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7.《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12~15章

2018.8.7.《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12~15章,第1张

第二部第12~15章主要讲了田晓霞和孙少平见面后的交谈,田晓霞本以为孙少平没上大学,心思自然就同那普通的农民一样,目光短浅。而见到这时的孙少平,她一时都难以决断自己对他的感情。孙少安在请客吃饭时,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拿了五十元给妹妹,让妹妹买新衣服,但妹妹不想让他为难,没有收下。

这四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田晓霞对孙少平的评价。

的确,孙少平并不因没有上过大学之类的而变得平庸,他的目光一直望向远方,他不想一辈子都只在家乡当个农民。既然命运让他没有上大学,他就自己闯荡,不让自己堕落,一辈子只当个农民。

所以,我们也应该向他学学,不要因为一时的平凡而自我放弃,一辈子平庸下去,我们要端正心态,为自己创造一条通向不凡的路。

      《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写出了以孙少平为代表的农村知识青年,历经人生风雨洗礼,内心变得平静、坚实的生命蜕变。路遥把这一蜕变的过程融进了人物的事业、爱情、家庭生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先说说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

        孙少平和自己的初恋郝红梅并没有走到头,郝红梅选择了家庭条件更好的班长顾养民,这对孙少平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觉得世界倒塌了,他的生命中再也没有春天。但是在孙少平最痛苦的时候,出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田晓霞。其实我觉得田晓霞对于孙少平来讲,不仅仅是他生命中的一个恋人。而是为孙少平打开精神世界的导师,如果说郝红梅带给他的是“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这种甜蜜的感受,那么田晓霞给孙少平带来的是一种超越性的爱情,就像舒婷的致橡树: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田晓霞几乎就是他心中那个清澈高远的自由世界,是那朵永不凋谢的蓝莲花。正因为如此,田晓霞不可能能成为他生活中的恋人、爱人、妻子。这就注定他们的爱要在最美的瞬间结束。

        路遥把他们的爱情写的纯真、自然、美好。让我印象最深的有这几处。

        一天孙少平打工的工地由于下雨而停工,其他工友都趁这个机会抓紧睡觉。他却想出去看一场**。他没有换衣服,就穿着那身特破的工作服,因为他觉得在这个城市中,没有人认识自己。谁知道,在**院门口,他一抬头,看见田晓霞穿着时尚地站在那里,微笑着看他。他僵立在原地,脸顿时象火一般烫热。她走过来,仍然微笑着,伸出手,说:“我以为这是在做梦。”“是……我也这样认为……”他握了握她的手。一阵难言的沉默。其实这时候,他们已经有两年多没联系了。为什么没有联系?还需要不需要再联系?还有没有必要再联系?这本来是需要说很多话的,但是这一切都似乎变得不重要了,一切还是那么自然,还是那么熟悉,还是那么默契,于是爱情又开始上演。不知为什么我读到这里总是想起张爱玲的一句话: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为什么慢慢失去了联系,为什么慢慢就不联系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都觉得再爱对方,也没有必要再联系了。但是一旦遇上,爱情战胜一切。这时候他们发现其实心里他们一直在联系。

        一天孙少平和田晓霞来到黄源县地委后面的麻雀山,春天的黄昏呀,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思和深远的联想,也让孙少平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忧伤!躺在地上的孙少平,不知为什么突然眼里涌满了泪水。他深深地向夜空中吐出一声叹息,嘴里竟然喃喃地念起了《白轮船》中吉尔吉斯人的那首古歌——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晓霞仍然保持着她那雕像似地凝望远山的姿势,接着他轻轻地念道——没有比你更宽阔的可流,爱耐塞,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少平猛一下从地上坐起来。一种强烈的冲动,使他真想伸开双臂,把田晓霞紧紧地抱住!“宽阔的可流、亲切的土地、深重的苦难、自由的意志”这四个意向是孙少平带给田晓霞的全部感受。孙少平这个出身卑微的农民,变得成熟而高大起来。出外打工的各种遭遇让孙少平成熟而强大起来起来,他在田晓霞面前再也没有丝毫的自卑,他已经不是原来的孙少平了。他为田晓霞能这样深刻地理解他的内心所感动。

        一天在古塔山的杜梨树下田晓霞给孙少平讲了一个前苏联的故事,名字叫《热尼亚·鲁勉采娃》,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约定十年后在某个大剧院那排圆柱正中间的通道里见面,但是十年后这个男主人公去赴约,女主人公已经不在人世了。听完故事他们也约定:“两年以后,就在今天,这同一个时刻,不管我们那时在何地,也不管我们各自干什么,我们一定要赶到这地方来再一次相见……”

        读到这里,我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预感,悲剧要发生了,但这却不是一场凄惨的悲剧,而是一场让人感觉带有些许浪漫色彩的悲剧。而且有种凤凰涅槃般的哀伤。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他们的爱情就这样结束了。看到这里我耳畔总想起郑智化的那首老歌:

别哭,我最爱的人,

今夜我如昙花绽放。

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

你的泪也挽不回的枯萎

……

        不是田晓霞毁灭了,而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爱情毁灭了。因为这种爱情本就不属于任何人,或者说这种爱情不属于所有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我们。

        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城市女性,一个是打工汉,一个是大学生。孙少平再一次上演了他哥孙少安的那场戏。但是与哥哥孙少安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勇敢面对。但是路遥为什么没让这段爱情有结果呢?因为他深知身份、地位、家庭等条件不匹配的爱情,一旦走进婚姻,必将以失败告终。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就像泰戈尔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中说的: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一个翱翔天际,

一个却深潜海底。

        他们本来就不是一个物种,怎么可能走到一起呢?这就是路遥对生活和爱情最真实、最深刻的理解。这绝不是路遥目光的短浅,而是他的目光的高远。                    让我们都记住这句话:‘’人间正道是沧桑‘’。

高中时期,孙少平遇到了“班花”郝红梅,后来郝红梅成了他的初恋。

年少的怦然心动,没有利益和功名的裹挟,爱恋纯净的没有一丝杂质。

两人相似的家庭背景,都穿着破烂缀补丁的衣服,常常处在自卑的情绪中不敢抬头看别人。

机缘巧合,孙少平遇到了那个和他一样最后打饭拿黑面馍的女孩,贫穷,让他们同命相怜,此后,两人便不约而同的去拿自己那两个不体面的黑面馍。

而真正连接起他们两个人情谊的桥梁是书籍。

对读书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在了一起,一个友善的眼神,一次愉快的对话,在一次次借书和还书的传递中让自卑而又敏感的少平第一次感到了青春岁月里的温暖。

孙少平懵懂的 情感 心扉被打开了,也让他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了,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他开主动和同学们交往了,给同学们讲故事,当众发言,打篮球场,玩乒乓球。

在郝红梅住进孙少平的心里后,孙少平的生活变得生动、有意义了,他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幻想着自己是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和自己的和冬妮娅能够一起生活,一起努力,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可当这个美梦碰到现实的时候,就如同色彩斑斓的肥皂泡泡一样一碰即碎。

当同班同学侯玉英应为在劳动时孙少平给她发放的劳动工具不满意而恶意当众揭穿孙少平和郝红梅的关系时,孙少平和郝红梅两人的关系就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变化。

刻意的疏远,干净整洁的衣服,积极排队打饭领自己的两个黄面馍,不再互动看书

当孙少平还在为自己的初恋患得患失的苦恼的时候,在篮球场上郝红梅把篮球没有传给他而传给了高干子弟顾养民这个动作让这段恋情戛然而止。

之后,两人再无 情感 交集,只是同学关系。

孙少平的生活再次归于平淡,炽热的爱恋生活不复存在,往昔念念不忘的人早已物是人非,曾经幻想着爱情幸福的模样也渐渐模糊,初恋变成了自己青春年少的美好的回忆。

初恋为什么让人难忘,觉得美好?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不是因为他很漂亮或很帅,也不是因为得不到就是好的,而是因为人初涉爱河时心理异常纯真,绝无私心杂念,只知道倾己所有去爱对方,而以后的爱情就没有这么纯洁无暇了。纯真是人世间最可贵的东西,我们渴求的就是它。

每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大概都有过一个郝红梅,她曾让我们的心脏在青春岁月里狂躁的跳跃着。

只是这样的恋情只存在炽热而单纯的少年里。

纯净的年少一去不复返,在以后岁月的长河里,只剩下与生活和平共处的世俗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世事艰难中我们的笑变得不再是单纯的快乐,我们的哭变得不仅仅是难过的泪水,更多的是无奈,不由得为身不由己的生活生出些许感慨。

很多事情,顺其自然就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孙少平的爱情里,我最喜欢田晓霞。

一个是城市长大的干部子弟,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世代农民;

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高中毕业;

两个人唯一相同的是都有一颗不屈服于苦难,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心。

就像欢乐颂中说的:“最好的爱情一定是棋逢对手的快意人生,相扶相携的相互成全。”田晓霞为孙少平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从此,孙少平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理想不再拘泥于在双水村当一个名人,世界很大,他要去看看。

田晓霞,阳光、热情、充满活力,被善良、真诚、倔强不屈的穷小子深深的吸引。

孙少平,真诚、坚强、不屈不挠,被自信、率真、洒脱豪放的假小子彻底的折服。

外人看来极不般配的组合,但是只有他们自己对彼此的认同和喜爱是无法言语的,一样的灵魂,相依相伴。

当田晓霞为孙少平换上崭新的被褥,还贴心的留下纸条:“不要见怪,不要见外。”久违的心跳加快让孙少平再次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已经陷入爱河。

古塔山上,杜梨树下,孙少平和田晓霞确定了恋爱关系,许下了两年之约。

大亚湾矿上,田晓霞突然的探望,让孙少平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

孙少平激动的喊出那句:“我没有白白在这人世间枉活一场!”

都说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相互帮助,相互认同,在精神的世界里平等、自由的相谈甚欢。

可这样热烈而又深沉的恋爱却因田晓霞在洪水中救人牺牲而倏然冷却,凝固,结冰。

空留下孙少平一人千里迢迢赶到古塔山上,杜梨树下赴约。

再没有昔日爱人的读诗,交心,谈理想,期待未来,痛苦的爱无处安放,孙少平的世界里只剩下无尽的颓废和绝望。

翻开晓霞的日记,“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

令人心碎的文字记录着田晓霞对孙少平最真诚的爱,也寄托着对他们爱情最美好的希望。

田晓霞就像一朵开的非常明艳的鲜花,在孙少平的生命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刻骨铭心,永不褪色。

孙少平和田晓霞相互成全、心意相通,成为了彼此的灵魂伴侣,谱写了属于他们的爱情神话。

孙少平沉浸在失去晓霞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每天拼命的干活填补失去爱人的空白。

闲暇的时候,孙少平回去惠英嫂家,帮她干一些体力活,捡些碎煤,陪明明玩耍。

惠英嫂一日三餐都给少平备好,让明明叫他回家吃饭;

抽时间去他宿舍找出脏衣服、被褥拆洗,再送回来;

每天在山头和明明等待受伤后去医院治疗的少平回来。

退却所有的激情,孙少平在惠英嫂默默的关心和照顾中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慢慢的开始享受这样平淡而温暖的生活。

生活总是这样,一半是回忆,一半在继续。

我们渐渐明白,人生就是带着曾经的快乐和悲伤继续行走在前进的路上,碰到难过的事情,把以前的快乐拿出来温习一遍,带着温暖和感动继续前行;遇到幸福,将记忆中的悲痛重新安抚一遍,让幸福解开曾经的伤情结,一路治愈,一路前行。

时间是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也是见证一个人成长最忠实的观众。

孙少平每一段恋情中走出来,他都会用现实的眼光打量贫穷带给自己的苦难,但至始至终都坚守着自己高尚人格的底线。

孙少平在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曾经断送了自己初恋的侯玉英,当侯玉英被少平的人格打动,想用父亲的关系给他一份工作来换取爱情时,少平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孙少平的勤劳和正直让雇主曹书记刮目相待,想招他为上门女婿,还帮他在城市里落户,最后以曹书记的女儿不同意父母的包办婚姻而告终。

孙少平在受伤住院期间,照顾他的金秀喜欢上了他,但是他知道自己对金秀只有兄妹之情,没有情侣之爱,并没有欺骗一心爱慕自己的金秀,再加上自己是挖煤工人的身份,脸也被毁容,所以干脆的拒绝了金秀的爱意,也拒绝了留在省城工作的机会,他始终尊重自己的本心,坚守着自己做人的道德。

经历了6个女人,3段爱情,种种苦难和考验,孙少平终于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自强自立的孙少平,穿过世事变迁的生活长廊,他明白:

生活虽然平凡,但贵在不留遗憾!

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是思想独立,自尊自爱,顽强拼搏;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因为爱情,相互成全,一起成长;

真正的生活,虽然平凡,会有凄风苦雨的洗礼,也会看到明媚的彩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046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9
下一篇2024-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