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他有哪些烦恼呢

少年维特之烦恼,他有哪些烦恼呢,第1张

1、生死的困惑

《少年维特的烦恼》中有一段维特与阿尔伯特激烈的争论。记于八月十二日(小说采用书信体),那天维特去向阿尔伯特告别,在房里维特看上了阿尔伯特的一把手枪,“把手枪借给我旅途中用用吧”——从这句话开始,两人的对话扯出很远,最终演变为一场争论,但是是友善的争论,是观点不同的两个年轻人在极力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最终只是在鸡同鸭讲。

  维特的脑袋里充满异想,十足感性,甚至带点儿偏激,他可以因为一时的怪念头,而做出不成体统的事来。譬如“动作夸张地举起手枪来,用枪口对准自己右眼上方的太阳穴”。“呸!”阿尔伯特看到这一幕气愤地喊出来,他当然看不得这类出格的举动,即便连拿此来开玩笑也决不允许。阿尔伯特就想是维特的反面,他“太四平八稳”,总是充满理智,保持着中庸。于是话题由“手枪”开到“自杀”。阿尔伯特不耐烦地说,“我真不能想象,一个人怎么会愚蠢到去自杀;单单这样想都令我反感。”他认为自杀是那种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无论如何都是罪过的一类行为,“因为自杀怎么也只能被看作软弱。与坚定地忍受充满痛苦的人生相比,死显然轻松得多喽。”。而维特呢,此时很激动,“你称自杀为软弱?”“人生来都有其局限,他们能经受乐、苦、痛到一定的限度;一过这个限度,他们就完啦。这儿的问题不是刚强或者软弱;而他们能否忍受痛苦超过一定的限度。尽管可能有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痛苦之别,但是,正如我们不应该称一个患寒热病死去的人为胆小鬼一样,也很难称自杀者是懦夫。”这是多么有超越性的论断呀,它直接刺入了我们内心的生死困惑。

一方面是内心对生活下去感到无能为力,为死亡辩护,事实上也正是对生命意义的捍卫;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对与他人沟通表现出无能为力,为不被理解而苦恼不已,事实上也正是对无法捍卫而绝望。努力活着又无法活着,试图捍卫却又无法捍卫的矛盾把一切引向了死亡这一终结。终于,“维特对准右眼上方的额头开了一枪”,这个烦恼少年永远挣脱开了那蛛网般的生死困惑。

 

2、爱情的困惑

  

  

  人生充满了局限,而这种局限尤其剧烈地被人们在爱情的困惑中感知到。并不是只有歌德时代的人们才会如痴如醉地着迷于《维特》所散发出的浓郁且独特的感情,即便在今天,人们,绝不只是年轻人,在走入这个故事时也同样会感到心怦怦地剧烈震颤,感到莫名的狂喜与随之俱来的失落!因为每个人,古人,今人,年轻的人,年老的人都曾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面对过爱的困惑,不论当下如何静如止水,都会在读到这样的文字时再也抑制不住满心的风涛,波澜大作!

  维特和绿蒂的爱情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悲剧,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令我们强烈地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两颗近在咫尺的心隔膜开了,无论如何就是找不到一个完满的基座来安置这份炽热的爱情。这个基座在歌德的时代难觅踪影,可在当今时代不也一样深深藏匿在遮蔽自由的“必然”的铁幕中吗!正因为无所不在的必然性的驱使,在特定的时代只能在特定的物质基础上搭建特定的制度体系——婚姻制度、伦理道德,与其他一切构筑物错综交织,排斥着那个时代不必要的自由!虽然身处幽暗的物质牢笼,可人类能在心灵中插上翅膀,早早就飞向高空,去承接更多自由的阳光!理想与现实的格格不入,注定令人痛苦,当这一切出现在渴求之爱与不能得到之爱的矛盾中时,维特式的悲剧就发生了。

  少年维特疯狂地爱上了已经与阿尔伯特订婚的绿蒂,来听听他对爱的体悟:“威廉啊你想想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可是一当放进亮光去,白壁上便会映出五彩缤纷的图象,尽管仅只是些俏纵即逝的影子;但只要我们能象孩子似地为这种奇妙的现象所迷醉,它也足以造就咱们的幸福呵。”维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我们容易发现维特是极度感性的人,热烈的爱情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他不像阿尔伯特,稳重而理性,可以恰到好处的兼顾爱情和事业。事实上,从维特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发觉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即认为世间外在的许多事情都是无意义的,“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爱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个中心,所有的生活都围绕着它,生活的意义也由它造就。维特在五月二十二日的书信中说:“人生如梦,这是许多人早已有过的感受;而我呢,到哪里也会生此同感。我常常看见的的创造力和洞察力都受到局限;我常常看见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些需要,而这些需要除去延长我们可怜的生存,本身又毫无任何目的;临了儿,我还发现,人从某些探索结果中得到的自慰,崐其实只是一川梦幻者的怠惰,正如一个囚居斗室的人,把四面墙壁统统画上五彩缤纷的形象与光辉灿烂的景物一般──这一切,威廉哟,都令我哑口无言我只好回到自己的内心,去发现一个世界!为此又更多地依靠预感与朦胧的渴望,而不依靠创造与活力。这一来,一切对于我的感官都是游移不定的;我也如在梦里似的,继续对着世界微笑。”他更多地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他心中的意义就是世界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外部世界的形形色色这时反倒成了一些“游移不定”的外在官感,是不能凭此为寄托的。

  我注意到维特在论述自己的内心理想时,多次以小孩子为喻。维特说:“这个世界上离我的心最近的是孩子们。”,他进一步解释说:“每当我从旁观察他们,从细小的事情中发现他们有朝一日所需要的种种品行与才能的萌芽,从他们今日的固执任性中看出将来的坚毅与刚强,从今日的顽皮放肆中看出将来的幽默乐观以及轻松愉快地应付人世危难的本领,每当我发现这一切还丝毫未经败坏,完整无损,我便一次一次地,反反复复地,吟味人类的导师的这句金言:“可叹呀,你们不如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这些话丰富了维特的哲学,即返璞归真,复归自然,像孩子们似的简单生活,为心中纯净的感情生活,为爱生活,而不去发展那些复杂幽暗的社会体系!维特在另一封信中写到:“我认为,那些能象小孩儿似地懵懵懂懂过日子的人,他们是最幸福的。他们也跟小孩儿一样拖着自己的洋娃娃四处跑,把它们的衣服脱掉又穿上,穿上又脱掉,不然就乖乖儿围着妈妈藏甜点心的抽屉里转来转去;终于如愿以偿了,便满嘴满腮地大嚼起来,一边嚷嚷着:还要!还要!──这才是幸福的人罗。”维特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有一颗晶莹透亮的心!他鄙弃世间的追名逐利,转而把全部目光都投在心中的爱上。这爱就对他无比重要了,就甚至成为他的生命本身了。所以,在无法得到心中之爱时,维特会最终选择自杀。这种如孩子般简单纯粹的生活哲学很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我看来,维特与宝玉要表达的情感诉求是共通的!

  正是全身心投入的爱,作为生命全部意义的爱让维特完全沉陷,不可自拔,“大自然也找不到出路,人就唯有一死”,一语成谶!

文/菲恩

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顺利发行后便引起了社会上广大的关注,随着维特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维特风”不仅在德国盛行更是风靡欧洲。

“维特热”现象的背后离不开维特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更离不开当时席卷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思潮,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维特是启蒙运动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1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启蒙运动强调自然人性,回归自然。

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的一大特征之一便是热爱自然、追求淳朴真实与善良的品格。

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维特热爱自然、纯真质朴的天性与启蒙运动思潮所提倡的自然人性不谋而和,理念与人物性格的吻合使启蒙运动思潮对少年维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初见倪端。

其次是人性解放的价值追求上,启蒙运动要求释放天性,强调人文主义理想,鼓励人活在现世,勇敢追求爱情,力求解除教会的禁欲束缚。

在维特的人生经历里,有一段刻苦铭心的感情经历,这段感情经历不仅是维特成长的见证,更是他作为一个“人的发现”的启蒙。

维特本是一个过着平庸生活且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青年,世俗的欲望于他而言无足轻重,可在遇见绿蒂后一切都改变了。

在一次酒会上,维特对绿蒂一见钟情,并且疯狂地爱上她。

爱情对青年人而言是不可抑制的荷尔蒙,维特对绿蒂的感情有增无减。

即使维特在认识到无法与绿蒂结合,并远走他国旅行1年多后,再次与绿蒂相遇时维特还是无法将自己的爱意很好掩藏,这加剧了维特的痛苦,爱而不得使维特苦闷、绝望,甚至想到了自杀。

维特在遇到人生中缪斯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动态变化,砰然心动的爱恋、朝思暮想的牵挂、爱而不得的苦闷以及对彻底得不到恋人的绝望等。

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康德对维特所散发的正常男性青年的欲望并没有给予否定的态度,而是给予深切同情的态度,为维特爱而不得烦恼所痛惜,为维特找不到理想寄托的绝望所心痛。

书信体的叙述方式给维特带上了许多康德的个人自传色彩,对维特渴望爱情的欲望的肯定体现了康德对人性的肯定,对维特深陷找不到寄托的绝望的同情,更是体现了康德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

即对美好事物、美好人格、美好品德的渴望。纵使最后维特的人生以悲剧结束,但那也只是作者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2

“维特风”之所以会在欧洲大陆风靡,最大的原因之一在于维特敢于反抗现实的黑暗及保持自身的纯洁。

维特为追寻心中理想世界而赴死的精神,不仅为当时沉闷、禁欲主义盛行的欧洲带来一阵清凉的气息,更是为对教会禁欲主义持怀疑且深陷痛苦的欧洲青年带来一丝解脱之法的曙光。

可见,维特身上对爱情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等一系列关于“人性”的思索与启蒙运动思潮所强调的释放天性、破除禁欲的主要观念之一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再次是对秩序的批判及新秩序的追求上,维特之所以痛苦,就在于在意识上已经深刻觉醒,而无力改变现实。

在感情上是如此,在生活中亦是如此,看不到未来,难以找到寄托,苦闷更是雪上加霜,绝望就不在遥不可及了。

在爱情了,维特与绿蒂在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度,可当维特对绿蒂一见钟情时,绿蒂已是他人的未婚妻。

绿蒂非单身的身份在当时禁欲的社会背景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维特在道德上与绿蒂结合的可能为零,此外绿蒂最终选择的是阿尔伯特而非维特,这更是加剧了维特在感情上的绝望。

而再进一步探讨,绿蒂为何不选在精神与她更契合的维特而选伯爵

进一步探究不难发现,维特浪漫而多愁善感,温和却也易暴躁,虽是才华横溢的青年但社会地位却没有伯爵高。

而伯爵虽性格冷漠,但情绪稳定,有着很多女性难以抵抗的温柔,此外还拥有更为稳定的工作及比维特更高的社会地位。

相比之下维特相对于阿尔伯特而言在外在形式下的竞争优势不强,因此绿蒂选择与阿尔伯特结合而非维特就不难理解了。

绿蒂对伴侣的选择加剧了维特感情的绝望,但却不是维特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

3

维特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原因在于作者想通过悲剧的方式去否定对现实生活的黑暗。

才华横溢、对大自然充满热爱、对生命诚挚追求的青年却难以在现实社会里生存,他充满人文主义的追求在现实生活里处处碰壁。

而心爱的姑娘选择的是条件好而非心动的伯爵,维特的走向结束生命的悲剧,不仅在于对现实世界的绝望,更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否定。

同时,维特的寻死也不是单纯的结束生命,而是隐喻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即在现实生活里难以容下他的浪漫主义追求,那么他就去另一个世界追求与保持他的理想。

维特的寻死表面上看,是对残酷现实消极的对抗,但实际上却是看似无力却最为有力的反抗。

对本应是有为青年维特的自杀的原因的追寻,将会使更多读者发觉,现有的封建社会是如何将人异化,且如何容不下有着正常人性追求及美好志向的青年。

当读者在认识上意识到这一点时,揭竿而起的革命便近在眼前。

歌德通过维特的寻死所体现的反抗旧封建社会的重压,及对新社会新秩序——新资产阶级的追求,与启蒙运动在鼓励追求更符合人性美好的新秩序,反对抑制人性的旧秩序旧社会的思想完全契合。

因此,综上所述,维特是歌德受启蒙思潮内化影响、受感情生活受挫外化作用下产物,简而言之便是,维特是启蒙思潮盛行下的必然产物,启蒙思潮对维特的人物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771年10月20日

维特到达都城,遇到一位脾气并不随和的公使,他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信心。

维特说,我们生来就爱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我们是幸福还是不幸,全取决于我们与之相比的是什么人。反之,如果我们不顾自己的衰弱和吃力,只管一个劲儿往前赶,我们常常便会发现,你会超越别人,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11月26日

维特开始适应此地的生活。充实的生活让他感到高兴。他结识了C伯爵并受到对方的赏识。

他说,世间最纯粹、最暖人胸怀的乐事,恐怕莫过于看见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自己真诚敞开吧。

12月24日

吹毛求疵的公使给了维特很多烦恼。只有C伯爵的信任,才给我以安慰。他讨厌那些麋集此间的小市民们的虚伪与无聊。他感受到市民阶层的可悲处境。比如那位书记官的千金。而封 B**却和维特十分投机。

1972年1月8日

维特讨厌那些成年累月盘算和希冀的志士怎样才能在宴席上把自己的座位往上挪一把椅子的人,他惹味位置先后本身毫无意义。他认为所谓第一号人物,就是那个眼光超过常人,有足够的魄力和心计把别人的力量与热情动员起来实现自己计划的人。

1月20日

写给绿蒂的一封信

为躲避一场暴风雪,维特住在了一家乡村小客栈。寂寞中他开始思念绿蒂,并且告诉她日子的无聊,告诉她自己结识的贵族**封 B**的苦恼,贵族身份只是她的负担,满足不了她的任何一个愿望。他想询问绿蒂的生活,可又难以开口。

2月8日

八天的坏天气给维特带来了快乐。因为他不用出去和别人相处。那些出于愚昧无知和心胸狭隘而互相抢夺着健康、荣誉、欢乐和休息的人。

2月17日

公使与维特的关系越来越坏,甚至到宫里告了维特。维特准备提出辞呈,但部长的一封充满理解的亲笔信却给了他鼓舞。

2月20日

写给阿尔伯特

告诉阿尔伯特自己仍然刮着绿蒂的剪影画,愿意在绿蒂的心中占据第二个位置。

3月15日

C伯爵家里举行贵族聚会,维特由于对B**的喜欢没有及时离开,从而受到这群贵族的排斥,不得已伯爵开口让他离开。这件事成为新闻,人们对此表示不同的态度,维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3月16日

维特第二天与B**相遇,彼此抱怨昨天的遭遇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维特怒火中烧,甚至想伤害自己。

3月24日

维特向宫里要求辞职,准备和一位公爵到他的猎庄去,共度明媚的春天。

4月19日

尽管上面不愿意,但还是批准了维特的辞呈。

5月5日

维特准备到途经的故乡去看看。

5月9日

怀着虔诚的心情维特重返故土,心情复杂,有怀恋,有感慨。

维特感到伯爵的浅薄,他重视自己的智慧和才气,胜过重视他的心。

5月25日

维特想去从军,受到伯爵的劝阻。

6月11日

维特认为自己待不下去了,因为他与伯爵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6月16日

维特感慨自己是个漂泊者,是个在地球上来去匆匆的过客。

维特离开绿蒂后,到京城任职,但他并不习惯那种虚荣、庸俗的社会风气,在这里处处受排挤甚至歧视,维特很苦恼,终于离开。

6月18日

维特准备在此地再逗留十四天,然后准备考虑去参观某地的一些矿井,其实只是想离绿蒂近一些。

7月29日

维特又陷入对绿蒂强烈的思念之中,他认为阿尔伯特不是那个能满足她心中所有愿望的人。

8月4日

菩提树下那位贤惠的妇人小儿子已死,丈夫空手从瑞士归来,还得了寒热病。

8月21日

维特走在当初去接绿蒂参加舞会的大路上,一切面目全非。

9月3日

维特认为自己对绿蒂的爱专一、深沉、毫无保留,任何人都比不上。

9月4日

那个曾经对维特倾吐心肠的长工因为向女东家表白而被他的兄弟撵走。

9月5日

维特来探访绿蒂,他向她开着不合适的玩笑。

9月6日

维特始终穿着第一次带绿蒂跳舞时穿的那件青色燕尾服,旧的穿不了了,又穿新的。

9月12日

维特受不了金丝雀在绿蒂和他之间的吻,他心潮翻滚。

9月15日

新牧师的老婆命人砍掉了老牧师所种的胡桃树,令维特愤怒。

10月10日

维特发现阿尔伯特似乎不如想象的那么幸福。

10月12日

漂泊在荒野的维特喜欢上苏格兰战士和诗人莪相的诗歌,那位白发的行吟诗人,他的孤独、苦闷和寻找终点和自己何其相似。

10月19日

维特的心里弥漫着可怕的空虚,他想把爱人拥抱在胸口一次。

10月26日

绿蒂和她的朋友满不在乎地谈论着别人的死,让维特感觉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是非常少的。

10月27日

如果一个人不能给别人带来价值,别人也不会白白地给你,这让维特非常绝望。

同日晚

生死皆绿蒂,维特陷入巨大的痛苦当中。

10月30日

维特已有上百次要拥抱绿蒂了,可他没有。

11月3日

维特认为一切过错在于自己,他已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欢乐,唯一神圣的、令我振奋的力量,用来创造自己周围世界的力量,他感到非常痛苦。

11月8日

绿蒂劝维特为她着想不要饮酒,维特表达对她的爱,绿蒂只好顾左右而言它。

11月15日

维特怀疑上帝。他说他的整个生命都颤栗在存在和虚无之中,周围的一切都在沉沦,世界也将随他走向毁灭。

11月21日

对于维特的痛苦,绿蒂看在眼里,除了表示同情和怜悯,她还能怎么做呢?就连这样也会被维特误会。

11月22日

在占有的冲动与克制的理智之间徘徊,这是维特的心结。

11月24日

为了安慰维特,缓解他的痛苦,绿蒂在钢琴边弹唱一首新的乐曲。

11月26日

维特感觉自己的痛苦已经够多了,所以他祈祷着别人的幸福。

11月30日

出于心神不定,维特在河边散步时,他发现了一个给心上人采花的疯人,疯人沉浸在对过去的怀恋之中。他期待天父的召唤。

12月1日

阿尔伯特告诉我,那个疯人是绿蒂父亲的秘书。因为他对绿蒂起了恋慕之心,所以丢丢 了差事,发了疯。

12月4日

维特再也无法忍受绿蒂安慰的琴声,他想结束自己的痛苦。

12月6日

绿蒂的形象无论在醒来还是梦中都追逐着维特,他没有力量挣脱。

编者致读者

维特对阿尔伯特的态度有失公允,他给尊重他的绿蒂夫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他为杀死情敌的罪犯辩护受到人们的反对,他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与无为中。

12月12日

维特坐卧不安,狂躁异常,严冬的夜里在山野乱窜,但这并不能平复他的心情。

12月14日

销魂的梦境,冰冷的现实,让维特感到恐惧,他决定退到幕后去。

12月20日

托威廉向自己的母亲请求原谅。说自己命中注定,让本该使他们快乐的人难过。

他告诉绿蒂,他决定去死,为绿蒂牺牲自己。并非绝望,而是信念。

他确定绿蒂是爱他的。当他得知手枪是绿蒂交付的,他很欣喜。

夜里11点过

维特凝视着群星中最美丽的北斗星向人世告别,他把自己吻了无数次的剪影画遗赠给绿蒂,托绿蒂的父亲处理自己的遗体。他说,只要他的死能给绿蒂的生活带来宁静和快乐,他就是幸福的。

维特重返故地,却发现一切面目全非。那些令人感伤的人和事,让维特感到人生无常。而那些失意的爱情,更让维特对自己的爱情绝望。他对绿蒂的日甚一日的迷恋给绿蒂和他的丈夫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维特活在巨大的空虚和痛苦中,终于他决定为爱情殉身,终止自己的痛苦,换得绿蒂的宁静。他从阿尔伯特处借来绿蒂亲手交付的手枪,饮弹自尽,而绿蒂生命垂危。

德国思想家、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爱情悲剧小说。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掀起了一股“少年维特”热。

维特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喜欢诗歌绘画,是个多愁善感的少年。一个春天,他来到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让他非常快乐。在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法官的女儿绿蒂,立即被她迷住了,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他倾倒。

绿蒂也倾心维特。但她已经订婚了,并且维特还和她的未婚夫成了朋友。

维特陷入了尴尬和痛苦之中。为了忘掉这段感情,他毅然离开绿蒂,去了一家公使馆担任书记官,力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然而,世俗的观念,等级的差距,使他无法融入社会,他要逃避。当他重返旧地再次见到绿蒂时,绿蒂已经嫁为人妻了。绝望中,维特用绿蒂丈夫的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维特的烦恼是什么呢?首先,他不该爱上已经订婚的绿蒂,而且绿蒂的未婚夫还成了自己的朋友,这让维特痛苦而自责;第二,工作不顺心。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让他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抱负;第三,对社会不满。等级的偏见、压抑个性令人窒息的现实秩序,让他不断地和周围发生冲突。

最终他以自己的生命来向这个社会抗争,他的故事震撼了整整一代青年的心灵。

最后,让我们来重温那句经典的诗句:

那个少年不钟情?

那个少女不怀春?

  我恰好有本这书,呵呵

  这部小说是用日记和书信体写成的,这种体裁善于披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抒发苦闷的心理和速惆的情感。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坦露心扉,毫无矫饰,毫不做作,无论是主人公爱的欢愉或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动。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一出版就使年轻一代如痴如狂,有的与维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轻生而死。这部作品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歌德本人就此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适逢其时的缘故。就像爆炸一只地雷只需一点导火索那样,这次在读者中引起的爆炸也是这样 。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他告别了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

  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俩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

  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伯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学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

  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大,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

  一天伯爵请他到家中吃饭,不料饭后来了一群贵族,他们带着高傲鄙视的神情看着维特。连和他认识的人也不敢和他说话了,伯爵前来催他赶快离开这里,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听到讥讽的话语,他一气之下终于辞了公职。

  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猎庄,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怀念着绿蒂,在心的牵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他去拜访曾为他们作过画的两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告诉他,她的小儿子已经死了;他去访问向他讲述过内心秘密的农夫,恰好在路上遇见他,农夫说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胆地向女主人表示了爱情,她的弟弟怕他抢走了姐姐的财产而解雇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拥抱绿蒂,哪怕把她压在心上一次,内心的空隙也就填满了,可是见到她却不敢伸手。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凉。他看到了因爱恋绿蒂而丢了工作并发疯的青年,后来这个青年杀死了一个农夫,维特很同情他,想要救他,竭尽全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穷途末路,痛苦烦恼到极点,任凭感情驱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

  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554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6
下一篇2024-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