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岩井俊二的《情书》?

怎么评价岩井俊二的《情书》?,第1张

岩井俊二的《情书》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轰动,影响波及到整个东南亚甚至欧美,被众多影评人视为日本新**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导演以回忆的手法来带领观众逐渐进入男藤井树的内心世界,像片中安排 柏原崇 刻意到酒井美纪家还书的一段,原想表白的他,因为时机的不对,终归欲言又止;

当悠悠的配乐响起时,柏原崇不舍地看了看美纪,随后将围巾甩到肩上,一语未发地骑上单车离去,清楚地描绘出树心中的那种暗恋,这时旁白说明了这是两人最后的见面之时,的确令人感触良多;

整篇故事之所以成功吸引人之处,就彷佛呼应了片中那本男藤井树借的书 “似水年华的回忆”,诉说著大家心中都曾经可能有过的似水年华的回忆。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日本神户某个飘雪的冬日,渡边博子在前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为无法抑制住对已逝恋人的思念,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 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时,依循着寄发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

不想不久渡边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她知晓此藤井树是一个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且还是男友藤井树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

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情况,渡边博子开始与女性藤井树书信往来。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同姓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一、皱纹纸玫瑰花

材料及工具:皱纹纸、软铁丝、剪刀

难度:★★★★

美翻的皱纹纸玫瑰花装饰,很田园、清新的感觉~仿佛自己此刻正身处童话般的小房子里,推开门就能看到满眼的花草植物。

准备好粉色和绿色两种皱纹纸,按照下面图示的方法折起来吧!如果觉得仅仅一朵纸玫瑰不够漂亮,也可以多制作几朵,像插花那样将它们布置妆点起来,最终的效果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二、剪纸玫瑰花

材料及工具:卡纸、竹签、铅笔、剪刀、胶水

难度:★★★★★

姑娘们,快出来,赏花啦,一朵非常漂亮的手工剪纸玫瑰花,插在玻璃杯里也是挺不错的装饰哦,考虑给自己的办公桌添加一抹艳丽吧~~~

这朵剪纸玫瑰花的制作,需要准备带图案的漂亮卡纸、竹签、铅笔、剪刀、胶水。

将卡纸裁剪成圆形,对折后按照图示画出一个圆弧;

剪裁下来卷起制作玫瑰花中间的小花瓣,越外面的花瓣,这个圆弧就要画得越大;

接着用胶水将这些花瓣黏贴起来,固定到竹签上;

不要忘记用绿色调的卡纸制作出半月形的绿叶哦!

最后将制作完成的手工玫瑰花插到玻璃杯里,倒入一点清水,开始欣赏吧~~~

三、绸带编织玫瑰

材料及工具:绸带、剪刀、针线

难度:★★★★★

下面介绍的是绸带手工编织粉红玫瑰的方法。所用材料是粉红色绸带、针线等。具体编织方法,请参考下面的图示教程。做好后用来装饰帽子、包包、服饰都可以!

四、双钱结和纽扣结玫瑰花

材料及工具:尼龙线、剪刀

难度:★★★★★

中国结艺双钱结和纽扣结玫瑰花的编织教程。具体编法,请参考下面的图示教程。

首先是双线结玫瑰花

再来个纽扣结玫瑰花

五、火红枫叶玫瑰花

材料及工具:火红枫叶、剪刀

难度:★★★★★

在枫叶落下之前就接住枫叶的人会得到幸运。而能亲眼目睹枫叶成千成百落下的人可以在心底许下一个心愿,在将来的某一天就会悄悄实现。如果能与心爱的人一起看到枫叶飘落,两人就可以不分开。

这么浪漫的枫叶制作出的玫瑰花束一定能为你打造出不一样的家居氛围,简单易学哦。

第一步:最先要做的当然是准备充分的制作工具啦,枫叶、绿色胶带、干枝,以及剪刀。

第二步:先选出其中最小的一片枫叶,并将颜色较浅的那一面面向自己,然后从叶子的尖部开始向内折,为了做出来的花更匀称,叶子的尖部要对准茎的顶点折,然后将两边的叶子沿着最粗的脉络向内折。

第三步:左边就是第一步完成后的样子,接下来就拿着稍大一些的枫叶,继续将最顶部的叶尖以同样的方式向内折,形成一条折痕,此时,两边的叶尖要与该折痕呈现在一条直线上,并用第二片叶子去包覆第一片做成的花骨朵。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式旋转成漩涡状。

第四步:后一片叶子继续往上包裹,将两边的叶尖向内折,再卷起来。

第五步:就这样,以此类推,直到将玫瑰花包裹出你想要的大小,在包叶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叶子方向,以达到360度均匀的,最完美的呈现效果。

第六步:当花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做枝干的部分了,绿色的胶带将花朵和树枝缠绕在一起,就像是真的玫瑰花一样。

第七步:枝干的长度可以任你调节,关键看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装饰效果。

第八步:这样一朵完整的枫叶玫瑰就做成啦。很容易吧!而且还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经历,零成本哦。

六、折纸玫瑰花

材料及工具:卡纸

难度:★★★★★

这是一朵折纸火红玫瑰花,道具比较简单。这可是女生无法抵挡的浪漫经典道具啊,还是单生的男生赶快做个深刻检讨,抓紧时间学起来吧。说不定可以在夏天到来前脱单呢,到时就可以带着女朋友去海边玩耍,享受阳光、沙滩

七、网纱玫瑰花吊饰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帝玛丽亚。那天我在山上打猎骑着马,正当你在山下歌唱婉转如云霞。歌声使我迷了路,我从山坡滚下。哎呀呀,你的歌声婉转如云霞。玫瑰花永恒经典的爱情象征。漂亮精美的网纱玫瑰花吊饰简单制作方法分享给大家。

将条形的网纱布卷成玫瑰花状。

然后将花朵底端固定在硬绳子上。

用黑色胶布固定底端。

八、易拉罐做装饰玫瑰花

在家实在无聊至极就拿了几个易拉罐玩玩,按照纸玫瑰的方法我用易拉罐试了试做玫瑰花。于是乎,做了这个不像玫瑰花的花来,姑且叫做玫瑰吧。

好了,先上成品。

先剪出些块,然后在剪成花瓣状,大小不一,自己心里有个数就行。我是边想边做的,所以具体到几片花瓣,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定

这个是用来做花枝的

花瓣

把剪好的花瓣用笔卷下边

把用作花枝的条状剪下一支,用筷子卷好(当然可以用别的,我用的筷子有点不雅。)

卷好后

在头部做个圆心

在圆心位置裹上双面胶

开始粘花瓣,从小的开始

在第一层花瓣外在裹一层胶粘第二层

粘花瓣

继续粘,OK了

在去武汉的高铁上,看完了《无声告白》。

这是一部位列亚马逊2014年畅销书排行榜第一的小说。

这部小说技艺娴熟——倒叙式的结构铺陈着悬念,过去与当下的双线故事吐露着真相,让作为读者的我们,看着故事主人公一步步滑向深渊和那不可挽回的结局;人物的情绪和行为都有着恰到好处的精准。也正是如此,有人诟病它匠气有点重,人物动机不自然。但对一个小说家的处女座来说,这样已经很好。

想聊聊它,是因为 这个 故事的现实意义,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关于不成熟的父母,关于独立人格的养成。 大概正因为这些现实话题击中了大众敏感的神经,这部小说才如此畅销的吧。

1

“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母亲了吗?”

《小偷家族》女主人公信代的追问犹言在耳。如果说信代所谴责的父母,是那些只顾生养,不顾陪伴和教育的父母,那么 《无声告白》中的母亲,则是另一种类型的角色,她更像中国式的“虎妈”,将自己的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有着高期待和高要求。

莉迪亚死了,而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第一句以一个人物的死亡为起点,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真相是什么?理由呢?

每个人都想知道理由。 故事的任务,就是挖掘被死亡带走的真相和理由。 这样的开头赋予了这个故事继续前进的动力。

故事以当下和回忆两条线穿插行进,起始于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和母亲玛丽琳的童年时代。因为 少女死亡的根源在父母。

詹姆斯李是一个哈佛毕业的华裔学生,家庭贫困而低微,靠着天赋一路学霸到了哈佛。即便这样,他在白人社会依旧显得 格格不入 ,没有朋友性格孤僻,最大的渴望便是 融入人群 。

玛丽琳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孩,喜欢 被人刮目相看 ,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女医生,因为这是 “她想象的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 。

命运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跟人开玩笑。当与詹姆斯李处于热恋期的玛丽琳发现自己意外怀孕时,她不得不中止了在哈佛的学业,放下了自己的医生梦,进入家庭,过上以厨房、丈夫、孩子为圆心的生活—— 这是曾经她的母亲最希望她过上,而她自己最为不屑、视为最平庸的人生选择。

当她深陷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发现自己离医生梦越来越远时,她恐惧、焦虑,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不止如此,她被一种“我本可以”的悔恨填满,她甚至瞒着丈夫一走了之,重新回到了学校。只不过,再一次的怀孕让她的离家出走计划戛然而止。

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并没有掐灭心中的梦想, 她为那个梦想找到了新的宿主,也是她的人生的全新意义——她的女儿莉迪亚。

玛丽琳不会与她的母亲一样,把女儿限制在丈夫和家庭的禁锢之内,过一辈子平淡麻木的生活。她会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它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

绝不过分纠正她的坐姿、逼她寻找丈夫、打理家务;决不建议女儿从事不适合她的工作,过不属于她的生活。

她要在余生中一直鼓励女儿,让她做出超越母亲的成就。

她没有察觉,正是她的“好心”,让莉迪亚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她对女儿的期待,是对自己“失败”人生的矫枉过正。 她恐怕并没有承受力去面对一个不如自己的女儿。

在玛丽琳和詹姆斯李身上,我看到了他们试图逃离“原生家庭阴影”的巨大努力,但 “逃离”将他们指引到了另一条歧路 :詹姆斯李不希望子女像自己一样不合群,于是以一种催迫性的方式鼓励他们多交朋友;玛丽琳不甘于成为母亲那样整日围着家庭转的人,但却不得不深陷于家庭中,于是她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女儿身上。

他们以爱之名绑架着子女,让孩子们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生活。连莉迪亚都不得不承认“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我很难将莉迪亚的死亡与她的家人联系在一起,难以想象什么样的家庭会逼得一个孩子去自杀。但当我阅读完全书,我发现,莉迪亚死亡的理由太充分了。 她的生命像一根脆弱的树枝,承受着家人的压力——错误期待的压力、情感漠视的压力,最终被折断。

2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句话作为推荐语,赫然出现在小说的封面上。

这句话很重要,它解释了莉迪亚之死的另一个原因(虽然它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原因)—— 莉迪亚错将顺从当成了爱,对于母亲的“无理要求”从不 say no,以致于将自己逼到了濒临奔溃的边缘。

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她曾经真的以为她母亲已经死了,那几周和那几个月在她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也已经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的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的身边。

莉迪亚对母亲言听计从,因为当年母亲的离家出走,给莉迪亚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为了避免母亲再一次抛弃自己,莉迪亚决定做一切能让母亲开心的事情。

当然,将罪责归于莉迪亚,是对她的一种苛责。她只是以一种孩子所认为的“爱”去爱着母亲。是她的母亲滥用了这种爱,滥用了孩子的依恋。

“如果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哦。”不知道有多少母亲曾经这样滥用过孩子的依恋。

最终,玛丽琳在整理莉迪亚的遗物时,才第一次走进了女儿的内心,真正了解了莉迪亚的“爱”:

莉迪亚自始至终,爱的并不是科学,而是母亲。

撕碎的海报和、散乱的书本、倒伏在她脚边的书架,它们代表着她对莉迪亚的每一个期望,莉迪亚并不想要,但是却接受了它们。

玛丽琳一厢情愿的以为莉迪亚热爱科学学科,以医生为毕生职业追求,却不知道莉迪亚早已不堪压力,不仅课业成绩越来越差,而且对人生越来越迷茫。

莉迪亚也不敢将这些告诉母亲,因为她不忍心看到母亲满怀殷切希望的眼神变得暗淡,她不想让母亲失望。

说到底,孩子不能摆脱父母的期待,是因为父母从未教给他们,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的样子。

在小说里,作者一边层层剖析少女心中百转千回的苦闷和焦虑,一边以淡淡的笔调刻画父母们的无知无觉和后知后觉。

两相对比中,营造出了巨大的 反讽 效果。(反讽——对事物的预期和现实结果之间的矛盾的嘲弄。)

两相对比中,读者看到了一个少女的渴望、呼喊和爱而不得,最终活生生被父母和自己逼死。

找到真正的自己,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找到自己,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坚持做自己,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更加重要。

莉迪亚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而玛丽琳没有坚持做自己,并寄希望于女儿来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她们最终伤害了彼此。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运用倒叙的方法来比喻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恩爱之深>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千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最伟大的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怀宁县小市镇的小吏港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历史上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现小市镇,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有其址。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古时“花”、“华”通用,花山即华山。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三十年代初期,墓前还曾有古青砖雕刻的墓碑,每年清明节和腊月都有大批群众到此焚香祭祀。八十年代,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

作者简介

徐陵(507-583年),南朝文学家,字孝穆,东海剡(今山东郯城)人,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其父徐擒是南朝时著名的宫廷文人,宫体诗重要作家。徐陵也以写宫体诗和骈文著名。在梁时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在文帝、宣帝时,朝廷重要文件都由他起草,其诗文注意形式美,追求工丽绮绝,后人辑有《徐孝穆集》,自编《玉台新咏》。

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呼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

《孔雀东南飞》赏析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然而,他们没有成功。这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造反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并不是处于打倒孔字店的五四时期,而是处于中国地主阶级还有着远大前途,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转移或否定实践意义上的客观作用。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所以,刘、焦之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义,揭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曾作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不过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试想,兰芝如果直说要死,这个弱女子势必会遭到暴力的约束,被强迫成婚。而仲卿的情况自然与兰芝不同,诚如上述引文的分析。又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于此可立见焦母的蛮横:“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诗中,简洁的人物行动刻划,有助于形象的鲜明;精炼的抒情性穿插,增强了行文的情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另外,辞焦母不落泪,而辞小姑落泪,也可见兰芝的倔强。焦仲卿的形象刻划也是如此,他送兰芝到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一片真情。闻知兰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诗篇用马悲渲染衬托他内心的强烈痛苦。临死前“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顾念,这里愈见他的诚正与善良。在整篇诗中,类似上述的动作刻划还有一些,笔墨虽不多,却极精粹。兰芝死时,一无反顾,“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仲卿死时,顾念老母,“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些不同的动作细节,都切合各自的性格与处境。同样是母亲,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泼辣,刘母见兰芝回家时惊异而“大拊掌”的温和,对性格的描绘来说寥寥几笔已极传神。抒情性穿插较之动作刻划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笔“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增添了悲剧气氛。“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画龙点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们对焦、刘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训式的全诗结尾,也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作者的同情与期望。这些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的抒情性穿插,对人物形象的塑具有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诗的感情色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倾向性通过这种艺术方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篇开头,“也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夫 焦母刘兄之间展开。这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冲突,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兰芝辞婆一段,是第二次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兰芝拒婚,是第三次冲突,在兰芝与其兄之间展开,突出了兰芝宝贵不能*的坚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别母一段,写出了阿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这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特别是主角兰芝,她的坚决抗争,影响与决定了仲卿的态度与斗争。

兰芝与仲卿的感情纠葛是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段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不舍、兰芝的温情。第二次冲突兰芝辞婆后,仲卿的送别,充分抒写了他们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第三次冲突兰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怼,兰芝的表白,他们之间的诀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由此可见,上述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

此诗在结构上的细密还表现在呼应映衬上。《采菽堂古诗选》曾指出:“凡长篇不可不频频照应,不则散漫。篇中如十三织素云云、吾今且赴府云云、磐石蒲苇云云及鸡鸣之于牛马嘶,前后两默无声,皆是照应法。然用之浑然,初无形迹故佳。乃神化于法度者。”诗中在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的确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也加强了阅读这篇作品时浑然一体的感觉。此外,兰芝别仲卿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也在诗中有暗伏、有照应,显示了结构上的精细和诗思的缜密。

《孔雀东南飞》细针密线的结构特色,得力于繁简得当的剪裁。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所归统。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道:“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家势,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采菽堂古诗选》看法更深入:“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于此可悟裁剪法也。”裁剪中最易引人误入迷途的就是这些所谓若不可少却不关篇意的材料。其实,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费笔墨的材料。有些只需略作交待就行了,如诗中两家家势、死后家人悲恸后悔等等。这里,关键是抓住“篇中意”对诗材加以选择,组织,突出主要线索、主要情意。

诗中对详写部份的处理是极为出色的。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笔重彩的段落。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渲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这样的浓笔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沈德潜的这段评语具有真知灼见:“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俱炫。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罗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

《爱情公寓3》相信许多人都看过,是一部以幽默搞笑为主题的都市喜剧,全剧靠描写胡一菲、曾小贤、美嘉、悠悠几人的爱恨情仇,向观众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都市青年生活写照本剧同样继承了前几部影片无厘头的搞笑特点,并在原有的基础,增添了新的故事路线,以若澜的出现为主的副线剧情也加入到了影片中,整部作品在中国大陆播出后,获得了一致好评,长期在黄金档播出。

这部剧在人物的选择方面还是沿用了前几部剧的原版人马,以求在塑造角色时能够更好的融入,在剧情的制作方面,相比前几部,第三部在剧情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使全剧看起来更加符合现实的场景,但是,要是评价一部电视剧的水平,我们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演员的选角及人物的设定

大家都知道,在戏剧的效果创作中,人物的角色定位很重要,电视剧也是,因为它是戏剧的集成反应,在本第三季的选角过程中,诺澜的选角很有考究,因为,曾小贤是一个比较搞笑的人,靠他自己来推动自己和一菲这个主线剧情的发展显然不可能,这是,若澜的出现恰好

恰好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又能推动故事的发展,果然播出之后,若澜和小贤这对故事线很受大家关注,同样,在第三季有着重要地位的张伟也是如此,张伟和曾小贤是相互衬托的人物,所以在他被大家调侃,被众人嘲笑后,他依然能给大家带来欢乐,这就说明,张伟这个角色人物设定的好处,美嘉与子乔都是,这就是本剧在选角以及人物设定方面的特点。

二故事的情节以及线索的铺垫

本剧在故事情节中,采取伏笔、铺垫的手法为主,如张伟、子乔、曾小贤三人去看内衣秀,会先埋下去看内衣秀的伏笔,曾老师和一菲吵架,继而引出下列剧情,实现过渡,这样的故事叙述能够实现前文与后尾的畅通衔接,让观众不会有丝毫的违和感,其次,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用多条线索同时叙述,在曾小贤设一条主要叙述、子乔、美嘉为副叙述,衬托主线叙述的客观性、以及集中性,让观众将精力放在了曾小贤和胡一菲身上,从而更好地帮助实现过渡。

三观众的口碑以及收视率

在爱情公寓第三季播出之后,导演韦正的微博便被轰炸,可以说,第三季的播出是喊着金钥匙长大的,包含着所有喜欢爱情公寓系列观众的爱,所以,只要爱情公寓第三季没有太多的失误,观众口碑自然不会太差,在第三季播出之后,明显的可以看出演员的演技的增长,所以也是好评不断,在收视率方面,爱情公寓在 安徽卫视、湖南卫视、陕西卫视、东方卫视四个国内主流电视台黄金档播出,收视率一度突破纪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总评:结合以上几点,无论是演员的选角而是情节的设定,都是在前两季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口碑和收视率方面也是达到了顶峰,所以,爱情公寓第三季确实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喜剧作品,笑声中充满对现实的演绎,感动却不失感性

我国古代有名的宰辅甚多,但像《浣纱记》的主人公范蠡那样功成身退、一叶扁舟泛五湖的却很少,所以,范蠡的故事不胫而走,成了千古佳话。

范蠡是楚国人,“少小豪雄侠气闻,飘零仗剑学从军”,倜傥免俗,精于权谋, “尊王定霸,不在桓文下”。无奈命运数奇,怀才不遇,只得游宦他国,遂知遇于越王勾践,被拔举为上大夫。尽管勾践于他是“言听计从”,但范蠡发现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只想辅佐越王干一番事业,以报知遇之恩, “事了拂衣去,归卧荆南梦泽云”。

当时的越国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邻,兵连吴地。吴王夫差为报槜李之仇, “日讲武于长洲”, “时耀兵于笠泽”,随时可能兵临越国城下。勾践自念寡不敌众,弱难御强,惶恐不安,旦夕与大夫们商讨应付之策。范蠡认为:如若吴兵来攻, “则当高城深池”,坚守不出,以逸待劳,待彼粮尽兵疲,不战自遁。但勾践没有听从范蠡的意见,在吴军犯越之时,“决战以图存”,结果越军“转战夫椒三败北”,退守会稽,被吴军团团围困住。眼见“千秋宗社全倾”,勾践手足无措。范蠡审时度势,劝勾践向吴国求和。当然,求和是屈辱的,但并不表示屈服。他向勾践解释,这只不过是为了避免灭国之厄,以退为进。倘死战,结果就如螳臂挡车,必定灭亡。越王勾践终于放弃了决战的打算,选择了唯一的生路——求和。

议和需要双方契合。吴王征伐越国,是为了复仇雪耻;夫差曾立誓“管教他山河难保罪不宥”。如何使夫差答应议和呢这时候,范蠡又一次显示出“达于机微”的才能。范蠡认为: “既欲行成,当先反间。不必即谒其主,要须先赂其臣。”也就是先用厚币美女去贿赂好财贪色的吴国太宰伯嚭,通过伯嚭去影响夫差,并由此离间夫差与忠臣的关系,使其“君臣乖戾,同列睽违”。同时,范蠡又劝勾践要卑词足恭,自请为臣,甘作役徒。这样, “既侈其好大喜功之念,又发其殴贤用佞之心”, “彼之罅隙可乘,吾之大事济矣”。事态的发展一如范蠡所料,吴主最后接受了越国的求和。在勾践夫妇赴吴羁囚之前,众大夫荐举范蠡陪同前往,范蠡毫不推辞,表示“不避艰险之途,甘守困辱之地,辅助危主,誓兴灭国”。

勾践身为越国之君,一旦沦为囚徒佣奴,且不知何日才能返回乡国,不免感慨万千,无限凄伤。范蠡就时时给予安慰和鼓励。荏苒三秋,凭着范蠡的奇谋,吴王将勾践放回了越国。勾践“颜色憔悴”,而且也被折磨得“志气隳颓”。这时候,范蠡告诫勾践: “既抬头见前辙曾倾,须留意鉴后车当戒。”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激励勾践“身虽辱,志要坚”,应该发奋图强: “三年执役之羞,不可忘也。酸辛须记尝粪耻,劳苦休忘养马年。”在君臣欢宴、庆贺勾践返国之时,范蠡仍不忘提醒越王: “当早夜劳心,以图雪耻。”

范蠡是一位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大臣。 “时危要见臣忠义”,这是他的自勉之言,他也正是这样去做的。勾践能够振兴越国、灭吴复仇,范蠡无疑是第一功臣。假如没有范蠡的辅佐,勾践“心心念之,要复大仇”只能是一句空话。正如人们提起刘备,就要想到诸葛亮一样,范蠡的名字也是与勾践连在一起的。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为了越国百姓,为了勾践,范蠡不仅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且也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

在吴王夫差率兵伐越前不久,范蠡踏春野游,在山阴苎萝村溪边与浣纱女子西施邂逅相遇,两人互吐爱慕之意,以一缕溪纱为定情之物。范蠡向西施约定: “敢冀少停旬月,即当奉遣冰人。”岂知战争迅即爆发,范蠡忙于国事,只得把个人婚事暂抛一旁。接着,他又随勾践夫妇去吴,在石室养马三年, “千里价难相会”,徒存相思之情。归国之后,范蠡马上送信给西施,得知西施仍然在等侯着他,心里十分喜悦,以为不久就可“得谐姻契”。谁料事出多变,勾践用文种“进美人以惑其心”的计谋,广求美女,欲进贡于吴王, “动彼荒*之志,奸邪进用,忠信见疑,在彼则国当日微,在我则坐可观变”。偏偏搜遍整个越国,也选不出一个如意的美女。 “国家事体重大”,只好割己之爱,范蠡就向勾践推荐了自己的未婚妻西施。

在往苎萝村迎取西施的路上,范蠡心里怀着深深的歉意: “有负淑女,更背旧盟,心甚不安。”但他考虑得更多的还是如何说服西施, “令其心肯意从”。见面以后,范蠡为自己“一别匆匆三载”而向西施致歉。对此,西施很是体谅: “尊官拘系,贱妾尽知。但国家事极大,姻亲事极小,岂为一女之微,有负万姓之望。”看到西施如此深明大义,范蠡才说出来意,并向西施点明利害关系。在范蠡的耐心劝说之下,西施终于同意随他去见勾践。

西施离越,范蠡亲送至吴国。悬望三年,始得一见,但马上又将生离死别,范蠡也不免为之伤感。但他又不得不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去安慰西施“勿用伤悲,不久就得团圆也”。他更没有忘记叮嘱西施,到吴国后,“切莫要露尾藏头,迷君不论昼夜,向花营唇枪暗撑,遇锦阵心兵休漏,成共否,要竭力将没作有”。他取出当年西施所赠溪纱,一分为二,与西施各执其一,既希望西施“不忘故乡恩义之情”,也表白了自己忠贞不渝的心迹,寄希望于他日重逢。

“为天下者不顾家”,这一对有情人就这样又是一别十余年。直到勾践灭了吴国,范蠡才得到机会与西施相见。这时候的范蠡已决心辞官归隐。他携了西施, 不回府中,一叶扁舟,竟往太湖而去。在舟中,范蠡与西施取出各自珍藏的溪纱,回忆起往昔的悲欢离合,倾诉着长期深埋在心中的柔情蜜意,续百世已断之契,结三生未了之姻。

《浣纱记》采用双线发展的结构,以越王勾践的复仇雪耻为主线,而辅之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波折。在几个主要人物中,范蠡的形象是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他那“达于机微”的杰出才干和忠心耿耿、以国事为重的品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可否认,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范蠡身上;存在着深厚的知遇感恩的色彩。范蠡曾屡次称道: “只为那国主遭亲辱,只为那夫人尽被羁,奔驰!”“为邦家轻别离,为国主撇夫妻”。但是,他佐勾践,以弱小抗 ,拯救越国于危难之中,使越国民众从亡国奴的悲惨境遇中解脱出来;事成之后,又不居功自傲,反而悄然引退,这又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好感和敬意。当我们读到《浣纱记》中范蠡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置个人恩爱于不顾的唱白时,也不禁会油然生起钦佩之情。

好看的韩剧推荐《举重妖精金福珠》《听见你的声音》《没关系,是爱情啊》《来自星星的你》《请回答1997》。特别是经典中的经典《来自星星的你》假期必刷。

《举重妖精金福珠》

年方21岁的体育大学举重部学生金福珠(李圣经饰)是一个努力向着梦想和目标奔跑的女孩,虽然看起来非常轻率,但却有一颗柔软的玻璃心。在机缘巧合之下,她遇到同校游泳部的男同学郑俊亨(南柱赫饰),一个不太走运的游泳天才,由此展开一段充满罗曼蒂克的初恋故事。

《听见你的声音》

高中生朴修夏(李钟硕 饰)看别人的眼神就可以读懂他们的内心,这种能力源于十年前的一桩车祸杀人案。幼年朴修夏和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倒,而卡车司机竟然起了杀人之心。朴修夏目睹了司机杀害父亲的过程,但因为年纪太小不能构成证词,而作为目击证人之一的张慧星(李宝英 饰)勇敢地出面作证。

时过境迁,张慧星成为了一名国选律师,但她一直为当年做出的那个选择感到后悔。而长大后的朴修夏,一直在寻找当年那个勇敢作证的姐姐,并发誓要好好守护她。随后学校里发生了一桩学生坠楼事件,朴修夏因此重遇张慧星,他却发现她与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正义善良的律师形象大相径庭。朴修夏会就此失望而去吗?关于拥有读心术的超能力少年和国选律师的故事,就此展开

《没关系,是爱情啊》

《没关系,是爱情啊》由《那年冬天,风在吹》的金奎泰导演和卢熙京编剧再次合作打造,是一部关于精神医学的电视剧。赵寅成饰演在强迫症的折磨下生活的推理小说家兼广播DJ张载烈,孔孝真出演在大学医院精神科里闲赋了一年的医生池海秀。

《没关系,是爱情啊》是一部浪漫心理医学剧,讲述拥有心理疾病却不情、继续生活的现代人的人生与爱情。剧中性格不同的男女两人互相抚慰彼此深藏的伤痛,逐渐陷入爱情中。

赵寅成与孔孝真出道以来,第一次在本剧合作。赵寅成在电视剧《那年冬天,风在吹》之后,时隔一年再次与卢熙京合作,而孔孝真则自SBS TV电视剧《华丽的时节》,时隔十三年再次与其携手。

制作方表示:“保障电视剧完整度、带给观众感动的卢熙京作家与金圭泰导演第三次合作,还动员了韩国最有人气、最有实力的演员赵寅成、孔孝真、成东日、李光洙,以及最受欢迎的人气组合EXO成员DO。还会首次挑战电视剧。本剧目前在国内外都很受关注。本剧具有丰富的故事、美丽的影像、最具实力的演员、结合幽默与感动的氛围,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感动与欢乐。”

《来自星星的你》

17世纪初,不明飞行物出现在朝鲜上空,由此开启了一段绵亘四百年的传奇因缘。时间来到当代,当年来到地球的外星人以大学教授都敏俊(金秀贤 饰)的身份生活在韩国的普通人中间。还有三个月一枚彗星即将接近地球,届时这个在地球上滞留了四百年的外星人将得以返回故土。只不过,在此之前他总会想起初来之时遇见的少女徐宜花(金贤秀 饰),也渴望再见到12年前救过的一个小女孩。敏俊与颇受人诟病的国民偶像千颂伊(全智贤 饰)比邻而居,而且后者又是他所在大学的学生。最初的交流并不顺畅,但敏俊很快发现这个女孩和他竟有着如此深的渊源。

总经千百年,他们的缘分从未断过。在几度轮回过后,男与女再度相逢…

《请回答1997》

2012年7月,釜山广安高中第38届同学会上,任职电视作者10年、已经33岁的程诗源(郑恩地 饰)和曾经的朋友们回忆起了充满青春躁动的高中时光。围绕着诗源一家及她的朋友们,记忆的帷幕在交错穿插的叙事间被渐次拉开。

时光倒回1997年,诗源18岁,狂热的喜欢着HOT,有一对争吵不休又深爱彼此的父母,被青梅竹马的郧云宰(徐仁国 饰)默默守护而不自知。两人的身边聚集着江俊熙(李浩沅 饰)、道何灿(殷志源 饰)、毛友珍、方胜才等性格各异的好友,导师则是云宰优秀的哥哥太勇(宋宗浩 饰)。在那个能够为了一点小事赌上性命的年纪里,6个好友共同经历着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成长与蜕变,逐渐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轨道。15年后,他们再次相聚在同学会餐桌前,各自的人生方向与情感归宿将被徐徐揭晓……

全剧以HOT和水晶男孩活跃的20世纪90年代韩国为背景,细致生动的重现了韩国的粉丝文化与高中生活。剧中大量使用的釜山方言亦是一大特色。该剧在韩国TVN有线台播出后收视率创下历史新高。

123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89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5
下一篇2024-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