,一队日军和伪警察,在另一个刚从赵尚志身边溜走的汉奸张锡蔚带领下,潜行过来。短时激战后,赵昏迷过去。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爬犁上,他说,“只想死在千军万马中,没成想死在刘炮(刘德山)手里。” 此时,赵才知道,此行自己身边的5个人中,就有两个是汉奸。 此前短短的几年间,赵尚志部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6000人,在数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很少有失败的时候,其天才般的谋略,让日军闻风丧胆,发出“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感叹。在东北抗日战场上,一直有“南杨(靖宇)北赵(尚志)”的说法。而前 者也于1940年2月23日,被一个汉奸带来的日军杀害。 抗日14年间,东北战场上出现了难以计数的汉奸。以赵尚志为总司令的东北北满抗日联军中,也出现过一些汉奸,他们从军长到师长到普通士兵,什么级别的人都有,以至于赵对汉奸,一直有着近乎神经质的敏感和戒备,却不料最终还是宿命般死在了汉奸枪口下。 斗争环境极为复杂,最早要刺杀赵尚志的汉奸叫周光亚。在日军悬赏1万元要赵人头的时候,周混入赵部,因为有点文化,被任命为司令部秘书。这期间,有人到游击队办事,见到周光亚。周怕暴露身份,于是当另一名汉奸以医生名义混入队内后,他寻机将支队经济部长李启东杀害,夺款逃跑。 此事对赵尚志刺激极大,李启东比他大12岁,赵一直视其为大哥,是跟着赵创立游击队的七人之一。李被刺后,司令部对奸细问题警觉起来,经过对“医生”的审问,才知道他准备投毒害死赵尚志等人。 从此,赵尚志无时不刻地警惕着汉奸。这对他一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为对汉奸过于敏感,他在被诬陷和开除党籍后,曾下意识地把一些党内领导和奸细联系起来,从而又遭到更为残酷的对待。 彼时,在东北,9·18事变后,张学良率部撤走,***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尚弱,加之东北在日本人统治下成立了伪满政府,无依无靠的民众,面前摆着五条路:一是当伪满政府的帮凶,二是做伪满洲国的顺民,三是上山当土匪,四是自发地组织抗日义勇军,五是跟着 ***打游击。 事实上,当顺民的人最多,到伪满政府“工作”的人次之,其余的人选择了后三条路。在当时的日军看来,后三种人都是土匪,其中,赵尚志是在日伪政府办的《盛京时报》上出现频率最多的“匪头领”,普通民众刚开始也都把赵尚志的部队当土匪。 在中国,其他地方抗日8年,而被国民党放弃掉的东北则实际上与日本人斗争了14年(按年份算15年),在最初的几年内,抗日队伍群龙无首,大多数是江湖出身,扰民伤民时有出现,使得东北民众根本看不到民族的希望,其中一些人的奴性在此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曾是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小的时候,日本人在东北大量种植鸦片,让中国人吸食。当时,吸鸦片和种鸦片的人都很多,以至于鸦片成了硬通货,买东西时,拿出相当大小的鸦片就能成交。 “当年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乌烟瘴气。”李敏说,许多人在染上吸大烟的瘾后,被日军用鸦片“钓”住当了汉奸。参加到抗日队伍中的一些人原本也有吸大烟的习惯,在山上坚持不住了,就背叛部队下山投敌。 “抗日联军”成分多样 东北抗日环境的复杂性表现在,除了小股***的基本队伍外,其余的抗日队伍多具有三面性,他们一会儿意气风发跟着***打日军,一会儿自立山头去做土匪(许多土匪与日军有通联行为),一会儿干脆下山给日军做帮手。即使他们当汉奸时也有两面性,有时竟也 会哗变一下,把对方的伪军带上山倒戈抗日。 在抗日初期,赵尚志本能地鄙视和讨厌土匪,不愿意与他们为伍。 那时候,仅在赵尚志游击队活动的珠河一带,就有许多义勇军、山林队,如“九江”、“容易”、“跨海”、“双盛”、“白龙”“闯江南”“压东洋”、“北来”等大小三四十股。 在此期间,赵尚志曾与这些队伍麻烦纠纷不断。后来在党内又被一些人盖了顶帽子叫“关门主义”,意思是,他关起门不愿意和大家团结抗日。 很快,赵尚志认识到,***的游击队尚弱,要抗日必须联合这些杂牌军,于是,委曲求全,放下成见,收编了许多“山头”,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赵尚志被推选为总司令。 然而,这支队伍中出现一些汉奸几乎是注定了的。比如,赵尚志为了收编一个叫于九江的土匪,和他结拜为“兄弟”,任命其为第七师师长。但于九江匪性不改,进行内奸分裂活动,被赵尚志兵不血刃用计拿下。诸如此类被背叛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赵尚志相信每个人终归都有民族良心,所以,许多次打仗,只要对方是中国人,他就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骑在马上喊话。有士兵说,“别喊话了,枪子儿可不听你的呀!”赵尚志说,枪子儿能打着几个敌人,我一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就很可能跑过来一大群 。 在一个随时都可能潜伏土匪的部队里,赵尚志的警戒心理可想而知。尤其在经历一次次背叛后,再接收他所不信任的山林队人马时,他甚至要设置圈套加以考验。1934年春节前夕,他召集队员问,谁愿意请假回家过年,当时有几个士兵请了假,过完年回来后,赵尚志就不要他们了。他说,用这些办法看看哪些人有动摇的思想。 当然,他的这一做法又受到了党内一些人的批判。 蹊跷的军中谎言 虽然是杂牌军组成的抗日联军,但凭借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赵尚志打了不少胜仗。为了聚拢人心,他经常把缴来的枪弹物资分发给各种抗日队伍,同时帮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队伍打仗以壮大他们的力量。 到1936年,赵尚志一手创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已发展到10个师,共计6000余人。粉碎了日军及伪军的数次大讨伐,赵尚志亲自率领军队远征黑嫩平原,半年多的远征中打了大小百余战,杀死杀伤敌人8000多人。 就在此时,改变赵一生的重大事件发生了。 当时,中共中央和东北***失去了联系,恰好共产国际所在地苏联和黑龙江只隔一条江,所以,东北***实际上受驻在共产国际的王明及康生指挥。这两位领导都没去过东北前线,但指点起来却成竹在胸。赵尚志前后两次公然反对他们的路线,这在当时被一些人说 成是“反对王明,就是反对党中央。” 对王明路线极不理解的赵尚志,派部下朱新阳带信去苏联面见王明汇报。结果,王明把朱新阳扣下,开除党籍。 此间,无论是党内还是敌方,都盛传一种说法:北满或吉东***领导层里有奸细。日伪当局称为“吉东和北满两省委间之倾轧斗争”。 正在这时,抗联第六军一师代理师长陈绍滨从苏联回来带口信说,苏联远东军区司令海洛将军要抗联的一位重要领导过江商量抗日大事。 经抗联内部的会议商量后,决定要赵去苏联。赵到了苏联后,对方却不承认邀请过他,当即将赵关起来。 不久,北满临时省委被改组,赵本人被“永远”开除出党。赵尚志的部队被改编为第三路军,赵手下的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出任总指挥。 在苏联的禁闭室里,赵尚志联系到现实种种,怀疑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中有奸细。当然,后来他为自己的猜疑做了检讨。 而自己与陈绍滨素无恩怨,因而到死的时候,赵也不敢断言,究竟是谁指示这个人把他骗到了苏联。 虎落迷局 在苏联,赵尚志被困一年半,后来,苏方以“误会”为由放了他,并任命他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组建了100余人的骑兵,让他带走。回到东北后,他才知道,自己6000多人的部队,在仅仅一年多后,已经死的死散的散,所剩无几了。以前收编来的部队大部分叛逃, 第八军军长谢文东,三军二师师长兰志渊已向日伪当局投降。 得知赵尚志回来后,曾经捎口信把他骗到苏联的陈绍滨威逼部下先缴了赵尚志的几个士兵的械,又威逼部下去抓赵。后来此人又到处散布消息说,赵要捕杀所有北满省委的主要领导。于是,没有人敢去见赵尚志,赵被孤立起来。 在缴不了赵尚志枪械的情况下,陈绍滨秘密命令部下,向附近的日军报告,让他们来捉赵尚志。其汉奸嘴脸终于暴露出来。 陈绍滨于1940年后消失了。长期来,抗日联军中的将领鱼龙混杂,由于条件不允许,收编而来的杂牌军很难得到正规的政治军事训练,所以,问题百出。 尔后,失去自己部队的赵尚志只好返回苏联,渐渐被排挤出了东北抗日的局外。一年后,不甘心成为闲人的他,借机向苏军领了一个班长级别的小任务,带了5个人回到东北。 一踏在东北的土地上,他就下定决心不再去苏联。由于急于扩充实力,在吸收队员时,他“饥不择食”地来不及认真考察,被日伪特务混入,引来杀身之祸。 1942年2月12日上午,在受伤8小时后,赵尚志牺牲。日军叫来了已投降日寇的原东北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华堂辨认尸体。 在审讯室里,李华堂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曾经非常崇拜的赵尚志司令。尽管有很多日本人跟着,他还是哭了,大声喊:司令,你也这么着了吗?你也这么着了吗?他嚎啕大哭,被日本人强拉了出去。 (感谢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原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俊清,赵尚志外甥、齐齐哈尔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龙,国家一级作家王忠瑜等对此文的贡献)

1、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七岁丧父,十岁放牛,十七、八岁靠画画挣钱。对各种学问融汇贯通,终日闭门读书,十分仰慕屈原。危素喜爱王冕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会王冕,他装病不见;时知县亲自上门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来访,王冕要他以仁义服人。

朱元璋统一天下,立八股取士之法,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于会稽山中。

2、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夏总甲推荐周进在薛家集学堂做馆。王举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吃老菜叶、喝白开水。次日雨住,王举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扫鸡骨头等。周进因没巴结夏总甲,被辞馆失业。随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买卖。周进参观贡院,见了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

3、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后又考中举人。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4、第四回:荐亡斋和尚契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范举人请众僧人念经,追荐老太太升天,七七之后范举人谢了孝,张敬斋替范举人为安葬之事出划策。在关帝庙小憩时,严贡生竭力鼓吹“汤父母”的“廉洁慈祥|”,以及对他的“厚爱”,并表白自己“从不晓得沾人寸丝半粟的便宜”。

正说话时严贡生家小仆人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汤知县为一回民送牛肉事听信张敬斋的话,用一大枷把那回民枷了,并将五十斤碎牛肉堆在枷上示众,第三日老师傅被枷死了,众回民不服,聚众到县衙门口闹事。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以十多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写出它的腐败与不合理。原本为五十五回,现在通行的刻本是五十六回。

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 “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儒林外史》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贬抑批判士人中的假儒士和假名士,褒扬推崇真儒士和真名士,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他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周进、范进、马二先生这类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陋儒、假儒、迂儒形象,满怀热情地描绘了庄尚志、迟衡山、虞博士这样洁身自爱、崇尚礼乐、襟怀冲淡的真儒贤人。

同时,他还写了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如娄家公子、杨执中、权勿用之流。与之相对比,吴敬梓着力塑造了“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杜少卿,作为真名士的典型,他尊重个性,轻财好义,追求恣情任性、自由不羁的生活。

而真正体现吴敬梓理想的,则是小说第一回中塑造的“隐括全文”的人物王冕,他性格恬淡,远离功名,天性孝悌,才华横溢,这是一个兼具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得到了吴敬梓最热烈的赞美。

《儒林外史》长达五十六回,却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实际上是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而成的。

但作者在创作此书时,却有一个完整的创作思路,即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批判士人中的假儒士和假名士,褒扬推崇真儒士和真名士,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本书是一部以讽刺见长的长篇小说。

它彻底摆脱了以往小说中善恶报应的世俗迷信和迂阔沉浮的道德说教,而是完全坚持自己的生活观点,利用切身的经历和体验来看待世界,把严肃的写实和诙谐的讽刺结合起来。

-儒林外史

1、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七岁丧父,十岁放牛,十七、八岁靠画画挣钱。对各种学问融汇贯通,终日闭门读书,十分仰慕屈原。危素喜爱王冕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会王冕,他装病不见;时知县亲自上门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来访,王冕要他以仁义服人。

朱元璋统一天下,立八股取士之法,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于会稽山中。

2、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夏总甲推荐周进在薛家集学堂做馆。王举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吃老菜叶、喝白开水。次日雨住,王举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扫鸡骨头等。周进因没巴结夏总甲,被辞馆失业。随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买卖。周进参观贡院,见了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

3、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后又考中举人。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4、第四回:荐亡斋和尚契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范举人请众僧人念经,追荐老太太升天,七七之后范举人谢了孝,张敬斋替范举人为安葬之事出划策。在关帝庙小憩时,严贡生竭力鼓吹“汤父母”的“廉洁慈祥|”,以及对他的“厚爱”,并表白自己“从不晓得沾人寸丝半粟的便宜”。

正说话时严贡生家小仆人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汤知县为一回民送牛肉事听信张敬斋的话,用一大枷把那回民枷了,并将五十斤碎牛肉堆在枷上示众,第三日老师傅被枷死了,众回民不服,聚众到县衙门口闹事。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以十多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写出它的腐败与不合理。原本为五十五回,现在通行的刻本是五十六回。

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 “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儒林外史》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贬抑批判士人中的假儒士和假名士,褒扬推崇真儒士和真名士,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他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周进、范进、马二先生这类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陋儒、假儒、迂儒形象,满怀热情地描绘了庄尚志、迟衡山、虞博士这样洁身自爱、崇尚礼乐、襟怀冲淡的真儒贤人。

同时,他还写了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如娄家公子、杨执中、权勿用之流。与之相对比,吴敬梓着力塑造了“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杜少卿,作为真名士的典型,他尊重个性,轻财好义,追求恣情任性、自由不羁的生活。

而真正体现吴敬梓理想的,则是小说第一回中塑造的“隐括全文”的人物王冕,他性格恬淡,远离功名,天性孝悌,才华横溢,这是一个兼具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得到了吴敬梓最热烈的赞美。

《儒林外史》长达五十六回,却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实际上是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而成的。

但作者在创作此书时,却有一个完整的创作思路,即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批判士人中的假儒士和假名士,褒扬推崇真儒士和真名士,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本书是一部以讽刺见长的长篇小说。

它彻底摆脱了以往小说中善恶报应的世俗迷信和迂阔沉浮的道德说教,而是完全坚持自己的生活观点,利用切身的经历和体验来看待世界,把严肃的写实和诙谐的讽刺结合起来。

-儒林外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27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3
下一篇2024-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