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藏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1张

藏戏的主要特点如下:

1、藏戏带面具演出。

2、不需要在舞台演出。

3、演出时间不固定,随时都行。

4、是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有固定的程式。

藏戏的形成:

1、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

2、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

1、藏戏最早的时候是通过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达到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的目的。

2、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的表演形式和一般戏曲不同,除了特有的宗教风格外,藏戏开场演员就要全部登台准备,在表演时他们即使演员,也是伴奏和伴舞。

藏戏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表演形式。但从字面意思上就能了解,这是西藏地区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藏戏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艺术体系 ,由于青藏高原地形比较复杂,所以衍生出来的艺术种类也比较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的核心因素就是古老藏戏。

现在藏戏除了在我国藏语地区传播深远之外,在国外的藏语地区传播也非常广泛。据史料记载,藏系最早起源于八世纪的左右,开始主要是用于藏地佛教传承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藏戏的表演主要分开场、正戏、结尾三部分,其传承的文化和寓意是驱邪避伏,送人祝福的意思。

藏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特殊,一场戏开始的时候演员就需要全部上场就位,基本上都是围成一个圈儿,或者半圆儿。当这个戏开始时,轮到某一位演员演出,这位演员会自动出列,与此同时其他的演员则作为辅助和伴舞伴曲,来配合主演进行表演。

此外,藏戏与常规戏曲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藏戏没有场次之说。其伴奏、伴舞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一种分幕的轮回。

藏戏的传承非常悠久,戏曲多则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少则也有几百年的历史。所以观众基本上都对剧情和人物非常了解。但观众依然非常喜欢热爱藏戏,其原因是虽然剧情故事相同,但舞蹈编曲等都在不断的创新。

随着藏戏不断的发展,其本身的戏剧体系已经吸纳了众多其他戏曲的特点。这就使得藏戏的表演风格更加的灵活多变,歌曲更加的风格多样且独具魅力。

《藏戏》这篇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来历以及藏戏的三个特点。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扩展资料: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具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

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藏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68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