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话“撒否撒”啥意思

无锡话“撒否撒”啥意思,第1张

无锡话里的“撒否撒”即 “什否撒(she fe sa)”是口头常用的吐槽语气词之一,主要是用来咒骂、发泄不满及怨愤的用意,用无锡方言说起来很带劲,骂人味儿十足。平时最好少用这种不文明的脏话、粗话,彼此尊重是基本礼仪。

无锡话属于吴语,为主流吴语太湖片的一支。有许多无锡特有的词汇,详见“无锡话”词条。

无锡话具有浊音;古汉语的尖团音区分明显,即“箭—剑”“小—晓”“酒—久”“亲—钦”“心—欣”“先—掀”都是不同音的,前者尖音,后者团音;无锡话拥有入声,短促有力的入声是古汉语“平仄”的四声之一;无锡话单字声调一般在八个(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拥有强迫性的规则连续变调;相当一部分字音其实更为存古。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无锡话也是吴语强有力的代表方言。

无锡的骂人话,并勿刬是下流脏话,一般人常说的骂人话也很古朴文雅,只有一些勿二勿三个人才讲脏话,千万覅学这些话。下面介绍几句没骂人话。

坏伯嚭,伯嚭原是春秋楚国大夫,系忠良之后,其父亲受迫害致死,逃至吴国,受吴王重用。后伯嚭为越王收买,出卖吴国,害死伍子胥,致使吴国灭亡。作为吴国发祥地的无锡人,对伯嚭深恶痛绝,2500多年来,一直对这些坏人骂“坏伯嚭”。

开盖伙,杨绛的《将饮茶》中也引用伊个词,并认为‘开盖’略似上海人所谓‘十三点’,北方人所谓‘二百五’”,“着三不着两”。我对“开盖伙”则另有两种理解,一 盖指天灵盖,头颅骨也,打开头颅,意即杀头,伙也有轻蔑之意,是为杀头坯[pei]了;二 类似于“开甏货”久置以后,受潮、出气,色、香、味都已变质,成了坏货、坏蛋。

“坯”是个轻蔑之称,为骂人话,如,贼坯、杀坯、贱坯、馋痨坯等等。建议覅用“胚”,因为它有在娘肚皮里就生成的”血统论"之嫌。

魑佬,“魑”是厉鬼、恶鬼、凶神恶煞,所以中国人骂日本鬼子就说“日本魑佬”,但由于此字生僻,笔脚多故用其同音词“赤”。赤佬成了骂人词。

小鬾头 “鬾”本读“基”,变音读“举”,据《辞海》介绍:这是一种小儿鬼,即小鬼头。然“鬼”无“举”之音,而“鬾”字则与口语中的叫法音同,义同。“小鬾头”既是大人对小人的责骂,也是对孩子的喜称。还有在无锡话中,不论什么鬼,上至阎王、判官,下至牛头、马脸,大头、小头,黑、白无常,夜叉小鬼都叫“鬾”。甚至连死者的亡灵也叫鬾。其实鬾是没有的,都是为了吓唬人。

轻骨头 也说贱骨头,指不自尊重,轻佻浮滑,品行犯贱。《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这个老爷不是我说句瞧不起他们的话,真正是犯贱的。”轻骨头常用于教训孩子:“阿是骨头轻?要排排紧!”“给你几句好话,骨头就没有三两重。”

十三点 犹言钟头勿准,脑髓搭牢,傻里傻气,神经兮兮。据说“十三点”一词,来之于寿的繁体字“寿”,刚好十三笔划。因此十三点又有了寿头寿脑,寿里寿气的意思。杨绛则认为十三点略似于无锡人说的“开盖货”。

倒头光 犹言一种败家子相,一只破钵头,行径有点像无赖。今呀有钱今呀醉,莫管明朝有无钱,借了再用又何仿?吃光用光倒头光。

瘪三:这是 empty cent 的音译,意为身无分文,由“瘪得生司”简化为“瘪三”;倷伲个说法是“袋袋布搭布,褡膊瘪搭搭”。也有认为“瘪三”一词来之于乞讨 begsay 。《毛泽东选集·反对党八股》中引用了“瘪三”一词,喻党八股像小瘪三一样,乾瘪得很,并在附注中对瘪三一词作了注释。但瘪三并不都是沿街乞讨的叫花子,其中还不乏败落的富家子弟,穿着也不东荡一块,西挂一条,衣衫褴褛,而是蹩脚西装照穿,不过确实有点萎瘪瘪,像只偎灶猫,故有“洋装瘪三”之称。旧时人们对流浪上海的俄国人也贬称为“罗松瘪三”。无锡人称这种人“身上穿得软嫳嫳,屋里

呒(读“呣[m]”)不夜饭米”。

半吊子 据《辞海》解释:“旧时钱串一千叫一吊,半吊是五百,不能满串”。但在无锡话中另有说法,吊子即铫子,吊水用的吊桶,半吊子为半桶水,打水打不满吊子,犹喻本事不到家;引申为说话不算数,办事不老靠。

当然在无锡话中也有像英语中的骂人话,如,son of bitch (sob),无锡话中就说“”婊子养(的)“,”子养”的合音成了“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3162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0
下一篇2024-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