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朗读者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朗读者观后感1
我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一定会坚持的,比如写博,比如读书,比如看《朗读者》。
由董卿担任制作人并主持的大型人文类节目《朗读者》开播已有四期,观众好评如潮,这档节目唤醒了不少人对文字的喜爱,对朗读的喜爱。《朗读者》每期的主题都充满暖意,朗读者分享的故事都令人感动。
《朗读者》第四期的主题词是“礼物”。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读了都唇齿生香。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爱的养育,历经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
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是那么温馨而有诗意——“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一个色彩各异,却同样充满情感的礼物”。
在这期节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虽然他已经在五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所播种下的一颗善的种子,是留给这个世界所有孩子的最好的一份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我想:已故的赵家和教授,你在天国一定也备受尊重,你的善良与大爱也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节目现场为您虚着的座位就是最好的例证。
李亚鹏说女儿李嫣是上帝给他的最好礼物,他朗诵的朱自清的《背影》是他送给已故父亲的礼物。
朗读者观后感2我的印象中,电视黄金档不是播放电视连续剧,就是播放综艺文艺节目,《朗读者》是一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怎么会在央视一台黄金档时间播出?我带着这个疑惑,怀着好奇心,观看了已经播出的《朗读者》1—3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满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为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它还被微信的各个公众号大肆宣传!
这档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遇见”、“陪伴”、“选择”。第一期的“遇见”,既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让我们遇见了《朗读者》这档节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让人感到了各种温暖;第三期的“选择”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是由各种选择组成的。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轨迹就会把你带向光明的未来。
来参加节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国际医生蒋励,她遇见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们;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他的父母改变了一生……
愿更多的人看到这档节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了解更多的好书!
2月18日,《朗读者》开播,董卿自己任制作人、导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动人的是那些朗读者背后的真实情感故事,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朗读者》能够在黄金档播出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且现在我们正是需要这种拥有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能让人感到精神振奋的节目。
朗读者观后感3昨日,央视《朗读者》节目成都第一站来到成都市图书馆。朗读亭一登陆成图,便点燃了无数朗读者的热情。据《朗读者》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介绍,上午10点,朗读亭刚一开放使用,成都市民们就已经在朗读亭外排起了长队。“单单是一上午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有大约40人进行了朗读。截止到下午6点结束时,有近百名市民参与了朗读。成都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朗读热情令人印象深刻。”
记者翻阅了节目组的记录,朗读内容从诗歌、散文到小说等,丰富多彩。而朗读者主要是想把朗读献给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
在朗读亭外,记者遇到了刚刚朗读完的两个女生。屈依林和余雨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大二的学生,她俩告诉记者,平时二人就是《朗读者》的粉丝,前一天看到网上的宣传,就毫不犹豫地决定过来参加朗读。“节目组要求进去朗读时不能带电子设备,所以我在学校就抄好了朗读的内容。”屈依林将自己手抄的三毛的诗《如果有来生》向记者展示,并介绍说,“三毛是我最喜欢的诗人,能朗读她的诗,也是圆了我的心愿。”
“一进去,我就自我介绍,进行朗读。在亭子里的时间过得好快,我现在还特别激动。”余雨薇说,“成都将朗读亭引进到我们身边,老人、小孩,学生、上班族都能体验朗读的快乐。”
朗读者观后感4第一期节目,文化含量满满,令人目不暇接,而参与朗读的人采用了“星素结合”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全明星阵容,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明星已经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很难或者说比较难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而在普通人或者说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的一些人生的经历和感悟。所以坚定地采用了星素结合的这样一种方式。现在看来还是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像这一期里面鲜花山谷那对夫妇,就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一种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普通夫妻,还能够有如此真挚、美好、单纯的一种生活,给我们大家都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董卿解释。
今年春节档,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成为文化类节目中的一个爆款。《朗读者》随后跟进,这是否意味着文化类节目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呢董卿回答道,“其实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因为是《中国诗词大会》或者《朗读者》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今天中国文化类的节目就开始大火或者说真的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但是文化类的节目真的是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设计。”
那么,文化类节目的突围之路在哪里董卿认为:“我觉得首先还是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的一个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类的一种共鸣,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一种认知和最温柔的记忆。”
朗读者观后感5著名作家曹文轩作为“告别”主题这一期的嘉宾,将他和父亲的真实经历融入到了自己的思想和笔触中。在他朗读半自传式的作品《草房子》时,虽然文中没有明显地提及告别,但从这个他根据自身经历改编的故事里,观众分明感受到了告别在他的生命里留下的痕迹。
十四岁那年,曹文轩得了病。在得知自己可能要离开世界时,他在脑海里描绘了无数次和家人告别的场景,那时会有多么难过。在生病的那段时间,父亲背着曹文轩四处求医,终于在一个权威的医生的诊断下,确诊所谓的“绝症”只是淋巴结核,一切都会好起来,父亲当场又是泪流满面。这是他人生中一次“虚拟的告别”,让曹文轩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死,理解了爱。
然而他与父亲“真实的告别”,并没有提前想象,就那样来了。那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通家人的电话,从电话里得知父亲突发心脏病,想与他说说话。父亲用微弱的声音叮嘱他: “我会好起来的,你不急着往家赶,你写你的东西。”又过了半个小时,曹文轩拉开门正要回家,接到了电话。那边一片哭声:“爸爸他走了。”“人家都说,文轩是个大孝子”这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这一次“真实的告别”让他痛彻心扉。
父亲的离去并不是分别,而是诀别。那些真正让人难过的,不是告别,而是来不及的告别。曹文轩说:“文学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节目播出后,有网友留言道,“这一期的主题击中我的泪点,趁亲人还在,好好尽孝,珍惜眼前人”、“曹文轩老师代表了我的青春年华。《朗读者》是一个能让人找回感人记忆的节目。”
朗读者观后感6在近期“选择”为主题的节目中,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朗诵了写给儿子麦恩的家书。这封信被观众和网友称作“20xx最美家书”。曾经叛逆的麦家,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像麦家这样,在朗读之前分享过往故事,并深深打动观众的,还有很多很多。第一期节目第一位朗读嘉宾濮存昕,在节目中便自曝小时候曾患过小儿麻痹症,被同学起外号叫“濮瘸子”。濮存昕之所以要自揭“伤疤”,自然也与要朗读的内容有关——他要把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师》,朗读给帮他做了整形手术,使“濮瘸子”的命运得以改变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荣国威大夫。而《宗月大师》所描写的,也是老舍生命中遇到贵人相助的事情。
有人认为《朗读者》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无论是演员徐静蕾讲她奶奶疼她爱她的平凡故事,还是96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讲他年轻时暗恋过才女林徽因的“独家趣闻”等等,均以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观众,也带给了观众无限的思考。很多观众把聆听嘉宾讲故事,作为一件很有乐趣、很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看《星光大道》之类的选秀节目时,听到选手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及故事,很多观众总会被感染和打动,忍不住热泪盈眶;就像音乐选秀类栏目,总是需要一些听完歌感动到落泪的观众,这种情景交融的场面及其效果,已经成为节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朗读者观后感7曾几何时,提起文化类综艺,总是会给人以“小众”的印象。一些节目即便质量不差也难以引发全民热潮。然而近几个月来,央视《朗读者》却凭借强势的表现颠覆了大家的想象。从“遇见”到“陪伴”及至“眼泪”“第一次”……十一期不同主题的朗读为观众带来了几十篇美好的文章和朗读者背后的故事,也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
节目中,冯小刚坦言小时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星期五机关食堂买**票然后去礼堂看**,冯小刚至今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部**就是戏曲版《红楼梦》,年幼的他还不理解**中穿着古装的人在干什么说什么,只觉得十分害怕,甚至看到一半就落荒而逃,于是《红楼梦》也在他童年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百科。
热血青春 郎平:年轻时靠流泪释放压力
32年前,郎平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块金牌,也创造了堪称奇迹的五连冠历史
里约奥运会后,不少媒体报道了郎平为女排主攻手朱婷缓解压力的细节。对于22岁的朱婷来说,作为队里的重要得分点,重大比赛前的压力足以压垮一个人,而郎平的信任给了她极大的力量来对抗这份压力。而在32年前,同样是主攻得分手的郎平,面对东道主承受的压力丝毫不弱于朱婷。节目中,谈起这段经历,郎平坦言:“当年的比赛规则还不同,如果主攻一旦发挥不好就失误率很高,所以压力很大,也不敢找队友说,一说大家压力都挺大。所以我自己去找袁导聊聊,聊得流眼泪了,我是一个特别爱哭的人。”
朗读者观后感8在CCTV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二期中,郑渊洁、杨乃斌,蒋雯丽、林兆铭、乔榛,讲述他们人生中不一样的“陪伴”。字字句句虽平铺直叙,不喧哗,却掷地有声。
据了解,未来几期节目中,航天英雄杨利伟、作家刘震云、配音演员乔榛,以及演员斯琴高娃、蒋雯丽、梅婷等人都将成为“朗读者”,分享他们喜欢的文字和故事。其中说话略有口音的作家刘震云,成为朗读者中的“另类”。而董卿极力说服他来参加,并向他解释:“朗读的技巧、字正腔圆并非这个节目最想展现的,换句话说技巧不是核心,真情实感才是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董卿认为:“这个舞台属于每一个人,为所有人开放。你想说的话,你的情感,都可以从朗读的篇目中传递出来。”录制节目时,她为那些非专业的朗读者们传授经验:“随着音乐酝酿情绪,不要着急,你们读得都很好。”她还告诉观众:“你们的倾听很重要。如果你们给朗读者一个聚精会神的眼神,会让他们更有信心。你们读过情诗吗没读过情诗的人生不完整,读过后你的人生会升华的。”
首播之后,来自好友和观众的反馈令她兴奋不已。董卿透露,娄乃鸣导演用了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就是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哪里请来的大神。”她笑:“很多人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真是长知识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身为制作人,董卿直言文化类的节目难做:“我并不认为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或者《朗读者》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今天中国文化类节目开始大火,或者说真的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另外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节目真的是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设计。”
朗读者观后感92月18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播,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团队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节目,看到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她与团队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将欢呼声通过总导演田梅的微信发到了媒体群里。之后,董卿在微信群里接受了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群访,回答大家关注的话题。
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对于这个问题,董卿回答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也感兴趣,《朗读者》其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受到好评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董卿认为,这是风向标,让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娱乐化氛围很重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突围董卿回答说:“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很多反馈,一些观众关注到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觉这是意外之喜。另外还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导演娄乃鸣评价说:“用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朗读者观后感10毕飞宇与"爱"和解 独特解读亲情打动网友
对于普通人来说,家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一个无论外面如何变幻,都始终不会拒绝自己的归宿。然而对于毕飞宇来说,家最深刻的印象却是漂泊。
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毕飞宇有着远超普通人的敏感内心。节目中,毕飞宇坦言由于父母不断调换工作和父系长辈缺失的缘故,自己从小就有种"没有根"的感觉。以至于后来,毕飞宇还曾和父亲商量,说:"你行行好,必须给我们做儿孙的有一个跪的地方。"这种看似独特的想法其实代表着一种大众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思维,令不少网友感叹:"其实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很容易理解,每个人都知道落叶归根,这种“没有根”的感觉该有多孤独。"
而父亲的个性同样影响着毕飞宇。由于对工作生活的失望,毕飞宇的父亲平时沉默寡言,面对毕飞宇也无话可说。这种疏离感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后来父子俩第一次亲密接触甚至令毕飞宇感到"煎熬"。好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现在,毕飞宇已经学会了向父亲表达爱意,节目中他就为父亲朗读了自己写的小说《推拿》中的选段。毕飞宇说:"爱的习惯需要好几代人一点点建立。"这种独特的亲情解读为观众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少观众在看过节目后深受触动,直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父亲,总是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这种现象应该改改了。"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那一天
第十一期朗读者观后感如期而至的到来了,主题是那一天。下文是励志网整理收集的观看朗读者观后感那一天,供大家参考。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那一天(一)
江疏影:想走属于我江疏影自己的路
2004年江疏影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毕业后,她并没有像同学陈赫、郑恺那样立刻投入演艺事业。而是偏偏反其道行之,选择出国留学深造。节目中她坦言,当时做这个决定,身边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她坚定:“我想走属于我自己江疏影的路,这条路没有什么错误和正确,因为那是我的选择”。
留学的现实情况与江疏影想象的相差甚远。由于语言障碍,她从零开始学习英文,大多数人用一年时间便获得的MA,她却用了足足两年半的时间,期间付出的努力更是不胜枚举。由于选择的是经济学科,所以需要同时学好英文、经济以及数学,这三门她基本都是从头开始。江疏影淡淡地讲述那段往事:“当时有一本1000多页的经济学科书,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天书,但又不想放弃,只能通过一个个查字典的方式在每个单词上面备注中文意思,最后把这本书成功‘拿下’,这本书至今都还保留着。”
除了学业上的困难,独自一人漂泊在外,身边没有熟悉的朋友,没有亲人陪伴的江疏影更被孤独感、无助感包围。一种情感的脆弱亦发明显,如果网络连接出问题,她就会控制不住地大哭起来。但庆幸的是,她都坚持了过来。随后她表示:“那段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造就了我是有价值的,我和其他人不一样”。
也正是如此,江疏影在《花少3》的异国冒险旅途中,作为团队的“姐姐”担当,不仅承担起照顾队友的角色,更成为沟通协商的关键人物。遇事临危不乱,能够有序的逐一解决。在感情方面,也可以较好地协调队友间问题,成为了团队中的“定心丸”。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那一天(二)
前不久,《中国诗词大会》中,董卿让观众见识了她慧心如兰、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2月18日,由她担任制片人的文化节目《朗读者》将在CCTV-1与CCTV-3联合播出。
在昨日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白岩松作为《朗读者》“志愿者”出席,“我是应邀出席的,也是硬要出席”,他以这样的方式为首次担当制片人的好友董卿助阵。白岩松爆料,董卿当天早晨4点还在机房忙着《朗读者》的相关工作。董卿也坦言担任制片人远比自己想象的忙得多,而且压力非常大,导致自己最近睡眠时间很少。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办《朗读者》,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等在那里,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办呢”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她介绍,“朗读”、“者”、“情感纽带”是这档节目三个关键内核。节目每期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目前节目已经邀请到了不少嘉宾,有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斯琴高娃、王学圻等,朗读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也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比如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在《朗读者》中他的身份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那种紧张、兴奋和幸福综合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董卿希望节目“展现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
董卿认为,朗读应该属于每一个人,为此《朗读者》也发起了线上线下的活动让节目走近生活,活动的核心就是用朗读的方式传递爱。据了解,节目组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五大城市的街边设立了“朗读亭”,有兴趣的路人都可以走进朗读亭给自己爱的人录一段朗读。董卿表示,“朗读亭”将会常设,并继续向其他城市扩展。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那一天(三)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4月29日(周六)晚播出了第十一期节目。节目中,《朗读者》以“那一天”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南极科考奠基人郭琨、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士杰、特级摄影师姚建中、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等嘉宾一同在朗读中分享生命中最难忘的那一天。其中,那些令人惊奇感动的细节让无数网友在感叹的同时忍不住为之点赞。
郭琨曝南极科考站励志建站史获网友致敬
1984年11月20日,一支由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奔赴南极。他们的任务,是建设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其中的领头人,就是后来的长城站站长,科学家郭琨。
为了这次建站行动,郭琨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1983年9月的第十二次南极协商国会议上,由于中国当时还未在南极建立考察站,因此在表决环节,以郭琨为首的代表团被委婉地请出了现场。这件事给了郭琨极大的刺激——祖国已经开始走向富强,却连在南极会议上发声的资格都没有,这是他不能允许的。
为了民族荣誉和国家尊严,中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几乎零经验的考察队仅用40天就建成了长城站。那一天,所有人都无比激动,接连去敲铜锣,居然把那个锣敲出一个大洞。节目中,郭琨颇为感慨地表示:“当时我们一般四五点就起来干活,连轴干,很多人因此都受伤了。前苏联站站长知道说不可能,亲自看到后特别惊讶,还问我们队员一天能拿多少钱,我们说不给钱也干,你给我们一天一万也不干。”
1988年,国家又决定在南极圈内建立第二座科考站中山站,当时郭琨得又到了不少外国同行的警告,表示想要达成这个目标肯定会困难重重。果然,在去建站点的路途中,郭琨等人就遇上了罕见的特大冰崩,当时翻下来的冰川距离船大概只有2到3米,船上的不少人已经穿起西装,刮上胡子,把皮鞋擦亮,以为船毁人亡,甚至还有船员已经开始写遗书准备后事了。所幸的是,在船的前头发现了大约30米宽的裂缝,大家伙下定决心往前冲,终于死里逃生,就连在一旁的主持人董卿也不禁说道:“上天还是眷恋咱们这条科学考察船队啊!”这段惊险的口述历史也让观众们对这些无私无畏的开拓者充满了敬意,有网友直言:“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人类,正是有像郭老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南极科考人员,在那个冰封雪埋的世界里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有了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登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中国在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的伟大成就。”
;
朗读者第六期的开场白台词
朗读者节目的推出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朗读者第六期的开场白台词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朗读者第六期的开场白台词
睹物思人,
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情人之间难免"执手相看泪眼",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是对故土家园最深沉的告白…
眼泪,
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
滋润我们的生活。
眼泪是一种直接传递感情的载体,
它表达着我们的内心情感与心路历程。
眼泪,
就像一条河流,
滋润着我们的生活。
本期节目,随朗读者,一起感受那些美好的眼泪吧!
董卿与《朗读者》:访谈节目会是她的终极舞台
相较于晚会上的表现,“重启”之后的董卿,展示了真实又真挚的一面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这段话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期以“遇见”为主题的节目开场语。董卿在讲这段话的时候,李云迪在一旁为她钢琴伴奏。这是《朗读者》音乐总监姚谦的创意。在他看来,董卿说话自带情感旋律,最不干扰她又能最好地支撑她的就只有钢琴了。
《朗读者》舞台上的董卿和春晚舞台上的董卿不太一样。她不再身穿华服,也不再把发髻高高竖起,她穿着一身浅粉色套装,搭配白色的丝质围巾。她所讲的那些话也不再是导演给她的主持人文稿,她开始讲她心里的话。这一次,她的身份是主持人兼制作人。
自2005年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至今,董卿已经连续主持了12届春晚。而对于她本人,人们似乎并不了解。2017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两档综艺的陆续热播,主持人董卿也随之走红。在“央视一姐”的头衔之外,她又被赋予了“才女”“女神”和“央视网红主持人”等新的标签。
“原来你是一个这样的董卿啊。”很多人开始感叹,从事主持行业2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15年,站上春晚舞台12年之后,董卿开始被大众二次发现和认识。
“高而不冷”
采访地点在央视老台附近的一家茶楼,那天上午,董卿刚审了一遍即将播出的一期 《朗读者》节目,下午她要见清华大学的负责人,商量朗读亭(《朗读者》节目的线下活动,为普通人提供的朗读设备)即将进驻清华的事情。“朗读亭摆在哪里,要拍些什么,拍到的内容节目怎么用等。”董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她穿着一件浅蓝色外套,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舒适的平底鞋。头发被她用墨镜拨到了脑后,没有化妆,她看起来有些疲惫。前一天晚上,她还在为接下来要参加节目录制的嘉宾人选发愁,还有五期节目要录,她和团队需要从几百个人中最终选出30人。“可能初选就选出两百个人,然后再精选出60人。60人的名单不是我们想要的都能来,再从60个里面选,可能最终契合我们的40个人。”董卿说,最后一期可能会有更多的返场嘉宾,他们正在策划和沟通。
做了制作人后,董卿坦言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她有一个习惯,手机从不带进卧室,她的卧室里没有电子产品,只有纸质书籍。可最近这个多年的习惯被打破了,她需要通过手机和很多人保持联系,独处的时间几乎没有了,这让她有点苦恼。
《朗读者》节目所有嘉宾的朗读文本都需要董卿一一过目,工作人员通常会把文稿打印出来拿给她,她说自己看稿子没法看电子版的,那样的话她一个字也记不住。她必须得看到白纸黑字,在上面写写画画,那样让她觉得踏实。这是她二十多年前刚开始做主持人时就养成的习惯,改不过来了。
“以我的价值观来说,这也许是你一生当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对了,忍不住要告诉你,丹麦有一个三万人的小城市,它每年有六十个作家节,你可以带着小组去拍点东西。那里的酒吧都在读,到处是听的人,就像看歌剧,看**。他们生活里有一顿饭,是耳朵的饭。”作家毕飞宇在《朗读者》播出后给董卿发来短信。
这样的赞美董卿最近收到了很多。而在节目策划阶段,对于《朗读者》,除了支持,还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这个东西太有文化了,太高冷了。”前期开策会时,有人这样说。“我们要对观众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董卿随即回了这句。《朗读者》的总导演之一刘欣对这个场景记忆深刻。“你跟所有人妥协,你得到的东西绝对不是你想要的,必须是在最有压力的时候咬紧牙关,出来的东西才是你想要的。”和董卿合作后,刘欣发现董卿是一个努力又较劲的人。
2016年3月份,董卿第一次跟刘欣提起《朗读者》的节目创意,当时只是一个初步想法,还不明确。不过刘欣记得,“高而不冷”是董卿一直强调的观点。作家麦家在《朗读者》节目上读了一封他写给儿子的信,随后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很快,阅读量到了五十万,这远远超出了以往他所发文章一万的最高阅读量。“那封信是有文学价值的,教一个孩子怎么融入社会,我们提供了一个所有人融入的端口,就是父子情。”刘欣说。“我们的定位是文化情感节目,它不是简单的朗读,它其实是人生故事通过朗读的再次抒发,是情感的表达。”《朗读者》另一位总导演田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它是综艺节目,但它不娱乐;它是文化节目,但它不沉闷;它以情感为表达载体,但它很励志。即使落泪,也是有力量的。”在央视综艺频道总监郎昆看来,这是董卿的高明之处。
节目播出后引发的热度超出了董卿的预料。她预期的受众群是50后、60后、70后和80后,让她没想到的是90后和00后成了《朗读者》的主力观众。《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的两天内,自媒体上与之相关的超十万阅读量的文章已经数不过来了,“通常大型季播节目,自媒体上能有几篇十万加的文章就已经很不错了。”田梅说。第一次节目嘉宾濮存昕所读的本文《宗月大师》出自《老舍散文》,节目播出后,这本书上了微博热搜榜单。有些此前拒绝过节目组邀约的嘉宾如今也改变心意了。
而超出董卿预期的这一切和郎昆的预期完全吻合。“这个节目得益于很多方面,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董卿,这就相当于《中国诗词大会》,它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董卿,这个你必须承认。” 郎昆和董卿相识20年了,他曾担任2005年春晚总导演,那年也是他的一通电话,董卿站上了春晚的舞台。“董卿不是一个简单的主持人,她实际上是一个电视人,一个传媒人,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她只不过是以主持这个方式来切入。”
《朗读者》的总导演之一刘欣在央视工作十年了。2016年3月,董卿为《朗读者》组建团队时,最早找到了他。第一次见面,听董卿讲完节目创意后,刘欣就有点激动,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制片主任,三个人当时就开始“头脑风暴”。
“当《我是歌手》里出现一个李健,一个赵雷,大家都疯了一样地喜欢。当高音你听了太多了,声嘶力竭的喊,不是说不好,但当只有那个东西的时候就会有问题。正常的文化形态一定是多元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只有一类肯定是不正常的。”刘欣说,《朗读者》就是为观众提供一小块拼图,让观众在里面得到情感的释放。
郎昆觉得董卿是敏锐的,她及时抓住了朗读复苏的潮头。而《朗读者》也正符合了中央电视台文化示范的目标。
“我来了”
节目前期策划阶段,董卿请来很多人,圈里的圈外的,有名的没名的。她有一个厚厚的名单,同行白岩松、作家刘震云和导演陆川都在她的名单里,她说自己就像祥林嫂一样见谁就说,她需要在反复的阐述中理清自己的思路。这期间,郎昆带着董卿去全国各地做节目推广,面对企业、媒体和观众代表,董卿讲了十多次。大概到了2016年底,“为谁读,谁来读,读什么,怎么读。”董卿把这个线梳理得很清晰了,郎昆说那时候他就预料到了,董卿会赢。
在郎昆的印象里,董卿对自己从不放松,“大到春晚,小到日常栏目,有的主持人忙了或累了之后会对付,董卿从来不对付,非常奇怪这个人。”董卿经常来郎昆的办公室,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今天貌似解决了,回家琢磨琢磨觉得不对又回来重新跟你谈,一件事没弄对,她都跟你没完。”
田梅之前跟董卿合作过《开学第一课》,董卿会把当事人留在舞台上先面对面前采,为第二天的正式采访做准备。到了《朗读者》,通常是节目已经到后期制作了,一个小时的采访只能呈现六七分钟,董卿会拿着导演的速记一句一句自己划。从策划开始到现在,累计了几百篇的读库,每一篇董卿都看过。她和导演组一起为嘉宾选读本,办公室有时候会陷入沉默,“没辙了,永远被否定。”董卿说,“观众看完这段采访再听完这段朗读觉得完整了,或者说过瘾了,那才是电视制作的一个方法。”
《朗读者》录影前,董卿还是会焦虑。不是紧张,是做了制作人后被太多事情牵绊的焦虑。晚上八点,大家继续排练,她一定准点从现场离开,当晚八点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她需要用这段时间把第二天要录的节目再细细梳理一遍。
“要么在台上主持,要么在台下为台上的主持做准备。”这是董卿一直以来的工作状态。筹备《朗读者》这一年里,台下的工作她通常是和团队一起完成的。而此前她唯一的身份是主持人,台下的工作她都自己在家里完成,没有人知道她都做了哪些功课。她经常在书房一坐就是一整天,除了吃饭和上厕所,一天都不离开那把椅子。
春晚直播之前,她一个人待在书房,想象着全国观众就在她的面前,“中国中央电视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她开始大声练习,“那音量之大,估计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早于全国观众听到了我的串联词。”董卿开玩笑说。“这些话在我嘴巴里滚了上百遍,上台才有那个底气。”玩笑过后,董卿说。
2004年底,距离2005年春晚不到一个月,董卿接到了时任春晚总导演郎昆的电话,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当年春晚主持人。董卿曾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里回忆,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二点了,她刚搬新家,正在扫地,灰头土脸,疲惫不堪。“谢谢郎导。”挂掉电话的那一瞬间,她开始拿着扫帚在屋里转圈。“已经累瘫了,但那一刻,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搬一次家。”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现场。”那一年,董卿搭档李咏,周涛搭档朱军,组成了春晚新的主持阵容;董卿一身红色礼服,第一个开口说话。她记得那年他们四个人是站在升降台上,“哗的一下,升上来了,哗的一下,走到台前了。”如今董卿回忆,她当时心里就一个声音,“我来了。”
这是董卿调到央视文艺频道的第二年,来央视的第四年。董卿是1994年进入主持行业的,当时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她陪朋友考试,自己却意外被录取。带着新人的热情和新鲜感,她又做主持又做编导,她形容这是一段“如鱼得水”的日子。两年后在父母的建议下,她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1996年央视春晚在上海开设了分会场,当时董卿负责场务工作,那是她和春晚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郎昆和董卿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在那个时候。郎昆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当时他去上海东方电视台出差,董卿还是一个小女孩,去电视台门口接他。八年之后,2004年,央视开办音乐频道,举办了一个直播音乐会,董卿是那场音乐会的主持人。郎昆也是在那个时候觉得董卿可以登上更大的舞台。
当年恰逢倪萍退出春晚,“必须有人接上去,而且这个人不是临时接一两年,她一站可能就是十年甚至十五年。”如今郎昆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当年选董卿,是有一点冒险,但又充满期待,“就觉得董卿行。”
也是这个时候,董卿找到了主持人的职业满足感。“你说的每一句话,你的优点会被无限放大,给了我特别大的动力。我特别清晰地知道了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是谁,我的边界在什么地方,我是不是还可以拓宽我的边界。”
她主持《欢乐中国行》,在一个城市只待一天,其实哪儿也去不了,但她需要在台上做到“口吐莲花”,让观众感觉到她哪儿都去了。从入住酒店开始,她先是翻酒店的旅游小册子,然后看当地提供给她的素材,再加上上网查资料。“哎呀,你对我们这儿真的太了解了。”听到当地人这样的回馈,董卿觉得她完成了她的工作。
“眼泪是很宝贵的,但眼泪不是唯一的”
观众开始习惯了晚会中的董卿,就如同她自己也习惯了这样的自己。
到了2012年,在董卿来央视整十年的时间节点上,她觉得该是时候改变了。“卿姐,我们有台晚会,你来主持一下。” 周围的事情还在良性运转,提到晚会,大家顺理成章就想到了董卿。可董卿发现自己没那么期待这样的舞台了。她形容自己以前上台跟打鸡血一样,无论台下发生什么,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只要让她拿起麦克风,对着镜头,灯光亮起来,音乐响起来,她就会兴奋到忘记所有事情。
2012年开始,她很难再有那样的兴奋感了,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她的脑海中徘徊。
2013年,她主持谈话节目《我上春晚了》,录到第七场,也是最后一场,她和嘉宾都感到疲惫,她感觉到节目状态不理想。回到家是已经是晚上12点了,她坐在沙发旁的地毯上,把刚刚的节目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我要是换种问法,这个地方如果再加一句话,会不会好一些呢”一坐就是三个小时。“你可以去睡了,下次会更好的。”她对自己说。
困惑还在持续。一年后,她选择暂时离开,去美国南加州大学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再回来的时候,她开始了《朗读者》的筹备。
“你为什么要做《朗读者》你做主持人驾轻就熟,所谓的行业地位也摆在那了。”周围有人不理解,包括她一直以来最忠实的'观众——她的父母。父母的出发点很单纯,和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他们觉得女儿没必要在40多岁的年龄再去做一件如此耗费心力的事情。“我心里挺难过的,我从浙江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他们从未有过半句的怀疑或阻拦。”董卿说。
“我前20年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在这些综艺节目中,我用灿烂的笑容,得体的语言,甚至是美好的服饰唤起了大家的一些记忆,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感受。可那已经结束了。”董卿这样告诉周围的人,她知道是时候开始下一个阶段了。
董卿的父亲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如今,父亲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当年的同窗,不少新闻从业者。《朗读者》播出之后,董卿经常会在父亲的朋友圈看到鼓励她的留言。
董卿泪点很低。有天晚上她翻开《朗读者》嘉宾斯琴高娃的读本,想到了作家张洁写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一书,她花了半个小时翻看了书里的几个章节,“哎呀就不行了,哭得稀里哗啦的,整个人都不好了。”那天夜里她熬到四点睡觉,第二天录制,九点她起床化妆,化妆师吓坏了,“脸没法看了,眼睛肿得睁不开了。”
“如果这个人物是想打动情点,但我丁点反应都没有,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她审片的时候这样跟大家说。在《朗读者》的舞台上,徐静蕾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徐静蕾在台上哭了,董卿在台下也听哭了。
这是一个反感煽情的时代,但是这一次,人们似乎对于这些动情的段落很认同。“眼泪是很宝贵的,但眼泪不是唯一的,我们不能说,哎呦,哭了,节目就成了。”董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采访麦家时,麦家说了很多他跟父亲的故事,“那个裂度特别大,一个孩子几十年不跟他的父亲说话,之后他每年都要坐在父亲的坟前跟父亲讲话,把十几年没对父亲说的话对着泥土说出来。”而经过后期剪辑,最终节目中呈现出的“催泪点”只是录制当天的百分之三十。董卿很清楚,在感性之外,她是电视制作人,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她需要从参与者的角色切换到局外人的角色。
演员赵文瑄录制《朗读者》之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董卿,印象比较深的是董卿和刘谦搭档的魔术节目。录制当天,他第一次见董卿,他跟董卿聊大咪(他的猫)带给他的改变,“不知道怎么搞得,就哽咽了。”他跟《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以前参加电视节目,也不是没有主持人想要‘勾引’我谈及伤感话题,我从来没有就范过啊。”他说自己总是刻意回避太过汹涌的感情流露,那天当董卿坐在他对面时,他自愿打开了自己的情感阀门。
《朗读者》的音乐总监姚谦留意到了董卿在《朗读者》中细微的眼神变化,“喜欢文艺的人很容易在与别人交流时流露真性情。”姚谦跟董卿接触后,发现她跟春晚上得体大气的形象有点出入。“她对文字很敏感。”姚谦说。
《朗读者》的总导演之一田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家私底下开玩笑说,董卿对面的那把椅子有神奇的魔力,坐在上面的人,总会敞开心扉去讲述。在郎昆看来,嘉宾之所以愿意对董卿打开心扉,源于董卿对他们的尊重。“她把对事业的尊重平移到了对嘉宾的尊重。”郎昆说,“ 董卿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是做不到的,现在为什么能,年代感已经到了。”
跟嘉宾聊天时,董卿总是习惯性地身子往前倾。为了让她的脸看起来更好看一些,通常这个时候,灯光老师就会举起大纸板,上面写着“坐回去”, “有时候说得好不好听,比脸好不好看更重要。”董卿心想。
郎昆看《朗读者》,看董卿采访徐静蕾,当时提到奶奶,徐静蕾说不下去了。看到这儿,郎昆有点紧张,他特别怕董卿继续追问。董卿当时什么也没说,徐静蕾缓了一下接着讲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多余,都没心没肺。”他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采访, 这一幕让他自然联想到了倪萍。当年他把倪萍从青岛带到中央电视台,就是看中了倪萍“和嘉宾同步喜怒哀乐愁惊恐忧”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董卿和倪萍极其相似。
董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访谈节目会是她的终极舞台。她希望跟人们有心灵的交互。“如果你没办法体会他人,体会自己,没办法认知他人,认知自己,那么你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朗读者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以下是励志网收集的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1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朗读者,一段文,一个人。”
《朗读者》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李白的“朗咏清川飞夜霜”让人们仿若能看到声音的响亮清澈,“朗”是独属声音世界的魅力……
时间流逝,文字成为记录我们的方式,古往今来,那些我们未曾谋面的经历,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诗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为了被诵读。
愿你在朗读与倾听中,获得新的灵魂,这不但是祝福,更是承诺。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2
读一封家书
西安交通大学校工会组织“写一封家书”活动获奖职工参与朗读活动,读出亲情,读出温情。
二附院的郑彩霞老师朗读了《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女儿对父亲深沉的爱。“时光啊时光,请你慢些再慢些吧”是女儿对上天的祈求,父亲一生劳苦教会孩子们为人要善、待人要诚、乐于助人和回馈社会。
资产公司的曹丽老师朗读了写给在外求学的女儿的一封信《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信中,曹老师用父亲的事迹来教导女儿,满含着对女儿的祝福和期待。曹老师的父亲是陕西省的劳动模范,而自己却是在父亲八十大寿的当天才无意发现这件事情,低调的父亲始终践行着一个老***员的精神,只有奉献,不求回报。
体育中心的吴玉静老师朗读了写给读小学的女儿的家书《爱国精神代代传》。信中吴老师回忆了爷爷的革命事迹,以此激励女儿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努力学习。
诵诗歌情怀
2017年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朗读亭迎来了一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朗诵者——交大留学生。
“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于是你背离了家乡。道路曲折而幽长,一路西行,风云朔怆”南草坪上,来自俄罗斯留学生妮琳的声音温柔婉转,她与其他五位外国留学生一起,接力朗诵着这首校庆诗《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国的声音用朗读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交大的爱,“朗读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们因为诗歌聚在一起。”她说道,“我们的语言不同,诗歌散文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但是朗读是一样的,都是将自己的故事大声读出来。”
在人群中,一位热爱创作的来自赞比亚的医学院留学生林圭同学引人瞩目,他在朗读亭里朗读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散文《与青春不止遇见》,追忆他来到中国的留学时光。林圭曾在学校的朗诵比赛里担任主持人,而也正是这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经历,给予了他写作的灵感。林圭谈到,“主持人的经历让我在中国、在交大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段时光令人难忘也令人回味,所以我希望能够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用汉语来讲述我在中国的故事。”他希望把这次朗读送给自己、送给交大、送给中国。
无论是否肤色相同,诗歌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自建筑31的刘露在手臂受伤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仍然来到了朗读亭参加这次活动,她说“朗读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向往,不同的声音就是对经典不同的诠释和演绎,在朗读中,作品有了新的生命。”
传心中能量
朗读,读出的是态度,更是一种能量。
电信学院徐卓教授,自从开始学会用“读”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字开始,就爱上了朗读。当年,他读毛泽东诗词,读方志敏,直到现在,对他而言,朗读“已经成为了习惯”。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他用朗读来传授知识,用朗读来抒发真情,“艺术与科学不分家”这句话在徐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天,他朗读了五年前创作的长诗“我的77/78”,表达他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高考生如今的感恩之情。他说:“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第四十周年,我将这首诗献给1977年、1978年参加全国高考的1160万考生和录取的67万大学生。”徐老师还组建了一支朗读队,号召同事和学生们一起朗读。
文试61的王艺璇是交大通讯社的成员,作为一名学生记者,平时她用文字传递正能量,这次她希望用声音来传递。她选取了《爬满心墙的蔷薇》一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所有为自己提供面对困难的勇气的人表达感谢,“正是他们让我有直面挫折和未来的勇气。”
朗读亭的队伍里,有很多小朗读者到场,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该校教职工和校友,机械学院张亮亮老师和能动学院张海霞老师都带着孩子走进朗读亭。他们谈到书声交大不仅是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走上朗读的舞台,用文字传达感情和价值,更多的是借助朗读让孩子在尚不识字的时候就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当两个孩子在现场用稚嫩的声音背出了《春晓》等时,春季的交大校园分外明媚。
朗读亭内外,飘荡着朗读者饱含情感的声音。无论是广受欢迎的朗读亭,还是备受期待的交大诗歌朗诵会,都会是一颗火种,点亮交大人心中的家国情怀,书香交大里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发掘。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
“我们是朗读者,我们在西安交大!”响亮的口号标志着央视《朗读者》栏目正式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四天过去,朗读亭的录制已接近尾声。小小的朗读亭门外,随时都能看见师生及市民拿着书本排队等候的身影,而朗读亭内,留下的是一个个动人故事。
朗读亭邂逅书香交大,师生们迫不及待地要大声说出属于交大的“独家记忆”。
2017年3月21日下午,央视《朗读者》栏目组专程来到陈学俊院士家里录制。“争名利,无意义。学工程,有志气。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求进取,我们大家一致把心齐。爱团体,我们永远为中国工程奋斗到底。”98岁高龄的陈老朗读自己创作于1941年的《工程师进行曲》时,依然满怀豪情。
清晨,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了朗读亭,他是该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马知恩。马知恩已在教育教学的一线岗位上工作了62年,他将自己一甲子的心得体会与对教育事业的感情铿锵有力的朗读出来。“我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个老兵想要把今天的朗读献给所有的中青年教师,希望能够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所帮助。”马知恩说道。除此之外,马教授还朗读了一篇《少年中国说》激励广大青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国家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青少年实现。希望青少年们不断磨砺自己,努力上进。强少年!强国家!”
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瑶朗读了双甲子校庆时创作的散文《三十年、八个瞬间》,散文中记录了自己和家人与交大有关难忘的八个瞬间。她选取了在校史馆的画像里找到外公身影的瞬间,朗读的过程中,她回忆起往昔岁月,所有厚重的情感镌刻成为永恒。
黄浩翔是校友关系发展部的一名职员,他朗读的是自己创作的散文《两家三代人,一份交大情》。他和妻子同为西迁家庭,从祖辈到父辈再到他们,三代人的人生都和交大密不可分。黄浩翔有份特殊的交大情,他朗读的散文回味了两家人与交大的渊源,他想借此机会,表达对交大的深深爱意以及对交大西迁人的敬意。
能动学院学生湛昊晨(上图右一)是学校主持团的成员,热爱朗诵的他选取了邓江楠校友的诗作《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邓江楠校友是跟随交大西迁而来的学生,怀着满腔的报国之情,远离家乡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太伟大了!”湛昊晨感叹道,“我们今天能拥有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我们更要珍惜当下。”
在交大第三个甲子里,为了表达对母校诚挚的祝愿,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任德祖和产业经济学专业学生陈璐分别朗读了该校兼职教授薛保勤创作的《送你一个长安》和交大校友马亦青创作的《我们的交大,我们的黄金时代》。任德祖说道:“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鼓励自己,时刻告诫自己为什么出发。”今年即将毕业的陈璐希望以此来纪念在交大留下的美好时光。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杜佳原同学朗读了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唐文治先生的《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典礼训辞》,她说,“凡事但求一等”的理念,早在交通大学时期就被树立为吾等为人处世的标准,并传承至今,这不仅是老校长对交大学子的要求,更是对一代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青年学子的殷殷期望。
;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
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
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董卿的新节目《朗读者》希望能够推广全民阅读,于是全国多个城市设置朗读亭,让爱好朗读的朋友可以在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对着话筒和镜头肆意朗读。
走进朗读亭,发现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只有一台摄像机、一个话筒以及几本书,虽然放在闹市,但关上门,这里就是每个朗读者独处的空间。每个朗读者有大概三分钟左右的朗读时间,内容没有限制。很多排队的人都拿着自己要朗读的稿子默默准备,也有人脱稿朗读。一天的录制结束之后,导演组会把当天录制的内容进行整理,这其中会有一部分内容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播放。
导语:央视《朗读者》自播出以来饱受好评,饱含书卷气,是这档综艺的一大显著特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朗读者》第五期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1在我们人生旅程里,有太多的“第一次”,最初的感觉往往新鲜而富有诗意,在父母的记忆里,孩子的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感觉都是那样甜蜜而美好。
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如果人生拥有越多的第一次,也意味着人生越丰富、越多彩!
王学圻
20几年前,成为了《太阳鸟》的导演,这是他第一次执导**。《太阳鸟》剧情来源于杨丽萍的自身阅历,拍摄期间曾出现资金断裂情况,消失的杨丽萍在第三天带回两麻袋钱,里面甚至有毛票和分票,自此王学圻笃定要坚持完成这部**,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坚持了下来。第一次做导演王学圻知道了导演的艰辛,也明白了导演的责任就是将优秀的作品呈现到观众面前。
棋士柯洁
并不畏惧与阿尔法围棋的对弈,他说,人工智能是没有经历过棋手所经历的苦,它不知道从排名倒数第一到世界冠军的感觉,没有积淀,没有感情,也就没有传承的意义。专业棋手背负的是一种责任,传承这种传统文化的责任,这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棋手的原因。
央视西游记作曲许镜清
于去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第一次《西游记》音乐会,音乐会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在网友的众筹下与大家见面。为了这场音乐会,许镜清先生三次落泪,第一次是心脏病发住院时,那是伤心的眼泪;第二次是音乐会当天在台上,那是感动的泪水;第三次是音乐会举办完,回到家嚎啕大哭,那是欣喜的泪水。
刘震云
与女儿刘雨霖的第一次合作。女儿的一句话“好的**里看不到导演,看不到摄像机,看到的只是人物和故事。”打动了刘震云。刘震云爆料自己与女儿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王佩瑜
第一次看京剧,那时还不到三岁,演员在台上扮花脸,花脸一叫唤小佩瑜就哭了,结果那场戏只看了一半。 第一次看京剧,就被场景吓呆,但是从此京剧在她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王佩瑜第一次以专业京剧演员站在舞台上时,她就决心不仅要传承京剧,更要去传播京剧。
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2《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的热播,使得人文类综艺节目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崭新的角度、新颖的方式,重温了中国诗词的情怀,让文字与故事、朗读成为了浑然天成的一体,让国人在感受中华古诗、文字魅力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力量、中华文化的精深。每天朗读亭外迎来络绎不绝的朗读者,只是在热爱背后,切忌用力过猛。我们应该给朗读留一个空白,让我们去回味、去思考、去追寻。
所谓空白效应,在艺术上,它指讲的故事设置悬念,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朗读者》的精妙之处也在于此,让参与者分享,让聆听者共鸣,让我们感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读书乐趣。我们不能将这个精妙之处机械化、临时化,而应在朗读亭外仍然保持对朗读、对生活的极大热爱。
请在朗读亭外继续保持对朗读的热爱。读书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譬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赌书泼茶”的典故,这个典故中,读书成为了一种生活情趣与乐趣甚至是一种雅致。笔者深切地相信,每位亭外的朗读者也有这样的情趣与雅致,也愿更多人保持这种读书的情趣与雅致。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疏离于书本,接触最多的都成了网上的段子与心灵鸡汤,但是这些段子只能一时娱乐,那些“鸡汤”也只能“喂饱”我们三天而已。网络时代改变了人们读书的习惯与方式,甚至影响了人们读书的思维,因而,远离浮躁、瞬间的读书状态,回归真实、务实的朗读,让读书成为乐趣,让文字有了情感,笔者认为,这大概就是《朗读者》如此火爆的原因吧,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文字流泻,让感情迸发,让文化交融。
请在朗读亭外继续保持对文化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何尝不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表现呢在共同的地域上,保持文化认同,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表征呢因中华文化而产生的联结根深蒂固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所以,提到中国文化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因为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思想的一脉相承而产生文化自豪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热爱中找认同,在认同中去热爱。由文字组成语言,由语言构成文化,这种联结因为故事、经历、情感的充盈而赋予了朗读妙不可言的魅力。
《朗读者》留给我们的“空白效应”,是我们孜孜不倦去追寻中国文化、中华好故事、汉语言文字魅力的无限动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愿在朗读亭外的你我保持最初那份朗读的情怀与文字背后深深的眷恋。
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3《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既有著名作家麦家、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张梓琳等人们熟悉的名人,也有来自四川金堂县的周小林、殷洁夫妻俩这样的普通百姓。节目将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节目制片人、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中的开场白。
“做《朗读者》,一方面是因为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另一方面是我个人的兴趣,我对文学很感兴趣,同时对人也很感兴趣。”董卿认为,“从《朗读者》中像是寻找到了其高吻合度,因为这档节目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让时代背景和个人兴趣同步共鸣。”
总导演之一田梅认为,真诚是《朗读者》最大的特点。事实证明,“非市场化手段”一样能够赢得收视率与口碑双丰收。当下,艺人参加真人秀综艺的片酬水涨船高是公认的事实,但田梅认为,《朗读者》在邀请嘉宾时更多是靠真诚与情怀而非其他,“很多人是花钱请不来的,比如马云先生,他很愿意参加我们的节目”。
“节目为观众打开了斑斓的情感世界,情感是人类共通的,它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对于这样一个清新脱俗又平易近人的节目的走红,另一位总导演刘欣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随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级,文化类综艺确实迎来了“突围”的时机,“直击观众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感动,才能引发最大程度的共鸣,做到这点很难,但是却很重要。”
CCTV《朗读者》观后感
《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以下是我带来的CCTV《朗读者》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CCTV《朗读者》观后感1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说的多好啊,喜欢董卿大气知性、端庄睿智的主持风格,我在心里默默地由衷赞叹!
其实这些大多是非专业朗读者,随着音乐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加之观众用心倾听,聚精会神的眼神交汇、甚至很多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致使掌声不时响起, 收到台上台下互动和鸣的效果。
CCTV《朗读者》观后感2
“朗读亭是我特别喜欢的设置。当初我们创意是希望能够让普通人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有这样一种传递感情的一种手段。其实朗读真的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我们有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借文传情。”正如最近爆红的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样,朗读亭是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走近每个朗读者的身边,将一段六十分钟的客厅文化转变为一场2017最具热点的全民文化活动。它的推出旨在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微信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文章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
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
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
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
本周末,朗读亭将会移动到浙江图书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朗读亭,在其中朗读出自己的故事。
CCTV《朗读者》观后感3
没想到会看的泪流满面。不论是濮存昕花白容颜回忆荣国威大夫救治其改变命运的感恩、国际医生对战火中儿童的祝福、柳传志简单质朴的婚姻致词,还是是朱生豪情诗下相恋依旧的爱人、刘瑜真挚的母爱,又或是耄耋老人醉心翻译事业,每一段真情点滴,都让人热泪盈眶。
来不及一一去了解朗读者本身的故事,但是他们带来的一段段文字,却可以细细品读。
濮存昕带来的是《老舍散文》中的《星月大师》。大师笔下总是那种淡淡的情怀,平静的叙事,却包含真情。“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在成长的历程中,谁又没有遇到过需要感恩的人呢。
《答案在风中飘扬》那一声声质问,那一句句“Theanswerisblowinginthewind”作者鲍勃·迪伦对战争的质疑、无奈和无国界医生蒋励面对超出救治范围的孕妇,感觉到的无力、无助以及快要崩溃都让我们更加祈盼和平。
柳传志的《写个儿子的信》更是一个平凡父亲对儿子的真情告白。“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正如当初自己的父亲将这句话告诉柳传志一样,如今他又把这句话告诉即将迈上人生新起点的儿子,这种减压式的鼓励放手让儿子去闯,和我们走出家门父母的那份殷切关怀毫无二般。
已经太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爱情,二十多年仍处于热恋中,为彼此读情诗。当他们读着朱生豪的情诗,双目对望走向彼此,就像董卿说的,我还很少羡慕一种生活,但你们描述的这种生活,真的让我特别羡慕。一起看花、看星星、看月亮,这样的日常,确定不是诗人笔下的臆想。“醒来觉得甚是爱你”真实得仿佛可以看到晨光中你熟睡的模样。“要是世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多么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负得哭不出来。”你舍得么。“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爱而不得,即为羁绊。朱生豪和宋清如没有长久的过上这样的生活,但却成了鲜花山谷夫妇真真实实的日子。
认识刘瑜是看她的《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在她亲和俏皮的文字中是对公共社会的满满关怀,而这篇《愿你慢慢长大》则是击中心底的柔软处。面对百天的小女儿那种深爱、期待,忍不住给她列下来一条条。“这个清单已经太长了是吗对品格的寄望也是一种苛刻是吗好吧,与其说妈妈希望你成为那样的人,不如说妈妈希望你能和妈妈相互勉励,帮助对方成为那样的人。”多么通达的母亲,不以自我意识绑架子女,只希望她快乐成长。“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亚洲首位获得北极光文学翻译奖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译作就来不及读了,不过这位还精力旺盛的老人确实可爱到我了。在解释道自己名片上的“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笑着说自己是实事求是,“大家不知道看了没有,反正是书在那嘛。”讲到翻译林徽因的《别丢掉》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自己也笑起来了,但是忆及当时的爱而未得,双目盈泪,充沛的情感不能不引人动容。讲到翻译时,译文的比别人好,比以前的自己好,这种乐趣无人可以剥夺。在讲活着不是活了多少日子,而是有多少可以记忆的日子,一句“还有不知道哪位作家说的了”真的是将可爱的真性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我最开始看的时候,看到节目将访谈和朗读结合起来还是有质疑的,但正如节目最开始董卿语言真挚,包含深情的介绍这档节目“将值的尊重的生命和值的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本来还质疑主持人是否应该在访问别人时表露过多个人情感,却突然意识到她只是和我们一样的倾听者,和我们一起感动其中。
第一期虽然都是好文,遇见这样宽泛的概念放上去也没错,但主题不够明确。可以想象作为节目第一期,又想有深度,又要有影响力,还有有收视率,选择时的纠结。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朗读,属于每一人。”期待下一期节目更多的好文和好故事。
;
朗读者开场白
朗读者中嘉宾分享的故事,并非简单的过往经历,而都有深刻的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下面朗读者经典开场白台词是我为大家带来的。
朗读者经典开场白台词
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
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
一篇好文,一个好故事,一次真诚的分享。
朗读,也是一种陪伴。不喧哗,自有声。
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莫尔说,为了找寻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
朗读者:《朗读者》总导演这样评价董卿
这档由董卿首度担纲制作人的文化情感综艺,趁着《中国诗词大会》的东风,上周末在央视一套、央视三套一开播就引来了无数关注。豆瓣评分高达92,一溜儿的“自来水”,毫不掩饰对又一档“清流综艺”的喜爱。
虽然任何一档节目都不足以用“完美”来形容,但是观众却由衷给予了《朗读者》以无差评的赞誉。这是个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会,精神绷得够紧,压力总是很大,时间过得太快。一波文化类节目的回暖,背后呼应的是国民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升级。
所以,与其说是对《朗读者》本身爱不释手,更不如说它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氛围是安静的,节奏是舒缓的,它让你聆听完一个个安静的诉说之后,在文字里走过别人的一段人生,而后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宁中,找寻自我。
《朗读者》本身是一个不容易的项目,董卿为之操劳了一整年。在两位总导演刘欣、田梅眼中,“真诚”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现在节目真的太多了,所以你真不真诚,观众一眼就看出来了,我们始终坚持和要求的也是真诚。”
绝不是你们想像的挂名而已
从创意到实现,董卿都耗尽了心血
《朗读者》创意最初诞生的时候,大概是去年的3月。董卿说,21年了,似乎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去做这样一档节目,这当然不仅只是她个人的梦想,更是社会的需求使然。
10条信息左右,现在一天可能要处理上百条,所以你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天天想着赶紧工作,赶紧忙完手里的事,赶紧看看收入,赶紧再怎么着,似乎是应该有这么一个契机,让大家能够安静下来去看一档节目。有时候累了一天了,也想看点好玩的、好闹的,但这样的节目现在太多了,可能是这么一个状态下,我们有了最初的想法。”
有了创意的雏形之后,如何呈现
田梅感慨道:“这个策划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也找了国外的团队,整个节目模式甚至最开始还想到是不是可以有赛制,中间推翻了无数次的节目形态,最后董卿坚持了目前的这种节目形态。说实话,她对文学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为了这个节目,她台前幕后都用尽了心血,舞台上呈现的这些人物是谁,他到这儿来是为谁读,他读什么内容,在舞台上该怎么呈现,灯光该怎么打,舞台道具该怎么摆放……所有的这些东西董卿都亲力亲为,这大概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是不是董卿就挂一个名儿啊不是的。”
《朗读者》一经面世就掀起热度,让很多人都直呼“文化综艺的春天来了”。对此,两位总导演的态度趋于理性,“我觉得节目火是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了。全球都是如此,在满足了温饱之后自然就开始追求享受精神层面了,所以我们看到近几年综艺节目呈爆发式的增长,这是一个大的背景。但是文化节目要想突围或者立足,这就需要一些特别的亮点了,当然了我们一直在说差异化竞争,你天天吃鱼翅也会腻的,为什么说现在是生正逢时,正当其时现在大家不仅仅想看看娱乐节目,也需要一些补充。
我们不是说娱乐节目不好,未来全是文化节目这个也不对,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作为观众,我想看《煎饼侠》有《煎饼侠》,想看《花样年华》有《花样年华》,想看《一代宗师》有《一代宗师》,这才是健康的整个的文化生态。”
氛围塑造和情感传递取胜
它是《艺术人生》的又一个轮回吗
《朗读者》是一档门槛很高的节目,它不仅是关于读书,深层的落点其实是情感。刘欣表示,如果单纯倡导读书,那就把节目给做小众了,“我们节目的全称叫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文化指的是我们跟书籍相关,但我们还有一点,我们强调情感。我们通过每一个人真挚的故事,传递出来一种共情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同学情、夫妻情、母子情,所有人间的这种共同的情感可能会帮助我们去了解和理解。所以说我们也反复强调,我们是给大家打开人生的大千世界,从每一个人的具体故事走进文学的世界。不是文学走向文学,而是从情感、人生、体验走向文学。”
张梓琳参加节目《朗读者》
节目播出之后,一些观众觉得《朗读者》有些《艺术人生》的影子,都以气氛塑造和情感传递见长,但又不全像。刘欣曾陪伴过《艺术人生》一段最好的时光,然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众开始追求泛娱乐化了,流行就是一个轮回,当《朗读者》再度惹人飙泪的时候,“武器”还是同样的两个字:真诚。
刘欣分享道:“董卿一直强调,我们需要大家最动情的地方,我们所有的朗读者都是要还原成一名最真诚的朗读者。甚至我们团队也有过纠结,他在朗读的'时候要不要过炫的舞台包装和舞台设计后来我们还是否定了。为什么其实也是为了真诚。过多的设计,那就是在演。”
不少人觉得央视的一些节目因为阳春白雪而显得高冷。在接地气这一点上,《朗读者》把握得不错。刘欣回答:“所有的节目都是这样的——老百姓爱看不爱看肯定是第一位的。也许接受文化节目比接受娱乐节目进去的那个过程要难一点。我一直特别喜欢董卿说的那句话,就是高而不冷。虽然高一点点,但是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技术手段让老百姓能够更好地进去。那么怎么让文化节目进入我们就是通过情感这个切口进入的。”
线下朗读亭的强设置
文字承载的一定是情感的表达
首期节目播毕,除了公众人物,还有平凡生活中带给人们许多感动和震撼的普通人。首位素人嘉宾是来自四川的一对普通夫妻。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有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一年四季繁花不断,从山顶铺到山脚,园里种植着1000多种花卉:虞美人、鲁冰花、芙蓉花、矢车菊
节目《朗读者》“鲜花山谷夫妇”
这个鲜花山谷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承诺。为了实现她想拥有一个花园的梦想,丈夫倾尽所有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浪漫的花海。
《朗读者》节目也把这对夫妻请到现场,丈夫周小林和妻子殷洁的朗读主题是“遇见”。
男:我只愿意凭着这一点灵感的相通,时时带给彼此以慰藉,像流行的光辉,照耀我疲惫的梦寐,永远存一个安慰,纵然在别离的时候。
女: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因为相遇,因为爱情,《朱生豪情书》在一对相爱的人的朗读下,仿若有了灵魂。
朗读是文字的体现,者就是人。文字所承载的,一定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来到节目的朗读者,一定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田梅表示:“有了人生阅历,他才会有精彩的人生故事,然后需要一种很平实的情绪表达力、感染力,这就是我们对于朗读者的要求。这个节目表达的不是技巧,不是朗诵,我们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有预遇见、有眼泪、有家、有选择……然后嘉宾根据主题词去选取一则人生故事,然后这段故事又跟后面的朗读文本相互关联,这是个一脉相承的过程。”
传递情感,传承精神,传播文化,是《朗读者》的初衷。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世界读书日,节目团队小小的野心是希望未来能有一个朗读日。
刘欣说:“读书日是自己读给自己的,而朗读是把我读给他。之前老说中国人可能不是特别爱表达,就好像春节回到家里很少有孩子说给父母说一些暖心的话,同学之间,爱人之间,好像也很少这样。所以我们节目的一个动机,就是所有的人来了都会为一个人而读,这是我们希望能够起到的纽带式作用。”
伴随着节目的开播,《朗读者》也在线下多个城市逐步启动“朗读亭”,刘欣介绍:“你可以走到这个亭子里,你说我想为谁而读。这是我们节目的一个强设置。文字只是一个途径,我们最终还是传达情感,能够把整个我们每一个人联系到一起。”
节目背景
《朗读者》自2017年与观众见面,即带动全民朗读热情,成为观众心中的能量补给站,真正实现破圈传播,收获海内外深远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0年,历经两年的蕴藉沉淀,《朗读者第三季》回归。
节目制作
《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演绎来自朗读者文学顾问团的文学家、出版人、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