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到山东莱州有多远

山西临汾到山东莱州有多远,第1张

 一、高速路线:

驾车路线:全程约9766公里

起点:临汾市政府

1临汾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行驶10米,左转进入市府街

2) 沿市府街行驶260米,右转进入解放路

3) 沿解放路行驶180米,过右侧的柏松大厦约100米后,左转进入鼓楼北大街

4) 沿鼓楼北大街行驶360米,直行进入鼓楼北大街

5) 沿鼓楼北大街行驶70米,在第1个出口,朝滨河路/鼓楼西大街方向,右转进入鼓楼西大街

6) 沿鼓楼西大街行驶11公里,过右侧的香味源粗粮村约190米后,朝滨河西路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西关立交桥

7) 沿西关立交桥行驶12公里,左转

8) 行驶480米,直行进入滨河西路

9) 沿滨河西路行驶15公里,右转进入迎宾大道

10) 沿迎宾大道行驶19公里,朝太原/西安/G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5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昆高速

3沿京昆高速行驶1429公里,朝汾阳/榆社/S6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平遥枢纽

4沿平遥枢纽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和汾高速

5沿和汾高速行驶1249公里,直行进入东吕高速

6沿东吕高速行驶1130公里,在邢台/新华南路/沙河/G107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京深线

8沿京深线行驶87公里,直行进入京广路

9沿京广路行驶72公里,朝邯郸方向,直行进入京深线

10沿京深线行驶42公里,左前方转弯

11行驶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深线

12沿京深线行驶11公里,朝县城方向,直行进入邯邢路

13沿邯邢路行驶48公里,朝郑州/安阳/邯郸方向,直行进入京深线

14沿京深线行驶87公里,左转

15行驶10公里,右转进入中华北大街

16沿中华北大街行驶17公里,朝曲周县/武安市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中华北立交桥

17沿中华北立交桥行驶980米,直行进入北环路

18沿北环路行驶33公里,进入北环路

19沿北环路行驶290米,在第2个出口,朝北仓路/G309/东环路方向,直行进入东环路

20沿东环路行驶38公里,稍向右转进入东环人民路立交桥

21沿东环人民路立交桥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人民东路

22沿人民东路行驶108公里,直行进入青兰高速

23沿青兰高速行驶30米,直行进入青兰高速

24沿青兰高速行驶2033公里,直行进入济南绕城高速

25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145公里,朝青岛/淄博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表白寺枢纽立交

26沿表白寺枢纽立交行驶850米,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27沿青银高速行驶126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28沿京沪高速行驶104公里,过荷花立交,朝青岛/淄博/国际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青银高速

29沿青银高速行驶68公里,朝青岛/淄博方向,直行上匝道

30沿匝道行驶350米,过唐王立交约900米后,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31沿青银高速行驶1889公里,朝烟台/蓬莱/坊子/S1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涌泉立交桥

32沿涌泉立交桥行驶870米,过涌泉立交约13公里后,直行进入荣潍高速

33沿荣潍高速行驶225公里,朝蓬莱/龙口/招远/莱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明村西立交桥

34沿明村西立交桥行驶950米,过明村西立交约280米后,直行进入威乌高速

35沿威乌高速行驶222公里,过郭家埠枢纽立交,直行进入荣乌高速

36沿荣乌高速行驶314公里,在莱州/平度出口,稍向右转进入莱州立交

37烟台市内驾车方案

1) 沿莱州立交行驶17公里,过莱州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莱州南路

2) 沿莱州南路行驶44公里,过右侧的肯德基(星辉餐厅)约90米后,右转进入府前街

3) 沿府前街行驶,过左侧的百货大楼约240米后,到达终点

终点:莱州市政府

二、非高速路线:

大约

8900公里

途经:荣兰线、G309

临汾市政府

从临汾市政府到市府街,行驶10米

左转,进入市府街,行驶260米

右转,进入解放路,行驶290米

右转,进入京昆线,行驶158公里

右转,进入荣兰线,行驶1714公里

左转,进入锡海线,行驶176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长邯路,行驶162公里

请直行,进入荣兰线,行驶335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G309,行驶553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邯武快速路,行驶153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人民西路,行驶65公里

请直行,进入人民东路,行驶112公里

右转,进入尚代线,行驶22公里

左转,进入荣兰线,行驶159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长安路,行驶62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荣兰线,行驶136公里

请直行,进入G309,行驶177公里

请直行,进入荣兰线,行驶64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京广线,行驶22公里

请直行,进入南环路,行驶250米

请直行,进入京广线,行驶61公里

请直行,进入G309,行驶316公里

请直行,进入聊冠路,行驶187公里

左转,进入S706,行驶27公里

左转,进入西外环路,行驶52公里

请直行,进入S706,行驶92公里

左前方转弯,进入S316,行驶101公里

右转,进入S804,行驶93公里

请直行,进入铝城路,行驶80公里

请直行,进入荣兰线,行驶608公里

右转,进入梓东大道,行驶54公里

请直行,进入二环西路,行驶58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二环西路高架,行驶78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经十路,行驶250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荣兰线,行驶710米

请直行,进入经十东路,行驶325公里

请直行,进入荣兰线,行驶506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从荣兰线到柳泉路,行驶460米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柳泉路,行驶23公里

右转,进入新村西路,行驶10公里

请直行,进入新村东路,行驶64公里

请直行,进入临淄大道,行驶236公里

左转,进入齐陵路,行驶16公里

向右前方行驶,进入益都西路,行驶117公里

请直行,进入谭坊路,行驶199公里

请直行,进入荣兰线,行驶100公里

请直行,进入新城街,行驶55公里

请直行,进入荣兰线,行驶176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北宫西街,行驶44公里

请直行,进入北宫东街,行驶49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通亭街,行驶97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烟汕线,行驶68公里

请直行,进入烟汕路,行驶31公里

请直行,进入G206(旧),行驶123公里

请直行,进入烟汕线,行驶537公里

请直行,进入西环路,行驶170米

进入环岛,进入西苑附路,行驶10公里

右转,进入府前西街,行驶14公里

请直行,进入府前街,行驶220米

莱州市政府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是前段时间大火的剧,该剧讲述了乔家的五个孩子,在艰难岁月里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故事。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观《乔家的儿女》有感两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 观后感 1

 

 看到正午阳光又出新剧了,便看了下,结果喜欢上了。

 

 其实,这几年没什么耐心看电视剧了,都是跳着一扫而过。但《乔家的儿女》除外,有我当年看《请回答1988》的劲儿。

 

 故事始于1977年的南京,老城南的胡同里有一户姓乔的人家。妻子要强能干,丈夫乔祖望是个混账赌鬼。他们育有两子两女。

 

 妻子快要生了,嫌鼓楼医院太贵,跑到城郊的卫生所去生,结果难产而亡,留下一个早产的儿子。此时此刻,乔祖望还在牌桌上吆五喝六,是他的小姨子将他拉去医院。面对才出生的小儿子,他随口取名叫七七。

 

 事实上,乔家的其他四个孩子,名字取得都很随便:一成,二强,三丽,四美。

 

 妻子的死,并未换来乔祖望的醒悟,他继续过着以前的潇洒日子。发了工资,先给自己买酒喝,再来点猪头肉,或者去牌桌上赌。几个孩子嘛,只要饿不死就行了。

 

 长子如父,大哥一成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

 

 一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很饱满,但一成无疑是最饱满的一个。因为原生家庭太差,他敏感、自卑,且内心有阴暗面。他不喜欢七七,将他抱在手里时,甚至会想,如果自己松手,这团软软的肉会怎么样。如果不是他,妈妈怎么会死。他内心很妒忌表哥,为什么他可以拥有姨父那么好的父亲,还有妈妈,甚至,他很不想承认,表哥在学习上也比自己有天份,哪怕自己已经十分刻苦了。苏州来的沈氏夫妇想要收养四美,他生出夺妹妹机会的想法。他实在是受够了这个家庭。可另一方面,他从未放下牵着弟弟妹妹的手。一方面嫌弃,一方面早已将弟弟妹妹当成自己的责任,这成了他一生的桎梏。一成的感情路很坎坷。他的初恋是个家庭支离破碎、母亲强势的富家女,因姑娘去了北京,无疾而终。进入电视台工作后,又认识活泼的北方姑娘叶小朗,二人结婚。(其实我觉得一成没有多喜欢叶小朗,很大程度上,是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而已。书里也写过,他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喜欢这样的日子,还是喜欢叶小朗。)二人度过了一段平顺日子,却因老婆要出国,二人和平离婚。最后,他结识了军区高干子女项南方,这段婚姻,因聚少离多,以及一成内心的敏感,再次走到离婚的地步。(不过这两人没完,作者给了个开放式结局)

 

 二强:是个被家庭忽略的孩子。小时候调皮捣蛋,长大后没什么思想,一直被人推着走。成绩不咋地,做饭倒是很好吃。他初中毕业,去了工厂上班,给远近闻名的一枝花当徒弟。这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女人,会在他工作出错时为他向领导求饶,会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喜欢上了师傅。在师傅被丈夫家暴时,他拼命拦着,向师傅表白。师傅的丈夫直接找上门,将他揍到医院。二强和师傅都名声扫地,师傅为了不耽误他,远走他乡。二强浑浑噩噩过了一段日子,在嫂子的介绍下,和叶小茉结婚。婚后的日子不算好过,二强似乎也习惯被呼来喝去了。直到有一天,丈母娘让他去科巷菜市场买豆腐,他眼眸一亮:师傅?缘分未尽的人,总要重逢的。

 

 三丽:是个很省心的孩子。比起二强和四美,大哥一成一直都偏爱这个乖巧的妹妹。不算是学习的料子,但很用功。为了避免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自己跑去读技校,想早点工作。因为小时候被乔祖望的牌友猥亵过,所以一直对男人很厌恶防备,直到同学王一丁的出现。这是一个真老实巴交的男人。其实三丽的人生很平淡,在于她对自己的清醒认知,从不过分苛求不属于自己,或者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得到的东西。该读书读书,该工作工作,遇到一个好男人就嫁了,婚后日常和婆婆斗嘴,互相阴阳怪气。但最后婆婆瘫痪在床上,她一边骂着:老东西,报应来了吧,一边照顾婆婆。

 

 四美:家里的老幺(弟弟七七被送去姨父家养了),是一个明艳的女孩子,胆子大,活得透彻,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小时候因为想念家人,八岁就一个人坐火车从苏州跑回南京。青春期里早恋,看言情小说,整日伤春悲秋。再大一点,开始追星,因为想看费翔的演唱会,又不声不响跑去北京。对自己的老同学戚成刚一见钟情,一个人跑去拉萨,误打误撞,被当作典型事例,首长给他俩亲自证婚,莫名其妙就成了军嫂。婚后,因为爱,一次一次容忍丈夫出轨。又因为想通了,选择离婚。后来,有人要给她介绍一个大款,她说:我女儿大了,我攒点钱去看世界不好吗?为什么要看男人。真人间清醒乔四美。

 

 故事里还有很多典型人物,例如姨父一家,例如邻居吴姨。

 

 各人有各人的小心思,也有在关键时刻展露出的人性光辉。

 

 乔唯民这个人物算是故事里最理想化的人物了。他爹为老婆的姐姐一家无私奉献,是因为他爹喜欢大姨子。但是他的无私,可能是原生家庭过于温暖,所长成的绝对善良。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那一年南京市的高考文科状元,完全可以去读北大,偏偏自己选择留下来,读了南大,只因要照顾从小寄养在自己家的小表弟七七。表弟乔一成出于妒忌,经常对他冷嘲热讽,他也从未放在心上。

 

 乔祖望可能就是故事里的最大“反派”。嗜赌如命,嗜财如命。他可以把四女儿卖给有钱人换钱,也可以和猥亵三女儿的混账拿钱私了。就是这样一个不配当人父的人,在乔一成考上师范后,破天荒为他买了一块手表,还给他煮了一碗有两个荷包蛋的面条。为了保住留给小女儿的房子,老病相催的他选择一头撞死,也不让保姆如愿。

 

 人性很复杂吧。

 

 大街上走一圈儿,谁身上没点伤疤呢。一点伤疤都没有的人,倒是异类了。

 

 活在世上,就是要应对不断的磨难,直到你真正明白些什么。

 

 所以大哥在患了肾病之后,紧紧抓住项南方的手。二强勇敢离婚,不畏惧世俗眼光,和师傅在一起。三丽一生坚守自己所爱。四美逃离婚姻,坚决不回头。

 

 不完美的他们聚在一处,就是一家子。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观后感2

 

 《乔家的儿女》,讲述乔家五个孩子乔一成(白宇 饰)、乔二强(张晚意 饰)、乔三丽(毛晓彤 饰)、乔四美(宋祖儿 饰)、乔七七(周翊然 饰),在艰苦的岁月里彼此扶持、相依为命的故事,并以这个家庭为缩影,折射1977-2008年这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它是一部年代剧,也是一部家庭生活剧。

 

 它具有正午阳光剧集的诸多优点:典型环境塑造真实,年代感很强;具备家庭生活剧的质地,生活气息浓厚,几乎每一场一家人的吃饭戏都有不同,都可细品;强大的演员阵容,充分诠释出角色的魅力……当然,张开宙节奏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本文想侧重评介乔家长子乔一成。乔一成是这部剧的主轴,他与家庭的关系是这部家庭生活剧所要揭示的真谛。

 

 评介乔一成,就得先从他那不靠谱的爹说起。乔祖望(刘钧 饰)是苏大强之后又一个典型的可恨又充满喜剧感的“渣爹”形象。他好吃懒做、不求上进、懦弱无能,更是出奇的自私——妻子孩子他都不怎么爱,他最爱的人从来都是他自个儿。

 

 乔祖望(刘钧 饰)的妻子都要生产了,他还在麻将桌上,认为女人不都是要生孩子的嘛;妻子为了省钱,独自去了条件较差、距离较远的医院,乔祖望也不心疼,说走动有利于顺产;妻子生产后不幸去世,倒没见他怎么伤心,哀怨的是自己命苦,还把小姨子给的骨灰盒的钱克扣下来……

 

 乔祖望着实让人生气

 

 乔祖望对孩子也是不闻不问,基本是让当时才12岁的乔一成既当爹又当妈。乔七七出生没奶水吃,乔一成就熬米汤加点糖小心翼翼喂养,弟弟妹妹凑过来舔汤勺。孩子们生活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

 

 乔家儿女生活条件艰苦

 

 但要说乔家有多穷也算不上。乔祖望在工厂里有稳定的工作,牌桌上也赢了点小钱,只是钱主要都花在他的个人享受上。孩子们吃喝没营养,他下班后经常买点零食下酒,有什么好吃的,乔祖望也是占大头。下了一个鸡蛋做蛋羹,他先分走一大半,几个孩子抢剩下的;杀鸡了,他也一定不会放过他最爱的鸡肫……

 

 好吃的都是乔祖望先吃

 

 最苦的自然是乔一成了。他是一个尽职尽责、早慧懂事、有志气有自尊的哥哥。弟弟妹妹吃猪油,他喝汤;弟弟妹妹吃鸡蛋,他在旁边看着;妹妹被威胁,乔祖望不作为,是他坚持告发……想当初母亲去世时,他一开始不哭,邻居说“这孩子心硬”。事后想想,一个12岁的孩子如果心不硬、如果不强迫自己坚强,他怎么支撑起这个家,怎么庇护弟弟妹妹?

 

 但《乔家的儿女》没有就这样把乔一成塑造成一个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大全”人物。编剧始终没有忘记的是:乔一成是个凡人,此时的他更是个孩子。他也有人性的弱点与局限性。

 

 比如他不为人知的敏感与自卑。他看到表哥齐唯民穿着合身的衣裳以及崭新的白球鞋,晚上他用粉笔把球鞋刷白,之后还鼓起勇气向父亲要一双球鞋;当表哥的作文登报后当范文发下来,乔一成把表哥的名字涂掉,生气地把作文塞到桌子底下……

 

 表哥有爱他的父母、有美满的家庭、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切都在衬托着自己的寒酸与不幸。

 

 因此,乔一成有怨。他怨父亲的不负责任,怨弟弟妹妹让他不堪重负,怨自己的不幸……只是理性上的懂事让他从来都不说,于是便默默地甚至是有些下意识地转嫁到对表哥的莫名嫉妒上。

 

 这股怨气最终还是爆发出来。二姨帮忙联系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们打算领养乔四美。乔一成鼓起勇气冲到招待所,手上拿着他的一沓奖状,请求叔叔阿姨领养他。

 

 乔一成请求被领养

 

 这一刻的乔一成当然显得自私,却也绝非不可理解,因为他太累了、身上的担子太沉重了,他想逃离这一切,他想好好读书。

 

 在被拒绝后,他把奖状一把扔到河里,狼吞虎咽吃掉阿姨送给他的蛋糕。没有享受美食的快意,只剩“羞辱”、罪恶感与苦闷,痛恨自己的被拒绝,痛恨自己的自私。

 

 可假设乔一成真的跟叔叔阿姨走了,他很可能会像乔四美一样,又偷偷地跑回来。年幼的他不会那么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感情,他那一时冲动的怨气背后,是他与弟弟妹妹之间深刻的羁绊、深刻的爱。

 

 乔一成更不会想到,对家庭有怨更有爱的羁绊,会对他后来的情感生活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人们与家庭的关系,很少是绝对的怨或爱。那种与家庭老死不相往来且丝毫不受影响的,是极少数人;与家人只有相亲相爱,从未有过埋怨和计算的,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常见。

 

 气得“脑袋上的白头发,滋滋往外冒”的乔一成。

 

 更多时候,我们就像乔一成——不见得有他那么勇敢、那么有担当,但感情一样斑驳复杂。我们对家庭曾滋生不满,情绪上头时想一走了之,心里想好了最狠的话,但我们几乎都不会说出口,我们也不会真的离开。

 

 不是可以清晰明了分割的爱或怨,而是怨里有爱,爱里有怨,这才是家人会让无数人始终在意、始终割舍不下的根源。无论爱与怨的比例哪个更大,只要它们混杂,就难以有一劳永逸的决定。

 

 于是只能这般较劲着、角力着、牵绊着、撕扯着。我们一边怨着一边爱着,爱与怨难解难分、紧密交织,共同流淌成我们的血液,刻入我们的基因,成为每个人生命里的一部分。

 

 所以你看,哪怕弟弟妹妹都长大了,乔一成仍然没有松口气。乔四美补考没通过,就要拿不到初中毕业证了。乔一成对她一通痛斥,撂下一句狠话:“我以后要是再管你,我就不是乔家的儿子。”下一个镜头,他带着乔四美在办公室恳求校长再给乔四美一个机会。

 

 乔一成打算考研究生,而不是毕业马上工作赚钱,他想先替自己活再替别人活,自私一回。可乔祖望想买电视,他自己掏三百,乔二强乔三丽各掏两百,剩下的三百还是得他一个学生掏。弟弟妹妹们开心地推着彩色电视往家里走,乔一成板着面孔说“我肝疼”。只要是家人分配给他的责任,即使“肝疼”他还是会扛起来。

 

 人们常嚷嚷着要摆脱家庭,就像乔一成一万次想过;可实际上,大多数人要比自己想象中的依恋家庭,就像弟弟妹妹让乔一成那么牵挂,以至于乔一成有时也显得霸道和不开明。

 

 或是因为爱的本能,或是被爱的惦念与感恩,抑或血缘关系形成的那种休戚与共、唇亡齿寒的天生羁绊……不论如何,家人是大多数人一生必须偿还的负债,是写不完的功课,是甜蜜的负担,是不会消失的港湾,以及也许是最重要的——幸福的源泉。

 

 我们都是一边爱着,一边怨着;一方走得太快,一方总是慢一拍。与家人似乎总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刻,但我们步履不停。不是人人都能像乔一成那样付出的,但我们得像他那样,只需把日子过下去,磕磕绊绊地过下去,爱也罢怨也罢,重要的是坚韧地活着。幸福与烦恼会时不时来光顾,爱与怨最终会有自己的答案。

您好,应该是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写:“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 ,在知春亭畔看到许多孩子在春游。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的正盛的海棠花。最后告诉人们“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课文是

只拣儿童多处行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说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园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起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她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62年5月6日,后收入散文集《拾穗小札》。)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诗人 深受人民的敬仰。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

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掰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冰心(24张)

1913年,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其父谢葆璋前来北京出任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

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美国公理会创办)。

1915年,参加了贝满女中学生的爱国活动。

1918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开始向往成为医生,后受“五四”影响,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运动,此期间著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超人》。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的文书,并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开展罢课、罢市等宣传活动。

8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9月18日——22日,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

10月7日——12日《晨报》连载第二个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后被改编为三幕话剧公演。

1920年,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署名婉莹。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等。

1922年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出版于北京的《晨报》。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1923年由燕京大学(由协和女子大学等教会学校合并而成),燕大期间,冰心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归主。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宋美龄也毕业于该校)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是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

1926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后,冰心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等。还翻译了黎巴嫩诗人凯罗·纪伯伦的《先知》。1933年末写就《我们太太的客厅》,内容被疑影射林徽因,成为文坛公案。

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

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年—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 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文化大革命后冰心受冲击,被抄家并进了“牛棚”,烈日下接受造反派批斗。1970年初,年届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至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

1994年9月因心脏功能衰弱需入住北京医院;虽住院却仍一直关心社会:1998年水灾时她知道后捐出二千元,后来知道灾情严重,再捐出一万元稿酬到灾区;冰心至1999年2月13日病情突然恶化,心跳加速血压偏低并有发烧,翌日下午女儿吴冰带同总理朱镕基亲自到医院探望,至同年2月28日晚上九点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1900年10月5日,谢婉莹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该宅院也是林觉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谢銮恩从林觉民家属那购得。

1901年,随家移居上海。5岁随家迁居山东烟台。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12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

3课文分段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85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1
下一篇2024-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