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好看

《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好看,第1张

1

综艺节目的清流,生活的调节剂

如果说《见字如面》这种类型节目的成功是基于文化,那么《中国诗词大会》亦是如此。

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一样,《中国诗词大会》是基于对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是发展和创新。

把中国最影响深远的诗歌搬上综艺的舞台,以比拼竞赛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更多人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意见表达方式。

这样的表达方式,相比之于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她不卖腐、不卖笑、不卖故事,所有人除了简单的介绍,都是靠实力对阵,没有半点所谓迎合大众之类的其他意图。

而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看这一档节目是轻松的,有意思的,没太大压力的。

本身的文化底蕴,赋予了节目不可或失的色彩,引人注目。

2

节目环节新颖,大众参与度高

同样地,这档节目的形式也是很新颖的。

一共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个人追逐战,场上选手和场下百人答题团一同答题。场下百人答题团未答对人数计为场上选手答题得分。每人九道题,一共四个场上选手,最后按分数高低留下一个人。

第二个环节是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场下答题正确率最高的和在个人追逐战中获胜者轮流说诗。在给定的概念词中,一人一句,答不上者输。

第三个环节是的对擂赛,以抢答的方式展开,先拿五分者获胜。

不得不说,这样的形式,无论是场上场下,乃至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参与其中,饶有趣味。

3

主持嘉宾阵容卓绝,文化底蕴浓重

而《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由董卿接任,嘉宾则由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四位教授级专家构成。

专业的文化素养,对诗歌的解读,乃至和选手的互动都显得游刃有余,合理而不违和。

尤其是既有高文凭,又有多年主持经验的董卿,扮演好了她的起承转合各项工作,让整个节目看上去连贯风趣。

4

视觉效果好,细节处理精良

节目用不用心,视觉和细节可见一斑。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主打蓝色调,古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无论是视觉还是场面,都显得极其大气磅礴。

而细节的处理上,不管是镜头,还是后期配字,都显得极其雅韵、有格调。

5

选手实力超群,各显神通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比赛的白热化,越来越多优秀的选手脱颖而出。

除了总决赛冠军武亦姝之外,理工科女博士陈更在第一季三次上台都遗憾离场后,第二季强势回归,获得了三次擂主席位。

当然,获得四次擂主席位的守擂擂主彭敏也是一枚强敌,在场上大秀诗歌功底。

而获两次攻擂资格的张淼淼、获第五期擂主席位的李宜幸、用真情和励志打动众人的河北农村妇女白茹云,都不得不让大家肃然起敬,对他们佩服不已。

6

现象级节目,引发社会思考

更值得称道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了一档现象级节目,它刮起了读诗的新潮流,也暴露了很多弊端。

比如要不要读诗背诗,比如关于追捧热的解读:“因为学生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正是基于这些要素,让这档节目好看又精彩。

把文化和综艺相结合,却保留了文化的精华。

把文学和竞赛相结合,反倒刺激了文学热。

其实我最喜欢的评委应该是康震老师,

我感觉抗战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是对于诗词的理解,非常的透彻。

它的文化底蕴非常的深厚,应该说是。知识非常的渊博,非常的喜欢他。

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老师都才学过人,学识方面不便评价,喜欢谁全靠眼缘,感觉吧。

几位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喜欢他们做学问的严谨务实和认真的精神。

康老师风度翩翩,讲解挥洒自如,定是做透了学问,唯才人一体,灵活运用方能生发出这种气质。每次来到现场她对每个诗词的讲解准备都很充分,没有多余的言词,语言精炼,深得选手的喜爱。

诗词大会上的评委最喜欢郦波老师。因为他不但博学多才,文学功底深厚,而且最为儒雅,他总是面带微笑,对每一位选手都抱着一种鼓励的态度,

看得出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确实让人从内心由衷的喜欢和敬佩。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于2016年播出,最终产生了总冠军殷怡航。

殷怡航在之前的九场比赛时成了百人团中分数最高、准确率最高、用时最短的“头牌”。在总决赛第一轮中,她10道题全部答对,抢到攻擂名额。与之前已守擂4次的擂主李子琳狭路相逢,结果殷怡航遇强则强,以5:3的比分拔得头筹。

在比赛中,殷怡航的经典动作就是侠气十足的双手抱拳,一一谢过各路豪杰。正如主持人董卿最后评价所说,10场比赛,第一次亮相,没想到真能一骑绝尘,笑到最后。

《中国诗词大会》因其新颖的赛式,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圈粉无数。新增的“飞花令”环节,让殷怡航感觉颇有新意。在追踪赛况的同时,她假设自己重新参赛的话,常规环节没问题,“飞花令”就不好说了。

4月15日晚上,《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当晚霍山县19岁女大学生殷怡航在“诗词大会”总共10场比赛中第一次亮相,却以绝对优势出其不意地击败了4位实力悍将,又成功战胜了守擂擂主,拿下了全国总冠军,堪称本次大赛最大的“黑马”

武亦姝,2001年的,聪明伶俐。

武亦姝:

武亦姝,2001年5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2017年2月7日晚,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的节目中,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

2017年5月,获得“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2017年2月1日晚,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在第一环节的个人追逐赛中,武亦姝9道题全部答对,战胜百人团中的308人次。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资格,最后战胜彭敏,攻擂成功,获得冠军,成为新擂主。

2019年6月23日,上海高考成绩的揭晓,武亦姝以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武亦姝还曾经参加过首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实践活动,并在3万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网络人气作品投票第一名。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当时她提交的参赛文章。

武亦姝曾在“新闻晨报杯”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实践活动获奖;创造了《中国诗词大会》有史以来最高分;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

在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关于表彰2016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和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决定》文件中,武亦姝被推选为2017年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好青年。

-武亦姝

按出场顺序大概是:1陈更(第一季12强,常规赛连过5关倒在喻恩泰手下,复活赛成功复活,半决赛输给邵松松,还是唐诗风云会的状元)

2,王天博(第三季6强,常规赛通关成功,龙争虎斗输给擂主王子龙)

3薛玉函(第二季常规赛未能通关)

4王继波(第三季选手,未能通关,后来复活,半决赛输给石继航)

5顾世宝(第四季选手,未能通关,后来复活,半决赛第一场第三关心领神会输给郭立峰,未能进入9强}

6李四维(第一季诗词状元,常规赛未能通关,复活赛和半决赛跌跌撞撞,如履薄冰,最后在巅峰对决中对”酒“字诗击败好友王悦迪夺冠)

7王泽南(第二季第四名,外院第一才女,常规赛顺利通关,龙争虎斗1分惜败8期擂主畅欣,那场龙争虎斗被认为是最精彩的)

8石继航(第三季诗词状元,网络大神,人称江湖夜雨,此名取自”江湖夜雨十年灯“,常规赛顺利通关,龙争虎斗1分惜败6期擂主卢佳琳,半决赛决赛发挥稳定,最后击败李萌妮夺冠。)

2018年4月4日,在春风更比朔风寒的日子里,《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落下帷幕,彭敏再一次和冠军宝座失之交臂,令场内外的观众无不扼腕叹息,直呼时也、运也、命也!同时也为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快递小哥雷海为真诚喝彩!

《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开播第一季之后,到2018年,在万众期待中顺利举办至第三季,并胜利落下帷幕,为第四季的开播撒下了种子。

我因为从小喜欢传统文化,所以,对古诗词也是格外的垂青。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几乎观看了全部已经录播的三十场《中国诗词大赛》的比赛。在欣赏古诗词无边韵味的同时,整场《中国诗词大会》中还有几位选手和点评老师,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第四位,武亦姝。

这个才气逼人、清秀大方的小姑娘叫武亦姝,00后,除了毫不费力的夺取了《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总冠军的宝座并拿到了至今为止《诗词大赛》的最高分317分外,还获得了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荣誉称号。

这一切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成绩,似乎对她而言都不算什么。我想了想,除了才气,最关键的是她的气度,好像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探囊取物一般。就冲这份气度,她就应该列为第二位,但总有一些原因,会让我们情不自禁的让才气为它们让位,比如屡败屡战的奋斗精神和具有传奇色彩的佳话逸事。

她出场伊始,众多网友就为她的才气所折服,直接发出“这个00后的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这样的感叹。

武亦姝把陆游、苏轼和李白奉为自己的偶像。

在飞花令的争夺环节中,小姑娘才思敏捷、全程微笑,大有俾睨天下的态势。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个才上高一的美少女,诗词量的积累,实在不是人能望其项背的。

第三位:陈更

陈更,北京大学理工女博士,上世纪九零后,陕西咸阳人。

对于陈更,参赛的时候 一身新知识女青年的装束,让人很容易对她心生好感。更主要的是,从她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沉稳和内敛,而不是才气。仿佛她的才气,早就凝练为本身的韵味,已经从属于她个人,不再独立,成为她的附庸。

但可惜的是,她最好的成绩,就是无数次的夺取擂主宝座,然后再被赶下宝座。更为戏剧性的是,总是让人感觉,她始终是被一个特定的男人给赶下去的,这样的效果,在诗词吟唱的衬托下,远比诗词更为精彩,更能夺人眼球。

她参加了全部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积累了广泛的人气,但可惜的是,网络上关于她的讯息,却是不多。不由让人想起一个词:大家闺秀!

第二位:彭敏

彭敏,这位生于湖南的北大在读硕士,无可否认他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因为他不但连续两季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而且还是2015《中国成语大会》的总冠军和第三届汉字听写大会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这些还不算完,他还在2016年2月,出版了自己的励志散文集。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他跨度巨大,驳杂的各种爱好: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关于传统文化中的文学方面,似乎没有他不感兴趣的。

因此,他被称为是新时代的“万能文艺青年”,和他的气场相当吻合。

他的出场,给我的感觉,带来的就是博学和儒雅,还有沉稳。符合我心中对于一个学者的全部关于气质的描述。他是坚定且不屈的,有着文人应有的风骨。而且他还是能够包容的,他以不到而立的年纪和无往而不利的气势,在接连挫折之后,能微笑着祝福异军突起的对手,然后郑重说出“一语成谶”这四个字,我是佩服的。

他的对待结局的态度,体现出了他的文化内涵和气度心胸。我一直想送给他四个字:虽败犹荣!,但苦于没有机会可以接触到他,那就在这篇文字中送给他。

彭敏和陈更,是我所喜欢并且印象深刻的两个人,两位才子佳人,我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结局。

第一位:康震

第一位,本应该是主持人董卿。但正是因为董卿是主持人,所以,尽管她所有场次的表现都无可挑剔,依然不能入选。我把第一位的位置,留给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

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前,康震教授就是《百家讲坛》的著名讲师,但当时,还没有看到他神采飞扬、气势如虹、声振寰宇的风采气度。直到《中国诗词大会》,他担任《大会》的点评嘉宾的时候,似乎他身上沉睡的昂扬气势和雄浑才情才被充分释放。

康震教授无疑是一位学者兼具才子气质和诗人情怀的浪漫主义人士,他的表现往往会受到他情绪的左右,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血性和秉性,我甚至一度怀疑,以他这样的特质,居然能够胜任办公室主任这样的一个职务!但当我看到他口灿莲花、博学通达和情绪激昂的点评的时候,我释然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人能抗拒文化的吸引,也没有人能真正抗拒一个赤诚且有崇高理想的才子。因此,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我们的民族感到自豪:我们,无愧于一个诗的国度,也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称号。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着像康震教授这样的****!

2022中国诗词大会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十期节目,将从2022年3月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间黄金时段20点档连续播出。

播出时间:

3月5日-12日:1-8集;3月14日-15日:9-10集

观看入口:

CCTV-1:20:06首播

CCTV-10:当晚22:05,次日17:15播出

播出详情:

《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阵容分为现场百人团和云中千人团。现场百人团由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组成四大阵营;云中千人团则来自天南地北,从事各行各业。在节目徐徐展开的“诗词图鉴”中,最美的风景是这些怀揣诗心的普通人和他们在新时代努力奋斗所绽放的生命光彩。伟大时代的亲历者、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生态文明的保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国家安全的保卫者都纷纷登上《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结合他们火热的社会实践,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生动呈现诗词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502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2
下一篇2024-03-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