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古城墙,世界最大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南京的古城墙,世界最大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第1张

南京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它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完工于明朝洪武年间,历时28年,动用全国8省37府162州县28万民工35亿块城砖。城墙依山脉、顺水势,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城防工程。南京城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城池建设的杰出典范。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均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导读:

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都会提前做一些行程攻略,是为了不错过这里最好的风景,尤其是关于人文 历史 景观,会着重去了解它的 历史 发展脉络以及在 历史 上的地位,这样会更好的了解这里。不过,有时候我们也会错过一些景点,这个原因并不是因为其风景是否优美, 历史 是否深厚,而是因为知名度不高,导致我们对其不太了解,久而久之处于被遗忘的状态,确确实实相当的无奈。

在安徽省境内有一个人文 历史 景观,虽然它的 历史 悠久,而且 历史 极值相当之中,但是却无奈一直少有人知道其名字,甚至一度被遗忘的状态,即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也鲜为人知。它就是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境内的寿县古城墙。

说到国内的古城墙,我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西安古城墙以及平遥古城吧。是的,尤其是平遥古城,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在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也正是因为平遥古城的人气之高,所以我们更多的目光是集中在了它身上,其实寿县古城可一点都不输给它,甚至在 历史 上还有超过它的地方。

寿县古城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古称寿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 历史 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早在春秋战国时,这里作为楚国的都城,也因此被称之为“楚文化的故乡”。当我们第一次来到寿县,首先印入眼帘的,也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便是建于明清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的古城墙。

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 历史 上更是在明清两个朝代经过多次修葺,时至今日已历经900多年。在900多年的 历史 上风雨变化中,寿县古城墙依然屹立不倒,成为我国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同时还是全国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要早100多年。

寿县古城墙保存得完好,所以至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它清晰的 历史 面貌,尤其是保存完好的四个古城门,分别是东门称为宾阳,南门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这里依然是 历史 最初的模样,没有太多现代化的修葺, 历史 的厚重感依然存在。我们也知道寿县因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地理位置,所以千百年以来,这里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金戈飞扬之处,尤其中国 历史 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和国内其他地方的古城墙一样,寿县古城墙是因为防御战争而建,但是也有和其他地方古城墙不一样的是,这里更是具备防水防洪功能。始建于南宋的寿县古城墙,砖壁石基,城开四门,各有瓮城,这正是我们在关于古代影视作品中古城墙的样子,这也就是其拥有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其实寿县古城墙自明清以来,不仅加强了防御战争的体系,更是加强了防洪的需要,不断进行整修。因为地处于淮河岸边,这里自古以来就受到洪水的侵袭,民不聊生,所以了解城墙的时候,也在不断地加强了防水防洪功能。即使在近几年寿县依然有洪水灾害,但是古城内的防水防洪功能依然强大,古城内未被洪水侵害过。

所以寿县古城墙不仅是中国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防体系。在历经了900多年的沧桑,保存至今,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虽然寿县古城墙的名字少有人知,甚至一度处于被遗忘的状态,但是它的 历史 价值至今不输给其他古城。

古城墙是指广府古城墙。广府古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约20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兴建于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保存完好,世界各地自发游客众多,网上称其为被遗忘的神秘古城,广府古城这个名字开始流传。

赣州古城墙位于赣州古城区北部章、贡两江岸边,从东河桥头起,沿贡江经建春门和涌金门到八境台,然后溯章江经郁孤台到西津门。全长3664米,宽约5米,平均高7米,是我国唯一保存到现在的宋代砖城。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岁岁冲坏土城,至北宋嘉_年间(1056-1063),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五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

明代洪五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

赣州古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

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市政府每年还拨出一定经费维护古城墙。

尤为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主要的是××年、××督造、××窑烧造等。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

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成为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古城的兴衰、嬗变,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赣州古城墙西津门出发登上古城墙,沿古城墙,你可以看到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镜台、八镜公园、龟角尾(章水与贡水交汇处)、古浮桥、寿量寺、文庙、皂儿巷、董府(可在此处用餐)。

最初的西安城墙完全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异常坚硬。后来又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城墙顶部每隔40米至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墙四周环绕着宽而深的城河,正对城门处设有可以随时起落的吊桥。吊桥升起,进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断。据说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全国统一后,朱元璋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西安古城中的明代城垣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大家不喜欢郭沫若,除了他的为人不怎么样,对待感情是个十足的渣男以外,更是因为这个人作为考古学家也是一个投机分子,德不配位。比如他生前就总想着挖皇陵拆北京古城墙,在文物保护上面,做得很差。

而大家对林徽因虽然微词颇多,觉得她对感情的态度也不严谨,可却没什么人不喜欢她,反而极为尊重。只因为作为一个女子,她一直都在保护古建筑的路上,从不曾退缩。

而就是这么样的两个人,却撞到了一起,曾经因为北京的古城墙拆不拆的问题,爆发过剧烈的争执,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为了保护古城墙,愣是把自己从文化人变成街头的市井小民,天天与以郭沫若等主张拆楼的人争得面红耳赤,如果不是碍于身份年纪,估计都能打起来。

可是最后,为什么北京古城墙还是被拆了呢?难道这么大个城市,就容不下一段古城墙?西安不够重要吗?千年古都。西安城墙不大吗?围绕一个城。西安不用发经济吗?战略地位重要不发展不行。可是为什么西安能把古城墙保存至今,而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当年不行?

其实,还真没有可比性。当年的北京城刚刚经历战争,百废待兴,需要建设大量的建筑,需要拥有非常发达的交通,需要十分完善的生活公共设施,需要容纳远超40万人的本地居民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可是,古城墙的存在,阻碍了这样的发展。

城墙在这里,古城就只能这么大,城内的建筑只能有这么多,没办法扩建,不方便大型机械进城,甚至连公交车都进不了。更别说里面根本没什么比较宽广的公路,没有能提供越来越庞大的基础运输的能力。城内越来越多的人,他们的吃喝拉撒都要解决,甚至连铺设自来水管,煤气管等等,都太不方便了。

这极大的局限了北京的发展,而发展,是当时的北京最重要的任务。而西安古城由于存在已久,在不断的修缮和扩建下,比北京城墙更为完善和合理,哪怕是城门都开得更大。而且它当时的战略同要性,与北京不可同日而语,改建没有如此迫切,能留给大家更多时间来更好的合理规划。

所以在郭沫若的极力主张下,在全北京城的老百姓的呼吁下,在刘少奇同志的指示下,北京城最终经历了前后五年时间,被拆得干干净净。

  1、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墙,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

  2、南京城墙

  江苏省南京市古城墙,始建于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

  3、荆州城墙

  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

  4、襄阳城墙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县的古城墙,原城墙在元末被毁,现城墙为明初重建。

  5、兴城城墙

  辽宁省兴城市的古城墙,是明代的宁远卫城,在清代改为宁远州城,始建于明宣德3年(1428年),宣德五年(1430)又增筑外城,外城周围9里124步,高如内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

  6、平遥城墙

  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

  7、北京城墙

  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可惜的是,由于修建二环路,大部分的城墙都被拆除。

  8、阆中城墙

  四川省阆中市的阆中古城墙,为明代古城墙。阆中古城在战国时即为巴国国都,现保存有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楼阁等,其历史文化居我国现行五大古城之首。

  9、开封城墙

  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封古城墙,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城垣建筑。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清代的建筑。

  10、大理城墙

  云南的大理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

  11、歙县城墙

  安徽省歙县的古城,府城始建于隋朝末年(公元617年前后),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成后来的规模。

  12、潮州城墙

  广东潮州市的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但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

  13、凤凰城墙

  湖南凤凰城的凤凰古城墙,始建于清康熙43年(1704年)

  14、汀州城墙

  福建汀州的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代。

  15、建水城墙

  云南建水县的建水古城墙,建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16、临海城墙

  浙江台州市的临海古城墙,有“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之称。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17、寿县城墙

  安徽寿县,古称寿春,今城墙为南宋宁宗12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

  18、夔州城墙

  重庆市奉节县的夔州古城墙,“夔州古城墙”属三峡库区地面文物迁建工程中最长的古城墙。始建于明成化10年(1474年)。

  19、榆次城墙

  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榆次老城位于榆次城区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时为土城,明嘉靖20年(1541年),土城墙全部砌为砖墙。

  20、隆里城墙

  贵州省锦屏县的隆里古城墙,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屯堡。

  21、青岩城墙

  贵州省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20多年了。

  22、曲阜城墙

  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故里的明故城城墙,始建于1512年至1522年(明嘉靖元年),这是曲阜明故城的南城墙。曲阜明故城是为护卫孔庙而建。“移城卫庙”,这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也极为罕见。故城墙高约9米,底部宽约8米,城周长约48公里。故城墙内为曲阜老城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城外护城河宽、深约33米,城与河之间距7至10米不等。故城有5门,且均建有瓮城。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因历史原因大部拆除,仅留正南门、北门和西北、东北两处城角。

  23、盘橐城墙

  新疆喀什市的盘橐城,又名班超纪念公园,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公元74至91年间,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

  24、巍山城墙

  云南省大理州南部巍山县的巍山古城墙,始建于元代,明洪武23年(公元1390年)扩建。

  25、凤阳城墙

  安徽省凤阳县的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享有“东方巴比伦”之称。

  26、归德城墙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明归德府古城墙,始建于唐代,睢阳城在明弘治15年(1502)时被淹,次年筑土围城。正德6年(1511)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37年(1558)包砖建成。

  27、洛阳城墙

  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故城有二: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十八里今洛阳市区。洛阳是我国7大古都之一,以三个最而著名。一是建都最早,二是历史最长,三是朝代最多。据说在这建都的先后有13个王朝,100多个帝王,延续1600多年。

  28、广府城墙

  广府古城墙,位于邯郸永年,四周环水,处于永年洼地的中央,又有滏阳河绕城而过,素有“双水绕城”之说。

  29、苏州城墙

  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古城墙,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两千多年前的夯土围城,早在五代时期就已改成了砖砌。上世纪50年代以前,苏州的城墙还是连绵的,只是经过了全国性的毁城浪潮后,苏州的城墙也就成了现在这样残缺不全的了。

  30、长城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28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7年,终完成国都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11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的基础上,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纳山丘入城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2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南京明城墙现完整保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1956年10月,分多段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全段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墙(京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32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1
下一篇2024-03-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