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张虹砚 图/杜亚光
诠释家乡的方式有千万种:杜亚光,一个普通“70后”城市打工族,年少时爱上了摄影,他背着照相机、摄像机,走遍了锦州的大街小巷。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他用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照片和视频资料,通过相同地点的新旧对比和市民关注的“锦州地标”、“锦州话题”等有代表性的锦州元素,制作了“改革开放四十年 看锦州巨变”系列短片——《锦绣之州——大美锦州》(以下称《大美锦州》),记录了时代洪流中家乡的变化,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不变的深情。
镜头里的“老锦州”
前不久,朋友圈中流传这样一段视频:“你知道你现在所处的地点,十几年前是什么样子吗?”带着好奇心,我打开视频,里面展现的正是锦州日报社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中央南街和市府路交叉路口附近曾经的模样:没有现在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有的是土路黄沙,匆匆骑行的稀少行人——视频制作得用心且有情怀,时光穿梭,带着观者回到了十多年前……我因此联系上了视频的制作者——杜亚光。
杜亚光说:“我是一个普通的锦州市民,‘70后’,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每天啃着窝窝头上学,亲眼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辉煌的40年,见证了锦州的巨大变化。”杜亚光出身工人家庭,在酷爱美术的父亲支持下,初二那年他拥有了人生第一台“120照相机”,从此喜欢上了摄影;1990年,杜亚光有了一台“M7摄像机”,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婚礼摄像,这在当时算是新兴职业;2003年,他购买了数码相机,因为数码相机较以往的摄像机携带更加方便,他可以随时记录百姓的日常生活;2004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杜亚光,拍起了街景,突发奇想地搭建了中国首个街景网站——“全景锦州”,虽然网站在2007年经营不善关闭了,但留下了数千张宝贵照片。
快手展示“新锦州”
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贯穿着杜亚光的成长,2018年时,当他打开电脑,翻看一幅幅老照片时,被震撼了:“相同地点的新老街景一对比,锦州变化太大了!”。10年没有摸过的相机,已经陌生,过往时光中的酸甜苦辣起涌上杜亚光心头……他下定决心利用他音像特效编辑的技能,再拿起相机,拍一部反映“改革开放40年 看锦州巨变”系列短片——《大美锦州》,以数千张改革开放过程中、各个时期锦州老街景照片与现在的景色做对比,展现40年来锦州巨大变化,也引领着他们这些“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寻找儿时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会记得:曾经的桥南小凌河,破旧的平房,黑臭的河水,随后,城市南扩,楼宇大厦拔地而起,通过两河治理,如今碧水蓝天已经融入到锦州人的生活里;曾经一群群冒雨骑车的上班族、路边顶着阳光的等车族以及 “神牛”,改革开放40年的锦州,已是满街的私家车,路边有崭新的公交车站,旧式的公共汽车也换成了环保电动公交车;公园广场、运动场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大美锦州》中,伴着恢弘的配乐,杜亚光用镜头展现了锦州街头的巨变,回首过往的一幕幕,深深地印刻着时代的烙印。
《大美锦州》会更好
在《大美锦州》的第四集,杜亚光拍了“锦州的风”。视频一开始,杜亚光采访了正在放风筝的中年人和一位晒太阳的老奶奶:现在有风没土,风沙小多了——锦州市民七嘴八舌地热议家乡的风。谈起选题初衷,作为“70后”的杜亚光说:从我记事起,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锦州开春就刮风,一刮就是一年。视频中,真实的老街景带入:呼啸的风声,路上处处可见艰难骑车的人,女人裹纱巾,男人戴风镜。通过防沙治沙工程和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黄沙天变成了蓝天,狂风变成了柔和微风,人们开始愿意走进大自然,进行休闲活动。曾经肆虐的狂风变成了柔和的微风,成了锦州的一张新名片,在杜亚光短片的最后展示了在锦州举行的“国际帆船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帆船运动员和爱好者齐聚锦州,参加高水准的比赛和训练。
杜亚光的老照片也在寻找、汇集着懂它们的人。因为拍摄家乡的街景制作短视频,并每周坚持更新一到两集,杜亚光在“快手”平台上拥有了16000余名粉丝,他们中有身在海外的锦州人、有曾经在锦州工作学习过的人,也有咨询制片技巧的人……为了《大美锦州》,杜亚光也有了苦恼:近10年来,他没有从事视频制作工作,如今出现了很多新平台和新技术,他要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学习;在《大美锦州》制作过程中,他越做越想做得更好,深感自己在文字功底和解说方面的不足,急于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大家的建议。
为了拍一个延迟镜头,经常会在烈日、寒风中蹲几个小时,杜亚光就是这样东奔西走,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一个变化接一个变化,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地记录着发展变化中的家乡,以一个普通锦州人的视角讲述着“锦州故事”。杜亚光的《大美锦州》还将继续下去,正如他对摄影、对家乡的情感延绵不息。(大家可以在“快手”平台搜索“全景锦州”观看杜亚光的《大美锦州》)
关键是定位。
改革开放前。
国家给定位一一重工业,发展很好。
改革开放后。
自已定位一一找不着北。自行车、电视机、轮胎制造、圈烟无一不败。
现在还在寻找定位。前些年以港定位。东不过营口,西不到秦皇岛。锦州港辐射小,纵深浅,后劲小,不足以持久支持发展。
国家定位。 国家改革开放后,2008年以前,拉动发展的基建、外贸'、内需三驾马车齐发动,发展迅猛。 08年以后,特别是近5年来,三驾马车次序变成内需、外贸、基建(国防建设除外)。 锦州如何定位?大的产业门类,过去只提轻工业、重工业,很少提服务业和国防工业。
国家层面的轻工业以江南沿海为主已经成型 ; 重工业以高新内造外进形成双重格局,投资大见效慢。
大的朝阳产业门类是服务业及军工产业。服务业有很多小的门类,如韩国的美容(以一国之力而举之)。
锦州如何选择决策者、规划师深思,深思啊!!!
给大家讲一件小事,也是笔者的亲身经历!
去年7月的某一天,笔者在锦州港渤海大街的某个大巴站点等大巴车。车还没来,有一辆出租车开了过来,车里是一个女司机和一个女乘客,看见笔者站在大巴车站点,那个女司机就反复的劝说笔者上她的出租车,10块钱就可以把笔者送到锦州市区。
当然,作为当地人,笔者也知道锦州港往返市里的出租车经常这么拉客,由于距离太远,司机通常以10块钱一个人为标准,尽可能的拉上四个乘客,从锦州港到市里一趟下来,单程40块钱也算赚了!
因为大巴车车票是6块钱,跟出租车相比也没差几块钱,笔者没多想,为了赶时间就选择上了这辆出租车。
但上车之后,这辆车没开出两公里,就看见接下来的某一个大巴站点上,正站着四个等大巴车的乘客。还有一辆出租车停在那里,似乎也在跟这个女司机一样,劝说这四个乘客上他的出租车。拉我的这个女司机随即在这个站点停下车,查看旁边的情况。原来,前面停下来的这辆出租车已经坐上了三个乘客,面对等车的四个乘客,他只能带走一个。可问题是,这四个乘客都是在一起的伙伴,不太想分出一个人上出租车。因此,前面那辆出租车与这四个乘客处在僵持当中。
看到这个情景,我车里的这个女司机就建议我和车里的另一个乘客去乘坐前面那辆出租车,她好把大巴站的这四个乘客一车拉走。需要说明的是,此前我跟另一个乘客一直坐在车里,没注意到前面这辆出租车还剩几个座位,而那个女司机此前已经下车与大巴站的乘客和另一个出租车司机搭话,她肯定看到了前面这辆出租车里只剩下一个座位。那我跟另一个乘客,又怎么可能挤到前面出租车那仅有的一个位置上?
由于不知情,我跟另一个乘客下了车,走进前面那辆出租车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而这个时候,这个女司机已经把那四个乘客拉到自己的车里。面对我们的质疑,她极其无耻的说了一句: 那你们俩就一个人上出租车,一个人坐大巴车吧,反正大巴车等会就能来!
那笔者不禁要问,现在想建议我们坐大巴车,那此前你为啥要建议我们坐出租车?
而这就是锦州出租车的现状,而这种现状,实际上也反馈了锦州目前的经济态度!准确的说,是没有态度!以后笔者再在这条大道上等车的话,我和另一个乘客还会选择出租车吗?肯定不会了!同样的道理,各地曾经有打算对锦州投资的投资者,相当多的人也会是同样的看法!
贪图眼前利益,却忘记了最基本的诚信!保守封闭,眼睛永远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着这样战略思想的城市,你还指望他能富起来吗?
1、十多年前,国家想安排一部分三峡移民入住锦州锦州港区域,结果我们这害怕会产生一些行政类的干预,驾驭不了这些移民,直接对这个提议选择了拒绝。
十几年后呢?目前的锦州港仍然是一座死城,开发区多少小区中的房子是放骨灰盒的?
2、多年前,正在与锦州铁合金厂合作的攀钢,打算与铁合金合作,在锦州开办一个年销售额几十个亿的工厂。对于年销售额上千亿的攀钢来说,这种投入简直就是毛毛雨!
可结果呢?铁合金厂想要这笔投资,却又害怕攀钢全面插手,在布局筹划建厂的时候,竟然只想让对方投钱,而拒绝对方进入管理层面。甚至干出了将对方的代表团挡在工厂大门外的闹剧。最后的结果呢?人家撤资不玩了,一个至少能解决几千人就业危机的大工厂,就这么没了!
更讽刺的是,当初做出决定的铁合金厂的那个领导,后来还因为贿选案进去了!
3、几年前我们更熟悉的共享单车事件,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被各路出租车司机扔到市区外,锦州相关单位竟然不闻不问!最后抛出的理由是: 这家共享单车公司的手续不齐全。这是骗鬼呢吗?我就不信这家公司的老板会这么没脑子,手续没弄利索,就敢把大量共享单车放到锦州的市区内!
相信此前手续肯定是齐全的,但一看市里的出租车司机这么闹,相关单位又重新回到了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想法,直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好不容易进来的外来事物踢出了门外。
那未来谁还敢进来?而上述三个故事,只是众多故事当中的冰山一角!
一个四线级的小城市,房价贵的要死,烧烤竟然成为了当地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呈现出这样局面的时候,就别指望锦州的经济能好了!
什么都有可能!一个城市的发展,是跟国家的发展分不开的。40年前,锦州是中国新兴工业城市,城市的GDP排在辽宁省前列,而辽宁省排在全国前列。作为锦州人,上南方出门儿的时候,都是挺胸抬头的,都管咱们叫辽宁老大哥。几乎同时,广东的深圳还是个小渔村,就因为国家重视,还有众所周知的,一位老人在那里画了个圈儿,而深圳也掌握住了机会。看看今天的发展,大家就都明白了。而锦州,国家在政治军事上越来越不重视了,东北进京的交通现在四通八达,锦州的咽喉地位也不存在了。锦州的大型国有企业,都在当时的锦西,如今的葫芦岛。辽西走廊因此也分了一半儿给葫芦岛。现在的锦州,国有经济纷纷退出了 历史 舞台,而私有经济又没有高 科技 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没有大的发展。羊肉串儿成了城市的名片,令人叹息。
能摆脱,但是得看国家政策是否出台正确和资金扶持到位。锦州在过去和未来,辐射辽西中心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辽西任何一个城市都无与论比,海陆空交通发达。可惜的是把锦西(现在葫芦岛市)分了出去,其实就是第二个大连,甚至比大连位置要好。如果两锦重组,总人口重组,接近六百万,加上周边过来打工族,至少人口增长到八百万。GDP达到六千亿,如果把兴城和凌海划进两锦城市范筹,那么锦州将是勃海北部最大城市,将和大连及沈阳成三足鼎立局势,如果再把盘锦和营口划归锦州,那么锦州将是东北乃至全国特大级城市,将会超越沈阳和大连,比肩北京和天津,GDP会超过万亿,辐射辽西,是渤海湾最靓丽风景线。
我曾看到过这么一段:原辽宁省委书记说过,南方商官多,辽宁政官多。
这可能是辽宁乃至东北经济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吧?
国家要振兴东北经济,应从南方调来大批商官。
东北经济上不去,根本问题是视野的问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让一个没开过跑车的教练,教你开跑车,结果会怎样?
让一帮不懂经济的人,去搞经济结果会怎样?
锦州这个城市能否摆脱衰落的命运?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锦州是辽宁省西部的一座城市,同时也是辽西地区的中心城市。 锦州在辽宁省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入关的咽喉要道,并且这个城市高校数量在辽宁省还算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认为这个城市衰弱的命运很难改变。
现如今整个辽宁省乃至东北发展说实在的不算理想。辽宁省人口数量不算多,现如今主要发展沈阳和大连这两个城市。沈阳和大连发展好了,辽宁省就算表现不错的了。
至于剩下地级市包括锦州这些城市我认为衰弱的命运很难改变。 未来省会城市越来越强,地级市发展只能处于维持状态,并且省城与地级市之间实力差距会越来越悬殊,锦州也不例外。虽然说听起来比较令人悲伤,但这就是事实。
我是东北打工者看城市发展。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在底下留言,我们好互相讨论。
摆脱啥啊!我都说服不了我自己!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现实是十多年前在锦州海边买的楼,离笔架山还有点距离,每年夏天我都去海边玩,那海水一年比一年差啊!(脏兮兮)海边的楼那个多,就是没看到多少住的!(很多售楼处都黄了)
海边一路上风景还不错,年年都看到在建设,原来,你去海边还要停车费呢!今年没遇到!还有去海滩,那些亭子都是收费的,你弄个帐篷,还有人管,去了葫芦岛和东戴河的海边,都没有这种情况!你说锦州是欢迎大家呢,还是欢迎大家呢?(这是毛病,得改!)
这次去,觉得海边的大广场还不错,里面建的挺好,就是去了几次,发现人不多,广场边是玩水的水世界,周末玩的人还可以!
晚上广场的人能多一点吧,里面有几个直播唱歌的,感觉广场可是挺美的!来个夜景看看!
大家说海边有个烂尾楼,我正好拍了一张,希尔顿酒店盖了框架就放置了,好多年了!
这个高的就是了,好多年了,每次都能看到,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不过去锦州烤串,吃海鲜倒是还可以,海鲜市场里的海鲜价格不算低,和葫芦岛,东戴河比还算高一些吧!
我倒是希望它发展得好,不过看现状够呛啊!人气不旺,没有啥有实力的工业,看绥中东戴河那边建的还可以,许多北京的在那里买了房子,估计谁在锦州海边买楼(做投资)那得后悔了吧……
以上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
应该不能。
锦州原来是靠工业和轻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初才有成绩的。现在工业、轻工业模式都是落后产能。靠这两样翻身是不可能了。
带动经济的最长远目光就是 旅游 业?锦州没有值得发展的 旅游 业,海岸线短,并且被破坏的已经体无完肤,唯一有特色的笔架山的天然环境已经严重破坏。其他景点也是很一般,没有特色。
农业?辽宁的农业都一般,人多地少和黑龙家差太多。近几年我们辽西地区比较干旱,农民收成都不理想。
私有经济?在江浙一带和广东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看看你自己快递都是哪里发货出来的你就全懂了。在深圳普通的一支笔能一支一支的卖到美国,在我们辽宁是不可能的。相应的配套产业链根本就没有。
教育?锦州有几个大学还能勉强撑撑场面,教育能提高大学扩建扩招能拉动流动人口,这个还有点希望。我希望我们锦州的大学能越来越大,给锦州的经济创造财富。
医疗,都懂得,辐射辽西和内蒙部分地区,也算一般。没必要多说。
科技 产业……就当我没说。
观念值得重点说,官、企、民都是眼前既得利益,去南方看看能在国企工作的都是最笨的,我们北方在国企工作是最香的。
主要看交通运输。我在广东、上海、江浙一带发现去抓大车、治理超速的都很少,我们以这个为主要财政来源。
人口,说来说去都是人口。没有好的工作就没有人口。未来不止锦州东北甚至全国以后345线城市都难以留住年轻人。
所以,锦州想大发展基本挺难的。
所以锦州乃至东北想振兴,要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口岸。暂时来看很难。
脚上的水泡是自己走出来的,如果不改,就要出血啦。
主要是决策失误。本来就没有钱,却到处乱撒。
1、开发海边是错误的。世博园,白沙湾, 体育 馆,大学城,修饰海边的工程。花了很多钱,没人去居住,还祸害海岸的生态系统,令人痛心。
2、锦州南站的开发也是错误的,与主城区隔着大山,无树无水,就一个孤零零的车站,根本就不能吸引人。
嗨!海边的楼房住鬼,山南的楼房没水,滨海大道没车,主城的街道蹩腿。
如果沿主城东西方向发展,现在已经和凌海市连上了。
维持现状就不错了!海边投了这么多年,得到啥了?拖慢城市发展,浪费资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