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名句: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宋词名句: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第1张

 [译文]入夜,月光随着无声的河水静静地流逝,我在那杏花疏影里吹起短笛,不知不觉已曙色满天。

[出典]南宋陈与义《临江仙》

 注:

 1、《临江仙》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注释]

 1午桥:桥名,在洛阳县南十里外。

 2长沟: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月育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3渔唱:打渔人的歌儿。这里作者叹惜前朝兴废的历史。

 4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5、豪英:此指文人雅士,作者的友人。

 6、长沟流月:月光随波流去,也比喻时光流逝。

 7、堪惊:可惊。

 8、看新晴:雨后初晴的月夜景色。

 3、[译文]

 回忆起昔日在洛阳午桥上的痛饮,座客大多是豪杰英雄。长河上倒映的明月,像是随着河水悄悄地流动。我们同坐在杏花的疏影下,长笛一直吹到天明。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宛如一夜长梦。虽然此身还在人世,一想到国破家亡,朋友流散,仍然感到心惊。闲来无事时登上小楼观赏雨后的晴空。古今多少兴亡成败,都好像融进了三更时的渔歌之中。

 4、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国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5、这首词写作者追忆当年的游赏聚会,因此方沦陷,无法归去,他想到故乡洛阳,不禁无限感慨。词中以淡语写哀伤,显得格外含蓄深沉。午桥是中唐名相裴度的别墅,裴度又是维护朝廷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坚决主张武力镇压淮西吴元济叛乱并取得成功的人物,属中兴名臣。上片开头写在午桥豪饮,尽是英杰,表现出当年是位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志士。“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是传诵之名句,情境俱现,风格俊朗。上片是关于“洛中旧游”的回顾。下片是感慨抒怀。过片一句推进到当今,“如一梦”、“堪惊”等言,往事如烟,二十年风雨颠沛,交游零落,国事沧桑,尽括其中。末尾将古今兴亡,收拢到三更渔唱,空灵凄忱,余韵不尽。尾二句化用张升《离亭燕》词:“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之意。“三更”只是为了押韵,不必拘滞。尾二句宕开,故作旷达语,尤觉叹惋之意袅袅不绝。全词在豪放中见深婉,情真意切,空灵超旷。胡仔评曰:“清婉奇丽,简斋惟此词为”(《苕溪渔隐丛话》)。全词在豪放中见深婉,情真意切,空灵超旷。

 这首词在艺术上疏快明亮,浑成自然,不假雕饰。作者在抒发悲慨之情时,“不直写事实,而用空灵的笔法以唱叹出之,”能化实为虚,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故此词备受历代词论家的欣赏,称其为“神到之作”、“笔意超旷,逼折大苏”。

 6、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或六年(1136)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胡仔评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彭孙迥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肥唐瘦宋

 7、通首词中,没有一个华丽词藻,没有一处用典,更无艰涩阴晦之词,简直如一副白描山水画。虽句句平白清晰,完全出自自然,但又不失之于平直,而给人一种清新幽丽之感。

 开首“忆昔”二字,引起题中所云“忆洛中旧游”,回忆在洛阳时与友好宴游之情。

 “午桥桥上饮”,已极有情致而愉悦人心,加上“坐中多是豪英”,则更见其游之乐,益发使人忆念。

 “长沟流月去无声”,描写当时宴饮的环境。皎洁、幽雅的月夜,桥下流水载着月波悠然而去,富于诗情画意。

 其更动人之处,是上片结句:“杏花疎影里,吹笛到天明”,平白至极,又自然至极,堪称名句,读之使人倍感亲切,似亲眼看到一群青年“豪英”在月明花好的杏树丛中,观月赏花,吹笛赋诗,一直玩到天明,充满了欢乐及风流倜傥情调。对于这样的“旧游”,怎能不追忆呢?

 下片从忆旧游回到目前,即“夜登小阁”。既忆旧游,则必于目下情景有感,古人忆昔之作,每多如此。作者这里抒发的是一种深沉的家国之感和身世之感,怅悒的怀乡之情和深刻的爱国之忱交织在一起。这种情怀,当然与当时社会政治的和个人生活环境的变迁有关。试想,二十多年前,金人南犯,汴洛失守,国破家亡,作者忧国忧民,又挽澜无力,怎能不感慨万千呢?正如他在《夜赋》一诗中所说:“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终然无寸策,白发满头生。”避乱异乡,有家难归,忆及旧日与故乡友好畅游之欢,今旧友星散,故国未复,其心苦楚可知,所以感慨道:“二十余年如一梦”。这一句,不但以时间概念将旧游与现状联系起来,使下阕自然地承接上阕,而且以“如一梦”使气氛骤变,只数字便给人以情调已非之感。这里“如一梦”,便概括了家国、身世之感。

 紧接着道出:“此身虽在堪惊!”几多感慨,几多怅悒,尽在其中。此两句是全词的主题所在。感念故国沦亡,长期不见恢复,语极沉痛,顿使此词分量,增加许多。目前政府偏安江南,国家景况已非畴昔,那么现在夜登小阎,当然不会有旧日夜饮午桥时的兴致了,两相比较,倍觉感伤!

 “登小阁”前冠一“闲”字,则更见其救国无门、生活无聊之情。悒郁之时,独自登小阁,幸而看到的却是晴天,暗示此时南宋政府已以杭州为都城,改名临安,国家转危为安,前途已有希望。从这里可看到赤心爱国的作者,对恢复失地并没有丧失信心。

 最后以封建士大夫惯有的感慨作结:“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谓古往今来,盛衰往复,国家总是要复兴的。和“强弱与兴衰,今古莽难平”(《夜赋》)意同。

 这首词因其平易,没有特别深奥之处,所以较好理解。词意清新,语出自然,诗意深沉隽永,真是平淡里见功夫,难怪脍炙人口,数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读者欣赏此词,不独爱其清新自然之特点,作为自己写作时的借鉴,且将受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之感染,而增强自己对人生对国家之积极态度。

 8、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这作。上片“忆昔”领起,所展现的是当年

 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这正是申发题中的“忆洛中旧游”之意。而画面的中心

 视点则是约会饮于“午桥”之上的“豪英”。“坐中尽是豪英”,表明同游者

 无不英气逼人,豪气干云,为一时后杰。不难想象,欢饮之际,他们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是何等兴会淋漓。“长沟流月”三句刻画这群“豪英”欢会的环境,

 而着力凸现其静谧与幽美,以烘托与会者的雅趣和逸兴。“沟”前着一“长”

 字,使空间得以拓展;“天明”前着一“到”字,又使时间得以延伸,见出作

 者等人欢饮达旦。同时,不说月光映水,而说“长沟流月”,造语即更为生动、

 奇巧,又平添出几分幽约与朦胧;而“去无声”,则隐然若有华年盛事悄然而

 逝的象征意味。“杏花”句巧妙在不着浓墨重彩,而致力于对“杏花疏影”的

 淡勾轻勒,以切合午桥的地域特征和月夜的时域特征。涉笔至此,桥中豪英,

 桥下长沟,桥畔杏花,桥上明月,已构成一幅动静制宜、形神兼备的雅人高士

 夜饮图,而彻夜竞吹的笛声则是它的余韵悠远的画外音。下片折回现实,对靖

 康之变所造成的旧交零落盛会难再的局面深致慨叹。融入其中不只是作者个人

 身世的感伤,更有国土沦丧、时局危殆的忧愤。“二十余年”,点明下片所追

 记的已是二十年多年前的往事。“如一梦”,则喻示了作者身经浩动、如历恶

 梦的真实心境。“此身虽在堪惊”,传达出恶梦初醒时的魂悸魄动、胆颤心惊

 之感,暗示他曾屡涉险境。“闲登小阁”句看似荡开笔墨,实则是以雨后新睛

 时的月色绾合今昔,抒写月色虽好而欢会已矣的伤悼之情。“古今”二句写古

 往今来多少兴与亡之事尽付诸渔唱樵歌,托出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使全词的

 意蕴更趋深广与厚重。

 9、梅念笙,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人物,湘中武林名宿,人称“铁骨墨萼”。梅念笙有三个徒弟,大徒弟“五云手”万震山,二徒弟“陆地神龙”言达平,三徒弟“铁索横江”戚长发,均是不肖之徒,梅念笙知此三人品行,故未将武艺倾囊相授,反而教了他们不少花哨而不实用的招数。因梅念笙的连城剑谱牵涉到一桩宝藏的秘密,三人竟联手图谋恩师,夺取剑谱。梅念笙受重伤,投身长江,为丁典所救。梅念笙见丁典品性纯良,临殁前将剑法心诀、神照经一并传授给了他。

 梅念笙——此名甚好,寥寥三字,而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之神韵,虽则‘梅’花不是‘杏花’,‘笙’也不同于‘笛’。

 10、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中叶杰出的词人。正德六年进士。官经筵讲官。以直谏忤旨,被明世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年七十二,死于贬所。升庵博闻广识,著述极富,为明代第一。诗风渊博缛丽,词则华美流利,好入六朝丽字,似近而远,然其妙处亦能过人。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

 下片写江上渔樵闲话,娓娓动听。“白发渔椎”是作者塑造的形象,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此翁正是作者的化身。词的一、二句写老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他远离尘嚣,遁迹山林,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看惯了“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苏轼《前赤壁赋》),与世无争,其乐无穷,是一位志向高洁、风怀潇洒的老人。第三句写老翁的生活情趣,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断绝一切人际交往的隐者,而是仍旧同世俗社会保持着联系。“美酒要逢知己饮,好诗须向会家吟”(杨慎《说三代》)。“一壶浊酒”以“秋月”“春风”为背景,正显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怀和朋友之间的志趣相投。最后两句直揭“白发渔樵”并非胸无点墨的老翁,而是通晓古今、博学多识、知权达变的高士,他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败荣辱都化作可助酒兴的谈资;在笑谈之中,纵论古今,品评人物,其旷达和豪放可以想见。我们不难发现,在老翁身上有许多同渔樵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特征,这正是作者的性格和人生理想的反映。

 这首词可称为“史论”。它综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式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11、这是我一直以来喜爱的词,全词就像李白《古风》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往事已逝,无声无息,杏花树下,稀稀疏疏的花影中,一手弄笛,直至天色发白。哪里来的娴静与淡然,享受如此的悠然。细细回味,却有无数的忧郁在心头,多少事要承受?一如自己的心情,徒然生出如此烦忧……

本文作者(来源):与义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宋代·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宋词三百首 , 豪放 , 回忆感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赏析二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旬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 ,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胡仔评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彭孙遹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

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认为其特点很像苏东坡。南宋黄升说,陈与义“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白雨斋词话》卷一)陈与义填词时是否有意模仿苏东坡呢?从他的为人,诗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发。陈与义作诗,近法黄(庭坚)、陈(师道),远宗杜甫,不受苏诗影响。至于填词,乃是他晚岁退居时的遣兴之作,他以前既非专业作词,所以很不留心当时的词坛风气,可见并未受其影响。譬如,自从柳永、周邦彦以来,慢词盛行,而陈与义却未作过一首慢词;词至北宋末年,专门雕饰,有矫揉造作之感,周邦彦是以“富艳精工”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可见陈与义填词是独往独来,自行其是,自然也不会有意学苏(东坡)的。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1、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不太多,立秋傍晚从河对岸吹来的风,和二十来岁笑起来要人命的你。——节选自宋小君的《下雨和见你》 2、你不像任何人,由于我爱你。——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失望的歌》 3、人们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意义。但诗句的终究意义是指向你。——泰戈尔《吉檀迦利》 4、我如一张离了枝头日晒风吹的叶子,半死。但是你嘴唇可使他润泽,还有你颈脖同额。——沈从文《无题》 5、在清晨,在燕山上,在万丈阳光里,树叶里潜藏着锦鸡和百灵,一阵风带走了闪烁的流水,此刻,我愿意做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我愿意一直陪你坐到衰老,像草木一样安静。——何三坡《山岗》节选 6、螃蟹在剥开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满天的我落在枫叶上的雪花上,而你在想我。——武汉大学三行情诗大赛冠军作品 7、有时,傍晚,自楼上某个房间传来一阵笛声,吹笛者倚着窗户,而窗口是大簇郁金香。如果那时你不爱我,我也不在乎。——bетаeва 《我愿和你一起生活》节选 8、见到日出我便不能自已,而你就是日出,因而,所以,我爱你。——Emily Dckinso 《我为何爱你,先生》节选 9、汽笛声的确微弱,听见没听见都分不清。而我就像爱那汽笛一样爱你。——村上春树《爱如半夜汽笛》 10、树叶脱下了多叶的外衣,色彩渐渐演变成灰色和棕色。我看见不计其数棵树被大雪覆盖,犹如童话之境。我会数着时间,每时,每分,每秒。直到拥你入怀。——《绿皮书》 11、明月高悬夜空,眼下是春季。我想起了你,内心是完全的。一股微风穿过空阔的田野向我吹拂。我想起了你,轻唤你的名字。我不是我了,我很幸福。——佩索阿《恋爱中的牧羊人》节选 12、夜晚湿润,地面湿润,空气寂静,树林沉默,今夜我爱你。——罗伯特·勃菜《你手捧希望而来》 13、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了解她,也要了解太阳。 ——海子《夏天的太阳》 14、龙应当藏在云里,你应当藏在心里。——沈从文《月下小景》 干净治愈的表白文案2 1、若我生在古代便好,十几岁的年纪便能一辈子跟你。 2、我喜欢你,是那种一想到你的名字,心里动辄海啸山鸣的喜欢。 3、生命里最重要的三件事,想你睡你想睡你。 4、你陪我走过一无所有,我陪你走到岁月尽头 5、茫茫人海中,错过了该错过的,放弃了该放弃的,于是,终于等到了你。 6、我不擅长恋爱,但我天生爱你。 7、我没有多的言语!只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和你在一起,你是一切!没有你在身边,一切是你! 8、我现在发觉我真的爱上你了,就算是距离有多远,我对你的爱永远都不会变。 9、喜欢你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但我爱的人很少,只有你一个! 10、心里若有了良人,眼里的便全是路人。 11、生活到底有多少令人惊喜的馈赠,竟让我在茫茫人海遇见你,遇见你。 12、他只是看了你一眼 你就在心里演了一场** 13、若你一贫如洗,我愿做你最后的行李 14、无关风月只是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你 15、那些终将过下去的日子,叫做余生。而与你有关的日子,才是未来。 16、其实我不敢和你对视,我怕我每个眼神都像是在表白。 17、如果对你的喜欢像是一个罐头,那我希望这个罐头永远不会过期。 18、你的酒窝没有酒,可我却醉的至死方休。 19、比喜欢多一点是心动,比心动多一点是爱,比爱多一点是你。 20、我爱你三个字,讲出来时只要三秒钟,解释要三小时,证明却要一辈子。 21、这么多的路,到底哪一条才能到你心里 22、想把你抱在怀里,故意欺负你凶你,为了听到你跟我撒娇的声音。 23、做一场懵懂的关雎梦,诚诚恳恳爱着一人,一不留神这样一生。 24、风从你的方向吹来,总是暖暖的;我向你的位置看去,总是满怀期待。 25、你是我在劫难逃的噩梦,你是我患得患失的爱人,你是我彻夜难眠的想念。 26、世界很大,可是我的心很小,小到只能装下一个你。 27、比起烟酒,你的一句宝贝儿更让我上头。 28、封闭日久的心,遇见你之后,冰川融化,万木回春。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翻译: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赏析: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首先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三句是说,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其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词的末了两句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古今多少事”五字中,昔时相聚的“豪英”和后来遭遇的“堪惊”,都得以包容。问题是提出来了,却没有答案。代替回答的只有“渔唱起三更”这令人惕然警觉的凄清情景。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把国家兴亡、人生穷通的大感慨,付之于渔唱,是文学中从《楚辞·渔父》开始,逐渐形成的一种传统意象。诗词中都有,如王维《酬张少府》诗云:“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即是。直至清代,孔尚任写明朝亡国之痛的《桃花扇》也还把渔樵晚唱作为全戏的尾声余韵。此词的结尾,正利用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寂寞悲凉的情绪,同时又因以景语来代替叙事抒情,而能收到宕出远神的艺术效果。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原文: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

1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2午桥:在洛阳南面。

3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4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5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6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7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8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9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

10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11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在播迁之后,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第1集 君文武了得,打扮成男装前往参加才学比赛之际,父亲元命令君陪他上山采药。上山途中,君建议下棋,故意布下一难以收拾的残局要求元解决,方可脱身赶往比赛场地。君一出现令其代表的一方反败为胜,刚好铁穆耳路过凑热闹,同行的马可勃罗出了一数学题考君。君被远处传来的笛声吸引着。华见奎璧当众侮辱一对卖艺的兄妹,出手教训璧。君欲戏弄铁穆耳,误偷了铁穆耳的玉佩,铁穆耳的手下阿桑哥反错怪华是贼

第2集 铁穆耳拜会元求医治哮喘病的药方,君自称是元的亲戚名魏子尹,可代为引见,实际想戏弄铁穆耳。翌日君又想戏弄铁穆耳,以魏公子身分,约铁穆耳上山见元,君自作孽变成泥鸭。璧不满某食店的阁楼被君及铁穆耳包起,欲出手暗算君,幸铁穆耳出手相救,君跌入铁穆耳怀中,二人四目交投,铁穆耳怀疑眼前人是女儿身。华及铁穆耳被璧的手下围攻,君出手相救。华以王子刚之称跟铁穆耳、女扮男装的君及马可勃罗结拜为兄弟。饮至醉醺醺的君听见后园传来熟悉的笛声,前往查看,误会吹笛人是铁穆耳,芳心暗许。

第3集 璧在庙中对黄花闺女摸手摸脚,实时现眼报撞伤头。雪及兰到庙帮君求签,璧拜到雪的石榴裙下,误会她是君。君跟铁穆耳湖上泛舟,席间君大谈治国之道,令铁穆耳对她刮目相看。元的旧友敬上门提亲,元一口答应让君下嫁华,更叫敬两父子在家暂住。君听见华的名字却露出痛恨的表情,向雪及兰说出跟华的一段童年过节。铁穆耳求元给予医治哮喘药方,元见他是蒙古人便拒于门外。华半夜听见君的琴音,心头一动。

第4集 铁穆耳在君暗中帮忙下,打动元给他治病药方。璧知道提亲一事被孟家拒绝,要父亲捷帮他出一口气。于是捷请元过府,逼元替君比武招亲。君知道华要与璧决斗不知如何是好,约铁穆耳到城西庵堂见面,打算向他表白是女儿身,怎知铁穆耳突然有事回大都,要华代为赴约。比武最后一回合,捷要求华及璧策马出镇外取紫玉袍,璧的家丁阻华去路,幸华机警脱身,取得胜利。君声称要觅真爱才结婚,并带兰离家出走。

第5集 君的哥哥儒四出找君下落。元指君染了风寒要华将婚期押后。君躲在庵堂暂避。华欲买玉镯给君,正好璧的妹妹玉看中同一只。璧跪地向华道歉,要华收他为徒,更邀华回家谈拳术,华不虞有诈误饮毒酒晕倒,玉救走华。璧带下人搜玉房间,玉以宽衣就寐为由救了华一命。玉将璧搜房一事告知捷。捷担心华会告官,便诬告敬有意谋反,将他收监。雪带华去庵堂找君想办法救敬,不料君已离开。

第6集 华劫狱救父亲,原来璧一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捉华,玉要华胁持自己逃走。华决定前往其它镇找父亲的旧朋友求助。君决定往大都见铁穆耳。铁穆耳将江南带回来的药给父亲真金,但真金喝药后返魂乏术,可汗忽必烈认定是汉人间接害死皇太子,跟铁穆耳感情决裂。颜为了拨款赈灾一事在可汗面前跟九皇子忽哥赤骂战。郡主阔真做中间人令可汗与铁穆耳两爷孙和好。真问铁穆耳,江南还是蒙古的女子漂亮,铁穆耳不期然想起君。君在路上不幸遇上四名山贼。

第7集 山贼欲向君及兰搜身取银两,君避免被拆穿女扮男装,情急下讹称自己是富商之子,要求有上宾款待便写信通知父送十万两给他们,于是寨主娥叫众人替君松绑。君花言巧语及亲手画了一张肖像讨娥欢心,令娥对君神魂颠倒。颜与忽哥赤再为赈灾一事骂得面红耳热,铁穆耳帮口直斥忽哥赤不是,忽哥赤便扯开话题叫可汗早觅皇太子。君教山贼重整旗鼓,以捉朝廷钦犯为生。山贼们认出华是钦犯,将他引入预设陷阱的树林,君一见是三弟王子刚则奋勇相救。

第8集 华向君表示因比武招亲开罪了捷,而变成钦犯。君顿时知道眼前的王子刚就是华,怒掴了他一巴掌。璧在捷面搬弄是非,捷便从中作梗要处斩敬。君试探华对自己的心意,君闻言动容,差点儿说出自己非魏子尹而是君。儒擅自劫狱救敬,被璧生擒,璧乘机再逼元将君下嫁给他。众山贼为答谢敬当日救命之恩,计划与华往劫法场,华知道相当危险,只让假扮魏子尹的君做支持的工作,还托他好好照顾君。君不理危险前往法场援手,混乱间中箭受伤。

第9集 璧命令士兵向华等人放箭之际,敬的旧同僚东打扮成黑衣人冲入法场,成功将敬等人救走,其后往茅屋接回帝昺上山寨暂避。可汗赞成铁穆耳提议跟高丽议和,赤不满可汗有心偏袒铁穆耳,大怒。君逼儒发誓保守其女扮男装的秘密。君伤口恶化,晕倒在房间,华路过见状把她扶起,还悉心替她包扎伤口。君为免再被娥痴缠,欲撮合华及娥,便提议东一起收华及娥为徒,东爽快答应,众人举杯畅饮。翌日,君一觉醒来,惊讶华睡在自己身旁。

第10集 君将华踢下床,怒骂他占其便宜。另边厢,传来儒的惨叫声,原来儒也错入了娥的房间就寐。赤派人刺杀高丽使节,失败。可汗册封铁穆耳为皇太子,赤与心腹欲阻无从,赤大发雷霆,妻子思劝赤到江南稍作休息。可汗病倒仍记挂着皇后察必,铁穆耳决往江南找其下落。君与儒打算从后山逃离山寨,君一时跣脚从树堕下,儒揽着君,华刚好路过,以为君有同性恋癖好。璧以缉拿儒为由,再要胁元将君许配给他,更派守卫监视孟家,雪请求元让她代君嫁给璧。兰扮出外买燕窝,上山寨向君求救。

第11集 华、君等人偷下山救雪。璧送聘礼到孟家,声言要提早婚期。翌日,璧准时到孟家抢人,元拔剑对付,不敌。此时,雪穿上嫁衣步出,与元夫妇哭别后,跟璧上花轿。君与华潜入刘府救雪,玉透露雪身处石舫内。璧向雪坦言娶她是为了出一口气,洞房后会将雪卖到妓院,雪反抗打伤璧。君赶到时已闻雪投河自尽。君等人整晚在河边打捞雪的尸体,只寻得雪的丝巾,华以为「君」已死,抒发对君之情,更流下男儿泪,君感动。璧指控元教女儿谋杀亲夫,押元到衙门受审,华利刀指向璧要他放元走,玉求华饶璧一命。

第12集 君等人改头换面入城打探元在狱中的消息,遭官差截查,幸得玉及时出现解围,更收留他们在母亲的祖屋暂住。君乔装成倒夜香妇与儒回家见母。胡大人公审元,众村民替元讲好说话,胡见群情汹涌,将元收监押后再审。君入狱探元,见元邻仓的囚犯因认识蒙古人可大鱼大肉,于是拿了铁穆耳的玉佩见胡大人,果然胡大人一见玉佩便讳忌三分,答应会秉公办理元的案情。华与君上大都找元的旧友救元,君母送了一张君的自画像给华留念。君在溪涧洗澡忽闻熟悉的笛声。

第13集 君四处找笛声的来源,不获。璧逼玉下嫁海味店的老板,玉离家出走,上京找捷。璧担心玉在捷面前告状,亦赶上京找捷。雪在赤的船上昏迷多日终于苏醒,雪向思道出一段可怜的身世,更答应为报答思求命之恩,愿为奴为婢,赤不满她是江南人,表示船泊岸后赶她走。雪变卖君母送赠的金镯,执药给思,赤见思病情好转,而且雪与思也相当投契,容许她留下。中枢省急召元入宫医可汗,儒以为别有内情,上京查看。君与华偷上一戏班船渡江,二人藏身在一木箱内掩人耳目。

第14集 君胡诌了一故事,感动了班主容许他们留下。君到常州遇见铁穆耳,相约是夜前往城西湖再作详谈。花旦英吃芋头后出风疹,班主叫君代花旦英出场。华看见君的花旦造型,觉得眼前的四弟与画像中的君十分相似。华知君被恶霸捉走,赶往救人,不幸遭人暗算受伤,幸好铁穆耳及时赶到将二人救走。铁穆耳看见君煲药给华,感不是味儿。华对铁穆耳坦言对四弟有所遐想,铁穆耳怂恿华暂时离开君。华不辞而别,继续上路,在黑店内遇见玉被人打劫。

第15集 玉邀华一起上京,互相照应。铁穆耳突然问君有否妹妹,希望可亲上加亲,君心如鹿撞。铁穆耳等抵达扬州,即打听到皇后察必曾到钱庄兑现银票,大喜。君在市集见察必被骗,使计为她赢回银两。察必为多谢君请她到怡红院饮花酒,君显得不自在。铁穆耳带君游玩,君欲说出自己是女扮男装,不果。兰知道后叫君制造机会说出真相,可惜铁穆耳因事再匆匆离开,只约君在城西见面。铁穆耳劝察必回京,二人忽闻可汗病危,慌忙上京。铁穆耳叫阿桑哥给信君,阿桑哥遇见华,即托他代交信给君。华硬着头皮到城西,惊见女装打扮的君。

第16集 君向华讹称扮花旦给铁穆耳看,华怀疑君是女儿身。华推测君与铁穆耳互生情愫,警告自己勿再胡思乱想。华买笛时玉扭伤脚,刚巧君见华扶着玉及为她捽药酒,不满。赤得悉可汗病重,宣布返大都,更答应带雪上京。铁穆耳与察必回宫,可汗感欣慰。娥晕船浪而不适,君母叫儒按着娥手腕上穴道,又指娥已是儒的女人,不用避嫌,儒与娥错愕。可汗与察必欲撮合铁穆耳和真,铁穆耳闻言苦恼。华因救人而染风寒,君为他煎药,当知道玉也为华煎药,感不是味儿。君辗转难眠,忽闻笛声以为是铁穆耳,跑出房时惊见吹笛的竟是华。

第17集 君恍然当日吹笛的是华,顿感晴天霹雳。颜为防洪一事建议暂缓拨款兴建寺庙,铁穆耳担心与赤再起冲突。华、君四人行至筋疲力竭,华为君摘水果解渴,接着华将身上所有银两给卖身葬父的女孩,君对他另眼相看。君再被笛声引出房,兰终知道令君芳心暗许的笛声由华吹奏而非铁穆耳。国师八思巴反对延迟建寺庙,察必义正词严反驳,巴无言以对。可汗急召铁穆耳,着他在自己死前完成一项心愿,铁穆耳答应。兰叫君勿再逃避,君反驳指华喜欢的是画中的「君」。铁穆耳大婚日,借意跟真对饮,欲灌醉她逃避洞房。

第18集 铁穆耳与真向可汗及察必请安,惊见可汗在睡梦中驾崩。君、华四人到德州,华为赚钱投栈去斩柴,君也为食店写新招牌赚钱,玉与兰则偷偷去观音庙求姻缘签,二人更调转了香囊。赤回大都即说要开棺验尸,察必责他是不肖子。赤怒说不送灵,雪指可汗英雄盖世,得父如此应感到自豪,若不送灵日后必后悔,赤不语。赤自荐送灵回漠北,察必欣慰。思头风病发作,雪提议找元来医治,赤吩咐捷找元,捷感为难。君四人在农舍投宿,君打开兰的香囊后大骂玉不知廉耻,是夜见玉入华房及送新鞋给华,醋意大发。

第19集 真为不知如何讨铁穆耳而沮丧。璧遇玉即说卖她到妓院,幸君与华及时出现,君见华再次放走璧,怒然离去。元棋瘾大起,儒与娥为他找棋艺高手时,重遇君与兰。君等到衙门会元,惊闻胡已带元等赶往大都,即追去。君等到大都得悉可汗驾崩,担心元不用替达官贵人治病而出事,决定向富商郦若山求助。东知可汗驾崩,决定带昺上大都伺机行事。胡听到密旨取消,心知飞黄腾达无望,沮丧时遇捷,捷心生一计。君惊悉山已被抄家,四人为赚钱不惜卖艺,无功而回。胡带元到刘府,元揭穿捷的诡计,拒绝跟他同流合污。

第20集 君等人终得一酒坊老板收留投宿。君想出张贴街招找山下落,但连日来也没有消息,无计可思之下到茶楼找铁穆耳,可惜二人缘悭一面。酒坊老板辞退私吞公款的山伯,君见山伯替儿子堂执的药,遭神棍骗去,便免费帮堂医病,果然令堂有起色。君细问山伯的身世,始知眼前人是郦若山,而堂当日因恋上赤的女儿,但赤不满而棒打鸳鸯,间接害死自己的女儿,于是迁怒堂,将山抄家。铁穆耳不惜一切将赤用来建寺庙的款项,改为修筑堤坝,赤竟一反常态,赞成铁穆耳的做法。

第21集 铁穆耳正式登基成为可汗真弹了一首铁穆耳爱听的乐章令他不禁忆起君铁穆耳往茶楼见君突然握着君的手说不要怪他迟来相见君实时缩手并托铁穆耳打探元的下落华顺利送玉到大都铁穆耳欲提升一群年轻武将做接班人赤大动肝火阻止铁穆耳从颜口中打听到消息后转告君指元已遣返原居兰再问阿桑哥有关铁穆耳的身世阿桑哥坚持一切无可奉告华在街上遇见君母何氏见她变得疯疯癫癫带她往见君但何氏连君及儒也认不出还不停地叫嚷着要见元。

第22集 赤拒绝铁穆耳命老将或年轻之辈上战场打叛贼于是自荐出征君决定将贴告示希望重赏之下有人帮忙找元铁穆耳趁赤出征逼一众老将告老归田铁穆耳吹笛给君听君被笛声牵引想起与华的往事君未及开口再托铁穆耳打探元下落铁穆耳便匆匆回宫接见凯旋而归的赤赤怒气冲冲质问铁穆耳逼走老将的原因贼人讹称得知元的下落骗华及君到后巷打劫华为救君弄致头破血流晕倒君见华不醒人事急得哭了出来更向华承认是其未婚妻华却听不到

第23集 铁穆耳提倡开科取试让汉人可为朝廷效力元因跟捷斗气绝食玉无意中发现元身处其家柴房内向华通风报讯君等人赶到元竟不知所踪华向何氏表示已恋上另一女子在旁的君便认定华口中的女子是玉气上心头君以为捷带元入了赤府看病打算前往营救铁穆耳听从察必劝告前往探望患病的赤赤的心腹巴自作主张行刺铁穆耳雪见刺客想伤赤奋身相救受了重伤赤感激万分决收雪为义女君在赤府无意中发现铁穆耳跟捷谈笑风生误会他们是同党

第24集 君单人匹马潜入捷府调查元的消息暗中听见元做了死囚的替死鬼而被困天牢内君欲离开之际被璧发现向她放箭华及时出现救走君山到衙门击鼓为元伸冤钟大人重打山八十大板了事山劝堂考科举他朝做了大官便可吐气扬眉兼救元铁穆耳听从察必的建议破例封雪为郡主儒知娥生日送了一手帕给她娥开心不已雪见捷两父子在赤家出现吓得神不守舍堂为应试连日来不眠不休地读书弄致只剩下半条人命山痛骂君只自顾救元不理堂的死活

第25集 君决定代堂考科举另边厢华、儒及娥则勤练武功如果君科举落第便用武力劫法场救元君陪华练剑不惜跣脚跌入华怀中二人四目交投铁穆耳看见不是味儿仍沉着气问君有何事相求君冷言相向更要与铁穆耳断绝谊兄弟关系东等人离开山寨往大都调查朝廷开科原因雪在赤面前大数捷两父子恶行华替君添衣保暖正睡着的君一转身将华的手压着华欲吻眼前人华上山寨找东支持临行前偷了君的手帕留念儒以为华偷娥的手帕细问下才知华误当君是儒的表妹还对她起了倾慕之情

第26集 儒拉君跟华说清楚君叫华留下但华不理仍坚持赶往山寨君看完华撕破的信后感慨与华有缘无分君代堂应付完连日来的科举考诫后即晕倒君在论谏的试题上写了一个故事引起铁穆耳注意君实至名归以堂名义成为新科状元君穿上官服上殿铁穆耳替各新科状元插花君眼见皇帝是铁穆耳一呆其后铁穆耳召见君君在铁穆耳严厉质问之下仍镇静坚称自己是郦明堂华听见有人想捉敬及东跟踪下得知各人下落铁穆耳听见察必提及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娘的故事若有所思。

第27集 君第一日往中书省上任铁穆耳便传召她委任她做钦差大臣平反冤案君实时开庭替元翻案元看见眼前的钦差大臣竟是君大惑不解君见捷在庭仍诸多狡辩便将捷停职候查儒带何氏往狱仓探望元赤私会堂弟乃颜密谋造反邀铁穆耳出席四大汗国会议藉此乘机行刺他铁穆耳找君替察必治病君还替察必画一幅画像铁穆耳见察必与君分外投契大喜铁穆耳命令君陪他到塞外跟四大汗国开会又逼君与他把酒谈心铁穆耳一手拉着君欲吻之际被真撞破铁穆耳逼君回答选择他抑或是跟华长相厮守

第28集 君故意令自己着凉提前回大都逃避铁穆耳处处相逼华与东准备冲入军营行刺铁穆耳乃颜与巴却快他们一步华即冲出救君及铁穆耳铁穆耳回宫向赤讹称乃颜临死前指赤是行刺计划的主脑赤面不改容声言遭诬蔑兰救走阿桑哥要求对方以身相许阿桑哥摸不着头脑铁穆耳对于华救驾有功封他做大将军铁穆耳以兄弟相聚为名试探华是否已爱上君真又遇见铁穆耳跟君一起感到不安铁穆耳提议跟华比剑铁穆耳招招狠毒华一时情急差点儿刺伤铁穆耳

第29集 阿桑哥与兰回到大都捷担心元的案件一旦再开审一定会被定罪但官场的朋友不愿帮他一把玉见状找华但当听到敬指捷是罪有应得即不敢向华求救赤安排雪抛绣球招亲阴差阳错之下绣球落在君手上君表示对赤亡女仍未忘情故终身不娶拒绝成为赤女婿与赤各执一词要劳烦铁穆耳定断君不想身分被拆穿硬着头皮跟郡主拜堂君揭开郡主红布时见新娘是雪开心不已赤见有汉人来拜亡女生疑君得到赤批淮带雪回府见何氏璧遇见雪跟踪其后得知君女扮男装的秘密

第30集 璧将君的秘密转告捷君再开庭审元的案件璧在庭外击鼓指案件另有内情更公然指证君是女儿身雪惟有向赤解释自己才是君指责璧为求脱罪歪曲事实赤特意旁听元案件的审讯在公堂上雪痛骂璧后不支晕倒元诊断出她有喜捷不服拉何氏上公堂辨认谁才是君何氏犹豫了一会指雪才是其女儿君君纾了一口气判捷两父子充军塞外玉不忍捷受苦找君求情君见原本华送给她的玉镯竟在玉手上呷醋铁穆耳再向君表白爱意更指可废除皇后此时欲告知铁穆耳有孕喜讯的真听到一切伤心不已。

第31集 华为捷父子向铁穆耳求情铁穆耳献计给华叫他娶玉便可救捷两父子元过府跟敬相聚敬提出华要与君退婚君得知华要娶玉为妻伤心不已君相约元等潜逃回乡赤突邀君与雪入宫参与察必举行的迎牙大会另边厢铁穆耳软禁元察必用一首诗暗示已知君是女儿身君亦不敢隐瞒表示因救元才出此下策更坦言无意跟真抢铁穆耳赤偷听到君真正身分及铁穆耳对君倾慕之情玉明白华非喜欢自己愿与华只做挂名夫妻儒要求华救元君阻止华从儒与君的对话终明白眼前人便是孟丽君。

第32集 铁穆耳从巴手上得到赤造反的罪证赤捉住君要胁见铁穆耳揭发君的身分及铁穆耳与君有私情指责铁穆耳并非好君主所以谋朝篡位有理华乘赤不为意救君不敌铁穆耳与赤双方军队僵持之际察必拿出一金箭重提赤一段童年往事赤动容放下剑投降君因欺军被囚天牢思追随赤服毒酒自杀铁穆耳劝君穿回女儿装便可免罪处斩君拒绝铁穆耳好意华拦阻东行刺铁穆耳真上吊自尽铁穆耳赶往看见奄奄一息的真翌日铁穆耳在大殿内审君犯人台上的却是堂究竟君去了哪里?华与君之情是否要来生再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372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8
下一篇2024-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