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偏低多少可能是白血病

血小板偏低多少可能是白血病,第1张

简单说白血病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但是单纯血小板减少,不管数值是多少都不会发展为白血病。 所以,这是一个充分条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附:血小板降低有很多原因。如血小板生成障碍或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风疹、药物过敏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 应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你好,不能单纯靠血小板判断疾病,正常生理状态下血小板的寿命是6天,机体骨髓可以补充道血液中,而不至于出现血小板减少。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如大量出血、某些药物、理化因素影响,还有其他除血液系统以为的疾病也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病。

除了血常规的异常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能有:贫血,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自觉虚弱无力、多汗。有气促、心跳加快的现象,但需排除因其他原因,如痔疮、消化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等失血所引起的贫血;多数患者会有发热,多数为不规则的发热,发热的时候还会有咳嗽等感染症状。出血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诊断需要进一步做骨髓检查、基因、染色体监测。

希望能帮到你!

血小板减少是白血病的前兆,但从医学角度讲,尚不能完全认为血小板减少就一定会得白血病,建议医院去检查下身体,越早越好。发现及时,治疗效果就越好,身体里也不会无故就会减少血小板的,一定是其它方面出现了问题才异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医 去检查下身体吧,同志。谢谢。徐立果留09-04-06-12:05:03

分类: 医疗健康

解析:

有关系的,根据你描述的是很典型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你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做个骨髓穿刺,化验下,确诊后用激素治疗。这种病不要担心,能治好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这个疾病的介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根据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病程,ITP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两类。儿童80%为急性型(AITP),无性别差异,春冬两季易发病,一旦病源清除,疾病在6-12月痊愈。而成人ITP95%以上为慢性型(CITP),男女之比约1:3,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迁延难愈。本病病死率约为1%,多数是因颅内出血死亡。ITP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或内脏出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或内脏出血,因而属于中医“血证”、“衄血”、“发斑”范畴。

病因

1、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起交叉反应,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2、 慢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历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其中95%为PalgG,2/3为PalgG和PalgM,少数作用为PalgA和pac。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少数作用与Gbib复合物,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其含量与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已经证实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分型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 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二)体征

1、急性型

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有什么危险。脾脏常不肿大。

2、慢性型

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和轻度脾肿大,如有明显脾肿大,要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可能性。

诊断标准

急性ITP血小板明显减少,通常小于20×109/L。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约1~6小时。骨髓检查多数病历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其中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多。 慢性ITP多此化验血小板减少,多为(30~80)×109/L。骨髓巨核细胞大多增加,大小基本正常,颗粒型增多,血小板形成明显减少。血小板表面相关IgG增多,血小板相关C3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约1~3天。 诊断标准如下:

1、 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 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3、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 以下五点应具备任何一点

(1) 泼尼松治疗有效。

(2) 切脾治疗有效

(3) PalgG增多。

(4) PAC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常规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出血为主,可按血证进行辨证治疗。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治疗应以清热凉血止血、补气阴、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参以补益肝肾等法,以标本兼治。辨证要点:

首先辩虚实,本症应首先分虚实和火热的有无。

1、 热盛迫血

2、 阴虚火旺

3、 气不摄血

4、 瘀血阻络

预后与转归

西医治疗首先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未获完全缓解,可考虑切脾,如切脾失败,尚可用皮质激素:如仍无效,可用免疫制剂。对于出血严重可酌情静脉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悬液或血浆置换。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临床统计约有80%的病例没有经过治疗,在半年内可自愈,一般病程为4-6周。患者痊愈后很少复发。本病的病死率约为1%,多是因颅内出血而亡。但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未见有自然缓解者。

您好::1血小板减少,可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感染后可出现血小板减少状况:二可因为药物性原因,接触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如氢噻嗪及其协同剂,肝素、青霉素、氯霉素等;三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体病因不明,考虑是一种免疫综合症,常见出血性疾病,多存在自身血小板抗体;四是继发于某些血液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乙肝、肝硬化等。

2简单说白血病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但是单纯血小板减少,不管数值是多少都不会发展为白血病。患者现在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略低于正常值,需要继续复查血常规,现在还不需要用药。白细胞、血小板持续明显减少,需要重视病情,查找病因,积极治疗。

不是的。白血病是指来源于骨髓等处的造血干细胞发生变异后形成的一种恶性肿瘤。以持续发热、出血、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会发现血细胞分类中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等。在一般情况下血小板低不是白血病的。临床上常见血小板低的情况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070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2
下一篇2024-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