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国风·秦风·蒹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国风·郑风·子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国风·卫风·木瓜》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宛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哎!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古人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鹊桥仙宋秦观
织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比于现代人在喜欢上一个人之后,当面或者通过电话进行直接表白。古代人表达自己心意的方法就委婉和内敛许多了,他们碍于名声和矜持,往往不能直接见面,就只能通过一些物品来表达。
诗句观察流传下来的诗句,我们会发现,相比于直接说出钟意、钟情等话语,古代人往往还是会通过委婉、优雅的诗句来诉说自己的情感。许多读书人在心仪一家姑娘后,会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句中,用美好的诗句来隐晦的表达出自己的爱意。然后他们会把这一诗句偷偷的传递给女子,希望得到她们的回复。而有的女子,也会选择同样用诗句来回复。一来一回,充斥着爱情和诗句混合的美好和悠远。当然,有的男子会直接用文字,更加浅显易懂的表达出自己的感情,然后作为信件传递给心爱的女子。
香包相信在电视剧当中,很多人就看到有男女在定情之后,男子向女子索要荷包,并挂在身上。亦或者是待嫁闺中的女子在蜡烛前缝制着荷包,想着等在哪天亲手送给心动的翩翩君子。香包这一物品,其中往往是会放置草药或者晒干的花朵,最早是由母亲缝制,佩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亦或者是古代孩子到成年之际的代表。但是渐渐的,香包才成为男女定情的代表,往往是由男生佩戴,以示由心仪的女子赠送。
首饰首饰一般都是女子自己挑选或者佩戴的。而古代男子如果心仪女子,也会到相应的首饰铺,为她们挑选购买物品,转为赠送。像是发簪,常常是女子佩戴在头发上的。就是因为在古代有丈夫为爱人绾发,别上发簪,暗示两人恩爱相守,直至白发的象征。还有梳子,也是暗示寄存思念,希望两人日后能够相知相守的象征。
尽管母胎solo的我,得益于身边的朋友和网络,也是见惯了各种各样的表白,各种各样的情侣物件,那么古代是怎么表白的呢?
红豆又名相思子,传说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泪树下,难以化解,最终凝结而成这是古人表达爱意和相思的一种信物。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王维《相思》
万斛相思红豆子,凭寄与个中人。---刘过《江城子》
说到古人写诗大家都觉得不足为奇吧,毕竟从我们小时候背过的古诗词里就知道他们多喜欢写诗了,在那个时候没有社交软件,碍于当时的社会,所以很多事他们便在吟诗作对,写书信,写诗作画里表达了。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___佚名《击鼓》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____佚名《留别妻》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诗经》
良人玉勒乘骢马,待女金盘脍鲤鱼
向喜欢的人送花是从古至今的一种形式,当然他们送的可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玫瑰,而大多是芍药,并蒂莲这类。
因为并蒂莲一柄双花(或四花),双花居多,成双着对,如果其中一花折损,另一花也会损败。
《搜神记》里,宋康王夺取韩凭之妻不成,韩凭夫妇双双自杀后,怀恨在心的宋康王故意不将他们合葬,而是把这对夫妻的墓冢埋在相向对望的位置。一夜之间,两墓边上长出了梓树,两株树枝干合抱在一起,树根盘错缠绕,这便是连理枝的由来。
早在《诗经·郑风》里的《溱洧》便有记录:“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清代,马瑞辰则在《毛诗传笺通释》里认为古代“芍”与“约”同音,在诗里便用来指代爱人之间的约定。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遇到那个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的人,至此,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古代最浪漫的十大情诗,看看古人是如何表白的:
一、《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
四、《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六、《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
未完待补充,供参考。
情窦初开的男孩女孩一起在小船上采莲,男孩给女孩一朵并蒂莲,女孩就明白了,相对今天来说很含蓄了,还有芍药,这是古诗词最早出现的表白心迹的花,《诗经》中有一首诗《溱洧》写的就是,最后一句:赠之以勺药。我们不了解古人的做法就跟古人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用玫瑰表白一样,古人是约出来,借机会送一枝花或者某种植物他们就明白了。古代表白的古诗词名句集锦,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热门的话题,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从凡人到神仙,爱情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那么有哪些适合表白的古诗词?我们来看一下吧。首先看唐代比如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冯延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再来看宋代比如,范成大: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李之仪: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张先:天不老,情难绝。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最后我们看一下金元时代比如,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希望大家都能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人,至此,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1、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不见白头相携老,只许与君共天明。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问情人花开花落,是造化羽扇纶巾。 5、思此星晨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霄。 6、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9、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 1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谈起表白,现代人有着非常花哨的方式,内容也大都单刀直入。而跟古人含蓄又动人的表白方式比,简直弱爆了。
中国人崇尚“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内敛和美感,而古人的浪漫表白,甚至常常托之于物,把旖旎柔情藏在花好月圆的情物之中,化作绕指柔。
写情书
写情书大概是古人最常用的表白方式了,那个时代男女之间无法经常见面,所以委婉的书信也就成为了最文雅的方式。
古人的情书多以诗词作为工具,充满了文思与才情,就如同陶渊明的《闲情赋》。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赠物品
分凤钗、赠香囊、递手帕、采红豆不论是随身佩戴的事物,还是路边的花花草草,眼到之处都能承载他们的情感。
欧阳修在小花园里写下,“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的怦然心动;苏轼喜欢站在庭院中,看妻王弗小轩窗,正梳妆。张生与崔莺莺后花园里初见,有了“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的相思。
古时江南大户人家,若生女,辄植香樟于庭院,女儿到待嫁之年,香樟树也长成。媒婆于院外看到此树,知有女待字闺中,便可来提亲。女儿出嫁时,家人要将树砍掉,做成两个大箱子,并放入丝绸,作为嫁妆,取“两厢厮守(两箱丝绸)”之意。十年香樟成木,百年白首相约,何其厚重、何其深情、何其浪漫!
说媒
上面几种方式都充满了浪漫色彩,但大多数现实中的表白,却是通过说媒来进行的。那个时候,如果某个男子看上了女子,最大的可能便是聘请媒婆前去说媒。
最早记载古人娶妻由媒,出自《诗经》:“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可见,周人就有了“媒妁婚俗”的风俗。当然了,各个地方的婚俗是不同的。史料表明,婚姻由媒,是由周人独创而来。
在同一时期,夏商后的中原婚纱苏,仍然是遵从原始的自由结合。当周人到了中原后,周公将婚俗进一步的改变,写成了一整套的“周礼”体系。不过中原人一直处于新旧婚俗的相互冲突中,最后渐渐地接受了周人的婚姻由媒的礼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