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名字的由来

安阳名字的由来,第1张

安阳市是殷商古都——大邑商所在地,安阳市名“安阳”的由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用甲骨文来解释“安阳”城名的由来。

但非常遗憾,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安阳”地名的由来与“大邑商”有关系。所以,不要总想着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去寻找“安阳”城名的由来。

一、历史典籍中的安阳:“安阳”地名的由来,其实在历史典籍中交待得非常清楚,《史记·秦本纪》说:“秦昭襄王五十年攻魏,王_从张唐拔魏国宁新中邑更名安阳。

”意思就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公元前257年,秦将王_率张唐等人攻克魏国的宁新中邑,并改名为安阳邑。由此算来,“安阳”作为古地名,已经将近二千三百年了,同殷墟一样非常古老。

同样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这个“后三年”指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75年,比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公元前257年早了整整18年。

很抱歉,我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安阳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地名,而张丽雪是一个较为常见的人名,因此无法精准地确定这个名字在该地的数量。同时,根据个人隐私保护的原则,也不应该随意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对于如何获取特定人群的数量,可以了解相关的统计数据或通过指定机构进行查询。

战国魏邑,秦昭襄王五十年,攻魏,王龁从张唐拔宁新中,更名安阳,汉为侯国,晋始置安阳县,东魏并入邺县,北周移置邺县于安阳故城,仍为邺县,隋又改为安阳县,明清皆为河南彰德府治,今属河南河北道,治所凡四迁,秦城在今县东南四十三里,晋置县在今县西南,隋徙于洹水南,又移今治,京汉铁路经之,县西北有六河沟煤矿,产烟煤,色甚光黑。

汉置,为侯国,晋改曰南安阳,南朝宋复曰字阳,隋省,唐复置,后废,故城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南。

汉置,魏晋时废,故城在今陕西城固肥东。

三国吴置,晋改为安固,即今浙江瑞安县治。

南朝宋置,南齐因之,今阙,当在安徽旧庐州府境。

南朝宋置,今阙,当在河南境,后魏置,见安阳郡条。

后魏置,今阙,当在山东旧济南府境。

后魏置,唐省,故城在今江苏砀册县东北三十五里,即故麻城也,亦曰麻乡,《左传昭公四年》“吴伐楚,入棘栎麻,”即此,今为麻城集。

本赵之安阳邑,汉置东安阳县,赵惠文王封长子章为安阳君即此,晋废,后魏复置字阳县,齐废,故城在今河北省蔚县西北。

后魏置,故治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六十三里。

后魏置,今阙,当在河南旧南阳府境。

后魏置,兼置安阳郡,隋郡废,改县曰长川,唐省,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41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