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玉为什么不能带?

金丝玉为什么不能带?,第1张

1、金丝玉的确不适合人佩戴,因为金丝玉有的时候都是比较大块的,所以一般都是做成玉石雕刻,做成手串什么的话,那就非常非常划不来了,所以不适合人戴。

2、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金丝玉一般雕刻都比较的麻烦,所以雕刻过的都比较贵,但是雕刻的内容都不一样的,如果没有看清楚雕刻的内容就随便送人的话,那就麻烦了。如果送错了,那寓意就错了,不仅仅丢人了还破坏了气氛,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所以千万不能乱送。

3、在古代,那个时候的金丝玉并不是做为饰品或是是玉石来观赏用的,而是古时候老百姓用于镇灾消灾的,由于金丝玉的问世是汲取日月精华,是最当然的存有,也是集天地灵气为一身的宝贝,因而古代人全是用金丝玉来做为证物配戴,为此来做到驱邪去除恶运的实际效果。

金丝玉的保养:

1、金丝玉勿与硬物撞碰。新疆金丝玉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玉石内部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金丝玉的完美性和新疆金丝玉玉雕的收藏价值。

2、尽可能避免金丝玉沾染灰尘、油污。金丝玉玉雕件表面如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金丝玉如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玉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对于严重污染的高档金丝玉和极品宝石光可到生产、清洁玉器的专业公司用专业的超声波清洗保养。

3、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金丝玉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度。尤其是精品金丝玉或和田白玉更忌汗和油脂,金丝玉首饰佩戴之后要用柔弱的布擦净。

金丝玉鉴别的四个方法分别是:光泽、透明度、颜色、硬度。

1、金丝玉的光泽:金丝玉按光泽可分为七种,即玻璃光泽、金刚光泽、油脂光泽、树脂光泽、珍珠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玉石平整表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称为玉石的光泽。玉石光泽是由其化学组成及晶体结构决定的,是玉石化学组成及晶体结构差异的宏观表现,是玉石的固有属性。一般而言,具有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的金丝玉为极品。

2、金丝玉的透明度:按透明度,金丝玉可分为五级:透明、半透明、尚透明、微透明、不透明。透明度和光泽,同样都取决于玉石的化学组成与内部结构,与玉石晶体的颗粒大小和集合方式有关,还与所含杂质、包裹体、气泡、裂隙等的种类及数量有关。透明度是相对的,与玉石的厚薄密切相关,自然界中没有绝对透明的玉石,也没有绝对不透明的玉石。

3、金丝玉的颜色:按颜色,金丝玉可分为18种,即:艳红、桃花红、鸡血红、枣红、紫红、橙黄、姜黄、土黄、鹅肝黄、雪白、青白、浅灰、深灰、墨黑、橄榄绿、浅绿、浅蓝、无色。不同人的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红色,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喜欢黑色。颜色的纯正度和均匀度越高,金丝玉品质就越好。

4、金丝玉的硬度:金丝玉的硬度大部分在65-7之间,少部分在5-65之间,极少部分在7-78之间。硬度越高,抛光性越好,耐久性也越好。纯净度严重影响金丝玉的品质,杂质和水线,使金丝玉品质大打折扣,其价值大减。裂纹的存在是金丝玉的致命缺点。无杂质、无水线、无裂纹的红宝石光是金丝玉的极品。

金丝玉的介绍:

金丝玉(石英岩)是产于中国古丝绸之路新疆的阶地、戈壁滩、沙漠等地域的石英质玉石品种,以黄,红,白色为主,并有其他渐变色,其中红色数量极其稀少,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其中“宝石光”为金丝玉里面的极品,且绝大部分为小原石籽料,数量稀少,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金丝玉主要产于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的次生矿床中,经雕刻后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是我国独有的品种,新疆“金丝玉”具备宝石共有的高贵品质。2013年10月10日新疆金丝玉地方标准正式发布。2014年7月新疆克拉玛依市被命名为“中国金丝玉之城”。2016年5月6日,金丝玉正式通过国家规定的玉石标准,并有了一个学术名称“石英岩玉”。

以上内容参考-金丝玉

关于少数金丝玉会出现“褪色”现象的问题,经研究测试:金丝玉的**、白色、清白色是由低价铁离子(二价)致色而成的,金丝玉的橙**、红**、红色是由铁元素的最终稳定产物——氧化状态下的氢氧化铁、氧化铁的高价(三价)铁离子致色的。所以,金丝玉和人类一样同处在富氧的、有一定温度的稳定环境下,只要不受火燎、烧烤、蒸煮、暴晒和酸腐,就不会再有什么褪色现象。

我们可从生活经验中普遍看到这样的现象和规律:同样的一张纸、一块布、一块石头,潮湿了色就变深(微孔隙的粗糙面被水分子填平。而是光线无散射而色深),干燥时色就变浅(微孔隙的粗糙面使光线发生干扰散射则色变浅)。这就是普通的“干色玉料”,由于微颗粒间的微孔隙。微裂隙出现“脱水换气、光线散射”现象而导致“褪色”的根本原因。

经多次观察实验得知:氧化铁的致色离子,存在于隐晶质石英的微孔隙的吸附水中,当结构细密而又发育有后期次生“枝状超微晶”石英的高档金丝玉中,不存在褪色及起绵问题。

在某些水红色“嫩色深坑山料”中,出现褪色的几率要比“老坑料”高一些;原因是生成于地下较深处的避光、缺氧、含地下水、受压环境下的深坑矿脉,一旦脱离了原有的生成环境,来到强光、富氧、湿润或干燥、常温常压的新环境,就必然会发生“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深坑聊由此出现一些褪色或脱水褪色现象也就不足为奇啦!

接近地表环境生成的“籽料”,由于籽料不但经历了水和溶液的长期侵润、充分氧化、自然优化,而且从生成到采挖,再到加工使用,前后不存在环境的明显变化,所以各项特性稳定,也就是必然的了。

金丝玉的褪色现象与金丝玉的玉料品质等级有关,籽料及优质的山流水、优质的山料,一般不会存在褪色问题,即便偶有轻微褪色,其实也只是因为脱水所表现出的假象,一经保养就可以恢复!

金丝玉是由铁元素的最终稳定产物——氧化状态下的氧化铁离子所致色的,多数的褪色只是“脱水换气”现象,导致光线产生散射后致使色度变浅而造成的一种感官上的变浅褪色。

金丝玉的保养方法:

其实我们对于金丝玉的产品的保养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按保养其他玉石制品的一般方法佩戴和保养就可以了。金丝玉的保养应注意“五防、二养”。

五防: 不要与强酸、强碱接触(以免褪色和受腐蚀),不要用火烧(以免变色和脱水起绵),不要摔和敲(以免使空薄或纤细的部位受损),也最好不要放在太阳长期暴晒的地方(以免脱水褪色和变色),特别要避开油烟和灰尘(以免集灰纳垢、污染玉质)。

二养: 人养:凡是金丝玉的高档精工饰品,因其质地温润细腻,勿需擦油、打蜡,只要经常把玩、抚摸、以玩赏者的手、脸、臂及胸、膝的皮肤反复摩挲,取得人体汗、脂的长期滋润而更加晶莹、水灵;而且越经常佩戴就越显的温润迷人;特别是体态较风韵,皮肤柔润者,“人养”的效果更显著、更永恒。

油养:为应用的最广的方法,但必须用无色无味清澈如水的优质婴儿润肤油;其他的如硅油、缝纫机油、发油、植物油等都不能用;油养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功到为止,必要时可延长油养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619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3
下一篇2024-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