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爱情片《乱世佳人》让人唏嘘,乱世的爱情是否值得珍惜?

战火爱情片《乱世佳人》让人唏嘘,乱世的爱情是否值得珍惜?,第1张

一从时代背景的变迁看郝思嘉性格的发展

通篇看来,郝思嘉仿佛是一个倔强,桀骜不驯,甚至堪称野蛮的女子。她有些时候不分好坏,不辨善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此,虽然郝思嘉魅力四射,她的一些所做作为却令人不耻甚至厌恶。然而,当我们把她人格的成长和变化放在南北战争的时代巨变的背景下,就会发现,郝思嘉的性格是随着生活和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的。作者密西尔把郝思嘉的个人命运融会到美国重大的历史变革中,表现了郝思嘉性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合乎逻辑的发展。

南北战争前夕,郝思嘉是一个任性而不谙世事的16岁的小姑娘,生活在远离尘嚣,粗犷而富有诗情画意的陶乐垦植场。她出身于富有的庄园主家庭,母亲有法兰西望族的血统,要求她恪守大家闺秀的传统。可她从小“偏偏喜欢跟田里的小黑炭和邻居家的男孩子玩,而且她会爬树,会扔石头,跟那些野孩子一模一样。”她的父亲是暴发的爱尔兰移民,他希望她能与临近的任何一个富家子弟结婚。可她敢于违抗父命,像北佬似的为恋爱而结婚,她还嘲笑父亲的政治观点迂腐。

南北战争爆发,郝思嘉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由少女变成**;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由**变成寡妇。她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束缚,从寡妇的茧子里咬出来。她不守妇道,不肯守节,俨然是“一个火热的叛徒”。战争期间,南方军节节败退,她因为对卫希礼的承诺,照顾着媚兰并帮助她顺利产下婴儿。并在白瑞德的帮助下,冒着生命的危险,带着她们回到了因为战争而变得一片荒凉的陶乐。

这时,经历了郝思嘉人生的转折点,战争带来的贫困和家庭创伤给了她沉重地打击,她突然发现原先受到万千宠爱的自己一下子被抛到了一个完全陌生和残酷的世界,她突然发现贫困原来是这么狰狞恐怖,她茫然无助并且手足无措。不是每个人都会面临郝思嘉同样的困境,没有遭遇过贫穷的人也许永远无法理解贫穷的真正滋味,所以也就无法理解为何有人要用出卖肉体或出卖灵魂这些方式来逃避它。当郝思嘉在荒芜的农田里疯狂地找寻食物并饥不择食的时候,当郝思嘉面对苍天发出呼告决不屈服于命运的时候,相信没有一个观众不会因她的坚强而动容。面对凄惨境遇,她没有气馁,没有退缩,她没有懦弱地接受一切,而是在沉默中爆发,坚决地向前迈进。曾经象孩童般天真无知的郝思嘉成熟了,以她自己的方式。

郝思嘉的性格里充盈的父亲一辈南方的种植园主的那种大气和粗犷,她好像并没有遗传自己母亲的一点性格――一个典型的矜持的为家族操劳一生的女性。在美国的那个时代,一个女人如果缺少了这些,就会被视为一个不合格的人,一个叛逆的人,一个为礼教不能容的人。但是,郝思嘉恰恰如此。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默默无闻,不会像其他的女性一样过完平凡的一生。所以她在失去家园的片刻绝望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对天发誓一定要度过难关。在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伺候他们的奴隶,她最终还是凭着自己的那股不肯低头的倔劲爬了起来,走到了社会的上层,得到了最初的金钱和地位。但同样的,由于在别人看来她过于锋芒毕露的性格,她所经历的艰难也是其他人无法想象的,无论是她的事业,还是她的爱情。郝思嘉具有那种不论在任何困境下都不放弃的精神,任何困难都不会打倒她。哪怕是除了塔拉什麽都没有了,只要站在那片红土上,也会有力量。

作者马格丽特·密西尔并没有一味给郝思嘉帖金,她同时也写出了郝思嘉肮脏的一面。就象白瑞德所说,她不择手段,有时候甚至像个卑鄙的流氓。她杀过人,抢别人的丈夫,直到巧取豪夺不过,我们应当看到,她并不是存心要做流氓,她从小也想象母亲那样曳着幽雅的长裙子,不住忙碌着替别人服务,以次博得别人的爱戴和尊敬,做一个上等女人。郝思嘉生逢乱世,她为了自身的安全而枪杀逃兵;她不杀人,别人就杀她。她深深知道“世界上惟有土地这东西是天长地久的!”她不抢妹妹的情人,就要失去陶乐;陶乐失去,十几口人赖以生存的条件就会丧失…郝思嘉经历过忧患,困苦,深知钱是生存的基础,所以,为了求生,只得把自尊,自傲,诚实,和气之类好礼貌好道德这些“无关重要的东西”抛开。她说:“等到我有了很多的钱,我也什么好人都会得做了,我也会规规矩矩起来了。”米歇尔曾说:“我的这本小说如果有主题的话,那就是生存。”郝思嘉的形象有力的体现了这种生存意识。她走出闺房,亲自经商,她的胆识、勇气和才干,不啻给上流社会扔了一颗炸弹。

郝思嘉,这个曾经是娇惯了的阔**,在1861-1873年短短的12年中,经历了战争的磨难,尝遍了生活的艰辛,终于成为一个干练的,事业上的强者。她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适应重建时期的社会需要,代表了新的资本主义南方。她的主导性格闪耀着坚韧不屈,才华出众,力挽颓势的光芒。而自私,卑劣,冷酷,狠毒等等,也是战争背景下,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在她身上烙下的印记。

二. 郝思嘉的爱情

虽然郝思嘉最终成为了事业上的强者,在恋爱婚姻上,她的命运却非常坎坷:她结婚三次,都无爱情可言,正当青春年华,却两次做了寡妇。第三个丈夫给她带来了财富和深情,又因为没有珍惜而失去。争强好胜的郝思嘉直到28岁孤身一人时才懂得人生的真谛。

郝思嘉的爱常常是错位的。她一直认为自己深爱的卫希礼,不仅碌碌无为,而且并不爱她;郝思嘉14岁那年,卫希礼从欧洲留学回来,卫希礼的朦胧的充满笑意的灰色的眼睛,像音乐似的声音,深沉的性格,对人淡淡的的不即不离的态度都使她着了迷。诗意的初恋往往刻骨铭心,影响终身,这就为郝思嘉执着追求卫希礼埋下了伏笔。她对卫希礼并不了解,惟其不了解,才有一种引起好奇的神秘性,就像一重没有锁也没有钥匙的门。郝思嘉“天真得像火,像风,像野生的东西”,她总是坦率地向卫希礼表白爱情,无所顾忌地一再要和他私奔。该怎么分析郝思嘉的的感情呢?她的内心似乎不能容忍半点怀疑,她不能刻意掩饰内心任何真实的想法,因为那对她意味着莫大的痛苦。正是由于这一点,从她确信自己爱上了卫希礼之后,不管周遭出现了如何的困扰,不管他们隔了多远的距离,甚至他已经娶她人为妻,她都不曾想过就此妥协和放弃。因为这在她看来,是背弃了自己,背弃了自己活着的理由。

所以,郝思嘉对白瑞德始终表现出一种出自内心的抗拒。她一直向往着向母亲一样做一个淑女,因此她才会被卫希里身上的绅士风度吸引,如果说她对艾希利的爱是热烈的、纯洁的、执着的,那么她对白瑞德的勾引则是源于占有,利用和操纵欲,尽管他们曾经约会过,曾经在炮声和战火中共同出生入死,尽管他们其实是如此的相象:一样的自私,一样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像白瑞德所说,“我们俩太像了,我们都是叛逆者,自私、狡猾、能把事情看透,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不虚伪。只要有利可图,可以不择手段,名誉是一文不值的。”然而,郝思嘉却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始终不知道自己内心的真正所爱。

由于郝思嘉对这段感情的长久漠视,也因为白瑞德不适当的冷嘲热讽和谨慎怯懦,这段真爱终因营养不良而日渐凋萎,回天乏力。是郝思嘉的盲目执着,也是他们彼此性格的缺陷共同导致了感情的破裂。郝思嘉争强、好胜,即使在爱情中也有很强的控制欲。而白瑞德则不能勇敢地表白爱情,用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对郝斯佳的表白会变成她手里的皮鞭,用来无情的抽打他。而这,其实也正是白瑞德对自己怯懦性格的掩饰之辞。女人需要男人的表白和许诺,哪怕是虚情假意的。白瑞德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与郝斯佳交往中,不断强调自己的独身主义,来掩盖对郝斯佳的真实感情。甚至结婚后,也妄想仅仅通过金钱、物欲的刺激来笼络郝斯佳的心。而这显然适得其反。于是在郝思嘉的眼中,她始终斗不过他,他总是那么冷静,那么深不可测,她永远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而在白瑞德的心里却是: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只有她不明白?影片结尾处,白瑞德久历人世沧桑后发自肺腑的叹息萦人心怀:他爱郝思嘉,最了解她的强处和缺点,然而,他在人生路上已走得太疲劳、太乏味了。他就像一个长跑运动员,在抵达终点的最后关头,却选择了放弃。而此时的郝思嘉却突然明白她丢掉的灵魂不是卫希礼,而是白瑞德,她才开始明白,瑞德才是她的真爱,才是与她心有灵犀的人,她苦苦追求冥想着的爱情,殊不知一生的真爱一直就在身边。面对白瑞德的离去,她想留住他,可又是那么地无可奈何、力不从心。盲目的追求虚幻的人,却不懂得珍惜真实的情感,郝思嘉的悲剧就在于此。假如白瑞德不曾离去,《飘》就不会成为经典。

总结

《乱世佳人》场景豪华、战争场面宏大逼真,人物性格鲜明强烈,人物心理刻画细腻而层次分明,加上大时代动乱背景对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烘托得宜,这部史诗般的巨著自始至终都能紧紧地控制着观众的情绪,随着剧中人的关系变化而起伏。

《飘》把美国人奋斗于逆境,追求个人独立、尊严、爱情,永远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郝思嘉,这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历经了情场失意、内乱战火、家园重建、爱女夭折、丈夫出走等一连串巨大的困难和挫折,却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从不胆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中。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不管怎样,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这是郝思嘉留给读者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耐人回味的话,这句话总结了她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是她乐观自强人生的最好表白,也是她对命运的生生不息的诠释。

自从《甄嬛传》的播出火了,各种标榜大女主的电视剧就多了起来,随便数数就有以下这些:《芈月传》、《武媚娘传奇》、《锦绣未央》、《陆贞传奇》、《大唐荣耀》、《楚乔传》、《那时花开月正圆》……

可是随着剧数目的增多,好评却不见增多,吐槽倒是越来越多了。因为这些所谓的大女主,不过是戴着各种面具的玛丽苏、白莲花、傻白甜黑化史罢了。

一直搞不懂这里面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大女主戏里,总是各种姐妹反目?各种好人黑化?各种为了男人勾心斗角?表面演的是大女主,实际上还是离不开男人。

直到最近我重新看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然后把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重温了一遍,才终于找到了这里面的原因。

1、女主不是玛丽苏也不是傻白甜,天生就不完美

《飘》的故事始于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女主角郝思嘉是南方大种植园塔拉的大**,她的家庭非常富有,养了100多个黑奴,也非常幸福,父亲慈爱精明,母亲善良高贵。

十七岁的思嘉漂亮又聪明,她总是充满热情和活力,她是全县最受男性欢迎的**,野餐、下午茶、舞会、与男友们调情构成了她全部的生活。

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来看,她的性格不完美,表面保持着淑女的做派,骨子里却充满了叛逆。她出身名门,但不爱读书,只精于计算;她很肤浅,听不懂也讨厌听别人讨论高深的话题;她非常自私,喜欢的裙子绝对不会借给别人,就算是自己的妹妹也不行;她十分不受女性朋友的欢迎,因为她总是轻而易举就“勾引”走了别人的“男朋友”。

思嘉就是这样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人,从来就不是傻白甜,也不是白莲花,她仿佛一生下来就清楚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她也没有变成更坏的人,从开始到结尾,始终没有所谓的“黑化”,只有一步一步的成长和成熟。

战争爆发前,思嘉的世界里最大的痛苦,是她心爱的卫希礼要跟韩媚兰结婚了。她表白卫希礼失败的时候,不是泪流满面,而是狠狠骂了对方一顿,还砸碎了一个花瓶。

战争爆发后,思嘉的世界里最大的痛苦,是塔拉家园的破败。当她冒着炮火回到塔拉,迎接她的却是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痴呆,以及全家在饥饿贫困中的挣扎。但这一切没有摧毁郝思嘉的意志,从此她舍弃了**的做派,变成一家之主,通过各种努力,在战后重建塔拉,始终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和家人。

《飘》之所以是真正的大女主,而不是玛丽苏,精彩之处不在于描述思嘉这种行为的正义和伟大,也不重点歌颂她的无私和牺牲,反而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思嘉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复杂。

譬如她发誓说只要不再挨饿,让她去杀人都可以,“什么名声?见鬼去吧!”。

譬如她为了还清塔拉300美元的税款,“抢走了”妹妹的男友弗兰克。

譬如她跟弗兰克结婚后,马上夺走他锯木厂的经营权,成为亚特兰大唯一一个像男人一样做生意的女人。

譬如她为了赚钱,可以不顾战争的仇恨去跟北方佬拉关系做生意。

譬如她为了高额利润,选择雇佣廉价的囚犯,而不在意别人议论她不讲道义。

譬如她三番两次的向卫希礼表白,从不顾媚兰和白瑞德的感受。

可这才是真实的思嘉啊,怎么可能有一夜长大或者一朝变坏/变好的人呢?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人性如此复杂,正所谓泰山易改本性难移,思嘉因为家园的破败,奋而去保护它,这符合她要强和倔强的个性,而她的精明、任性和自私也永远流淌在她的血液里。当然她是有底线的,首先,她与卫希礼没有发生实质意义上的出轨,其次,她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唯一杀过的人,也是出于自卫枪杀了一个企图抢劫偷盗的北方逃兵。

思嘉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人,从来就不完美,既不是傻白甜,也不是白莲花,更没有变成腹黑女,她只是永远不放弃、永远充满斗志的郝思嘉。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就是她最重要的人生信条。

不像甄嬛,为了复仇,不像武媚娘,为了夺取皇权,不像沈珍珠,为了守卫家国,不像周莹,兴旺了家族寂寞了自己。

郝思嘉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能更自在、更富裕的生活。说白了,她就是为自己而活。这样的女主,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因为她爱自己,也爱塔拉这座精神家园,她坚持的人生信念从来没变过。

这样大女主,即使你讨厌她,也会被她感动。

2、没有反目的姐妹,只有越来越真挚的友谊

《飘》除了郝思嘉,还有一个同样强大的女性,那就是韩媚兰。

韩媚兰是卫希礼的表妹,也是卫希礼的妻子,所以她和郝思嘉,原本属于情敌的关系。当然,媚兰从来不知道也不相信思嘉与卫希礼有暧昧的关系。

媚兰是男主角白瑞德口中最完美的女性——高贵、优雅、善良、勇敢、顽强,最可贵的一点是,她拥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坦率。

白瑞德说,自己最看不起南方女人的虚伪,因为她们总是伪装出一副高贵优雅善良的外表,但只是为了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装”出来的,但媚兰不是,她是唯一一个里外一致的真实女子,她就是善良、坚毅本身。

思嘉对媚兰的感情,一开始是情敌的心态,因为她打心底瞧不起这个长相普通、身材瘦小、性格温顺、毫无个性的女人。但到了尾声,媚兰因流产去世,思嘉才恍然大悟,这么多年来,始终给她无条件的鼓励和支持的人,那个最懂她的真心朋友,唯有媚兰一个。

战乱中,平日里胆小羞涩的媚兰,始终不曾抱怨过,在种植园的劳作中,身体虚弱的媚兰总是主动承担更多工作,在思嘉杀死北方逃兵的时候,媚兰表现得比她更冷静和镇定。战后,即使所有的老朋友都说思嘉是个坏女人,即使有人告诉她思嘉和卫希礼有“一腿”,她总是无条件的相信她,宁可与众人反脸也要为思嘉辩护。

思嘉一直轻视媚兰,口口声声说不喜欢她,可是在所有人忙着逃难的时候,只有思嘉留下来并且亲自给媚兰接生。逃难中,明明知道媚兰是个累赘仍然一路带着她逃回塔拉。思嘉并没有像她自己口中所说,没有真正的背叛过媚兰,也没有伤害过她,更没有放弃过她。

直到媚兰去世,思嘉才在痛苦中明白自己有多么爱她,因为媚兰,早已经替代了母亲在她心中那个精神支柱的位置。她们俩一个叛逆,一个传统,但两人对生活都是永不放弃的态度,都有着坚定的人生信念,有着对明天的永恒盼望。

这种姐妹关系,完全不像如今大女主戏的套路,她们不是从姐妹反目成仇人,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越发知心,越发情深,最后成为真正的姐妹。

3、不管我有多爱你,也决不会丢掉我自己

郝思嘉经历了三次婚姻。用白瑞德的话来说,她第一次嫁给了小孩子,第二次嫁给了老头子,第三次才是嫁给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一方面,可见思嘉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她追求真爱(卫希礼)不得之后,就把婚姻当成了“手段”。第一次嫁给查理,是为了挽回被卫希礼拒绝而丢失的颜面,第二次嫁给弗兰克,纯粹是为了三百美元缴清塔拉的税款,第三次嫁给白瑞德,是为了更加富足和安稳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思嘉是个理性而独立的女人。嫁给弗兰克,表面看是为了“钱”,这本该唾弃,但她不是为了婚后能当个慵懒的富太太,而是借款买下锯木厂,不顾周遭冷嘲热讽亲自经营。嫁给白瑞德,思嘉明明已有足够的财富,但她始终不放弃锯木厂的生意,不甘沦为“安分守己”的家庭妇女。这是让瑞德头疼绝望之处,也是让他甘愿一次又一次为思嘉牺牲奉献的关键。

当她冲动的表白卫希礼,说可以为了他放弃一切的时候,卫希礼回答:其实你爱塔拉的红土地胜过一切。

物质对郝思嘉的吸引力,让她显得十分庸俗肤浅,但白瑞德从中发现她的机智、坦率、勇敢和神秘。

“她的反应却全是男性化的。尽管她的面颊绯红,酒窝盈盈,笑容很美,可她说话做事却像个男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像个男人一样走捷径,力求得到它,而不像女人那样经常采取隐蔽、迂回的路线。”

在那个社会环境中,思嘉是绝无仅有的奇女子,她善于利用男人,但从不依赖男人,她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是男性化的,同时又擅长用女性的优势来让事情成功。

《那时花开月正圆》中周莹的性格与思嘉有点相似,都有精明的头脑和经商的天赋,但周莹跳脱不出爱人带给她的美好情感回忆中,她始终没为自己活过,所以她的成功总是伴随着寂寞和孤独。而且,要不是她身边的F4男团给她提供的各种帮助,她估计也活不过一集。

至于其他的大女主剧,鲜有不靠男人的上位的,要么为了男人变成公主复仇记,要么为了抢男人而姐妹反目,要么就是没了男人就去寻短见的……对比一下《飘》的情节,就会知道现在的大女主剧为什么会被吐槽了。

如果说郝思嘉有什么问题,那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未能早早看透自己的感情。她通过三次失败的婚姻,才终于看清自己最在乎的爱人是瑞德。才发现这么多年来,是自己自制了一件理想爱情的衣裳套在卫希礼身上,其实她根本不懂也不爱这个人。等她终于明白过来,瑞德已经绝望离开,思嘉为之痛苦崩溃,但塔拉的红土地让她很快重燃希望的火花,她信心满满的相信一定可以挽回爱情。

思嘉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这种生活的热情,就是因为她从来都没有在爱情中失去自我,一直都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她永远都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所以对她而言,世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失败和绝望。

不管我有多爱你,我也决不会丢掉我自己。现在的大女主戏,如果女主能保持郝思嘉这样一种爱人的心态,也许才真的能担起女强人这样的称号吧。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小说《飘》自1936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飘》读书笔记5篇,欢迎借鉴参考。

 《飘》读书笔记一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提到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被无数的历史事实千百遍的证实过。有的国家甚至为漠视这一法则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而对这一法则极端重视的人或者国家往往从中受益无穷。

 即使这一黄金法则看起来如此的牢不可破,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读书无用论曾一度甚嚣尘上。尤其是在中国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内,在目睹了这一时期的种种令人不快甚至令人愤慨的事之后,读书无用论者似乎为其论调找到了更为坚实的现实基础,于是他们宁愿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与电视和电脑屏幕瞪眼上,舍不得一丝的时间品味经典文学作品,还乐此不疲的嘲笑读书者的学究气,以为把青春浪费在过时的所谓的经典上就像嚼蜡一样毫无趣味且没用处。

 我丝毫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因为我知道当他们阅读并理解一部经典的名著时,他们不仅会对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嗤之以鼻,而且会成为一个坚定的读书者,并相信读书使人明智的正确性。而《飘》就是这样一部有如此力量的作品。

 《飘》又名《乱世佳人》,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夫人的心血的凝结。米切尔夫人一生只写过这一部作品,而正是这部作品成为了传世经典。我相信一个人用一生去书写的一部巨著是无论如何也是值得一个人花几天时间去品读的,更何况是如此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读完此书,你在感叹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余,定会有读书使人明智之感。

 《飘》读书笔记二

 一个自由,开放,大胆,有创新,且敢爱敢恨的女主人公思嘉让我肃然起敬,留连于书中的故事,忘返于她的命运。关于她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深陶醉。一口气读完了作品,总期待好的结局,但结果让人遗憾。瑞德走了,她的精神支柱没了,也许她会崩溃,她会颓废,从此一蹶不振,但她没有,她要找回她的瑞德,她要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因为她有着爱尔兰人的倔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我桐信,她的这份执着,悔悟会让她如愿以偿,瑞德会重新回到她身边,爱情终归找到归宿,灵魂会得到安慰,一颗受伤的心总会被时间抚平。

 思嘉,媚兰,艾希礼,瑞德这几个人物的故事演绎了一场有缺憾的爱情故事。一个对爱执着,敢于冲破世俗的女人用她的一生深爱着艾希礼,但阴差阳错,艾希礼最终娶了媚兰,到媦兰垂死之怀,两人才明白,原来他们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美梦,他们活在梦中,梦醒了,才知道彼此的真爱。艾希礼爱的是媚兰,而思嘉一直不愿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她深爱着瑞德,她却一直在伤害他,伤的太深。当她明的这一切的时候,都晚了,瑞德离她而去,只留下她独自一人承受爱的煎熬。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她是一个勇敢,独立的人,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强大的,战争没有压倒她,生活的重担没有摧跨她,她用她的坚强战胜了生活,展现在她面前的是一片美好的生活。但战争,贫穷却给她的心灵造成了很大伤害,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始终缠绕着她,梦中她孤独,害怕,而这只有瑞德知道,一个真正懂她,爱她的人。在别人眼中,她高傲,冷漠,脾气坏,心肠恶毒,待人苛刻,其实她是善良的。

 这样一个女人,她的内心是强大的,她始终相信明天又是崭新的,美好的一天,她从没有对生活绝望过,正是她的这一种精神,吸引着我,我也要做这样一个人,内心强大,充满希望,迎接挑战,生活才会向你露出笑脸。

 《飘》读书笔记三

 哪怕一种最坚贞不渝的爱也会消磨掉。我的爱已消磨殆尽了。——瑞德

 千百年来,爱是什么即使是哲人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爱是有定义的,就像数学公式那样,那么,世间的痴男怨女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对于思嘉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的。她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拼命让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第一个爱上的是阿希礼,可阿希礼却不要她。就像瑞德说的,阿希礼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只会撞得一鼻子灰。思嘉不了解阿希礼,所以她爱他,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他,而当她认清他时,她再也不爱他了。

 思嘉是个矛盾体,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他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isanotherday。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isanother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和斗志,永远不会放弃,不会绝望。

 思嘉真正爱的是瑞德。瑞德在他们婚后,一次又一次给她机会,而她就像瑞德所说的,像一个顽固的小孩,固执得可爱。他爱思嘉,但他更了解思嘉,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思嘉却总是利用别人对她的爱来转化成鞭子,一下下鞭打爱她的人,也从来不曾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重复去尝试,他累了。最终,把他对她的爱消磨殆尽。她悔悟得太晚了。他的心,已死。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就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破碎的东西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样了。

 是谁将思嘉从守寡的抑郁中拽拖出来是谁一而再再而三地纵容着思嘉的娇纵和无理取闹是谁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从容淡定地摆平一切。瑞德那么耐心地等待着思嘉长大,而思嘉却那么无知愚蠢地等待着希礼长大。金钱不曾让瑞德失望,而思嘉却让瑞德绝望了。

 我不知道,一个在最后才明白自己是深爱着那个一直深爱着她的人,而那个人却决定永远离开她时,那会是怎样一种心情无助、迷茫、痛苦、后悔亦或是心碎无论如何,那种感觉肯定是不好受的!

 这本书无声的诉说讲尽世界的多姿,人生的美好,人心的丑陋,世俗的不堪,那样真实,又那样梦幻。随风而逝,也许说的是岁月,也许说的是性命。《飘》完美的表达了作者的想法,思嘉就像一片落叶,乘着一阵阵风,却抓不住任何东西。

 《飘》读书笔记四

 第一次接触《飘》是在一个不经意的下午。应该是四月天,阳光很好,随意地拿起了一本书,开启了一场梦的邂逅。

 《飘》是以美国内战为背景所作的小说,主要讲述的郝思嘉从少女蜕变成一个女人的故事。虽然是以战争为背景,但本书作者米切尔没有过多的写一些战争上的策略或是一些特别悲壮的场景。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飘》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的崇敬心理对战争的全员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历程 以战争让我们认识女主角郝思嘉的一些内心。所以,本书中,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十分详细且精彩。

 自从《飘》诞生开始,外界对于郝思嘉的评论褒贬不一。美国诗人毕晓普说她“吝啬迷信,自私自利毫不足取”准确地把郝思嘉为人鄙视的一面作了精确的描述,但在这纷繁的社会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单一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对于我来说,郝思嘉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个女主角,没有之一。郝思嘉她有一股叛逆的性子,她依赖她的母亲,同时也对她母亲及嬷嬷的教育表示反抗;她喜欢着卫希礼,为了他与父亲交流,被驳回后依旧跟随内心的想法,在宣布卫希礼的婚事那天大胆的与其表白;她不喜欢放弃,性子很倔,和他的爸爸一样,自己认定的事尽全力做;但实际上她心也很好,很善良,在北方的兵进攻亚特兰大的时候,她坚持带着媚兰和白蝶**一起逃走,如果说带着自己的“情敌”媚兰是因为自己中意之人的拜托,那么她带着白蝶**纯粹是因为良心的不忍。喜欢郝思嘉,或许因为她的直爽,纯粹,坚持,执着,乐观,面对现实,不畏困难的精神;又或许,不因为什么,只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与郝思嘉总有那些这些的相似。

 在《飘》中,郝思嘉的感情线路一直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有人说《飘》主要写的是郝思嘉与白瑞典的恩爱纠葛,但我觉得说是郝思嘉的蜕变史会更准确,虽然在全书的最后,她承认要重新追回白瑞典,但在开头,她是对白瑞典没有什么好感的。如果说,仅仅突出了这个,也忽视了塔拉,卫希礼,媚兰等一系列在郝思嘉生命陪她成长,不可缺少的人。

 “她从未真正理解过她所爱的那两个男人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她把两个人都失去了。”作者米切尔评论郝思嘉的感情,其实,郝思嘉不爱读书,她不懂满腹经纶的卫希礼,但她崇敬他,觉得她非常的厉害,渐渐产生了好感;对于白瑞德,一个撞破了她与卫希礼秘密告白,又在内战中“无恶不作”一直保护她的那个人,也渐渐地对他由恶意转为了喜爱,只是她一直不知罢了。在文末,她终于意识到了这段感情,并发挥了她的特点,执着,永不放弃,毕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飘》的英文名字是“Gone with the Wind”,意为“随风而去”,主角的故乡随风而去,美国的南方的奴隶制随风而去,主人公的至亲随风而去,至爱亦随风而去似乎一切都很悲伤。但在这悲情的笼罩下,郝思嘉的乐观成了亮点。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明天”蕴含希望与绝望,但也无论如何,“今天是最糟的一天了,明天不可能比今天还糟了”当你看到这种话的时候,虽然知道,应该是假的,但你的嘴角还是会不自禁的上扬。为什么我想,它就是郝思嘉的力量。

 所以,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定要想起《Gone with the Wind》,想起郝思嘉,让烦恼gone with the wind!

 《飘》读书笔记五

 小说中的主人公郝思嘉总是追求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她对于一切好奇的都想知道都想得到。对卫希礼的追求对卫希礼的爱就属这种情况。在希礼身上有着一种思嘉思佳所不了解的东西,这种神秘性引起了她的好奇心,也就足以使她的对他的爱更加深切。

 希礼喜欢制造种种颜色鲜明的梦让自己在梦的世界里活动,他不愿回到现实中来,对人生冷眼相待,不乐观也不悲观,在现实中感到不耐烦的时候,便耸耸肩向他的音乐、书本里去躲避。现实中的希礼是懦弱的无能的,就像瑞德说的,卫希礼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即使他在战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这场战争将夺取他赖以生存庄严与辉煌的生活,可他却不曾试图改变它。既无力于改变,那就选择逃避,于是他选择媚兰作为他和旧时代联系最后的精神依托,直到随着媚兰而去才崩溃于瞬间所以对希礼,与其指责不如同情。

 思嘉眼中希礼有一道神秘的光圈围绕着,为此思嘉必须得到他。思嘉的厌恶分明,立场坚定,只要让她明白了或者要做的事,她可以不择手段的去争取,作者在向我们毫无保留的展现她的贪婪、自私、虚荣以及她的暴躁与率真,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去对她的这些与生俱来的本性说三道四,让人觉得可悲的是思嘉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仅仅是光环是梦幻。当思嘉认清他时,认清她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仅仅是虚幻是光环时,她却失去了瑞德的爱!可惜的还是思嘉,因为她的简单率真,为此付出了她此生最高昂的代价!

 瑞德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思嘉,但他更了解思嘉,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 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思嘉十几年不变。他想保护思嘉,宠爱思嘉,照料思嘉,让她事事称心,而思嘉却拒绝了。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思嘉,被卫希礼,被思嘉愚蠢的固执磨光的。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的心,死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没有勇气再去尝试,最后,他绝望了!

 思嘉和媚兰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思嘉对媚兰的言行举止都看不惯,而媚兰却在任何场合下处处维护着思嘉。思嘉为了丢去黑纱竟在一个支持战争的舞会上与白瑞德跳起舞来,这种行为在当时真算是把一个上等女人的名誉给丢尽了,于是周围一切人的议论、指责一起向思嘉压来,这时只有媚兰为思嘉辩护,当一个北佬兵来到陶乐抢劫时,思嘉凭着她一时的冲动,将北佬兵击毙在血泊中,她顿觉害怕了,又是媚兰的无声支助给了思嘉勇气,然而这一切改变不了思嘉对媚兰的反感,直到媚兰将要去世之时思嘉突然醒悟了过去的几年里她的确是依靠着媚兰给予的力量闯过来的。思嘉是爱媚兰的,需要媚兰的。这时思嘉知道她一向依靠媚兰并不亚于依靠她自己,媚兰是她的刀、她的盾、她的安慰和她的精力。然而知道这一切为时已晚,她已永远失去了媚兰。

 这就是小说中可悲的思嘉,她无法把握、珍惜眼前的幸福,无论是瑞德的爱还是的媚兰友情,她用一生的精力和情感去追求一个光环,最后留下的是永远的痛苦永远的悔恨,一切都随风飘逝。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像思嘉这种情形呢我们身边已经拥有的幸福爱情、友情、亲情我们是否用心去体会了不然的话我们是否也会像思嘉那样留下永远的遗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680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7
下一篇2024-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