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为民小学的成立背景

深圳市宝安区为民小学的成立背景,第1张

赵伟明是深圳石岩人,他创办的为民小学占地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开发商开出过亿价码希望收购,赵伟明却不为所动,守着这过亿身家,却蜗居在7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生活。

为民小学是按照最高标准修建校舍、购置设备、引进教师,但收费却是同类学校中最低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高档装修大排档收费”。而他这样做,目的很简单:因为“流动的花朵,也需要阳光雨露”。

赵伟明的办学善举,不仅使几千外来工子弟受益,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昨天,记者专程前往为民小学,了解赵伟明的办学心路历程。

看到孩子没学上,50岁的赵伟明办起了教育

说起赵伟明办学,还得从1998年说起。那一年,赵伟明50岁,是石岩供电所的一名经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老深圳”,他家在石岩街道有100亩左右的土地,还有一栋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仅这栋厂房,每月就能给他带来近四万元的租金,即便是躺着睡觉,他也能过上衣食不愁的好生活。这也是他的许多街坊们的生活方式:打牌,喝茶,悠闲地生活。

深圳快速发展,到深圳的外来务工者多起来了,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孩子。每天,这些孩子或是在街头巷尾毫无目的地转悠,或是在菜地里帮着干活。他们中的大多数,正是上学的年纪。“为什么不去上学?”赵伟明多次问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回答是:没有学校。是啊,当时的深圳,公共服务尚显不足,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去满足迅速涌入的大量适龄孩子。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就是流动的花朵,他们也需要阳光雨露。赵伟明心里开始萌发办教育的念头。但办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办教育,怎么办,就是赵伟明自己,念的书也不多,说到办学校,他一头雾水。不过,在赵伟明看来,很多难事分解开,也就简单了。学校?不就是需要场地、设备、老师和学生么。场地?不是有厂房么。赵伟明咬咬牙,把每月能带来近四万收入的厂房腾空,做教室。设备,先凑合着买一些简单的。没老师,招,在赵伟明朴素的观念里,只要给出好的待遇,自然能引来“金凤凰”。很快,20多名教师顺利到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招生这一步了。要招生,首先得定收费标准。实际上,赵伟明完全能把学费定得高一点。首先,自己的学校是当地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私立学校,公立学校门槛高,打工者的孩子大多进不去,要上学,只能来他的学校。其次,自己在学校建设上的投入不少。厂房租金每年损失挺大,教师工资也是按高的给,只有收取高学费才能弥补自己的投入。但赵伟明没这么做,因为他没忘记自己办学的初衷为了打工者的孩子有学可上,自己之所以给学校取名为为民学校,也是因为这个。于是,学费定了个最低的,每学期650元,呼啦啦一下子,招来了350多名学生,基本都是外来务工者的孩子,来自五湖四海。

开学那天,赵伟明看着齐刷刷站在国旗下的孩子们,激动不已。“我把每个人的脑袋都摸了一遍。”那一幕让他终身难忘。赵伟明深知,把孩子们带到学校,意味着一份责任和付出。为了让家远的孩子上课不迟到,他掏钱买了近300辆自行车免费送给孩子们;孩子家里有困难,他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孩子拖欠学费,甚至毕业时未交清学费,他也绝不会去催缴,甚至还会补贴生活费。

学校越办越好,自家住的越来越小

第一批学生入学后,赵伟明就在办学校兴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学校办起来了,但赵伟明对现状并不满意。今天,再翻阅以前的老照片,1999年儿童节文艺演出的场景历历在目,整齐列队唱歌的孩子们脚下,是大块的塑料彩条布,彩条布的下面,是泥土。

那时候的学校,就连用水泥铺就的操场都没有,彩条布就成了学生们多彩的跑道。但天晴时扬起的灰尘,下雨天的淤泥,对孩子们的学习与活动,影响很大。还有厂房改成的教室,以及简陋的教学设备,这一切在赵伟明心里,都是很难接受的。从那以后,为民学校进入了大踏步式的发展。

2002年,赵伟明拆掉了厂房,在原址建起了立德楼。2004年,又拆掉3栋自家的老房子,筹钱建了立志楼。

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石岩的房价、房租都在涨,很多街坊都见缝插针地盖“握手楼”用于出租做房东。但赵伟明却独独拆掉自己家的住房,用来建学校。教学楼盖起来了,他又决定建高档次的操场。要建操场,就得要地,一片拥有200米跑道的操场大小的地,竟然分别属于30多户。于是,赵伟明便一家一家去谈,一块一块地买,最小的一块地,只有半张单人床大小。但终究,地要来了,操场建起来了,孩子们可以快快乐乐上体育课了。

只要手头有了钱,赵伟明就会琢磨着怎么把学校建得更好一点。为此,这个算不得富裕的当地人,前后共投入2000多万。这些钱,不仅包括他家被征收的约90亩地的补偿款,他多年出租厂房的收入,还包括卖车、卖别墅的钱。2008年,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为民小学创建区一级学校,为了筹集资金,赵伟明卖掉了自己的奔驰小汽车;2009年创建市一级学校,老赵又投入了300多万,建了26间功能教室,立志楼18间教室都安装上电子白板,仅电脑室配备全新的液晶电脑,就花了六七十万元。去年,学校边上有块1000平方米的地要转让,不少人闻风而动,赵伟明出手快捷,花了400多万买了下来,作为学校的生物园地,为此,他卖掉了自己的别墅,变现了300多万,并背负着100多万的债务。现在,他们一家几口人,搬到了一间70多平方米的老平房居住。

辛辛苦苦办学13年,投入2000多万,却没有赚钱。现在学校有10086平方米的土地,有7252平方米建筑,有开发商出价过亿希望转让,赵伟明为什么不动心呢?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赵伟明的回答是:既然把学生招进来了,就要为他们负责,不能为赚钱把学校关门。他感慨地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只能在办学这条路上走到底了。

把学校建成外来劳务工子女的家

正是因为没有把办学当成生意,赵伟明为老师给出了很优厚的待遇,吸引了50多位优秀的教师,光是高级教师,便有9位,给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为民小学老师的平均工资达到2376元,不仅如此,还提供教师公寓给老师免费住宿,即使在外面居住,也能享受每月200元的补贴。

也正是因为没有把办学当成生意,赵伟明在做好了这一切工作后,依旧为学校开出了最低的学费,因为这些孩子的家庭不富裕。赵伟明告诉记者,去年,深圳市福彩中心选定为民小学作为捐助对象,给予了50万元的资助,市福彩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了解到学校学生的家长主要从事收废品、服务员、工厂职工、摆小摊卖小吃、卖菜、建筑工人等工作,他们的人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

现在,为民学校的学生数已经达到1496人,成了当地的名校。“别的民办学校要四处招生,我们这里却总是挤得满满当当,不得不劝后来的人到别的学校去。”说起学校受到的社会认可,赵伟明充满了骄傲。

为民学校还充满了家的气息。校长肖慧是学校招聘的第一批老师,从语文教师到德育主任,再到独当一面的校长。渐渐有人来挖她,开出的待遇和条件有足够的诱惑,但她不为所动。因为她习惯了为民学校里浓浓的家的气息,“每年过年,董事长都会请留在学校的老师去家里吃年夜饭,他爱人亲自下厨为我们做饭。”而怀孕的女教师也总能受到特殊的照顾,“董事长太太一定会亲自炖鸡,至少不少于5只鸡,很让人感动。”这样一种氛围,让为民学校的教师队伍稳定,大大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每年,为民小学都会组织一批教师出去培训。“有的民办学校,担心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后,水平提高了,人也跳槽了。”肖慧说,“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为民小学,全体教师在赵伟明董事长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即使前路困难重重,但教师队伍始终十分稳定,送出去培训过的教师一个未走。目前,62名教职工,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94%以上。”

为民学校的校园里,许多细节都体现了赵伟明的办学理念。立德楼上,悬挂着横幅“你们有最好的未来,努力读书吧,知识就是力量”。赵伟明读书不多,却努力告诉孩子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

为教育孩子们学会做人,他在选护栏大理石板时,特意选择了黑、白两种颜色,寄望为民学子黑白分明,做明辨是非之人。他还亲手制作了数十个鸟巢,挂在操场周边和植物园的树上,为流动的小鸟安家。记者在一棵挂有鸟巢的树上,还看到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只要你努力,小鸟也有家。”

“我们董事长13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就是希望把学校建成外来劳务工子女的家。”校长肖慧告诉记者说,“董事长虽不善表白,但仁义、善良、朴实、大爱在他身上得到完美诠释。在他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

今天,在为民学校走走,漂亮的教学楼和高质量的跑道,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孩子们身处其间的自豪与快乐。而无论操场上欢快奔跑的孩子,还是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都是赵伟明最珍视的财富。

川剧的变脸

四川连厢及肉莲花表演大师牟庆云、四川相书表演大师鲁国华及飞刀花鼓惟一传人刘陶

川剧 川剧又称川戏。四川的代表性戏曲剧种。流布于四川和贵州、云南、湖北、台湾等省。分上坝、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四条"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坝派的中心。川剧历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间"花部"戏曲勃兴,继有柳子腔、皮黄腔入川,逐渐与四川语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间小调和秧歌相融合,衍化为川剧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及灯戏,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四川地方剧种。民国初,三庆会剧社汇集五腔剧目于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剧拥有上千剧目,尤以喜剧著称。传统表演程式自成体系,常为其他戏曲剧种借鉴吸收。还有变脸、藏刀、踢慧眼等多种特技表演。1949年后,川剧艺术进一步发展,多次组团到全国各地及欧、亚数国演出,受到观众赞赏,被誉为"天府之花"。著名演员竞华、杨淑英、笑非、晓艇、蓝光临、刘芸、陈巧茹等,著名鼓师王官福等,均在观众中享有盛誉。�

木偶戏

木偶戏成都木偶形成于唐代,此后遍及城乡。当时的木偶叫精木偶,长约03米,短小精干,操作方便。上演的剧目如《引凤楼》、《金山寺》、《群仙会》等皆为川剧传统剧目。班社有祥瑞班、瑞乐班、字均班、荣华班等,多在各种神会、庙会及茶馆、院坝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戏逐渐衰落。1949年后木偶戏得到重视,组建了专业的木偶皮影剧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木偶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已采用化工原料和纸型塑造。木偶的手签子在衣服之外,称为"外支棒"的杖头木偶,其代表剧目有传统戏《人间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现代戏有《老公公种红苕》、《调皮的小白兔》、《刘文学》、《雷锋参军》等。成都木偶曾先后应邀到德国、荷兰、瑞典、泰国、日本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好评和欢迎。�

谐剧

谐剧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永梭首创的一种"诙谐戏剧"。一人独演,不讲究服饰场面,道具极其简单,演员是剧中唯一主角,即剧中的第一种人--看得见的人;通过舞台道具的依托和语言、表情、动作表演,以不同侧面向观众显示剧中的第二种人--看不见而似乎看得见的人。这是谐剧特有的表演手法。创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时期就创作出了《扒手》、《赶汽车》、《黄巡官》等20多个谐剧节目,1949年后又改编了《在火车上》、《结婚》、《十二点整》、《苏二哥》、《打百分》等有影响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谐剧选》。1989年四川省举办了谐剧比赛,各省区方言谐剧纷纷登台献艺。�

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又称评话,清初盛行四川,以说为主,辅以动作,以四川方言讲述见称。说书人借助一张桌子,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条手巾,一人表演,不拘时间,不择地盘,书文可长可短,书资凭听书人随意给付。四川评书分"清棚"与"擂棚"两大类。"清棚"重在文说,以清谈为主,偏在文采,妙语连篇,以文取胜,以情动人。"擂棚"重在武讲,以吼喊为主,摹拟形容,说书人用醒木在桌上用力拍讲,手比足划,眉飞色舞,力求形态逼真。当中又分"条书"与"墨书"。"条书"无底本,凭说书人编造故事;"墨书"有底本,说书人根据底本加工润色,一部书能说上三五月甚至一年不等。"条书"传统段子如《双贵图》、《十美图》等,"墨书"传统段子如《三国演义》、《水浒》等,总以野史、侠义、公案、神话、奇观为主。现代书目有《红岩》、《林海雪原》、《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

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又名道琴或道情。清初流行在成都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最早始于道教劝善说道,曲调为"玄门调"与"南间调"。光绪年间,曲艺艺人利用其改唱《东周列国》、《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使用乐器是长约1米、直径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猪护心油皮(现用小肠皮),再以两块竹片子,长17米,加上碰铃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国初年始称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与"单唱"。"群唱"是由5人组合坐唱。1953年首届西南戏曲调演,由著名竹琴艺人杨庆文将坐唱的"群唱"改为站唱的一人独演。竹琴唱腔"省调"又称"坝调"、"上河调",流行于成都地区。著名竹琴老艺人贾树三又将川剧、扬琴与竹琴融为一体,创出"贾派"竹琴。"贾派"竹琴擅说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圆,细腻入微。击琴能奏出千军万马之声,似有波澜壮阔之势,曲目以《三战吕布》、《华容道》等为代表。�

金钱板

金钱板曾名"金剑板"、"三才板"、"金签板",是流行于成都以及四川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形成于清初,早期多以跑乡场、扯地圈为主,后进入茶社书场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词多为节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语演唱,唱词通俗易懂。其唱腔以部分川剧曲牌与四川民歌为基础形成。金钱板板质以楠竹或斑竹制成,共3块,每块长30厘米、宽33厘米、厚约05厘米,其中两块中嵌有小铜钱或金属片,故名"金钱板"。它可击出风云雷雨九种不同节奏、音响。其流派分"花派"、"杂派"、"清派"。"花派"板式打得花,打得热闹,且打且耍,眉眼身法灵活自如;"杂派"唱词长短运用自如,不受节奏拘束,唱一段说一段,说中带唱;"清派"重视咬词吐字,字正腔圆,细腻准确,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虚字尾音出现,表演动作不大。演出的曲目有《武松赶会》、《瞎子算命》、《货郎子》、《绕口令》、《十八扯》、《老实话》、《小菜打仗》等,著名金钱板艺人邹忠新在1949年后吸取各艺术流派之长,不断改革创作,演出了《俩相帮》、《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凯歌》、《双枪老太婆》、《偷鸡》等。�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成都在30年代成立"清音职业工会",后更名为"清音曲改会",即得现名"清音"。四川清音于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近年来又开唱长篇曲目如《白莲女杰》,在唱演中嵌入表白,韵文、散文交错演唱。四川清音分为上河派、下河派。成都的"省调"为上河派,其唱腔轻盈,细腻圆润,在运腔中有一种风格独具、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哈哈腔"。著名清音演唱艺术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轻柔婉转,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誉称。四川清音代表曲目有《放风筝》、《断桥》、《秋江》、《绣荷色》、《黄继光》、《赶花会》等。�

成都扬琴

成都扬琴源于成都,早在清乾隆年间即在成都等地流传,主要以扬琴伴唱而得其名,并有"坐地传情"之称。它吸取了川剧、清音、竹琴诸家之长,通过唱腔道白,融叙事、抒情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多为生、旦、净、末、丑5人演唱,分别操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唱边奏,其唱腔优美,韵味浓郁。唱腔分大调、小调(越调),大调属"板式变化结构",应用较广;小调属"曲牌联套体结构",抒情较强。传统曲本多采取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体裁,曲本分大本与单折两类。其流派分"南会"、"北会"两派。"南会"因盲人多,对于唱腔非常讲究;"北会"并非盲人,对词本则特别考究。1925年,扬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学唱,培养出了洪凤慈、张大章、卓琴痴等风格独特的"堂派"艺人。三四十年代,扬琴在省内日益盛行。1949后,四川扬琴发展很快,其代表人物及唱腔流派是著名扬琴演唱艺术家李德才及其自成一格的"德派"扬琴。"德派"扬琴以声、腔、情、韵结合扬琴伴奏的急、徐、强、弱的谐美,来表达其感情、刻画人物。代表传统节目有《活捉三郎》、《碧莲放子》、《祭江》、《祭塔》、《香莲闯宫》等,现代节目有《白毛女》、《李二嫂改嫁》等。�

成都灯会

成都灯会成都一年一度的灯会在青羊宫举办。这一中国古老的民间习俗在成都得到很好的展现。灯会盛况空前,各种灯竞相展示,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吊灯、挂灯、走马灯、鲤鱼灯、荷花灯、壁灯、鳌山灯、大花篮等等,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大多采用大众所熟悉的川剧剧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市政建设、工业成就等,反映了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的主要建设成就。制作精美,是成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展示了成都民间彩扎技艺和书法绘画等高超的传统艺术。�

成都花会

成都花会成都是古代有名的"花城",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根据传统习惯,人们一般把"百花生日"(农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的前后定为成都"花市"。直到今天,仍然沿用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年年在青羊宫举办"花市",从而发展成为民间喜爱的春游盛会。届时花农群集,城乡居民纷纷前来赶会,卖花、赛花、赏花、交换良种和互相学习培种技术,各种小吃和地方土产沿街摆满。成都海棠、梅花、玉兰、山茶、迎春等享有盛名。宋陆游诗:"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从诗中可想见当年成都花市的盛况。游人不断,热闹非凡,当地称之为赶花会。�

成都盆景

成都盆景成都盆景属于川派,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盆景是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它运用"缩龙成寸"、"咫尺千里"的艺术手法,创作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我国盆景艺术,有江南、岭南、剑南三大流派,剑南派以成、渝两地为代表,着重表现四川名胜山水的独特风貌。奇花异草、险峰怪石、青山绿水,无不进入成都的盆景之中,使人们从盆景中得以享受到成都的大好风光,深受人民的喜爱。�

木芙蓉

木芙蓉成都又名蓉城,源于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爱植芙蓉花。现在成都人对蓉花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公园、商店、街道的名称多冠以"芙蓉"的称谓。木芙蓉系落叶灌木,枝叶密被星状短柔毛,树冠开展,花大色艳。品种有醉芙蓉、白芙蓉、红芙蓉、五色芙蓉等,开花时间在10~11月,正是百花凋落时节。�

成都茶馆

成都茶馆四川人饮茶的历史,有文献可查的已有2000多年。成都茶馆大都分布在成都市区、效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名胜,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成都人喝茶讲究舒适、有味。茶馆的座位是靠背竹椅,平稳、贴身,或靠或坐不觉累,闭目养神不怕摔。茶具用的是"三件头",即瓷碗、瓷盖和金属托盘(又称茶船子),以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为上品。冲开水用的长嘴壶,冲茶亦讲技术,高明者从头至尾点滴不漏,赏心悦目。茶馆供应糕点糖果,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如下棋、说唱、相声等。就其特色来说,可分老茶馆、新茶厅、文化茶园、棋园茶座。茶品种极多,花茶、龙井、毛尖、沱茶,应各人不同喜好。�

蜀锦

蜀锦是成都历史悠久的传统丝织品,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齐名。全系真丝织品,质地柔软,色泽艳丽,品种多样,牢固耐用,富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产品分被面、衣料、装饰锦,以被面为主。其主要锦样有方方锦、月华锦、雨丝锦、浣花锦、铺地锦。蜀锦历史悠久,秦汉末年已有大量生产,蜀丞相诸葛亮把蚕桑生产放在重要位置,蜀锦在当时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而且也是军费开支的来源。唐代蜀锦技术有很大发展,并远销到日本、波斯。北宋建立成都锦院,元明以来品种更多,应用更广。�

蜀绣

蜀绣同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绣。它以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国内外的赞誉。蜀绣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晋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把蜀绣称为"蜀中之宝"。蜀绣的品种丰富多彩,根据它的用途,大体可分为日用品和欣赏品两类,前者实用价值高,后者艺术效果强,其构图取材于名家的山水人物画。另外双面绣亦很有名。�

漆器

漆器成都漆器在西汉时期就有很高的水平,中国出土的大批漆器中刻有成都制造的字样,而且至今完整如初,令人惊叹不已。主要原料为漆和丹朱,以"雕花填彩"见长,用炼制后的生漆涂饰在各种不同的底胎上,经反复研磨、雕花、填色彩,再抛光、清光而成。用刀如笔,刚柔兼备,线条流畅,平整光亮。纹样常用梅、兰、竹、菊等进行装饰,用传统工艺,造出了大量古色古香的仿古漆器;同时发展暗花、隐花、描绘等新工艺,使漆器更加丰富多彩。主要产品有瓶、盒、盘、缸以及漆塑人物、挂屏等。由于成都漆器把实用性同装饰性有机结合,是富有使用价值的艺术品,深受国内外客人欢迎。�

银丝工艺

银丝工艺以白银为材料,运用花丝和点錾技法,按照设计要求,交互用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和在银片上錾出点、线、面浮雕图案组合而成。结构严谨、造型别致、虚实相间、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传统产品有妇女用的首饰钗、环和儿童服饰品罗汉、八仙、狮子滚绣球以及生活用品银耳碗、银镶筷子等。近年来的"底纹衬托"新技艺,又增添了不少新品种。�

竹丝瓷胎

竹丝瓷胎又称"竹丝扣瓷",是从优秀的民间工艺中发展形成的,属于竹类编制中的一种工精艺高的特种编制工艺。它是用很细的竹丝、很软的竹篾依胎编织而成,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双重价值。19世纪末叶,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质奖章,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竹丝瓷胎选料严格,编制难度大。传统色彩以古铜色为主,辅以竹丝本色和黑色竹丝。图案各异,品种繁多,花色翻新,主要产品有花瓶、咖啡具、茶具、饭碗、首饰盒、烟具、竹压盘等。�

绢扇

绢扇绢扇是宫扇的一种,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成都绢扇继承了古绢扇的造型,以铁丝作框,楠竹片作柄,彩色线带蝴蝶结为坠,价廉物美,大方实用。绢扇以扇画面的格调高雅为主要特色。成都绢扇工笔重彩,与清丽淡雅的苏杭绢扇不同,采用木版水印、印线填彩和手画为表现手法。�

薛涛笺

薛涛笺即浣花笺,是唐代女诗人薛涛依照松花笺纸设计制造的一种小彩笺。因薛涛用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唱和,故名。以胭脂染成,花纹精巧,颜色鲜丽。唐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五代词人韦庄《乞彩笺歌》云:"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手把金刀擘彩云,有时剪破秋天碧。"薛涛笺在我国制笺发展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蜀笺

蜀笺古代成都的一种木刻彩印、图文兼具的诗笺。在唐与蜀纸(即麻纸)齐名。成都浣花溪是历代造纸制笺的中心。主要有松花笺、薛涛笺、十色笺等,其中尤以薛涛笺著名。文人学士写诗多爱用蜀笺,蜀笺的发明,推动了后代诗书画的发展。�

十色笺

十色笺又名谢公笺,俗称鸾笺或蛮笺。谢景初(1019~1084)字师厚,北宋富阳(今浙江富阳)人,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他创造的笺因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黄、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十色,故称十色笺。韩浦《寄弟蜀笺》诗云:"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花头。"即指此笺。�

诗婢家

诗婢家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北段。是一家字画装裱作坊,与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朵云轩"、杭州的"西泠印社"齐名。建于1920年,在字库街,后迁羊市街。因主人姓郑,便借用中国汉代经文学家郑玄家的奴婢皆懂诗文,并能以诗句互相对答的故事取名。经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水印诗笺,木刻水印等,所制水印笺质朴雅致。�

川菜

川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历史悠久著称。成都为川菜正宗。川菜可以用选料严、刀工精、调料鲜、烹制巧、造型美来概括。成都川菜又以高级筵席、聚餐宴会、大众便餐、家常风味、民间小吃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讲究色、香、味、形,注重味多、味广、味道变化多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赞誉,有麻辣味、红油味、椒麻味、鱼香味、豆瓣味、酱辣味、怪味等。烹调方法多样,而且每样都有自己独特的工艺要求。现川菜品种已达4000多种,其中名菜达300多种。成都著名川菜餐馆荣乐园位于人民中路137号。最早建于1911年湖广馆街,由威乐斋、蓝光鉴兄弟开办,善于以美味汤菜调剂席面而形成独具的特色,精心制作的奶汤使人回味不绝,传统名汤"开水白菜"也博得中外游客的称赞。其他如"双烤鸡"、"干烧鱼翅"、"酸辣海参"等都是荣乐园的名菜。努力餐也是成都著名的川菜馆。位于成都市祠堂街55~57号,1929年由中共四川省军委书记车耀先创立。所制作的生烧什锦、宫保鸡丁、清汤三鲜、蒸碗饭、大众面点等,以正宗川味、价廉物美而著称,有歌谣赞道:烧什锦,名满川,味道好,努力餐。被群众称为经济实惠的平民饭。�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川味名菜之一。清末丁宝桢在任四川总督期间,好用青椒烹饪鸡丁,又因为他曾在京仕官宫保,故而取名宫保鸡丁。后来发展为用干辣椒过油成棕红色,将肥仔公鸡腌肉切成丁爆炒,再放佐料和花生米合炒,色香味极佳。�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四川人喜爱吃的一种经济小菜,是将鲜菜放入盐水坛中泡制而成。开胃解腻,是筵席中调味佳品。成都餐馆中专制泡菜的厨师利用各季的鲜蔬菜,泡制出光泽鲜艳、脆香可口、具有多种复合味型的泡菜。有些菜可泡多年不变味。�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川味名菜之一。清朝同治年间,陈麻婆在成都万福桥头开了一家餐馆,因她煮豆腐色鲜味美,过往挑夫都于此歇脚就餐,生意兴旺,又因她是麻脸,故名。其主要成分是豆腐和牛肉,豆腐和牛肉的制作亦有特色,豆子系精心选用,牛肉的品位要求很高,再配上原汤、红油烧烩,加进适量的调味品制成。由于制作精细,价廉物美,颇负盛名。�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经过精制并加用调料的"凉拌牛肉"。据传说创始人郭朝华和他的妻子,推车叫卖,因调制得法,香味浓郁,被称作"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两人夫唱妇随,生意十分兴旺,因起初卖的原是些牛肉、牛心、牛肚等杂荟,而称作"荟牛",因"荟"、"肺"发音相近,故得名。特点是肉料精选、香料精配、厚薄匀称、搅拌入味。�

龙抄手

龙抄手风味食品。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南段,1941年开设于成都悦来场,后迁商业场。传说是几位茶社伙计企图用"浓花菜社"的地盘开店,谐"浓"字音,取"龙凤呈祥"、"生意兴隆"的意思,得名"龙抄手"。其特点是皮薄、馅嫩、汤鲜,主要有原汤、炖鸡、海味、酸辣、红油等抄手,用料讲究,做工精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81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31
下一篇2024-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