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导演,演员,和周润发合作过一部感人的电影

著名女导演,演员,和周润发合作过一部感人的电影,第1张

是张艾嘉吗?她和周润发演过“吉星高照”还有“阿郎的故事

拥有着令朋友们羡慕不已的藏碟,可是却总是为晚上究竟应该看哪部片子而烦恼,太多的经典,太多的关于现实中种种不美好的美好设想,都可以在方寸之间的屏幕上淋漓尽致的演绎。

最后决定了一部片子——《吉星高照》,1990年的一部贺岁片。主演是周润发、张艾嘉、BEYOND,利智,还有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小童星,真的是星光熠熠:)故事的情节其实很老套的,无非是现代版的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有钱有势的公子厌倦了奢华的生活,隐瞒身份来到社会上,经过一番波折,找到真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的结局。

其实很久以前就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时候还是所谓的VHS时代,看得是录像带,当时正是周最春风得意,也是周在在下心中最完美和风光的那段时间,时隔多年,再想起当初看这部片子时的心情,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还记得这当初看片子后不久,看了另外一部西片《王子寻妃记》,内容情节大同小异,只是没有了周的风度翩翩,难免失色不少。

而之所以选中这片子,却是因为前段时间看了周和张的另一部演对手戏的**《阿郎的故事》,当时还为此写过里面的主题曲《你的样子》,这两部同年出品的影片,有着很多地方的相同,比如说都是罗大佑做的主题曲和插曲,主角都是周和张,表现的都是永远永恒的爱情故事——虽然,结局并不一样。

一直是很喜欢张艾嘉的,觉得这个女子非常非常的干净和亲切,她不同与一般纯洁的女孩子那样不通世事,也不同于成熟的女子的漠然世故,而是一种在经历了许多的悲欢离合以后,仍然自然流露出那样的一尘不染的热情与信心,仍然那样的自信和真诚,用干净的眼睛去看这个纷纷挠挠纠缠着的红尘世界,成熟的是她的年纪,而温和纯洁的仍然是她的心——生活没有让她变得粗糙和苍老,却增添了那样的款款风致脉脉风情。

而一直以来喜欢的周润发,却始终还是那样的随和与自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坚定和执着,不是没有经历过黑暗的日子,不是没有经历过挫折和伤害,但是,却仍然保持了那自内而外显示出来的成熟和稳健,岁月流逝使他的心态温和,神情安详,一样的经历了痛,经历了风雨,或许让别人变得尖锐或平庸,但是却让他的魅力和睿智,无意遮掩却也无可阻挡的弥散开来——那不是被生活所同化了,而是在茫茫的人世间吸取了自己想要的,而拒绝了一切自己不想要或不感兴趣的。

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是应该会发生一些故事的吧——他们在有意无意间同样都拒绝了岁月的侵蚀而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活着——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美好人物在一起,是应该期待着会发生一些什么故事的。

无论是《阿郎的故事》还是《吉星高照》,都有这样的感觉——在知道着主角是他们两人以后,想进一步的知道,他们在一起会怎样,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会有怎样的情节让我们开怀大笑黯然神伤,于是,就看了,就感动了,就欢笑了,就悲伤了,就在两个人的聚散离分中,情绪随着影片的情节发展而起伏着,当结束以后,一切都结束以后,还久久的回味其中。

《阿郎》应该是属于悲剧的吧,很无力却又很热血的悲剧,让我们觉得生活中真的是很多很多的无能为力和颠沛流离,岁月和生活像一个高明或拙劣的雕刻师,将原本崭新的完全的生命扭曲琢磨的面目全非,人在自己的命运中努力的挣扎和突破,拼尽全力绞尽脑汁的试图去改变什么,当以为自己已经获得胜利,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的时候,却又悲哀的发现,原来自己失去的却更多。所谓的宿命的悲剧,就是这样的吧。面对这样的宿命,无论怎样的态度都会造成生命中无可挽回的遗憾,或许我们唯一可以好好把握的,就是在自己可以给自己机会的时候,努力的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种方式生活和生存下去,去追求那种自己得到了以后即使以后会悲伤也不会太遗憾的东西,把生活的被动局面主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看这样的片子,真的会对生命以及负载在上面的深沉的东西有一种领悟的感觉呢——尽管这样的领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遗憾和悲伤,但是却会让我们觉得其实自己还是有一点足以自慰的成功吧,无论这样的成功在别人的眼里是否有意义,但是对自己多少也是一种交代。

《吉星高照》相对来说就不那么沉重了吧:)作为一部贺岁片,目的就是在一年的辛苦努力之后,在年尾的时候,大家一起坐下来,拍一部没有沉重和悲伤,没有探讨和研究,只是简单的让所有看到的人会笑起来,无论是脸上还是心里,都不会有泪痕的**,轻松一下——毕竟在这么难过的日子里,还是平平安安的一年过去了,无论今年发生了什么事,已经是过去了事情了,而转眼间,新的一年就要来了,所以,让紧绷了一年的表情和神经都稍微的放松一下吧,笑一笑,毕竟,只要还能笑得出来,就是一件会让人觉得开心和愉快的事情:)其实无论多荒诞的表达,或多老套的情节,只要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再加上那么多耳熟能详魅力四射的明星的光辉,就可以满足品味挑剔的观众们了吧,年底了,再挑剔的人,也会变的宽容起来:)到了在下现在这样的年纪,真的已经不想再在**中去品味把玩人生的无奈和寂寞了,就看看这样轻松搞笑的**,就是达到了看**的目的——彻底的放松和快乐了。加上那么多的熟悉面孔,看着现在已经踏上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分处于不同世界的昔日明星们那一张张青春横溢喜气洋洋的面孔,看着他们像过家家一样煞有介事的演绎着一部结局很温暖的童话故事,呵呵,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呢:)

已经有了太多的眼泪和悲伤,就松弛一下,让我们相信一下在这个世界上还是真的有着温暖祥和,没有波折起伏,没有伤心离别,最后各得其所,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的事情存在,可以感受已经很难得的温暖感觉,也是好事:)

周已经去了好莱坞继续自己传奇般的生命,张这几年也很少出现在台前,少了黄家驹的BEYOND风光不再,利智已作人妇,就是那个鬼怪精灵的小童星现在也已经是很有为的青年才俊了吧,不知道他们还记得不记得,十几年前曾经在一部**里,同心协力的演绎过这样一个简单而温暖的影片,把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带 过很多人呢:)

时间流逝的是如此之快,转眼又要过年了,岁月会带走所有的悲伤,但是欢乐,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 ,只要是欢乐,都会留在我们的心里那块柔软的地方吧:)

这么多年了,想起当初的周和张,心里面,还是觉得很温暖,这样的两个人,真的是很合适的一对吧,就这样想着,微微的笑着,写出了这样的文字。

船头尺”是发哥在<秋天的童话>里塑造的一经典角色。最初买发哥的作品还有选择的时候,因为这名字俗气差点买掉:一听就不是风花雪月, 诗情画意的名字。然而看过后这片成了我发哥**的最爱。 经常看到评论文里谈到船头出身草根,唐人街的小混混,粗鄙陋俗,实在为船头报屈。船头也许粗鄙陋俗,但他似乎并不出身草根。 认真地再看一遍<秋天的童话>,也许你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当船头在生日PARTY上倍觉失意而与一拨中国人去为同乡打架之时,十三妹来到船头开着的凌乱的房间替他收拾,这时有一个特写--船头的博士文凭(专业为航海)--也许导演为了特意地让这一细节为中国观众知道,文凭上甚至有中文(似乎是船头自己写上的)。随后十三妹还给其为船头制的小陶人做了一顶博士帽。 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细节吗本人认为不是的。张婉婷作为一位留美学成的导演,对留美学人生活应不是陌生的。这一细节应该是导演刻意的安排。 每个人生活中总有许许多多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船头也不例外。也许船头学的专业不够好(航海),不容易在陆地上找到工作,也许他厌倦了七大洲五大洋的漂泊,愿意沉沦于市井留在纽约中餐馆作一名侍者,甘心混迹于唐人街藏龙卧虎,这是他的选择,靠劳动吃饭也无可耻之处。 但是有博士学位的人应算高级知识分子吧有网友曾戏言:按照赵本山的理论反证,"高级知识份子"等于"八级木匠"。所以说船头至少也是"八级木匠"的水平,而不是普通的出身草根,唐人街的粗鄙小混混。 从中国人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看,一直人们都觉得船头与十三妹是不般配的,但当这一细节出来时,我觉得暗藏了导演的某种情愫:实际上船头与十三妹是般配的,都是学生出身。虽然船头今天混得不济,你可以理解为虎落平阳,龙困浅池,他朝有一日可能一飞冲天,叫人刮目相看。

1976年:<投胎人> 、<新苏小妹三难新郎> 、<池女> 、 <捞家邪牌姑爷仔> 1977年: <入册> 1978年: <爱欲狂潮> 1980年: <师爸> 、<扮> 、<系咁先> 1981年: <执法者> 、<胡越的故事> 、<巡城马> 1982年: <猎头> 1983年: <血汗金钱> 、<花城> 1984年: <等待黎明> 、<灵气逼人> 、<倾城之恋> 1985年: <女人心> 、<何必有我> 1986年: <玫瑰的故事> 、<奇缘> 、<初一十五> 、 <癫佬正传> 、<地下情> 、<原振侠与卫斯理> 、 <义盖云天> 、<你情我愿> 、<英雄本色> 、<杀妻二人组> 、 <梦中人> 1987年: <小生梦惊云> 、<龙虎风云> 、<义本无言> 、<江湖情> 、<精装追女仔> 、<英雄本色2> 、<秋天的童话> 、<监狱风云> 、<英雄好汉> <江湖龙虎斗> 、<鬼新娘> 1988年: <公子多情> 、<八星报喜> 、 <老虎出更> 、 <长短脚之恋> 、<大丈夫日记> 、<郁达夫传奇> 、<再见英雄> 、<义胆红唇> 1989年: <赌神> 、<伴我闯天涯> 、 <阿郎的故事> 、 <英雄本色3之夕阳之歌> 、<喋血双雄> 、<我在黑社会的日子> 1990年: <吉星拱照> 1991年: <纵横四海> 、 <监狱风云II逃犯> 1992年: <我爱扭文柴> 、 <辣手神探> 、 <侠盗高飞> 1994年: <花旗少林> 、 <赌神续集> 1995年: <和平饭店> 1998年: <血仍未冷> (The Replacement Killers) 1999年: <再战边缘> (The Corruptor) 、<安娜与国王>(Anna and the King) 2000年: <卧虎藏龙> 2003年:《防弹武僧》 2005年:《独自等待》(客串) 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7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潘知常)(配角)、《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啸风船长)(配角) 2008年:《黄石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 (陈汉生)(配角) 2009年:《龙珠》(《Dragonball》) (龟仙人)(配角) 电视作品 1976年: <大江南北> 、 <江湖小子> 、 <狂潮> 1977年: <家变> 1978年: <强人> 、 <奋斗> 1979年: <天虹> 、 <网中人> 1980年: <上海滩> 、 <亲情> 1981年: <前路> 、<千王群英会> 、 <上海滩续集> 、 <有楼收租> 、 <火凤凰> 、 <苏乞儿> 1982年: <播音人> 、<孤城客> 、<北斗双雄> 、<天降财神> 1983年: <笑傲江湖> 1985年: <大香港> 、 <新扎师兄> 1986年: <杨家将> 演唱专辑 <旧情人> 、<十二分十分寸> 、<飞砂风中转> 发哥经典10大作品: 1许文强·《上海滩》(1980)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视剧在内地兴起,而在《上海滩》中饰演许文强的周润发就是从那个时候成为迷倒万千少女的“硬汉+柔情”派偶像。 2小马哥·《英雄本色》(1986) 周润发作品中最闪亮的人物就是小马哥(mark哥),坐在舞厅里烧钱点烟的画面相信是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幕———简直就是嚣张得不行! 3船头尺·《秋天的童话》(1987) 如果不是因为周润发,这个“童话”不过是传说,因为那个在纽约唐人街做工的粗俗烂仔是周润发演的,于是“抱得留洋美人归”的童话成为众望所归的真实。 4钟天正·《监狱风云Ⅰ》(1987) 这个钟天正是个好赌外加杀了老婆的囚犯,但观众却都想把张耀扬演的那个狱警痛打一顿。观众的理智与情感到了周润发这里,只剩下情感了。 5阿郎·《阿郎的故事》(1989) 周润发总能使观众站到他饰演的角色那一边。当阿郎的女友波波想带走他们的儿子时,观众恨不得劝波波留下…… 6高进·《赌神》(1989) 高进这个角色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赌神这个称号,更重要的是周润发的个人魅力把这个称号发挥到了极致,总之,从那时起,许多人知道了当“老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7小庄·《喋血双雄》(1989) 杀手小庄加上枪弹横飞中的白鸽、烛光里倒塌的圣母像,成了香港**里的经典。一个在警察追踪下的杀手,却成了观众极力想呵护的对象。 8祖·《纵横四海》(1991) 又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坏人”。看过他坐在轮椅上跳舞、帮人偷画之后,你一定会觉得他比一个健全的人还要有魅力。 9国王·《安娜与国王》(1999) 这是周润发到好莱坞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扮演的国王少了原版里的顽劣、暴戾,多了温文尔雅、大度包容。 10李慕白·《卧虎藏龙》(2000) 李慕白其实是配角,但此中的发哥有了渐老的沧桑和悲凉,却不失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力和无穷底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94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9
下一篇2024-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