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阳鹦鹉可以吃面包虫吗?

小太阳鹦鹉可以吃面包虫吗?,第1张

小太阳鹦鹉是一种小型鹦鹉,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地区,因其__的羽毛色彩和机智活泼的性格受到了众多鸟友的欢迎。对于小太阳鹦鹉的饮食,我们需要注重营养均衡和多样化,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面包虫是一种常见的饲料虫,适合多种鸟类的饲养。对于小太阳鹦鹉来说,面包虫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并且口感也相对较好。因此,小太阳鹦鹉是可以吃面包虫的。

但是,在喂养面包虫时,也需要注意适量。过多的面包虫会导致蛋白质和脂肪过度摄入,对小太阳鹦鹉的健康不利。同时,面包虫也需要清洗干净,以去除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除了面包虫之外,小太阳鹦鹉还可以食用各种鸟类种子和水果,如大豆、小米、苹果、西瓜等等。在选择饲料时,应该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来源,以最大程度保证小太阳鹦鹉的健康和营养均衡。

小鱼缸可以养红鹦鹉的,但是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

红鹦鹉在食物方面,红鹦鹉鱼主要吃含有色素的饲料以保证的颜色鲜艳,有专门的红鹦鹉鱼的饲料,也可以给红鹦鹉鱼喂一些虾。因为虾的体内含有虾红素可以令鱼体颜色鲜艳。

在水温方面一定要注意,最好保持在28度左右。如果水温变化较大,对鱼体颜色以及鱼的生命会造成威胁。

在光线方面红鹦鹉鱼对光线特别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的灯光照射。不能长时间的灯光照射,最好处于昏暗的光线。如果鱼缸放置在不是阳面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个小时的光照,别的时间保持昏暗就好。如果是阳面保持阳光照射2个小时就好,别的时间也是在昏暗状态下。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要想使血鹦鹉保持鲜亮的体色,喂食也很重要。卖观赏鱼的市场上都有出售血鹦鹉专用饲料的,这些专用饲料中加入了增红的成分,只要直接喂食就可使血鹦鹉的体色维持在艳红色的状态下。

血鹦鹉性格比较活跃,喜欢玩耍,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空间。因此鱼缸中所养的数量不宜过多。以80厘米的缸为例,要是大些的鱼可以养10对左右,如是小些的鱼可以适当再多养几对。

要想饲养好血鹦鹉,一定要维持优良的水质,以避免水中细菌滋生而影响鱼的健康。因此要经常清理鱼缸中的粪便,可每隔3天~4天清理一次,还要适时为鱼换水,不让水处于浑浊的状态。

- 红鹦鹉鱼

-鱼缸

-水温

鹦鹉鱼

  parrot fish

  或称鹦嘴鱼。

  鲈形目(Perciformes)鹦嘴鱼科(Scaridae)约80种热带珊瑚礁鱼类的统称。体长而深,头圆钝,体色鲜豔,鳞大。其腭齿硬化演变为鹦鹉嘴状,用以从珊瑚礁上刮食藻类和珊瑚的软质部分,牙齿坚硬,能够在珊瑚上留下显著的啄食痕迹。并能用咽部的板状齿磨碎食物及珊瑚碎块。体长可达12公尺(4呎),重可达20公斤(45磅)。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Calotomus属的一种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差别也很大。鹦鹉鱼可以食用,但整个类群经济价值不大。带纹鹦嘴鱼(Callyodon fasciatus)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鹦嘴鱼,长46公分(18吋),雄鱼绿橙两色或绿红两色,雌鱼为蓝色和**相间。大西洋的种类有王后鹦嘴鱼(Scarus vetula),体长约50公分,雄性体色蓝,带有绿、红与橙色,而雌鱼呈淡红或紫色,有一白色条纹。

  鹦鹉鱼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每当涨潮的时候,大大小小的鹦鹉鱼披着绿莹莹、黄灿灿的外衣,从珊瑚礁外的斜坡的深水中游到浅水礁坪和泻湖中。鹦鹉鱼有特殊的消化系统。鹦鹉鱼用它们板齿状的喙将珊瑚虫连同它们的骨骼一同啃下来,再用咽喉齿磨碎珊瑚虫,然后吞入腹中。有营养的物质被消化吸收,珊瑚的碎屑被排除体外。鹦鹉鱼的咽喉齿不象牙齿一样尖利,而是演变为条石状,咽喉齿的上颌面上凸起,正好和下面的凹处相吻合。上、下颌上各生长着一行又一行的细密尖锐的小牙齿。小牙齿密密地排列形成了许多边缘锐利的板。每当一大群鹦鹉鱼游过,一条条珊瑚枝条的顶端被切掉,露出斑斑白茬。鹦鹉鱼在繁殖后代的时候,雄鱼先撒下精子。然后,雌鱼在精子的中央播撒卵子。这种繁殖方式只能使一部分卵受精。而它们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能成为幸运儿。有人说鹦鹉鱼有毒,可是有些人却说鹦鹉鱼没有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鹦鹉鱼本身是没有毒的。只不过,鹦鹉鱼的食物中有些是有毒的。鹦鹉鱼体内有分解消化毒素的器官。所以,鹦鹉鱼不会被这些毒素伤害。但是,如果人们在这时捕获鹦鹉鱼,而它体内的毒素并没有完全清除,那么鹦鹉鱼食物中的毒素就会转嫁给食用鹦鹉鱼的人类。所以,许多渔民都劝贪嘴的食客不要食用鹦鹉鱼。

  还有一种雄红魔鬼和雌紫红火口杂交的鱼,也叫鹦鹉鱼,详细血鹦鹉鱼。

  鹦鹉鱼是我见过最美的鱼,尤其是粉红色的,简直太可爱了,它的价格也因地区而不同,可以相差十倍之多。

  鹦鹉鱼基本资料和饲养方法

  鹦鹉鱼是由红魔鬼和紫红火口鱼杂交而成。由于它是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种,所以雄性血鹦鹉是不具备生殖能力的。鱼卵的染色体也就无法整齐配对,所以胚胎不能发育成为仔鱼。用雄性的火口、红魔鬼为鹦鹉卵受精,理论上是应该可以的。有些雌鹦鹉还能和罗汉杂交。鹦鹉鱼在仔鱼时期并不具有成年鹦鹉的形态,三周后仔鱼的外型才会逐渐变化:头部隆起,身体变圆,体色也由黑变灰再慢慢变红。寿命可达4~5年,但3令以后的鹦鹉鱼生理机能就会出现衰老症状,失去观赏和商品价值。

  品种 :

  (1)血鹦鹉:体色血红,体幅宽厚尾柄短。嘴脸象鹦鹉:大眼,嘴巴小巧,最大体长20厘米;

  (2)金刚鹦鹉:血鹦鹉的变种,头顶有肉瘤隆起,大红色、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寿命8年左右;

  (3)紫鹦鹉:选择强健的血鹦鹉个体,喂给特殊饲料进行人工增色的血鹦鹉;

  (4)一颗心鹦鹉:利用手术的方法剪掉仔鱼尾巴的血鹦鹉,倒立时看象心的形状;

  (5)独角仙鹦鹉:采用手术的方法,把仔鱼背鳍的前端修剪成犀牛角的样子的血鹦鹉;

  (6)糖果鹦鹉:用注射的手法使血鹦鹉变紫、蓝、黄、橙颜色。但颜色不耐久。此外还有激光染色的吉、福、财、寿等字样血鹦鹉鱼。

  养殖方法

  水温21度~35度,以25~30℃最好。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由于遗传基因的因素,血鹦鹉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鱼类的一半,所以鹦鹉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性情温和。食量很大,杂食性,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颗粒等相当多的饲料都可以喂给。每天可以喂两到三次。为保证体色的鲜艳,应该经常投喂“宝增红”之类的饲料。新鱼入缸因为水质的突然改变会有变色,适应环境和调整水质以后会逐渐好起来的。最好先不要在血鹦鹉的缸里混养其他品种的鱼。水族箱中最好设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来让鹦鹉藏身。但是经过人工训练的鹦鹉鱼可以改变胆小的习性:经常敲击水族箱,使鹦鹉鱼形成习惯;可以只投喂一半的食物,逼迫他们出来觅食;和胆量大些的鱼混养,带动它们活动。鹦鹉鱼的领地意识很强,经常会看到它们同类之间在打架,增加饲养的数量就会减少打架的现象。由于性情活泼好动,鹦鹉还喜欢搬弄底沙。可与玛丽、珍珠、剑尾、丽丽。神仙鱼混养;可以和温和的大型鱼一起饲养。也可以从小就和体形小一些的罗汉混养,这是因为他们领地意识很强的缘故。加入青霉素、甲基蓝后也会使鹦鹉鱼体色变浅。增加光照、加强过滤、加厚滤材、加温到28度都是保持体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新换水时要注意保持水质的一致。发现鹦鹉鱼退色时可以喂增色饲料或虾肉 但经过人工染色的鹦鹉鱼在养殖一段时间后肯定都会退色,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换成红色灯管也能从视觉是弥补缺憾。

  常见疾病:肤霉病 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病原体 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 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首先,你的鱼有多大(多少公分长)?一般小点的鱼1条就够了,大点的最多喂3条(我是指每条鱼的食量)!

其次,虽然面包虫富有高蛋白,会让鱼长的很快!但从生长快速和健康成长两个角度来选的话,我想你会选择健康吧?!原因是面包虫毕竟有厚厚的外皮,还有坚硬的头和足,你每次喂食的时候不可能总把头和皮去掉再喂吧?所以,喂多了很容易造成鱼的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肠炎,不要小看肠炎,它会让你的宝贝鱼很快的死亡!

再次,面包虫比其他的鱼食好吃(对鱼来说),所以,不要总是喂这种食物,否则它们会很馋的!

第四,不管是什么鱼食也都不要多喂,每次投食让鱼吃5-6成饱就足够了,千万不要因为想让鱼快点长而喂到10成饱,那样,也许鱼长的快,但等鱼长大后就会浑身是毛病,你的鱼也养不了多久了,它们会接二连三的over!这和是拔苗助长的道理是一样的!

总之,给任何鱼类喂食都要掌握少食多餐的原则,勤换水(换少量),这样你的鱼会既漂亮又精神,它们会成为你家让你引以为豪的风景线!

希望你能采纳我的建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681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7
下一篇2024-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