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每个人学生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都曾一边抱怨菜太难吃、食堂阿姨手太抖(从容不迫地抖掉大半勺菜),一边又幻想“明天的菜一定会比较好吃”,矛盾而挣扎地填饱肚子。
我所在的大学位于伦敦,食堂只供应午餐,1点到2点之间, 人均35英磅,相当于35元人民币。 35块钱在国内能吃上一顿不错的简餐了,黑椒牛扒意粉,芝士海鲜焗饭什么的。但用35磅在伦敦如果能吃饱,就是个奇迹了。
当然,我们食堂绝不会允许奇迹随便发生,所以我从来没在食堂吃饱过。可食堂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总能把低饱腹感与高热量完美结合,导致我们明明每天都饿着肚子,体重却蹭蹭飞涨 (宝宝心里苦)。
但是食堂还是有存在价值的,毕竟在英国学生的食物阶级链中,它并非垫底:
我校食堂有两个窗口,1号窗口会换菜式,每天三种套餐。掌勺师傅十分勤劳,主菜很少重复;2号窗口固定卖些沙拉、披萨、烤土豆什么的。而在黑暗料理遍地的腐国, 我们学校食堂的水平发挥也算稳定,还偶有惊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几乎不做英国菜。
(下文将不会罗列每道菜的名字,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这些隐藏在世界各个犄角旮旯的料理究竟叫什么)
周一 • 黎巴嫩料理怎么吃?
这是一道黎巴嫩料理。底下是一张口味偏甜的饼,上面堆了烤鸡肉、不知名菜叶、不明品种米、腌咸菜、沙拉酱和番茄酱。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得见, 我经常处于一种“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的状态。 但这有助于我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态度接受所有“掌勺师傅认为能吃”的食物。
英国使我真正见识到了“多样性”——人种、语言、文化连最日常的米饭都有很多品种。盘子里这种米甜津津的,形状和口感类似炒过的小米。它也可以做成咖喱味,一般见于中东料理。我最初很讶异于食堂卧虎藏龙,掌勺师傅竟然连黎巴嫩菜都会做,后来才发现这菜DIY度极高,谁都能在家里整出一盘来。
其实面对着这一大盘食物,我的心里是很迷茫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吃。 是跟披萨一样直接用刀叉,还是效仿煎饼果子,把它卷起来? 可作为一名来自世界第一美食大国的学生,我的自尊不允许自己显露出对食物的无知。于是我假装不动声色,以肉眼几不可见的幅度转动脑袋,想看看身边的人是如何操作的。谁知左边那桌在用刀叉,而右边那桌正卷着吃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买饭队伍从窗口排到了食堂大门。这现象在我们食堂十分反常,说明它一定广受欢迎,口味极佳。的确, 这道料理除了凉飕飕、鸡肉有些干、咸菜差点没把我齁死之外,一切都很好 (这真的是褒义)。
周二 • 下雨天,通心粉和土豆更配吗?
这算是白汁通心粉吧?看起来朴素,吃起来也就是中规中矩的西餐,但如果懂得享受平凡的乐趣,还是可以从浓郁的酱汁里获得满足感的(申明:满足感≠饱腹感)。
薯条是标配。不管主菜是什么,配菜都是薯条,如果没有薯条,那就是烤土豆、煮土豆或者土豆泥。 英国人对土豆的爱已经满得要溢出来了 ,超市里的蔬菜区会专门开辟出一列专柜卖各式土豆:大土豆、中土豆、小土豆;袋装土豆、散装土豆然而他们空有对土豆的一腔热血,却不知怎么发挥它的美味,我为怀才不遇的土豆感到惋惜。
周三 • 两小时必饿料理
不管是方便面还是炸鸡薯条,都是我的心头好,那股没营养又廉价的味道令人着迷。但食堂的炸鸡都是凉的,口感跟嚼干柴一样,没有酱汁的话简直难以吞咽。 这道菜就是典型的“两小时必饿”料理,吃过两小时后肚子就开始叫,跟闹钟一样准时。
周四 • 这猪真野
酱汁里有猪肉块、紫色大豆、胡萝卜,细看还有许多令人食欲陡降的白色絮状物。拿到这盘菜时我认真地犹豫过,不然倒掉算了。但抱着“来都来了”的中式心态,我还是决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尝它能有多难吃。
米饭是很典型的印度米。印度米是什么概念呢?就是 形如一盘散沙,嚼起来丝毫没有米饭应有的黏度。 不管加了多少水,用了哪一款电饭锅,都有一种在吃夹生米的感觉。
猪肉块不仅硬,还很腥,肯定没有用葱姜料酒泡过,散发着野兽的气味。如果说普通的猪肉来自圈养的、粉嫩乖巧、慵懒丰腴的猪身上,那么 这道菜里的猪肉就让我想起在深山老林里横冲直撞、嘶鸣嚎叫的长毛野猪,粗糙而野蛮。
酱汁纯粹是为了让米饭不那么难以下咽而存在的,跟矿泉水的功能差不多,没什么味道。我实在看不出那些絮状物是什么,眼一闭心一横也就吃了。这和在国内吃烧烤是同一个心态,管它老鼠肉还是地沟油呢。只不过 烧烤的美味足以让我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大无畏,但这道菜却令我领悟了什么叫“痴心错付”。
周五 • 一颗身中剧毒的肉丸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道料理感到疑惑,我和你们一样疑惑。别的配料都认得,但对于那颗球状物,我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它并非单纯的肉丸,而是发灰、外壳坚硬,里面穿插着像燕麦一样的白色片状物,还夹杂了小米似的**颗粒,如果硬要拿肉丸来做类比,我很想喊一句:
“医生!这颗肉丸中毒啦!!!”
坐我对面的英国同学敏锐地察觉到我在回避这颗身中剧毒的肉丸,于是不断怂恿我尝尝。我一再向他确认:“真的好吃吗”,他都目光坚定地对我保证。盛情之下我真的豁出去咬了一口, 顿时满嘴都是工业机器的味道,那种铁锈味,仿佛刚舔了一口家里的水管。 口感不像是肉糜,而像是谷物,咸的。
同学看到我扭曲的面部表情,也咬了一口,马上露出很尴尬的样子。于是我们无声地吃完了剩下的饭。
脑洞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于我而言,英国大学食堂的目标远不止为学生果腹。它脱离了一切低级趣味,正在向追求新鲜感与刺激性的康庄大道上绝尘而去。
{完}
您好,我是小粒老师,很高兴为您解答。
大学生就餐时有剩饭剩菜现象,其实很常见,这种习惯并不是从上大学才开始,而是从小就已经被父母惯出了坏习惯。只是在家里有妈妈精心烹制制作,并没有实施分餐制,并且孩子最喜欢吃什么,妈妈最清楚,这样一来,孩子即便在家里挑食也只是有些菜不吃,也就看不到自己碗里剩菜了,而饭可以少盛,剩饭也就显得少了。
而到了大学后,在家养尊处优惯了的少年和公主们,开始对一日三餐有了自己的选择,有时食堂饭菜肯定不比家里,对了口味就多吃点,不对口味就随便吃几口,然后就倒掉了。因为钱是花自己的,倒掉又没有人干涉,因此不少大学生完全不再乎浪费现象。大概这与父母给的生活费足够多有关系吧。
一个不知道节俭的大学生,在生活中往往是花钱大手大脚,基本不去珍惜父母给自己的血汗钱,仿佛给是天经地仪的,如果给少了那爸爸妈妈就太不够意思了,怎么可以这么抠门呢?怨气是在和同学间的比较开始,而后再发给父母牢骚,父母一心疼自然就愿意打钱过去了。瞧,这还不是惯出来的毛病?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丢失了,大抵与生活条件优越有密切的关系。而不知道珍惜,那又涉及到个人品质问题,品质德性从倒掉的剩饭剩菜中就能折射出来。等到大学毕业后,面对择业时,还能有那么多的挑剔机会吗?如果敢挑剔,那到头来吃苦的必是爱挑剔者,不知道珍惜者。
有4个方法
1:可以提前也可以晚来吃饭。
如果你在学校没课的话,那就提前去食堂吃饭吧,因为这时候人不太多,饭堂阿姨的心情还是不错的,所以小手一抖,可能就多给一些菜了。如果你来迟的话,那就更好办了,这时候食堂阿姨也正烦恼着怎么处理多出来的菜,所以巴不得整盆全部都给你了。
2:找一个异性打饭师傅打饭。
如果你有课的话,那只能按起来吃饭了,这时候你可以找一个异性打饭师傅。如果你是小鲜肉,那么就找一个善良又慈祥的饭堂阿姨来给你打饭,如果你是可爱的女孩子,那么就找饭堂大叔吧。这样你就可以花一样的钱,但是吃到更多的饭了。
3:同一个菜,千万不要点两遍。
在吃饭的时候我们总会遇到自己喜欢的菜,这时候就忍不住会要两遍,可是这样会让这个菜看起来好多的,这时候饭堂阿姨就会很心疼,那第二份给的饭量自然也会少很多了,

4:仔细观察找到心慈面善的人
我们可以在不同打饭窗口仔细观察一下,找到其中最有爱心、水平最高、一看就是心慈面善的打饭阿姨,让她来给你打饭,绝对会让你物有所值,吃到更多的饭菜的。
5:在固定的窗口来打饭
如果你有选择恐惧症,那就更好了,你可以每天在同一个或者几个窗口打饭,这样也就不用在选择了,并且小嘴一定要甜一些,那么在一个星期之后,你就会神奇的发现你碗里边的粮食总会比别人多出一倍的,毕竟他每天都可以看到你,你在他眼中已经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大学的生存秘籍,让食堂阿姨多打点饭菜的秘籍,招招管用,你不妨试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