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宫主星

什么是七宫主星,第1张

七宫主星就是金星。

宫主星是每一宫宫头所落星座的守护星。这是星座中的说法,其中第一宫的宫主星特别重要,称为整个命盘的命主星。

举例来说,上升牡羊的人命主星就是火星,第二宫宫头线落在金牛座,第二宫的宫主星就是金星;第三宫宫头线落在双子座,第三宫的宫主星是水星;第四宫的宫头线落在巨蟹座,第四宫的宫主星是月亮;第五宫的宫头线落在狮子座,宫主星就是太阳。

第六宫宫头线落在处女座,第六宫的宫主星就是水星;第七宫宫头线落在天秤座,第七宫的宫主星是金星;第八宫的宫头线落在天蝎座,第八宫的宫主星是冥王星;第九宫的宫头线落在射手座,宫主星就是木星;第十宫宫头线落在摩羯座,第十宫的宫主星就是土星。

第十一宫宫头线落在宝瓶座,第十一宫的宫主星是天王星;第十二宫的宫头线落在双鱼座,第十二宫的宫主星是海王星。

扩展资料:

我国的星座发展历史

在周朝初期著作《周礼》中已能发现二十八宿部分宿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完备了。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学术界对二十八宿的起源时间和地点有着诸多的分歧。传统认为,中国二十八宿体系的创立年代最早只能上溯到公元前八至前六世纪。

1978年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的战国曾侯乙墓的墓葬中,出土了绘有二十八宿图像的漆箱盖,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二十八宿的实物例证。中国古代把北极附近的三垣定为中官,而二十八宿实际上是自四象细分出来的。

二十八宿以南的星区则称为外官,即“中官+四象+外官”,这只是中国古代为数诸多的星区划分方法之一。除此之外也有把星区分为七个区域的“五兽+中官+外官”、分为11个区域的“九野+中官+外官”等多种方法,只不过“中官+四象”的划分方法流传较为广泛罢了。

古代中国以星官来划分天空。最早记载星官的著作是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其中录有91个星官共五百多颗恒星。到隋朝的《步天歌》中已记载星官283个,它们分别属于三垣或二十八宿之一。三垣是指环绕北极天空所分成的三个区域,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而在环黄道和天球赤道近旁一周分为四象,四象中又将每象细分成七个区域,合称二十八宿。中国古代以太阴历纪年,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自转一周约为每月廿八日,因此每天经过一区的称为“宿”或“舍”。

到了明朝末期,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徐光启所编的《崇祯历书》参考欧洲天文学的数据增补了近南极星区的星官23个。

-宫主星

-星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56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