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晚节目单?

2018春晚节目单?,第1张

中央电视台《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如下:

1、开场歌舞《万紫千红中国年》

表演:凤凰传奇、容祖儿(中国香港)、周渝民

(中国台湾)、沙溢、胡可、佟丽娅、陈晓

魔术:李宁、胡凯伦(中国台湾)

2、四地分会场拜年

3、舞蹈《欢乐的节日》

领舞:张傲月、蔡亦寒、郝若琦、李炜然

表演:“小白桦”俄罗斯民族舞蹈团

戏梯:尤兹依尔(阿塞拜疆)

转毯:塔拉(英国)、瓦利德(英国)

旱滑:王红超、张悦

皮吊:杨皓云、杨皓翔

滚环:张磊、姚双新

4、小品《真假老师》

表演:贾玲、张小斐、许君聪、何欢

5、红包互动:福到万家

6、歌曲《赞赞新时代》

表演:李易峰、景甜、江疏影

7、小品《学车》

表演:蔡明、潘长江、贾冰

8、分会场:贵州黔东南

(1)侗族大歌《尽情欢歌》

表演:黎平县万人侗族大歌合唱团

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

(2)歌舞《太阳鼓》

表演:林志炫(中国台湾)

(3)歌舞《对歌对到日落坡》

表演:阿幼朵、蝶当久

9、魔术与歌曲《告白气球》

表演:周杰伦、蔡威泽

10、公益广告:家国兴旺

11、少儿歌舞《旺旺年》

表演: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海军海娃艺术团、

郭成、乔麦元、王贤梅、

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魔术气球人

12、小品《回家》

表演:方芳、张晨光、王姬、杜宁林、狄志杰等

13、歌曲《岁月》

表演:王菲(中国香港)、那英

14、特别设计国宝回归:《丝路山水地图》

嘉宾:张国立、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许荣茂

15、舞蹈《丝路绽放》16、红包互动:春晚来电

17、小品《提意见》

表演:孙涛、秦海璐、王宏坤

18、分会场:广东珠海

歌曲《勇气》

表演:派伟俊

(《2017我要上春晚》晋级选手)

杂技表演:长隆横琴国际马戏城

19、歌曲《我的春晚我的年》

表演:王凯、杨洋

20、相声《我爱诗词》

表演:冯巩、贾旭明、曹随风、侯林林

21、歌曲《山笑水笑人欢笑》

表演:吕继宏、张也

22、特别设计:春来福到

23、歌曲《中国》

表演:成龙(中国香港)、吴京

24、武术《双雄会》

表演:释延淀、清风子、中国嵩山少林寺武僧团、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

25、分会场:山东曲阜泰安

(1)歌曲《龙的传人》

表演:黄晓明、钟汉良(中国香港)、

言承旭、夏利奥。

(2)钢琴协奏曲《黄河颂》选段

指挥:李心草

钢琴演奏:李云迪、陈萨

(3)歌曲《天耀中华》

表演:领唱加合唱

26、小品《同喜同乐》

表演:郑恺、娄乃鸣、大兵、周埃乐(加蓬)

蒙内铁路乘务组(肯尼亚) 

Zaouly面具舞团(科特迪瓦)等

27、红包互动:春晚手气王

28、歌曲《最好的舞台》

表演:黄渤、陈伟霆、张艺兴

齐舞表演:舞邦(SINOSTAGE)

29、戏曲《盛世梨园美》

表演:孟广禄、杨赤、王越、方旭、杨婷娜、

李旭丹、陈俐、廖聪、金不换、徐福先、

李胜素、张馨月、姜亦珊、刘京、马佳、

李军、张建峰、杜喆、冯冠博、李博等

30、歌曲《再一次出发》

表演:韩磊

31、介绍全国道德模范

32、体育与舞蹈《波涛之上》

领舞:胡适

33、公益广告:中国印 中国节

34、歌曲《幸福新起点》

表演:孙楠、谭维维

领舞:潘永超、秦丹妮

35、分会场:海南三亚

(1)钢琴曲《新丝绸之路》

钢琴演奏:马克西姆(克罗地亚)、吴牧野

(2)歌曲《乘风破浪》

表演:古巨基(中国香港)、平安、张碧晨、

喻越越、体育明星及世界超模、世界**等

36、杂技与舞蹈《沙场砺兵》

杂技:潘跃新、大兴东杂技团

舞蹈:三亚市歌舞剧院、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7、红包互动:五洲同庆

38、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

表演:加油男孩组合(TFBOYS)

39、相声《单车问答》表演:董建春、李丁

40、歌曲《不同凡响》

表演:萧敬腾(中国台湾)、袁娅维(《2017我

要上春晚》晋级选手)、迪玛希(哈萨克斯 坦)

41、歌曲《我们的新时代》

表演:阎维文、雷佳

42、零点钟声

43、四地分会场拜年

44、民族歌舞《中华手拉手》

表演:云朵、云飞、

曹芙嘉、金美儿、扎西顿珠、呼斯楞、

王紫格、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2017我

要上春晚》晋级选手)、

傲日其愣

45、公益广告:家香 家乡

46、小品《为您服务》

表演:林永健、杨少华、李明启、王丽云、

李琦、李诚儒、戴春荣、李建义、张立、

杨紫、白凯南、蒋诗萌、郭金杰等

扩展资料

①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央视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在其第一套节目直播的综艺晚会,1983年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②广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由张骏祥任总执导,谢晋 、林农、岑范、王映东任导演的,由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出品的《春节大联欢》。

③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是中央电视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2014年被定位为国家项目。

④2014年北京电视台春晚走“节俭办春晚”的路子,向全市小朋友征集“描绘北京的春天”的手工画,将择优作为春晚舞美;刘佩琦将在节目中出演脱口秀;萧敬腾也将携肖懿航亮相北京卫视春晚。北京卫视的春晚在明星阵容上,网罗了去年各个真人秀节目中的人气明星,如“快男”华晨宇、“好声音”姚贝娜、“梦之声”艾菲等。此外,刘佩琦与赵毅,还有郭冬临、何云伟、李菁等笑林高手将献上语言类节目。

1广西三江侗族自驾游攻略视频

三江侗族乡,it都是关于酒的。无酒不成席和没有酒就没有礼仪是自然的古老仪式。侗族人饮酒时非常注重酒礼和规矩,酒礼渗透在宗教仪式、生活礼仪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董人美国的葡萄酒习俗可分为八字酒,结婚酒和三朝酒按照生活礼仪。按照生产和生活的划分,有老耿酒,安贝葡萄酒和孙朴葡萄酒。在传统的民族节日和外国节日,如董年和萨马节,也有酒俗。

董人唐喝酒的时候离不开他们的歌,酒是歌曲的娱乐代理人,导致酒歌五花八门。边喝边唱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侗族人民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的一种酒俗。青年男女见面喝酒,可以互相表白酒歌中的野心和爱情;朋友们聚在一起喝酒,可以增进感情,用歌曲来抒发感情,赶走内心的孤独和悲伤;不同代人相聚一起喝酒,可以传授知识,求教,畅谈今昔,其乐融融。侗族有很多种s酒歌,比如根据酒席名称不同唱不同的酒歌,给孩子唱满月歌,男女结婚时唱新婚歌,生日时唱生日歌等。不同的酒歌表达不同的风俗。

侗族民间酒具的生产和应用是侗族酒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体现了侗族的能力、水平和特点,充分体现了董对生活环境和审美趣味的认知。侗族人使用的饮酒器具一般有木饮器、竹饮器、酒葫芦、兽角杯、陶饮器、金属饮器、石饮器等。这些酒器证明了侗族酒文化的悠久历史。

侗族人平时喝酒解乏,大部分男人吃饭时都会喝一点。董家节日多,红白喜事多,社交频繁,家家户户热情好客。人们总是用酒招待客人,并且乐在其中。每个家庭都会酿造自己的瓦罐酒。在侗乡,以籼米、糯米、小麦、小米、玉米、高粱、红薯、水果等为原料酿造的侗酒有以下几种:侗乡米酒、甜酒、广西三江鼓楼重阳酒、镇沅保靖侗家小米酒、天竺董家齐酒、黎平包谷酒、天竺五蛇酒、剑河瓮撒酒、榕江侗乡蜂蜜酒、湖南通道

酒在侗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饮食。餐桌上不能没有肉,不能没有酒。

2原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有这么多自驾的理由

欢迎来到融水元宝山!

3广西三江侗寨旅游攻略

三江大东村免费开放,你不我不需要买票。

4广西三江侗乡游玩攻略

三江并流风景区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的纵谷中。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流入云南,全长400公里。最近的直线距离只有66公里。这种景象世界罕见。

三江的急流、悬崖和峡谷以及无数的海滩险滩构成了一个景观奇观。突出的景观是高山雪峰,梅里雪山绵延数百里,太子雪山海拔6740米。

景区内居住着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浓郁。三江并流,险象环生,却鲜为人知。金沙江(即长江上游)、澜沧江(海外称龚勋)、怒江(海外称萨尔温江);它冲出青藏高原,进入云南西北部,在横断山脉的夹击下,大致平行向南,形成了奇特的壮丽景观三江并流。

这里的水很奇怪。三江从东到西江逐渐减小。北纬27度附近,金沙江2100

梅里雪山主峰高6740米,白芒雪山主峰高5429米,哈巴雪山高5396米,玉龙雪山高5596米,被称为保定被当地人。这里山峰高峻,形成了鲜明的立体气候和植被,谷底炎热,果树茂盛;山坡温暖凉爽,鲜花绿草,山顶寒冷多雪。它这里很危险。

三江并流的区域多为水流湍急的大峡谷。有的地方两岸悬崖耸立,怪石嶙峋,峰峦开阔。突然出现一些断崖,瀑布高高落下,水花四溅,闪电般冲走。有的暗礁密布,浅滩相连,怪石嶙峋,险象环生。随着水量年复一年的减少,峡谷变得越来越深。老虎峡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深的峡谷。

5广西三江侗族自驾游攻略视频大全

城阳永济桥、三江大东寨景区、儋州景区、三江城阳八寨景区、叶月东寨景区、关东景区等

1城阳永济桥:又名永济桥、盘龙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著名的风雨桥之一。

2三江大东寨景区:整个景区包括东乡鸟鸟巢、三江鼓楼、三江桥,以及侗族历史文化碑廊、月亮街、三江奇石城、多耶广场等景点。

3儋州景区:明代仍有著名景点,如儋州书院、闽粤会馆、东门塔、北门塔、古城墙、怀远县石刻地图等。

4三江城阳东八寨景区:是广西著名的侗族风情旅游景点。景点有东寨、平福、鸡场、大寨、马安、平寨、严寨和在城阳村,与马安、平寨、严寨为核心景区。

5越野洞村:集食、住、购、娱、闲、养功能于一体,有飞梭、牛王、凌河、门厅、燕娥等车道。这里有金牛广场、月亮广场和叶月鼓楼等场馆。

6官洞景区:位于林西乡官洞村中部,距县城27公里。是反映董集体客文化活动。

010-1020三江侗族自治县,以侗族为主,

三江自治县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东与龙胜自治县、融安县接壤,西与贵州省融水县、从江县接壤,北与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接壤,南与融安县、融水县接壤。县城古驿镇距柳州市区203公里,距桂林市区167公里。

年,辖6个镇、9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08年11月1日零时,三江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321538人。

三江自治县的著名景点有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城阳八寨景区、儋州景区等。

2008年11月14日,三江侗族自治县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三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百强县市。

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44亿元。

6三江侗族自治县自驾游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它是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的结合部,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和山地河谷气候1区。

三江自治县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东接龙胜县、融安县,西接贵州省融水县、从江县,北接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南接融安县、融水县。

县城古驿镇距柳州203公里,距桂林167公里。

201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6亿元,比2012年增长81%。

2014年初,三江侗族自治州

7广西三江侗族自驾游攻略视频介绍

侗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你真的可以t想象不到它曾经有着相对原始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理得井井有条。侗寨一般位于山区,不受外人打扰。村边有层层梯田,村脚下有一条长长的小溪。村头尽头的树木参天,满眼的绿色犹如人间仙境。

现在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广西省三江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历史原因

侗族曾经有过比较原始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生活在偏远山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婚俗,导致很多外地人对其知之甚少。

8广西三江侗族自驾游攻略视频播放

很好玩!儋州古镇距三江侗族自治县约20公里,四面环水。古镇地形呈椭圆形,需要乘船渡河才能到达古镇。古镇里有很多文物古迹。解放前有学校,古镇还有城墙。据说解放前,当地人用它来防备土匪。这里的人们淳朴好客,古镇里有很多农家乐。8月份,你可以玩耍,吃当地居民从河里抓来的野生鱼。另外,告诉你一个秘密,儋州柚超级好吃。

9三江侗族自治县自驾旅游景点

第一天逛柳州,可以去龙潭公园、马鞍山公园、龙城湖、路边摊吃正宗螺蛳粉。

第二天去了融水,融水双龙沟景区,龙女沟景区。

第三天,去柳州三江,在于风桥打卡,走月亮街。

如果只是在柳州,可以去博物馆,参观一下柳州的工业发展史。

少数民族的春节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怒江贡山县的独龙族,将每年11月12日之间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因无固定时间,由族长择日而定,一般3到5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蒙古族——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侗族——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景颇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藏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扩展资料: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人民网——关于中秋节的由来起源和传说习俗: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

说起旅行,应该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事情。毕竟假期怎么能不旅游呢?但是去哪里呢?如果在南方,比如广州、深圳,可以选择去road trip和深圳杨梅坑谷谷(一片海水清澈碧绿的沙滩)。非常罕见。我以前偶尔去过那里,我永远不会忘记它。这个地方感觉像天堂,但是节假日人太多,交通堵塞。淡季去肯定是最好的。去汕头和潮州,感受古镇的风味,吃玩玩玩,一路吃。不说这种感觉有多幸福;或者你可以去野营,爬山等。在清远、韶关等地。这些是父母和孩子度假的好地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冬天去泡温泉。在清远,有地热温泉的传闻,但这种野生的需要仔细寻找。我认为旅行没有意思。重要的是你和谁一起去,和谁一起玩。其实氛围很重要,简单的爬山可以更好玩。

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由于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月亮,所以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而无世情的明月在诗人丰富的想象下则变成了一个拥有同情心的知心朋友,将自己对好友的想念以及安慰带到偏远的夜郎西,让它代替自己陪伴好友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格化。

原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杨花都已经凋谢了,只有杜鹃还在不停地悲啼。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要到那里,一定要越过五溪。我把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它随风与你一起奔赴夜郎的西边。

扩展资料

据《新唐书》记载,王昌龄多次被贬都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不拘小节。然而对于自己的人格,王昌龄本人是非常自信的。

他在那首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中就曾表白心迹“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比喻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他的心中依然如冰似玉,光明磊落,表里澄澈。

王昌龄获罪贬官并被发配到荒蛮遥远的龙标县任职的消息,在他将要到达贬所时,李白才听说的。当时正值暮春时节,柳絮飘零,杜鹃悲啼,王昌龄在贬谪路上所见的景色,李白能想象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王昌龄一路上悲愁的心情,李白能体会到。

相隔遥远,李白虽无法去安慰和陪伴王昌龄。但他的关切和同情,却是空间所不能阻隔的。就像夜晚天上高悬的明月一样,不论王昌龄走到哪里,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所以,诗仙李白就把他的关切和同情,写进诗中,寄给王昌龄。

齐河县常住民族31个,其中绝大多数为汉族人,占总人口的9947%。少数民族30个,共3315人,其人口分布为回族2826人、满族138人、壮族73人、蒙古族68人、苗族36人、土家族25人、布依族17人、朝鲜族20人、彝族14人、藏族13人、达斡尔族10人、景颇族9人、傣族9人、瑶族8人、侗族8人、佤族7人、纳西族5人、白族5人、僳僳族4人、锡伯族3人、黎族3人、鄂温克族3人、土族2人、仫佬族2人、哈尼族2人、塔吉克族1人、畲族1人、怒族1人、拉祜族1人、德昂族1人。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占齐河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主要集居在祝阿镇米三里、左三里、东北街、北关、王小尼和晏城街道办三王城村 。

齐河县是德州市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现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四种宗教,共有信教群众5万余人,占齐河县总人口的55%,有85个依法登记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基督教活动场所77处(教堂15处,简易活动场所62处),信教群众25000余人,主要分布在14个乡镇的950个自然村;天主教活动场所5处(天主教堂2处,简易活动场所3处),信教群众近2000人,主要分布在潘店镇、晏城镇、表白寺镇的17个自然村;伊斯兰教清真寺3坊,穆斯林群众3154人,主要分布在祝阿镇米三里、左三里、三王城、东北街、北关、王小尼6个民族村,齐河县现有宗教爱国组织4个,即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同时,3个清真寺都建立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

齐河县有宗教教职人员19名,其中基督教牧师2人,教师1人,长老7人;天主教神甫1人;伊斯兰教阿訇3人,海里凡5人,佛教主持,僧侣数人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11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6
下一篇2024-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