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似朝云无觅处——浅谈林海音小说《晓云》中夏晓云的爱情悲剧

去似朝云无觅处——浅谈林海音小说《晓云》中夏晓云的爱情悲剧,第1张

林海音的小说《晓云》讲述了一个女高中毕业生夏晓云外出做家教,和她的小学生的父亲恋爱最终被原配拆散的悲剧。这段美好却短暂的爱情正合主人公的名字,如同彩云一样易逝,不由让人想起一首古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晓云出生在一个畸形的家庭,她母亲本是她父亲的学生,在交流学问的过程中对老师产生爱慕,并且主动告白。当时她父亲已经是个有妇之夫了,但她父亲的原配夫人是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两人是包办婚姻,毫无感情基础,所以还是接受了她母亲的追求,两人为了爱情远走他乡,晓云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因为父母的关系不见容于当时的社会,晓云自小跟着姥姥长大,父母之爱缺失,还有周围人的流言蜚语和冷嘲热讽,晓云身体孱弱,性格敏感内向,对关爱和温暖极为渴望。所以她对她的小学生晶晶很喜爱。后来她见到了晶晶的爸爸,梁思敬,一个年轻有为的实业家。敏感的她一眼就看出梁思敬和夫人的相处模式不太正常。原来,梁思敬是个孤儿,长大后在何家开办的公司做事,老太爷看重他的才华和能力,就做主让他和大女儿何静娟结婚,当时梁思敬只有20岁,而何静娟已经28岁,虽然小男孩爱上年长八岁的大姐这种事情并非完全不可能,但一般这种爱情模式要么是男女双方都特别有才华有思想,灵魂相合可以忽略年龄差异,要么是女方保养得宜,不仅看起来年轻,心态也青春阳光,性格活泼可爱。但何静娟既不是才华横溢,也不是青春活泼的中年少女,反而是既没有文化修养(只读到初中),性格又很强势生猛(十几岁就帮她父亲做生意,以手段毒辣和心机著称),所以梁思敬不可能爱她,这明显是一桩交易性质的包办婚姻,所以梁思敬只能事事屈从何静娟。可是梁思敬毕竟是个正常的男青年,他内心仍渴望发自内心的纯洁爱情,所以在日本拓展业务期间和一个日本姑娘生下晶晶,而何静娟是个厉害角色,她出其不意地去了日本,拆散了他们,还把晶晶的生母逼得自杀了。所以梁思敬虽然外表光鲜,但内心很压抑苦楚,也是缺爱,所以他第一次看到晓云的时候就注意到她的红雨衣,苍白的脸色和忧郁的神情。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不过是有一次晓云给晶晶上完课后赶上下大雨,晶晶和梁太太出于礼貌都要求梁思敬送晓云回家,同病相怜的两个人第一次接触就感觉很来电,之后晓云的心里就暗藏了一段心事,她总是处心积虑地“安排”偶遇他,只为了能看到他。梁思敬不是直男,晓云的小心思他不是不知道,但他内心也是愿意的,所以每次都配合她。经过多次的“恰巧偶遇”,他向她表白了,那一次晓云平生第一次痛快地让眼泪肆意流淌,这是幸福的泪水。可是单纯的晓云不知道,这竟然成了悲剧的开始。她和任何一个陷入恋爱的女孩一样,免不了歇斯底里地粘着梁思敬,一向保守的她竟然第一次以看望好友美惠为幌子,只为和出差的梁思敬同车一小时,而后又追到旅馆,情不自禁发生了关系。这一次发生关系,她的身体就有了变化,而梁思敬却浑然不知。后来梁思敬为了两人能够有未来,应允了梁太太要他去日本拓展业务的要求,并且准备为晓云办理出国手续,还打算把晶晶也接过去。这个时候何静娟充分发挥了她的心机和毒辣,她一边说她不喜欢去日本,她不会跟他去,一边早就知道梁思敬暗中和晓云来往,暗地里办好了出国手续。单纯的晓云此时完全沉浸在玫瑰色的幻想里了,她根本想不到他俩的事根本瞒不过何静娟,且不说何静娟比私家侦探还厉害,就凭她三番五次打电话到梁思敬的公司,肯定会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出来。而且还同时发生了一系列很怪异的事,先是她的异母姐姐夏文芳一反常态地和她打招呼,接下来她母亲又去和夏文芳见面,回来之后看起来心情很不好,病了好几天,当她母亲好一些后又话里有话地说起梁思敬,晓云虽然单纯,但她毕竟是个敏感的女孩,这一系列事情她感觉不太对,可是又说不出到底怎么回事,却又一点都没想到是悲剧的开始。女性的感觉是很灵敏的,但恋爱中的女性又往往为了一个幻想自欺欺人地选择相信,直到晶晶的考试成绩发榜,她去梁家道贺,不料等来的却是何静娟跟她摊牌,她已经把公司的电话拆了,她要带晶晶去日本。晓云才反应过来,原来她母亲早就知道她的事情了,夏文芳找她母亲见面反而是善意的。她回到家里发现了梁思敬写给她母亲的信,明确表示答应她母亲不会再找她了。她幽幽地感叹,如果她早告诉梁思敬她怀孕的事,他不会轻易甩掉她,如果她不瞒着她母亲怀孕的事实,她还会要求梁思敬不再纠缠吗?如果她早点向她的好朋友美惠吐露心事,美惠也能帮她在母亲面前说项。。。。可是这一切都晚了,命中注定他们不会有交集,小说以云散日出结尾,也许作者希望晓云能够走出情感的阴霾,迎来光明的新生活,今后遇到一个真正爱她的人,相守一生。

现实中晓云这样的女孩子不少,她们生活在单亲家庭,父爱缺失,很容易爱上已婚男人,可是男人都是很理性的,他们会顾虑对妻子和子女的责任,还有社会地位,名声,如果为了情人离婚会失去已经有的一切,他们是不会铤而走险的,而当了小三的女孩还傻傻地认为他对自己是真爱,早晚会给她名分,甚至男人不离婚她们也能找出各种理由为他开脱。梁思敬的情况要特殊一些,其实从本质来讲,他并不坏,本来他和何静娟的婚姻就是一桩买卖,没有感情基础,和别的女孩恋爱按理说是符合情理的,他内心有真诚善良的一面,所以会对晓云由怜生爱,他也并非没有责任感,他也为了给晓云未来做出努力了,但是就像晓云所说,他最大的缺点是太屈从现实,确实,他是个孤儿,靠着岳父的提携发达,如果离婚他就会重新变得一无所有,他小时候受过没钱的苦,自然不会放弃现有的资源和地位,就像老舍说的“穷人的爱情只能是买卖,情种只能生在富贵之家”其实这个故事和张爱玲的小说《多少恨》有点像,但其实有很大不同。《多少恨》里的虞家茵和夏宗豫都是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的人。虞家茵完全不是夏晓云的敏感孱弱,她是个很强势很有主意的女孩子,夏宗豫的原配妻子是个毫无见识和能力的农村妇女,又重病缠身,不久人世,夏宗豫是靠自己的能力做事业,没有靠妻子娘家的提携,所以离婚并不难,何况夏宗豫是为了和虞家茵结合打定主意要离婚。他二人的恋爱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夏宗豫对虞家茵不是由怜生爱,而是从欣赏而来的,虞家茵也没有像夏晓云那样歇斯底里地粘着夏宗豫,她始终都是不卑不亢的。本来他们是很有希望的,如果不是虞家茵那个不成器的父亲总给夏宗豫惹麻烦,以老太爷自居,被势利的女仆嚼舌头传到原配耳朵里,原配大哭大闹,坚决不离婚,不得不说夏宗豫比梁思敬硬气多了,按当时的婚姻制度,不离婚虞家茵也能和他在一起,但他一定要虞家茵成为他的正式妻子,如果不正式结婚,就是不尊重她。虞家茵也是个很有骨气的女孩子,她虽然珍惜爱情,但她不会为了拥有爱情而放弃尊严,把自己放在姨太太的尴尬位置上,善良的她又不愿乘人之危,最终她主动退出,对夏宗豫谎称要和她表哥结婚远走他乡自谋生路去了。

以前很多评论家说张爱玲的小说的底色都是苍凉,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但其实张爱玲写的比较成功的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其实都很强悍,无论是曹七巧,白流苏,还是葛薇龙,顾曼桢,她们都像俄狄浦斯一样对既定的命运拼命反抗,曹七巧、葛薇龙后来变得很可怕也是因为强烈而健康的欲望得不到释放的变态反应,白流苏敢于离婚回娘家生活,为了再婚和妹妹竞争,后来又只身去香港找范柳原,在战乱中结婚,显然也不是软弱之辈。顾曼桢更不用说了,经历了那么多足以让一般人彻底摧毁意志的狗血事件,还能倔强地活着,当单亲妈妈带着儿子生活。这和张爱玲本人的性格有关,张爱玲也是个特立独行的强者,不像她父亲,倒像她母亲和姑姑(这很有可能是家族性),她姑姑更奇葩,年轻的时候看上一个有妇之夫,78岁的暮年和年轻时的心上人结婚。林海音出生于书香世家,家庭和睦,她本人的性格也是冰心那种晶莹温婉型的,所以夏晓云不可能是虞家茵。

▉ 写在前面的话

很早就看到过这样的言论:路遥最感到骄傲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因为他的文学天赋有限,从而使得小说都有着过重的意识形态,现实有余、变化不足,守旧有余、创新不足,励志有余、揭批不足。到底是不是怎样呢?

路遥始终关注着国家和人们生活的变化或者说改变,作家的使命感促使他如实的反应这些变化。《平凡的世界》以1975年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背景,描写了一幅当代农村生活的全景图。确切地说是描写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以孙、田、金三家为代表的人民的生活在这十年之间所发生的变化。

路遥一生最佩服的作家是《创业史》的作者柳青,二人在写作题材上乃至艺术追求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跟柳青一样,他的创作心理始终缠绕着沉重的乡土情结,他始终深情地关注着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

当我捧起《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我就在想,读《平凡的世界》到底读什么?《平凡的世界》不平凡,正如《小城无故事》,此处题目所取反意。众所周知,人一生无非与衣、食、住、行打交道,《平凡的世界》中活着的这些人无非如此。想到这里,我当初对能否阅读下去产生了疑虑。

但当我读到第二部,读到孙少平只身来到黄原揽工,经过一番折腾并尝到生活的辛酸,半年之后,在秋天一个细雨菲菲的下午,在黄原城市的**院门口遇到田晓霞的时候,那一刻,我终于知道读《平凡的世界》应当阅读什么了。

对,《平凡的世界》从写成之日到今天20年过去了,最为值得阅读的只有爱情,《平凡的世界》中能够不朽的也只能是爱情。至于那些发生在土地上的变化都已经属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仍会不断地变化着,唯有爱情永恒。

如果仔细阅读过路遥的小长篇小说《人生》和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及短篇小说《杏树下》,就一定会发现,在某种不是很高的程度上,路遥算是一个写爱情的高手。我们甚至可以从他的这些作品当中推测出来,其实在不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都来自一个生活原型。

特别是《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吴亚玲和《人生》中的刘巧珍乃至《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霞。三个人物三个不同的名字,但有几点都是相同的。首先,这三个人物都是领导家的孩子(其中刘巧珍的父亲是大队书记,吴亚玲的父亲是县武装部部长,至于田小霞的父亲,官是越做越大,开始出场我们知道他是县革委会副主任,县上的二把手,后来升为地委二把手——行署专员,紧接着升为地委书记,在小说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是省委副书记兼省所在市市长),家庭地位远远高于男主人公。

其次,这三个人都非常高尚,思想也非常之前卫,同时总是年龄比男主人公小但却比男主人公成熟(《在困难的日子里》男主人公我叫“马健强”,《人生》男主人公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叫孙少平)。

再次,这位同一个原型演变出来的女子,最终总是没有和男主人公走到一起。《在困难的日子里》没有写结局,《人生》中刘巧珍一气之下嫁了人,《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霞被洪水冲走了。其实这不难理解,虽然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读过关于路遥的任何只言片语,但我们很容易推测,田晓霞的结局应当就是路遥心目中的“她”即路遥用心良苦将其放到每一部作品当中的小仙女。

言归正传,下面我将细致讨论《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

▉ 爱情关系

孙少安——田润叶

孙少安——贺秀莲

孙少平——赫红梅

孙少平——侯玉英

孙少平——田晓霞

孙少平——黄原阳沟大队曹书记的大女儿

孙少平——金    秀

孙少平——惠    英

孙兰花——王满银

孙兰香——吴仲平

孙卫红——金    强

田润叶——孙少安

田润叶——李向前

田润生——赫红梅

金    波——青海藏族女子

金    秀——顾养民

金    秀——孙少平

赫红梅——孙少平

赫红梅——顾养民

赫红梅——前丈夫

赫红梅——田润生

武惠良——杜丽丽

以上标注实心符号的两人,表示生活在了一起,空心符号的作品中暗示将生活在一起。没有标注符号的,表示只有爱情关系,没有生活到一起。以下我将着重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讨论发生在他们二人身上的一些爱情关系,同时顺带交待出书中其他人之间的爱情纠葛。

▉ 爱情简述及评价

1孙少安的爱情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地点的变化:原西县——黄原城——铜城大亚湾煤矿厂。因此,三部六卷也就各有所倾向。第一部的背景主要集中在原西县,所以对孙少安的着笔远远大于孙少平,尽管小说是以孙少平的出场作为开头,逐步因此故事的。

我们从小说中知道,孙少安跟田润叶是青梅竹马,两人之间从小就有了感情,尤其是田润叶对孙少安,更是爱到了骨子里,不惜舍弃作为一个女性的羞涩,主动出击,帮助孙少平,将自己节约下来的50斤粮票送给孙少平,要他转告他哥哥孙少安到县城来一趟。孙少安来了县城之后,她处处暗示自己爱他。这样,一个温柔娴熟对爱执著的女子跃然纸上,立在了读者面前。

当表白不成,便用书信——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润叶。

你看,短短的几个字,便将那种情感写到了极致。我想要是一个女子给一个男子写这样的信,这个男子还不得幸福死掉?如果说有一个女子给我写这样的信,我绝对会娶她并一生一世爱她!但我们的孙少安在小说当中却充当了一个懦弱者,或者说,是他的明智让他放弃了田润叶对他的爱,从而将田润叶推向了爱情的深渊。

在这一点上,他远不及他弟弟孙少平果敢和坚强。我们很容易从书当中读出来,孙少平在面对爱情从来就没有自卑过,但孙少安却是因为自卑(或者说因为理性,觉得田润叶跟他在一起,是永远也不可能的事情)而放弃了田润叶。

当田润叶三番五次从县城回来,只是想见到孙少安,并向他表白或者说是投怀送抱,因为无需要再表白,一切都很明显,孙少安知道田润叶爱他,但孙少安的行为却是让我们失望的。当田润叶的父亲田福堂发现了女儿和孙少安的事情后,便动了点小手脚,让孙少安按了批评,孙少安更是对润叶火热的爱唯恐避之不及了,居然跑到山西讨回了二妈娘家的贺秀莲做老婆。尽管我们从后文知道,孙少安跟贺秀莲的结合简直是完美的结合,但却辜负了田润叶至真至纯的爱,终是一件憾事。这始终让读者感觉不舒服,心里赌得慌,想要发泄又不知道为何发泄,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发泄。

至此,田润叶变得心灰意冷,几乎成了行尸走肉,以致于接下了的五六年时间里守活寡,与深爱她的李向前形同路人,直到李向前因为爱她而无法得到她,从而借酒浇愁,酒后开翻车子失去双腿,才突然唤回内心的情感,回到了李向前的身边。但他们二人显然付出得太多了,田润叶跟李向前都失去了大好的青春不说,结婚后没有及时生活在一起,享受夫妻间的完美生活,而且李向前还失去了双腿。这一切看似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但问题的根由则是因为田润叶之前始终爱着孙少安,才无法接受李向前的爱。我们甚至可以说,孙少安扼杀了田润叶跟李向前的青春,孙少安斩断了李向前的双腿,孙少安让田润叶跟李向前后来的生活残缺不全。

好在当孙少安跟贺秀莲结婚以后,开始生活虽然艰辛,但到底两夫妻恩恩爱爱,晚上两口子一丝不挂搂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幸福溢出来的感觉也仍是美好的。尽管孙少安时常在一些曾经跟田润叶同时出现过的地方会想到田润叶,会伤感一阵子,但自从他跟贺秀莲结婚以后,甜润叶就再也没有真正走进他的心里过。他过得心安理得。每当看到书中写田润叶如何伤心如何绝望如何麻木地生活中,过着行尸走肉的日子,我就会在心里对孙少安产生一股子仇恨,他对田润叶实在是太残忍了。

当然,孙少安和贺秀莲之间的爱情是美好的,在该书中也是刻画得相当成功的。当他们生活艰苦的时候,贺秀莲因爱惜自己的男人孙少安,在盛饭的时候自然起了私心,给男人孙少安舀稠的,将白面馍馍三番五次送到孙少安的碗里让孙少安吃,而自己从来都不吃。在艰苦的岁月里,这等好女人就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就是母亲对自己的儿子,也未免能够做到这一点。

然而,我们的孙少安是如何对待她的好心的呢?他不但没有领她的情,而是将饭倒进锅里,搅拌均匀重新舀,而是将馒头放回去给奶奶吃。他虽然在父辈的眼中做了好儿子好孙子,但却真正伤了妻子的心啊!这个嫁人不要任何嫁妆和彩礼的女人,就是在结婚之前买衣服也是为他买好的为自己买差的的女人,孙少安就是这样对待的,自己去做乖儿子、乖孙子。

最让读者无法原谅的是,孙少安居然打贺秀莲一拳头,一个人上床蒙头就睡。当然他是打算向妻子道歉的,但是男人的自尊心阻止了他这么做——这该死的自尊心!当妻子秀莲伤心哭泣之后,爬上床脱下衣服拉过被子睡在孙少安身边委屈地说:“你把人家打得这么重……人家都有了……”所谓有了是说有了孙少安的骨肉。至此,贺秀莲这个人物形象活脱脱地立在了读者面前,我们不得不嫉妒:孙少安这小子真他娘的有福气,将田润叶这般好的女子错过了,还能找到这种女人!

事实上孙少安后来的发迹以及事业上的大获成功,无不是贺秀莲对他精神上乃至物质上的支持,否则,孙少安是无法从一个贫穷的农民翻身成为“乡镇企业家”的。我们可以说,孙少安的成功贺秀莲至少有一般以上的功劳。但老天爷总是容易嫉妒,让这么好的女人在生活刚刚过好的时候,竟让她患上了肺癌。

一点补充:书中关于孙少安和田润叶两人间小时候的生活,作者大多采用了是叙述的方式,真正细致描写的不多,其中田润叶为孙少安缝补衣服算作一个特例。如果我们阅读过作者的短篇小说《杏树下》中王小萍为“我”缝补裤子,就知道这是直接挪移,但显然失去了《杏树下》中的感人力量。

2孙少平的爱情

显然,孙少平才是路遥着重刻画的一号人物,才是作者自身经历的寄托者。因此,孙少平的爱情自然也就多一些。因为搞写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毛病,喜欢将书中的主人公写得“神通广大”些,毕竟这往往就是理想中的作者自己。

孙少安只跟两个女人有爱情关系,但跟孙少平有爱情瓜葛的多达6个,这不能不说作者有些自恋。只有作者自恋,才会反应到书中的主人公被如此多的女子喜欢。孙少平到小说的结局仍然不过是个煤矿工人,干吗会有那么多的女人把他当宝贝?这天下的好男人难道都死光了?事实上,我们是不能这样来看待小说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替作者满足那些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美好幻想,我本人就常常在小说中虚构一个男子被很多漂亮又有学识又有气质的女人爱得死去活来。

如果说赫红梅跟孙少平只是因为大家都只能吃黑面馍连三等菜都几乎吃不上而相互走近,如果说跛女子侯玉英是因为孙少平救了她的命而爱上她,如果说黄原城阳沟大队曹书记两口子是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加之孙少平肯吃苦耐劳才愿意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他,如果说金秀也许因为冲动且对顾养民产生了审美疲劳同时错误地把她和孙少平之间的近似兄妹的情感当成了爱才会爱上他,如果说原煤矿队长孙少平最开始的师父王世才的婆娘惠英嫂是因为失去了丈夫无依无靠加之孙少平对她儿子明明的关爱才会爱上他,这一切我们都是说得过去的。但是,田晓霞对于孙少平的爱,我们无法简单概述,也无法随便找出一个理由。

我甚至觉得,田小霞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奢侈的爱。对于孙少平来说,田小霞对她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但无轻重之分。事实上有了那么多女人爱着他,他会不会觉得天下的女子都喜欢他?这当然是我牵强附会。但对于我来说,就是将前面提到的五个女人对孙少平的爱加起来放在天平左端,再将田晓霞对孙少平的爱放在天平右端,显然右端要重得!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时不刻不在嫉妒着孙少平!

当我读到田小霞记下的日记,我简直又谈了一场精神恋爱,觉得田小霞爱着的人是我。我狠狠地意恋了一回。但我在读过这则日记之后跟书中的孙少平一样,伤心绝望地哭了。因为我不得不哭,这等好的女子世间是不存在的,只有在诗歌中在艺术中才能存在。以下就是那则日记:

……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

是的,当你看到这样的日记,如果又知道写这则日记的女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你无法不嚎啕大哭,无法不绝望的!我看田晓霞因为抢救一个小孩而被洪流卷走的那段是在书店看的,那天晚上一个人在家,回家看书感到寂寞,于是下班后径直来到书店。我从书店书架上取下书接着头天晚上的地方看,当看到田晓霞被洪流卷走时,我竟然流下了眼泪,并想大声痛哭!

田晓霞,每一个男人心目中都希望有这样的女子爱着自己。某种程度上来说,田晓霞是个天使,她是神而不是人。她太过完美乃至上天也开始嫉妒她了。如果说她真的跟孙少平走到了一起,读者一样无法接受的。因为孙少平根本不配拥有她,尽管他亲吻了田晓霞,田晓霞将初吻及整颗心都交给了他,但他不配拥有。田小霞是属于天下所有男人的,属于所有男人心灵深处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孙少平和田小霞的爱情履历:

田小霞最初跟孙少平走近是因为他们两人及金波和顾养民几个人被选去地区搞演出,之后因为两人都喜欢读书渐渐熟悉起来,田小霞经常将家中的书及报纸(特别是参考消息报)借给孙少平看。在孙少平毕业的时候,田小霞还请他吃了一顿好的。当孙少平回到家中务农后来教书,田小霞依然按周期给他寄报纸写信,以帮助他不至于与外界失去联系。

后来田小霞考上大学,靠近地区师院,仍然还是给孙少平写信告知外界信息并鼓励他,但这时候的孙少平开始自暴自弃了,不那么男人了,以前吹牛吹得太神,现在终于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农民,自觉不给田小霞回信了,因此二人之间暂时中断了联系。看到这里,我们也估计后文不会再让两人之间有何瓜葛了。但到第二部的时候,孙少安因为同学刘根民的关系,淘得了第一桶金,开起了砖厂,日子看起来好过起来了。自此,孙少平开始感觉到,自己不能再在家乡双水村待下去了,应当出去闯一闯了。书中说是孙少平想出去闯,实际上是迷茫是自卑。

生活中即使是亲兄弟,一个过得好一个过得不好,过得不好的那个也定然会自卑的,这种感觉可意会不可言传。于是,我们的孙少平一个人来到了黄原城,开始了他的揽工生涯。半年之后,在一个秋雨菲菲的下午,在**院门口,偶然碰到了田小霞。到此,书中第一次正面向读者将田小霞刻画了一番。事实上,这种刻画是多余的,田小霞自然长得很美,其实她长相如何已然不重要了,因为在读者心目中她早已加入仙女的行列。这一点在作者笔下最漂亮的人物孙兰香身上反而是失败的。作者路遥用很多文字写孙兰香如何美丽如何校花如何大方符合有气质,但读者就是感觉不到。

从此以后,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当中,孙少平在每周周末的一个晚上就成了田小霞父亲办公室的常客,享受着田小霞买给他的饭和精神粮食——名著经典。其中特别提到的有《牛牤》、《白帆船》和《热妮亚鲁勉采娃》。《白帆船》是孙少平最喜欢的一本,但田小霞却最喜欢的是《热妮亚鲁勉采娃》,因为她要借助这本书的内容,去导演她与孙少平的未来的生活,只是书中的生活结局不幸言中了孙少平和田小霞后来的生活。

在这之间有一个小小的插曲,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笔,田小霞也正是因为这一笔插曲,才开始真正爱上孙少平的。孙少安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但自己的弟弟孙少平在外面过着非人的生活,于是瞒着妻子贺秀莲到黄原去,打算找弟弟孙少平回来和自己一起干,但因为不知道弟弟干活的工地在什么地方,于是去找田小霞带路。当田小霞跟孙少安来到孙少平的住处,发现他住在一个四面来风的只有几根柱子的房子内,点着蜡烛,睡在一堆烂棉絮当中,正阅读者田小霞借给他的书。

当晚孙少平跟哥哥孙少安到哥哥开的旅馆中住下,跟哥哥聊了一个晚上谈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天早上,哥哥孙少安一个人回了家乡双水村。当孙少平回到他的临时住处,发现多了一床新的褥子和一床新床单。我们知道这是田小霞买给他的,因为枕头上有她给他还给他留下的字条:不要见怪,不要见外。田。

也是简单的几个字。

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这个时候的田小霞,对孙少平的感情应当是很复杂的,有同情,有怜悯,有惊讶,也有爱。爱是因为觉得孙少平在这样的环境中都能够生存,而且对生活始终抱有信心。惊讶是她从来也无法猜想出,孙少平竟然过着这种日子。于是慢慢地,田小霞开始爱上了孙少平,在毕业之后的暑假里,还亲自导演了《热妮亚鲁勉采娃》,由自己和孙少平担任现实演员,跟孙少平约定两年以后在古塔山上的一棵杜梨树下不见不散。注意,这树叫“杜梨”树,跟“妒忌”有些谐音,妒忌离别之意,暗示了今后两人将跟《热妮亚鲁勉采娃》一样。之前两人已多次出来散步,到麻雀山,到古塔山,到河边到桥上……这次,田小霞终于把自己交给了孙少平,投入了孙少平的怀抱。就在这个时候,孙少平也因为阳沟大队曹书的帮忙和田小霞的从旁协助,要去铜城煤矿上班,即将成为正式工人了。田小霞也因为优秀进了省报社。

到了铜城以后,田小霞记工作之机来见孙少平,并献给他自己的香吻。但这个时候孙少平甚至连脸上的煤灰都没有洗掉。我们从书中看不到田小霞对他任何的轻视,而是看到热情看到爱。这是何等伟大何等高尚的爱啊,反正世间是没有的。而我们知道,这时候田小霞已经有比孙少平各方面条件不知好多少倍的优秀男子高朗的追求,高朗的爷爷是国家纪委的高层。但田小霞心中只有孙少平。

但孙少平到底还是自卑了一回,田小霞因为在心中写到有人追求自己,即使信中处处洋溢着爱,处处是对孙少平爱的真心,但孙少平到底还是自卑了,不再给田小霞回信。到此,直到田小霞被洪水冲走孙少平去赴两年前的约会,作者采取插叙的方式,交待出田小霞因为没有接到孙少平的回信感觉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又专门去了铜城并将自己的全部真心完全交给了孙少平。我们知道,孙少平无憾了。他能够获得田小霞的爱就是死也值得。

可是田小霞到底离开了读者。

3其他几个人的爱情

除开以上的重头戏,剩下来的几出爱情写得最好的,就要算金波的爱情了。金波的爱情作者着笔最少,但比起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爱情来毫不逊色。金波爱上青海藏族女子,为现实主义的《平凡的世界》染上了浪漫主义色彩。两个处于萌动期的年轻人,因为歌声的牵引,因为本能般的爱,将两个人拉到了一起,拥抱到了一起,即使两人语言上也无法沟通。我想,这是本书中最为纯粹,也是最触及到人类本质的爱了。但到底两人被生硬地分开了,自始自终,就连对方的名字也不知道。金波的爱情是残酷的,也是残缺的。金波终于在八年以后终于鼓起勇气,去青海寻找那位女子,但书中同时告诉我们他找不到她。于是,我们只能替他哭,替他伤心,替他遗憾一生,痛苦一生。如果我是金波,我只会捧着那位不知名女子送我的搪瓷缸子一杯一杯地往肚子里灌茶水;如果我是那名女子,我只会整天对着草原深处吹奏金波送我的笛子,吹给大地听。我是金波,无法再爱上任何女子。我是青海女子,我无法再爱上任何男子。

孙少平高中时,村上除他跟金波以外,还有一个田润生,田润叶地这个弟弟给我们的印象是内向,但跟所有田家儿女一样,骨子里的固执,这一点我们从他对赫红梅的爱上面可以看出来。甜润生对赫红梅的爱最初源于对同学的同情,也可能因为赫红梅的美丽。但这显然不是最为重要的,甜润生对赫红梅的爱,是出自于责任,是出自于人性的关爱,最终演变为男女之间的真爱的。正如作者所述,赫红梅对孙少平其实不能算是爱,只能算是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理解和相通;对顾养民一方面除开青春期的不成熟,另一方面是因为跟着顾养民即是跟困难分手;对她那教书的第一人男人,更多的是因为生活所迫,爱的成分明显少于两个人一起生活的相互依赖的成分,刚好有爱的时候,男人又因为打窑洞死了。只有对甜润生的爱,才是经过生命的认知经过生活的磨练和淘洗之后的从骨子里冒出来的爱。有点戏剧化的是,赫红梅最终来到了孙少平的家乡教起书来。

我还不得不提到的是,孙少平的姐姐孙兰花跟王满银的爱。有人肯定会反对我了,说王满银一个二杆子,好吃懒做,孙兰花怎会跟他有爱情呢?事实上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孙兰花虽然是被王满银强迫成为他女人的,但那个时候,王满银还是让孙兰花感到了自己是个女人的。给她买新衣服,给她讲新鲜事。孙兰花至少在那个时候是感到了幸福的。所以,后来即使王满银长年不归家,纵使哥哥孙少安劝她离婚,纵使她有丈夫跟没有丈夫一样,纵使她苦得像头牛拉扯着她和王满银的两个孩子,纵使村里很多男人想打她主义,但她仍坚守住了自己。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她对王满银的爱。而王满银在多年漂泊过着流浪汉似的生活以后,终于浪子回头,回到了兰花身边,这一点还是给了读者一点温暖的安慰。

至于孙少平二爸家的女儿孙卫红跟金家金强的爱情,其实是甜润生和赫红梅的爱情的变奏。相同的是,两对都遭到父母的反对,甜润生是因为男家田家反对,孙卫红是因为女家孙家反对。不同的是甜润生因为执著和坚持拯救了自己,而孙卫红是因为孙少安的提醒跟金强生米煮成熟饭,让父亲孙玉亭不得不同意。

说到武惠良和杜丽丽的爱情,就很有意思了。不过这对夫妇的爱情更像是西方的爱情,不像是中国式的。杜丽丽是田润叶的同学也是她最好的朋友,田润叶从原西县到黄原地团委工作,就是因为杜丽丽的关系武惠良给安排的。武惠良当时是黄原地区的地团委书记,后到原西县任县委书记。

杜丽丽是《平凡的世界》中思想最独特的一个人,她可以同时爱两个男人,既爱丈夫,又爱省上的一个搞现代诗歌的诗人。按照她自己的说法,丈夫和那位诗人是她的两种精神鸟儿的载体,她的这思想不可谓不前卫。但武惠良始终是个保守的人,或者说他始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育出来的男人。他无法接受这种前卫的思想,于是两个人带着爱离了婚。

4孙兰香的爱情

孙兰香之所以被我单独拿出来谈,是因为孙兰香是作者在书中重点塑造的一个人物角色;之所以放在最后来谈,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人物形象实在太过模糊,作者对孙兰香的塑造显然是失败的。就整个《平凡的世界》而言,孙兰香是最聪明最漂亮最具有气质最高贵学位最高前途最光明的,这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

但是,我们读完整部书,唯一记得住的,仍然只是书中开头地方孙少平回家路上在罐子村遇到替姐姐看屋的哭着的孙兰香,最多还能记住通过插叙交待的她小时候跟二哥孙少平一起检露水回来替奶奶治眼睛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将草尖上的露水弄掉。剩下来的就模糊一片了。也许是作者太想把兰香这个人物写好了,因此,才会写得一塌糊涂,因此才会在每次写兰香的时候,反复用“稍稍烫过的头发从耳根顺过去”、“出落成一个高挑的姑娘”、“校花”之类干瘪的词语去形容她。事实上路遥在兰香身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再漂亮再有气质再有学问再聪明,也得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突显,而不能一个劲儿在那里空喊着。所以,即使兰香考的是国家重点大学,交的男友是省委副书记的儿子,身材再高再漂亮,读者也会感到模糊,记不住。

四、爱情之外的唠叨

即使我对《平凡的世界》评价并不怎么很高,但单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我还是非常喜欢的。本文仅就爱情角度来谈点自己的想法,事实上还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谈。但一部长达100万字的巨著,远非我1万个字就能够说得清楚,况且,从来没有一部书可以被完全解读。既然单独列出,命了小标题,不凡再多谈一些。

很显然,作者在写孙、田、金三家的时候,每家人的个性都是暗合一致的。比如孙家的不怕吃苦,勤劳,具体体现在孙少安两兄弟对待劳动上。比如田家的执著,具体体现在田润叶、田润生和田小霞对待爱情上。比如金家(以金波金秀家为参考对象)的外柔内刚,具体体现在金波、金秀及金强身上。

其次,说几点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的无意借鉴和模仿。其一是金俊文的大儿子金强的哥哥金富在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一直在外偷东模西,这里的写法极像是对《阿Q正传》中阿Q进城那一段的扩写(当然阿Q对狗革命跟堂吉珂德大战风车又是何其神似);二是孙少平跟师父的婆娘惠英姐的关系,总令人想起贾平凹的《天狗》中天狗和师娘。

此次阅读《平凡的世界》又让我对创作有了新的认识:再好的小说,首先得让读者读下去!

个人觉得应该是赵琦君吧,从他刚进到心动小屋的那一期,他就表现出了对于杨凯雯的感兴趣,并且也非常明显的表现了出来。甚至还因为这个和威廉快要大打出手了,而且他的喜欢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他也经常会非常无微不至的照顾杨凯雯。给女生挑选衣服的时候,他也完全就是按照平日里杨凯雯的风格来挑选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杨凯雯他平日里的观察也非常的仔细,所以才能够摸清杨凯雯的喜好,选择到杨凯雯喜欢的衣服。由此可以看出还是听细心的。

赵琦君甚至还特意买了一个包包送给杨凯雯,让她背着去动物园,那样更加的有感觉这个小细节真的非常的戳我,如果我是杨凯雯,这个时候我肯定已经被赵琦君撩的不行了。杨凯雯有一次很晚才回到家,当大家都在吃饭的时候,只有赵琦君一个人默默的坐在客厅里,大家叫他也不去吃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等杨凯雯啊。我觉得这个举动虽然很小,甚至很容易被人们给忽视掉,但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往往不就是体现在这种微小的细节当中的吗?这部正是我想要的爱情么。

一个人爱一个人是可以用嘴说出来的,但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出的事情是永远不会骗人的。这些小小的细节恰恰就可以证明赵琦君对于杨凯雯并不真的只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非常的喜欢她,所以才会对杨凯雯这么好。从这些举动当中,我就可以感觉到赵琦君真的是很认真的在参加这次综艺节目,不是玩一玩而已。当然希望他们能在一起,而且越来越好。

表白说唱 - Mc李K作词:Mc李K作曲:Mc李K从你的心里 看 到我自己最开心的时候 和你在一起臭宝 我爱你 谁都不能比不开心的时候 我会陪伴你我会去忍耐 付出的真爱从此不会再有 孤独的等待我们的甜蜜 谁都不能替我们不是在玩 爱情的游戏爱得真是深 爱得真是真爱你知道终点 永远不会分我给的疼爱 要你去依赖互相之间没有 任何的阻碍时间过太快 让人很无奈我们的爱情 是永远不言败我们手拉手 永远一起走最浪漫的时光 只有我拥有静静的发呆 李K也很乖就像童话故事 再也不分开对你的想念 不会是欺骗我不在的时候 请你别放电香浓的咖啡 你我各一杯坐在屋檐底下 陪你到天黑漫漫人生路 李K来讲述我们勾勾手指我会把你护真的好爱你 不能失去你我要告诉你我会把你娶微笑到最后 有你就足够真心真意爱情 穿梭在宇宙咱俩的世界 有过日和夜咱俩心中火花 永远不会灭回头看一看 没有终点站支持爱情后羿 那是千千万臭宝你出现 了却我心愿和你在一起时 永远不厌倦流星又飘过 群星在闪烁臭宝你要记住 我们的承诺能够遇见你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有了你 我的世界变得无限宽广 你是世界 世界是你我愿用自己的心好好的陪着你爱着你陪你到你想去的地方用心走完我们人生剩下的路途在未来的日子里 也许什么都无法确定但唯一确定的是我爱的人是你我会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 每一秒只想对你说一声 我爱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346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8
下一篇2024-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