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诗的原文!帮忙找下!``谢谢

几首诗的原文!帮忙找下!``谢谢,第1张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在了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樯弓着腰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关于作者〕
1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普希金抒情诗内容广泛,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和《我又重新造访》等。
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青铜骑士》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2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时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莱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3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美国19世纪诗坛的一颗巨星,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她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她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她去世时,留下近1800首诗歌。她的诗大都短小,抒发了她对人生、爱情、艺术、死亡等方面的见解,寄托了她个人的情感。
狄金森的诗,在一战前的相当长时间内,不被人重视,今天,她被公认为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声望越来越高,成为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的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她的诗不循章法,意象奇特,韵律多变化,以其独往独来的姿态为美国诗坛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她努力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秘,她的诗是内心感受的外化,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背景资料〕
1 《我羡慕你,大海的勇敢的船夫
这首诗写于1824年左右,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像“监狱”一样令人窒息,普希金对这幽闭的生活充满了厌恶。诗人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活跃的因子,是对自然的追求与渴望。他要去“遥远的天空,遥远的异邦”追寻一种全新的生活。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为了自由,为了心中的理想,愿意像大海上勇敢的船夫那样去搏击的人生追求。
2 《帆》
这是莱蒙托夫18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诗人正在上大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沙皇政府追捕,被迫离开莫斯科到彼得堡。面对波罗的海波涛汹涌的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虽遭追捕,但他朝气蓬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渴望在奋斗中有所作为。
3 《蓝海》
狄金森是美国诗坛上被誉为“灵魂的风景画家”的伟大诗人。正因为她特殊的经历,她的诗歌体现出一种别具魅力的率真、坦诚、纯美。虽然她幽闭自己的外化生活,但她的心灵世界却时时与世界血脉相通,她用一种人性深处最真实的眼光看世界,也用人性深处最真实的方式来表达,表现着她对世界的独到见解。成人的诗作,却有着孩子的真纯。

〔内容解读〕
1 《我羡慕你,大海的勇敢的船夫》
这首诗用第二人称呼告的语气写成,诗人借对船夫说话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诗中塑造的“大海的勇敢的船夫”只是一个虚拟的艺术形象,他过的是一种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搏击、不断奋斗的生活。这也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
全诗大致可分为两层:前五行诗勾画了船夫的形象——“在帆影下和暴风雨中度过一生”。“暴风雨”象征着恶劣的环境,“帆影”则是船夫勇敢形象的组成部分,船夫的生活环境以大海为依托,形成了恢宏的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敬的勇者的形象。他的生活并非没有安宁。“港湾”象征着安定的生活,他是可以休息的,可是为什么还要去与风浪博斗呢?因为“诱惑的波浪”在呼唤,这“诱惑的波浪”自然是人生的追求,奋斗的方向。勇敢的船夫之所以勇敢,是因为他是个不停息的奋斗者,它不断地迎接着挑战。作者在这一层中自然流露出了对勇敢船夫的赞美,用“我羡慕你”暗示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
诗歌的第二层则更加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追求。“我的心中充满同样的激情”一句完成了过渡。下文则表明了自己要离开眼前的生活环境,去追求自由的生活,普希金对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充满了厌恶,这里的气氛令他窒息,对当时幽闭的生活感到厌倦。在诗人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活跃的因子,是对自然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离开“欧罗巴”,离开令他厌倦的“监狱”,他要去往“遥远的天空,遥远的异邦”,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也许在追求的路上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为着自由,为着心中的理想,诗人愿意像大海上勇敢的船夫那样去博击!
2 《帆》
这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一首诗。写此诗时,莱蒙托夫只有18岁,正在上大学。他朝气蓬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渴望在奋斗中有所作为。在这首诗里,莱蒙托夫借“帆”这个形象寄托了自己人生的选择和理想的追求。
第一节,开头两句诗展开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一片孤帆在雾霭茫茫的蓝色大海上“闪着白光”。看到这幅画面,读者忍不住会发出疑问:它在遥远的异地寻求什么?它为什么要抛别可爱的故乡?这只在雾海上孤独航行的白帆船,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青年莱蒙托夫生活在一些不思进取的贵族子弟中间,他鄙夷他们的无聊和空虚,渴望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建功立业。他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
第二节,诗人展示了一幅孤帆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画面。波涛汹涌,海风呼啸,海上的风暴惊心动魄。“桅杆弓着腰在嘎吱作响”,它在全力抗争,要战胜风浪。后面两句,是诗人为它作的注解;它不寻找幸福,也不逃离幸福。那么它究竟追求什么?在这一节里,诗人没有作正面回答。
第三节,风暴过去了,帆儿在碧波与阳光之中体会着胜利的喜悦。但它并不满足于这暂时的宁静,它仍在“祈求风暴”。读到这里,我们仿佛才明白,帆儿的理想是与狂风激流搏斗,它的价值要在与风暴的抗争中体现!这也是诗人自己的理想,他不能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消磨生命,他要在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奋勇搏击。所以“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3 《蓝海》
这是美国诗坛上一位特殊的被誉为“灵魂的风景画家”的诗人的作品。正因为她特殊的经历,她的诗歌才体现出一种别具魅力的率真、坦诚、纯美。虽然她幽闭自己的外化生活,但她的心灵世界却时时与世界血脉相通,她用一种人性深处最真实的眼光看世界,也用人性深处最真实的方式来表达,表现着她对世界的独到见解。成人的诗作,却有着孩子的真纯。
这首诗篇幅短小,内容简单。作者以陆地自居,深情地向大海表白自己要归属于大海的心情。第一句话就明确表白了自己的心境。“我的河流”象征着大地全身的血液、全部的情感,“收容”一词,传达出心情的迫切。第二句话流露出对大海的仰慕,“慈祥”、“博爱”是赞美,也是歌颂。“我在等待着你的回答呀——”从中读者可以更真切的感受到期盼。第三句则表达了一种更为强烈的要求,并且直接表白要“从污浊的沟壑/把一条条溪流引来”,这是洁身自好,自我升华。以这样的方式投入到大海的怀抱,可见在其心目中,大海是何等的高洁,何等的伟大!“请你允许”并不就是自卑,而是源于对大海的倾慕与尊重。从头至尾,感情一句强似一句。“你肯收容吗”,“我在等待着你的回答呀”,“说呀”,“说你允许我扑进你的胸怀”,抓住这几句,我们就抓住了诗人情感的发展主线。

〔特色赏析〕
1 《我羡慕你,大海的勇敢的船夫》
(1)深情的呼告
诗人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赞美。“大海的勇敢的船夫”这一虚拟的形象成了作者倾诉的对象。在亲切的气氛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船夫的羡慕,对理想的渴求。诗人在此诗中,保持着他一贯以来的激情,在热情洋溢的诗句中歌唱着自己的理想,流露出为理想向困难挑战的激情与勇气,令人敬佩。
(2)含蓄的象征
诗人又用象征的手法,婉转地将自己的理想寄寓于象征事物中,含蓄而深沉。诗歌中帆影、暴风雨、港湾、波浪、天空、异帮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寄寓着作者对充满搏击与奋斗的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2 《帆》
(1)单纯的意象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短诗,诗的主要意象是大海中一片小小的白帆。这一意象展示着诗人向往追求自由生活的勇气和信念,自比为“帆”,也直接决定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但也正是这份孤独与寂寞更突出地展现了诗人的勇气。单纯的意象贯穿始终,每一节中展现它的一个新的特点,连缀起来形成了“帆”的完整形象。
(2)工整的结构
全诗三节,每节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言志。将全部三节诗所描绘的画面连贯起来,呈现出诗人借“帆”表达的人生追求,显示了作者卓尔不群、不甘平庸的人生态度。诗情、画意、义理,在这首诗中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它成为莱蒙托夫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3 《蓝海》
(1)呼喊中蕴藏浓烈情感
诗人以对话的方式倾诉着自己对大海的深情。“大海”应该是象征着“慈爱”、“博爱”、“包容”的美好的人生或是美好的生活。不断的呼喊声中,希望归属大海的愿望一阵强似一阵,一浪高过一浪;“你肯收容我吗”、“我在等待着你的回答呀”、“说呀”、“说你允许我扑进你的胸怀”。这呼喊声中有赞美,有请求,有对美的向往,有一种实现理想的执著。很难想象这样的诗句出自一个晚年患有自闭症的诗人之手。
(2)巧用破折号
这首诗的破折号使用比较多,一共七个,较有特色。第一个在延长声调时,我们能体会到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的心态。第二个包含着焦急的等待。第三、四个在声音的延长中流露着深情的赞美。后面三个那种等待的焦急一阵强似一阵,将感情推向顶峰,破折号的使用使诗人的感情从文字中延伸至声调中,留给人宽泛的想象空间。
三首诗都有着浓烈的抒情意味,又都使用了象征的手法,委婉的表达着自己的愿望。

〔主题详解〕
1 《我羡慕你,大海的勇敢的船夫》
诗人通过对与大海风暴搏击的船夫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为了自由,为了心中的理想,愿意像勇敢的船夫那样去搏击的人生理想。
2 《帆》
诗人借对“帆”的形象摹写,表达自己不愿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消磨生命,他要在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奋勇搏击的人生追求,显示了作者卓尔不群、不甘平庸的人生态度。
3 《蓝海》
诗人以陆地自居,深情地向大海表白自己要归属于大海的心情,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的人生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3687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4
下一篇2024-02-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