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冬至时,昼夜发生什么变化

秋分到冬至时,昼夜发生什么变化,第1张

秋分当天是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冬至是咱们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也就是说从秋分开始,夜晚都比白天要长了,一直到冬至,昼比夜短的时间到一个最大值,然后再慢慢趋向平衡,直到春分。

其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是四个临界点,你如果记不住可以想想,比如现在是秋分之后了,你看看你们那天黑的是不是早了,也就是晚上比白天要长了。

 一到冬天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夜晚就会越来越长,白天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但是到了 冬至 的这一天,是一年之中白天时间最短,晚上时间最长的时候,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这一天总的来说还是昼短夜长。

  冬至节气的特点

一、低温,气温会越来越低

从气候上来看,冬至的这段时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一般情况下来说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关于数九,民间从古至今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的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半旬,平均气温也是会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没有冬天。

  二、白天时间变短,夜晚时间变长,白天时间逐渐增长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是最短的,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是最少饿,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因此在这个时候气温还不是最低的时候。

但在冬至过后,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所以冬至就相当于是一个分界点。冬至以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然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然会继续下降。

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之外,1月都是最冷的时间,因此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的说法,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来说,是比较迟的。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会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时间会逐渐变长,夜间的时间会逐渐变短。

  2020年冬至是第几个节气

通常来说,大寒节气的温度比冬至节气的温度要低。

冬至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又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到了冬至节气的这天之后,寒冷的冬天也就来临了,冬至节气时开始频繁出现降雪、气温也会开始降低。

冬季的时候早上天亮比较晚,晚上天黑比较早,特别是在冬至的时候白天很短,但是冬至过后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很多人会根据白天和晚上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已经进入冬季的什么程度了,特别是早上天亮的时间,那冬至以后天什么时候亮?冬至农历是什么时候?

1、冬至以后天什么时候亮

具体地区具体分析

实际情况以天气/纬度等会有差异,但是理论上因该是,夏至天亮最早,冬至为最晚,以冬至为参考点,向前向后渐渐亮得早些。约为5:40am-7:00am天亮,天气也会有影响,如刮风、阴天。

2、冬至农历是什么时候

冬至是活节,没有具体的日期,为了规范一般是公历12月21日或者22日。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3、冬至节有什么意义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4、冬至代表新年吗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开始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选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5、冬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6、冬至白天长还是夜晚长

冬至是夜晚比白天长。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省各地日出到日落没有10小时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3386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2
下一篇2024-02-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