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关系理论可以分析什么问题呢

国家利益关系理论可以分析什么问题呢,第1张

一、国家利益的界定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对国家利益的界定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对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在西方国际关系主流学派那里,它们对国家利益的阐释主义以权力和利益为核心。现实主义典型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主张以权力来界定国家利益概念,是帮助现实主义找到穿越国际政治领域的道路的主要路标。在他看来权力即利益。其他西方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国家利益的理解。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提出了他们的国家利益观,认为互赖即互利。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主张以身份界定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温特认为,国家利益是以国家身份为先决条件的。他认为国家具有双重身份:一种就是内在身份,即国家成为国家,独立于国家体系;另一种就是由国际社会赋予的外在身份,即外生于国际体系中的。在国际政治现象中,各国都力图根植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身份来确认自己的国家利益。与此同时,身份的变化也意味着利益也会跟着变化。在国内,中国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利益进行界定,本文借助阎学通教授对国家利益的界定。阎学通教授在《中国国家利益分析》一书中提出:“国家利益是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在物质上表现为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表现为国际社会地位与尊严。”①

二、国家利益的内容

(一)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

国家利益的内容非常广泛,现实主义者汉斯・摩根索把国家利益划分为六种相互对应的类型,包括共同利益对应冲突利益,主要利益对应次要利益等。美国学者罗伯特・奥斯古德将国家利益分为四种类型,即国家生存或自我求存、自给自足、声望以及扩张。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将国家利益划分为,实际的生存、自由、经济生存三类。阎教授按照性质划分,把国家利益分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安全利益是指国防领域的国家利益,即国家的领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外来侵犯。比如八年抗战和朝鲜战争爆发时中方的抗美援朝。政治利益是国家独立、国际地位、国际发言权。例如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经济利益反映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并获得公平收益。比如中国加入WTO。文化利益包括各国的语言、宗教、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播。如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中俄、中法举办的文化年。

国家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国家利益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要对国家利益进行一个排序,从而明确对哪类国家利益使用更多的政治资源。按照国家利益的性质划分,国家利益的排序是,安全利益、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从性质上讲,安全利益是国家的首要利益,因为只有当安全利益有了一定的保障,其它的利益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生存条件,这个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比如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的国家利益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和其它14个国家的利益。政治利益是仅次于生存利益的第二利益。当一个国家能够生存,但是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这个国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比如巴勒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能生存并且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在此基础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这就如同保住了命,拥有的合法的身份,人就会追逐财富利益。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基础上,国家开始重视文化利益,重视国际声誉和贡献。

(二)核心利益

按照利益的重要程度,可以将国家利益划分为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一般利益等。所谓国家核心利益就是指在国家利益结构中处于核心位置的部分,涉及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发展。

早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起草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该报告将美国的国家利益分为“生死攸关的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四级。并确定与此相适应的军事行动等级。对于生死攸关的国家利益,即使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盟友参与的情况下采取单边行动,美国也要准备投入战斗,比如911事件后在全球的反恐战争。对于极端重要的利益,美国就要考虑联合国授权、盟国的共同参与下才准备动用武装力量。对于重要的利益,美国要个案处理,美国参与军事行动的条件进一步扩大,比如代价低一些、打一场人战争、其他国家分担绝大部分费用,如海湾战争,日本承担了绝大部分费用。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六个方面。该白皮书首次界定了我国核心利益的范围,向有关国家发出一个明确信号,什么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如果有国家越过这条红线将会承受什么样的后果。十报告中提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华盛顿时间2013年8月19日,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访问五角大楼,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举行会晤并举行记者见面会。常万全强调,中方始终是亚太和平稳定的坚定维护者,始终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有关争端,但任何人不要幻想中方会拿“核心利益”作交易,不用低估中国维护国家领土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此番讲话再一次证明了我国维护领土的决心和信心,任何国家不得越过这一红线,否则将承担相应的后果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是一部记录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成果、反映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文献,原话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意思是激励青年一代奋发向上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6日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就北极政策发表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9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北极的形势与变化、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政策主张。

白皮书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北极在战略、经济、科研、环保、航道、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北极问题已超出北极国家间问题和区域问题的范畴,涉及北极域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

白皮书说,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北极的自然状况及其变化对中国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关系到中国在农业、林业、渔业、海洋等领域的经济利益。

白皮书指出,北极的未来关乎北极国家的利益,关乎北极域外国家和全人类的福祉,北极治理需要各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和贡献。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愿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与有关各方一道,抓住北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涉北极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近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的白皮书。本书以详实数据和大量事实,全面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享有的良好发展条件,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自信从容和人类关怀。

无论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现场,还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

参考资料:

什么是新时代青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8日发表《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就这一问题发表白皮书。为全面介绍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实践,阐释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建设的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阐明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愿景与行动,中国政府特发表本白皮书。

白皮书全文约12万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中国切实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世界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白皮书说,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加强同多边贸易规则的对接,切实履行货物和服务开放承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显著提高,为多边贸易体制有效运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白皮书指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各项工作,推动世贸组织更加重视发展中成员的关切,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与各成员共同推动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09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9
下一篇2024-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